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ppt

合集下载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49张PPT)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49张PPT)

课堂演练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 诉了我们( )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
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 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 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 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 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 物质手段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 阻碍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坚持实践的观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注重认识 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 微服私访。途中,遇农民在田间劳作,农民请张 英对对子。出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子 张英想了半天,无以言对。 回家后,张英与夫人谈起此事,被一侍女听 到。侍女当即说出下联:竹篮装笋母怀儿 大学士张英为什么对不出对子? 问:这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问题三:工人能靠一个人的力量造好房子吗?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存 在吗?纯粹孤立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存在吗? 问题四:同样是人造房子,现在的工人造房子和以前的人造房子有 什么不同?这种不同体现了实践什么特点?
3、实践的特点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处在一定 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不同历史发 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33张PPT)

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从配方调整、结构设计、施工过程、质量控
制到渗水漏水检测,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精细考量、严格的工艺检
动 测以及多种形式的验证。沉管预制技术攻关团队在克服了各种困难 的基础上耗费两年时间进行了1000多次的比对试验,终于研究出提
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超级配方”,创造了近100万方混凝土无裂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 存在。 (3)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 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误区澄清]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
举例说明生活 中的哪些案例 体现了实践是 检验认识的真 理性的唯一标 准
探 究 活 动 一
观看视频,思考: 1.建设港珠澳大桥是实践活动吗?为什么? 2.说说观后感······
是实践活动。 因为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性活动。
3.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主体
人:智力和 体力的统一
运用
基本要素
手段 工具和其他 改造
设备
对象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
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1)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 (2)认识的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实践的产物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海底沉 管隧道,其技术复杂性、施工难度、施工风险都极具挑战。要达到 港珠澳大桥120年使用寿命的高标准高要求,海底沉管隧道必须保 证沉管不渗漏、经受住时间和海水的考验。如果混凝土出现裂缝就 会导致海水渗漏,就会锈蚀钢筋影响海底隧道的使用寿命。为了降 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从配方调整、结构设计、施工过程、质量控 制到渗水漏水检测,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精细考量、严格的工艺检 测以及多种形式的验证。沉管预制技术攻关团队在克服了各种困难 的基础上耗费两年时间进行了1000多次的比对试验,终于研究出提 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超级配方”,创造了近100万方混凝土无裂 缝的奇迹。这一成果为确保沉管120年的使用寿命提供了关键技术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22张PPT)
拼搏、一起奋斗。
2 2016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
天而降。
4 2018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
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6 2020
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实践的 基本要素
客观事物
本身不能“自言其明”
主观认识
多数人公认的观点 权威的话 科学理论 原有的认识
本身无法证明
主观认识和认 识的对象都不 能充当标准
主观认识
实践 (桥梁)
客观世界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 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科学实验发现酱油食用后会转化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无 机盐、水等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并不具备增加光敏感的功能。 酱油中的色素物质不会直接转移到皮肤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合成 并不起作用。
我们判断认识的正确与否,不以人数多少为标准,也不用权威来判定,而是 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吗?
以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为例
1878年,糖精在煤焦油衍生物的试验中被法赫伯格发现,可作为糖的替代品,满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分最甜?
日本青森县苹果试验场对苹果的4个部分用糖度计进行了测定,
得出如下结论:
1.60%-70%的苹果顶部(学名称花萼凹陷部)最甜
2.程度较差的是苹果的中间部位
3.其次是苹果的肩部(学名叫花梗凹陷部)
4.甜度最差的就是苹果核附近的地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55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55张PPT)

❖ 实践具有能动性(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强调受主观因素影响
(1)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2)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 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3)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如变革社会的实践中,改革 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
个人单独完成的科学实验活动,他的实验器材等条 件也是有他人提供的,不是纯粹个人的活动
马哲
唯物论 认识论
辩证法 社会历史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物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
辩证唯物论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复习回顾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物质

决 物质是本原的

作 定 意识是派生的

意识
据对课文的理解——连连看,下面材料分别体现了实践的哪些特征
.❖
以方便人们的出行、改善人们生活为目的修 建高铁

客观物质性
❖ 高铁的快速发展不是一个人的成就,而是千
千万万中国铁路人奋斗的成果
❖ 高铁建成后,人们的铁路出行选择由普快— ❖ 主观能动性
—特快———高铁,出行方式日新月异
❖ 京沪高铁整个工程水泥使用量2700多万吨、
钢材470多万吨、混凝土6000多万方、钢轨 ❖ 社会历史性
37.6万吨
P42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黑格尔认为,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 观世界。但是,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 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 活动,而不是物质性活动。 费尔巴哈认为,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 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已主义”活动。

思想政治④必修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PPT课件

思想政治④必修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PPT课件

我们怎样获 得真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Biblioteka 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 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注意:
一是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事物,是一种 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人类特有,不同于动物的本 能活动) 二是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存在变 为现实存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1.原因: 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实践的主体(人) 实践的对象 (自然界、社会关系)
客观
实践的手段 (工具、设备)
B.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鸟儿筑巢和人类建造房子有没有 区别?为什么?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主观能 动性的活动
原因 表现
实践主体 的能动性 实践主体 的创造性 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 √ 2.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 3.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 4.《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5.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 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 6.小行星撞击地球 ×
(2)实践的特点
③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社会性
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
历史性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规模 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3)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
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B.变革社会的实践 C.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公式:实践——认识——实践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 实践中去。认识脱离了实践,不 服务于实践的话,那么就失去了 认识的意义。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30张PPT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30张PPT

这说明实践对认识起到什么作用? 结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把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
认识
主体(人),不能证明自己对错
客体,也不能证明自己对错
交汇点: 实践
要成为检验认识正 确性的标准,须具 备什么特点?
能够把主观和客 主观认识 客观结果 观联系起来
实践
名言评析: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结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说明实践对认识起到什么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实践 推动 遇到 新问题 产生 新要求
新探索和研究
提供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② 实践的发展 锻炼 提高
③ 实践
人的认识能力
名言评析:
吃一堑,长一智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学然后知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
返回
镜头三:走进自然
我们一般认为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是由于其翅膀震动导致的。湖北省 12 岁 的小学生聂利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 板上,或者剪去蜜蜂翅膀,仍能听到蜜 蜂的叫声,该项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 声。进一步做实验研究,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 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 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从而证明 了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真金不怕火炼
事实胜于雄辩。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返回
镜头四:走进社会
材料一:《庄子》里有个“屠龙术”的故事。说的是有 个人,去向支离益学习屠龙的本领,把千金的家产都耗 费光了。他学了3年技术才得以精通,当他学成归来、 在众人面前充分展示了他的技术之后,一个老人站出来 问了一句: "可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龙,你的技术再高 到 哪里去屠龙?" 材料二: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 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 探索宇宙奥秘的科研活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发现月球 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 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 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石和土的样本。使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 的了解。
人类认识月球是否为认识而认识?同学们学习呢?
竞争与创新
活动设计:绝对挑战
招聘方设立 “压力面试”,根据表现择优录用。 “压力面试”:如果你是月球,请用科学角度讲述与人 类的关系?
认识宇宙的 科研场所 离开地球家园、 拓展生存空间
太空实验室 特殊生产基地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 认识的 基础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 就得亲口吃一吃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的唯一标准
社会一旦有某种需要, 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①近 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②冰冻三尺,非一 日之寒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来 ④百闻不如一见 ⑤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
[ 情境探究 ]
关于月球上是否有水的认识,有人认为应用绝大 多数科学家的认识来检验,也有人认为应用科学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试验来检验,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理由。
• • • • •
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优于10米。 探测月球物质成分。 探测月壤特性。 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 “嫦娥二号”任务还将突破“地月转移轨道发射 技术”等系列关键技术。
[ 情境探究 ]
1610年意大利 望远镜
1969年美国 阿波罗
2006年欧洲 智能1号
2007年中国 嫦娥一号
2010年中国 嫦娥二号
研制和发射嫦娥一号的探月活动是否与动物的活动相同? 是人的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于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 如果不同,有何区别?
活动的对象是客观世界,是物质性活动,把人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 这些活动对象是什么?这些活动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
现实的存在。
主体
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 客观物质性 特点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对象
性质
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 1、蜜蜂筑巢
2、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题方法
3、农民种庄稼 生产实践 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变革社会的实践 5、科学家探月活动 科学实验活动
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总指挥岑拯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撞月成功,使人们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表 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2010年,“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 中心发射。其主要目标是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实现月 面软着陆,验证部分关键技术。
请你思考
我们对月球正确 的认识到底是从哪 里来?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009年美国航天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 测器发射升空,这标志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正式启动。美国航天 局11月13日宣布,该局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 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
请思 考人 类对 月球 的认 识程 度为 什么 会越 来越 高?
A.①② 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知识链接]
人 含义 的 认 实践及 特点 识 其特点 从 何 基本形式 而 来
来源
动力
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检验 标准

我 的 感 言
九天揽月 嫦娥成功遨太空, 神州永系赤子情。 炎黄子孙一条心, 科技神威震苍穹
总设计师黄江川
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发现月 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 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 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石和土的样本。使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 楚的了解。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撞月成功,使人们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 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