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例看人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转换

合集下载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亿计的人口。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胰岛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制定是为了帮助患者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并管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的治疗方案。

1. 胰岛素治疗的基本原则胰岛素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个体化和定制化。

每个病人的胰岛素需求因素不同,包括年龄、体重、身体活动水平、饮食习惯和胰岛素敏感性等。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确保血糖控制的有效和稳定的关键。

除了个体化之外,胰岛素治疗方案还应根据病人的糖尿病类型和状态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替代是必要的,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可以考虑口服药物治疗,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

2. 常见的(1)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是最常见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之一,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需求较低的1型糖尿病患者。

该方案包括每天的基础胰岛素注射,以维持基础血糖水平。

通常情况下,胰岛素的注射时间是在晚餐前或睡前,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2)基础-餐后胰岛素治疗方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1型糖尿病患者的需求较高者,基础-餐后胰岛素治疗方案是更常用的选择。

该方案包括每天的基础胰岛素注射,以及每餐前或餐后的额外快速或超快速胰岛素注射。

这有助于控制血糖的波动,尤其是餐后血糖峰值。

(3)胰岛素泵治疗方案胰岛素泵是一种可以持续输送胰岛素的设备,适用于需要更为个体化和精确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该方案通过胰岛素泵和连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提供了更为灵活和准确的胰岛素输送。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胰岛素剂量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和活动。

3.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监测和调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

这包括血糖的监测和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的血糖监测,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如果血糖水平不稳定或超出正常范围,胰岛素剂量可能需要相应的调整。

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的几个方案

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的几个方案
糖尿病 患者之友
◆上 海第二 医科 大学附 属瑞金 医院


主任 医师
博 士生导师 宁 光
型 糖 尿 病 是 由 于 患 者 的 胰 虽 然 只 需 患 者 每 天 注 射 一 次 胰 水 平 , 而 可 达 到 良好 地 控 制 血 从
岛 素 分 泌 相 对 不 足 或 靶 器 岛 素 ,却 能 使 患 者 安 全 有 效 地 糖 、 止并 发 症 发 生 的 目的。 防

原料: 玉竹 、 冰糖 各 2 5克 ,
银耳 1 克。 5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在 服 用 降 岛素 。 然糖 尿 病 患 者 在该 阶段 虽 : 加水煮沸 ,然后调入冰糖稍熟 : 糖 药 进 行 治 疗 却 不 能 很 好 地 控 的 治 疗 中 注 射 胰 岛 素 的 次 数 增
要 一 个 安全 过 渡 的 过 程 。那 么 , 后 的 血 糖 和 夜 间 的 血 糖 得 到 有 分人 仍可 撤掉 胰 岛素 ,重 新 改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如 何 从 服 用 降 效 的控 制 。
用 口服 降 糖 药 物 进 行 治疗 。
糖 药安 全地过 渡 到注射 胰 岛素

制用法 : 将玉竹、 耳一起 : 银
: 即可。每 日 一剂, 分两次服 下。 : 制 血糖 时 ,可在 服用 降糖 药 的 多了, 但这种 治疗方 法更符合人
基 础上 ,于 晚餐 前或 临睡 前 注 生理性胰 岛素 的分泌规律 。 糖尿 : 适应症 : 此方适合有 口渴多 射 一次 中效 胰 岛素或 长效 基础 病 患者 在三餐 前使 用短 效胰 岛 : 饮、 多食易饥 、 形体消瘦、 大便燥 胰 岛 素 ( 甘 精 胰 岛 素 ) 以 提 素 进 行 治 疗 可 有 效 地 控 制 餐 后 如 , : 结等症状的 胃热炽盛型糖尿病 高 基 础 胰 岛 素 的 水 平 ,从 而 可 血 糖 , 睡 前 使 用 长 效 胰 岛 素 进 在 患者使用。 本刊资料库 更 好 地 控 制 血 糖 。该 治 疗 方 案 行 治 疗 可 维 持 住 基 础 胰 岛 素 的 ^

从1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谈仝小林教授糖尿病诊疗经验

从1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谈仝小林教授糖尿病诊疗经验
5 5 抗 生 素的应 用 : 医学 治疗 急性乳 腺 炎 主要 是 针 . 西
冯某 ,5岁 ,05年 4月 就诊 。诉 产 后 哺乳 4 2 20 0余 天, 发病前 一天 , 因外 出未能 及 时哺乳 , 晚出现发 热 , 当
伴 口苦咽 干 , 便秘 。右乳 肿胀 疼 痛 明显 , 汁不 畅 。触 乳
维普资讯
光 明 中 医 20 07年 4月 第 2 第 4期 2卷
CG C A r 0 7V l 2 4 J MT M p l 0 . o2 . i 3天 。 一
2 治 疗方 法
天 , 嘱其按 时热敷 吸乳 。服 用一 剂 后 热退 , 剂 后 乳 并 3 房 肿痛 及其 它症状 消 失 。
3 1 疗 效标 准 : 愈 , 身 症 状 及 乳 房肿 痛 消失 。无 . 治 全
效 , 身 症 状 无 明 显 改 善 , 房 肿 痛 加 重 , 进 入 化 全 乳 遂
脓期 。
32 结 果 : . 治愈 2 5例 , 例 因羞 于排 乳 , 服药 物而进 1 拒
入成 脓期 。
4 典 型 病 例
诊 , 部灼热 。右乳 房 肿块 3m×4 m大 小 。舌 红 、 局 c c 苔
黄 , 弦数 。血常 规检查 白细 胞 1 . 0 / 。诊 断为 脉 5 6×1 L
早期乳 痈 , 属肝 郁 气滞 , 疏肝 解 表 , 证 予 消肿 通 乳 。用 瓜蒌 牛蒡 汤 加减 。瓜 蒌 1g 牛 蒡 子 1g 天花 粉 1 g 5, 2, 2,
疗 成功 的关键 , 为确 保 消 法一 步 到位 , “ ” 一 消 了之 , 故 在 通乳 , 回奶 的 同时使 用人工 排乳 。同时 , 人工 排乳 在 前 应做 好初 为人母 , 涩怕痛 的产 妇思 想工 作 , 知后 羞 告 果, 取得 配合 。 53 通 乳 、 . 回乳 药 相 期 并用 : 乳 药 与 回乳 药 合 并 应 通 用, 看似 矛盾 , 治早 期乳痈 却是 常法 。对 全身症 状较 轻 的先 用鹿 角 , 用麦 芽 , 需 断奶者 优佳 。临床 单用麦 继 对 芽 回乳 , 不仅价 廉方 便 , 味 正 无 副 作 用 , 者 乐 于 接 且 患 受 。生麦 芽还有 破 气散结 , 促进 循环 作 用 ; 生鹿 角具有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1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就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进行胰岛素治疗.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缺乏,需要每天至少三次胰岛素治疗.一: 三餐前应用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血糖升高,而胰岛素的分泌不能相应升高,仍处于低水平,不能控制餐后的高血糖,所以要在每次进餐前注射胰岛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 短效胰岛素包括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等,由于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在1小时左右起作用,所以要在餐前20~30分钟注射.首先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1.:经过三餐前的短效胰岛素治疗后,如果餐后血糖达标(6~8),也要测下一餐前的血糖,如果低于(4.5),是由于短效胰岛素的作用所致,这就需要更换为速效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因为速效胰岛素的作用维持时间较短效胰岛素短,很少引起下一餐前的低血糖.如果经过三餐前的短效胰岛素治疗后,餐后血糖一直较高,这时需要酌情增加短效胰岛素的剂量,每次在餐前酌情增加.剂量的调整一定要在控制饮食和相对固定每餐进食量的情况下进行调整速效胰岛素(诺和锐、优泌乐等)皮下注射后在半小时左右起作用,所以要在餐前5~15分钟注射,由于速效胰岛素起效快,如果在餐前忘记注射,可以在进餐时注射,也可以在进餐后即刻注射.首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胰岛素的用量,使餐后血糖达标.二、控制黎明现象有些1型患者在三餐前应用胰岛素后,餐后血糖控制较理想,但是在清晨时出现血糖升高,这就是黎明现象.黎明现象主要是升糖激素在清晨时分泌所致的清晨高血糖.在诊断黎明现象时,要排除夜间低血糖后清晨高血糖(Somogyi现象),监测凌晨2~3点的血糖可以明确清晨高血糖的原因.控制黎明现象可以选择以下方法.(一) 一天四次胰岛素治疗1: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睡前应用中效胰岛素: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在晚上10点左右注射中效胰岛素(NPH),因为中效胰岛素的峰值时间为6~8小时,正好能控制清晨出现的高血糖,一般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凌晨2~3点的血糖(此时是否有低血糖)和清晨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具体用量视个人年龄、体重、身体素质、病情轻重等方面来计算)2: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每日加用1次甘精胰岛素:三餐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每日应用一次甘精胰岛素,从小剂量开始(至今尚末得到有关妊娠期间使用的确切资料、儿童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尚待评估,)根据凌晨2~3点的血糖与清晨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早餐前应用,在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时,还能够减少三餐前胰岛素用量,也可以在晚餐前应用,控制空腹高血糖的效果更明显,注意:要保证每天在同一时间注射,以符合长效胰岛素的作用,持续24小时的特点.(具体用量视个人年龄、体重、身体素质、病情轻重等方面来确定)(二):一天3次胰岛素治疗为了控制黎明现象,同时不增加胰岛素注射次数,可以在早、中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在晚餐前应用预混制剂.既能控制晚餐后的高血糖,还可以控制黎明现象.但是在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其中效胰岛素的作用高峰时间是6~8小时,正好在凌晨2~3点,此时应监测该点的血糖,以不出现低血糖为原则,保持此点的血糖在4以上,再观察空腹血糖能否达标,如果空腹血糖仍高,而凌晨2~3点的血糖不高,此时不能将晚餐前预混胰岛素加量,需改为一天4次胰岛素注射,应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控制黎明现象.三、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治疗1型DM在应用胰岛素治疗中,有些患者应用的剂量比较大,但是血糖控制不理想、血糖波动大、再加量后又会引起血糖偏低,过后又出现高血糖.对于出现该情况的年轻患者,建议用胰岛素泵治疗.对于成年患者,尤其是LADA(成人晚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餐时加用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有禁忌证者不能用).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加用短效的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对餐后或空腹血糖升高者,可以应用长效的二甲双胍. 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法与注射时间1;餐前血糖<2.8应减少短效或预混胰岛素2~3U并立即进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碳水化合物10g以上;2:餐前血糖2.8~3.9应减少胰岛素用量1~2U,立即开始吃饭;3:餐前血糖3.9~7.2继续保持原餐前胰岛素用量;4:餐前血糖7.2~8.3增加餐前胰岛素1U;5:餐前血糖8.3~11.1增加餐前胰岛素2U;6:餐前血糖11.1~13.9增加餐前胰岛素3U,并延迟就餐15分钟(胰岛素注射45分钟进餐);7:餐前血糖13.9~16.7增加餐前胰岛素4~6U,并延迟就餐20~30分钟(胰岛素注射40~60分钟进餐);8:餐前血糖16.7~19.4增加餐前胰岛素8~12U,并延迟就餐30分钟.尿酮体阳性者,应增加液体摄入量,必要时改用胰岛素小剂量持续静滴;9:饮食计划改变者,应酌情增减餐前胰岛素用量;10:餐前活动增加者,应加餐和(或)减少胰岛素1~2U、餐前活动减少者,应考虑增加胰岛素1~2U.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空腹理想4~6.1 可接受 6.1~7 不理想 >7餐后一小时理想 4.4~11.1餐后二小时理想 4.4~7.8 可接受 7.9~10 不理想 >10 餐后三小时理想 3.9~6.1睡前理想 5~6 可接受 6.1~10 不理想 >10 餐后三小时越接近空腹,说明血糖越平稳、波动小.血糖达标是其基础,是糖尿病控制的首要目标.空腹血糖如在4mmoI/L左右时,请您注意夜间是否有低血糖,要监测夜间血糖,餐后血糖不要控制太低,防下餐前出现低血糖.如睡前血糖不高,而空腹高,应注意鉴别是''黎明现象''还是Somogyi现象.(两种现象处理方法不同)应强调血糖达标,越接近正常越好(尤其是餐后血糖,因餐后血糖占全天的3分之2以上).达到血糖控制标准,有小部分同学不论使用那一种药物会出现低血糖,有的呈严重的低血糖,应注意预防.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标准理想可接受不理想总胆固醇(TC) <4.5 4.5~6.0 >6.0甘油三酯(TG) <1.5 1.5~2.2 >2.2HDL >1.1 0.9~1.1 <0.9LDL <2.5 2.5~4.4 >4.4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大于等于11.3mmoI/L可以是高乳糜微粒血症的表现,有发生胰腺炎的危险,这些患者需要立即将甘油三酯控制在<4.5mmoI/L水平,再进一步达标.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标准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能减少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1型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的一种表现,二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是包括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冠心病在内的综合症一部分.糖尿病合并肾病时的血压要控制在120/70mmHg血压控制标准理想 <130/80 可接受130/80~160/90 不理想>160/90糖尿病患者体重控制标准理想可接受不理想M<25 M25~27 M>27F<24 F24~26 F>26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M,男性;F,女性控制体重和肥胖,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血糖控制,并能减轻高血压、高血脂.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理想 <6.6%~8% 不理想>8%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反映3个月左右的血糖变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说明血糖持续、稳定地被控制.(但有些患者低血糖现象多次发生,所查验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看似正常,但不能反映该患者在三个月内的血糖变化).尿微量蛋白控制达标通过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控制,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使尿徵量白蛋白控制在正常范围分类 24小时量(mg) 阶段尿(ug/min) 即刻尿(ug/mg肌酐) 正常 <30 <20 <30尿微量白蛋白 30~300 20~200 30~300临床白蛋白尿 >300 >200 >300因为尿白蛋白每日排泄量可有明显差异,所以需要在3~6个月内检测3次标本,其中至少2次升高才可确定微量白蛋白尿.并应排除发热、锻炼、感染、明显高血糖、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引起的蛋白尿(长沙三诺生物传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尿徵量白蛋白检测试条''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实用的检测方式,在家也可以了解患者本身是否有尿微量白蛋白尿,能更好地治疗与控制糖尿病肾病).苏木杰现象''苏木杰现象''即低血糖后高血糖,是指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在夜间(也有的人在傍晚即下午3~4点低血糖,而晚餐前又高血糖)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到清晨出现明显的空腹高血糖.''苏木杰现象''的诱因是不适当地应用过量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造成午夜时出现低血糖,致使我们身体本身反应性的增加胰岛素拮抗激素的释放,而出现清晨(有的人晚餐前)的高血糖. ''苏木杰现象''低血糖后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可持续数天至十余天。

胰岛素治疗病例分享

胰岛素治疗病例分享
治疗过程
由于李女士的血糖不能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医生决定启动胰岛素 治疗。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
效果
通过胰岛素治疗,李女士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成功完成了妊 娠。
病例三:特殊类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01
背景
患者张小姐,20岁,被诊断为单基因突变引起的特殊类型糖尿病。
02
治疗过程
由于张小姐的糖尿病类型对口服降糖药反应不佳,医生选择胰岛素治疗
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这些情况下应首选静脉输液 纠正代谢紊乱,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胰岛素治疗。
低血糖倾向:患者有严重低血糖史或无症状性低血糖, 不宜使用胰岛素治疗。
过敏反应:对胰岛素或其制剂成分过敏者,不能使用胰 岛素治疗。
02
病例介绍
病例一: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
背景
患者王先生,50岁,被诊断为2 型糖尿病5年,一直通过口服降
胰岛素治疗病例分享
汇报人:XXX 2023-11-22
目录
• 胰岛素治疗概述 • 病例介绍 • 胰岛素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01
胰岛素治疗概述
胰岛素治疗的意义
01
02
03
血糖控制
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地降 低血糖水平,并将其维持 在正常范围内,减少糖尿 病并发症的风险。
保护胰岛β细胞
通过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 ,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 负担,保护其功能,延缓 糖尿病的进程。
智能胰岛素输送系统
研发能够实时监测血糖水平并自动调整胰岛素剂量的智能胰岛素 输送系统,以实现更精准、更自动化的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血糖和病情调整胰岛素类型和剂量。
03

甘精胰岛素病例分享

甘精胰岛素病例分享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肌梗死
全因死亡率
RRR=Relative Risk Reduction P=log Rank
UKPDS 80. N Eng J Med 2008; 359.
ADVANCE/ACCORD/VADT研究
ADVANCE研究
主要终点RRR
ACCORD研究
VADT研究
10%
P=0.013
10%
P=0.16
患者血糖并未有效控制!
思路:该如何对该患调整用药?
该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
– 达标值:?
-- 如何保护肾脏功能 ? -- 预防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 ?
降低HbA1C对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性(UKPDS)
微血管并发症
37%
e.g. 肾脏和致盲* 外周血管并发症导 致手术截肢*
HbA1c
43%
1%
21% 14%
入院前治疗方案
降糖:诺和锐30早12U、晚10U餐前皮 注; 降压:厄贝沙坦150mgQD、比索洛尔 2.5mgQD; 抗凝: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 调脂:辛伐他汀20mgQN。

入院后监测血糖
9月9日 空 腹
早 餐 后
午 餐 前
午 餐 后
晚 晚 睡 凌 空腹 餐 餐 前 晨 (第 前 后 3点 二天 )

辅助检查
BUN6.9 mmol/L、Cr146.3 umol/L 、 UA551.48umol/L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798mg/24h 尿常规:细颗粒管型(+)、透明管型 (+)/LP Hb102 g/L

辅助检查
B超: 腹部示:脂肪肝并肝囊肿、膀胱残余尿 阳性,余阴性; 心脏:双方大,肺动脉高压、左心收 缩功能正常; 双侧颈动脉:硬化改变

诱发弗雷德里克思考胰岛素提取方法的病例

诱发弗雷德里克思考胰岛素提取方法的病例

诱发弗雷德里克思考胰岛素提取方法的病例(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介绍弗雷德里克及其对糖尿病的研究背景二、弗雷德里克对胰岛素提取方法的探索1.病例的启示2.实验过程与困难3.成功提取胰岛素三、胰岛素提取方法的应用与影响1.糖尿病治疗的革命2.荣誉与奖项四、结语:弗雷德里克的贡献与启示正文一、引言弗雷德里克·班廷(Frederick Banting)是一位加拿大医生,他在 20 世纪初糖尿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长期患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失明等严重后果。

在班廷之前,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不治之症。

而班廷通过研究病例,成功找到了胰岛素的提取方法,为糖尿病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二、弗雷德里克对胰岛素提取方法的探索1.病例的启示1920 年,班廷在阅读一篇关于糖尿病的论文时,受到了一个病例的启发。

病例中,一个叫做汤普森的糖尿病患者在胰腺手术中意外损伤了胰岛,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病情得到缓解。

这个病例让班廷意识到,胰岛素可能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2.实验过程与困难班廷立即开始进行实验,试图从动物胰腺中提取胰岛素。

然而,他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提取过程中会出现凝固、降解等问题。

在经过一系列尝试后,班廷意识到需要将胰腺研磨成糊状物,才能提取出胰岛素。

3.成功提取胰岛素1921 年,班廷成功地从狗的胰腺中提取出了胰岛素。

随后,他与同事詹姆斯·科利普合作,继续研究胰岛素的提取方法和纯化技术。

1922 年,他们成功地将胰岛素纯度提高到可供临床使用的水平。

三、胰岛素提取方法的应用与影响1.糖尿病治疗的革命胰岛素提取方法的成功,使得糖尿病治疗迎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补充体内胰岛素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2.荣誉与奖项班廷和科利普的贡献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1923 年,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在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糖尿病疑难病例讨论1

糖尿病疑难病例讨论1

糖尿病疑难病例讨论1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但有时病情复杂,难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本文将讨论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疑难情况,并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

病例描述患者是一位50岁的女性,被诊断出2型糖尿病已有10年。

近期她的血糖控制不稳定,经常波动在高血糖和低血糖之间。

她已经按医生建议进行了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

她经历了多次低血糖事件,导致她对胰岛素治疗产生了恐惧心理。

讨论胰岛素治疗调整为了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可考虑对胰岛素治疗进行调整。

建议逐渐引入长效胰岛素,并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同时,也应加强患者的血糖自我监测的训练,以便能够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药物治疗方案调整除了胰岛素治疗,还可以考虑调整患者的口服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耐受性,可以考虑增加或替换当前使用的口服药物。

例如,针对高血糖的情况,可以加入二甲双胍或双胍类似物的药物。

营养咨询和教育患者应接受专业的营养咨询和教育,了解如何合理安排饮食,控制血糖。

特别是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期间,患者需掌握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低血糖的风险。

心理支持和教育考虑到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恐惧心理,建议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

理解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她建立正面的治疗态度和信心。

多学科团队协作治疗糖尿病疑难病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

内分泌学专家、营养师、护士和心理学家等都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支持。

结论针对这位糖尿病疑难病例,我们建议对胰岛素治疗进行调整,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营养咨询、心理支持和教育。

同时,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提供更全面和个体化的治疗。

预混胰岛素治疗案例分析及点评

预混胰岛素治疗案例分析及点评

2020年11月 第17卷 第21期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1岁,农民。

血糖升高10余年,控制不佳1年住院。

患者10余年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无口干、多饮、多尿,无手足麻木、视物模糊,无手抖心慌,无饥渴消瘦等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开始口服降糖药治疗,具体不详。

3年前至当地医院复查FPG13 mmol/L,加用来得时(具体剂量不详)降糖治疗4 d自行停用,改为格列美脲4 mg联合二甲双胍250 mg,tid降糖,后因发现血糖升高10余年,发热4 d,至我院住院,无口干、多饮、多尿,无视物模糊,无消瘦、好转出院后改降糖方案为门冬胰岛素餐前早18 IU、餐前中13 IU、晚餐前10 IU,地特胰岛素14 IU,伏格列波糖0.2 mg,tid降糖,我院门诊随访。

1年前血糖控制不佳(具体数值不详),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等不适,为求进一步治疗,拟“2型糖尿病伴血糖糖控制不佳,高血压”收住入院。

起病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可,胃纳佳,睡眠安,大便黄软,小便如上述,近1年消瘦5 kg。

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收缩压最高达190 mm Hg,舒张压最高达110 mm Hg,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qd降压,未监测血压。

患者有饮酒史40年,750 mL/d;吸烟史3年,12支/d;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神清,血压140/88 mm Hg,身高169 cm,体重65 kg,体质指数(BMI)22.76 kg/m2。

腰围84 cm,臀围89 cm,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两下肢病理征(-)。

实验室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9.4%。

血脂四项:甘油三酯1.65 mmol/L,总胆固醇3.6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9 mmol/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ase,ALT)24 U/L,谷草转氨酶(AST)25 U/L;白蛋白39.1 g/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77.1[mL /(min·1.73 m2)]。

胰岛素治疗病例集

胰岛素治疗病例集

诺和锐30、诺 和 灵® 30R或50R
2007年9月
贵州省糖尿病中心&贵阳医学院附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病例1—体查
BMI=22.34kg/m2,WHR=0.89 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四肢浅 感觉减弱,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2007年9月
贵州省糖尿病中心&贵阳医学院附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贵州省糖尿病中心&贵阳医学院附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2007年9月
病例3-治疗经过
静脉输注胰岛素:患者入院后先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
(0.1U/h/kg),待血糖降至14 mmol/L以下后改为胰岛素皮 下注射(三餐前短效及睡前中效)。
入院5天后做 OGTT、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见下:
血糖(mmol/L) 胰岛素(mU/L) C肽 (nmol/L)
病例3-点 评




该病例糖尿病4年,未认真治疗。入院随机血糖32.4 mmol/L,尿酮3+,说明该患者糖尿病控制极差。 后做 OGTT、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显示患者胰岛β 细胞功能很差 按糖尿病酮症处理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 (0.1U/h/kg),待血糖降至14 mmol/L以下后改为胰 岛素皮下注射(三餐前短效及睡前中效) 治疗中发现每日胰岛素用量增加至50u以上时血糖仍 控制欠佳,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因此加用 格华止使血糖得到进一步控制。 后采用预混胰岛素30R,联合格华止使血糖良好控制。
2007年9月
贵州省糖尿病中心&贵阳医学院附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病例2—辅查
OGTT+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为:
0h
血糖(mmol/L) 8.92 胰岛素(mU/L) 5.11 C肽 (nmol/L) 0.69

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调整技巧

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调整技巧
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调整技巧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胰岛素基础知识介绍 • 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技巧 • 胰岛素注射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 • 胰岛素自我管理教育指导
01
引言
胰岛素的重要性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抑制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
THANKS
大腿外侧
适合注射中效型和长效型胰岛素。注射时要注意 大腿放松并屈曲,消毒皮肤,垂直进针,注射角 度不宜过深。
03
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技巧
根据血糖水平调整
血糖控制目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医生 协商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

调整注射剂量
根据血糖水平,合理调整胰岛素 注射剂量,以达案调整的必要性
随着病情的进展和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的变化,胰岛素剂 量可能需要调整。
不合理的胰岛素剂量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引发低血糖或 高血糖。
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患者自我管理对于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胰岛素使用技巧、规律监测血糖以及调整饮食和运动等,患者可以实现 更好的血糖控制。
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合并用药可能影响胰岛素的代 谢和作用,应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妊娠患者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
妊娠期胰岛素抵抗增加,应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 胰岛素剂量。
妊娠期胰岛素应用应避免低血糖反应,尤其是在妊娠 早期和晚期。
妊娠期胰岛素应用应选用人胰岛素,避免使用动物胰 岛素。
妊娠期胰岛素应用应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相结合 ,以取得最佳疗效。
胰岛素自我管理技巧训练
注射技巧训练
教会患者正确的注射方法、部 位、时间等技巧,以保证胰岛

胰岛素治疗方案

胰岛素治疗方案

正常情况下餐后2h血糖较餐前血糖升高1.7~3.3mmolL正常情况下, 每餐前血糖与前一餐餐后2h血糖相比改变不超过1.7mmolL
如果餐后2h血糖较餐前血糖升高3.3mmolL,考虑增加餐时胰岛素剂量 10% ~ 20% (通常为 1 ~ 4 U),如果餐后 2h 血糖升高不足 1.7mmolL , 甚至低于餐前血糖,考虑减少餐时胰岛素剂量10% ~ 20 %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监测及管理
声明2:动脉血气分析仪比血糖仪更准确地监测动脉血糖(2 级+ ,弱推荐) 声明3:时间间隔对于新入院的危重患者或危重患者,持续输 注胰岛素,持续监测不应超过1小时,直到血糖水平和胰岛素 注射率稳定(2级+,弱 推荐)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监测及管理
声明4:我们建议在入院ICU时常规测量糖化血红蛋白(2级+,弱推荐)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监测及管理
声明25:低血糖高危危重患者,每1-2h监测一次血糖水平,低血糖危 重患者,15 min内监测血糖辅助治疗后,直到血糖稳定在目标范围内 (2级+,弱推荐)
声明26:对于使用胰岛素时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胰岛素输 注,静脉注射15-20g葡萄糖,以避免神经系统损伤。葡萄糖应进一步 使用,直到血糖水平在目标范围。同时,应避免医源性高血糖(2级+, 弱推荐)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代表了发病前4- 12周体内的平均 葡萄糖量(2022年发表重症医学杂志:对危重病人血糖管理的中国专家 共识)。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就增加2030%]脓毒症和糖化血红蛋白 >值为6.5%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不 全,入院后72小时内死亡率较高
泵转笔方案
午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 = (胰岛素泵午餐餐 前大剂量 + 午餐前至 晚餐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 × 110% 晚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 = (胰岛素泵晚餐餐 前大剂量+晚餐前至睡 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110% 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剂量:睡前至次日早餐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

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的几个方案

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的几个方案

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的几个方案2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靶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升高而引起的。

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只需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即可控制血糖。

但当其服用降糖药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时,则必须改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然而临床实践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将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改为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需要一个安全过渡的过程。

那么,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从服用降糖药安全地过渡到注射胰岛素呢?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用如下三个阶段性的治疗方案:第一个阶段——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时,可在服用降糖药的基础上,于晚餐前或临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或长效基础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以提高基础胰岛素的水平,从而可更好地控制血糖。

该治疗方案虽然只需患者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却能使患者安全有效地控制住血糖。

第二个阶段——每天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该治疗方案主要可供采取第一个阶段的治疗方案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

该类患者应先停用口服降糖药,然后改为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70/30或50/50预混胰岛素,以使三餐后的血糖和夜间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三个阶段——每天注射四次胰岛素该阶段属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强化治疗阶段,其具体的治疗方案是:于早餐、中餐和晚餐前各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于临睡前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

虽然糖尿病患者在该阶段的治疗中注射胰岛素的次数增多了,但这种治疗方法更符合人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规律。

糖尿病患者在三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在睡前使用长效胰岛素进行治疗可维持住基础胰岛素的水平,从而可达到良好地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总之,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时,完全可以改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这些患者经过短期的胰岛素治疗后,不但可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还能加速其他疾病(如感染、创伤)的改善。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原则与实践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原则与实践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原则与实践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治疗中。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原则和实践方法。

一、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原则胰岛素剂量调整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治疗目标来制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则:1. 个体化定制:每个病人都有不同的胰岛素需求,因此,剂量调整应该根据个体化情况进行。

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努力,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结果进行适当的剂量调整。

2. 合理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应与饮食控制相结合。

饮食要低糖、低脂,并且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

患者应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空腹进食。

3. 血糖监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特别是在胰岛素注射前后的血糖波动情况。

这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胰岛素的效果,及时调整剂量。

4. 逐渐调整:胰岛素剂量的调整应该是逐渐进行的,每次只调整一小部分剂量。

这样可以减少剂量调整带来的不适和风险。

同时,要注意进行足够长的观察期,以便判断剂量调整的效果。

二、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实践方法除了以上原则,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践方法,可以用于胰岛素剂量的调整:1. 持续监测:持续监测血糖水平是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础。

患者可以利用便携式血糖仪随时监测血糖,记录下来并与医生讨论。

2. 升高剂量: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偏高,则可能需要增加胰岛素剂量。

在增加剂量时,应该注意逐步增加,每次只增加2-4个单位,并在监测血糖的基础上进行。

3. 降低剂量: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过低或存在低血糖的风险,则需要减少胰岛素剂量。

减少剂量时也应逐步进行,每次减少2-4个单位,并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

4. 注意饮食与运动:饮食和运动对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有重要影响。

患者应根据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例如,运动后可能需要减少胰岛素剂量,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5. 寻求专业指导:胰岛素剂量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盐城的糖尿病治疗病例展示

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盐城的糖尿病治疗病例展示

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盐城的糖尿病
治疗病例展示
简介
本文档旨在展示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盐城地区用于糖尿病治疗的病例。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病例,展示了该药物在患者身上的效果和安全性。

病例一
- 患者性别:男
- 年龄:55岁
- 诊断:2型糖尿病
- 初始状况:血糖控制不佳,长期使用口服药物无明显效果
- 治疗方案:开始使用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 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达到了理想范围,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病例二
- 患者性别:女
- 年龄:45岁
- 诊断:1型糖尿病
- 初始状况:血糖波动大,频繁低血糖发作,无法有效控制
- 治疗方案:转用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 治疗结果:患者血糖波动明显减少,低血糖发作次数大幅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病例三
- 患者性别:男
- 年龄:60岁
- 诊断:2型糖尿病
- 初始状况:肾功能损害,常规口服药物不能使用
- 治疗方案:开始使用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 治疗结果: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肾功能稳定,无不良反应。

结论
通过以上病例的展示,可以看出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盐城地区的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个体差异存在,治疗方案仍应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进行调整。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史上最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技巧!

史上最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技巧!

史上最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技巧!干货∣病例∣答疑∣新知∣好课每日4针胰岛素治疗如何转化为一天2针预混?每天2针预混如何转化为3针?胰岛素泵如何转为4针方案?▫▫▫教大家▫▫▫掌握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的技巧本期你将学到这些:○胰岛素治疗有哪些方案?○胰岛素治疗方案之间何时转化?○胰岛素治疗方案之间如何转化?一临床胰岛素治疗的1-2-3-4-持续方案二每日1次方案转换为每日2次胰岛素方案1. 什么时候转化?(1)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HbA1c或空腹血糖仍然不能达标,可以更改为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2)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空腹血糖已经达标,但HbA1c≥7%2. 如何转换?(1)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晚餐前预混胰岛素不变,早餐前增加3~6U▪根据空腹和晚餐前血糖调整预混胰岛素的剂量(2)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调整后剂量=基础胰岛素的剂量*1.3▪ 1:1分配到早晚餐前▪根据空腹和晚餐前血糖进行调整三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转为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1. 什么时候转换?(1)血糖控制不达标,病程较短(<10年),有残存的B细胞功能,预混胰岛素总剂量≤50U,可以尝试转换为口服药联合基础胰岛素2. 如何转换?(1)HbA1c≤8%,基础胰岛素起始剂量=原预混胰岛素剂量*0.6 (2)HbA1c>8%,基础胰岛素起始剂量=原预混胰岛素剂量*0.8 四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转为每日3次胰岛素方案1. 什么时候转换?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后HbA1c≥7.0%的患者2. 如何转换?(1)每日2次预混人胰岛素→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先把人胰岛素转换成胰岛素类似物,总剂量等量转换,1:1分配到早晚餐前▪午餐前加2~4U或胰岛素总量的10%,早餐前可减少2~4U(2)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早晚餐前等剂量转换▪午餐前加2~4U或胰岛素总量的10%,并减少早餐前剂量2~4U 五每日1次/2次/3次方案转换为每日4针方案1. 什么时候转换?每日1次/2次/3次胰岛素方案时,经过充分剂量调整,HbA1c 仍然不达标2. 如何转换?▪每日1次/2次/3次的胰岛素总量保持不变▪ 60%的总量=睡前基础胰岛素的剂量▪ 40%的总量=三餐前餐时胰岛素的剂量,1:1:1分配到三餐前▪根据餐后血糖调整三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剂量六每日4针方案转换为每日1次/2次/3次方案1. 什么时候转换?(1)每日4次胰岛素短期强化方案时,可以改为更简单地治疗方案的情况(2)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3)因为围手术期、应激状态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后2. 如何转换?(1)每日4次方案转换为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每日4次方案中的基础胰岛素=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的剂量睡前应用(2)每日4次方案转换为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口服药▪每日4次方案中的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中的基础胰岛素的剂量▪ 1:1分布到早晚餐前(3)每日4次方案转换为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4次方案中的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中的基础胰岛素的剂量▪ 1:1:2分布到早、中、晚餐前七每日1/2/3/4次方案转换为胰岛素泵什么时候转换?(1)伴应激状态或围手术期(2)血糖波动大,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者(3)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4)频发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无感知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者(5)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6)不愿接受胰岛素每日多次注射,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7)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怎么转换?(1)每日1/2/3次胰岛素方案时的总胰岛素剂量*(70~100%)=胰岛素泵治疗时的全天胰岛素总量(2)每日基础输注量=全天胰岛素总量×(40%~60%)(平均50%) 初始胰岛素泵治疗时,基础率占总剂量比例建议如下:▪成人全天胰岛素总量×(40%~60%)▪青少年全天胰岛素总量×(30%~40%)▪儿童全天胰岛素总量×(20%~40%)剩余部分为餐前大剂量总量,按照三餐1/3,1/3,1/3分配八胰岛素泵转化每天4次1. 什么时候转换?需要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后:(1)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毒性改善(2)如住院、应激状态、围手术期等情况改善后可改为每日1/2/3次胰岛素皮下注射2. 怎么转换?(1)改为3次餐前短效胰岛素加1次睡前中效胰岛素方案▪早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胰岛素泵早餐餐前大剂量+早餐前至午餐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中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胰岛素泵中餐餐前大剂量+午餐前至晚餐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晚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胰岛素泵晚餐餐前大剂量+晚餐前至睡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剂量:睡前至次日早餐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2)改为3次餐前速效胰岛素加1次睡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方案▪早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泵早餐餐前大剂量▪中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泵中餐餐前大剂量▪晚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泵晚餐餐前大剂量▪睡前皮下长效胰岛素注射剂量:全天基础输注量九胰岛素泵转换为每日1次/2次方案1. 什么时候转换?(1)既往使用方案是基础胰岛素+口服药或预混胰岛素+口服药,血糖控制尚可,由于应激或手术等原因无法使用口服药(2)既往是新诊断的患者短期强化治疗2. 怎么转换?对于情况1: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各种应激等情况缓解后,可以调整为原来的治疗方案对于情况2:(1)改为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胰岛素泵中的基础胰岛素=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的剂量(2)改为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胰岛素泵中的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中的基础部分的剂量▪换算成预混胰岛素的剂量(基础量/70 or 50 or 75)▪ 1:1分布到早、晚餐前总结:胰岛素治疗模式之间的转换,胰岛素剂量的确定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快速掌握其中的技巧显得尤为必要。

人胰岛素基础-餐时治疗转换为诺和锐30治疗

人胰岛素基础-餐时治疗转换为诺和锐30治疗

空腹血糖 8 5 . mmo/ l L,餐后 2小时血糖
糖尿病天地 ・ 临床刊 20 0 8年 9月 第 2卷 第 9 . i b t s o l ,S p 0 8 V l o9
表 1 糖 尿病治 疗优化 /升级后 血糖情 况 胰 岛素 ( 单位 U) 日
用 诺和 锐 3 0早 2U 中 1U 晚 1U治疗。血糖控制 0 0 2 达标,空腹血糖 63 o/ ,餐后 2J .mm lL / 时 l lL 、 mmo 。 /
诺和锐 3 0调整为每 日 两次注射,监测血糖 ,血糖控
制 『 出院 ( 亏 , 血糖监测情况贼 1。出院岳患者依从 )
0 月后复查 C肽释彰 验 ,胰岛 p 细胞功能有昕改
盖 对 结 果 见表 2、 匕
c , o L 。 时 。 小时 小 小时 小 肽、 l) 小 n / m ・ 时 时
治疗前
优化治疗后
10 09 11 .9 .9 .3
09 .6 34 .8 38 .7
l1
月 诺 和锐 ⑤3 2 1 1 0 0 0 2
l2
4 6 2

3 8. 5
8. 1
8. 7. 9 5
7. 6 8

l1
月 诺 和锐 ①3 2 0 4
l 5
l 6
4 8 2 0

1 . 16
8. 1
9. 8. 3 6
既 往 史
肝功 能 :
ALT 3 U/L: 6
否 认 其它相 关 病 史 家 族 史 母 亲 及大 姐患 有糖 尿 病 。
肾功 能 :
BU N 8. m o / , Cr 7 m o /L , M A LB 9m lL 5 l

盐城糖尿病患者诺和佳双胰岛素的使用病例解析

盐城糖尿病患者诺和佳双胰岛素的使用病例解析

盐城糖尿病患者诺和佳双胰岛素的使用病例解析一、背景信息诺和佳双胰岛素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由重组人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组成。

该药物可提供稳定的血糖控制,并且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

本案例将分析盐城地区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的实际情况。

二、病例选取本案例选取了盐城地区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在40-70岁之间,病程在1-10年之间。

所有患者在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前均经过血糖监测,且HbA1c水平在7.5%-10.5%之间。

三、使用方法所有患者在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期间,均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其中,25例患者选择诺和佳双胰岛素注射液替代原有胰岛素治疗,另外25例患者选择诺和佳双胰岛素注射液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四、血糖控制效果评估在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其中,单独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的25例患者,HbA1c水平下降了1.2%;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的25例患者,HbA1c水平下降了1.5%。

五、不良反应观察在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有5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注射部位疼痛,但未影响治疗。

六、结论通过对盐城地区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的病例分析,我们认为诺和佳双胰岛素在血糖控制方面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因此,我们推荐医生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可以考虑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

七、建议虽然诺和佳双胰岛素在血糖控制方面表现良好,但我们建议医生在开具处方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药物过敏史等,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

同时,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应遵循医嘱,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转换管理

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转换管理

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转换管理胰岛素在1型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均不可或缺,但由于胰岛素制剂具有保存条件要求严格、需要注射治疗、容易发生用药错误和低血糖发生风险较高等特点,被列为高警示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即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2011年,英国国家患者安全局(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NPSA)发布安全警示,指出在2003年11月至2009年11月英国16 600起胰岛素相关不良事件(包括6例死亡)中,由于胰岛素品种错误、遗漏或用药延迟及剂量错误等引起的不良事件占不良事件发生总数的60%。

因此,临床实践中保证胰岛素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

此外,有研究显示,胰岛素相关用药错误最容易发生在首次使用胰岛素和更换胰岛素剂型的患者中。

胰岛素转换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非常常见,是影响胰岛素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项对2 272例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观察性随访研究显示,4年内有45%的患者进行了胰岛素转换,包括基础胰岛素转换为餐时+基础胰岛素、基础胰岛素转换为预混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转换为餐时+基础胰岛素等。

胰岛素转换过程中受剂量、注射装置及血糖监测方式等的影响,容易发生血糖波动和低血糖,因此胰岛素转换需要在相关指南指导下谨慎进行。

目前,不少国家制定的糖尿病治疗相关指南中都涉及了胰岛素转换的内容,本研究对现有指南中对胰岛素转换的管理要求进行梳理,为我国制定更系统的胰岛素转换相关指南,完善转换过程管理以及进行转换后监测提供依据。

一、美国胰岛素转换相关指南1.1 《糖尿病诊疗标准2021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2021版》(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1)指出,为糖尿病患者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心血管并发症、不良反应风险、对体重的影响、治疗成本和患者意愿,还应定期(3~6个月)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及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午餐后2h
晚餐后2h
11.7 7.8 5.6
午餐前 晚餐前
12.8
血糖(mmol/L)
10 8 6
6.5
早餐前
7.2 3.7
10.0mmol/L 7.0mmol/L 3.9mmol/L
4
2 0
6:00
9:00
11:00
14:00
17:00
20:00
22:00
3:00
人胰岛素30R 14u
人胰岛素30R 12u
起效时间
最大作用时间
作用持续时间
如何克服目前胰岛素治疗局限性?
门冬胰岛素30提供更理想的治疗选择
灵活
• •
剂量充分优化,血糖持续 改善,但不增加低血糖
1
• 紧邻餐前注射
3 3
注射时间 安全控糖
• 必要时,餐后立即给药
对比预混人胰岛素,显著 减少重度低和夜间低血糖 风险 2
1. Yang WY, et al. 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 2015.accepted 2。Davidson JA, et al. Clin Ther. 2009;31 (8): 1641-51. 3. 诺和锐®30产品说明书
6.2~7.8mmol/L 晚餐前剂量 + 2U
16U→18U
8
餐后达标
<10mmol/L
餐前达标
4
早餐前 既往3天自测血糖 最低值(mmol/L)
4.4~7.0mmol/L
早餐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
午餐后
晚餐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6.6
10.7
6.1
10.4
6.7
11.3
6.5
门冬胰岛素30剂量调整过程-4 再根据晚餐前血糖 调整早餐前注射剂量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去除低血糖可能诱因
无饮酒史 规律晚餐后步行,
酒精摄入 运动增加 未按时就餐/ 进食过少
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
人胰岛素30R
近期无明显活动量增加
偶有注射胰岛素后 忘记进食,或进食减少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30R补充
身高171cm,体重 74 kg,BMI 25.3kg/m2 • 心肺腹无阳性体征。 • 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可及,无减弱。
辅助检查
14 12
8点血糖谱
早餐后2h
12.5
午餐后2h
晚餐后2h
11.7 7.8 5.6
午餐前 晚餐前
12.8
血糖(mmol/L)
10 8 6
6.5
早餐前
7.2 3.7
10.0mmol/L 7.0mmol/L 3.9mmol/L
治疗困境
低血糖诊断
晚餐后高血糖 ↑晚餐前 胰岛素剂量 • 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 mmol/L; • 接受药物的糖尿病患者:血糖≤3.9
↓晚餐前 胰岛素剂量
夜间低血糖
mmol/L
• 该患者夜间血糖3.7mmol/L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低血糖临床表现
• 交感神经兴奋
• 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
• 中枢神经系统
• 神志改变 • 认知障碍 • 抽搐 • 昏迷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低血糖分类
严重低血糖
• 需要他人帮助 • 常有意识障碍 • 低血糖纠正后神经系统症状改 善 • 血糖≤3.9mmol/L
无症状性低血糖
• 无低血糖症状
症状性低血糖
安心控糖,平稳达标
-----病例分享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苏向辉
主诉
• 患者男性,47岁,机关职员
•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7年,反复发作出汗、心悸10余天
现病史
• 7年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升高。化验空腹血糖9.9mmol/L,2小时OGTT 16.1mmol/L,HbA1c 8.8%,尿酮体(-)。予二甲双胍治疗,1g一日两次。 • 2年前,因血糖控制不佳,二甲双胍1g一日两次联合格列美脲4mg 一日一次; • 5个月前,停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1g一日两次联合诺和30R 早6u,晚6u;
起始剂量 • 每日一次:0.2单位/公斤体重/天,晚餐前注射。 • 每日二次:0.4-0.6单位/公斤体重/天,按1:1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 剂量调整 • 每日一次:根据空腹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 每日二次:根据空腹血糖、早餐后和晚餐前后血糖, 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胰岛素剂量 调整频率: • 根据血糖水平,每3到5天调整一次,每次调整1到4个单位
8
餐后达标
<10mmol/L
餐前达标
4
早餐前 既往3天自测血糖 最低值(mmol/L)
4.4~7.0mmol/L
早餐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
午餐后
晚餐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6.7
11.4
6.5
11.2
7.1
11.8
6.9
门冬胰岛素30剂量调整过程-3 再根据早餐前血糖 调整晚餐前注射剂量
16U 16
血 糖 12 ︵ mmol/L)
• 现根据血糖调整治疗方案为:二甲双胍 早1g,晚0.5g,诺和30R现剂量为 早
14u,晚12u; • 10余天来反复出现出汗、心悸,进食后可缓解。
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 既往史:无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高血脂血症1年,未口服降脂药物
治疗。 • 个人史及家族史:母亲患糖尿病。
查体
• 生命体征:P78次/分,R20次/分,T 36.5℃,BP 130/75 mmHg,
• 尿微量白蛋白阴性 • 眼底照相正常 • 周围神经测定正常 • 颈动脉及下肢血管B超无异常。
病例特点
• 中年,病程7年,体型偏胖,无糖尿病并发症。
• 7年前血糖升高,最初使用一种口服降糖药,后改为两种口服药联合,现
使用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
• 近10余天反复发作出汗、心悸,进食后缓解。
临床诊断
出于对疗效、安全性的考虑,进行胰岛素方案调整
诺和锐®30产品说明书
联合口服药策略是获得良好控糖效果的关键之一
国内外专家共识建议: 口服降糖药 二甲双胍 α 糖苷酶抑制剂 是否与门冬胰岛素30bid联用 √ √
胰岛素促泌剂
TZD类药物
不建议同时使用
视个体情况而定
1. Unnikrishnan, et al. Int J Clin Pract, 2009; 63: 1571–1577. 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药品评价 2013年
26.0% 40.7% 8.3% 5.7% 14% 5.3%
79%的临床医生认为 对低血糖的担忧限制了积极控糖
相当数量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并 未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
85% 90%
p<0.05
若不必顾虑低血糖风险,我会对
患者进行更加积极的治疗
0 20 40 60 比例 (%)
72% 79%
p<0.05
4.4~7.0mmol/L
早餐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
午餐后
晚餐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7.9
12.9
6.9
11.5
7.8
13.5
7.3
门冬胰岛素30剂量调整过程-2 再根据晚餐前血糖 调整早餐前注射剂量
14U→16U 16
血 糖 12 ︵ mmol/L)
16U
6.2~7.8mmol/L 早餐前剂量 + 2U
荟萃分析:门冬胰岛素30较预混人胰岛素重度低血糖风险降低 55%,夜间低血糖风险降低50%
比值比(95%CI) P
重度低血糖
0.45(0.22-0.93)
<0.05
夜间低血糖
0.50(0.38-0.67)
<0.01
0.1 0.2
1
10
20
门冬胰岛素30更优
人胰岛素30R更优
Davidson JA, et al. Clin Ther. 2009;31 (8): 1641-51.
在内分泌药物所导致的急诊住院中, 95%的患者是因为低血糖住院
诊断 (AE表现)
伴意识丧失或癫痫发作
伴精神状态改变或其他神经后遗症 低血糖 伴心血管后遗症 伴虚弱或呼吸困难 伴其他或非特异性后遗症 其他
Budnitz et al. N Engl J Med 2011;365(21):2002
事件比例
100
80
*GAPP2研究:一项纳入全球8个国家的临床医生(1250名)和T1DM/T2DM患者(1500例)的横断面研究,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降糖治疗中的胰岛素使用情况
Peyrot M et al. Diabet Med 2012;29:682–689.
低血糖的诊治流程 1
怀疑低血糖,应立即检测血糖水平
制目标
• 注意低血糖症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 建议患者经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有条
• 注意长效磺脲类药物或中长效胰岛素所
致低血糖不易纠正持续时间较长,可能 需要长时间葡萄糖输注 • 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小时
件者可动态监测血糖
• 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携带糖尿病急 救卡;儿童或老年患者的家属要进行相 关培训
血糖≤3.9mmol/L 再给予15g葡萄糖口服
血糖<3.0mmol/L 继续给予50%葡萄糖60ml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低血糖的诊治流程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