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自动模具注塑装置
注塑模具设计及注塑机plc控制

机电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电磁屏蔽罩注塑模具及其工艺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目次第一章绪论 (1)1.1 现代注塑工艺的发展 (1)1.2 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现状, (3)1.3 设计的内容、要求。
(4)第二章电磁屏蔽罩结构设计及结构工艺性分析 (4)2.1 电磁屏蔽罩的结构设计 (4)2.2 塑件的尺寸和精度 (5)2.3 脱模斜度的设计 (5)2.4 材料的选用 (6)第三章注塑工艺设计 (6)3.1 聚炳烯(PP)塑料的基本性能: (6)3.2 聚炳烯(PP)塑料的成型性能: (6)3.3 聚炳烯(PP)塑料的主要技术指标 (7)3.4 聚丙烯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7)第四章注塑机的选择与校核 (8)4.1 型腔数量的确定 (8)4.2 注塑机型号的选择 (8)4.3 注塑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9)4.3.1 锁模力的校核 (9)4.3.2 开模行程的校核 (10)4.3.3 最大、最小模具行程厚度的校核 (10)4.3.4 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 (11)第五章注塑模具设计 (11)5.1 分型面的选择 (11)5.2 浇注系统的设计 (12)5.2.1 主流道设计 (12)5.2.2 分流道设计 (13)5.2.3 浇口的设计 (14)5.2.4 冷料穴的设计 (14)5.3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15)5.3.1 型腔和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 (16)5.3.1.1 型腔径向尺寸的计算: (16)5.3.1.2 型芯径向尺寸的确定: (16)5.3.2型腔和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 (17)5.3.2.1 型腔高度尺寸的计算: (17)5.3.2.2 型芯高度计算 (17)5.4 模具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的计算 (18)5.4.1 成型零件材料选择 (18)5.4.2 型腔侧壁厚度计算 (18)5.4.3 底板厚度计算 (18)5.4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19)5.5 导向定位机构的设计 (21)5.6 脱模机构的设计 (23)5.6.1 推杆的设计 (25)5.6.2 复位装置设计 (26)5.7 排气系统 (26)5.8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7)5.9 模架的选择 (29)5.10 模具的装配原则 (30)5.11 模具的安装 (31)第六章模具的失效分析 (33)第七章注塑机PLC控制 (34)7.1 注塑机结构及功能 (34)7.2 注塑机工作原理及模式 (35)7.3 注塑机的控制要求及控制方案 (36)7.4 硬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PLC注塑机系统控制设计

基于PLC注塑机系统控制设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特别设计用于自动化系统的电子装置。
它可以接收和处理输入信号,并根据预先编程的逻辑进行输出控制。
在工业生产中,其中一个常见的应用是注塑机系统控制。
注塑机是一种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机器。
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并经过一系列的冷却和固化过程,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PLC 可以对注塑机的运行进行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PLC控制注塑机系统设计的关键步骤如下:1.确定系统需求: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需求和操作要求。
这包括确定所需的注塑机容量、产品种类和规格、生产速度等。
2.选择PLC型号: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PLC型号。
PLC通常有不同的输入输出点数、处理速度和通信接口等性能参数可供选择。
选定PLC 后,还需要配置相应的输入输出模块和信号转换器等。
3.设计电路图和布线:根据系统需求和PLC选型设计电路图和布线方案。
这包括确定输入设备(如传感器和按钮)和输出设备(如电机和液压阀门)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4.编写PLC程序:根据系统需求编写PLC程序。
程序包括输入信号的采集和处理、逻辑判断和计算、输出信号的控制和处理等。
还需要设定相关的定时器和计数器,以确保控制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联机调试和测试:在设计完成后,将PLC连接到注塑机系统,并进行联机调试和测试。
通过监控注塑机的运行状态和输出信号,对PLC程序进行调整和优化,直到达到系统要求。
6.系统运行和维护:当系统调试完成后,PLC开始正式工作。
定期检查PLC和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注塑机系统的PLC控制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性能要求。
PLC控制的优点包括快速响应、可编程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高等。
通过PLC的控制,注塑机系统可以实现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应用PLC技术改造注塑机的控制系统

应用PLC技术改造注塑机的控制系统随着现代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PLC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数字化计算机,用于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机械设备。
注塑机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产品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因此,借助PLC技术改造注塑机的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提高产品精度、降低工人操作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PLC技术可以提高注塑机生产效率。
传统的注塑机控制系统通过人工控制运转,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且存在很多隐患。
而应用PLC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注塑机的生产效率。
例如,在注塑机的压力控制系统中,应用PLC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调节压力,有效地提高生产速度。
同时,PLC技术还能对加热系统进行优化,合理分配热能,提高加热速度,缩短注塑周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PLC技术可以节约注塑机的能源消耗。
在注塑机生产过程中,加热系统的能量消耗占到了全部能量消耗的很大比例。
传统注塑机的温度调节方式通常是根据工人经验进行调节,存在浪费能源的风险。
而PLC技术可以对加热系统进行精细控制,采用温度传感器和PID调节算法,准确控制加热系统的温度,避免过量消耗能源,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PLC技术还可以提高注塑机产品的精度。
传统注塑机的控制系统通过人工控制运转,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
而通过PLC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控制,确保每一次注塑都能保证产品的精度。
例如,在注塑机的开模调节系统中,应用PLC技术可以准确控制模板的开启和关闭速度,确保模板的位置精确,并可以实现模板位置的自动调整,提高了注塑产品的精度和一致性。
最后,PLC技术可以减少工人操作风险。
传统注塑机控制需要工人进行操作,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和风险。
应用PLC技术改造注塑机的控制系统

应用PLC技术改造注塑机的控制系统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技术。
在注塑机控制系统中应用PLC技术可以提高注塑机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下面将介绍应用PLC技术改造注塑机控制系统的优势和步骤。
应用PLC技术可以提高注塑机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传统的注塑机控制系统使用开关、继电器和电气元件进行控制,容易引起电气干扰和控制误差。
而PLC技术可以通过逻辑程序控制,减少电气干扰,提高控制精确度,使注塑机的运行更加稳定和可靠。
应用PLC技术可以实现注塑机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PLC编程,可以实现对注塑机的自动开启和关闭,自动调节注塑机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实现注塑机的自动化生产。
这不仅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PLC技术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编程性。
PLC控制器可以根据注塑机的不同需求进行编程,实现各种功能和操作模式的切换。
可以实现不同工艺的选择,不同型号产品的生产等。
这种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使得注塑机的应用范围更广,适应性更强。
第一步,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
根据注塑机的工作原理和要求,确定需要控制的参数和功能,设计PLC控制程序。
第二步,选购适合的PLC控制器和相关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根据注塑机的规模和要求,选购符合要求的PLC控制器和其他控制元件。
第三步,进行接线和布线工作。
根据PLC控制器和其他控制元件的接口要求,进行接线和布线工作,确保各个元件之间的正确连接。
第四步,进行PLC编程。
按照设计的控制程序,进行PLC编程工作,包括输入输出的定义、逻辑程序的编写和测试等。
第五步,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
在完成PLC编程后,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验证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进行现场应用。
在完成调试和测试后,将改造好的控制系统安装到注塑机上,并进行现场应用。
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应用PLC技术改造注塑机的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注塑机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实现注塑机的自动化控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编程性。
软PLC在全电动注塑机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软PLC在全电动注塑机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软PLC是一种基于PC机的新的自动控制技术,与传统的PLC控制方式相比,它不仅能够实现硬PLC的所有功能,而且它遵循IEC61131-3编程标准,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开放性,本文通过介绍使用德国3S公司的软PLC产品CoDeSys在注塑机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为传统控制系统的改造提供一种全新的控制方案。
关键词:软PLC;注塑机;控制系统Abstract: Soft PLC is a new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industrial automation field ,It is based on the PC,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hardware PLC control system ,It provide more open opportunity to the customers.This paper based on new automation software CoDeSys ,and illustrate an example in the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o introduces the new control motho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system and realize the auto-control.Key words: SoftPLC,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Control System1 前言注塑机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目前在国内大量使用的注塑机基本上是采用机械或液压驱动的,控制系统大多采用触点继电器逻辑控制电路,这种控制系统的最大的弊端是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精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
采用硬件PLC的控制系统虽然能够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由于每个厂家的硬件专有性,封闭性使的用户升级和改造困难。
PLC课程设计报告注塑机控制

目录1 引言(主要写课题设计的目的、设计内容及要实现的目标) (0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03)2.1 系统变量定义及分配表 (03)2.2 系统接线图设计 (04)3 控制系统设计 (04)3.1 控制程序流程图设计 (04)3.2 控制程序设计思路 (06)4 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06)4.1 系统调试及解决的问题 (06)4.2 结果分析 (07)5 结束语(主要写取得的效果、创新点及设计意义) (07)参考文献6附录:带功能注释的源程序 (08)1、引言注塑机是一种专用的塑料成型机械,它利用塑料的热塑性,经加热融化后,加以高的压力使其快速流入模腔,经一段时间的保压和冷却,成为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
注塑机的工艺要求:注塑机生产一个产品一般要经过闭模、合闸、稳压、整进、注射、保压、预塑、解压、开闸、起模、顶出产品等工序。
这些动作的完成均由电磁阀控制液压回路来完成。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完成注塑机的两种工作方式:手动和自动循环的PLC控制。
其自动循环时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注塑机的控制过程是顺序控制。
它的工作是从闭模开始一步一步有条不紊进行的,每个工步执行指令使电磁阀动作,用行程开关和工艺过程时间来判断每一步是否完成,且只有当前一个工步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工步。
也就是说,下一步的接通条件取决于上一步的逻辑结果以及附加在这一步上的条件。
除了自动工作方式之外,为了方便设备的调整及单件产品生产,注塑机还设有手动工作方式。
所谓手动,是为注塑机的每一个工步都设置一个按钮,当某个按钮按下时,机器就执行该按钮对应的工步动作。
注塑机自动循环状态的工艺流程图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本课程设计总体分为三个模块,即公用模块,手动模块和自动模块。
公用模块主要控制系统的启动、停止,以及工作方式的选择——手动方式或者自方式。
2.1 系统变量定义及分配表补充说明:a. SB1~SB12分别是对应闭模、合闸、稳压、整进、注射、保压、预塑、解压、开闸、起模、起模结束、顶出产品的选择按钮;b. SQ2~SQ8分别是对应闭模、合闸、稳压、整进、预塑、起模、起模结束的行程开关;c. YV1~YV8系统的八个输出,带动不同的电机。
PLC在注塑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PLC在注塑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摘要注射成型(注塑)是加工塑料制品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能制得外形复杂、尺寸精确和带有金属嵌件的制品,对各种聚合物加工的适应性强,易于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因此在塑料机械中占有很大比重。
因此,开展基于PLC的注塑机的控制研究。
必将推动注塑生产的长足进步和繁荣发展,不仅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产品,还可排除安全隐患、保障生命和财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更加重要的无形的社会财富.本设计在分析注塑机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采用西门子S7-200中的CPU226 PLC对注塑机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接着,在硬件设计中,统计并分配了I/O点,绘制出I/O接线图,设计了主电路和液压回路。
最后,在软件设计中,通过学习使用西门子STEP7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和调试。
通过使用PLC对注塑机控制系统的改造,不仅能够达到原有的控制功能,而且还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精度,方便维修。
关键词:注塑机,西门子S7-200,控制系统,仿真Application of the jinjection moldingmachinecontrol system of PLCABSTRACTInjectionmolding processing plastic products ( injection ) is one of themain methods, thismethod can m ake the shape ofcomplex,ruler。
Inch precisely and with emb edded metal parts products, for a variety of polymer processing adaptability,easyto realize automatic production, so in the plastic machinery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 on of. Therefore, to carry out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 ine based on PLC control research。
基于PLC的注塑机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注塑机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
1.注塑机结构设计:
注塑机包括机身、注塑部分、锁模机构、液压泵站、电气控制
系统等,它们都需要在结构设计时有明确的目标。
机身:机身应该牢固、平稳,以确保注塑过程的稳定性。
在选
择材料时,应该考虑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老化程度等。
注塑部分:注塑部分是整个注塑机的核心部件,它包括螺杆、
加热器、喷嘴等。
在设计时,应该根据注塑材料的性质和生产需要
来选择对应的注塑部分。
锁模机构:锁模机构是用来保持模具稳定的组件,它应该具有
足够的力量,以确保模具能够被紧密闭合。
液压泵站:液压泵站是注塑机能够进行加压、旋转和移动的关
键设备。
在设计时,应该选择具有高流量、大容量的液压泵站以确
保注塑机操作的顺畅性。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是整个注塑机的控制中心,它能
够控制注塑机的所有运动部件。
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稳定性、可靠性和易操作性等因素。
2.注塑机控制系统设计:
注塑机的控制系统可以利用PLC控制实现。
常见的PLC用于注
塑机控制的品牌有西门子、欧姆龙等。
控制系统的功能:注塑机控制系统基于PLC设计,主要包括注
塑时间、压力控制、模具温度控制、模具开合控制等功能。
控制系统的实现:PLC能够读取传感器运行信号,存储数据,
并进行数据处理,以控制注塑机运行。
使用触摸屏控制系统,可以
方便地对注塑机进行调整。
总结: PLC控制系统对注塑机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注塑机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计都需要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精细化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控制自动模具注塑装置摘要近年来,由于注射成型制品在家用电器、电子工业、汽车制造等行业用量的日益增加,使得注塑成型加工在现代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注塑和模具制造业的发展。
本课题设计是P LC控制的自动模具注塑装置,其结构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达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加热搅拌系统等组成。
搅拌系统的速度变化由变频器控制实现。
装置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由P LC控制实现。
关键词:PLC 变频器模具注塑目录第一章概述 (1)1. 模具注塑的应用 (1)2. 系统的结构 (1)3. 控制要求 (3)4. 动作流程图 (3)第二章液压传动部分 (5)1.液压系统组成及功能 (5)2. 液压元件的选用 (6)3. 液压回路图及工作原理 (9)第三章电气控制部分 (10)1. 电器元件的选用 (10)2. 电气原理图 (12)3. I/O分配表 (15)4. 程序介绍 (16)小结 (18)答谢词 (18)参考文献 (18)附录 (19)第一章概述1. 模具注塑的应用塑料工业近20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早在7年前塑料的年产量按体积计算已经超过钢铁和有色金属年产量的总和。
塑料制品在机电、汽车、交通运输、建材、包装、农业、文教、卫生、航天航空等国家支柱产业及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塑料制品成形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方法是注塑成形,世界塑料成形模具产量中约半数以上是注塑模具。
2. 系统的结构本装置的结构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达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加热搅拌系统及加工原料等组成。
如图1-1所示图1-1 系统结构图(1)注射系统注射系统的作用:注射系统是本装置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杆式、螺杆预塑柱塞注射式3种主要形式。
本装置应用的是注塞式。
其作用是,在模具注塑的一个动作循环中,将加热塑化后的熔融塑料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注塞注入模具型腔中。
注射结束后,对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
(2)合模系统合模系统的作用:合模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模具闭合和开启。
同时,在模具闭合后,给予模具足够的锁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进入模腔产生的模腔压力,防止模具开缝,造成制品的不良现状。
(3)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的作用是实现本装置按工艺过程所要求的各种动作提供动力,并满足本装置各部分所需压力、速度、温度等的要求。
它主要由各种液压元件和液压辅助元件所组成,其中油泵和电机是本装置的动力来源。
各种阀控制油液压力和流量,从而满足注射成型工艺各项要求。
(4)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与液压系统合理配合,可实现注射机的工艺过程要求(压力、温度、速度、时间)和各种程序动作。
主要由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电子元件、加热器等组成。
本装置的控制方式有自动和手动调整两种。
(5)加热搅拌系统加热系统是用来加热料筒及注射喷嘴的,注塑机料筒一般采用电热圈作为加热装置,安装在料筒的外部。
热量通过筒壁导热为物料塑化提供热源;搅拌系统是由电动机为动力源将料筒中的塑料颗粒快速的熔化。
(6)加工原料塑料是一种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加入一定量的填充剂、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填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可塑制成型,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材料。
塑料也俗称塑胶或树脂胶料。
3. 控制要求合上电源开关,按下启动按钮后,液压泵工作。
按下加热/搅拌按钮,搅拌电磁阀和加热线圈得电,搅拌缸下降,到位后搅拌电磁阀失电,电动机运行开始搅拌,搅拌时间到电动机停止运行。
此时提升阀得电,搅拌缸上升,到位后提升阀失电,完成搅拌过程。
此时可以选择自动或手动操作。
(1)选择自动操作时:在自动开关闭合的状态下,合模电磁阀得电,合模/退模缸下降,使动模和定模快速的闭合,当碰到合模接近开关时,合模电磁阀失电,合模缸停止合模。
接着整进电磁阀得电,注塑座缸向前滑进,当碰到滑进接近开关时,整进电磁阀失电,注塑座停止滑进。
接着放料电磁阀得电,柱塞后退进行放料,放料到位后,放料电磁阀失电,柱塞复位。
接着注塑电磁阀得电,柱塞前进进行模具的注塑。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后,注塑电磁阀失电,柱塞复位。
同时整退阀得电,注塑座后退复位。
同时退模电磁阀得电,合模/退模缸上升,模具打开。
此时可以取出工件,一定时间后动模再次下降,进行下一个循环。
(2)当需要调机时,选择手动操作:在手动开关闭合的状态下,分别按下各个调整按钮,即对整进/整退,合模/开模,放料/注料电磁阀所控制的液压缸进行调整。
4.动作流程图如图1-2所示图1-2 动作流程图第二章装置中液压传动部分1.液压系统组成及功能装置中液压系统主要有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辅助系统及液压工作介质等组成。
动力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电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液体的压力能,向系统输出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一般包括电动机、液压泵等部件。
执行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执行机构做直线或回转运动,对外做功。
主要由装置上的各种执行元件,如合模缸、注塑缸、注塑座缸等组成。
控制系统主要通过控制、调节液压油的流量、压力和方向,控制工作机构按照预定的工作程序和动力参数工作。
主要包括各种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
辅助系统在系统中起到辅助其他系统完成各自功能的作用,油箱、管道和压力表等。
液压工作介质主要指的是各类液压油,作为系统的载能介质,利用它能够完成能量的转换、传递、控制,以及自润滑等作用。
从功能角度出发,液压系统是各种具备特定功能、能实现机器工作要求的液压回路连接或复合而成的总体。
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气压传动相比,具有下列的优点:1)传动平稳2)质量轻、体积小3)承载能力大4) 容易实现无极调速5)易于实现过载保护6)液压元件能够自动润滑7)容易实现复杂动作8)简化机构9)便于实现自动化2. 液压元件的选用(1)液压泵液压泵在工作过程中将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为液压系统提供所需的压力及流量。
它与电动机组成一个泵组,通过改变泵的流量和压力可满足系统的不同要求。
液压泵从结构及工作原理上可以分为五种基本类型:齿轮泵、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和螺杆泵。
本装置中选用的是齿轮泵。
如图2-1所示图2-1 齿轮泵(2)液压油在液压传动系统中,力的传递是依靠液体来完成的,液体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在实际的液压系统中常用油类作为工作介质,这种油称为液压油。
本装置中选用的液压油型号为L-HL-22。
L-类别,HL-品种,22-牌号。
HL液压油主要用于对润滑油无特殊要求,具有较好的橡胶密封适应性,其最高使用温度为80℃。
(3)过滤器为了保持油液的清洁,将油液中的污物杂质过滤掉,使系统正常工作。
(4)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溢流阀有直动式和先导式两种。
本装置中用的是直动式溢流阀。
直动式溢流阀能够使作用在阀芯上的进油压力直接与弹簧力相平衡。
当进油口压力升高,进油口作用在阀芯上的力超过弹簧力时,阀芯上升,阀口被打开,将多余的油排回油箱,保持进口压力近于恒定。
通过调整弹簧上的调整螺母可以改变弹簧力,也就调整了溢流阀进口压力值。
如图2-2所示图2-2 直动式溢流阀外形图(5)单向阀单向阀又称止回阀,它使液体只能沿一个方向流过。
单向阀可用于液压泵的出口,防止系统油液倒流;可用于隔开油路之间的联系,防止油路相互干扰;也可用作旁通阀,与其他类型的液压阀并联,从而构成组合阀。
当液压油由入油口流入时,克服弹簧力将阀芯顶开,于是液压油就从单向阀中流过;当液压油反向流入时,阀芯在液压力和弹簧力的作用下关闭阀口,使液压油截止。
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实质是指利用流向所形成的压力差使阀芯开启或关闭。
(6)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中阀与系统供油路连接的进油口用字母P表示;阀与系统回油路连通的回油口用T表示;而阀与执行元件连接的油口用A、B 等表示。
换向阀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位置,其中一个为常态位,即阀芯未受到操纵力时所处的位置。
绘制系统图时,油路一般应连接在换向阀的常态位上。
本装置中用的换向阀是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类型为O型,P、T、A、B口全封闭,液压泵不卸荷,液压缸闭锁,可用于多个换向阀并联工作。
如图2-3所示图2-3 电磁换向阀外形图(7)节流阀在节流阀工作时,压力油从进油口流入,经节流口流出。
节流口的形式为轴向三角沟槽式。
作用于节流阀芯上的力是平衡的,因而调节力矩较小,便于在高压下进行调节。
当调节节流阀的手轮时,可通过顶杆推动节流阀芯向下移动。
节流阀芯的复位靠弹簧力来实现;节流阀的上下移动改变着节流口的开口量,从而实现对流体流量的调节。
如图2-4所示图2-4 节流阀外形图(8)液压缸本装置中用的是双作用单出杆活塞式液压缸,其主要特点是:液压缸两腔有效作用面积不同,因此,当压力油以相同的压力和流量分别进入缸的两腔时,活塞在两个方向上的推力及运动速度都不相等。
如图2-5所示图2-5 液压缸外形图速度和推力的计算若泵输入液压缸的流量为q,压力为p,则当无杆腔进油时活塞运动速度V1及推力F1为:V1=q/A1=4q/πD² (m/s)F1=pA1=pπD²/4 (N)当有杆腔进油时活塞运动速度V2及推力F2为:V2=q/A2=4q/π(D²-d²) (m/s)F2=pA2=pπ(D²-d²)/4 (N)比较上述各式,可以看出:V2>V1,F1>F2。
3.液压回路图及工作原理如图2-6所示1、5-油箱 2-过滤器 3-液压泵 4-溢流阀 6-单向阀 7、8、9、10-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11、12、13、14-可调节流阀 15-压力表图2-6 液压回路图如图2-6 所示液压回路中当液压泵工作时,液压油被过滤后从泵经单向阀供给系统。
当YV1得电时,电磁阀的右位被开启,液压油从P 流向A,再经过节流阀从液压缸的左边流入,此时搅拌缸下降,液压油从搅拌缸的右边流出,经过B到T再回到油箱。
下降到位后YV1失电,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电磁阀回到中位,此时液压缸闭锁,不能运动。
这时系统中的压力会增大,当超过溢流阀的开启压力时,溢流阀开启工作,液压油经溢流阀直接流回油箱,系统中的压力保持恒定。
当YV2得电时,电磁阀的左位被开启,液压油从P流向B,再从液压缸的右边流入,此时搅拌缸上升,液压油从搅拌缸的左边流出,再经过节流阀从A到T流回油箱。
上升到位后YV2失电,电磁阀回到中位,液压缸再次被锁住。
其余液压缸的动作都是有相应的电磁阀来控制,液压油的流向也与上诉相似。
在系统工作时,调节节流阀可以改变液压缸的运动速度。
单向阀用在这里是防止液压油倒流回液压泵,起到保护液压泵的作用。
第三章装置中电气控制部分1.电器元件的选用(1)电动机本装置中的电动机是用于对塑料颗粒的搅拌,使塑料颗粒能更快和均匀的受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