七年级科学上册4.7升华与凝华1教案新版浙教版

合集下载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教案(教学设计)

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7节升华与凝华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能用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2.能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1.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课件及搜集的展示图片的课件等。

各种天气图片展示。

(一)升华与凝华P155实验:碘升华、凝华实验概念: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2.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气体凝华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固体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因而升华可用来致冷。

如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就是一种常用的致冷剂。

我们常用它来进行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原理:干冰一旦进入冷云层,就会很快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实例1: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到哪里去了?实例2:比较新旧两只灯炮,讨论用久了的灯泡为什么会发黑?实例3:出示雾凇图片,猜想寒冷的冬天,针状雾凇这种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应用1: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防止食品腐烂。

应用2: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二)云、雨、雪、雾、露、霜——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

1.由云、雨、雪、雾、露、霜的图片可见,说明都它们是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2.读P158图4-81:降水形成的示意图,粗略解释降水的形成过程。

3.粗略归纳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

归纳:云、雨、雾、露——水液化雪——水凝固霜——水凝华科学资料:1.什么是人工降雨?通俗地讲,人工降雨就是选择有利于降水的云团,用人工的方法(飞机或高炮)将“催化剂”送入云层,促使本不会降水的云降水,或者加大降水,故又称为“人工增雨”。

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和凝华学案(无答案)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和凝华学案(无答案) 浙教版
2、如果我们能闻到某种固体物质的气味,说明这一物质具有易(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特点。
3、看“干冰胡须”图(见课件),这是由于“干冰”易并且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成的结果
4、夏天,婷婷同学为了解渴,从冰箱中取出一支冰棍,看到下列三种现象,试解释其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1)硬硬的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
(2)给烧杯中的碘加热,烧杯内出现色的烟雾,看到了液态碘吗?。
(3)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烧瓶底部出现了色的态的碘。
2、升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要热,有作用。
3、凝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要热
4、归纳:
5、阅读课文P136-138,讨论并分析自然界中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水的相关物态变化。
答:

2、写出自然界中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水的相关物态变化:
(1)云由小水珠和小冰晶组成,它是高空的水蒸气和形成;
(2)雨是水滴,应是小冰晶或水蒸气而成;
(3)雪是固体,由小水珠或水蒸气而来;
(4)夜间气温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植物和其他物体的表面形成露;若此过程是在空气尘埃上形成并随空气流动则是雾,所以雾的形成也是水蒸气的结果;
感知练习场
(清理问题)
1、 现学现用:
(1) 小明小时候常看到妈妈往衣柜里放防蛀虫用的樟脑片,但过一段时间看它时已变得很小了,他在想会不会被虫吃了呢! 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
答:

(2) 用久的白炽灯与日光灯会变黑,这是为什么?
答:

(3) 干冰的用途很广,生活中常用干冰来做致冷剂对食品进行保鲜,在舞台上一些境头常用干冰来制一些“雾”你能说说为什么干冰能有这样的用途吗?
2、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47 升华和凝华 教案.doc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47 升华和凝华 教案.doc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课题升华和凝华单元第四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了解两者热量变化情况。

(2)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3)能用物态变化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重点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难点判断各类变化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及液态到气态之间的转化关系。

那么物质能否直接从固态和气态之间转化呢?【过渡】本节课我们将介绍物质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

提问学生固态和液态及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回顾上节课知识,引入新课讲授新课 1.升华凝华【实验】首先,我们观看碘的升华和凝华试验。

看实验过程的时候,带着如下问题:(实验过程见视频)(1)给玻璃容器里的碘晶体加热,观察玻璃管中出现了什么现象?(2)停止加热后,玻璃管里碘又发生什么变化?(3)实验刚开始要用酒精灯加热,给你什么启示?【提问1】从视频中可以看到,碘在加热和停止加热的过程中,碘的形态有什么变化呢?答:当给碘加热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慢慢变为紫色的蒸气,去掉加热装置,可以看到随着紫色蒸气的慢慢消失,而杯壁上附着了固态碘。

【提问2]停止加热后,玻璃管里碘又发生什么变化?师生互动,完成新课学习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视频,引导学生去说实验中有什么现象新课教授目的是引导学生心中有从固体变为气体的设想【提问3]开始的时候使用酒精灯给出了什么启示?答:说明碘在变为碘蒸气的时候,需要吸热。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碘在加热的时候会从固态吸热升华为气态,而去掉加热装置让其冷却的过程中,碘蒸气放热从气态凝华为固态。

总结: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热量)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释放热量)2.学以致用【提问1】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

这是什么现象?请同学回答:樟脑丸直接从固态升华变成气态。

平哥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7.1 升华和凝华 导学案

平哥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7.1 升华和凝华 导学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4.7.1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实现以下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重难点】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和它们各自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课前预学、课中交流】1、樟脑球放在衣柜内,平时我们能闻到气味,过一段时间体积会变小,这一过程是由于樟脑球由固态直接变为 ______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

2、_____ ________叫升华,升华过程热(填“吸”或“放”)。

3、严寒的冬天,我们会看到窗口玻璃上形成美丽的冰花,这一过程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凉的玻璃由气态直接变为 __ __这种现象称为___ _。

4、______ ______叫凝华,凝华过程热(填“吸”或“放”)。

5、教材中列举的升华现象有我还能列举的有教材中列举的凝华现象有我还能列举的有6、请指出以下物质的状态“白气”:;雾:;露:;霜:;冰花:【合作学习】1、活动:装好仪器,在烧杯里放3颗米粒大小的碘粒加热,并将一玻璃片盖在小烧杯上,观察烧杯中出现了什么现象?紫红色的气体从哪里来的?玻璃片上有什么变化?停止加热后,烧杯里的碘又发生什么变化?(1)、实验过程中,给玻璃容器里的碘加热,杯中看到什么现象?(2)、停止加热,在烧杯壁和表面皿底部看到了什么现象?(3)、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4)、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加热,不加热行吗?(5)、停止加热后玻璃片留下了什么物质,从哪里来的?2、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为什么灯丝用久了会变细?灯泡用久内壁会发黑?(2)、冬天,在北方玻璃窗上常出现冰化。

(3)、干旱地区常用飞机在云层里洒一些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来进行人工降雨,请简述道理(提示:干冰是一种易升华的固体)3、请对升华和凝华进行微观解释(分子角度):4、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云、雨、雪、雾、露、霜几种自然现象吗?云:雨:雪: 雾:露:【拓展提升】思考:能否利用电冰箱制造出雾、露和霜吗?若能,请叙述方法。

升华和凝华教案:巧妙设计的实验环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

升华和凝华教案:巧妙设计的实验环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

升华和凝华教案:巧妙设计的实验环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一、教学目标1.给学生以新的认识:对物质状态变化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即物质状态变化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并掌握凝华和升华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个人、小组、团体意识与能力,建立团队合作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凝华和升华状态的概念,了解其发生的物理原理,同时了解凝华和升华对环境和生产的意义。

2.理解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

3.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凝华和升华的概念理解困难。

2.学生缺乏实验探究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3.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班级凝聚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凝华过程,如在深冬的时间将水倒入一个小碗里,静待几分钟,发现碗里的水会凝结成冰块,向学生询问这是为什么?引出凝华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2.拓展知识讲解“物质状态变化”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引入分子运动学的内容,并结合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了解分子的微观运动。

引导学生自行探究温度、压力等其他因素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

3.实验环节实验一:凝华实验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凝华状态,并根据实验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应按要求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凝华的产生并外观描述凝华物。

学生可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凝华状态的物理原理。

实验二:升华实验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升华状态,并根据实验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应按要求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升华的产生并记录温度、压力等实验数据。

学生可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升华状态的物理原理。

4.总结归纳小组之间展示实验成果,老师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不断互相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物质状态变化的认识。

五、教学手段1.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学手段。

2.实验操作手册和实验记录表等。

3.PPT课件等多媒体教具。

《升华与凝华》教案-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升华与凝华》教案-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升华与凝华》学习任务单一、实验探究1、小组合作(1):将碘锤放入热水中,碘由_____态变成______态,中间_____(填是或否)经过液态。

2、小组合作(2):将碘锤放入冷水中,碘由_____态变成______态,中间_____(填是或否)经过液态。

3、小组合作(3):现场制“霜”(1)易拉罐外壁上的“霜”是如何形成的?(2)本次实验中包含哪些物态变化?二、学以致用1.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叫“固体清香剂”的产品,把它放在饭店、厕所、汽车等地,能有效地清新空气,让人感觉温馨芳香,这种现象是(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2.“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3.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_________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成小水滴,有的__________成小冰晶(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小水滴和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霜是地表附近的水蒸气遇冷成小冰晶而形成的。

4.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成小水滴落下来。

三、课后提升2010年1月5日,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 cm~10 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 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

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

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这雪为什么不见了? 简单解释原因。

七年级上册科学《升华与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科学《升华与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升华与凝华的定义:详细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让学生明确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和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2.升华与凝华的原理:通过动画、图示等方式,形象地展示升华与凝华过程中分子、原子、离子的运动状态,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状态变化的实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实验、讨论等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总之,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升华与凝华的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7.课后作业,延伸学习:布置有关升华与凝华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8.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升华与凝华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素养,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的物质量变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升华与凝华的原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升华与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关升华与凝华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7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能在实验中总结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碘升华、凝华实验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关注,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道理;通过微课《水循环》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重点:掌握升华、凝华的概念。

难点:对生活中现象的辨析和解释。

教具:烧杯、碘锤、热水、锥形瓶、三脚架、酒精灯、松树枝、樟脑粉、自制课件等教学方法:整体模式: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模式;反馈模式、探究模式、交流模式本节课体现的运用“心理学效应”建构的探究模式如下:蔡加尼克效应:遇到不解的科学现象(悬而未决)-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学习解决欧菲斯托原则:连续选择-再选择模式(问题-选择-再选择-解决)墨菲定律:友情提示-防患未然模式(问题-友情提示-防患未然-解决)印刻效应:印刻-打破模式(问题-印刻-打破)温故知新: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物质状态转化图看到这样的物态变化,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二、学习实践:(一)升华实验探究:拿出碘锤,我们发现碘锤中的碘处于______态,将碘锤放进热水中,我们发现碘锤中的碘变成了______态,中间______(填“有”、“没有”)液态碘出现。

这一过程中要将碘锤放在热水中,说明这一过程中需要______热量。

总结:1.定义:物质由______态______变成_____态的过程。

2. 升华需要_______热量。

反馈练习一1.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是因为灯泡在使用的过程中灯丝发生了________ 现象。

2.樟脑球在衣橱里,几个月后会变小甚至消失,在此过程中,樟脑球发生了________现象。

3.在寒冷的冬天,室外温度低于0°C,但雪人时间久了也会变小,是由于室外的雪人发生了_______现象。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1.2 教学内容: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讨论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曾经注意到生活中的物体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或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

1.3.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解释升华是指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是指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1.3.3 举例说明: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第二章:理论讲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

使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2.2 教学内容: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2.3 教学步骤:2.3.1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升华和凝华。

2.3.2 解释热力学原理:解释升华和凝华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第三章:实验演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3.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来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原理的联系。

3.3 教学步骤:3.3.1 设计实验: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

3.3.2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3.3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原理的关系。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2 教学内容:提供练习题,巩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4.3 教学步骤:4.3.1 布置练习题:提供与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练习题。

4.3.2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4.3.3 解答疑问:讨论学生练习中的疑问。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有更全面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总结升华和凝华的主要概念和原理。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升华与凝华教案1浙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升华与凝华教案1浙教版(2021年整理)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 升华与凝华教案1 (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 升华与凝华教案1 (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 升华与凝华教案1 (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3节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了解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了解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

3、能用物态变化观点说明云、雨、雪等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难点: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成目标新课引入[长兴新闻]秋季人工降雨报道[讨论、思考]你知道人们是怎实现人工降雨的吗?又是利用什么理实现的呢?[过度到课题]那么人们到底如何干涉天气,实现人工降雨的呢?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究物质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学生阅读新闻讨论片刻交流[基本不能完整的回答]感受科学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培养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

标华,凝华现象[实验]走动观察、与小组交流黑?2、樟脑丸放久了为什么变标提出问题。

增强课堂活雾、露、霜等天气现象的形成f.雪的形成班级姓名[课前助学]1、填空( )( ) ( )( ) 固态液态气态( )( ) ( )( )2、固态物质是否可以直接转化成气态物质?可以的话,请举例说明.[课中助学]活动一1、实验前,在玻璃锤中你观察到什么?,猜想把碘加热会 .2、实验过程中,给玻璃锤里的碘加热,锤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 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 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科学上册《4.7升华与凝华》(1)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升华和凝华教学目的:1.了解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2.了解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难点: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教学方法: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某同学要亲自做雪糕,他将调制好的雪糕液倒入雪糕盒,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

过一段时间后,他取出固体雪糕,正准备美美的吃上一口,讨厌的电话铃响了,他只好把雪糕放在杯子里去接电话……终于可以吃雪糕了,可是,杯子里的雪糕变成了液体,杯子外面还有一滩水………再看看桌子上调制雪糕液的碗,由于没洗,也变干了…….问:1、上面这段话包括了哪些物态变化? 答:包括凝固、熔化、液化、汽化问:2、用旧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发黑,能用上述物态变化解释吗?二、新课教学:(一)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研究碘的物态变化要求: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2、猜想给碘加热会变成什么:液态还是气态?3、实验过程中给升华管中的碘加热,你观擦到什么?4、停止加热,在碘升华管壁你又看到什么?5、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二)通过实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1.升华: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2.凝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三)列举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1.用旧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发黑?2.保存衣物用的樟脑丸为什么会消失?3.严冬玻璃窗为什么会结一层冰花?4.干冰撒在空中会成什么样的情况?5.冰棍外表的“白粉"是怎样形成的?6.针状雾凇(人造雪景)是怎样形成的?三、综合应用云的形成雪的形成雾的形成露的形成霜的形成雨的形成冰雹的形成四、总结物体的三态变化关系要求学生总结,老师补充。

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 (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 (新版)浙教版

第七节升华和凝华一、目标导航[知识与技能]了解升华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并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科学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解决问题]能够分析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解决问题]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要点扫描[课标解读]《升华和凝华》这一节属于《科学课程标准》安排的五个学习领域中的“物质科学”领域,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质不仅可以从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转化,而且可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化,从而对物态变化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讨论。

[内容分析]本节在教科书中由日常生活中日光灯用久了为什么会变黑引入,通过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明确概念以后,列举了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最后通过对几种熟悉的自然现象:云、雨、雾、露、霜的解释,巩固物质的三态变化。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及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己经学过物态变化中的四种,即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现象虽不罕见(如樟脑块的升华,秋冬的霜),却不易被学生注意,因为这些过程进行较为缓慢,气体又看不见,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到。

小学常识课本中没讲过,这些都给学生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要做好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这些现象,用事实说话。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樟脑块变小消失,冬夜的霜出现象等分析推断现象的发生过程。

[学法点拨](1)设疑引入,激发兴趣由问题物质能否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化?用设疑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验演示,直观易懂通过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让学生直接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学生容易接受。

(3)渗透科学的生活性,科学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科学,从生活现象引出问题,又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的现象。

[经验介绍]本节由日常生活中日光灯用久了为什么会变黑引入,通过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7升华与凝华 学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7升华与凝华 学案

第7节升华与凝华1.你要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升华,哪些属于凝华,了解它们有什么不同。

2.你要知道云、雨、雪、雾、霜是怎么形成的。

一、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和凝华是相反的过程。

3.现象和应用〔1〕衣柜里的樟脑球,时间放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这是樟脑球升华现象。

〔2〕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在阴凉处也会变干,这是冰的升华现象。

〔3〕有微风的、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针状雾凇,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4〕夏天从冰柜里拿出来的棒冰纸外面的冰霜是水蒸气凝华现象。

〔5〕普通灯泡用久了,玻璃内壁发黑,这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而形成的。

4.升华和凝华的微观解释:升华是固态物质外表的分子克制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进入空气中的过程,而凝华那么是气体分子碰到固态物质的外表,并被固态物质分子的引力所束缚的过程。

升华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人们常利用升华吸热的特性来降低物体的温度。

导例1 现在超市里卖一种叫作“固体清新剂〞的物品,把它放在卫生间里能有效清新空气,并能散发出香味,这种现象是〔D〕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解析:从题中可以看出“固体清新剂〞是固态的,放在卫生间里它能散发出气味,说明变成了气态。

即它是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

点拨:物质可以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在常温下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在解题时,要看物质有没有经过液态的过程,是不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导例2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B〕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解析:升华是吸热过程,干冰在常温下极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运输的食品能获得低温。

点拨:升华是吸热过程,物质升华的速度越快,在一样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也会越多。

二、云、雨、雪、雾、露的形成云:由水蒸气温度降低后凝结成的小水珠、小冰品聚集而成。

《第7节 升华与凝华》教案1-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第7节 升华与凝华》教案1-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1.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叫“固体清香剂”的产品,把它放在饭店、厕所、汽车等地,能有效地清新空气,让人感觉温馨芳香,这种现象是(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
2.冬季寒冷的清晨,窗户玻璃上常会出现“冰花”,“冰花”出现的位置及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窗户玻璃的内侧液化
B.窗户玻璃的内侧凝华
C.窗户玻璃的外侧液化
D.窗户玻璃的外侧凝华
3.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

图中有关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雾绕群峰 B. 夏天,雨笼山峦
C.秋天,霜打枝头 D. 冬天,冰封雪飘
4.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汽”,此“白气”是 ( )。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5.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棒冰,小林发觉硬梆梆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上就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

茶杯外壁会出“汗”。

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升华和凝华》教案篇1一、说教材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一类现象,与前面已讲的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学问体系。

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同学留意,学校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观察,而难于直接观看到。

本节是在同学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同学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碘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育他们的科学探究力量。

如何探究碘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二、说教具同学:每组一个碘升华器、一个酒精灯、一盒火柴,老师:酒精灯,火柴,碘、细线、锥形烧瓶,铁架台,多媒体课件,新、旧白炽灯各一个三、说同学同学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学问,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老师应设计有利于同学自主学习、创建让他们主动探究物理规律的环境和机会,以进一步培育他们在学习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力量。

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五、说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3)能简洁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的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碘的升华过程,使同学进一步把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2)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看、分析和概括力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使同学形成情愿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2)培育同学的制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意志和品质。

六、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先播放《奇异的大自然》剪辑录象,片中有云、雨、露、雾、霜、雪、雹,然后让同学说出其中自然现象的名称,最终请同学分析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未知的现象引发同学提出问题。

这样既复习了旧学问,又自然地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下有六个三级主题,其中第五个三级主题的第一点是要求同学通过试验来探究物态的变化过程,这里强调的是用试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过程,而且还应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4-7 升华与凝华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4-7 升华与凝华
在同学们的学习中,形成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对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梳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4)对自己家里的用水进行调查,如每天用水情况(估计),洗衣用多少水,洗澡用多少水,抽水马桶用多少水等等,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节约用水?预测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如果完成实施后每月能够节约多少水?可以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
学生阅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具体实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师生、生生共同交流,统一看法。
比如:用久的电灯泡灯丝会变细,玻璃泡会显得黑,这是因为钨丝受热升华形成的钨蒸气,使体积减小,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凝华成极薄的一层固态钨;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内壁上凝华成冰晶;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结成了一层“霜”;冬天,冰冻的衣服(结了冰)变干(温度低于0℃,冰不能熔化,消失的本质是冰逐渐升华为水蒸气了);冬天,0℃或以下(未达到熔点)雪人仍逐渐变小;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白雾、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食品保鲜等。
升华和凝华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都进行得较为缓慢,再加上变化前后的气体看不到、摸不着,学生几乎没有感性认识。用“碘锤”来做升华实验,现象明显且简便易行、安全卫生,是观察升华、凝华现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学以致用,增强进一步学习物理的美好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的:
1.了解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了解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难点: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教学方法:启发式和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某同学要亲自做雪糕,他将调制好的雪糕液倒入雪糕盒,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

过一段时间后,他取出固体雪糕,正准备美美的吃上一口,讨厌的电话铃响了,他只好把雪糕放在杯子里去接电话……终于可以吃雪糕了,可是,杯子里的雪糕变成了液体,杯子外面还有一滩水………再看看桌子上调制雪糕液的碗,由于没洗,也变干了…….
问:1、上面这段话包括了哪些物态变化?答:包括凝固、熔化、液化、汽化
问:2、用旧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发黑,能用上述物态变化解释吗?
二、新课教学:
(一)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研究碘的物态变化
要求: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
2、猜想给碘加热会变成什么:液态还是气态?
3、实验过程中给升华管中的碘加热,你观擦到什么?
4、停止加热,在碘升华管壁你又看到什么?
5、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二)通过实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1.升华: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2.凝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三)列举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
1.用旧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发黑?
2.保存衣物用的樟脑丸为什么会消失?
3.严冬玻璃窗为什么会结一层冰花?
4.干冰撒在空中会成什么样的情况?
5.冰棍外表的“白粉”是怎样形成的?
6.针状雾凇(人造雪景)是怎样形成的?
三、综合应用
云的形成雪的形成雾的形成露的形成霜的形成雨的形成冰雹的形成四、总结物体的三态变化关系
要求学生总结,老师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