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格止于至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案
二、学生自学
1:行己有耻的含义?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3:止于至善的含义?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的精神状态?
多媒体显示对青春的理解,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提示所学重点
教师围绕本节,引导自学
大屏展示问题
教学流程设计
教法
学法设计
二次备课设计
三、交流展示
(一):行己有耻
(多媒体显示图片)
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们“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如果换成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呢?
活动:探究合作
探究合作一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提示:看到同学的优点,心理。
(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多媒体显示)
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三次当选了。当有同学问他时,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要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进行思考、检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
教学重点
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教学难点
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教学程设计
教法
学法设计
二次备课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田字格
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你如何理解语句中的“格”?
教师讲述: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风格。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二):至于行善
(多媒体显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选自《大学》
活动:说一说
(1)《大学》这本书的宗旨是什么?
阅读---------阅读感悟微尘”

(最新)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自省慎独: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查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歌曲欣赏《少年中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通过了解名人故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学会自我反省。
2.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课本语言表达出观点,培养学生主动性,表达能力,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提问:1.你觉得小明为什么纠结?2.小明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
行己有耻: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知耻之心,可以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3.知耻后勇
情境四:晚上父母加班,嘱咐小明自己在家学习。小明觉得很自由,于是,小明打开电脑,点击了一个链接,里面跳出的画面非常不堪……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学科
政治
年级
七年级
设计者
时间
课题
青春有格
计划学时
一课时
重点
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
课标
要求
培养学生知廉耻,懂荣辱的观念,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课时
目标
1.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
2.掌握落实和践行“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要求和途径。
活动:《知耻后勇勇者敢言》用演讲证明自己
视频欣赏
知耻后勇:真诚的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做真正的勇者,我们还需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那如何才能做真正的勇者,自我省察有何作用呢?我们如何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活出我们青春的格调呢?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青春有格高规则
1.止于至善
文学小课堂:《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节《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节《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行己有耻”的含义和要求。

2. 知道“止于至善”的含义和要求3. 理解榜样的作用,能够在身边寻找榜样,并向榜样学习。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解读经典,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含义2. 通过不断追问,深化学生的理解与认识3. 通过古人生平介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通过阅读感悟,寻找身边的榜样,找到行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1. 做有羞耻心的人。

2. 树立底线意识,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3. 乐于完善自己的人格、追求至善。

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与要求。

难点:树立底线意识,追求至善境界,做更好的自己。

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情境分析法、观点辨析法四、教学用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古诗词赏析“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刘禹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苏东坡设问:我国古代文化中竹有什么寓意?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诗句?生:略师:竹子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常常有君子的寓意或者象征君子的品行。

而君子乃儒家文化中的理想化人格,在今天,它对年少青春的我们是否能有所指引呢?P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了解儒家先贤们的智慧一起来学习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一框青春有格。

青春有格(打在田字格当中)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可以怎样理解这个格字呢?在我们学汉字之初都曾接触过田字格。

它对汉字的书写就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规范和引导,可以让我们的字写的更漂亮,而当我们熟练掌握了汉字的书写规则,即便没有田字格,也可以把汉字写的漂亮,像在田字格里一样。

青春的我们渴望自由,但总有一些规则是不违反的,有一些界限是不能逾越的。

在儒家先贤眼中,这些规则和界限是什么呢?【设计意图】选用传统文化素材,给本课时打下传统文化底色。

同时提出君子概念,与本课时核心观点相照应,贯穿始终。

一、行己有耻孔子(画像)——行己有耻(简单介绍孔子:周朝皇室之后,春秋时期鲁国人,曾和弟子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国君施以仁政;广收弟子,传授思想,培养人才,乃万世师表也。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把握具体要求和做法。

2.能力目标:1)做到“行己有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懂得积善成德的道理,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能力,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培养学生知廉耻,懂荣辱的观念。

2)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养成自我省察的惯。

教学重点】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

教学难点】懂得“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及要求。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处于人生中最好的年华,青春使我们对未来充满新奇,使我们能够尽情地享受人生竞赛的乐趣,但青春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规则不能违反。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青春有格》。

请同砚谈对“格”的了解,交流并分享(格:规则)。

二、新课研究一)方针导学一:行己有耻。

在中国古代修身教育中,经常把“礼义廉耻”作为对人道德标准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以哪些事情为耻呢?学生交流并分享。

1.了解“行己有耻”。

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行己有耻的含义。

归纳:“行己有耻”XXX说的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正如XXX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2.探究“行己有耻”的要求。

关于XXX的故事(出示课件)。

题目一:XXX做的对吗?提示:不对。

问题二:内心隐隐作痛说明XXX是个怎样的人?提示:XXX是一个有耻辱之心的人。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

比方:不伤害别人;不说谎……思考:问题一: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提示:讲诚信、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等。

题目二: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棍骗也是可以的。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提示:说谎棍骗冒犯了自己的道德底线,有些棍骗是违法犯罪的,如:短信诈骗。

教学设计3:3.2 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3:3.2 青春有格

青春有格【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和了解“行己有耻”与“止于至善”的含义和要求。

2.能力目标:增强对“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理解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热爱之情,形成热爱、珍惜青春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做到“行己有耻”的要求。

【教学难点】“止于至善”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新闻播放导入新课五问“毒跑道”事件:早有预警为何堵不住漏洞?从新疆到东北,从内蒙古到深圳,近两年来,校园“毒跑道”事件层出不穷,学生家长怒发冲冠……集中爆发的校园“毒跑道”事件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事件,而其产生的根源之复杂、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地域之广、带来危害之大可能超乎想象。

记者调查发现,“毒操场”“毒跑道”之所以一路“绿灯”查不出来,其背后是劣质产品盛行、低价中标、违规施工、标准缺失、验收不严,相关环节的监管形同虚设。

教师点拨:“毒跑道”严重危害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拷问着社会的诚信道德。

在社会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件频发,和谐社会的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现实生活中,最起码的社会规则需要我们一起遵守,一些基本的界限要求我们不能逾越。

《青春有格》,青春年少的我们同样需要遵守规则和秩序,追求“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二、探究新知(一)行己有耻活动一: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知耻故事(教材P28)【多媒体呈现】(1)耻辱之戒在加拿大,有一所大学,久负盛名,在国际上也是声名远播,那就是加拿大工学院。

一次加拿大政府将国内一座大型桥梁的设计工作交给了一名毕业于该所大学的工程师来完成。

但是,由于这名工程师一时大意,计算不够精确,设计上出现了严重失误,致使桥梁在交付使用后不久就发生垮塌,造成多人溺水的重大安全事故。

事件不但给加拿大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这所大学的声誉降到了冰点。

为了牢记这个惨痛的教训,这所大学不惜花费重金,买下了建造这座桥梁的所有钢材,并把这些钢材加工成了一枚枚戒指,取名为“耻辱之戒”。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教案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教案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

第二框青春有格【目标定位】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青春魅力,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2.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能力目标1.学会辩证、理性地对待青春,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2.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3.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知识目标1.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2.理解“羞恶之心”“榜样”的作用二、重点难点1.“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2.“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要求【课堂设计】一、情境导入教师投影图片:(1)续写:请按照“谁的青春不……”(2)思考:面对青春的“迷茫”“折腾”……我们应注意什么。

教师点拨:“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折腾”“谁的青春不张扬”“谁的青春不叛逆”……这些都体现了活力和个性,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要做到青春有格。

二、教学建议1.行己有耻活动一:名言探究教师出示材料:孔子说:“行己有耻。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学生思考:这三句话对青春期的我们有什么启示?教师点拨:材料中孔子、朱熹、孟子的话告诉我们要行己有耻,即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活动二:课堂辩论多媒体展示思考:(1)面对闯红灯这一行为,你如何看待两位同学的观点。

(2)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行为考验着我们?(3)面对上述行为选择,我们应如何做?教师点拨:(1)对于生活中违规行为的态度,考验着一个人的羞耻之心,我们应“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

”(2)生活中很多“小”事并不小,它关乎生命健康、公私界限等行为底线,在这些事情上,青少年应该树立底线意识,有所不为,做到行己有耻。

活动三:生活中的考验教师多媒体展示情境: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数学,妈妈一直很关注这次考试。

老师发完试卷后走了,刚开始大家都在认真做题。

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到邻桌的同学已经做出来了,而老师又不在,我就想抄袭他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案青春有格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案(1)《青春有格》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运用多媒体、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的解决问题。

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教学难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句中的“格”?提示:格是正确、形式、规矩教师讲述: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风格。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行己有耻(多媒体显示图片)阜城新闻:街头,一辆酷骑单车“上树”了5月5日中午,双清路与阜王路交叉口,一辆酷骑单车被挂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上。

单车在树上摇摇欲坠,围观群众报了警,阜王路派出所民警随后赶至现场,将警车开到人行道上,站在车顶将单车取了下来……前几日,有网友发帖称,在文峰公园发现一辆单车泡在河水中。

仔细一看,这辆车是前不久刚刚进驻阜城的“酷骑单车”吗?(1)学生们怎么看待这现象?理解“行己有耻”。

提示:学生分组讨论,注意举例说明教师总结:“行己有耻”简单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正如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3)教师讲述:“行己有耻”的要求:“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能力。

正如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教师总结:羞恶之心引到我们判断是否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他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多媒体显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

青春有格----止于至善教学设计

青春有格----止于至善教学设计

青春有格----止于至善教学设计(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三课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止于至善云南昆明禄劝县郑虹英【核心素养】理性精神【教材分析】第三课青春的证明中的第二课时青春有格,对学生青春期的思想和精神起到引领的作用。

本单元着力弘扬青春中积极的、美好的要素。

解读“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

青春要张扬,张扬要有度,青春是自由的,自由中仍然有无形的格在引导着,这个格是一种引导、引领,也是一种约束,促进青少年走向自律、自觉。

让学生“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学情分析】青春期的青少年,年少气盛,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儿,他们处在半幼稚半成熟的矛盾状态。

正确引导青少年将青春活力化为成长中的正能量,让他们感受到青春时光的美好,真正助力生命的成长。

引导学生探索青春的意义和价值,思考自己的青春应如何度过,激励学生在青春中不断的发现自己、证明自己。

【课程标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1、知道“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懂得如何把握青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至善的追求。

2、学会辩证的看待青春,理性地对待青春,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3、通过“微尘”、慎独体验行为与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负责。

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4、通过学习能够反思自己的不足,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难点:体验行为与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负责。

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赠诗,同学们一起朗读,读出青春的激昂,青春的梦想,音乐《飞的更高》有人说:我的青春我做主,我要尽情的放纵自己,你认为对吗?一、(复习) 青春应有格---行己有耻1、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

教学设计5:3.2 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5:3.2 青春有格
青春有格
课题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的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重点
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难点
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提示:纪律、规章、法律、道德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要遵守道德、法律等规则以外,我们还要遵守纪律、规章制度等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这些规则的约束,不管我们的行动是否被发现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则。“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3)教师讲述:“行己有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能力。正如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多媒体显示)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思考:(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过渡:我们看一看这个片段
(多媒体显示)案例: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试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看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而老师没在。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名次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有得唠叨我”
(1)理解“行己有耻”
提示:学生分组讨论,注意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行己有耻”简单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正如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设计青春有格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设计青春有格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设计青春有格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自我省察,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过程与方法:重视修身、自省、慎独,学会明辨是非。

知识与技能:明确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与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与要求。

难点:树立底线意识,追求至善境界,做更好的自己。

三、教学基本过程(一)导入:出示田字格,请同学写下“青春”二字。

过渡:我们小时候学写字的时候都要在田字格中写,田字格有什么作用呢?规范汉字的书写,不仅写字需要规范,我们的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无规矩不成方圆,人生也是如此,年轻并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一些基本的规则和界限必须遵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开启新的青春旅程,一起走进《青春有格》。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行己有耻一一守住行为的底线1、出示故事:小文的选择数学考试的时候,小文有几道题不会做,她一抬头发现同桌已经做完了,小文看着同桌的纠结起来……(请猜猜小文在纠结什么?)为了得到表扬,小文没控制住自己,抄了同桌的答案,成绩出来后,小文得了高分,老师同学都纷纷夸赞她,可是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难过的只想哭……思考:(1)小文为什么难过?(2)第一次的纠结和这次的难过说明了什么?总结:说明小文有羞耻心,她并非不知道对错,只是没能抵挡住诱惑。

我们做事情,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心里要有一杆秤,否则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我们要有知耻之心,懂得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做,守住自己行为的底线。

2、后来小文找到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老师夸奖了她。

有同学认为:小文太傻了,成绩都出来了,只要他不说,就没有人知道。

思考:对此,你怎么看?(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出示课本28页探究与分享材料,设问: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生: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车让人人守规等;公共场所的规则,不能大声喧哗,要自觉排队……有些人认为只要不被抓到就可以撒谎和欺骗,你怎么认为?请说明理由°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即便不被别人发现,我们也不能说谎、欺骗,自己的内心有一杆秤,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3.2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新课标(部编版)

3.2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新课标(部编版)
学生分析解读文字材料,根据设问,小组讨论,分享交流自己的看法。
环节三:止于至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文”
得出结论——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通过文字,让学生感知“止于至善”的含义。
(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法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展示情景设问——
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
每周使用手机的时长是多少?用于游戏娱乐的时间是多少?
每周使用电脑的时长是多少?用于游戏娱乐的时间是多少?
你吸烟吗?有朋友给你递过烟吗?
小组讨论——
“在你的身边还存在着哪些诱惑?对此,你心动了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展示视频“止于至善”,
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材料和视频得出结论——
3.“止于至善”的含义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创设情景,并设问——
“以下同学的“善行”,你认可吗?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分析解读材料。
得出结论: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得出结论“生活有规则,青春也有格。”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我们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阅读文字材料,根据要求书写“青春有格”,感悟。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材料,激发学生兴趣,顺利导入新课。
环节二:行己有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文字材料“孔子曰:行己有耻”释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学生分析解读文字材料,根据设问,小组讨论,分享交流。

初中道德与法治3.2《青春有格》(第二课时)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3.2《青春有格》(第二课时)教案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
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布置前置作业,要求学生把对青春的感悟写成一首小诗;收集同学们的优秀作业
〔二〕学生准备:完成前置作业,收集身边的典范故事等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请一位同学来展示并朗读自己课前写小诗——《致青春》
小结:青春飞扬有束缚,更应该有破土向前的勇气;青春有格守底线,更应该有对初心的坚守;青春意味着发奋与成长,意味着不断完善自我、追求至善的过程。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责任意识。
〔二〕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养成修身,自我省察的习惯,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三〕知识目标:理解“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教学重难点
知道追求“止于至善〞的做法,并在生活中践行。
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也有人说: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请同学们围绕“国家的开展是需要青少年先独善其身还是先兼济天下〞这个辩题,开展一场课堂辩论赛。
结束语:“穷时独善其身,达时兼济天下〞,这是古人的处世智慧。“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近代志士的豪言,不管怎样的年代,他们都与国同袍、与国同振,熠熠之辉光耀史册。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亦当实现个人理想和时代责任的融合,应以己之才担大任,中流击水,兼济天下系祖国,无怨无悔!
④通过制定评选标准的活动,创造情境让学生增强见贤思齐的意思,能够去学习他人,反思自己的缺乏,从而不断改良自己,缩小和典范之间的差距。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青春有格》教案 优质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青春有格》教案 优质

《青春有格》教案一、学教目标:1、懂得“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道理,掌握相应的道德要求。

2、通过学习,逐步增强自身的辨别和自控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3、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学习中逐步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

二、重难点重点:懂得“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道理难点:掌握相应的道德要求。

三、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小组探究法、自我反思法四、教学过程(一)初次体验,青春有格(导入)在田字格上,书写“青春有格”(抽选同学在白板上写,好作品拍照上传)——田字格要求写字不能“出格”,还要写的漂亮。

青春也像在田字格内写字一样,要遵守规则,不能“出格”,还要漂亮,有追求。

(二)行己有耻,青春有悔1.解释行己有耻的意思——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观看情境表演①思考出现了哪些“耻”的行为?②你为什么把这些行为判断为“耻”?——要遵守道德、法律的底线③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有羞耻之心;树立底线意识;磨砺意志,不断增强自控力。

青春不意味着肆意放纵,要遵守道德与法律的规则。

要心中有格,最终才能青春无悔。

(三)止于至善,青春无悔1. 解释止于至善的意思——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2.观看视频①谁是微尘:找出视频中的微尘②寻找微尘:介绍一个你知道的“微尘”,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阅读教材,小组探究作为微尘需要哪些品质?——从点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寻找榜样;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③扬起尘埃:继续观看视频。

——小爱形成大爱,传递正能量。

④成为微尘:完成“微尘计划”。

(2019新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

(2019新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

第三课第二节青春有格
【教材分析】
本课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的落脚点。

第一目“行己有耻”引导学生要有羞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并树立底线意识,不断增强自控力;第二目“止于至善”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并寻找榜样,做到自省和慎独。

本节课是对学生自律自省的教育,采用名人事例进行激励,引导学生向模范学习。

【学情分析】
进入青春期,学生面临很多的不良诱惑,增强对不良诱惑的抵抗能力,增强自律意识,是初中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课对学生进行自律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底线意识,不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努力学习榜样,自我反省,做更好的自己。

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是青春最好的证明。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行己有耻?什么是止于至善?
增强自控能力,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学习榜样的精神和行为,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
有羞耻之心,反思之意,不断省查自己。

【教学重点】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榜样的作用?
止于至善的要求?
【教学难点】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青春有格
一、行己有耻
1、含义
2、要求
二、止于至善
1、含义
2、要求
【作业布置】印成卷子下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总第(7)课时
课题
青春有格
课时
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授课人
教学
目标
1、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崇尚追求至善的境界。
2、运用多媒体、价值澄清活动,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的解决问题。
3、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
4、掌握落实和践行“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要求和途径
(2)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
3.情绪的作用有哪些?
(1)情绪影响我们的。
(2)情绪可能激励我们、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而止步不前。
4.为什么会出现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进入青春期,随着加快和生活经验不断丰富,我们的情绪也发生着变化,表现出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5.青春期的情绪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2)寻找好的_________、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3)养成____________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________,端正自己的行为。
4.为什么要树立好的榜样?
(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________。好的榜样昭示着___________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1)“中国好人榜”中的中国好人身上共同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体现了“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
(2)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试分析我们为什么要评选“中国好人榜”。
(①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自我完善的力量。②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会使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在止于至善教案

在止于至善教案

在止于至善教案教案标题:在止于至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运用“止于至善”这一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教学内容:1. 概念讲解:介绍“止于至善”这一教育理念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追求和追求卓越的重要性。

2. 学习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成功人士,探讨他们如何通过不断追求卓越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从中汲取学习经验。

3. 个人目标设定:引导学生思考并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包括学业、事业、家庭、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并帮助他们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和步骤。

4. 学习方法培养:教授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如时间管理、阅读技巧、记忆方法等,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5. 团队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实现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成功人士的故事或名人名言,激发学生对“止于至善”教育理念的兴趣和思考。

2. 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止于至善”这一教育理念的内涵和意义,引导他们思考人生的价值追求和追求卓越的重要性。

3. 学习案例分析:选择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通过分析他们的经历和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不断追求卓越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4. 个人目标设定:组织学生进行个人目标设定的活动,引导他们思考并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和步骤。

5. 学习方法培养:教授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6. 团队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实现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7.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梳理自己的收获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3.2 青春有格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培养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培养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引导学生体会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公德修养。

3、法治观念:养成自律的生活态度,学会遵纪守法,维护自己权利。

4、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学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和要求。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格”会想到什么?底线、原则、标准、原则等等。

“青春有格”强调我们会受到一些规则的约束,也会有一些不能逾越的界限。

二、讲授新知(一)“行己有耻”(做人做事的底线)1、含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可耻的?例如: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作弊、抄袭、校园霸凌等等。

你是否遇到上述情形,我们该如何做?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①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强调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孟子说:“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羞耻心,是施行义的开始。

所谓羞耻心,是指做错事、坏事后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

在羞耻之心的作用下,人必然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矫正、弥补。

人常怀羞恶之心,可正身,养浩然之气。

③真诚的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

敢于面对自己、剖析自己。

探究:面对“点读机女孩”造假事件,律师发表声明:MCN公司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高君雨的家人若知情参与其中,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你是如何看到此类“博流量、吸引眼球”的行为?④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行为要求)面对所谓的流量,一夜爆红,我们应该?⑤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学生分享:自己是否有较强的自控力?有哪些增强自控力的方法?总结,书中29页。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与技能。

二、止于至善(道德境界的追求)1、含义: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青春有格》----止于至善
云南昆明禄劝县郑虹英
【核心素养】理性精神
【教材分析】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中的第二课时青春有格,对学生青春期的思想和精神起到引领的作用。

本单元着力弘扬青春中积极的、美好的要素。

解读“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

青春要张扬,张扬要有度,青春是自由的,自由中仍然有无形的格在引导着,这个格是一种引导、引领,也是一种约束,促进青少年走向自律、自觉。

让学生“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学情分析】
青春期的青少年,年少气盛,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儿,他们处在半幼稚半成熟的矛盾状态。

正确引导青少年将青春活力化为成长中的正能量,让他们感受到青春时光的美好,真正助力生命的成长。

引导学生探索青春的意义和价值,思考自己的青春应如何度过,激励学生在青春中不断的发现自己、证明自己。

【课程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
1、知道“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懂得如何把握青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至善的追求。

2、学会辩证的看待青春,理性地对待青春,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3、通过“微尘”、慎独体验行为与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负责。

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4、通过学习能够反思自己的不足,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难点:体验行为与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负责。

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赠诗,同学们一起朗读,读出青春的激昂,青春的梦想,音乐《飞的更高》有人说:我的青春我做主,我要尽情的放纵自己,你认为对吗?
一、(复习) 青春应有格---行己有耻
1、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

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
格:标准、规格;品格、格调青春有格:青春也需要规范、引导
(青春并不意味着放纵,总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
3.解读行己有耻—孔子
行己有耻—孔子(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行己有耻”是人之为人要遵循的基本底线。


4.如何才能做到“行己有耻”?(提问)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

)(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有了羞耻心:难过、惭愧。

内疚。

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

行动前,审查愿望;行动中,监督调节;行动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⑵“行己有耻”,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触碰法律的事情更不能做。

⑶“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增强自控力: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加强自我监控。

二、探究学习青春要有格---止于至善
1.解读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人们要发扬人性中本来具有的光明的一面,作为君子应该每天都修养自己,每天都有进步,然后,把自己人性里最善的一面、最光明的一面发挥到极致)
“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我们要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2. 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探究学习一:阅读感悟视频“微尘”---感动中国2006
(讨论)人们做的这些小事有意义吗?
“微尘”已经超越了一种称谓,成为不留姓名无私奉献公益事业的群体、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牌。

他们传播的是小善,成就的是社会的大爱,证明全社会都需要这样的“至善”---做公益事,是在积善,积德性。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探究学习二:童小勇去敬老院做志愿者
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你会怎么做?
看法:“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相信呢!”这一观点没有认识到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没有做到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向榜样学习。

“虽然我没做过,不过童小勇能做到,我也可以试试”“我也当过志愿者,我去了好多次呢!”“童小勇真棒,换成我,不一定能做到。

”这三位同学做到了寻找榜样,并积极向榜样学习,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

做法: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品德差的人就要反省自己)见贤思齐焉:在生活中寻找“贤”,(品德高尚)将他们作为榜样。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他们学习、汲取他们的力量。

探究学习三: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元代大学者许衡的故事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柳公权能成为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戒骄戒躁,时刻反省自己元代大学者许衡的故事-----慎独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严于律己
我来说:同学自主发言,反思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打造自己的青春盾牌
(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

3. 修身为本,行走于“止于至善”之路
探究学习四:讨论: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观点一:要做到止于至善就应该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独善其身)
观点二:一个人除了要有良好的品德还要有远大志向,要树立为祖国、为社会奉献的情怀,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兼济天下)《大学》中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根本)齐家治国平天下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要朝气蓬勃追求自由与进步,青少年当以修身为本,要一直行走在止于至善的人生路上,让自己的青春飞扬!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
(2)想一想:“止于至善”的我们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词语)创新精神,有追求,有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
神,要善于寻找榜样、向榜样学习,要有自我省察的品质。

三、结语音乐《飞得更高》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祝愿同学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板书设计】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
含义
行己有耻
青春有格如何做到
含义
止于至善
如何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