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呼吸衰竭课件

合集下载

内科学呼吸衰竭医学课件课件

内科学呼吸衰竭医学课件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呼吸衰竭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05
呼吸衰竭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呼吸衰竭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吸入污染物和细菌,预防呼吸道感染。
预防感染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埃等。
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阻肺等,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积极治疗原发病
保持适当的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血气分析
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有助于诊断呼吸衰竭的原因。
肺功能检查
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呼吸衰竭的诊断流程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是否有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
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等,以及是否有发绀、三凹征等体征。
个体化治疗的推广
跨学科合作
内科学在呼吸衰竭研究中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THANKS
感谢观看
呼吸衰竭的病因
呼吸驱动异常
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驱动可能存在异常,如缺氧、酸中毒等,导致呼吸运动变得不规律或减弱,影响肺通气和换气功能。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肺部病变
肺部病变如肺炎、肺水肿、肺栓塞等可导致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使氧气吸收不足,二氧化碳排出受阻。这些病变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
神经肌肉病变
06
内科学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内科学对呼吸衰竭治疗的贡献
局限性依赖医疗设备:内科学专家需要借助各种医疗设备如呼吸机、血氧仪等来辅助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受限于设备条件。经验依赖:内科学专家的经验和医学知识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不同专家的水平可能存在差异。发展方向深入研究:针对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内科学的诊疗水平。跨学科合作:与相关学科如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进行合作,共同探讨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持续教育:鼓励内科学专家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诊疗能力。

内科-呼吸衰竭完整ppt课件

内科-呼吸衰竭完整ppt课件

2020/6/28
精选
25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脑组织对缺氧敏感,缺氧最容易引起脑功能障碍 • 完全停止供氧4~5min 不可逆的脑损害 • 急性缺氧烦躁不安、抽搐,短时间内死亡 • 轻度缺氧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障碍 • PaO2<50mmHg 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 • PaO2<30mmHg神志丧失、昏迷 • PaO2<20mmHg不可逆的脑细胞损伤
2020/6/28
精选
13
通气减少
2020/6/28
精选
14
肺通气不足 PAO2(mmHg)
PACO2(mmHg)
肺泡通气量(L/min)
肺通气不足引起PAO2降低和 PACO2升高
2020/6/28
精选
15
2.弥散障碍
• 肺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弥散过程实现。 • 弥散障碍指O2、CO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
• 肺动-静脉样分流增加引起的低氧血症不能用 吸入高浓度氧解决。
2020/6/28
精选
23
• 呼吸衰竭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为: • 1、缺氧 • 2、CO2潴留
精选
24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一)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二)对心脏、血管的影响 (三)对呼吸的影响 (四)对肝、肾、胃肠道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五)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精选
8
二、根据病程分类
1.急性呼吸衰竭
由于某些突发的致病因素引起,如 ARDS。
2.慢性呼吸衰竭
指一些慢性疾病,如COPD。
另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情况是在慢性呼 吸衰竭的基础上,因合并呼吸系统感染、 气道痉挛或并发气胸等情况,病情急性
加重,称为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完整ppt课件

呼吸衰竭完整ppt课件
22
1、缺O2 PaO2<对60中m枢m神经H系g统:的注影意响力不集中、 智力和视力轻度减退 PaO2<40~50mmHg:头痛、嗜睡、 精神错乱 PaO2<30mmHg:昏迷 PaO2<20mmHg:数分钟出现不可 逆神经细胞损伤。
23
2、CO2潴对留中(枢神肺经性系脑统病的)影响 由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神经精神
17
(二低)氧弥血散症障和碍高碳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指O2 、CO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
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 O2 的 弥 散 能 力 仅 为 CO2 的 1/20 ,
故弥散障碍时,通常以低氧血症为 主。
18
(三)低通氧血气症/血和流高比碳酸例血失症调的发病机制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通气/血
38
慢性呼衰以I【I型诊呼断衰】最为常见。
II型呼衰: PaO2<60mmHg PaCO2>50mmHg
39
【治疗】
一、治疗原有慢性肺胸部疾病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治疗呼吸衰竭最基本、1、昏迷者,使其处于仰卧位,头 后仰,托起下颌并将口打开。
2、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和异物: 祛痰、湿化气道等。
3
呼吸衰竭的诊断概标准述是在海平面、 标
准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 下,PaO2<60mmHg伴或不伴 PaCO2>50mmHg, 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除 量降低等致低氧因素。
4
病因
参与外呼吸即肺通气和肺 换气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严 重病变,都可导致呼吸衰 竭。
5
一、气道阻塞性病病变因
流比值约为0.8,通气/血流比例失 调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19
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内科-呼吸衰竭课件

内科-呼吸衰竭课件

鉴别诊断:与其他疾病相区分
支气管哮喘
01
以发作性喘息为特征,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多有过敏原接
触史。
上气道阻塞
02
如喉部或上呼吸道肿瘤、异物阻塞等,可通过喉镜或上呼吸道
影像学检查确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03
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长期吸烟史。
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发绀的程度与缺氧的严重程度 相关,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发 绀、球结膜水肿等症状。
心率、血压变化
心率变化
呼吸衰竭时,心率可能加快或减 慢,取决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的程度。
血压变化
呼吸衰竭可能导致血压下降,特 别是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低 血压甚至休克。
其他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精神症状
呼吸衰竭可能导致精神错 乱、意识模糊、昏迷等症 状。
预后:病情的转归和影响
生活质量
呼吸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如呼吸困难、疲劳等,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 活。
心理健康
长期的疾病困扰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状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症治疗
针对呼吸困难
给予解痉平喘药物,缓解 呼吸困难症状。
针对酸碱平衡失调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给予 适当的酸碱平衡调节治疗。
针对循环功能障碍
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 等药物治疗,改善循环功 能。
病因治疗
针对肺部感染
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肺部感染,预 防呼吸衰竭发生。
给予机械通气、抗炎等综合治疗,改 善呼吸功能。

内科学呼吸衰竭医学课件课件

内科学呼吸衰竭医学课件课件

内科学呼吸衰竭医学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呼吸衰竭的定义和分类•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呼吸衰竭的治疗和预后•呼吸衰竭的预防和康复•呼吸衰竭的并发症及处理•呼吸衰竭的病例分享与讨论01呼吸衰竭的定义和分类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发绀、神经精神障碍等。

定义由急性病变引起,如严重肺部感染、气道阻塞等,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需立即抢救。

急性呼吸衰竭由慢性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引起,病程较长,病情逐渐进展,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慢性呼吸衰竭分类病理生理呼吸衰竭患者由于肺通气功能障碍或换气功能障碍,导致氧气无法充分进入血液,造成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由于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患者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引起高碳酸血症。

呼吸衰竭患者可出现酸碱平衡失调,严重时导致酸中毒或碱中毒。

呼吸衰竭患者可能出现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如低钾、低钠等。

02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外源性病因包括创伤、手术、药物或毒物等。

内源性病因包括神经肌肉病变、肺泡-毛细血管病变等。

病因肺通气不足由于呼吸道狭窄、阻塞或肺泡萎陷等原因,导致肺通气不足。

肺换气功能障碍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顺应性降低或弥漫性病变等原因,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由于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导致血氧含量降低,引起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由于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血浆HCO3-浓度增加,引起高碳酸血症。

高碳酸血症病理变化03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临床表现如气短、胸闷、哮喘和呼吸困难等。

呼吸困难由于缺氧导致皮肤黏膜呈青紫色。

紫绀如躁动、意识模糊、昏迷等。

精神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等。

其他症状血气分析静息状态下,PaO₂<60mmHg,PaCO₂>50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优秀ppt课件

呼吸衰竭的优秀ppt课件

神经系统
呼吸衰竭时,神经系统最 易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意 识障碍、昏迷等症状。
循环系统
呼吸衰竭时,循环系统负 担加重,可能出现心悸、 心律失常等症状。
呼吸系统
呼吸衰竭时,呼吸系统本 身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出 现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
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气道阻塞
气道阻塞是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 之一,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呼吸衰竭的优秀PPT课件
目录
• 呼吸衰竭概述 • 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 呼吸衰竭的治疗 • 呼吸衰竭的预防与护理 • 呼吸衰竭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呼吸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机体在静息 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进而发生低氧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 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康复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呼吸操、 太极拳等,以增强呼吸功能。
05 呼吸衰竭的最新研究进展
新药研究
新药研发
针对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开发新的药 物,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临床试验
对新药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 性,为药物上市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机制
研究新药的分子机制,深入了解其作用原理,为 后续的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肺实质病变
肺实质病变如肺炎、肺气肿等, 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受损。
呼吸肌疲劳
呼吸肌疲劳也是呼吸衰竭的原因 之一,主要见于重症肌无力、多
发性肌炎等患者。
03 呼吸衰竭的治疗
一般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雾化吸 入,使用祛痰药等。

呼吸衰竭的优秀ppt课件

呼吸衰竭的优秀ppt课件
详细描述
呼吸衰竭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肺不能正常地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当肺功能无法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时, 就会发生低氧血症,同时伴有高碳酸血症,导致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等 临床表现。
分类:急性和慢性
总结词
根据病程,呼吸衰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呼吸衰竭通常由急性疾病或损伤 引起,如肺炎、气胸等,病程较短。慢 性呼吸衰竭则由慢性疾病逐渐发展而来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病 程较长。
治疗
针对急性呼吸衰竭,需要及时解除病因,如机械通气、药物治疗等;针对慢性 呼吸衰竭,需要治疗原发病,如COPD、肺结核等,同时进行氧疗、机械通气 等对症治疗。
03
呼吸衰竭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急促
呼吸频率明显加快,每分钟呼 吸次数可达20-30次。
精神症状
如烦躁不安、焦虑、意识模糊 等。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浅快,甚至出现呼 吸窘迫,患者常感到空气不足, 需要用力呼吸。
心理支持
呼吸衰竭患者可能因呼吸困难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标准
呼吸困难
患者感到呼吸急促、胸闷、喘 息等症状。
血气分析
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 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 压(PaCO2)高于50mmHg。
呼吸系统疾病史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 肺炎等。
其他症状
如发绀、意识障碍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区分
支气管哮喘
01
呼吸衰竭患者通常无反复发作的喘息,而支气管哮喘有典型的
一般治疗: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吸氧治疗

内科学呼吸衰竭医学课件课件

内科学呼吸衰竭医学课件课件

05
呼吸衰竭的预防与控制
呼吸衰竭的预防措施
预防感染
改善呼吸功能
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包括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进行积极治疗,控制 病情发展,防止肺功能进一步恶化。
避免诱发因素
健康生活方式
避免接触和吸入刺激性气体、粉尘等,防止 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保持适当的锻炼,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无创通气
使用面罩或鼻罩等方式,通过呼吸机提供 通气支持。
机械通气
使用机械方式进行通气,包括间歇正压通 气(IPP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 力支持通气(PSV)等。
有创通气
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方式,使用呼 吸机进行通气支持。
呼吸衰竭的预后
取决于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呼吸衰竭的预后取决于其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纤维化等引起的 呼吸衰竭,病情严重且难以逆转,预后较差。
呼吸衰竭的控制策略
氧疗
通过给氧治疗,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呼 吸困难的症状。
机械通气
在严重呼吸衰竭的情况下,采用机械通气 辅助呼吸,维持必要的呼吸功能。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缓解支气管痉挛、抗炎等,减轻 呼吸系统负担。
支持治疗
给予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维 持身体的基本生命活动。
06
呼吸衰竭的案例分析
内科学呼吸衰竭医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呼吸衰竭的定义与分类 • 呼吸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呼吸衰竭的治疗与预后 • 呼吸衰竭的预防与控制 • 呼吸衰竭的案例分析
竭的定义

呼吸衰竭完整ppt课件

呼吸衰竭完整ppt课件
病因xx二肺组织病变各种累及肺泡和或肺间质的病变如肺炎肺气肿严重肺结核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水肿矽肺等可导致肺泡减少有效弥散面积减少肺顺应性减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或合并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衰竭
内科 黄金珠
教学目标
掌握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 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熟悉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了解该病的辅助检查及其临床意义等相关
3、血压升高、脉搏洪大
4、搏动性头痛
内科 黄金珠
【临床表现】
五、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
高,ALT/AST<1。 2、尿素氮升高,蛋白尿、血尿、
管型尿。 3、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
内科 黄金珠
【诊断】
1、原有慢性肺胸疾病临床表现 。 2、缺O2和CO2潴留引起的临床表现 。 3、确诊根据动脉血气分析。
知识。
内科 黄金珠
概述
•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 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 态下也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 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 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 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 明确诊断有赖于动脉血气分析。
内科 黄金珠
概述
• 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是在海平面、 标 准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 下,PaO2<60mmHg伴或不伴 PaCO2>50mmHg, 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除量 降低等致低氧因素。
PaO2<60mmHg伴或不伴 PaCO2>50mmHg
内科 黄金珠
【诊断】
• 慢性呼衰以II型呼衰最为常见。 • II型呼衰:
PaO2<60mmHg PaCO2>50mmHg

《内科学呼吸衰竭》课件

《内科学呼吸衰竭》课件
呼吸衰竭按动脉血气分类可分为I型呼吸衰竭和II型呼吸衰竭。I型呼吸衰竭即低氧 性呼吸衰竭,血气特点是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II型呼吸衰竭 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特点是PaO2<60mmHg,PaCO2>50mmHg。
呼吸衰竭的分类
01
急性呼吸衰竭
由于某些突发的致病因素,如 严重肺疾病、创伤、休克等, 导致肺通气或换气功能迅速出 现严重障碍,机体在短时间内 出现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的
心脏疾病
呼吸衰竭时,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 起心肌损伤、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肾脏疾病
呼吸衰竭时,缺氧和酸中毒可引起肾功 能不全、尿毒症等肾脏疾病。
呼吸衰竭的预后情况
轻度呼吸衰竭
预后较好,及时治疗可完全恢复。
重度呼吸衰竭
预后较差,死亡率高,即使治疗也可能无法 完全恢复。
中度呼吸衰竭
经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恢复,但部分患 者可能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其他治疗
如肺康复治疗、心理支持等,以帮助患 者更好地应对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预防措施
控制慢性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这 些疾病是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
之一。
戒烟
吸烟会损害肺部功能,戒烟可以降 低呼吸衰竭的风险。
避免空气污染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污染的环境 中,如工业区、交通繁忙区等。
健康饮食和运动
慢性呼吸衰竭
由于基础疾病较重或反复发作,预后较差, 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
THANKS
紫绀
由于缺氧导致皮肤、粘膜呈现 青紫色。
循环系统症状
心悸、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 。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浅快,甚至出现呼 吸窘迫。

内科-呼吸衰竭课件详解

内科-呼吸衰竭课件详解
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有下述两种主要形式:
(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部分未经氧合或未经充分氧合的静脉血 (肺动脉血)通过肺泡的毛细血管或短路流入 动脉血(肺静脉血)中,故又称肺动-静脉样分 流。
(2)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肺泡通气不能被充分利用,又称为死腔样 通气。
通气/血流比例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CO2潴留对心脏、循环的影响
❖ 脑血管、冠状血管舒张。 ❖ 皮下浅表毛细血管和静脉扩张四肢红润、温
暖、多汗。 ❖ 肾、脾和肌肉血管收缩。 ❖ 严重CO2潴留心输出量、心律失常甚至室颤
致死。
缺氧对呼吸的影响
❖ 缺氧(PaO2<60mmHg)兴奋颈动脉窦和主动脉 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使呼吸加深加快。
慢性呼吸衰竭
病因
1.呼吸系统疾病: (1)呼吸道阻塞性病变:
炎症、肿瘤、异物阻塞气道。 (2)肺组织病变:
肺炎、重度肺结核、肺气肿、弥散性肺纤维化、 肺水肿、ARDS。 (3)肺血管疾病: 肺血管栓塞、肺梗死等。. (4)胸廓病变: 胸廓外伤、畸形、手术创伤、气胸、胸腔积液 等。
2.神经肌肉病变: (1)脑部炎症、出血、外伤等。 (2)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等。
❖ CO2潴留脑血管扩张、脑血管通透性增加脑 细胞及间质水肿颅内压增高压迫脑组织和 血管加重脑缺氧。
缺氧对心脏、循环的影响
❖ 缺氧早期可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心率、心排 血量、血压保证心脑血液供应。
❖ 严重缺氧心率、心肌的舒缩功能、心输出 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室颤致死。
❖ 缺氧肺小动脉收缩,肺循环阻力肺动脉高 压、右心负荷加重肺源性心脏病。
正常 Ⅰ型 Ⅱ型
PaO2
(mmH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肺泡萎陷、肺不张、肺水肿、肺实变等可引 起肺动-静脉样分流增加
5.氧耗量增加
➢氧耗量增加是加重低氧血症的原因 之一
➢发热、寒战、呼吸困难、抽搐可增 加氧耗量
➢氧耗量增加可使肺泡氧分压下降 ➢氧耗量增多的病人同时伴有通气功
能障碍,则会出现严重的缺氧
二、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一)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二)对心脏、血管的影响 (三)对呼吸的影响 (四)对肝、肾、胃肠道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五)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的部位如口唇、指甲、舌等处出现发绀。
➢ 发绀的程度与还原型血红蛋白含量相关,红细 胞增多者发绀明显,贫血病人发绀不明显。
➢ 休克致末梢循环障碍引起的发绀(SaO2正常) 称为外周性发绀。
➢ SaO2减低引起的发绀称为中央性发绀。
四、精神神经症状
➢急性缺氧可迅速出现精神错乱、狂躁、 昏迷、抽搐等症状。
概述
➢ 急性呼吸衰竭主要指原来肺部正常,突发 原因引起的呼衰,其中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症(ARDS)为代表,慢性呼吸衰竭则是在 原有肺部疾病(尤其是COPD)基础上,病情 逐渐加重,遇呼吸道感染或其他诱因,呼吸 功能急剧下降超过其代偿能力。
慢性呼吸衰竭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临床表现
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机体在遭受急性严重感染等突然打击
后,同时或先后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 官功能障碍。
如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 内凝血、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等。
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
诊断
➢ ①能够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如慢性 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
➢ ②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的临床表现,及由此 造成的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
(mmHg)
35-45
<60
正常(低氧血症)
<60
>50 (高碳酸血症)
分类
二、根据病程分类
1.急性呼吸衰竭
由于某些突发的致病因素引起
2.慢性呼吸衰竭
指一些慢性疾病,如COPD。另一 种临床较常见的情况是在慢性呼吸衰竭 的基础上,因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气道 痉挛或并发气胸等情况,病情急性加重,
称为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脑部炎症、出血、外伤等;脊 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 中毒、破伤风及严重钾代谢紊乱 等。
呼吸衰竭
病 ➢ 慢性呼吸道疾病最常见 因 –气道阻塞性病变:COPD、哮喘 及 –肺组织病变:肺结核、肺炎 发 ➢ 肺血管疾病:肺栓塞 病 ➢ 胸廓与胸膜病变:气胸、胸廓畸形 机 ➢ 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脑血管病变、脑外 制 伤、脑炎、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炎
临床表现
除引起慢性呼吸衰竭的原发病的症状进 一步加重外,主要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所致的多脏器功能紊乱的表现。
临床表现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与缺氧和高碳酸 血症 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速度有关。 一、原发疾病的加重; 二、呼吸困难:
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 为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
三、发绀:
是缺O2的典型表现。 ➢ 当SaO2<80%或PaO2<50mmHg时,可在血流量较大
肺动-静脉样分流增加 弥散障碍 氧耗量增加
1. 肺通气功能障碍
➢在静息呼吸空气时,总肺泡通气量约为 4L/min,才能维持正常肺泡氧和二氧化 碳分压。
➢肺通气功能障碍肺泡通气量不足、肺 泡氧分压、肺泡二氧化碳Ⅱ型呼吸 衰竭。
➢PACO2=0.863VCO2/VA ➢VCO2(CO2产生量)、VA肺泡通气量
通气减少
肺通气不足 PACO2(mmHg)
PAO2(mmHg)
肺泡通气量(L/min)
肺通气不足引起PAO2降低和 PACO2升高
2.弥散障碍
➢ 肺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弥散过程实现。弥散障碍 指O2、CO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 弥散过程发生障碍。
➢ 影响弥散的因素:弥散面积❖肺泡膜的厚度 和通透性气体和血液的接触时间气体弥散 能力气体分压差其他:心排血量、血红蛋 白含量、V/Q比值。
COPD、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 神经肌肉病变
病因
1 呼吸道阻塞性病变: 炎症、肿瘤、异物阻塞气道。 2 肺组织病变: 肺炎、重度肺结核、肺气肿、弥散 性肺纤维化、肺水肿、ARDS 3 肺血管疾病: 肺血管栓塞、肺梗死等。
4 胸廓胸膜病变:
胸廓外伤、畸形、手术创伤、 气胸、胸腔积液等。
5 神经肌肉疾病:
➢ ③排除其他能诱发精神障碍的原因; ➢ ④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诊断中最重要的辅助检查!
一、血液的酸碱度(PH值)
正常 7.35 ~7.45
二、 动脉血氧分压( PaO 2)
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 95mmHg~100mmHg 呼吸衰竭时 <60mmHg
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CO2潴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轻度CO2增加脑皮质兴奋失眠、精神兴奋、 烦躁不安等症状
➢ PaCO2继续升高脑皮质下层受抑制中枢神 经处于麻醉状态 肺性脑病
➢ CO2潴留脑血管扩张、脑血管通透性增加 脑细胞及间质水肿颅内压增高压迫脑组 织和血管加重脑缺氧
缺氧对心脏、循环的影响
➢ 缺氧早期可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心率、 心排血量、血压保证心脑血液供应。
➢ 较长时间高PaCO2使呼吸中枢适应高PaCO2,此 时若吸入高浓度的氧会解除低氧对呼吸中枢的 刺激作用,反而使通气量减少,加重了高碳酸
血症。
缺氧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缺氧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强 ➢使红细胞生成素增加 ➢红细胞、血蛋白增多,有利于增加血液
携氧量,但亦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肺 循环和右心负担。 ➢长期缺氧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害,血 液进入高凝状态,DIC。
概述
➢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 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 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 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 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 床表现的综合症。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 依据动脉血气进行诊断:在海平面正常
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 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或伴有动脉 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并排除 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减低等因素, 即为呼吸衰竭。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模式图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通气/血流比例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 肺动-静脉样分流增加,使肺动脉内的静脉 血没有接触肺泡气体进行气体交换,未经氧 合的静脉血直接流入肺静脉,导致PAO2降 低,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特例。
➢ 肺动-静脉样分流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引起的低氧血症不能 用吸入高浓度氧解决。
➢慢性缺氧多表现为智力或定向力障碍。 ➢CO2潴留常表现先兴奋后抑制,失眠、烦
躁不安、昼夜颠倒、甚至谵语。 ➢肺性脑病表现为表情淡漠、肌肉震颤、
间歇抽搐、嗜睡、甚至昏迷等。
临床表现:肺性脑病
➢ 肺性脑病是呼吸衰竭患者缺氧和高碳酸 血症 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综合症,为慢性 肺心病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 30%,病死率高。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主 要由于高碳酸血症、 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引 起的脑水肿有关,尤其是高碳酸血症, PaCO2升高引起脑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导致脑细胞间质水肿。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脑对缺氧敏感,缺氧最容易引起脑功能障碍 ➢ 完全停止供氧4~5min 不可逆的脑损害 ➢ 急性缺氧烦躁不安、抽搐,短时间内死亡 ➢ 轻度缺氧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障碍 ➢ PaO2<50mmHg 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 ➢ PaO2<30mmHg神志丧失、昏迷 ➢ PaO2<20mmHg不可逆的脑细胞损伤
➢ 严重缺氧心率、心肌的舒缩功能、心 输出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室颤致 死。
➢ 缺氧肺小动脉收缩,肺循环阻力肺动 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肺源性心脏病
CO2潴留对心脏、循环的影 响
➢心排血量、心率、血压
➢脑血管、冠状血管舒张 ➢皮下浅表毛细血管和静脉扩张四肢红
润、温暖、多汗
➢肾、脾和肌肉血管收缩 ➢严重CO2潴留心输出量、心律失常甚
至室颤致死
缺氧对呼吸的影响
➢缺 氧 ( PaO2<60mmHg ) 兴 奋 颈 动 脉 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使 呼吸加深加快。
➢缺 氧 加 重 PaO<230mmHg , 抑 制 呼 吸 中枢呼吸变浅变慢。
CO2潴留对呼吸的影响
➢ PaCO2刺激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呼吸加深 加快通气量。
PaCO2每增加1mmHg、通气量增加2L/min。 ➢ PaCO2>80mmHg呼吸中枢受抑制通气量不
肺通气障碍
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病环节
气道狭窄 或阻塞
胸壁损伤
脊髓高 位损伤
脊髓前角 细胞受损
呼吸肌 无力
运动神经受损
弹性阻 力增加
呼吸衰竭 分 类按血气 Ⅰ型
Ⅱ型
通气障碍 按呼吸环节
换气障碍
急性 按发生过程
慢性
按发病机制 中枢性 外周性
分类
一、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1.I型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
➢ CO2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的的弥散速率力为氧的 21倍,弥散障碍主要是影响氧的交换,以低氧 为主。
➢ 吸入高浓度的氧可以纠正弥散障碍引起的低氧 血症。
弥散障碍 通常以低氧为主
O2 CO2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通气/血流比值约为 0.8。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有下述两种主要形 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