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复习)剖析

合集下载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2)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2)

课题:定量认识化学变化(2)主备人:马树国审核: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化学反应方程式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能独立分析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重难点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补充栏一、课前预习检测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讨论:(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

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成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02======CO2三、师生互动,导学达标[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讨论:(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①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书写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并标明“↑”、“↓”。

(说明“△”、“↑”、“↓”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 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讲清书写原则及配平方法。

[学生活动] 学生练习配平、讨论分析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②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的步骤。

·③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教师活动] 讲解C+O2=====CO2的含义:(1)(2)(3)[学生活动] 学生练习,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习读法。

[初中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1 人教版

[初中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1 人教版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学习目标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之比3、燃烧的条件:内因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外因是①温度达到着火点②与空气(或氧气)接触4、灭火的原理:①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②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5、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和疑点重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学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点化学方程式疑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教材解读课文要点解析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能表示三个意义:1、从宏观方面看:氢气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定量的方面看: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3、从微观的角度看: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理,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①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②找某一种要配平的元素(一般来说该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较复杂)③求两边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④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原子个数,就可以得到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求18克水完全电解,能够生成多少氢气?般步骤为:1、设、设未知量2、写、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找、找出质量关系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1、设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2、写 2H2O通电t2H2↑+O2↑3、找 36 418克 X4、列436=X克18X=2克5、答:能够生成氢气2克。

九年级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复习-沪教版PPT课件

九年级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复习-沪教版PPT课件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复习)
重点 (1) (2) (3)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配平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一、质量守恒定律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点:
⒈“质量守恒”对反应前的物质而言,是指“参 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的总和,不参加反应的 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⒉适用范围是化学反应,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 化。
2×18
4
4.5g
X
-2--×----1---8 = ------4-----
4.5g
X
V=-m-p---=--0-.-5--g--0.09g/L
X=0.5g
=5.56L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5g,其体积为5.56L。
(4) 列比例式 ………….….…..比 (5)求解 ………….……..……解 (6) 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和关键
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计算要准确.
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4.计算过程带单位.
原则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化写:左写ຫໍສະໝຸດ 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短线学
原则: 质量守恒定律
方 程
书写 配
标志:短线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 总数相等
式 步骤
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
奇偶配平法
等:短线改等号 注:注明反应条件和产物状态
读法
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未知数 ……………....…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写 (3) 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 已知量和未知量 .....…....关

初中化学备课参考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备课参考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第2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一、质量守恒定律1.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各原子质量不变。

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 成立的原因: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质量守恒。

4. 五不变宏观: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保持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原子的数目保持不变、原子的质量保持不变。

5. 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各原子质量不变。

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6.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1 )必须在化学反应中,如:100g 酒精和100g 水混合形成200g 酒精溶液,并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 2 )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才相等。

二、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1. 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严格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需要化学方程式配平。

(2)严格尊重实验事实,不可主观臆造。

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完全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2)每 4 个磷原子在点燃条件下能与 5 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 2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每124 份质量的磷在点燃的情况下,能与160 份质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 份质量五氧化二磷。

3.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因此,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面要配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短线改成等号。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两种简单的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2)观察法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原子数目多的化学式,令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 1.1.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快慢B.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答案】A【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的快慢,故选项符合题意。

《认识化学变化》整章教材分析

《认识化学变化》整章教材分析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教材分析【本章结构】一、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本章从学生熟悉的化学变化——燃烧入手,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与燃烧、燃料、灭火有关的化学知识与技能,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分析归纳燃烧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简单化学计算。

通过实践,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探究活动的过程,了解并学习实验观察、范例模仿、定量研究、分析比较等科学方法。

通过事实的分析归纳,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怎样帮助人类利用和控制燃烧,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是学生在用实验和探究的方法认识、研究生活中的常见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的性质,从本章开始,学生又开始学习从定量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这样,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更准确、更科学地认识物质。

用定性和定量的不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化学方程式的出现,使本章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本章教学中,要结合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呈现旧知识,将新知识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构成新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知识程序化、网络化。

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二、本章知识结构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1、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着火点)。

3、灭火主要有三种方法:(1)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2)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3)将大量的冷却剂(如水、二氧化碳气体等)冷却燃烧物,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不完全燃烧的危害(浪费燃料,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

5、燃烧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在有限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产生大量热和气体产物。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3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3
2H2O ═══ 2 H2↑ + O2↑
微粒间个数比2:2:1
各物质质量比2×18: 2×2:32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知道微粒间的个数比(2:2:1)
( 每两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知道物质间的质量比(36:4:32)
(每36份质量的水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刚才主要介绍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读法。接下来我们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进行计算。
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典型习题:35克水完全燃烧生成多少克水?
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解:设生成水的质量为x
写出化学方程2H2+ O2═══2H2O
列出相关物质的质量2×22×18
代入已知量和未知量35gx
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量2×2 2×18
1.实验室要制取4.8克氧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多少克?
2.完全电解4.5克水可生成氢气多少克?这)
3.某同学打算用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
(已知: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药品:
教学过程:
课前默写
引入新课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
活动探究
教师小结
课堂练习
课后实践
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4.双氧水制取氧气: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6.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二氧化碳与水反应:8.电解水:
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4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知道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解释守恒的原因。

2.了解通过实验确定物质元素组成的基本原理。

【学习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学习难点】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1.⑴从宏观的角度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同时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着的释放和吸收。

⑵从微观(分子—原子)的角度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⑶火柴、纸张等的燃烧最后剩下灰烬,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这是为什么?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只是用于__________变化,适用于一切_________变化。

活动与探究(P.96)测定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用图1所示进行实验⑴[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填“不变”、“增加”、“减少”),假设的依据是;⑵[设计实验方案] 如图1所示;⑶[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⑷[得出结论] 。

用图2所示再进行实验,试回答:观察到的现是;反应的文字表达是;⑷[得出结论] 。

若上述的橡皮塞没有塞紧,结果天平的指针会在处(填“a”或“b”或“c”)。

若上述的实验在敞口的锥形瓶中进行,结果天平的指针会在处(填“a”或“b”或“c”)。

二、思考与交流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2.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哪些因素一定不改变?哪些因素一定改变?哪些因素可能改变?木炭燃烧质量减小了,铁钉生锈质量增加了。

请你分析这些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5.水结成冰,质量没有改变。

这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6.阅读课本.P.97页拓展视野后思考:为什么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背?三、总结与反思四、达标检测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①分子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的个数④原子的个数⑤元素的种类⑥元素的质量⑦物质的总质量A、②③④⑤⑦B、②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⑦2.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教案: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

初三化学教案: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知识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定恒定律成立的原因: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量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客观和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针对化学反应而言,任何化学反应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是化学变化就不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并不是所有物质的质量,没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能包含在内,“生成的各物质”是指经过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不是此反应生成的物质也不包含在内。

二、化学方程式及涵义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例:,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叫做化学计量数。

2、涵义:(1)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2)各微粒数目比=化学计量数之比;(3)各物质之间的相对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4)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书写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结为四步:(1)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的左边,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右边,多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用“+”相连;(2)配: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3)注:注明反应条件,通常写在“=”的上方,加热常用“△”表示;(4)标:生成物是沉淀的标明“↓”号,生成的气体用“↑”表示,写在相应化学式的后边,但要注意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不需注明“↑”号;b、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不需标“↓”号;c、“↑”和“↓”只是对生成物而言,不能标在反应物当中。

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_1

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_1
无中不能生有, 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 看起来万物是死了, 但是实则犹生; 正如一场春雨落地,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
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 施实验→ 得出结论)
P96活动与探究一
现象:①溶液中有沉淀生成,颜色的蓝色逐 渐变浅
②天平两端仍保持平衡 化学表达式:
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 质量.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不_ 变
资料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Hg+O2 加热 HgO
波义耳的实验(1673拉年瓦) 锡的实验(1777
失败

1673年,波义耳在一 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汞, 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 了。
点 燃
10.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与反应后生成 的各微粒的个数比为:_
_2_∶_1_∶_2 。
1.在A+B C+D的反应中,5gA跟一定
量的B恰好
8
完全反应,生成3gC和10gD,则B的 质量是_____g
12.在一定密闭容器内有X、Y、Z、 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
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A
B
C
D
5.汽油、煤油、柴油(主要含碳、 氢元素)等燃料都是从石油中提 炼出来的。一些人声称可以使 “水变燃油”×,从而解决世界性 的能源问题。你认为这些人的说 法6.植正物确的吗光合?作理用由可表是示什为:么?
光照
水+二氧化碳 叶绿素 淀粉+氧气,由此推断淀
粉中一定含有_碳_、__元素。 氢
原高比来锰原铁酸反丝钾应的受物质热的量分质大解量.时小有.氧气 放出,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课时)教案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课时)教案 沪教版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提高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学会善于合作,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教师]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们这节课进行指导。

很多同学看起来比较紧张,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紧张容易禁锢人的思维,不利于本节课的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我们班哪位同学唱歌最好听?……哪位同学跳舞最好?……哪位同学语文课文读的最好?……现在我们就请xxx同学为我们朗读投影上的这段话……[学生]朗读……[教师]这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说过的一段话。

“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

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这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例如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能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那么,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消失了,转化生成了新的物质,是不是也是“实则犹生”呢?也就是说,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存在什么关系呢?弄清化学变化里这种量的关系,对于指导我们的化工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你可以根据消耗的原料的质量计算出获得的产品的质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2.新课讲解[教师]首先,结合你熟悉的化学变化,你认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出你的猜想。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猜想要有一定的依据,请同学们看投影上三位同学的猜想,究竟谁的猜想正确?我们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小组内进行讨论,打算如何进行探究?[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小结:只要把反应前盛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至平衡,取下装置,使装置内的药品充分反应后再次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就可以了。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第二节定量理解化学变化(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的测定,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2)通过对实验设计、操作,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托盘天平的使用)等实验基本操作,训练独立完成实验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2)培养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水平,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学】:分别点燃火柴、酒精,它们燃烧时都放热发光,火柴燃烧后只剩下灰烬,而酒精燃烧后连灰烬都没有留下。

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对物质变化要实行定量研究。

一、质量守恒定律1.探究学习:质量守恒原理的证明发现问题: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后会逐渐减少,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先质量增加,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增加,减少还是不变?提出假设:化学变化前后质量的总质量。

设计实验:(1)参照课本P96页图4-13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中产生沉淀,天平保持。

文字表达式:结论: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生成物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质量之和。

(2)参照课本P96页图4-14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现象:胶头滴管中的稀盐酸滴入到小试管中的碳酸钙上,产生,锥形瓶中的氢文字表达式:(1)(2)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量发生改变(填“有”或“没有”)。

【发现规律】:验证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相等时,有气体生成或空气中参与的反应要在中实行。

【形成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即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即参加反应的各原子的、,不变。

(2)在宏观上,元素的也不变3.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1)必须在化学反应中,如: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并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才相等并不是指所有物质的质量的简单加和。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存在的问题与思考1、多年来,我在“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学中,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衔接虽然紧密,但没有摆脱教材的套子,没有展开。

如学生探究的实验,仍然用的是书中的例子,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只是对教材实验的细化。

通过这次培训,开拓了我的思路,今后将增加一部分让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不守恒的实验,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结论。

2、“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材的设计意图是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所以我先呈现出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比直接提出问题更能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

3、设计实验并讨论实验方案如果能在课前完成,学生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课上再综合分析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实验方案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案,供学生探究,效果会更好。

4、让学生阅读书中的材料,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然后通过谈感受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的探究和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相似,就会使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树立“将来我也能成为科学家”的信念,情感教育会进一步升华!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学与反思一、化学变化概念的提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都有新物质产生,为了从量的方面认识和研究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有关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及应用,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用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4、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学习本部分知识安排的探究活动火柴燃烧只剩下灰烬,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1.提出假设(或猜想)(1)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2)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说课稿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说课稿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说课稿丹阳九中庄红娣时间:2010.10.29 地点:丹阳九中一、教材分析1、内容:本说课稿是沪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第1课时,内容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质量守恒的实质及其简单应用。

2、联系: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后面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作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3、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本质,难点一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二是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4、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能用实验定量研究化学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的猜想,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策略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释反思—交流应用”的程序来探究。

整个设计不仅注重了科学知识的获取,更注重了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说课

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说课

没有改革和创新,就没有真正的进步。 此次一改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 的办法,积极挖掘身边的教学素材。这样就 能更好的找到教师自己的兴奋点,激发自身 激情,从而感染学生,轻松愉快的达到教学 目的,提高自身驾驭教材的能力!
◎ 教材分析 ◎ 教法分析 ◎ 学法指导 ◎ 教学程序 ◎ 其他设计
一、教学板书设计
◎ 教材分析 ◎ 教法分析 ◎ 学法指导 ◎ 教学程序
(1)化学反应的实质 是什么?
三、教学过程 (二)复习提问
(2)化学反应前
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 种类、质量发生改变 没有?
◎ 教材分析 ◎ 教法分析 ◎ 学法指导 ◎ 教学程序
三、教学过程 (三)大胆推理、建立假设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分 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 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 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可以得出化 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沪科版)
质量守恒定律
◎ 教材分析 ◎ 教法分析 ◎ 学法指导 ◎ 教学程序
◎ 教材分析 ◎ ◎ ◎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四 章课题二“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课时的内 容。质量守恒定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 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 化学规律。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 应的认识从“质” 到“量”的过渡 ,也为之 后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奠定 了理论基础,本课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 启下的作用,所以它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 教材分析 ◎ 教法分析 ◎ 学法指导 ◎ 教学程序
三、教学过程 (四)制定方案,验证假设
制定方案的共识:
(1)要用实验事实验证推测; (2)需要称量,要用天平; (3)要多选几种现象不同的化学反应 作为实例,验证规律的普通性。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会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二、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用和成立原因;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后会逐渐减少,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先质量增加,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总质量却没有变;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增加,减少还是不变?活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提出假设:化学变化前后质量的总质量不变。

设计实验:参照课本P96图4-13和图4-14形成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合作互助:讨论:上述实验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也可结合水通电分解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微观(实质):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思考:1、如何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我们刚上课提出的问题?为什么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后会逐渐减少,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先质量增加,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总质量却没有变?2、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能否用质量守恒解释?交流反思: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a.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反应b. 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练习:4.6g某物质R在空气燃烧后,能够生成8.8gCO2和5.4gH2O,请你分析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分析:我们可以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R+O2→CO2+H2O,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反应物中的碳、氢、氧元素质量应该和生成物中的质量分别相等。

首先能够判断在反应物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我们就要根据质量来算了:m(C)=m(CO2)×ω(C)=8.8g×=2.4g;m(H)=m(H2O)×ω(H)=5.4g×=0.6g氢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总和只有3g,而R中有4.6g,所以在该物质中氧元素就要占1.6g。

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二节定量认识变化

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二节定量认识变化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的测定,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2、在理解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并能推测物质的组成二、科学素养:1、初步培养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总是的能力2、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三、教学重、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过程:[引言] 由成语:“点石成金”引入,联系第二章的分子、原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再重新组合展开,导入化学反应不仅在质的方面有一定的规律,而且在量的方面也存在一定规律。

[新授][活动与探究]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酸钙和盐酸反应[讨论与思考] 两个实验所得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分析实验现象和测定的数据,试着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讨论与思考] 1、铁生锈后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2、蜡烛燃烧后就没有了,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否矛盾?[练习]1、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44克b、32克c、22克d、12克2、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a、12克b、44克c、56克d、100克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克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指导学生画重点]讲解:①参加反常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总和”二字是指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有的反应并未全部参加反应)②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应包括气体、沉淀等全部物质的质量③审题时要注意关键的字,如“充分反应”“恰好反应”“足量反应”等表示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计量数之比为: A
A.2:1:2 B.1:2:2 C.1:1:1 D.2:2:3
1.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D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分子数目
2.高效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与水反应不
可能生成: B
3A..按O要2 求写B.化碳学酸方钾程式 C.KOH D.氢氧化铁
B.将18g水加热至沸腾得到18g水蒸气,此 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蜡烛完全燃烧后就没有了,违背了质量 守恒定律
D.氢气燃烧后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2.某物质R与水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为:2R + 2H2O + 7O2 = 2FeSO4 + 2H2SO4,推断R的化学 式为 FeS2 。
3.在化学反应A + B == C + D中,15gA和足量
⑴照明弹原理
⑵烟幕弹原理
⑶生产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
⑷实验室制氧气
⑸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⑹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
5.B下A..铁列氧在化化氧学汞气方加中程热燃式分烧书解:写:3正HFge确O+2的△O2是H点:g燃+FOe2↑30B4
C.铝片投入稀硫酸中: Al+H2SO4=AlSO4+H2↑ D.碳在氧气中燃烧: C+O2= CO2 6.密闭容器内有X、Y、Z、Q 4物质,一定条件 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
B.甲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D.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5.将4.6 g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
8.8 g CO2和5.4 g水,则该化合物组成元素是 D
A.一定含有C、H
B.只含有C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
D.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6.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 与B 反应生 成C 其反应前后分子及 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中,A、B、C的化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2
81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5
14
试 A.推分断解该密闭B.容化器合中发生C.的置化换学反应D.基复本分类解型为A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复习课
内容
注意
一、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总质量
不变 元素种类
原子
种类 数目
原则:事实、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 四查:化学式、配平、条件、箭
四查:化学式、配平、条件、箭
三、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师友按照老师出示的 题目结合自己的情况 互讲互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O2和1LH2反应生 成2L水
的B充分反应,生成12gC和16gD,则消耗的B的
之质量是: B
A.12g B.13g C.14g D.无法确定
4.密闭容器中,有 物质
甲 乙 丙丁
甲、乙、丙、丁四 反应前/g 5 2 20 22
种物质在一定条件 反应后/g 待测 11 28 5
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