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上古亚非文明(课件)(川教版九上)(1)

合集下载

【一线精品】 上古亚非文明3 川教版优秀公开课件

【一线精品】  上古亚非文明3 川教版优秀公开课件

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河、恒 河流域
古印度 文明
1、课尼堂罗小河结孕育的文明是:埃及文明
2、埃及文明成果是: 金字塔 3、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 作为法老的陵墓 4、最大的金字塔是: 胡夫金字塔 5、第二大金字塔是:哈佛拉金字塔
6、金字塔象征:至高无上的王权 7、对金字塔的评价: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终于下定决心把你归还于人海了!其实很早就在逼自己慢慢的去放手了,每次听着你那冠冕堂皇的话我尽然差点相信了我和你会有以后…… 我没有你善于伪装,我学不会做最坏的人,我也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等一个不可能的结果!虽然先动心、动情的人是你,无数次主动和挽留的人也是你,可我还是学不会去做一个你渴望中的人。 这一路有快乐、有坎坷、有心酸。记得你曾对我说过:“这一路来太多的心酸和坎坷自己必须好好珍惜才是……”你也说过:“我不必有顾虑,你会珍惜你会好好保护着我……”这些话在耳边响起犹如昨天,那么悦耳那么清晰。可我不想这样原地不动的去等待和期望了,我准备回头了,回到我的原点,回到不是和你开始的原地了……。
A、古印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中国文明
D、古希腊文明
不得不说时间真的是这个世间最好的跨度,一些承诺,一段誓言,终究败给了时间,回忆再美好也经不住流年。有些人错过了终究得放下……。 在过往中,总有一个人,曾经是你的满心欢喜,现在却成了你的闭口不提。他闯进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感动和美好,却又在某一时刻,猝不及防的从我们身边抽离,留下了一地的回忆。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第一等级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 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第三等级 吠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

初中历史 上古亚非文明1 川教版精品课件

初中历史   上古亚非文明1 川教版精品课件





——
胡 夫 金 字 塔
胡夫金字塔由230万块巨石垒砌而成,平均每块巨石重约2.5吨。
狮身人面像,蹲伏在埃及的法老哈夫拉的陵墓金字塔旁, 其面部是仿照哈夫拉的面像雕塑的。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金字塔建造之谜 至少有三种猜测
1、百万奴隶劳作的结果 2、地外文明的杰作 3、失落文明部落的遗产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印度文明的兴起 2、印度的种姓制度
思考: 四大文明古国诞生与发展的自然地
理环境有何共同特点?说明了什么?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是古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这句话一 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
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
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尼罗河 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 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 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 存、繁衍提供了条件。
回忆的老墙,偶尔依靠,黄花总开不败,所有囤积下来的风声雨声,天晴天阴,都是慈悲。时光不管走多远,不管有多老旧,含着眼泪,伴着迷茫,读了一页又一页,一直都在,轻轻一碰,就让内心温软。旧的时光被揉进了岁月的折皱里,藏在心灵的沟壑,直至韶华已远,才知道走过的路不能回头,错过的已不可挽留,与岁月反复交手,沧桑中变得更加坚强。 是的,折枝的命运阻挡不了。人世一生,不堪论,年华将晚易失去,听几首歌,描几次眉,便老去。无论天空怎样阴霾,总会有几缕阳光,总会有几丝暗香,温暖着身心,滋养着心灵。就让旧年花落深掩岁月,把心事写就在素笺,红尘一梦云烟过,把眉间清愁交付给流年散去的烟山寒色,当冰雪消融,自然春暖花开,拈一朵花浅笑嫣然。 听这位老友,絮絮叨叨地讲述老旧的故事,试图找回曾经的踪迹,却渐渐明白了流年,懂得了时光。过去的沟沟坎坎,风风雨雨,也装饰了我的梦,也算是一段好词,一幅美卷,我愿意去追忆一些旧的时光,有清风,有流云,有朝露晚霞,我确定明亮的东西始终在。静静感念,不着一言,百转千回后心灵又被唤醒,于一寸笑意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然绽放。

最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川教版九年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601页 0635页 0669页 0706页 0743页 0745页 0776页 0836页 0890页 0941页 0974页 0976页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 第5课 古代罗马 第三单元 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 第9课 拜占庭帝国 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 第一单元 资本主义的兴起 第13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二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第16课 美国的独立 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反殖民斗争 第1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最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1课 古代埃及
最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

初中历史 上古亚非文明3 川教版精品课件

初中历史   上古亚非文明3 川教版精品课件
宣扬思想:君权神授 内容:体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的复仇原则。 法典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 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 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 文明的重要遗产。
公元前1595年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古巴比伦王国约在公元前1595年被赫梯所灭, 公元前6世纪初,兴起的新巴比伦王国曾强盛一时, 威震西亚。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11、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之间等级森严 12、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是: 等级制度
13、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古印度社会的发展
14、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于: 亚非地区
一、选择题
1、亚非文明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就,下列属于两河流域
文明成就的是( )
A、金字塔
B、印度种姓制度
A、古印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中国文明
D、古希腊文明
不论在生活中还是网络里,人人都会有朋友。如果没有朋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就如死水一滩;友情无处不在,它伴随你左右,萦绕在你身边,和你共渡一生。 友情,是雨季中的一把小伞,它撑起了一个晴朗的天空;友情,是风雪之夜的一杯淡茶,它能将寒意驱走,带来温暖;友情,是迷途中的一盏灯,它在你迷失时给你方向……人生漫漫,若能拥有一段地久天长的相知相伴的友情,生命亦无憾。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一年又一年的风风雨雨,几许微笑,几丝忧伤,随着时间小河的流淌,许多人和事都付之东流去。但有一种人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与ta的交往,如陈年酒香,沁人心肺。你与ta的友情是世上最珍贵的情感。这种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 小时候,友情是简单的一个玩伴,是一份哭哭笑笑的天真无邪。儿时的友情是真切的我和你,可以肆无忌惮的吵架,互相赌气撅起的嘴,片刻之后又携手言欢。那时的友情是那一块小小的糖,甜甜的味道,永远留在了儿时的记忆里,无论何时回味起,都是美滋滋的。 长大后,友情是一樽透明的酒杯,举杯邀明月时,对影成三人。失败或落寞时的酒话连篇,ta不会觉得你烦。友情,是伤心不必躲在一个角落悄悄地哭泣,ta默默地陪你,告诉你在哪里跌倒的就在哪里爬起来。于是,成长里有我们友情地久天长的足迹。

川版九上历史课件 第2课 上古亚非文明

川版九上历史课件  第2课  上古亚非文明
第二学习主题
第 1课
上古亚非文明
第2课 上古亚非文明
■神奇的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课堂小结
第二学习主题
第 1课
上古亚非文明
神奇的金字塔
第二学习主题
第 1课
上古亚非文明
埃 及 最 大 的 金 字 塔 胡 夫 金 字 塔 ——
第二学习主题
第 1课
上古亚非文明
1.尼罗河
找找:找出尼罗河的位置
第二学习主题
第 1课
上古亚非文明
学习测评
第二学习主题
第 1课
上古亚非文明
1.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用来作为( B )。 A.宗教寺庙 B.法老陵墓 C.天文标记 D.神坛 2.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说它们的相 同之处及其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 答:①自然地理环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地区都有大的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 斯河、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中国的长江和黄河。 ②自然环境的相同之处:大河流域土地肥美、灌溉便利、 宜于农耕。 ③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最早出现农业,农业发达;最 早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使亚非成为最早出现统一国家 的地区。
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第二学习主题
第 1课
上古亚非文明
胡夫金字塔由230万块巨石垒砌而成,平均每块巨石重约2.5吨。
第二学习主题
第 1课
上古亚非文明
金字塔结构示意图
第二学习主题
第 1课
上古亚非文明
这是金字塔与雕 塑的组合照片。照片中 的金字塔是法老哈佛拉 建于吉萨的陵墓,是埃 及仅次子胡夫金字塔的 一座大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又名 “狮身人面兽”,是一 麈闻名于世的巨型雕塑 作品。雕塑用整块巨石 凿成,坐落在哈佛拉金字塔的东南侧。雕像宏大巍峨,高 20 余米,长约 57米。雕像的人面是法老哈佛拉的肖像,仅耳朵 就有一人之高。头上雕刻有表示王权的眼镜蛇。法老将自己 的肖像配上狮身塑造出超现实的形象,旨在宣扬法老的威严 与神圣。

川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 PPT课件

川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 PPT课件
法老与王妃
于公元前2600年,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雕 像刻划的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第五个法老门卡乌
拉和他的王妃。

雕像闪绿色粘板岩雕刻,高约142厘米,约创作
10
木乃伊制作流程
木乃伊的制作
早在第四王朝,就有 一批专门从事防腐处理的 人,工作是保存尸体。
安努毕斯
黑色豺头神掌管着 木乃伊的制作,并指给 死者去来世生活的道路。
掌握国家军事、行政权
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 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 几乎无权利,受剥削、压 迫 17 从事低贱劳动
印度--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种姓制度的特点
婆罗门 Brahman 刹帝利 Ksatriya
吠舍 Vaisya 首陀罗 Sudra 1、种姓界限森严; 2、种姓职业世袭; 3、种姓实行内婚。 种姓制度的影响
汉谟拉比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 4.《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 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印度的地理位置 2.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及影响
20
古代印度的 种姓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HammurabiCode)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 在位)颁布 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 来的成文法典(其实早在它260多年前亚伯拉罕已经有法律意识)。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 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 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 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 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奴隶毫无权利可言,稍有过失 即受到断肢的可怕惩罚 ,.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发者应处死; 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打瞎奴隶的眼睛同打瞎耕牛的眼睛一样处理,杀死奴隶同杀

川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上册:上古亚非文明_课件1

川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上册:上古亚非文明_课件1
上古亚非文明
导入一
尼罗河
印度河
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宜于农耕, 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 巍峨壮观的埃及金字塔、严密完备的巴比伦法典、
千姿百态的印度佛像、灿烂辉煌的中国青铜文化,无不充满智慧与神奇。 岁月流逝,历史永恒,灿烂的东方文明依然闪烁着不灭的智慧之光!
导入二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最重要的有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我们中国的古代文明。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 左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 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 和魔环。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半部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河上游
恒河沐浴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阿育王所立独石柱的柱顶(发 现于鹿野苑废墟中 )
鹿野苑是佛陀第一次传道
的地方,阿育王曾在此建一佛 塔,后经扩建成宝塔式。
神奇的金字塔
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
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底比斯地墓葬壁画,描绘奴隶从事农产品收获劳动。
埃及古代壁画
古埃及作于公元 前2600年,现收藏于美国波士 顿博物馆。雕像刻划的是埃及 古王国第四王朝第五个法老门 考拉和他的王妃 。
阿育王时期的赤陶像母亲神
古印度国王像
古代印度种姓等级示意图
等级名称
印度的“种姓”制度
社会成员
权利和义务
婆罗门 祭司贵族 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掌握宗教祭祀神权 掌握国家军事、行政权
吠舍 首陀罗
农民、牧民、手工业 者、商人
被征服者、贫困失去 土地者
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纳税, 供养前两个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剥削、压迫, 从事低贱劳动

江苏省铜山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课件川教版

江苏省铜山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课件川教版
你知道哪“四大文明古国”吗?
古代埃及 古代中国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第二学习主题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课 上古亚非文明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上古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中古 (封建社会)
• :预习提纲
• 1、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发源哪些河流?
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长江黄河
• 2、埃及文明的标志是什么?最大的是谁的?
3、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 做 制 度。它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 级: 、 、 、 。这种等级界限表 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 会的发展。
一、神奇的金字塔-古代埃及 (1)用途: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2)概况:80余座大小金字塔 至今仍然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_一带。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4) 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二、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 1.地理环境::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 2.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 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3. 《汉谟拉比法典》(1)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 社会秩序。 (2)内容: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序 言和结语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正文共282条,内 容涉及诉讼、财产、奴隶、婚姻、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地 反映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3)地位: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 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种姓制度-古代印度 1.地理环境:恒河和印度河流域 2.种姓制度(1)含义:种姓制度把古代印度居民 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 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 士_,掌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 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和沦落的雅利安 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 (2)特点:种姓之间等级界限森严,低级种姓不 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 不能通婚。 (4)影响: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课件(共28张PPT)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课件(共28张PPT)

古代埃及文明成就建 埃及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塔 筑:金字塔(法老的 高146.59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 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落10米,现高136.5米,相当于40层
大厦高。塔身是用230万块巨石堆砌 而成(缝隙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大 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 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有学者估 计,用火车装运石料,约用60万节 车皮,如果用石头凿碎铺成一条一 尺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这是 一座需要10万多个工匠用约30年的
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
影响: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于从商朝开始
自主学习,你最棒

时间: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


河流:尼罗河


太阳历

文明成果: 象形文字
金字塔
金字塔:
古埃及政治特点:奴隶主专制制度
法老:埃及语意为大房屋或王宫,后演变为对国王的尊称,
法老作为奴隶制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 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太阳神之子, 是神在地上的化身,令臣民把其当作神一样来崇拜。
自主学习,你最棒

——


代古
两 河
巴 比
流伦

时间:约公元前3500年起 河流: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汉谟拉比法典》 文明代表: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文物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法典》被刻在一块
巨大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 座神殿里,现在收藏于巴黎卢浮 宫。石柱上部是一副精致的浮雕, 太阳神把象征权力的权标授予汉 谟拉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

2021川教版课件九年级上第1单元亚非文明古国 (共13张PPT)

2021川教版课件九年级上第1单元亚非文明古国 (共13张PPT)

吠舍 首陀罗
农、牧、商
农、牧、渔、 猎及低贱职业
多数无政治 权力
无政治权利
劳动者等级 (自有平民、 纳税、供养一
二等级)
小生产者(为 上三者服务)
注:等级界限森严,不可逾越。职业世袭,互不通婚。
【三级目标】
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特征和历史地位。 初步掌握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1.图片描述了什么? 2.反映了什么?或者说表达了 什么?
材料三:挖去别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打掉同等地位者牙齿 的人将会被敲掉牙齿。
材料四:如果有人控告一个人,被告到河边跳进河里,如果他在河 里下沉,他的控告者将占有他的房子。但是如果河流证明被告是无罪的, 他毫发无伤,那么带来指控的人将被处死,而跳进河里的人将占有属于原 告的房子。
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该法典维护谁的利益。 问题2.根据材料三,概括法典的处罚原则。 问题3. 阅读材料四,你认为该条款是否合理,并说出你的理由。
【三级目标】
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特征和历 史地位。初步掌握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一级目标】 一、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任务1.完成《探究与训练》第1课“课前预习”(5分钟), 小组对答案。
任务2. 连词成句,比比看谁的最精练(7分钟,同位 讨论)
第1组:非洲东北 尼罗河 古埃及 新王国 中央集权 专制统治 法老
【三级目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10分钟)
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一:自由民藏匿宫廷或穆什钦努(指被征服地区的人)之逃奴于其家, 而拒不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 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材料二: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以免于赔款,无需赔偿;平 民使得奴隶的眼睛受损只需要赔付一半的费用;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则 要在耳内灌油灌铅。

上古亚非文明PPT课件3 川教版

上古亚非文明PPT课件3 川教版

第二课 上古亚非文明
(大河文明、农业文明)
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第一目 神奇的金字塔
(科学性)
尼 罗
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 埃及金字塔 立起来. 河 (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奴隶制国 家.) 国王被称为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 他们 建造金字塔作为自己的陵墓,金字塔是国王权力 的象征.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群 从左到右依次为第四王朝门卡乌拉(胡夫之孙)、哈 佛拉(胡夫之子)、胡夫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是 孙子的几个妻子。金字塔大小代表王权和财富。
哈佛拉(胡夫之子)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 希腊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斯芬克斯”。在古埃及神话 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狮身人面像面部是 仿照哈佛拉的面像雕塑的。宣扬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等级森严 (3)特点:种姓之间_____ _____。
(4)影响:
激化古印度的社会矛盾,严重阻碍了古印度社会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古亚非文明
(大河文明、农业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印度 文明
◆神奇的金Biblioteka 塔 汉谟拉比法典金字塔墓道
埃及的金字塔展现了它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 术。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奴隶修建金字塔
神奇的金字塔
(科学性)
一、神奇的金字塔
(一)埃及的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 部,_________ 尼罗河 埃及地处_________ 孕育了古埃及灿 烂的文明。 (二)古埃及的文明成果——金字塔
法老的陵墓。 (1)用途: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作为___________

2017川教版历史_九年级(上册)_第二主题_古代亚非文明_第2课_上古亚非文明_课件1

2017川教版历史_九年级(上册)_第二主题_古代亚非文明_第2课_上古亚非文明_课件1
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 也孕育了埃及文化,马克思说:“计算 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 的天文学”,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正 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 生的。
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
尼罗河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 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儿女。
约公元前3000 年,初步统一的古代 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古代埃及是世界 上最早建立的统一 的奴隶制国家.) 国 王自称是神的化身, 他们的陵墓金字塔 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C )
A.《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B.自由女神像
C.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 D.凯旋门
2、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 之一。与“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
字”等关键词都有关的是(C )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罗马
3、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一种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古
学生活动:
猜猜他们分别代表哪一种姓并按种姓的高低 顺序排列。
A:“我是保卫国家,保卫婆罗门的武士,不 用劳动不用纳税。”
B:“刚才幸好跑得快,要不就被武士抓走了, 但是现在我到哪去安身呀?”
C:“今天我得主持一场隆重的祭祀活动。’’ D:“田里的庄稼熟了,明天我就可以去收了。 "
CADB
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 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有亲戚朋友去埃及旅游,他
评价、实质) 5、种姓文 发源地 明代表
文明标志 地位(影响)
古埃及 (非洲)
古巴比伦 (西亚)
古印度 (南亚)
尼罗河 两河流域 印度河
金字塔
古埃及文明 的象征
《汉谟拉比 世界第一部比较
法典》
完备的成文法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 上古亚非文明
(大河文明、农业文明)
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第一目 神奇的金字塔
(科学性)
尼 罗
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 埃及金字塔 立起来. 河 (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奴隶制国 家.) 国王被称为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 他们 建造金字塔作为自己的陵墓,金字塔是国王权力 的象征.
非 洲 北 部
法 老 古 埃 及 国 王 —
法老与王妃
古 埃 及 法 老 图 坦 哈 蒙 黄 金 面 具
法老黄金面具头上的眼镜蛇和秃鹰是王 权的象征。
胡夫金字塔——最大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由230万块巨石垒砌而成,平均每块巨石重 约2500千克。法国化学家戴维杜维斯从胡夫金字塔取下的 小石块加以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 更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
第二课 上古亚非文明
神奇的金字塔
古埃及
汉谟拉比法典 (奴隶制文明的代表)
上古亚非文明
古巴比伦
古代印度的种姓 制度
古印度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伦 古中国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自西 向东,曾先后出现过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北非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 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
(3)性质:
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第一 (4)地位:是世界上_______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第二目 汉谟拉比法典
(进步性)
第三目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落后性)
古代印度地图
印 度 河
恒 河
印度河上游
恒河
约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 奴隶制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 的部落侵入古印度, 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 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 制国家。并逐渐产生 不同的等级,形成严 格的等级制度,史称 “种姓制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里 拉

底 河
底格里斯河‫دج‬
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城(Babylon)遗址
公元前19世纪古巴 比伦王国兴起。公 元前18世纪,第六 代国王汉谟拉比统 一了两河流域,建 立了强大的中央集 权制国家。
古巴比伦城想象图
汉谟拉比(Hammurapi)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隶制社会秩序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 ——
太阳神 沙马什
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 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宣扬思想:君权神授
权杖
内容:体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的复仇原则。 法典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 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 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 文明的重要遗产。
公元前1595年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古巴比伦王国约在公元前1595年被赫梯所灭, 公元前6世纪初,兴起的新巴比伦王国曾强盛一时, 威震西亚。
胡夫 金字 (2)数量:埃及金字塔有_____ 80 多座,其中_______ 塔是最大的金字塔。
专制王权 (3)埃及金字塔是_____________ 的象征。
(4)评价:金字塔是_______________的标志。
古埃及文明
第二目 汉谟拉比法典
(进步性)
伊拉克政区地图



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لف‬
二、汉谟拉比法典
(一)古巴比伦的地理位置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 古代西亚的两河(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的灿烂文明。 (二)古巴比伦的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 统一王国的统治和_____________ 奴隶制社会秩序 (1))目的:为维护______________ , 汉谟拉比 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___________
金字塔墓道
埃及的金字塔展现了它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 术。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奴隶修建金字塔
神奇的金字塔
(科学性)
一、神奇的金字塔
(一)埃及的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 部,_________ 尼罗河 埃及地处_________ 孕育了古埃及灿 烂的文明。 (二)古埃及的文明成果——金字塔
法老的陵墓。 (1)用途: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作为___________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群 从左到右依次为第四王朝门卡乌拉(胡夫之孙)、哈 佛拉(胡夫之子)、胡夫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是 孙子的几个妻子。金字塔大小代表王权和财富。
哈佛拉(胡夫之子)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 希腊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斯芬克斯”。在古埃及神话 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狮身人面像面部是 仿照哈佛拉的面像雕塑的。宣扬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法典由序言 _______、 正文 和_______ 结语 三部分构成。序言和结语宣扬 _______ 君权神授 ______________ 。正文共282条,比较全面地反映 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国王 汉谟拉 比
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界限森严; 2、种姓职业世袭; 3、种姓实行内婚。
种姓制度的影响:
严重地阻碍 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一)地理环境
印度河 和_________ 恒河 __________ 孕育了古老的印度文明。 (二)古印度的文明遗迹 种姓制度 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 (1)含义: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________ 种姓制度。 四 (2)内容:种姓制度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_____ 婆罗门 、________ 刹帝利 、________ 吠舍 、________ 首陀罗 。 个等级:________ 宗教祭祀神权 第一等级婆罗门是祭司贵族 _______掌管________________ ,享有 崇高地位;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________________ 国王、武士、官吏,掌管 国家军事、行政权 ________________;第三等级吠舍是 ________________, 农民、手工业者、商人 供养前两个等级,多数人无政治权利;第四等级首陀罗是 贫困失去土地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乎无权利,主要从事低 贱的职业。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 一、二等级
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是等级制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 种姓等级示意图 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