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时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
-课后作业:设计富有创意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
4.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些看似平凡却充满智慧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我们在煮粥时,要不断搅拌呢?”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格物致知”。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激发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格物致知”的意思吗?这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自主学习
3.教师通过举例、对比等手法,详细解读“格物致知”的内涵,让学生明白“格物致知”是一种探究事物本质的精神。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文章中的论点、论证方法、成语典故等方面进行讨论。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探讨“格物致知”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和结构。教师针对文章的论证方法、成语典故、修辞手法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文章要点。
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和结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7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

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

我想,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

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较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

一,几则参考资料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2.关于王阳明格竹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这个故事较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格物致知”这一古代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文章通过讲述古代圣贤追求真理的故事,强调了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

本篇文章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适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古代儒家学说和道德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概念和观念产生困惑,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同时,学生对故事性的文章较为感兴趣,可以通过讲述古代圣贤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了解古代圣贤追求真理的过程和精神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真理、崇尚道德的品质,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体会古代圣贤的精神品质。

2.难点: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道德观念和儒家学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圣贤的精神风貌。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古代儒家学说和道德观念,准备相关讲解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体会文章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文章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特别强调了“格物”和“致知”这两个重点,并尝试用生动的例子来解释。然而,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部分内容仍然较为抽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进一步寻找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也能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和思考。这让我感到欣慰,说明学生们具备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格物致知”的内涵,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阐述观点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探究课文中作者的观点,学会用实例论证观点。
(3)将“格物致知”精神与实际学习生活相结合。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实践这一精神。
突破方法: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在某一学科或生活中的“格物致知”实践经历,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某个问题追根溯源的情况?”比如,在学习数学时,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它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格物致知”的奥秘。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小组的讨论成果不够深入,这让我意识到,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我还需要适时给予提示和启发,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挖掘问题的本质。

八年级《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五篇

八年级《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五篇

八年级《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五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

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介绍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

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

教学目标
1.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和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了解《大学》、《中庸》、《论语》等著作中与“格物致知”相关的内容;
3.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

教学重点
1.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
2.了解《大学》、《中庸》、《论语》等著作中与“格物致知”相关的内容;
3.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古代文化的了解,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
2.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语文学习中。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引入“格物致知”的概念,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理解;
2.分析“格物致知”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学习环节
1.介绍《大学》、《中庸》、《论语》等书对“格物致知”的相关内容;
2.请学生阅读《大学》中与“格物致知”相关的章节,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其中的精髓;
3.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中庸》中的“诚”、“中”、“正”等概念进行梳理。

巩固环节
1.带领学生制作“格物致知”思维导图;
2.安排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和感悟。

课堂作业
1.将思维导图上传到班级群组中,供所有同学学习和交流;
2.阅读一篇文献,了解现代文化中“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应用实践,写一篇读书笔记。

教学反思
1.教学环节上的拆分和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的表述是本堂课的亮点;
2.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增加了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
3.需要在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上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一种通过观察周围物体及其变化,以此来识别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张观察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只有通过格物,观察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才能更好地了解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属性,从而获取知识和智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育单元,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此次单元设计,旨在通过举例和思辨,引领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使学生在掌握手段的基础上,逐步深化他们对物质世界本质与规律认识的能力。

接下来,我将分别从课前预习、授课过程、学生作业和教学总结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优秀教案。

一、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中,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论语》、《大学》《中庸》等古代经典名著中提到的格物致知精神概念,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关键词汇。

让学生了解这些经典作品中的中心思想和重要著述,和格物致知精神的发展历史和作者对其的解读。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把格物致知的思想应用到实际中去,能否在现代人的工作与学习中发现其中的价值。

二、授课过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采用精确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探讨。

首先,以将活生生的事例来帮助学生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如产生静电时的物理原理、反应树木生长规律的环境条件以及掉头发的原理等。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并围绕学生们的描述发起相应的关于格物致知的提问,以此展开讨论。

同时,教师还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验的方式,进一步地通过观察与科学推理的方式来挖掘发现背后的规律,最终理解事物背后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三、学生作业在学生作业中,教师主要让学生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阅读一张杂志或新闻文章,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知识点,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来探索它的本质属性和规律。

2024年初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通用5篇)

2024年初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通用5篇)

2024年初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通用5篇)初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能力训练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四)美育渗透点本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这一特定对象,引用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词、术语、典型事例,论说道理。

我们从文中可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2、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1、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

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2、出示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格物致知”?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点有什么关系?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章分析:学习文章的篇章结构,把握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如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等。
-思维培养: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证意识。
举例解释:
-主旨理解: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明白“格物致知”是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达到真知灼见的精神。
-词汇掌握:通过课文上下文,讲解“格物”源自《礼记·大学》,意为详究事物原理;“致知”则是达到真知的境界。
5.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倾听他人意见,形成共同的认识和见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主旨:理解作者提出的“格物致知”精神,明确其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词汇掌握:重点掌握生字词,如“格物”、“致知”、“实证”等,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将“格物致知”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思维实验,模拟“格物致知”的过程,探讨事物的本质。
-篇章分析:课文通过作者自身的科研经历,运用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说明“格物致知”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思维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形成自己的见解。
2.教学难点
-阅读理解:学生需理解作者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与现代科学精神相结合。
-批判性思维:学生在分析课文时,需要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合理的评价。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格物致知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

2.理清演讲者的演讲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4.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梳理演讲者的思路。

(2)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独白:(出示课件1)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

一旦需要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

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2)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课本知识教师讲解涉及这课的重要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4)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说理演讲词。

说理演讲词属于演讲词的一种类型,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2)写作背景(出示课件5)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

(3)走进作者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辩论、写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 教学难点:(1)文中某些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和作者观点的提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科学精神、求知欲望的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问:同学们认为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它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哪些影响?2. 自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讲解:(1)对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观点。

4. 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谈谈对格物致知精神的认识。

(2)全班交流:分享各小组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练习:(1)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准备下一节课的辩论活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优势特长。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推荐阅读其他关于科学精神、求知欲望的文章,如《师说》、《中庸》等,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拓展视野。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精神;2. 掌握“格物致知”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格物致知”这一重要思想的内涵;2. 理解“格物致知”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格物致知”思想的深层含义;2. 探讨如何将“格物致知”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内容1. 什么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强调通过观察和思考事物的本质来获得知识和智慧,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古代,人们认为万物皆有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思考,才能深刻理解这些联系和规律,从而获得真知。

2. “格物致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进步,生活便利,但“格物致知”思想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事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例如,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和思考,掌握知识的核心;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体验和总结,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3. 培养“格物致知”的方法要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首先要注重观察和思考。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其次,要注重实践和总结。

只有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经验总结,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最后,要注重创新和实践。

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实践,才能将“格物致知”的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格物致知”思想的内涵和意义;2.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 讨论互动法:通过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1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1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者简介。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1~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 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问:“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四句格言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2.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与作用3.运用格物致知精神探索自然科学知识4.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四句格言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与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格物致知精神探索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课前导学】1. 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来源。

2. 页头赏析四句格言。

【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格物致知”的多重含义1. 方矩(节选自《大学》):“物也者,物之情也;致知也者,知之至也”。

2. 论语(节选自《论语·卫灵公》):“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庄子·逍遥游》:“夫物既已穷,而知止于至善;人既已达,而变更于无穷。

”4\. 王阳明(节选自《心学阳明心法》):“体即理,心即理,理即道,道即天。

”二、互动探究:格物致知的现代解读1. “观察是科学家发现问题的第一步”。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 你曾经因为什么事情而认识到了“知行合一”的道理?3. 读完这篇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们是否能使用“格物致知”的方式去探究更多的科学问题?三、师生合作:运用“格物致知”探索自然科学知识1. 分组合作,选出共同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并制定调查方案,用实际观察、实验等方式来探究这些问题。

2. 将探究结果总结成报告,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课堂解读: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1. 通过分组合作的展示,你们是否探索到了更多的科学知识?你们是否了解到了科学家探索自然科学的方法?2. “格物致知”只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方法,但同时也是一种态度。

有了这种思想,我们才能够更加理性地探索自然和人文科学。

3. 历史上的科学家就是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走出了一条通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道路。

我们作为现代的中学生,同样应该具备这种精神,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并不断探索科学领域中的新问题。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4篇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4篇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篇1自读要求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解说: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学习侧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4.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解说: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初中学习的第五学期,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

根据新教材阅读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1、2。

依据新大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3、4。

) 1.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和图片)。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3.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注:分小组讨论解疑时,有条件的多媒体实验班级可以利用电脑查询资料,寻求解答。

)4.重点细读,讨论交流。

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如果课堂讨论不够深入,可让学生以《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

5.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应有格物致知》的内涵
2.掌握《应有格物致知》的主旨
3.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解读《应有格物致知》
二、课堂设计
1. 热身(5分钟)
通过段子、小故事等简短的形式来引入课程主题,活跃课堂氛围。

例如,可以讲述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然后引申出真实的事情,让学生自己联想。

2. 课文解读(20分钟)
以议论文的形式,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应有格物致知》的主旨与内涵。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读这篇名篇,并且逐句解析其意义,从而让学生理解其思想。

3. 课文演练(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话,解读其内涵和思想,并提出疑问和探讨。

同时,老师也应该注意到学生解读的过程和掌握情况。

4. 课文拓展(20分钟)
通过参考其他作品、文化背景、历史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将《应有格物致知》与其他文化产生联系,并探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5.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进行的各种探究和讨论进行集中总结,让学生形成自己对《应有格物致知》的深层理解,并对日后的学习产生帮助。

三、教学心得
本节课的设计,以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探究、感知的方式促进了学生对《应有格物致知》的认识和理解,并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考虑其所要探讨的
问题,从而形成更全面精深的理解。

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确保了每个学生都被重视,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在老师引领和指导下,学生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进行探究和思考,并且在课程结束后,学生的表现也令人震撼。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思想路线,也是孔子提出的“四端”中的第一端。

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认识,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了解和认识的方法。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还将其列为高中教育必修课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该篇文章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学价值,也是一篇很好的素材,适合拓展课上内容。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的设计。

一、课程核心思想阐释:1. 了解“格物致知”的概念及儒家思想;2. 解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文学形式及其思想内涵;3. 探讨“应有格物致知”的不同层面。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1.掌握“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2.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文学形式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3.通过课文学习,锻炼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知。

三、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通过图文展示儒家经典《大学》的核心内容——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通过讲解课程的背景,使学生对于“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知。

2、语篇阅读通过全班共同朗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艺术语言和张弛有度的体裁结构,从而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着重让学生理解其中包含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内涵。

从文字中找到“物”“知”“学”“贵”“明”等关键字,并进行文字解析,从而梳理文章的思想脉络。

3、文学鉴赏让学生观赏几幅人物画,谈一谈这些画中的人物素养有哪些相通之处,明白人物形象塑造也是“应有格物致知”的高级境界。

学习欣赏课文,了解其中心理表达、象征、讽刺等文学手法的运用。

通过分组分配选段并举例说明,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中的生动形象和夸张手法感受文学艺术之美。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2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2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二)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三)教学重点: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四)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

2. 了解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3. 检查预习:(找生起来回答,教师指正)(1)注音:丁肇(zhào )中不知所措(cuò )(2)释词: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202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202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202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原话为“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收录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修改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时也收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初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修身、齐家、诚意、正心”等词语。

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能力目标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突破方法: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标出论证方法,体验论证效果。

勾画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先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再共同探讨交流解决。

难点1.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突破方法:设计语文活动: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

重读《绿色蝈蝈》,回忆《昆虫记》的内容,并结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两篇文章,亮出你的观点。

不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很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么亲切,离我们那么近。

让学生在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同时,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实地考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和作者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吻合。

2.对话讨论。

通过对话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

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

3.语文活动。

设计语文活动突破难点,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天下万物的本质和规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其实践能力,本文设计了一节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课程。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格物致知”的定义及贺铸的“教育分期”理论。

2. 帮助学生理解“物”的概念,并且让学生认识到物的表面和本质之间的区别。

3. 让学生掌握实践探究的方法,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物质的本质和变化。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分析图片中的物质并描述其外观和特征,并让学生思考:我们认识物质的过程是怎样的?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出物质的本质?2. 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探讨“格物致知”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贺铸“教育分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学习其对于“格物致知”精神的启发。

3. 理论课程设计教师通过幻灯片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贺铸的“教育分期”理论和“格物致知”的概念,并重点讲解“物”的概念,以及物的表面和本质之间的区别。

4. 实践探究通过实验的形式,以水的凝固为例,让学生深入探究物质的本质和变化。

教师在教具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探究水的凝固的本质和变化过程,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实践与相应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

5. 归纳总结将学生已有的实践体验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形成深刻的印象。

6. 课后作业① 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实验器材来进行实验探究。

② 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于“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及在实践过程中悟出的心得体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物”的概念;认识物的表面和本质之间的区别;掌握实践探究的方法。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让学生深入探究物质的本质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3.培养从实践中探求真知的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难点:
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纪录片大家:丁肇中片段,导入新课;
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
二、整体感知
1.文体知识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
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可参考微教案讲演词的特点如何写作讲演稿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了解背景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最具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4.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zhào 朱熹.xī彷徨
..páng huán g 中庸.yōng
论.语lún 袖.手旁观xiù
2解释下面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5.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重要语段可再次播放音频课文,认真读、听,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参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可参考知识总汇微教案议论文的结构
三、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一把握文章的内容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回答下面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合作探究;
1.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参考: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参考: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实验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参考: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参考: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参考:“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可参考微教案如何快速读懂议论文
二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所学;
1复习字词;
①注音:丁肇.中朱熹.彷徨
..中庸.论.语袖.手旁观
②解释: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
2总结全文;
参考:作者以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为话题,从解释大学“格物致知”入手,剖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大力提倡实验精神;原因是:1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2中国学生学习上的弱点所决定的;应付今天世界环境的需要;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寄予了希望;
可参考微教案理解“格物致知”
2.拓展交流;
文章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着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要举例论证;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
学生各抒己见;
五、作业设计
1.搜集丁肇中的资料,做一期“向科学家丁肇中学习”的手抄报;
2.完成试题中心“基础检测”部分;
可参考影音资源试题中心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分析问题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