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啉甲醚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光动力灭活作用及机理
新型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临床应用研究的初步报道
新型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临床应用研究的初步报道
顾瑛;李峻亨;许德余;张子琪;黄英才
【期刊名称】《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3(2)4
【摘要】光动力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光动力疗法已逐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中的一种新的手段。
然而,目前临床使用的光敏剂HpD和photofrinⅡ等都存在着肿瘤特异性摄入率不够高、持续较长时间的皮肤光毒反应,以及光敏剂本身为多种成分的混合物组成不稳定、含有相当比例对肿瘤无特异性摄入作用的成分、且有效成分结构不明确等不足。
这对于深入研究肿瘤光动力治疗的作用机制和进一步发展商品成药带来很大困难,以致至今国内外所用的光敏剂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针对上述情况。
【总页数】2页(P235-236)
【关键词】血卟啉单甲醚;光敏剂;临床应用
【作者】顾瑛;李峻亨;许德余;张子琪;黄英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7
【相关文献】
1.塞来昔布联合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疗法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J], 刘建中;段艳芳;李晓原;刘佳
2.铜蒸气激光照射下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和血卟啉单甲醚杀伤特性研究 [J], 刘慧龙;刘端祺;介雅慧;亢玺刚;李慧莉;贾晓燕
3.两亲性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在不同溶液体系中的存在状态 [J], 王颖;刘凡光;顾瑛;程刚;黄乃艳;赵保忠;宋立明
4.第二代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于丽 ;李晓原 ;李迎新
5.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作用对小鼠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初步研究 [J], 黄曦;周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声动力对U937细胞增殖影响
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声动力对U937细胞增殖影响王元;苏晓敏;刘晶;张婷;王筱冰;刘全宏【期刊名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42)002【摘要】研究了聚焦超声激活血卟啉单甲醚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MTT法检测了频率为1.1 MHz的聚焦超声激活血卟啉单甲醚作用于U937肿瘤细胞的存活率.MTT实验结果显示:声照辐射60 s、强度为2~7 W/cm2的超声对U937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强度依赖性;单纯血卟啉单甲醚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等条件下,2 W/cm2超声结合10 ng/L血卟啉单甲醚组对U937肿瘤细胞有明显的协同杀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这些结果表明,超声联合血卟啉单甲醚声动力能够特异性抑制U937细胞生长,血卟啉单甲醚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声敏剂应用于白血病的声动力治疗.【总页数】5页(P77-81)【作者】王元;苏晓敏;刘晶;张婷;王筱冰;刘全宏【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西安630医院检验科,陕西西安710000;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74【相关文献】1.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裸鼠人食管癌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J], 郭哲;王瑞峰;孟宪红;周婷;韩继武2.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声动力疗法对菌斑细菌生物膜作用效果的研究 [J], 闫春阳;王碧琳;庄德舒;张祎;魏子征;毕良佳3.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胃癌细胞MGC-803的光动力杀伤效应 [J], 陈强;刘立凤;高越4.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抗微生物化疗法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体外杀菌效果的研究 [J], 栾小敏;路海艳;武笑影;齐峰;毕良佳5.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J], 邱海霞;顾瑛;刘凡光;曾晶;刘丽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光结合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疗法治疗微静脉畸形的实验研究
・
1 3 9 ・
口 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 1 年 7 01 月第1 2卷第4 期
光 动 力 疗 法 (h td n mi ea y, DT 已成 为 p oo y a ct rp P ) h 微 静 脉 畸形 的常 用 治 疗 方 法并 取 得 较 好 的疗 效 [, 2 】 但 相对较 低 的治愈 率及 治疗所 致 的并发症 需进 一步
143 观察 和取材 ..
处理 组 分别于 处理 后 即刻
红 光 结 合 光 敏 剂 血 卟 啉 单 甲醚 (e tp rh r hmao op y i n mo o ty te, n meh l h r HMME光 动 力疗 法 治疗 微 静 e )
脉畸形 的 治疗效 果和适 宜治 疗参数 。
HU NGX e li I L- o g Y N o g ( p r n a n xlfc l ug r, hns L e ea s A u —e LN sn . A G D n . Deat tf , i me o Orl d a Ma ioai re C iee 4G n rl — l aS y P Ho
ag nin u e eae t ieetn r es )尸 0 5. h t l et n aa trh ud e eo ro mpdd sr hdf rn eg d nir < . )T e pi amet r me ol cmmed d op y l wi e y t( 0 o mat r p es br ne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 1 年 7 01 月第动力疗法治疗微静脉畸形的实验研究
黄雪 蕾 林李 嵩 杨 栋
【 摘要】 目的 :通 过鸡冠动物模型 了解红光结合光敏 剂血卟啉单 甲醚(e tp rh r h mao op y i nmo o t y te , n meh l h r e HMME在光动 力疗法 治疗微静脉 畸形 中的治疗效果和适宜治疗参数 。方 法 :4 ) 8只鸡随机分组 ,处理组 分别注射 不 同剂量的 HMME后 ,半导体激光( 光) 红 或氩离子泵浦染料激 光不 同能量 密度分组照 射 ,照射后 肉眼和光镜下
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抗微生物化疗法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体外杀菌效果的研究
激光生物学报ACTA LASER BIOLOGY SINICAVol. 30 No. 6Dec. 2021第30卷第6期2021年12月收稿日期:2021-07-14;修回日期:2021-08-1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学基金项目(QC 201709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0994)。
作者简介:栾小敏,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光动力杀微生物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齐峰,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光动力疗法杀菌、抗肿瘤方面的研究,E-mail: qifeng_001@ ;毕良佳,教授,主要从事光动力疗法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牙周炎的研究,E-mail: biliangjia 123456@ 。
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抗微生物化疗法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体外杀菌效果的研究栾小敏,路海艳,武笑影,齐 峰*,毕良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口腔科,哈尔滨 150001)摘 要:为了研究血卟啉单甲醚(HMME )介导的光动力抗微生物化疗法(PACT )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的杀菌效果,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观察HMME 光照后产生活性氧的荧光量,后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HMME 介导的PACT 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杀菌效果,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 )观察各组处理后死活菌的分布情况,使用电泳光散射法检测HMME 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zeta 电位。
结果表明:HMME 在光照下主要产生单线态氧(P <0.05),其介导的PACT 组细菌存活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CLSM 观测PACT 组发现大量红色荧光,说明HMME 介导PACT 可有效杀灭牙龈卟啉单胞菌,HMME 与牙龈卟啉单胞菌均为负电位,影响二者结合。
HMME 介导的PACT 可有效杀灭牙龈卟啉单胞菌,为PACT 应用于临床治疗牙周炎提供了试验依据,也表明后期需要研发带正电荷的新型光敏剂,以提高光动力杀菌效果。
李斯特菌的致病机理
二、LM的致病机理
内化
经胃肠道感染
聚集、激活肌动蛋白
增殖
进入宿主细胞
吸收宿主细胞营养
被包裹
单核吞噬泡
逃逸吞噬
进入宿主细胞胞浆
极向运动
形成双膜结构 并逃逸二级 吞噬体
下面我们分别从:内化(入侵)、逃离吞 噬泡、细胞间传播、调节机制,这几个方面对李 斯特菌致病一般过程进行介绍。
内化
经胃肠道感染
聚集、激活肌动蛋白
增殖
进入宿主细胞
吸收宿主细胞营养
被包裹
单核吞噬泡
逃逸吞噬
进入宿主细胞胞浆
极向运动
形成双膜结构 并逃逸二级 吞噬体
三、LM入侵细胞机制
李氏杆菌进入非吞噬细胞是通过一种拉链模式来实现 的。“拉链式”是细菌表面配体与宿主细胞膜受体结合, 激活胞内信号通路,造成肌动蛋白骨架重排(聚合或解聚) 引发细胞膜对菌体的渐进包裹吞噬。
肌动蛋白分子的丝带和填充三维空间模型
通过Arp2/3复合蛋白成核
自发成核、伸长 肌动蛋白单体与蛋白质结合 通过甲精成核和延长
肌动蛋白微丝的反应
肌动蛋白单体V(myosin V) 利用ATP循环以便沿着肌动蛋白微丝向刺端移动
肌动蛋白的结构图和基本反应图表 (Saunders,New York, 2007)
聚集、激活肌动蛋白
增殖
进入宿主细胞
吸收宿主细胞营养
被包裹
单核吞噬泡
逃逸吞噬
进入宿主细胞胞浆
极向运动
形成双膜结构 并逃逸二级 吞噬体
五、LM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传播
1、肌动蛋白聚合蛋白(Actin polymerzing protein,ActA)
细菌的运动性是肌动蛋白聚集在细菌尾部而获得的,单一的菌体蛋白就 足以引起肌动蛋白聚集形成聚合物,为细菌运动提供动力,这个菌体蛋白就是 ActA。成熟的ActA由6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为3个功能区:
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治疗
子作 用 . 使 光 敏剂 失 活 、 含量逐步减少 , 这 一 现 象 称
为 光敏剂 的漂 白。光 敏剂 的漂 白特 性 也 是 光 动力 治 疗微 血 管选 择 效 应 的 主要 机 制 , 由于 组 织 中 同 时进 行着 光 敏剂 漂 白过 程 和光 敏 剂 补 充 扩 散 过 程 , 血 管
( h e m a t o p o r p h y r i n d e i r v a t i v e , H p D) 具有成分单一 、 组 成稳 定 、 组 织 选 择性 好 、 易 被 血 管 内皮 吸 收 、 光 漂 白 速 率高及 治 疗 后 的避 光 时 间短 等 显 著 优 点 , 在 临床
近 年来 的研究 发 现定 位 于 线粒 体 的光 敏 剂诱 导 凋亡
组织 的选择 作 用 , 从 而 达 到 消 除病 变 而 局 部 不 遗 留
瘢痕 的效 果 。
的基本 途径 为 P D T首 先 使 线 粒 体 损 伤 、 内 膜 通 透性
增加 , 导致 线 粒 体 肿 胀 、 外膜破裂 , 细 胞 色 素 C 自膜 间隙 释放 ( 或通 过 形 成 的特 殊 通 道 释 放 ) , 半 胱 天 冬
载也 可 能 是 H MME—P D T致 细 胞 凋 亡 的 重 要 机 制
之一 。
的光敏 损伤 . 同 时 还 应 不 会 损 伤 到 真 皮 深 层 的 正 常
皮 肤 血 管 。基 础 研 究 表 明 , H MME( 甲醇 溶 液 ) 于 4 0 1 、 5 0 0 、 5 3 3、 5 6 9 、 6 1 3 n m 处具 有 特 征 吸 收 峰 , 因此 ,
血啉甲醚-光动力疗法(PDT)对大鼠脑胶质瘤血瘤屏障上p-糖蛋白的表达影响
1 2 3 处 理 方 法 大 鼠随 机 分 两 组 , 组 2 .. 每 O只 。光 动 力 处 理 组 中 每 只 腹 腔 注 射 血 啉 甲醚 ( / g 4小 时 后 ] 1 水 5mg k ) ,O 合 氯 醛 ( / g 腹 腔 注 射 麻 醉 后 , 原 切 口切 开 , 大 骨 孔 , 3ml ) k 沿 扩
作者单位 : 黑龙 江 省 大 庆 油 田总 医 院 急诊 科 邮 编 13 0 600 收 稿 日期 2 1 —0 —0 00 2 8
直 径 5m 照 射 时 间 1 n 激 光 功 率 4 0mW , 量 密 度 为 m, , mi 0 a 4小 时 后 麻 醉 , 心 左
室 灌 注 4 多 聚 甲 醛 10ml取 完 整 鼠脑 , 多 聚 甲 醛 固 定 0 , 4 2 4小 时 对 照组 除 腹腔 内未 注射 血啉 甲醚 外 , 相 同 。 余 12 4 免疫 组化 方法 将 手 术 后 鼠 脑 胶 质 瘤 石 蜡 包 埋 块 切 ..
片 , m 厚 。常 规 脱 蜡 水 化 。再 经 3 H。 去 离 子 水 孵 育 2 O。
g p阳性 表 达 率 降低 。
力 处理 组 p p阳性 表 达 率 为 1 , 光 动 力 处 理 组 p g —g O 非 — p阳 性 表 达 率 为 4 , 示 光 动 力 处 理 组 与 O 提 光动力作用后血瘤屏障上的 p —
单增李斯特菌氧化应激机制_概述及解释说明
单增李斯特菌氧化应激机制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导致食物中毒和婴儿感染等疾病。
该细菌具有抵抗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是其对氧化应激的响应和调控。
本文旨在介绍单增李斯特菌与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其氧化应激机制。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括引言、单增李斯特菌氧化应激机制概述、单增李斯特菌氧化应激机制解释说明和结论四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文章进行简要介绍,明确文章的目的与结构。
然后,在概述部分我们将定义和介绍单增李斯特菌及氧化应激,并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
接下来,在解释说明部分我们将详细阐述NADPH氧酶系统、抗氧化酶以及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在单增李斯特菌氧化应激中扮演的角色。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研究结果和发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和解释单增李斯特菌氧化应激机制,揭示其对该致病菌生存、传播以及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逃逸机制产生的影响。
通过深入探讨相关机制,我们可以增加对这种食源性致病菌的认识,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抗击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2. 单增李斯特菌氧化应激机制概述2.1 定义和背景介绍单增李斯特菌,又称为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L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耐酸性的细菌。
它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以引起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症,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败血症和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单增李斯特菌对环境中的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使得它能够在不利环境中存活并引发感染。
2.2 氧化应激的基本原理氧化应激是指细胞内外环境中存在过量活性氧物质,如超氧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和羟自由基(·OH)等,从而导致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被打破,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现象。
这些活性氧物质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细胞内抗氧化系统迅速清除,以保持细胞内的氧化稳态。
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对巨噬细胞的作用程佳丽;李青松;梁慧娟;彭程海;石飒;张治国;田野【期刊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年(卷),期】2012(20)5【摘要】目的研究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方法检测血卟啉单甲醚随时间增加在巨噬细胞内的聚集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卟啉单甲醚在细胞的聚集情况;用不同能量对巨噬细胞进行光动力作用,MTT法观察巨噬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血卟啉单甲醚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细胞内荧光强度增加;随着光动力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活性降低,光动力作用后12 h巨噬细胞的凋亡数量增加,光动力治疗1.5 min组晚期凋亡率(5.82%±3.27%)较对照组(1.20%±3.54%)稍有增加(P<0.05);光动力治疗3min组晚期凋亡率(65.45%±5.17%)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
结论血卟啉单甲醚可以在巨噬细胞内聚集,其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凋亡。
【总页数】5页(P393-396)【关键词】巨噬细胞;血卟啉单甲醚;动脉粥样硬化;光动力治疗【作者】程佳丽;李青松;梁慧娟;彭程海;石飒;张治国;田野【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作用后人类乳腺癌Bcap-37细胞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分析 [J], 刘力华;黄明辉;钱燕春;张宏波2.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胃癌细胞MGC-803的光动力杀伤效应 [J], 陈强;刘立凤;高越3.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抗微生物化疗法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体外杀菌效果的研究 [J], 栾小敏;路海艳;武笑影;齐峰;毕良佳4.血卟啉单甲醚所介导的光动力反应过程中ECV 304细胞内活性氧产生情况的初步研究 [J], 李晓松;刘凡光;顾瑛;王雷;戴维德;丁新民;曾晶5.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作用对小鼠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初步研究 [J], 黄曦;周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啉甲醚对蜡样芽胞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光动力杀伤作用
2D pr n o pol t n n i e n,ia nvrt, unzo 16 2 G a go gC ia .e a metf te cr i E g er gJ n i sy G a gh u 3 , u nd n, hn) t O e oc n i n U ei 5 0
维普资讯
20 0 8年 Biblioteka 月 —= 1 0 == 4
第2 9卷第 7期
食品研 究与开 发
质 安 量全
血啉 甲醚对蜡样 芽胞杆菌 和大肠杆菌的光动力杀伤作用
任雅清 ’ 书泽 1。 。 唐 I 吴希阳 ’毕水 莲 ’陈振强 ★ 。 。
(. 1 暨南大学 食 品科学系 , 广东 广州 5 0 3 ; . 16 2 2暨南大学 光 电工程系 , 广东 广州 5 0 3 ) 16 2
3 结 论
6 0%左右 的膳食纤维产 品。 明酶解法提取薯渣膳 食 说
膳食 纤维作 为第 七 大营养 素具 有 突 出的保 健功
纤维 是完全可行 的 , 其功能特性有待 于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 周健勇. 1 ] 膳食纤维定义的历史 回顾f . 医学卫生学分册, 0 , J 国外 ] 2 1 0
2 () 6 2 83: — 8 2
能, 也逐渐成为营养学家 、 流行病学家及食 品科学家 等
关注 的热点 。 作为功能食品 的基料 , 膳食 纤维 已经具有
巨大 的消费市场 , 蕴藏着不可低估 的经济价值 。 我国是
一
个农业 大国 , 红平菇资源较为丰富 , 是潜在 的膳食纤
维资源。 以红平菇干子实体为原 料 , 用酶法 、 酸法 、 碱法
(.eat e tf od c n e n n ier gJ a nvr t G agh u 6 2 G a go gC ia 1 p r n o i c d gne n,i n i sy un zo 1 3 , u nd n, hn ; D m oF S e a E i n U e i, 5 0
两种抗菌剂对不同温度下形成的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
两种抗菌剂对不同温度下形成的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何美珊; 丁楠; 卢承蓉; 上官文丹; 钟青萍【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9(045)014【总页数】7页(P84-90)【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 生物膜; 低温; 薰衣草精油【作者】何美珊; 丁楠; 卢承蓉; 上官文丹; 钟青萍【作者单位】广东省食品质量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华农(潮州)食品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潮州 521000; 广东展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潮州 521000【正文语种】中文细菌生物膜(biofilm,BF)是细菌群体由自身分泌的胞外多聚物包裹,并紧紧黏附于物体上的一种生存模式。
生物膜内复杂结构,代谢废物的沉积、中心区域缺氧、有限的营养物质和酸性环境等因素促进生物膜中“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细菌的形成,导致与浮游细胞相比,生物膜内的细菌更难以被抗生素清除[1-2]。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为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能引起人类和动物严重的疾病,致死率较高(16%~38%)[3]。
目前李斯特菌导致的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德国,2016年李斯特菌致死率达7%,是几种常见肠道致病菌中引起死亡人数最高的细菌[4]。
2018年南非爆发李斯特菌感染疫情,共915例感染,180人死亡。
在国内,根据历年李斯特菌病的统计,1999年~2014年李斯特菌病的病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新生儿感染者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5]。
李斯特菌可在低温下生长,而且其形成的生物膜难以从食品加工设施中根除[6]。
但目前对生物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常温下形成的生物膜,对低温下生物膜中致病菌的生存机制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目前国内外控制生物膜的方法主要有采用抗生素、酸性和碱性消毒剂、氧化剂、植物精油、中草药、超声波、等离子体和酸性电解水等进行处理[7-14]。
光动力治癌药血啉甲醚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光动力治癌药血啉甲醚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陈文晖;余建鑫;姚建忠;沈卫镝;刘建飞;许德余【期刊名称】《中国激光医学杂志》【年(卷),期】2000(9)2【摘要】目的探讨血啉甲醚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
方法将 15只家兔分成 3组 ,每组 5只 ,分别静脉注射血啉甲醚 10、2 0、40mg/kg后 ,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药浓度 ,并根据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血啉甲醚血浆浓度为 10、2 0和40 μg/ml时 ,重复测定 5次 ,方法回收率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 97 2 0 %、2 19% ,97 30 %、2 2 6 % ,98 6 0 %、2 0 3%。
静脉给药后 ,血啉甲醚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开放三房室模型。
各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10mg/kg组,T1/ 2π(分布半衰期) =3.0 5 1min ,T1/ 2α(分布半衰期) =15 77min ,T1/ 2 β(消除半衰期 ) =149 84min ,Vc(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 ) =0 75 7L/kg ,Cl(清除率) =0 0 6 5 2L·kg-1·min-1,AUC(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15 3μg·min-1·ml-1;2 0mg/kg组,T1/ 2π=1 845min ,T1/ 2α=2 046min ,T1/ 2 β=15 9 71min,Vc =0 0 74L/kg ,Cl=0 0 2 0 0L·kg-1·min-1,AUC =998μg·min-1·ml-1;40mg/kg组,T1/ 2π=2 6 17min ,T1/ 2α=2 1 5 7min ,T1/ 2 β=35 3 0 1min ,Vc =0 0 40L/kg,Cl=0 0 0 84L·kg-1·m in-1,AUC =4764μg·min-1·ml-1。
血啉甲醚结合红光光动力疗法治疗微静脉畸形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血啉甲醚结合红光光动力疗法治疗微静脉畸形的实
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微静脉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发育异常,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外观,而且治疗难度较大。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和手术切除等,但存在价格昂贵、治疗效果不稳定、术后恢复缓慢等问题。
近年来,光动力疗法逐渐成为治疗微静脉畸形的新兴方法。
光动力疗法通过激光或LED光源照射患处,激活光敏剂产生的氧化反应,进而杀死异常组织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光敏剂方面,血啉甲醚因其良好的光敏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光动力疗法中。
本研究旨在探究血啉甲醚结合红光光动力疗法治疗微静脉畸形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
1.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排除其他血管疾病或肿瘤等。
2. 对患者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和消毒,脱毛,以及过敏测试等。
3. 对患处进行光敏剂血啉甲醚的局部涂抹,待其渗透入皮肤后进行红光的照射,每个患处照射时间为30分钟。
4. 根据治疗效果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接受血啉甲醚结合红光光动力疗法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方法。
5. 初步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不同,根据需要进一步进行长期随访和疗效评估。
三、研究预期结果和贡献
本研究通过应用血啉甲醚结合红光光动力疗法治疗微静脉畸形,探
究其疗效和安全性。
预期研究结果将为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
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并为微静脉畸形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光动力治癌新药血卟啉单甲醚(HMME)的研究
光动力治癌新药血卟啉单甲醚(HMME)的研究
许德余;陈文晖;张浩;沈念慈
【期刊名称】《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3(2)1
【摘要】本文报道了一种单体卟啉血卟啉单甲醚的合成及其光敏化力、人癌细胞光灭活作用、动物移植瘤光动力疗效和有关的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资料。
实验结果表明,与临床应用的混合卟啉制剂血卟啉衍生物(HpD)相比,HMME具有光敏化力强、肿瘤选择性摄入率高、光动力效应强、毒性低、无致突变和致畸胎作用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光动力治癌新药。
【总页数】5页(P3-7)
【关键词】肿瘤;血卟啉单甲醚;光疗法
【作者】许德余;陈文晖;张浩;沈念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523"药物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1
【相关文献】
1.血卟啉单甲醚用于卵巢上皮性癌光动力学治疗的实验研究 [J], 宋坤;孔北华;曲讯;李莉;王文霞;杨兴升;张友忠;王波;姜洁;崔保霞;王立杰
2.载血卟啉单甲醚高分子纳米粒用于光声显像引导下声动力治疗:实验研究 [J], 黄菊;李攀;王志刚;韩晓霞;刘逢秋
3.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抗微生物化疗法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体外杀菌效果的研究 [J], 栾小敏;路海艳;武笑影;齐峰;毕良佳
4.光动力药物血卟啉单甲醚HPLC-荧光检测法的建立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J], 李鹏;孙建国;黄晨蓉;许美娟;李静;吕华;潘国宇;王广基
5.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作用对小鼠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初步研究 [J], 黄曦;周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卟啉单甲醚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的光动力学杀伤效应
血卟啉单甲醚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的光动力学杀伤效应宋坤;王立杰;孔北华;李莉;曲讯;杨兴升;王波;张友忠;姜洁;崔保霞【期刊名称】《癌症(英文版)》【年(卷),期】2006(025)009【摘要】背景与目的: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近年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卵巢癌治疗手段.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vrin monomethyl ether,HMME)是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光敏剂,本实验目的在于体外实验研究HMME在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中的荧光显微成像,并验证其对SKOV3的光动力杀伤作用.方法:30 μg/ml HMME与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后,置于高灵敏度荧光显微镜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HMME荧光及其细胞内的定位,形态学软件分析其荧光强度;不同浓度(5~50 μg/ml)HMME与细胞孵育3 h后,以不同能量激光(1.5、3、6、12 J/cm2)照射,MTF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以5μg/ml、3 J/cm2,20 μg/ml、6 J/cm2剂量处理细胞,4 h及24 h后分别收集细胞行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死亡方式.结果:HMME呈红色荧光弥漫性分布于细胞浆内,细胞内荧光强度于用药3 h后达到高峰.高浓度HMME单独使用可能对细胞具有暗毒性,而单独激光照射对细胞存活无影响.随着HMME浓度与激光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当HMME浓度增高到≥40 μg/ml时,加大药物浓度与激光剂量细胞存活率并不随之降低.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HMME 光动力学处理后死亡细胞主要为坏死细胞.结论:HMME对SKOV3细胞具有光动力学杀伤效应.【总页数】5页(P1108-1112)【作者】宋坤;王立杰;孔北华;李莉;曲讯;杨兴升;王波;张友忠;姜洁;崔保霞【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临床基础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山东,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啉甲醚用于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初步临床研究
血啉甲醚用于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初步临床研究
顾瑛;李峻亨;王开;江亿平;梁洁;朱建国
【期刊名称】《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6(5)4
【摘要】经六年大量临床验证,光动力疗法已成为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稳定可靠疗
效的无瘢痕治疗鲜红斑痣的新方法。
为解决治疗后的较长时间皮肤光敏反应这一主要副作用,本文对21例志愿鲜红斑痣患者的26个病灶应用血啉甲醚(HMME)为光敏剂进行了治疗,对HMME的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HMME具有良好的疗效、较轻的局部反应、较短的避光期和可行重复治疗的间隔期等优点,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总页数】4页(P201-204)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鲜红斑痣;血啉甲醚
【作者】顾瑛;李峻亨;王开;江亿平;梁洁;朱建国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激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510.5
【相关文献】
1.血啉甲醚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疗效及护理干预 [J], 付丹;刘良红;泮燕萍
2.血啉甲醚光动力疗法治疗兔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J], 纪海霞;张风;高丽琴;贾力蕴;熊颖;梁超;李辽青
3.新型光动力疗法对鲜红斑痣选择治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J], 顾瑛
4.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基础研究——血啉甲醚与血卟啉衍生物吸收特性的比较 [J], 刘凡光;顾瑛;富秋涛;潘玉明;李峻亨
5.应用血卟啉注射液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临床研究 [J], 赵英;陈蕾;郑宇;李婧媛;贾艳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啉甲醚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血啉甲醚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郑红;姚建忠;刘建飞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年(卷),期】2002(33)1
【摘要】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血啉甲醚注射液在强光、高温等条件下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血啉甲醚注射液对光、热不稳定 ,易分解。
血啉甲醚注射液在冷冻避光条件下贮存 ,稳定性良好。
【总页数】3页(P32-33)
【关键词】血啉甲醚;注射液;稳定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作者】郑红;姚建忠;刘建飞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27.11
【相关文献】
1.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中血啉甲醚荧光强度的同步检测研究 [J], 于常青;黄乃艳;赵海鹰;窦晓鸣;李家泽
2.血啉甲醚光动力疗法治疗兔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J], 纪海霞;张风;高丽琴;贾力蕴;熊颖;梁超;李辽青
3.血啉甲醚-光动力学疗法去除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实验研究 [J], 陈杰波;许小平;欧敏锐;谢俊
4.反相HPLC法测定血啉甲醚原料药及注射液的含量 [J], 郑红;殷祥生;许德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光动力药物血卟啉单甲醚HPLC-荧光检测法的建立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光动力药物血卟啉单甲醚HPLC-荧光检测法的建立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李鹏;孙建国;黄晨蓉;许美娟;李静;吕华;潘国宇;王广基【期刊名称】《中国激光医学杂志》【年(卷),期】2005(14)4【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血卟啉单甲醚(HMME)的HPLC-荧光检测法,并用以进行HMME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血浆中的HMME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荧光素为内标.选用C18柱(4.6 mm×150 mm,5 μm),0.02 mol/L 醋酸钠(用冰醋酸调pH 6.0)-四氢呋喃(60∶40)组成为流动相,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 395 nm,发射波长为 613 nm.结果 HMME血药浓度的范围为0.025~5.000 μg/mL,采用两条标准曲线定量的方法,两条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5~0.500μg/ml(r=0.9973)和0.25~5.00 μg/ml(r=0.9999),提取回收率92.1%~99.2%,日内、日间RSD分别为3.3%~8.4%和3.8%~8.5%. 静脉给药后,HMME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开放二房室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分布半衰期)=(0.18±0.16)h,T1/2β(消除半衰期) =(14.24±3.41)h, Vd(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6.37±3.70)L/g,CL(清除率) =(0.31±0.17)L·kg-1·L-1,AUC(0-tn)(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27.40±11.72)mg·h-1L·-1.结论 HPLC-荧光检测法准确、灵敏,适用于HMME药代动力学研究.HMME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开放二室模型,其在犬体内可以迅速消除,可很好地消除光动力学疗法的主要副作用--正常组织的持久光毒反应.【总页数】5页(P212-216)【关键词】血卟啉单甲醚;药代动力学;光动力治疗药;HPLC-荧光检测法【作者】李鹏;孙建国;黄晨蓉;许美娟;李静;吕华;潘国宇;王广基【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4.2;R969.1【相关文献】1.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大黄酸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J], 李伟2.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替米沙坦的质量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J], 祁仰海;张鹏;廉江平;李小川;丁元;顾宜3.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大黄酸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 [J], 张锦雯;王广基;孙建国;王玮;许美娟;王睿;吕天4.大黄酸的HPLC-荧光检测及其在人体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J], 万萍;孙建国;郝刚;张筱璇;肖大伟;刘志红;王广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亲性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在不同溶液体系中的存在状态
两亲性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在不同溶液体系中的存在状态王颖;刘凡光;顾瑛;程刚;黄乃艳;赵保忠;宋立明【期刊名称】《中国激光医学杂志》【年(卷),期】2005(14)3【摘要】目的测定血卟啉单甲醚(HMME)在不同浓度、不同溶液体系中的存在状态,以分析其对HMME-光动力学疗法(PDT)的影响.方法按所用溶剂实验分为以下4种溶液体系:HMME-磷酸盐缓冲液(PBS)、HMME-二甲基亚砜(DMSO)、HMME-白蛋白缓冲液和HMME-细胞悬液,每种溶液配成2、4、8、10、20、40、60、80和100 μmol/L等9个浓度.首先分别测定其吸收光谱和荧光激发光谱,根据光谱形态特征定性分析HMME在前述9个浓度的4种溶液体系中的存在状态,然后对形成聚集体的溶液利用公式定量分析HMME的缔合数、聚集平衡常数及各浓度下的缔合度.结果通过光谱特征的定性分析发现,浓度为2~10 μmol/L时,HMME在DMSO、白蛋白缓冲液、PBS和细胞悬液中均以单体为主;浓度为20~100μmol/L时,除DMSO溶液外在其他3种溶液中都有HMME聚集体出现.通过绘制浓度为20~100 μmol/L的HMME在PBS、白蛋白缓冲液和细胞悬液中的状态图,聚集数取2时,状态图线性关系较好,HMME在此3种溶液中形成二聚体.缔合度计算结果显示:浓度为20 μrmol/L的PBS、细胞悬液和白蛋白缓冲液中部分HMME 分子开始形成聚集体,但整个溶液仍以单体为主(HMME单体百分数分别为92.3%、90.7%和95.5%);40~100 μmol/L溶液中HMME单体含量随浓度增加而减少,100μmol/L的PBS溶液和细胞悬液中70%~75%HMME为单体,近30%的HMME分子发生了聚集,而白蛋白缓冲液中83%的HMME为单体,20%的HMME 分子发生了聚集.HMME在PBS和细胞悬液中的聚集平衡常数近似,而且大于在白蛋白缓冲液中的聚集平衡常数,说明HMME的聚集程度在PBS溶液和细胞悬液中比在白蛋白缓冲液中大.与疏水性血卟啉衍生物(HpD)比较结果显示,在PBS溶液中HMME在60 μmol/L开始出现明显聚集,而疏水性HpD在20μmol/L即开始出现明显聚集;定量比较各溶液体系中HpD的聚集平衡常数均明显大于HMME,且各浓度时的单体含量明显小于HMME,说明HMME在PBS、蛋白缓冲液和细胞悬液中的聚集趋势明显小于HpD.结论两亲性光敏剂HMME在PBS、蛋白缓冲液和细胞悬液中聚集性显著低于疏水性的HpD.浓度低于20μmol/L HMME在4种溶液中均以单体为主,HMME在40~100μmol/L的白蛋白缓冲液、PBS和细胞悬液中都有不同比例HMME分子发生聚集,且都形成二聚体.HMME在不同溶液中的聚集程度不同,按由难到易依次为:DMSO、白蛋白缓冲液、PBS≈细胞悬液.在常规给药条件下,HMME在体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单体为主,但在高浓度给药时,部分HMME会聚合成聚集体,应注意聚集对HMME-PDT的影响.【总页数】9页(P137-145)【关键词】血卟啉单甲醚;存在状态;光敏剂;两亲性;液体;二甲基亚砜(DMSO);mol/L;HMME-PDT;细胞悬液;平衡常数;光动力学疗法;磷酸盐缓冲液;荧光激发光谱;血卟啉衍生物;PBS;白蛋白;定性分析;聚集体;HpD;疏水性;不同浓度;吸收光谱;形态特征【作者】王颖;刘凡光;顾瑛;程刚;黄乃艳;赵保忠;宋立明【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光化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4.2;R123.1【相关文献】1.抗癌光敏剂ZnPcSP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及其对活性的影响 [J], 黄剑东;刘尔生;杨素苓;薛金萍;陈耐生;黄金陵2.两亲性光敏剂Al(OH)PcSP在醇水和水溶液中的分子光谱和存在状态 [J], 黄剑东;刘尔生;戴志飞;沈彩;杨素苓;陈耐生;黄金陵3.血卟啉单甲醚在不同溶液体系中光漂白途径的研究 [J], 王颖;刘凡光;顾瑛;程刚;黄乃艳4.血卟啉单甲醚在生理盐水溶液中光漂白的研究 [J], 李晓松;顾瑛;王雷;曾晶;刘凡光5.不同活性氧成分在血卟啉单甲醚-PDT诱导HeLa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J], 顾瑛;丁新民;刘凡光;曾晶;戴维德;李晓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光动力对细菌的杀伤作用研究
光动力对细菌的杀伤作用研究任雅清;唐书泽;吴希阳;毕水莲;陈振强【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08(033)006【摘要】通过细菌的平板菌落计数实验,研究了血啉甲醚(Hematopor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对革兰氏阳性菌蜡样芽胞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光动力杀伤作用.结果表明:当HMME浓度为5 mg/mL,可见光光照30 min时96.3%的蜡样芽胞杆菌被杀死,相同浓度时,光照的杀灭效果强比不光照强;当HMME浓度为150 mg/mL,可见光光照30 min时99.9%的大肠杆菌杆菌被杀死,不光照,HMME对大肠杆菌基本上没有杀伤作用.因此,在可见光光照条件下,微量的HMME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强的杀菌效果,微量的HMME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杀菌作用不明显,高剂量时则对其杀菌效果理想.【总页数】4页(P37-40)【作者】任雅清;唐书泽;吴希阳;毕水莲;陈振强【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食品科学系,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食品科学系,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食品科学系,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食品科学系,广州,510632;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相关文献】1.光动力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光动力剂量的研究 [J], 陈闯;陈蔚;黎汉忠;张作军;谭志强2.原子力显微镜观测血卟啉单甲醚对细菌光动力杀伤作用 [J], 金花;赵宏霞;任雅清;吴扬哲;蔡继业3.华卟啉钠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裸鼠人舌鳞癌移植瘤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刘鑫;张磊;孙佳音;郝春秀4.紫细菌光合作用原初反应中的超快光动力学过程研究(Ⅰ)——紫细菌捕光天线系统LH2 [J], 郭立俊;刘秀莲;郭俊华;顾玉宗5.紫细菌光合作用原初反应中的超快光动力学过程研究进展(Ⅱ)——紫细菌光合反应中心 [J], 郭立俊;刘秀莲;郭俊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啉甲醚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光动力灭活作用及机理*林少玲1,唐书泽1,唐姝姝1,吴希阳1,陈振强21(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广东广州,510632) 2(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广东广州,510632)摘 要 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血啉甲醚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光动力灭活作用,同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光动力灭菌技术对单增李斯特菌蛋白降解效果和基因组DNA 的损伤程度。
实验发现浓度为25 g /mL 的血啉甲醚在光功密度为200m W /c m 2的溴钨灯光照射30m i n 杀灭了99 9999%的单增李斯特菌,并导致了其蛋白质降解和基因组DNA 片段断裂。
血啉甲醚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光动力灭活作用非常显著,其灭活机理可能是通过对蛋白质降解和基因组DNA 损伤实现的。
关键词 血啉甲醚,光动力灭菌技术,单增李斯特菌,蛋白质降解,脱氧核糖核酸损伤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唐书泽教授为通讯作者)。
*广东省食品安全应急技术研究课题(0815)。
收稿日期:2010-11-21,改回日期:2010-12-24光动力技术是指生物组织中的光敏物质受到相应波长光照后,吸收光子能量,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并迅速退激释放能量而返回基态的过程。
该过程能够生成大量活性氧,活性氧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从而损伤细胞结构或影响细胞功能[1-2]。
在医学上,利用光动力反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技术称之为光动力疗法(pho todyna m ic therapy ,PDT ),目前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和皮肤癌的治疗[3],在血液制品消毒等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广泛认同,其安全性也得到了较为详尽的论证[4-5]。
光动力灭菌技术(anti m icr obia l photodyna m ic techno l o gy ,APDT)是在光动力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光敏剂对细菌的优先聚集特性,在适当波长的光激发下,使光敏剂吸收能量后产生单线态氧、自由基等活性氧物质进而通过氧化作用杀伤微生物,而不伤害周围组织和细胞的一项新技术[6]。
抗生素是目前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手段,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滥用导致了诸如 超级细菌 爆发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使人们开始寻找抗生素之外有效且安全的抑菌或杀菌方法[7]。
APDT 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杀伤耐药菌的作用[8],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其对曲霉孢子[9]、金黄色葡萄球菌[10]、蜡样芽胞杆菌和大肠杆菌[11]具有很好的光动力灭活作用。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 isteris a m onocy togenes),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近年来受到特别关注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
在加拿大、美国和欧洲,肉类食品单增李斯特菌食物中毒案例时有报道,感染后发病致死率高达25%以上[12]。
随着我国肉类消费大幅增加,尤其是对冷鲜肉食品的消费,呈迅速上升趋势,肉类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导致的潜在食物中毒将更加受到关注。
本实验选用单增李斯特菌为实验菌株,研究血啉甲醚(he m atoporyrin m ono m et h y l e ther ,HMME )作为光敏剂对单增李斯特菌的APDT 灭活效果,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 i u m dode cy l su l p hate po l y acr y la m i d e ge l electrophoresis ,SDS PAGE)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 m erase cha i n reaction ,PCR )技术分析HMM E 对单增李斯特菌菌体蛋白和基因组DNA 的光动力影响,探讨光动力灭菌技术的作用机理。
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1 1 1 菌株单增李斯特菌,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1 2 培养基细菌计数培养基和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ryptone soy broth ,TSB ),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 2 主要试剂和仪器血啉甲醚(10m g /mL ,批号980225),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五二三药物研究室;U 2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75W 溴钨灯(光源光功密度为200mW /c m 2),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TaqM i x 和细菌基因组DNA 快速提取试剂盒,广州东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 3 引物合成依据文献[13]针对单增李斯特菌hly A 全基因序列,利用pri m er5 0设计引物,委托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其序列如下:上游引物5' TGC AAG TCC TAA GAC GCC A 3下游引物5' CAC TGC ATC TCC GTG GTA TAC TAA 31 4 单增李斯特菌的光动力灭活试验1 4 1 菌株培养及前处理将活化的单增李斯特菌接种于TSB培养液中, 37 振荡培养至对数期,离心收集菌体(4000r/m in, 10m i n),弃上清液,重新悬浮菌体于0 1m o l/L的磷酸缓冲溶液(PBS)中,使其OD600=0 05(相当于107 CFU/mL左右)。
1 42 HMME浓度试验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任取1孔)加入已处理好的200 L菌悬液,并加入不同浓度HMME,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5,10,25和50 g/m L,37 避光孵育30m i n,放在距离溴钨灯光源20c m处照射30m in 后进行平板计数(L+S+)。
同时设置不光照和\或不加HMM E组作为对照(L-S-;L+S-;L-S +)。
1 4 3 光照时间试验按照1 4 1方法处理单增李斯特菌后,在96孔板中(任取1孔)各加入200 L菌悬液并加入HMME,使其终浓度为25 g/m L,37 避光孵育30 m in后放在距离溴钨灯光源20c m处照射5,10,20和30m in后进行平板计数(L+S+)。
同时设置不光照和\或不加HMME组作为对照(L-S-;L+S-; L-S+)。
1 4 4 细菌菌落平板计数1 4 2和1 4 3中不同处理方式所得的菌悬液均以1 10梯度稀释后涂板于细菌计数培养基平皿中,于37 生化培养箱中恒温培养,24h后取出进行菌落计数。
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
1 5 单增李斯特菌菌体蛋白降解和基因组DNA损伤试验1 5 1 菌株培养及前处理按1 4 1的方法培养单增李斯特菌,离心收集菌体(4000r/m in,10m i n),弃上清液,重新悬浮菌体于PBS,使其OD600=0 05,在96孔板中(任取4孔),每孔加入200 L菌悬液并加入HMME,使其终浓度为25 g/mL,37 避光孵育30m i n后,放在距离溴钨灯光源20c m处照射30m i n(L+S+)。
同时设置不光照和\或不加HMME组作为对照(L-S-;L+S-;L-S+)。
1 52 SDS PAGE分析菌体蛋白降解试验1 5 1中4组实验所得的各800 L菌悬液置于EP管中,离心弃上清液后(10000r/m in,2m i n)。
加入20 L无菌去离子水重悬菌体,5 L4 SDS PAGE上样缓冲液,95 加热5m in后进行SDS PAGE电泳。
1 5 3 PCR分析基因组DNA断裂试验1 5 3 1 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将1 5 1实验所得的4个实验菌株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抽提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抽提所得基因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作为PCR检测h l y A基因的模板。
1 5 32 单增李斯特菌h l y A基因片段PCR扩增使用hly A基因的上下游引物检测上述4组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的断裂情况,PCR反应体系如下: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模板1 L;2 PCRM ix10 L;上游引物1 L;下游引物1 L;dd H2O7 L; PCR反应条件:95 预变性5m in;95 变性30s, 56 退火30s,72 延伸30s,30个循环;最后72 延伸5m i n,反应结束,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
1 6 统计分析结果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用GraphPad Pris m5所带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差异显著性采用t 检验,P<0 05为显著差异。
2 结果与讨论2 1 HMME浓度对单增李斯特菌光动力灭活作用的影响HMM E在0~50 g/mL内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光动力灭活作用见图1和图2。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光敏剂HMME浓度的增加,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光动力灭活作用逐渐增强。
当HMME浓度低至1 g/mL的情况下,光照30m i n即可使约90%的单增李斯特菌灭活。
当HMME浓度达到50 g/m L时,几乎可完全使单增李斯特菌灭活。
而光照对照组及光敏剂对照组,均未显示出明显的杀伤作用。
[0]表明一定浓度的HMME在光照情况下对单增李斯特菌有较好的杀伤作用。
图1 不同浓度HMM E对单增李斯特菌菌落数(CFU)的影响图2 不同浓度HMM E对单增李斯特菌失活率的影响2 2 光照时间对单增李斯特菌光动力灭活作用的影响图3和图4显示了HMME浓度在25 g/mL时,光照时间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光动力灭活作用的影响。
光照10m in以上,均能使菌落总数降低2个数量级以上,即99%以上的单增李斯特菌被灭活;当光照时间达到30m i n时,几乎可以完全杀伤单增李斯特菌,灭活率达到99 9999%。
表明HMME在一定浓度下,光动力杀菌技术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光动力杀伤作用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图3 不同光照时间的HMM E对单增李斯特菌菌落数的影响2 3 HMME APDT对单增李斯特菌细菌全蛋白降解效果的影响图4 不同光照时间的HMM E对单增李斯特菌失活率的关系HMM E APDT对单增李斯特菌细菌全蛋白的降解作用见图5,其中条带M是蛋白质分子量标准(6 5~175ku),条带1是光敏剂进行光照的不带菌空白条带,条带2是不加光敏剂直接进行光照的光照对照组,条带3是不加光敏剂并且不光照的完全对照组,条带4是加光敏剂并且进行光照的实验组,条带5则是加光敏剂不光照的光敏剂对照组。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单增李斯特菌在光敏剂HMME(25 g/mL),光照30m in的情况下,其菌体大部分蛋白被降解,只在20ku处有一降解不完全的条带。
而光照对照组及光敏剂对照组与完全对照组相比较,蛋白条带无明显变化。
图5 HMM E APDT处理后细菌全蛋白SDS PS GE图谱注:M:蛋白质分子量标准(6 5~175ku);1:S+L+;2:S-L+;3:S-L-;4:S+L+;5:S+L-;L=光照30m i n;S=样品添加光敏剂HMM E(25 g/mL)2 4 HMME-APDT对单增李斯特菌DNA全基因组损伤效果影响HMM E-APDT对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的影响见图6,其中条带1是不加光敏剂直接进行光照的光照对照组,条带2是不加光敏剂并且不光照的完全对照组,条带3是加光敏剂并且进行光照的实验组,条带4则是加光敏剂不光照的光敏剂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