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及其误差检测
形位公差及检测

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形位公差是为了满足产品功能要求而对工件要素在形状和位置方面所提出的几何精度要求。
以形位公差带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和位置。
形位误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1.影响零件的功能要求。
2.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
3.影响零件的互换性。
形状公差小于位置公差值,采用跳动公差时,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能够满足功能要求,一般不再标注相应的位置公差和形状公差,若不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则可进一步给出相应的位置公差和形状公差,但其数值应小于跳动公差值。
形状与位置公差及检测

形状公差
▪ 单一要素对其理想要素允许的变动量。其 公差带只有大小和形状,无方向和位置的 限制。
▪ 直线度 ▪ 平面度 ▪ 圆度 ▪ 圆柱度
4/29/2010
直线度公差
▪ 直线度公差用于控制直线和轴 线的形状误差,根据零件的功 能要求,直线度可以分为在给 定平面内,在给定方向上和在 任意方向上三种情况。
至于定位误差,则理想要素置于相对于基准某一确定有位置上,其定 位条件可称为定位最小条件。
4/29/2010
跳动:
跳动的分类: 它可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 的回转时,在指定方向上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全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的 回转,同时指示器作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移动,在 整个过程中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 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 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4/29/2010
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 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 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如图 所示,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必 须位于轴向平面内,且距离为 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直线之 间。
4/29/2010
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4/29/2010
垂直度(一)
▪ 当两要素互相垂直时,用垂直 度公差来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 的方向误差。当给定一个方向 上的垂直度要求时,垂直度公 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 于基准平面(或直径、轴线) 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 的区域。
4/29/2010
垂直度(二)
▪ 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平行度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 内的区域。如图所示, ød孔 轴线必须位于直径公差值ø 0.05mm,且平行于基准平面 的圆柱面内。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t
基准平面 a)标注
b)公差带
17
2)“面对线”的平行度 被测要素:上平面; 基准要素:孔的基准轴线。
公差带定义:为距离等于公差值t平行于基准轴线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t 基准轴线 a)标注 b)公差带
18
3) 线对面的平行度 被测要素:孔的中心轴线,基准要素:底平面。
公差带定义:为平行于基准面、距离等于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Hale Waihona Puke 标注1公差带标注2
7
4.圆柱度 公差带定义: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 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t
标注
公差带
8
二、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
被测要素:为特殊的曲线和曲面。
轮廓度公差带的特点:公差带的形状由理论正确 尺寸确定;考虑公差带的位置时,则由理论正确 尺寸相对于基准来确定。 理论正确尺寸——是用以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形 状、方向、位置的尺寸。它仅表达设计时对被测 要素的理想要求,故该尺寸不附带公差,标注时 应围以框格,而该要素的形状、方向和位置误差 则由给定的形位公差来控制。
形状和位置公差 及检测
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
被测要素:为直线、平面、圆和圆柱面。
形状公差带的特点:不涉及基准,它的方向和位 置均是浮动的,只能控制被测要素形状误差的大 小。但圆柱度公差可以控制同时控制圆度、素线 和轴线的直线度,以及两条素线的平行度。
2
1.直线度
其被测要素是直线要素。
1)在给定平面内
a)标注
b)公差带
19
4)“线对线”的平行度 (1)一个方向 被测要素:D孔轴心;基准要素:另一个孔轴心线。 公差带定义:为平行于基准线、距离等于公差值t的 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一、形位公差的概念图样上给出的零件是没有误差的理想几何体,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所组成的工艺系统本身存在各种误差,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受变形、振动、磨损等各种干扰,使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以及线、面相互位置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相互位置之间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它们统称为形状和位置的误差,简称形位误差。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仅有尺寸误差,而且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形位误差对机构、仪器的使用功能影响很大。
因此,仅控制尺寸误差尺寸误有时仍难以保证零件的工作精度、联结强度、密封性、运动平衡性、耐磨性和可装配性等方面的要求,特别在高温、高压、高速重载等条件下工作的精密机械影响很大。
零件的形位误差对其使用性能会产生以下影响:(1)影响零件的功能要求。
例如,机床导轨的形状误差会影响结构件(如刀架)的动精度;车床主轴两支承轴颈的形位误差会影响主轴的回转精;齿轮箱上各轴承孔的位置误差将影响齿面承载能力和齿轮副的侧隙。
有结合要求的平面形状误差将影响结合的密封性,并因接触的减小面降低承载能力等。
(2)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
例如,对于圆柱结合的间隙配合,圆柱表面的形状误差会使间隙大小分布不均,当配合件发生相对转动时,磨损加快,降低零件的工作寿命和运动精度。
(3)影响零件的自同装配性。
例如,花键轴各键的位置误差将影响与花键孔的联结;箱盖、法兰盘等零件上各螺栓孔出现位置误差将难以自由装配。
因此,设计零件时必须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并考虑制造时的经济性,对其形位误差加以必要且合理的限制,即合理地确定零件的形位误差。
形状公差标准是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
我国参照国际准,重新修订并以颁布实施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国家标准有GB/T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4249-1996》《公差原则》、GB/T16671-1996《形状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等。
公差与测量技术_第3章_形位公差及检测

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形位公差与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车身、发动机、底盘等零部件的制造和装配。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形位公差与测量技术被用于飞机、火箭、卫星等设备的制造和装配以确保其性能和安 全性。
机械设备制造: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形位公差与测量技术被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制造和装配如机床、机器人、医 疗器械等。
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工件的尺寸和形状
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工件的位移、角度等参数来间接测量形位误差
光学测量法:利用光学仪器进行非接触测量如投影仪、光学测量仪等
激光测量法:利用激光干涉仪进行高精度测量适用于精密加工和检测
计算机辅助测量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测量精度 和效率
汽车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公差检测 汽车车身的形位公差检测 汽车轮胎的形位公差检测 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形位公差检测 汽车底盘和悬挂系统的形位公差检测 汽车电子系统的形位公差检测
航空航天领域:用于飞机、卫星等设备的制造和检测 汽车制造领域: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和检测 机械制造领域:用于机械设备的制造和检测 电子制造领域:用于电子设备的制造和检测 建筑工程领域:用于建筑结构的制造和检测 医疗设备领域:用于医疗设备的制造和检测
满足客户需求:形位公 差与测量技术的提高有 助于满足客户的需求提 高客户满意度。
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稳 定性
加强测量人员的培训和技 能提升
采用先进的测量方法和技 术如激光测量、三维扫描 等
建立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 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加强与生产部门的沟通和 协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及时 性和有效性
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确定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 编写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数据、
分析结果、结论等
形位公差定义及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定义及检测方法一、直线度的定义及检测方法定义:直线度是指零件被测的线要素直不直的程度。
检测方法概述:㈠.将平尺(小零件可用刀口尺)与被测面直接接触并靠紧。
此时平尺与被测面之间的最大间隙即为该检测面的直线度误差。
一般公用检测器具-塞尺。
(图片)按此方法检测若干条素线,取其中最大误差值作为该件的直线度误差。
㈡.将被测件放在平台上,并靠紧方箱或直角尺(或者将被测件放置在等高V型铁上)。
用杠杆表在被测素线的全长范围内测量,同时记录检测数值,最大数值与最小数值之差即为该条素线直线度误差。
(简图):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条素线,并计算,取其中最大的误差值,作为被测零部件的直线度误差。
㈢将被测零部件用千斤顶支起,利用杠杆表将被测素线的两端点调整到与平台平行,在被测素线的全长范围内测量,同时记录,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该素线的直线度误差,按同样方法测量若干条素线,取其中最大的误差值作为该被测件的直线度误差。
㈣综合量规:综合量规的直径等于被测零件的实效尺寸,综合量规必须通过被测零件。
二、平面度定义及检验方法平面度是指零件被测表面的要素平不平得程度。
㈠将被测件用千斤顶支撑在平台上,调整被测表面最远的三点A,B,C,(利用杠杆表或高度尺)使其与平台平行,然后用测头在整个实际表面上进行测量,同时记录读数,其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被测件平面度误差。
㈡用刀口尺(小型件)或平尺(较大型件)在整个被测平面上采用“米”字型或栅格型方法进行检测,用塞尺进行检验,取其塞尺最大值为该被测零件得平面度误差。
㈢环类垫圈类零件将被测件的被测面放在平台上,压紧,然后用塞尺检测多处,其塞入的最大值即为该件的平面度误差。
(或者将被测件的被测面用三块等高垫铁在平台上均分支撑,然后用杠杆表在被测面的多处进行检测,取其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作为该件的平面度误差。
三、圆度定义及测量方法定义:圆度是指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的零件在同一横剖面内的实际轮廓不圆的程度。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误差的测量(精)

第8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误差的测量第一节概述一、形位误差与形位公差1、误差—实际几何要素相对于理论几何要素的偏差即几何要素的误差。
它包括尺寸误差、形状误差、位置误差、波度和粗糙度等。
如图24-1所示,外圆中心O相对内孔中心O的偏离e为位置误差;1外圆柱母线的变动量Δ为该直线的形状误差。
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简称为形位误差。
2、形位公差—为了限制形位误差而设置的。
形位公差研究对象为零件上的几何要素(点、线、面),研究问题即为零件几何要素本身的形状精度和有关要素之间的位置精度问题。
二、形位公差标准《形状和位置公差》国家标准共四个文件,规定了14个形状和位置的公差项目,如表24—1所示项目名称、符号。
还规定了标注方法、形状和位置误差的评定方法、检测方法、各项公差值的表格等。
三、形位公差的标注:采用框格代号标注:包括项目符号、框格和指引线、数值和其它有关符号、基准符号。
1.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采用框格标注,用带箭头的指引线指向被测要素,指引线引出端必须与框格垂直,箭头指向公差带的直径或宽度方向。
公差框格分成两格或多格,左起第一格填写公差符号,第二格填写公差值及有关符号,从第三格起按基准顺序填写基准字母。
如图24—2所示。
A:区分被测要素是轮廓要素还是中心要素。
当被测要素是轮廓要素是,箭头指在可见轮廓线上或其引出线上,如图24-3a;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如图24-3b;当被测要素为单一的中心要素或多要素的组合,如公共轴线、公共平面,则箭头可直接指在中心要素上,如图24-3c。
B:区分公差带的箭头指向是公差带宽度方向还是直径方向。
图24-3a、c指引线的箭头指向公差带的宽度方向,形位公差值框格中只标注出数值;而图24-3b指引线的箭头指向公差带的直径方向,形位公差框格中,在数值前加注“ ”。
2.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对于有方向或位置要求的要素,在图样上必须用基准符号或基准代号表示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之间的关系。
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检测

基本几何量精度——公差原则
• 基本内容:公差原则的定义,有关作用尺寸、 边界和实效状态的基本概念,独立原则、包容 要求、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的涵义及 应用。 • 重点内容: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的涵义及 应用。 • 难点内容: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包容要 求、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的涵义及应 用。
φ30h7 E
φ30
包容要求应用举例
• 如图所示,圆柱表面遵守包容要求。 • 圆柱表面必须在最大实体边界内。该边界的尺 寸为最大实体尺寸ø 20mm, • 其局部实际尺寸在ø19.97mm~ø 20mm内。
直线度/mm 0.03 0.02 -0.03 Ø19.97 -0.02 ø20(dM) 0 Da/mm E
包容要求
• 定义:实际要素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其 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 标注:在单一要素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 代号之后加注符号“○ ”, • 应用:适用于单一要素。主要用于需要严 格保证配合性质的场合。 • 边界:最大实体边界。 • 测量:可采用光滑极限量规(专用量具)。
包容要求标注
零件几何要素及其分类(序)
• 2、按结构特征分 • 轮廓要素:构成零件外廓、直接为人们所感觉到的点、线、面各 要素。如图3-1中1、2、3、4、5、6都是轮廓要素。 • 中心要素:具有对称关系的轮廓要素的对称中心点、线、面。如 图3-1中7、8均为中心要素。 • 3、按检测时的地位分 • 被测要素:图样上给出了形位公差要求的要素。是被检测的对象。 • 右图中,φd2的圆柱面和φd2的台肩面都给出了形位公差,因此都 属于被测要素。 • 基准要素:零件上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 位置的要素,基 准要素在图样上都标有基准符号或基准代号,如右图中φd2的中心 线即为基准要素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 概述 §3. 2 形状公差 §3. 3 位置公差 §3. 4 公差原则 §3. 5 形位公差的选用 §3.6 形位误差的检测
第三章 形位公差及其误差检测
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机床夹具、刀具及工艺操作等因
素的影响,将会产生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简称形位误差)。形位
2.按存在状态分类 (1)实际要素。实际要素是指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在评定 形位误差时,通常用测量得到的要素代替实际要素。 (2)理想要素。理想要素是指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它们不存 在任何误差。机械零件图上表示的要素均为理想要素。
上一页 下一页
§ 3.1 概述
3.按所处地位分类 (1)被测要素。被测要素是指图样上给出形状或(和)位置公差
为了研究形位公差和形位误差,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几何要素 进行分类。
1.按结构特征分类
下一页
§ 3.1 概述
(1)轮廓要素。轮廓要素是指构成零件外形的点、线、面各要 素,如图3-1中的球面、圆锥面、圆柱面、平面和圆锥面、圆柱 面的素线以及圆锥顶点。 (2)中心要素。中心要素是指轮廓要素对称中心所表示的点、线、 面各要素,如图3-1中的圆柱面的轴线、球面的球心。
误差会影响机械零件的工作精度、连接强度、运动平稳性、密封
性、耐磨性、噪声和使用寿命等,因而影响着该零件的质量和互
换性。例如,光滑圆柱形零件的形状误差会使其配合间隙不均匀,
局部磨损加快,降低工作寿命和运动精度等;机床工作表面的直
线度、平面度不好,将影响机床刀架的运动精度,进而影响产品
的加工质量。为了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和零件的互换性,在设计
四、形位公差带
形位公差带是用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这个区域可以是平
面区域或空间区域。只要被测要素完全落在给定的公差带内,就表示
该被测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符合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 3.1 概述
形位公差带具有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要素。 公差带的形状由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和给定的公差特征项口所确定。
要求的要素,是检测的对象。 (2)基准要素。基准要素是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
的要素。基准要素应具有理想状态,理想的基准要素简称基准。 4.按功能关系分类 (1)单一要素。单一要素是指仅对要素本身提出功能要求而给
出形状公差的要素。 (2)关联要素。关联要素是指相对于基准要素有功能要求而给
出位置公差的要素。
控制点、线、面的常用公差带有11种形式,如表3-3所示。 形位公差带的大小以公差带的宽度或直径表示,是由所给定的形位
公差值决定的。 形位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可以是浮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如果公
差带的方向或位置随实际被测要素的变动而变动,没有对其他要素保 持一定几何关系的要求,这时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是浮动的;若形位公 差带的方向或位置必须和基准要素保持一定的几何关系,则就是固定 的。
(3)单一基准由一个字母表示,公共基准采用由横线隔开的两 个字母表示;基准体系由两个或三个字母表示,按基准先后顺序 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分别为第一基准,第二基准和第三基准。
2.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的标注 (1)当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涉及轮廓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 头或基准符号应置于被测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与尺寸 线明显错开(如图3-3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 3.1 概述
应当指出,基准要素按本身功能要求可以是单一要素或关联要素。
二、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及其符号
按国家标准GB/T 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 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方法》的规定,形位公差特征项口有14个, 其中形状公差4个,形状或位置公差2个,位置公差8个,位置公 差包括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三类。形位公差的特征项 口和符号如表3-1所列。
零件时,必须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和制造的经济性,在零件图样
上给出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以限制零件加工时
产生的形位误差。
下一页
§ 3.1 概述
一、零件几何要素及其分类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机械零件的几何要素(简称要素),对 零件进行形位误差的控制就是对零件的几何要素的形状和位置误 差予以控制。几何要素是指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圆心、球心、 中心点、交点)、线(素线、轴线、中心线、引线、曲线)和面(平 面、中心平面、圆柱面、圆锥面、球面、曲面),如图3-1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 3.1 概述
如平面磨床的工作台,常要求其表面呈凸状,以便于磨损后仍能正常 工作;又如密封表面,常要求呈凹状,以便储存密封介质;另外对于某 些圆柱体,常会因配合或装配的需要,要求其实际要素由一端向另一 端逐步减小或增大。对于被测要素有上述限制要求时,应采用表3 -2 给出的标注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 3.1 概述
三、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1.形位公差框格
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用框格的形式标注,形位公差框格有两格
或多格等形式,两格的一般用于形状公差,多格的一般用于位置
公差。按规定,公差框格在图样上一般为水平放置,当受到地方
限制时,也允许将框格垂直放置,如图3-2所示。
(1)水平放置的公差框格,框格中的内容从左到右顺序填写:公
差特征符号;公差值和有关符号;基准字母和有关符号;竖直放置的
公差框格,框格
中的内容从下到上顺序填写:公差特征符号;公差值和有关符号;基
准字母和有关符号。
上一页 下一页
§ 3.1 概述
(2)代表基准的字母(包括基准符号圆圈中的字母)用大写英文 字母(为不引起误解,其中E,1, J, M, 0, P, L, R, F不用)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涉及轴线、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 或基准符号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如图3-4所示)。
(3)当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指向实际表面时,其标注方法见图3-5。 (4)当几个表面有相同数值的公差要求时,其标注方法见图3-6。 (5)全周符号。若轮廓度公差适用于横截面内整个外轮廓线或外轮 廓面,应采用全周符号(如图3-7所示)。 (6)对被测要素的形状和方向进一步限制时的标注方法。在一般情 况下,实际被测要素只要不超出公差带,可以呈任何形状和任何方向。 但有时由于功能需要,需限制一些被测要素的实际形状和实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