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第1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导学案
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解释种群、基因频率的概念。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尝试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点。
3.说明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意义:科学地解释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和,对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不足之处:对于的本质以及对可遗传变异如何起作用等问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二、现代达尔文主义1、主要内容: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和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2、种群进化的实质:种群内的改变,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的基本单位。
3、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有的。
4、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比例。
5、基因型频率:某种的个体在中所占的比例。
6、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活动方案】活动一、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提及生物进化理论,同学们最容易联想到哪位科学家?【读一读】教科书P94“知识海洋——达尔文进化学说”,找出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主要观点。
【讨论】1.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解释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2.用农药消灭害虫刚开始效果显著但过一段时间后药效明显下降,是什么原因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议一议】达尔文进化学说有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达尔文进化学说有什么局限性?活动二:说明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基本观点【说一说】现代达尔文主义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议一议】怎样一群个体可以称为种群?【辨一辨】下列哪些属于种群?①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②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鲫鱼;③一个池塘中所有的蝌蚪;④一个养殖场所有母鸡;⑤森林中所有的杨树苗。
种群的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基因库【读一读】什么叫基因库?【辨一辨】判断下列两项是否为基因库?①一个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②一个池塘所有鲫鱼的体色基因。
苏教版教学教案苏教版必修2第五章全套教案+学案+练习
高中生物教学案课题: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上课时间年月日第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1、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2、说明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3、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4、解释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5、举例说明自然选择作用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6、解释物种的概念、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教方学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教材分析:重点: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基因频率的概念,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4、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5、物种的概念、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3、解释物种的概念教具: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高中生物教学案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在《》一书中提出了以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理论(一)主要内容:阅读“创新教程”P5内容。
1、过度繁殖:各种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力,能产生很多的后代,这称作过度繁殖。
生物能大量繁殖,但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能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达尔文用生存斗争解释这种现象。
2、生存斗争:(1)为何会发生生存斗争?生物一方面过度繁殖,使数目剧增,另一方面,生活条件(食物、空间等)是有限的。
因此,任何生物都要为争夺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
(2)生存斗争的概念: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之间的斗争的现象。
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数生存下来,因此,生存斗争的理论解释了生物大量繁殖和少量生存的事实。
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能获胜并生存下来呢?这涉及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3、遗传变异:生物的变异有的是有利于生存的,有的是不利于生存的。
有利于生存的变异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易获得胜利,生存下来。
4、适者生存:经生存斗争,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个体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
苏教版教学教案生物进化理论发展
苏教版教学教案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第一章:生物进化的概念与证据1.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1.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定义:生物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的遗传变化和适应性变化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生物进化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存在讲解生物进化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本质展示不同生物的化石和比较解剖学证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物进化的理解,并进行交流和讨论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时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对生物进化定义和证据的回答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二章:自然选择与遗传2.1 教学目标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作用掌握遗传的基本原理2.2 教学内容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遗传: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引出自然选择的概念讲解自然选择的作用和机制,引导学生理解自然选择的重要性解释遗传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自然选择和遗传的知识分析生物现象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时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对自然选择和遗传的回答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三章: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3.1 教学目标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掌握化石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化石的形成:化石的形成过程,包括死亡、埋葬、矿物质填充等化石的分布规律:地层中化石的分布规律,包括上下顺序和水平层序化石作为生物进化证据:化石记录了生物的历史和进化过程,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化石图片,引发学生对化石的兴趣讲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分布特点展示化石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信息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时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对化石的形成、分布规律和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回答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四章:生物进化的证据——比较解剖学4.1 教学目标了解比较解剖学的方法和应用掌握比较解剖学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比较解剖学的方法:比较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形态学比较、功能比较等比较解剖学的应用: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解剖结构,揭示生物的进化关系比较解剖学作为生物进化证据:比较解剖学提供了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有助于揭示生物的进化历程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比较解剖学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比较解剖学的兴趣讲解比较解剖学的方法和应用,引导学生理解比较解剖学的research 过程和应用价值展示比较解剖学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比较解剖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比较解剖学提供的生物进化信息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时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对比较解剖学的方法、应用和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回答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五章:生物进化的证据——分子生物学5.1 教学目标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和应用掌握分子生物学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DNA序列分析、蛋白质分析等分子生物学的应用: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生物的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分子生物学作为生物进化第六章:生物进化的历程与模式6.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掌握生物进化的模式6.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包括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生物进化的模式:渐变式进化与跳跃式进化6.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生物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历程和模式讲解生物进化的历程,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解释生物进化的模式,让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的不同模式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生物进化的历程和模式分析生物现象6.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时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历程和模式的回答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七章: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7.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7.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意义7.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讲解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来源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让学生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7.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时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回答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八章:生物进化的实例分析8.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进化的实例掌握分析生物进化实例的方法8.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实例: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分析生物进化实例的方法:观察、比较、推理等方法8.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具体生物进化实例,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讲解生物进化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具体过程和原因解释分析生物进化实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析生物进化实例的技巧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生物进化实例8.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时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对生物进化实例的分析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九章:生物进化理论的争议与挑战9.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争议掌握生物进化理论面临的挑战9.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理论的争议:生物进化理论在不同领域的争议,如神创论与进化论的争议生物进化理论面临的挑战:生物进化理论在研究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化石记录的不完整性9.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生物进化理论的争议和挑战,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理论的思考讲解生物进化理论的争议,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不同领域的争议解释生物进化理论面临的挑战,让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理论在研究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生物进化理论的争议和挑战9.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时的积极参与情况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对生物进化理论的争议和挑战的回答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十章:生物进化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10.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实际应用掌握生物进化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10.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理论的实际应用:生物进化理论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生物进化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生物进化理论对人类社会的贡献10.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生物进化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理论的思考讲解生物进化理论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解释生物进化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让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理论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生物进化理论的实际应用1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展开,涵盖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与证据、自然选择与遗传、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进化的证据——比较解剖学、生物进化的证据——分子生物学、生物进化的历程与模式、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的实例分析、生物进化理论的争议与挑战以及生物进化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等十个章节。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第五章生物的进化本章规划1.本章内容组成本章内容由两节组成:“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第一节介绍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意义,并以此来分析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点的影响。
其中,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部分,主要介绍了基因频率、基因库、遗传漂变的概念、影响物种形成的因素,以及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是学习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第二节介绍了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五界分类系统。
本节着重介绍了五界分类系统的分类依据以及五界系统的特征及其典型代表生物。
2.本章教材地位本章教材在学生学习了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础上,讲述了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以及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促进学生对生物进化实质以及对新物种的形成的理解,树立“若无进化之光,生物学毫无道理”的观点。
本章第一节的生物进化理论是对第二节的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的内容相联系;P107-108表Ⅱ生物的五界系统中五界生物的特征、类别以及代表生物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必修课本第一册、第二册已学内容的基础上,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以前的旧知识,构成新的知识结构。
3.本章在技能培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
通过对生物进化理论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至今天的成就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树立在科学研究中对现有结论提出质疑或存在争议都是正常的、大胆的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
在本章中将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家聪慧的头脑与睿智的目光,以及他们坚定不移的科学态度,不迷信、不武断、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承认错误的科学品质通过学习,体会为生命起源学说所经历的学术上的斗争;体会在无法亲身验证实验结果的情况下,科学推测的重要作用及其魅力,将使学生感受生命的美,体验发现之美,从而尊重生命、尊重科学推测,理解理论是在不断怀疑、不断探求中螺旋式完善。
苏教版教学教案生物进化理论发展
苏教版教学教案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第一章:生物进化的概念1.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进化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3. 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1. 生物进化的定义和意义2. 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基因流和基因漂变3.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4. 生物进化的方法和原理:比较法、实验法、分子进化分析1.3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实例2. 讲授生物进化的定义和意义3. 小组讨论: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机制4. 实验活动:模拟生物进化过程1.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生物进化的定义和原因2. 小组报告: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方法3. 课后作业:编写一篇关于生物进化的短文第二章:自然选择与适应性2.1 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自然选择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
3. 了解自然选择的证据和实例。
2.2 教学内容1. 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2. 自然选择与适应性:适应性的定义和意义、适应性的衡量3. 自然选择的证据和实例: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现代进化生物学的研究2.3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实例2. 讲授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3. 小组讨论:自然选择与适应性的关系4. 案例分析:自然选择的实例和证据2.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2. 小组报告:自然选择与适应性的关系3. 课后作业:分析一个生物适应性的实例第三章:遗传和变异3.1 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和机制。
2. 掌握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的来源。
3. 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1. 遗传的概念和机制: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2. 变异的概念和来源:突变、重组、基因流3. 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和分化3.3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和实例2. 讲授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和机制3. 小组讨论: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4. 实验活动:观察遗传和变异的实例3.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和机制2. 小组报告: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3. 课后作业:分析一个遗传和变异的实例第四章:基因流和基因漂变4.1 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流和基因漂变的概念和机制。
高中生物教案进化理论发展
高中生物教案——进化理论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及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2. 掌握自然选择和基因漂变等生物进化的机制。
3. 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化石、生物地理分布、生物形态结构等。
4. 能够运用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界的现象。
教学重点: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2. 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3. 生物进化的机制。
4. 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学难点:1. 进化理论的内在逻辑。
2. 生物进化机制的理解。
第一章: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1.1 进化的定义1.2 进化的单位:种群1.3 生物进化的方向第二章: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2.1 拉马克的进化论2.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2.3 现代进化理论的形成第三章:生物进化的机制3.1 自然选择3.2 基因漂变3.3 基因流3.4 突变第四章: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4.1 化石的定义与形成4.2 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4.3 化石与生物进化关系第五章: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地理分布5.1 生物地理分布的基本概念5.2 生物地理分布与进化关系5.3 特有物种与生物进化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实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设置课后作业和实践项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践项目: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课程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进化理论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形态结构6.1 比较解剖学与生物进化6.2 同源器官与生物进化6.3 生物形态结构的进化趋势第七章:生物进化的证据——遗传学7.1 遗传与进化关系7.2 遗传变异的类型与进化7.3 遗传漂变与生物进化第八章:分子进化与生物进化8.1 分子进化的基本概念8.2 分子进化与种群进化关系8.3 分子进化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第九章:生物进化的速率与模式9.1 生物进化的速率9.2 生物进化的模式9.3 生物进化的影响因素第十章:进化理论在现代生物科学中的应用10.1 进化与生物分类10.2 进化与生物育种10.3 进化与生物环境保护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2
第1课时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发展[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概述拉马克、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贡献和局限性。
2.结合教材,阐明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并学会基因频率的有关计算规律。
[重难点击]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2.基因频率的计算。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是神学家们作出了“解释”:先有鸡,因为上帝创造了鸡,然后让鸡下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相信上帝了!没了上帝,上帝创造了鸡的“解释”也就没人相信了。
通过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是进化的,而不是女娲造人,也不是上帝造物。
那么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讨论生物进化的一些学说。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主要内容(1)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的物种,包括人类都是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的。
(2)生物本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
(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也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2.对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评价(1)历史贡献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的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②该学说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认为生物是逐渐进化而来的以及物种是可变的,这对进化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局限性①拉马克将进化原因归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这都属于主观推测,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
②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导致物种的改变。
③生物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1.环境引起的性状改变一定能遗传给后代吗?答案不一定。
只有环境改变导致了遗传物质改变进而引起了性状的改变,才能遗传给后代。
2.利用拉马克的观点,如何解释长颈鹿脖子长?答案 依据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长颈鹿主要以树叶为食,要想获得足够的食物就得天天伸长脖子去取食叶片,由于“用进废退”,从而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高中生物:第5章《生物的进化》教案苏教版必修2
生物的进化第一部分本章内容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地位《生物的进化》是高中生物课程必修内容第二模块中的重要内容,从微观层面阐述生命的延续性,立足于整个生物界,阐述生命的发展过程、原因和结果。
第二部分教材分析和备课建议一二.本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概述物种形成的机理。
3.描述生物进化历程,列举生物进化历程中出现的重大转折及其深远意义。
4. 描述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5.阐述魏泰克提出的五界学说,说明五界说的理论意义。
技能目标:搜集和交流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用DNA分子杂交的模拟实验来来鉴定人猿间的亲缘关系,用数学方法来讨论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情感目标:培养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三.本章特点:1.图文并茂:共有图和图群12个。
通过读图和图群反映生物、生理过程、实验过程,图和图群清晰逼真,能使人流连忘返,记忆深刻,防止学生死记硬背。
通过读图和图群就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最终可达到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目标。
读图和图群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更有欢乐,有思维过程的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过程。
2.体现素质教育、体现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共有积极思维5个;评价指南2个;继续探究2个;拓展视野1个。
3.教材内容体现科学性:形成知识体系,体现了近年来的最新成果。
高中生物苏教版模块2《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的特色可以归纳如下四.课时建议:新授课3课时,单元检测1课时,试卷分析1课时,共5课时。
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本节的生物学名词有: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达尔文主义、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隔离、生殖隔离、地理隔离、物种、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重难点讲解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1.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1)四个要点①过度繁殖:地球上的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②生存斗争: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教学案苏教版必修2
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一、早期的生物进化理论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主要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2.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本观点 (1)物种是可变的。
(2)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
(3)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现代综合进化论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代表者是杜布赞斯基等。
其主要内容包括: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是生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总和。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群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4)基因型频率: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率。
2.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1)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和基因型不断改变。
(3)种群进化的实质: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1.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三个基本观点是“物种是可变的” “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基因库指一个生物种群中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
3.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 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4.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 的原材料。
5.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自然选择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6.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 生殖隔离。
(4)遗传漂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由于在繁殖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遗传漂变的效应与种群的大小有关。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最终引起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4.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在自然状态能够相互交配并能繁殖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①地理隔离:是指地理上的障碍,是一种主要的隔离方式,可以导致亚种的形成,如东北虎和华南虎;②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如马与驴杂交产生的骡不可育。
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史》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史》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史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史的概念:生物种类的变化和演化过程。
生物进化史的研究意义: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适应性的机制。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图片和案例展示,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史的兴趣。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生物进化史的小短文。
第二章: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理论的认知和理解。
2.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理论的起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遗传学、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贡献。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案例分析法,向学生介绍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和掌握生物进化理论的关键概念。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小短文。
第三章:生物的起源和早期进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的起源和早期进化过程。
培养学生对生物起源和早期进化的认知和理解。
3.2 教学内容生物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化学进化。
早期进化历程:原核生物的演化和真核生物的起源。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生物的起源和早期进化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和掌握生物起源和早期进化的关键概念。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生物的起源和早期进化的小短文。
第四章:生物多样性的形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和机制。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史》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史》教案设计第一章:生物进化理论的起源1.1 了解生物进化观念的历史发展,如林耐、达尔文等生物学家的贡献。
1.2 掌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理解其主要内容及其对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意义。
1.3 分析生物进化理论的演变过程,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生物进化的证据2.1 掌握化石证据的概念,了解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认识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2.2 理解比较解剖学证据的含义,掌握同源器官、痕迹器官等概念,认识其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作用。
2.3 了解分子生物学证据,理解生物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生物进化的机制3.1 掌握自然选择的概念、类型及作用,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核心地位。
3.2 理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3 学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如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等。
第四章:生物进化的历程4.1 了解生物进化的时间尺度,认识不同生物类群的出现和灭绝规律。
4.2 掌握生物进化趋势,如从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等。
4.3 分析生物进化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如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恐龙的灭绝等。
第五章: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进化5.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及其重要性。
5.2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如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物种分化、生物地理分布等。
5.3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六章:生物进化的遗传学基础6.1 复习遗传学基本概念,包括基因、DNA和染色体。
6.2 探讨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突变和重组,以及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6.3 分析遗传学原理如何支持生物进化理论,如基因流、基因漂变和自然选择对遗传结构的影响。
第七章:生物进化的生态学视角7.1 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如生态位、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
7.2 探讨生态因素如何影响生物进化,包括资源竞争、捕食压力和环境变化。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参考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参考第一章:生物进化的概念与原理1.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1.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定义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基因流、突变等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生物进化的概念讲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证据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化石、比较解剖学等资料,探讨生物进化的证据第二章:生物分类与进化树2.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学会绘制进化树2.2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原则:形态学、遗传学、生态学等进化树的绘制方法2.3 教学活动讲解生物分类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物特征,进行生物分类绘制进化树:学生根据分类结果,绘制进化树第三章:生物进化的历程3.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历程:从原始生命到现代生物的演化过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种形成、物种灭绝、物种迁移等3.3 教学活动讲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生通过观察化石、生物标本等资料,理解生物演化的过程小组讨论:学生探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第四章:人类起源与进化4.1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理解人类与非洲猿类的亲缘关系4.2 教学内容人类起源: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演化关系人类进化: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直立行走、大脑发育等4.3 教学活动讲解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本知识学生通过观察人类化石、骨骼等资料,理解人类的演化过程小组讨论:学生探讨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第五章:生物进化的挑战与未来5.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进化面临的挑战探讨生物进化的未来趋势5.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挑战: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生物进化的未来趋势:基因编辑、人工选择等5.3 教学活动讲解生物进化的挑战和未来趋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生物进化的未来可能性第六章:生物进化的实验证据6.1 教学目标理解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掌握生物进化实验的基本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对生物进化理论的支持6.2 教学内容实验设计:介绍如何设计生物进化实验实验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物进化实验案例,如细菌抗药性实验、果蝇眼色实验等6.3 教学活动讲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生根据实验设计,进行生物进化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其对生物进化理论的支持第七章:生物进化的分子证据7.1 教学目标理解分子生物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掌握生物进化分子证据的基本原理分析分子证据对生物进化历程的揭示7.2 教学内容分子生物学技术:介绍PCR、DNA测序等技术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分子证据分析:分析DNA序列比较、基因树等分子证据对生物进化历程的揭示7.3 教学活动讲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学生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学生根据实验设计,进行DNA提取、PCR扩增等实验操作分子证据分析:学生分析DNA序列比较、基因树等分子证据,探讨其对生物进化历程的揭示第八章:生物进化的生态学证据8.1 教学目标理解生态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掌握生物进化生态学证据的基本原理分析生态学证据对生物进化历程的揭示8.2 教学内容生态学方法:介绍生态学调查、观测和实验方法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生态学证据分析:分析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等生态学证据对生物进化历程的揭示8.3 教学活动讲解生态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学生进行生态学调查:学生根据调查设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生态位分析等实验操作生态学证据分析:学生分析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等生态学证据,探讨其对生物进化历程的揭示第九章:生物进化的教学案例研究9.1 教学目标理解教学案例在生物进化教育中的应用掌握教学案例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教学案例对生物进化教学的效果9.2 教学内容教学案例设计:介绍如何设计生物进化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物进化教学案例,如化石教学案例、比较解剖学教学案例等9.3 教学活动讲解教学案例设计的基本原则学生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学生根据设计原则,设计生物进化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分析:学生分析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其对生物进化教学的效果第十章:生物进化的教育与普及10.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进化教育的重要性掌握生物进化教育的有效方法探讨生物进化普及的途径10.2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教育:介绍生物进化教育的目标、方法和策略生物进化普及:探讨生物进化普及的途径和手段,如科普文章、展览等10.3 教学活动讲解生物进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生进行生物进化教育实践活动:学生根据教育原则,进行生物进化教育实践活动探讨生物进化普及的途径:学生探讨生物进化普及的途径和手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证据重点:理解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等生物进化的基本原因。
2018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教学案苏教版必修2
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学习目标: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2.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3.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教材梳理]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主要观点(1)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的物种都是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的。
(2)生物本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
(3)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其核心进化观点。
2.不足和地位:该学说中主观推测较多,但内容系统丰富,为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达尔文的进化学说1.基本观点(1)物种是可变的:进化通过物种的演变进行。
(2)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①生存斗争:包含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②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3)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的第一步是变异的产生,第二步是通过生存斗争对变异进行选择。
2.局限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代表者:杜布赞斯基等。
3.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1)进化的实质: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2)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不仅是生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种群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基因总和。
(4)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5)基因型频率: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4.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1)主要由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提供。
(2)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个体迁移、遗传漂变等。
5.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可以保留对个体生存和繁衍后代有利的变异,使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
6.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1)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在自然状态能够相互交配并能繁殖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高一生物第五章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一)苏教版 知识精讲
高一生物第五章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一)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五章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一)二、学习内容:达尔文进化学说现代达尔文主义种群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三、学习目标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四、学习重点:重点讲述了现代达尔文主义和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的主要观点。
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物种的形成等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五、学习难点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物种的形成六、学习过程进化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8世纪后期开始,自然科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些研究者不同程度地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对生物的进化进行了探讨。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进一步认识,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伴随着遗传学和生态学等的发展,生物进化理论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 达尔文进化学说早在19世纪,科学家们就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其中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被人们普遍接受。
达尔文于1831~1836年乘“贝格尔号”军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
在航行中,他目睹了许多物种可变的事实。
(1)事实①在南美草原的地层中发现了巨大的动物化石,这些化石与现代的犰狳(图Ⅰ)十分相似,说明现代生物与古代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②加拉帕戈斯群岛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彼此不同,说明环境的影响使物种发生分化,物种并非一成不变等。
环球航行之后,他又从事了20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⑵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本观点①第一个基本观点达尔文进化学说的第一个基本观点是“物种是可变的”。
进化通过物种的演变在进行,地球上现今生存的物种,都是曾经生存过的物种的后代,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②第二个基本观点达尔文进化学说的第二个基本观点是“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
达尔文认为,生存斗争包含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生物的繁殖过剩引起了生存斗争。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节第2讲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5章第1节第2讲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第5章第1节第2讲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P95—P99,用红笔标注疑难和重点。
2、用准确语言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和合作探究部分,并尝试做课后习题。
一、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的变异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突变。
2、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突变和基因重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三、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物种是指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在________________能够________________并能生殖出______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1)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2)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后代的现象3、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通过长期的________________,最终形成________________。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四、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中性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不是自然选择,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发展[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概述拉马克、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贡献和局限性。
2.结合教材,阐明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并学会基因频率的有关计算规律。
[重难点击]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2.基因频率的计算。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是神学家们作出了“解释”:先有鸡,因为上帝创造了鸡,然后让鸡下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相信上帝了!没了上帝,上帝创造了鸡的“解释”也就没人相信了。
通过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是进化的,而不是女娲造人,也不是上帝造物。
那么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讨论生物进化的一些学说。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主要内容(1)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的物种,包括人类都是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的。
(2)生物本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
(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也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2.对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评价(1)历史贡献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的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②该学说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认为生物是逐渐进化而来的以及物种是可变的,这对进化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局限性①拉马克将进化原因归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这都属于主观推测,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
②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导致物种的改变。
③生物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1.环境引起的性状改变一定能遗传给后代吗?答案不一定。
只有环境改变导致了遗传物质改变进而引起了性状的改变,才能遗传给后代。
2.利用拉马克的观点,如何解释长颈鹿脖子长?答案 依据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长颈鹿主要以树叶为食,要想获得足够的食物就得天天伸长脖子去取食叶片,由于“用进废退”,从而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1.下列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观点不相符的是( )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答案 B解析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创造的(神创论),也不是不变的(如物种不变论),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是物种不变论的观点。
2.仔细分析下列现象,除哪项外都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A.啄木鸟的长喙是长期啄食树内昆虫、反复伸长的结果B.在暗洞中生活的鼹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行进的习性D.狼和鹿能迅速奔跑,两者进行着相互选择答案 D解析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的大量观察,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也就是说,器官用得越多越发达,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达尔文学说的三个观点⎩⎪⎨⎪⎧ 物种是可变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生物进化的原因分析2.局限性(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做出科学的解释。
(2)没有解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
如图是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某种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点使用农药之前,害虫种群中有多种变异类型,为什么?答案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能产生多种变异。
2.使用农药后,大量害虫被杀死,但是又不会全部被杀死,这是为什么?答案害虫种群中只有少部分具有抗药性的变异,大部分没有抗药性,使用农药后,大部分被杀死,只有少部分抗药性个体生存下来。
3.分析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抗药性强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存活并大量繁殖。
4.C和A处的种群数量差不多,有什么不同?答案C处种群中抗药性个体的比例很高。
5.该过程中,农药是诱发了害虫基因突变还是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选择?答案农药是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选择。
6.该过程是人工选择还是自然选择?分析自然选择的目的是使生物更加适应自然条件,而人工选择的目的是使生物更有利于人类。
答案这属于自然选择。
知识整合害虫种群中只有少部分具有抗药性的变异,大部分没有抗药性,使用农药后,大部分被杀死,只有少部分抗药性个体生存下来,这些抗药性强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存活并大量繁殖,农药是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定向地自然选择。
3.下图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颈鹿个体之间存在许多性状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不同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而引起生存斗争C.颈和前肢长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并繁殖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适应环境的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答案 D解析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它可使生物朝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而不是朝向“符合人类需求”的方向发展。
4.使用农药来防止棉红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棉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B.棉红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C.棉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D.农药对棉红铃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答案 D解析棉红铃虫本身就存在各种不同变异,使用农药后,棉红铃虫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农药对其不同的变异进行定向的选择,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逐代积累加强,使农药失去了原有的杀虫效果。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有(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答案 D解析达尔文学说认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环境的选择是定向的。
环境的作用是选择不定向的变异,不是引起生物定向的变异。
题后归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拉马克进化论的核心区别是:拉马克强调环境变化导致生物主动发生变异;达尔文强调生物本来就存在各种变异,环境把适应性强的变异选择出来了。
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种群(1)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不仅是生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3.基因库和基因频率(1)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总和。
(2)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3)基因型频率: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 ,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 ,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 、Aa 和aa 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作含有2个基因。
假设该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 和a 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1.该种群产生的A 配子和a 配子的比率各是多少?答案 A 配子占60%,a 配子占40%。
2.子一代基因型的频率各是多少?答案 AA 占36%,Aa 占48%,aa 占16%。
3.子一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答案 A 占60%,a 占40%。
4.子二代、子三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吗?答案由表可知,子三代、子四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与子一代一样。
5.若上述计算结果是建立在五个假设条件基础上的。
对自然界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成立吗?你能举出哪些实例?答案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不可能同时都成立。
例如,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
知识整合当某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时,这样的种群称为理想种群。
理想种群中,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
6.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B.种群内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C.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是一个种群D.一个树林中的全部杜鹃是一个种群答案 C解析种群是在一定区域内(即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而C项为两个池塘,属于两个种群。
7.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18%、82%B.36%、64%C.57%、43%D.92%、8%答案 C解析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18%+1/2×78%=57%,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4%+1/2×78%=43%。
8.在某一遵循遗传平衡定律的人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则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按AA、Aa、aa顺序排列)( )A.0.36、0.48、0.16B.0.48、0.36、0.16C.0.16、0.48、0.36D.0.16、0.36、0.38 答案 A解析 根据基因库中隐性性状者(aa)的频率为16%,则q 2=0.16,q =0.4,而p =1-0.4=0.6,根据遗传平衡公式,[p(A)+q(a)]2=p 2(AA)+2pq(Aa)+q 2 (aa)可计算出,AA 的频率为0.36,Aa 的频率为0.48,aa 的频率为0.16。
方法链接 (1)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设某种群中, AA 、Aa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 AA 、P Aa 、P aa 表示,A 、a 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 A 、P a 表示,则:P A =P AA +12P Aa ;P a =P aa +12P Aa 。
(2)理想条件下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理想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为A 和a ,设A 的基因频率为p ,a 的基因频率为q ,则p +q =A%+a%=1。
如果这个种群达到了遗传平衡,那么遗传平衡定律可以表示为:(p +q)2=p 2+2pq +q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