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

临床研究

【关键词】白血病;解毒化瘀方;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

尽管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和复发急性白血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存有共同之处,如预后差、生存期短、长期存活者少等特点。如何提高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是目前国内学者正在探索和研究的问题。笔者在常规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解毒化瘀方口服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并设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1 发病情况

36例病例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其中属难治急性白血病20例,复发急性白血病16例,其中治疗组属难治者9例,复发者8例;对照组属难治者11例,复发者8例。2组发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1.2 危险因素分布

36例患者中属高白细胞性白血病18例,低增生性白血病3例,继发性白血病1例,混合急性白血病5例,髓外白血病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1例,老年性白血病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者2例。

1.1.3 FAB分型情况

36例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4例(L1 1例,L2 12例,L3 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2例(ML 2例,M2 10例,M3 1例,M4 2例,M5 1例,MAL 5例)。

1.1.4 分组

按随机数字表法统一编号分组。治疗组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14~67岁,平均(35.25±16.16)岁;病程3~36个月,平均(7.81±8.12)月;对照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15~70岁,平均(31.56±13.74)岁;病程2~18个月,平均(6.72±4.44)月。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符合急性白血病的FAB诊断及MIC分型标准,符合《邓家栋临床血液学》[1]中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①经常规方案(HA和DA)全量治疗2个疗程无效的初治病例;②完全缓解后经过巩固强化治疗,在6个月内首次复发或在6个月后复发但经常规治疗无效者;③再次或多次复发的病例。

1.3 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14岁以下及70岁以上,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伴随其他恶性肿瘤者;③不符合纳入标准及未按规定用药者;④中途退出或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或因其他原因影响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基本治疗

治疗组以西医常规方案化疗(AML用MA方案,ALL用MVP方案),配合中医解毒化瘀方,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单用西药诱导化疗,方案同治疗组。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解毒化瘀方药物组成:山慈菇15 g,青黛10 g,蚤休30 g,虎杖20 g,补骨脂30 g,莪术15 g,川芎10 g,丹参20 g。气虚者加太子参30 g、黄芪30 g;阴虚者加女贞子20 g、墨旱莲20 g;血虚者加阿胶(烊化)10 g、鸡血藤30 g;出血者加茜草根15 g、白茅根30 g;淋巴结肿大者加浙贝母15 g、牡蛎(先煎)30 g;关节疼痛者加威灵仙15 g、怀牛膝15 g;恶心呕吐严重者加竹茹12

g、法半夏12 g。

2.1.2 支持治疗化疗期间有恶心、呕吐者,化疗前均加用枢丹4~8 mg静注或静滴;并常规加用肝泰乐护肝;参麦针护心;碳酸氢钠、别嘌醇碱化尿液保护肾脏;注意口腔护理,有口腔溃疡者加用银莲含漱液漱口或局部以双料喉风散外涂;伴霉菌感染者加用制霉菌素或伊曲康唑含服;贫血或出血严重者常规输注红细胞悬液及机采血小板;感染重者常规加用抗生素;粒细胞缺乏者加用细胞因子。

2.2 观察指标与方法

采用症状积分法观察主要症状(发热、骨关节痛、出血、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变化。

2.3 疗效标准

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中有关标准评定。

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t检验、u检验及方差分析。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

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治疗组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死于败血症1例,完成16例;对照组骨髓抑制期心源性猝死1例,脑出血死亡1例,完成17例;死亡病例均计为治疗无效。结果见表1。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注:经u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 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变化

2组治疗结束后外周血三系均有明显改善,白细胞(WBC)降低,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GB升高更明显(P<0.05),但PLT和W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象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3 治疗前后症状变化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1),化疗后10~14 d骨髓抑制期发热、出血、头晕乏力和面色苍白等症状反有所加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出血、头晕乏力和面色苍白症状加重均较轻,见表3。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略)注:与对照组同一时点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4 讨论

解毒化瘀方中青黛味咸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本草衍义补遗》谓之“能收五脏之火,解热毒,泻肝,消食积”;蚤休和山慈菇具有清热解毒、清肿止痛的功用。三药合用,药性、功用相类,相辅相承,协同增效,目的在于清热解毒,直祛病邪。活血化瘀药在白血病化疗中的增敏作用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3]。方中莪术辛散苦泄温通,入肝经血分,为气中血药,善破气中之血,研究表明,莪术提取物榄香烯乳剂对已耐药的肿瘤细胞仍然敏感,与MDR基因表达关系不密切,不易产生耐药性[4]。虎杖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散瘀、祛风止痛、清热利湿、解毒作用,是临床治疗�Y瘕积聚、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的良药;川芎辛温,有行气活血、搜风开郁等作用,其主要成分川芎嗪具有钙离子阻滞作用,是治疗心脑血管的有效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钙离子阻滞剂多具有化疗增敏、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如梁氏等[5]以HL-60/VCR为靶细胞,发现川芎嗪在非细胞毒性浓度范围内能增加HL-60/VCR细胞对多种化疗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