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生产计划43

合集下载

生产工作计划

生产工作计划

生产工作计划一、明确生产目标在开始任何生产计划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生产目标。

这包括确定所需生产的商品数量、种类和规格,以及预定的交货期。

此外,还应对市场进行调查,了解客户需求和趋势,以便为目标市场制定有竞争力的产品。

二、制定生产计划在明确生产目标之后,应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

这包括确定生产流程、安排生产进度和制定生产日程表。

生产计划应考虑到各种资源和能力的限制,如人员、设备、原材料等,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还需要考虑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三、资源分配资源分配是生产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应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分配资源时,应充分考虑资源的可用性和成本效益,优先满足关键资源的需求。

此外,还应制定备用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和突发情况。

四、工艺流程安排工艺流程安排是实现生产目标的关键环节。

应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要求,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并确定各工序的先后顺序和衔接方式。

同时,应对各工序进行时间分析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安排工艺流程时,还应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五、质量监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在生产计划中必须重视质量监控。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检验程序,以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求。

同时,应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在生产过程中,应定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六、安全预防措施安全生产是生产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在生产过程中,还应关注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环保和职业健康措施。

七、环境影响评估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影响评估已成为生产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达到企业盈利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设置与实施。

二、生产计划编制1. 生产计划的制定需参考市场需求,销售预测,库存水平等因素,由销售部门提供相关数据与信息。

2. 生产计划应设定合理的生产目标,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3. 生产计划应明确生产任务的时间要求,考虑生产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品质量要求。

三、生产计划下达1. 生产计划下达应通过正式文件形式进行,明确生产任务的内容、数量、交付时间等关键信息。

2. 生产计划下达应包括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与权利,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交流渠道。

3. 生产计划下达后,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计划的顺利执行。

四、生产计划执行1. 生产计划的执行分为准备阶段和生产阶段两个环节。

2. 准备阶段包括:调配生产资源,编制生产工艺流程,制定生产标准,制定生产进度等。

3. 生产阶段包括:生产任务分解,生产进度监控,产品质量检验,异常处理等。

4. 在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和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五、生产计划评估与调整1. 定期对已执行的生产计划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2. 生产计划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原材料消耗情况,及时率等。

3. 根据生产计划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推进。

六、生产计划管理的配套措施1. 建立健全生产资料管理制度,包括生产工艺文件、生产标准、工装夹具等的管理与维护。

2. 建立完善的生产数据统计与分析体系,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掌握。

3. 加强内外部沟通与协调,确保信息的畅通和资源的共享。

七、生产计划管理的监督与考核1. 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强化责任追究制度。

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 第八章 智能制造应用

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 第八章 智能制造应用

、数控加工、质量检验,实现数字化设计与工艺信息传递,全面实现全三
维结构化工艺编制与管理;
9 工艺设计仿真:支持通过工艺仿真进行工艺验证和优化。零件
加工仿真主要是数控加工仿真和虚拟机床仿真、装配产品仿真、人机工程
仿真等;
8
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
第八章 智能制造应用
10 三维下厂:基于Web的在线作业指导,直接从 Teamcenter 服务器获 取工艺内容,展示内容包括工艺结构、工序流程图(定义了工序/工步的串 行并 行)、操作描述、零组件配套表、工艺资源和三维模型。三维模型包 含对应的工序组合视图; 11 车间布局及物流优化:建立三维数字化车间或工厂的资源布局,包
5
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
第八章 智能制造应用
方案目标:对企业架构层 级定义,全面构建各个层 级的能力,打造全新的智能 工厂。
6
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
第八章 智能制造应用
5.3 建设数字化工厂将涵盖如下20个关键因素:
1
先进工厂管理理念:数字化工厂的建设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管
理模式,并结合公司自身的生产特点进行突破和创新,实现生产管理的
12
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
第八章 智能制造应用
5.4 全集成自动化(TIA):
1
设备监控与数据采集( 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具备实时数据采集,信息显示,设备
控制,报警处理,历史数据存储及显示(趋势)等能力;
敏捷制造、准时交货、精益高 效和质量至上目标。
2 敏捷制造:要求数字化工厂能够敏捷响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变
化,具有支持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动态调整能力;

生产运作管理_第八章_综合生产计划

生产运作管理_第八章_综合生产计划

80 ×20/8 =200人
(242008720) /(252-109) = 108.25件/日 〔 108.25×20/ 8〕=271人 271×8/20 =108.4件/日
21300
14200
总费用= 143775+ 35500=179275元
143775
35500
第三步:方案的比较选择
(1)改变工人数量:总费用=200000元 (2)利用库存调节:总费用= 209253元 (3)采用混合策略:总费用 =179275元
库存下降 时间
利用库存调节方式应对需求波动的计划策略
产 量 ( 千 件 )
40 37.5 32.5 30 27.5 25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2.5
需求量累计线 累计需求量>累计生产量
生产量累计线
累计生产量>累计需求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月份
需求波动情况下保持生产率不变的计划策略
二、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程序
市场需求预测 确定经营目标 利润、市场占有率… 线性规划法 销售收入利润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 …… 制定初步候选方案 •企业生产的外部条件 •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 方案比较 利润、成本、生产 均衡性、库存… 处理非均匀需 求的策略
初步计划
生产能力 外部协作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销售及利润指标 ……
产 量 ( 千 件 )
40 37.5 32.5 30 27.5 25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2.5
需求量累计线 生产量累计线
0
1

生产计划管理作业流程

生产计划管理作业流程

生产计划管理作业流程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生产计划管理作业流程的详细介绍:1.制定生产计划:该阶段的目标是制定一个详细而可行的生产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内部资源的可利用性。

在这个阶段,需要考虑诸如产品需求量、工人和设备的可用性、供应链的状况等因素。

制定生产计划需要与销售、采购、生产和仓储等部门进行密切合作,以确保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资源调配:在制定好生产计划后,需要根据计划中所需的人力、设备和原材料等资源进行调配。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确保所需资源能够及时到位,以保证计划的按时完成。

在进行资源调配时,需要考虑资源的可用性、成本效益、风险管理等因素。

3.任务分配:在进行资源调配后,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将具体的任务分配给相关的团队成员。

任务分配需要考虑每个成员的技能和经验,以及任务的复杂度和时间要求。

同时还需要确保任务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4.进度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任务的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这包括对生产进展和资源使用情况的跟踪,以及及时调整计划和资源的分配。

进度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任务按时完成,避免延误或浪费,以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

5.效果评估:在完成生产任务后,需要对生产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这包括对计划的准确性、资源使用效率、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对生产计划的评估,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计划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以提高生产计划管理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生产计划管理作业流程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因此,组织应该有关于生产计划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并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和沟通,以确保生产计划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生产计划培训课件PPT(共 44张)

生产计划培训课件PPT(共 44张)
R
5
分解和转移
此时数量被分解并转移给需求管理 :
物料 #123
产品组A
SOP 计 划
Jan.
1000
Feb.
1200

Mar.
1600
... ....
分解并转移给需 求管理
物料 #456
SAP AG
R
6
结果
进行分解:
60%
产品组A SOP 计 划
Jan. Feb. Mar. ...
1000 1200 1600 ....
3
典型计划层
C O /P A
O K?
SO P
O K?
M PS
O K?
利润分析
- 收入计划 - 销售计划
(数 量 )
销售和运作计划
- 销售计划 - 生产计划
主计划
- 需求程序 - 调整主计划
MRP 物 料 需 求 计 划
- 相关需求
O K?
- 主计划 - 采购计划
区域 1
区域 2
产品组
产品 1
产品 2
PP03 - 生产计划
1
相关需求 预留
能力计划 成本结算
生产订单 订单处理
后勤链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销售计划/ 独立需求计划
销售处理 需求管理
计划订单 转化
仓库
采购需求 采购功能 采购订单
核准下发 发票认证
2
目录
• 第一章: 销售与营运计划 SOP • 第二章: 需求管理 DM • 第三章: 主生产计划 MPS • 第四章: 物料需求计划运行 MRP • 第五章: 能力计划和排程
40%
物 料 #123

新材料企业研发与生产管理规范手册

新材料企业研发与生产管理规范手册

新材料企业研发与生产管理规范手册第一章:总则 (3)1.1 企业概述 (3)1.2 管理目标与原则 (3)1.2.1 管理目标 (3)1.2.2 管理原则 (3)第二章:研发管理规范 (3)2.1 研发组织架构 (3)2.2 研发流程与控制 (4)2.3 研发项目管理 (4)2.4 研发成果评估与转化 (5)第三章:生产计划管理 (5)3.1 生产计划编制 (5)3.2 生产计划执行与监控 (5)3.3 生产计划调整与优化 (6)3.4 生产计划考核与评价 (6)第四章:生产流程管理 (7)4.1 生产工艺流程 (7)4.1.1 原材料准备 (7)4.1.2 生产设备调试 (7)4.1.3 生产过程控制 (7)4.1.4 产品检验 (7)4.2 生产操作规程 (7)4.2.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7)4.2.2 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要求 (7)4.2.3 生产结束后的收尾工作 (8)4.3 生产设备管理 (8)4.3.1 设备采购与验收 (8)4.3.2 设备维护与保养 (8)4.3.3 设备更新与淘汰 (8)4.4 生产环境与安全管理 (8)4.4.1 生产环境管理 (8)4.4.2 安全生产管理 (8)4.4.3 应急处置与处理 (8)第五章:质量控制管理 (8)5.1 质量管理体系 (8)5.2 质量检测与监控 (9)5.3 质量问题处理 (9)5.4 质量改进与提升 (9)第六章:供应链管理 (10)6.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0)6.2 采购计划与执行 (10)6.3 仓储管理与物流配送 (11)6.4 供应商关系管理 (11)第七章:成本控制管理 (12)7.1 成本核算与分析 (12)7.2 成本控制措施 (12)7.3 成本考核与评价 (12)7.4 成本降低策略 (13)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13)8.1 人力资源规划 (13)8.2 员工招聘与培训 (13)8.2.1 员工招聘 (13)8.2.2 员工培训 (14)8.3 员工绩效考核 (14)8.4 员工福利与激励 (14)8.4.1 员工福利 (14)8.4.2 员工激励 (14)第九章:安全生产管理 (15)9.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5)9.2 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15)9.3 安全生产检查与整改 (15)9.4 应急预案与处理 (16)第十章: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16)10.1 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16)10.2 环境监测与管理 (16)10.3 节能减排措施 (16)10.4 环保设施运行与维护 (17)第十一章:产品售后服务管理 (17)11.1 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17)11.1.1 售后服务体系的构成 (17)11.1.2 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 (18)11.2 售后服务流程与规范 (18)11.2.1 售后服务流程 (18)11.2.2 售后服务规范 (18)11.3 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与改进 (18)11.3.1 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 (18)11.3.2 售后服务改进 (19)11.4 客户关系管理 (19)11.4.1 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19)11.4.2 客户关系管理工具 (19)第十二章: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19)12.1 创新发展理念 (19)12.2 创新管理体系 (20)12.3 持续改进措施 (20)12.4 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推广 (20)第一章:总则1.1 企业概述本企业成立于____年,位于____地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生产计划范例

生产计划范例

生产计划范例一、引言。

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个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二、生产计划的制定。

1. 生产目标的确定。

首先,企业需要明确制定生产目标,包括生产的数量、质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

生产目标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能力、资源供应等因素,确保生产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生产计划的编制。

在确定了生产目标之后,企业需要进行生产计划的编制。

生产计划应该根据生产目标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生产时间,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3. 生产资源的配置。

生产计划的制定还需要考虑生产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配置。

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4. 生产计划的调整。

生产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市场需求、资源供应、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变化,生产计划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

企业需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生产计划的实施。

1. 生产任务的下达。

生产计划确定之后,企业需要将生产任务下达到各个生产部门,明确生产任务的内容、数量、时间等要求,确保生产任务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2. 生产过程的监控。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对生产活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3. 生产效果的评估。

生产计划实施结束后,企业需要对生产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生产数量、质量、成本等方面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下一阶段生产计划的实施效果。

四、生产计划的优化。

生产计划的优化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五、结论。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 第8章 生产计划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 第8章 生产计划
可以采用线性规划方法,求得在一组资 源约束下(生产能力、原材料、动力等 约束),各种产品的产量数,使收入最 高。
已知:
产品 A B
可供资源
单价 4 5
单位耗材 单位耗人工 1 4 3 3 12 24
设生产A产品X1台,生产B产品X2台,则 Max Z = 4X1 + 5X2 S.t. X1 + 3X2 ≦ 12
168 176 176 168 184 168 168 160 160 160 152 176
190 159 136 119 163 238 298 313 375 375 329 227
37 31 23 17 44 75 60 15 62
46 102
7400 6200 4600 3400 13200 22500 18000 4500 18600 0 9200 20400 128000
1、 改变需求的办法

通过改变价格转移需求 推迟交货 改变劳动力数量 忙时加班加点,闲时培训 利用半时工人 利用库存调节 转包 改变自制和外购的决策
2、 调整能力的办法



利用库存调节
改变库存水平,维持生产速率不变
需求/产量 需求速率变化
生产速率恒定
库存上升
库存下降
时间
8.2.2 反复试验法
大量生产,品种单一,可用具体产品数表 示生产能力; 大批生产,品种数少,可用代表产品数表 示生产能力; 代表产品——结构与工艺有代表性,且产 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以假定产品的产 量来表示生产能力; 假定产品——按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 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
代表产品法
采用的优化方 法举例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8章---制造业作业计划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8章---制造业作业计划

明J

i

际完工
时间超过了完工期限,
Li 0,说明Ji提前完工,Li 0,说明按期完工。Lmax max{Li}为最长延迟时间。
4、排序问题分类和表示法
排序问题的分类
(1)按机器的种类和数量:单台/多台。
■多台机器排序问题:按工件加工路线特征(相同与否),分 为单件(JOB-SHOP)作业排序和流水作业(FLOW-SHOP)排序 问题。
2、约翰森算法:
(1)从加工时间矩阵中找出最短加工时间; (2)若最短加工时间出现在机器 M1上,则对应工件应该 尽可能往前排;若最短加工时间出现在机器M2 上,则对应 工件应该尽可能往后排。然后从加工时间矩阵中划去已排序 工件的加工时间。若最短加工时间有多个,则任挑一个。
2021/4/9
17
8.2.2 两台机器排序问题的最优算法(续)
T 零件平行移动的加工周期 平 为: m T平 ti (n1)tL i1 tL : 为最长的单件工序时间
例题:已知n=4, t1 10分钟 t2 5分钟
t3 15分钟t4 10分钟
“工件”代表“服务对象”。工件可以是单个零件, 也可以是一批相同的零件。
“加工路线”是工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决定的,它是 工件加工在技术上的约束。
“加工顺序”则表示每台机器加工n个零件的先后 顺序,是排序和编制作业计划要解决的问题。
2021/4/9
6
3、假设条件与符号说明
假设条件(6个):
(1)一个工件不能同时在几台不同的的机器上加工; (2)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采取平行移动方式,即当上一道
Work Center #2 Output
11
8.2.1 最长流程时间Fmax的计算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
• 4、考虑预防性维修设备的时间
• 5、对有多种选择性产品,用成品装配计划 (Final Assembly Schedule)简化MPS的处理
一个最终产品由4个次组件和一个零件Y组成(如图)
SX1
SX11 SX12 SX13
SX2
SX3
SX4
Y
SX21
SX31
SX41
Y1
SX22
SX32
SX42
Y2
置。 • 时界:不同时区的分界点称为时界或者时间栏 • 在需求时间区,产品的生产数量和交货期不能改变 • 在计划时间区,企业安排生产,产品生产数量和交货期不能改变,如
变动须高层领导批准 • 在预测时间区,生产数量和交货期可由系统任意改变。
某产品单次生产计划在时间上的时区分布关系
总提前期或计划展望期
8.2.7 MPS 的编制步骤
确定MPS需求数据
编制MPS初步计划 编制粗能力计划
评估MPS初步计划

合理

批准下达MPS计划
8.3 粗能力计划
• 主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可通过粗能力计划来校验。 • 粗能力计划是对关键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运算而
产生的一种能力需求计划,其计划对象只针对设 置为“关键工作中心”的工作能力,计算量比能 力需求计划小得多。
0.0070 0.0670
C 10
15
0.14 1.60 80
0.0200 0.1600
20
20
0.07 1.10 80
0.0138 0.0838
E 10
10
0.11 0.85 100 0.0085 0.1188
20
15
0.26 0.96 100 0.0096 0.2696

生产过程的规划与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文档资料

生产过程的规划与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文档资料
•32
•33
二、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 1、生产过程生命周期的概述 海耶思和费尔赖特提出生产过程生命周期的
概念。从生产结构发展阶段来看,开始总是 单件生产,然后是小批量、大批量生产,最 后是大量生产,这就形成生产过程生命周期 的不同阶段。
•34
在产品生命周期早期阶段,产品按客户需求 即客户产品设计,批量小,按工艺原则和订 单生产。当市场对此产品需求增加,批量和 产量随之增加,产品将转向按标准产品设计, 按对象原则和存货生产,一旦此产品达到饱 和阶段,则此产量大、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将 持续按对象原则和存货生产。
•40
策略 纯策略1
纯策略2
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组合策略
产品设计类型 生产组织类型 库存类型
客户产品 标准产品
工艺原则 对象原则
订单生产 存货生产
生产流程类型 单件小批生产 大量大批生产
•41
一、产品——生产过程矩阵 海耶思和费而赖特建立了产品——生产过程
矩阵,将各种组合策略和企业绩效指标联系 起来,供生产系统定位决策之用。
•21
(1)模块式生产的基础:成组技术 成组技术要建立零件的代码系统,用多位数码来
表示每个零件的物理特性(材料和尺寸等)。这套 零件代码系统组成数据库,供设计工艺路线并辨 识相似零件之用。具有相似特性的零件归并为一 组形成零件族(part families),一个零件族可以 在同一机器上使用相似的工具和工序来完成,相 应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路线形成一个模块或制造单 元(manufacturing cell)。车间按此模块或制造 单元组织生产便是模块式生产组织。
•6
3、等候过程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并不总是连续
不断地处在加工状态中,常常由于生产技术 或生产管理的原因,需要停下来等候下一步 加工或检验、运输,这便是等候过程。

生产运作-作业计划-排序问题

生产运作-作业计划-排序问题

平均流程时间:
F
1 n
n i 1
Fi
235
/5
47
3、EDD-SPT 综合原则
例: 在一台设备上安排6个工件的加工任务, 每项任务的作业时间和交货期如下表所示。
J1
J2
J3
J4
J5
J6
作业时间
3
2
4
8
6
5
交货期 6
要求
3
10
20
28
30
在满足Tmax最小的情况下,使平均流程时间最 小。
1、首先使用EDD规则排序
来自上游工 作地的订单
工件排队 等待加工
工作地
加工完毕的订单流向 下一工作地
第二节 制造业作业排序
作业排序(Sequencing)——对一 定期间内分配给生产单位的作业任 务,根据产品(零件)的工艺路线和 设备负荷可能性,确定各个生产单 位作业任务的先后顺序。
作业排序问题通常表述为“n项作 业任务在m个生产单位的排序的问 题”。
确定出最佳的作业顺序看似容易,只要列出所有的顺序 ,然后再从中挑出最好的就可以了,但要实现这种想法 几乎是不可能的。
排序的基本概念 (Sequencing)
例如:考虑32项任务(工件),有32!=2.6*1035种方 案,假定计算机每秒钟可以检查1 billion个顺序,全 部检验完毕需要8.4*1015个世纪。
4、去掉已调整的任务,重复2-4步。 最后得最优解: J2 –J1 –J3 –J4 –J6 –J5
F=13.67
4、FCFS、SPT、EDD、SST优先规则的应用
例:下表是在某工作中心等待加工的6项作业的加 工时间(包含换产时间)与预定日期,假设工作的 到达顺序与表中顺序相符 。根据以下规则来决定其 作业顺序:① FCFS ② SPT ③ EDD ④ SST并对它 们分别进行评价。

运筹学知识点总结

运筹学知识点总结

运筹学: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

第一章、线性规划的图解法1.基本概念线性规划:是一种解决在线性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或最小的线性目标函数的方法。

线性规划的三要素:变量或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目标函数:是变量的线性函数。

约束条件:变量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

可行解: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解称为该线性规划的可行解。

可行域:可行解的集合称为可行域。

最优解:使得目标函数值最大的可行解称为该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唯一最优解、无穷最优解、无界解(可行域无界)或无可行解(可行域为空域)。

凸集:要求集合中任意两点的连线段落在这个集合中。

等值线:目标函数z,对于z的某一取值所得的直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目标函数值,故称之为等值线。

松弛变量:对于“≤”约束条件,可增加一些代表没使用的资源或能力的变量,称之为松弛变量。

剩余变量:对于“≥”约束条件,可增加一些代表最低限约束的超过量的变量,称之为剩余变量。

2.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约束条件为等式(=)约束条件的常数项非负(b j≥0)决策变量非负(x j≥0)3.灵敏度分析:是在建立数学模型和求得最优解之后,研究线性规划的一些系数的变化对最优解产生什么影响。

4.目标函数中的系数c i的灵敏度分析目标函数的斜率在形成最优解顶点的两条直线的斜率之间变化时,最优解不变。

5.约束条件中常数项b i的灵敏度分析对偶价格:约束条件常数项中增加一个单位而使最优目标函数值得到改进的数量。

当某约束条件中的松弛变量(或剩余变量)不为零时,这个约束条件的对偶价格为零。

第二章、线性规划问题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1.人力资源分配问题(P41)设x i为第i班次开始上班的人数。

2.生产计划问题(P44)3.套材下料问题(P48)下料方案表(P48)设x i为按各下料方式下料的原材料数量。

4.配料问题(P49)设x ij为第i种产品需要第j种原料的量。

生产与运作管理参考答案(陈志祥)

生产与运作管理参考答案(陈志祥)


平衡后的生产线组合情况如下:
50 B 120 A
第 1 工作地
C 100 E I 30 20
40
第 5 工作地
第 3 工作地 F
80 D 60 J
60 H
第 2 工作地
第 6 工作地
G 90
第 4 工作地
按照节拍为 120 分钟的生产线平衡图 第 1 工作地为:{A} 第 2 工作地为:{B,H} 第 3 工作地为:{E,F} 第 4 工作地为:{G} 第 5 工作地为:{C,D} 第 6 工作地为:{I,J} (2)节拍为 150 分钟,计算最小工作地数:5。计算过程如下:
(2)计算节拍:
r=
Fe 8 × 60 − 30 = = 2.0045 ≈ 2 (分钟) N 220 /(10 − 2%)
(3)计算最小工作地数目:
⎡ ti S min = ⎢ ⎢ r ⎣

⎤ ⎥ = ⎡ 0.4 + 1.5 + 1.0 + 0.4 + 0.6 + 0.9 + 0.4 + 0.4 + 0.6 + 0.7 + 1.0 + 0.4 ⎤ = [4.14] = 5 ⎥ 2.0045 ⎥ ⎢ ⎣ ⎦ ⎦

工作地的组合如下: 第 1 工作地:{A} 第 2 工作地:{B,H} 第 3 工作地:{E,I} 第 4 工作地:{C,F,D} 第 5 工作地:{G,J} 平衡的结果图如下:
50 B 120
第 1 工作地
C 100 E
第 3 工作地
40
第 4 工作地
A 60
20 F
80
D 60 J
30
I G 90

本:第8章 综合生产计划

本:第8章 综合生产计划

20
综合生产计划制定的过程 综合生产计划制定的成本因素 综合生产计划制定的方法
21
综合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的因素
• * 外部输入和约束 • -经济形势 • -市场需求状况 • -原材料供应 • -竞争对手 • -其他可利用生产能力 * 内部输入和约束 -中期销售预测 -当前生产人员情况 -生产设备状况 -库存情况
41
期初库存: 45 生产批量: 80
4月 周次 1 20 23 22 2 20 15 2 3 20 8 -18 4 20 4 5 40 0 6 40 0
5月 周次 7 40 0 8 40 0
需求预计 Ft 顾客订货
COt 现有库存量
MPS量
It
第1周POH=45+0-23=22, It=It-1+Pt-max(Ft,COt) 注意:计算POH时Pt=0,遇到It<0停止计算!
32
综合计划编制策略 追赶策略、均衡水平策略、混合策略
�库存水平改变 �工人数量增减 �工作班次改变 �转包
33
综合生产计划策略
需求曲线
需求量/ 生产量
均衡策略
混合策略 追赶策略
1
12 时间(月)
34
库存水平改变 优点:
�将内部生产与外部需求隔开,维 持内部生产的均衡; �利于充分利用设备和人力; �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 �利于生产管理;
42
MPS 的生产量和生产时间 2、决定 决定MPS MPS的生产量和生产时间
• 所制订的MPS的生产量和生产时间应保证POH 是非负的。 • 一旦POH有可能变负,就应通过MPS来使之补 上,MPS生产时间的决定基准之一就在于此。
16
综 合 计 划

生产排期课件

生产排期课件

即发出生产异常报告。
异常项目
异常现象
因应对策
第 七章:生产异常及 异 常理对策 计划不产及交货
1.报告 /通知 相 2.依货期反馈流程处理
应生产未生产4、生产进度影响异生产常进
1. 生产看板反应 2. 发出异常报告通知相关部门
因度 应对策表
应完成未完成 应入库未入库
第十一章:排期工作指引
4、出口排期注意事项
1.
订单交期是业务部门根据经销商/代理商要求结合运输方
式等预估情况给出的对工程要求,工厂应以此为目标安排生产,但
需要注意的是订单交期并非出货日期,所有款式的出货日期都必须
根据订单进度/生产进度/运输方式等因素进行预报和确认,排期员
应该随时关注订单那货期,及时合理地预报货期。
第七章:生产异常及异常处理对策
3、生产异常的反应
1. 订单内容不明确或订单内容变更应及时反馈;
2.
交期安排或排期异常应以联络单等方式及时反馈至业务或
生产管理部门;
3. 生产质量变更应以生产变更通知形式及时提出修正;
4. 生产中的异常已影响货期、品质是,应立即发出异常报告;
5.
其他异常,如故障、待料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时,应立
生产线人数、特性及生产能力。
6. 如工厂出货有迟误,与厂长商讨,做出适当调配。
7.
辅助厂长、协调全厂各部门依照每周排期运作,定时开生
产排期会
8. 每天检查2次车间看板,询问进度。 9. 转款前追踪裁床进度,并跟踪各小组主副料的到位情况。
第十一章:排期工作指引
2、排期作业指导
1. 排期准备阶段 首先与业务部门及生产现场核对近期三个月的订单资料,
相同,要求排期员能针对具体的款式给出每天生产线不同的排气效

生产产前计划

生产产前计划

生产产前计划
生产产前计划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
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制定的一项计划。

它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生产计划
的制定、执行和监控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生产计划的制定是生产管理的第一步。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首先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了解产品的
销售情况和市场趋势,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确定生产
数量、生产周期和生产进度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原材料的供应情况、生产设备的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的配备等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

其次,生产计划的执行是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生产进度和生产质量。

同时,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灵活的
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和生产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保证生产
计划的顺利执行。

最后,生产计划的监控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生产过
程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及时了解生产情况,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生产产前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企业在生产管理中要重视生产产前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监控,不断完善和提高生产产前计划的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设备与生产管理制度

设备与生产管理制度

设备与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公司设备与生产的管理要求,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本制度依据公司相关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2.公司全部部门、员工和相关外部合作伙伴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定义1.设备:指公司用于生产、加工、检验以及其他生产部门所使用的各类生产设备。

2.生产:指公司全部生产活动,包含原材料子加工、产品组装、质量检验等。

第二章设备管理第四条设备采购与更新1.设备采购计划应提前订立,并报经上级审批。

2.设备采购程序包含需求调研、方案评估、招标采购和合同签订等环节。

3.设备采购应优先选用国家介绍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4.设备的更新应依据实际需求和经济效益进行决策,更新计划应报经上级审批。

第五条设备分类与编码1.设备应依照统一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进行编码管理。

2.设备编码应包含设备类别、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等信息。

第六条设备领用与归还1.设备领用应填写设备领用单,并报经上级同意。

2.设备领用人应对所领用的设备负责,并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3.设备归还应填写设备归还单,并经上级确认。

第七条设备存档与档案管理1.设备档案应包含设备采购合同、设备领用单、设备归还单、设备维护记录等相关文件。

2.设备档案应依照规定进行存档和管理。

3.设备档案的保管责任人应负责设备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八条生产计划编制1.生产计划应依据订单、销售猜测和库存情况进行编制,并经相关部门审核。

2.生产计划应包含生产数量、生产日期、生产工序等信息,并及时调整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九条生产作业引导书1.生产作业引导书应依据产品工艺流程编制,明确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要求。

2.生产作业引导书应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与实际生产操作相符。

第十条计划执行与跟踪1.生产计划的执行应依照生产作业引导书和相关要求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