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英翻译中重复现象的分析

合集下载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汉英翻译的冗余现象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汉英翻译的冗余现象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汉英翻译的冗余现象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一直是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存在固有的差异,译者在传达原文信息时,常常会遇到信息冗余或信息缺失的问题。

本文旨在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英翻译中的冗余现象,分析其原因,并寻求相应的处理策略。

本文将简要介绍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特点,揭示汉英翻译中冗余现象的存在及其表现形式。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冗余现象产生的原因,包括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翻译策略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提出处理汉英翻译中冗余现象的策略和建议,以期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二、信息论视角下的翻译冗余现象在信息论中,冗余等值被视为一种确保信息完整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概念。

在翻译过程中,冗余等值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确保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准确的。

同时,冗余等值在翻译中有助于弥补因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

信息的重复和强调:为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翻译过程中可能会使用重复或强调的手段来增加冗余。

对于某些文化或语言中可能存在的特殊表达方式或含义,在目标语言中寻找等效的表述可能会有困难。

通过增加冗余信息,可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语境的考虑: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或表达方式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有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确保目标语言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译者需要考虑原文的语境,并适当地增加冗余信息。

文化差异的弥补:由于每种语言都承载了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增加冗余信息来弥补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

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冗余等值确保了原文的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完整的传递。

通过重复或强调某些信息,可以降低因语言或文化差异造成的信息损失。

增强可读性:适当的冗余可以使译文更加流畅和易懂。

对于目标语言的读者来说,额外的冗余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陌生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

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

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严复的"信、达、雅"三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翻译的标准。

这个标准要求译文既能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意,又能通顺流畅、文辞优美、可读性强。

但在实践中达到这个标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汉英翻译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一味追求译文流畅、文辞优美,忽略乃至偏离了原意;另一种是过于拘泥原文字句,机械地从字面上"对号入座",译文不顺而且难懂。

这两种倾向都不符合"信、达、雅"标准。

在外事翻译中,后一种倾向更为常见。

造成这一问题既有主观原因,如怕译文出政治差错,认为直译比较保险,因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另外也有客观的因素,政治、外交翻译政策性强,不仅要求内容准确、文字严密,而且时间性强,给翻译的时间有限,译者经常处于完成任务的匆忙之中,"该出手时就出手",难以从容地进行推敲润色,因而译文常常迁就中文,顾不得精益求精。

我在四十年的翻译工作中,在限定时间内出手的译文常常留下一些永久的遗憾。

当然,我们的翻译工作一直在进步、在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时间里,解决了大量出现的新问题、新词汇、新提法,在外交和对外宣传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也不容忽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译文质量方面的问题。

提高译文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我感到今后最需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克服"中式英文",即"Chinglish"问题。

"Chinglish"是我上面所说后一种倾向的一个表现,它的存在导致某些译文生硬晦涩,使讲英语的读者敬而远之,影响了对外宣传的效果。

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对"Chinglish",我们需要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但我认为更主要的是如何从实践中去求得解决。

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可能使我们的译文更完美,更接近于"信、达、雅"这个标准。

浅谈汉英翻译中重复使用近义词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浅谈汉英翻译中重复使用近义词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浅谈汉英翻译中重复使用近义词现象及其应对策略作者:杜晓萱来源:《中学生英语(中旬刊)》 2020年第11期参考文献在汉英翻译中,常见不恰当重复使用近义词的现象,而造成语言的冗余。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识别该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1. 引言在汉英翻译中,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在译文过程中出现中式英语的表达方式。

而中式英语有很多种情况,我们比较常见的一个情况就是重复使用近义词(redundant twins),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例如:belief and philosophy,admit and accept,frugal and economical,carefully and cautiously。

这种重复在汉语中有时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用来避免歧义、强调、形成对称或押韵等。

但是在英语中,不恰当地重复使用近义词就会造成语言的冗余。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在汉英翻译时,如何识别重复使用近义词的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2. 汉英翻译中重复使用近义词现象的辨别在进行汉英翻译时,译者需要决定汉语原文中重复使用的近义词是否都需要翻译成英语,从而完全表达出汉语的含义。

如果这两个词意不完全相同,那么可以留下这两个词。

但英语中没有两个单词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

译者需要考虑的是,在译文特定的语境下,这两个单词的区别是否重要?是否第一个单词所包含的意思不够完整,需要第二个单词为其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如果不属于以上情况,那么译文中出现的就是重复使用近义词现象。

3. 重复使用近义词的应对策略遇到重复使用近义词的情况,译者的处理方式应该视情况而定。

在大多数情况下,处理重复使用近义词的最合理方式是删掉其中一个单词而不影响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

例如“forecasts and predictions”可以缩减为“forecasts”而没有影响其原本的含义。

在有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另外一个新的单词替换掉这一对近义词。

例如号召人们“be alert and wake up”可以替换为“rouse the mselves”。

英汉翻译中的词序错位现象

英汉翻译中的词序错位现象

英汉翻译中的词序错位现象(Different Word 0rders)总的来说,汉英的语序基本一致。

正是因为这种语序是基本一致的,在汉英翻译时不一致的地方就容易出差错。

由于两种语言文化的表达、表述的习惯不同,形成一些固定说法的格式不同,如下面的例子,翻译时只有死记硬背。

这种死记硬背非常重要,是翻译的重要基本功之一。

在过去的翻译书中技巧讲得很多,但也应该重视固定说法的背诵功底。

1、英汉词序错位例如:水火fire and water贫富rich and poor新旧old and new长短short and long细长long and thin男婴baby boy女婴baby girl冷热hot and cool凉爽nice and cool前后back and forth左右right and left软硬hard and soft轻重heavy and light晴雨rain or shine增损loss and gain水陆land and water饮食food and drink钢铁iron and steel死活life and death手臂arms and hands河流湖泊lakes and rivers山水waters and mountains中小型small and medium文艺art and literature衣食food and clothing唯一的one and the only同一的one and the same血肉flesh and blood此时此地here and now文武military and civilian三三两两in twos and threes敌我ourselves and the enemy物理化学chemistry and physics工农业agriculture and industry年月month and year田径(运动)track and field (events)迟早sooner or later,first and last水土流失soil erosion and water loss新郎新娘the bride and the bridegroom手疾眼快quick of eye and deft of hand喜怒哀乐anger, grief, joy and happiness水乳交融as well blended as milk and water2、有一些情况汉英说法顺序差不多例如:上下up and down高低high and low老幼old and young父母father and mother夫妇man and wife黑白black and white(生活)沉浮ups and downs彻头彻尾from head to foot来龙去脉from beginning to end来来往往come and go, back and forth3、汉语习语中常有同义重复表达。

5英汉语中的重复翻译时的处理

5英汉语中的重复翻译时的处理

课件5:英汉语中重复翻译时的处理汉英翻译中重复的处理(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因而形成不同的性格;从而在言语交际时表达方式也就不一样。

中英文有很多不同之处。

由中国人温文尔雅的性格所决定,汉语中常有词或短语在同一句子中重复出现,以准确周密地表达其思想。

受这种表达习惯的影响,中国人在用英语表达思想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加上些不必要的修饰语,这些修饰语在汉语中是合理的重复,它们显得自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但如果把这些修饰语也译成英语,却既累赘,又有失表达的准确。

英语使用者则性格率直,在语言运用上也追求简练,因此,他们总是尽量避免重复。

这样,在汉英翻译中除少数情况下需保留汉语原文中的重复外,一般应尽可能地避免重复。

这里我们从显性和隐性重复来分析翻译中重复的处理。

1显性重复的处理1. 1当重复作为强调修辞手段时为表示强凋、突出重点,加强语气、加深印象、创造特别的意境、形成特殊的节奏,汉译英时就要保留这一手段,这样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保持原文的风格。

这常见于某些较严肃的文学作品、诗歌、谚语或政策性文件。

例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然而现在呢,只有寂静和空虚依旧,子君却决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 鲁迅《伤逝》⏹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1. 2其它显性重复的处理方法英语是“法治”的语言,汉语是“人治”的语言,汉语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需,英语多用形合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数情形下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英语具有丰富的形式组合手段,如词形变化,指代词及表示各种关系的连接词等等,而汉语主要在于其本身是表意文字,自古以来就有重“神”、“意”的传统。

加之汉语多用名词,英语多用代词的特点要求我们在翻译时吃透词意,领会它的内涵,根据不同含义、不同段落的文体和风格,确定译文的用词、处理重复的词语。

汉语原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词语,如果不是表示强调,英语译文中可采用替换法,即指代替换、同义替换、上义替换、省略、半省略替换来替代重复出现的部分。

中译英翻译技巧

中译英翻译技巧

一、戒“从一而终”汉语言简意赅,句子灵活,往往是一个汉语词汇对应N 个英语词汇,具体到在本句中应该采用哪个意项,应该采用哪个意项,务必抓住精神实质,务必抓住精神实质,务必抓住精神实质,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至于怎么应变,这就是显至于怎么应变,这就是显示译者功力的地方了。

比如:都是“问题”,下面的翻译各不相同,几乎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共同关心的问题questions of common interest解决问题solve a problem问题的关键the heart of the matter关键问题 a key problem原则问题 a question/matter of principle没有什么问题without any mishap摩托车有点问题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motorcycle.问题不在这里That is not the point.译者要掌握这种汉英翻译中的“游击战术”,翻译家应是不同“文化王国”边境线上的“游击战略家”。

沙博里将《水浒传》译为: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地上的亡命之徒沼泽地上的亡命之徒),杨宪益译将屈原的《国殇》译为:For Those Fallen forTheir Country ,北外出版社将《儒林外史》译为:The Scholars 。

这些都是译者吃透了原文的原意而译出的佳作。

二、戒望文生义,机械直译这多半是初学者犯的毛病,他们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黄牛(yellow cow ————ox ox 前误后正,下同) 黄鹂bird (yellow bird ——————oriole) oriole)黄瓜( yellow melon ————cucumber) cucumber) 紫菜vegetable (purple vegetable ——————laver) laver)红木(red wood ————padauk) padauk) 红豆杉(red fir ————Chinese Chinese yew)黑社会(black society ————sinister sinister gang)三、戒“水土不符”,习惯搭配失当这的确是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它要求译者既有较高的中文修养,又要有较高的英文造。

汉英翻译中的重复问题探究

汉英翻译中的重复问题探究

汉英翻译中的重复问题探究付迎雪【摘要】Repetition w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hesion in Chinese which possesses plenty of reduplication words .This feature of Chi-nese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pho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thinking pattern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con-trast, substitution serves as the main vehicle for cohesion in English and repetition is on the whole utilized for the purposes of empha -sis, clarity and rhetoric.Apart from"explicit repetitions", there are abundant implicit repetitions in Chinese .If this distinction is neg-lected, redundancy will appear in C-E translation, especially when the deep meaning of the Chinese source text is not considered thor-oughly, reducing readability of the translati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and causes in the employment of repetition in Eng -lish and Chinese and suggests possible ways to deal with this difference in C -E translation.%重复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除此之外汉语还有着丰富的叠词。

英汉互译中词语重复的翻译-2021年文档资料

英汉互译中词语重复的翻译-2021年文档资料

英汉互译中词语重复的翻译-2021年文档资料英汉互译中词语重复的翻译1 引言重复是指同一个语言成分的多次出现或相同语言成分的重现。

词语重复在汉语语篇中十分常见,是语篇衔接的一种主要手段。

然而,英语语篇的衔接主要依赖代词、助动词或同义词替换,一般情况下避免重复的出现。

汉语喜欢重复;英语崇尚简洁,回避重复。

2 汉英词语重复差异对比 2.1 英语回避重复:英语行文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即避免重复。

当然,出于强调或修辞的需要除外。

回避重复的主要原因是,重复会使语言的表达单调、冗余,所以在能够明确表达意义的前提下,英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避免用词的重复。

2.2 替代法:英语中,代词数量多,使用的频率高,英语中避免词语重复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代词。

名词性替代,即用代词取代名词或名词短语,是最常见的替代法。

例如: Wrought iron is almost pure iron. It is not frequently found in the school shop because of its high cost. It forges well, can easily be bent hot or cold, and can be welded. 熟铁几乎就是纯铁。

熟铁在校办工厂里不太常见,因为熟铁价格很贵。

熟铁好锻,很容易热弯和冷弯,还能够焊接。

原文中只出现了一次wrought iron,其它都用it进行了代替。

其次是动词性替代,即用替代词取代谓语动词或词组。

例如: He buried her where she could see the mountains.The book of English poems lay with her and so did the flowers from the woods.(so did替代lay with her)他将她埋葬在她能看到群山的地方,那本英文诗集和她躺卧在一起,从树林里采来的鲜花也和她躺卧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2年就提出了“衔接”( cohesion) 的概念 ( 胡 壮 麟 , 2000) 。 在
功能语法理论体系里, 重复被看成实现语篇衔接功能的手段
之一。韩礼德在早期的理论中区分了结构性衔接和词汇性衔
接。他与哈桑1976年合著《英语中的衔接》, 使这一理论趋于完
善。在这本书中, 他们从理论上阐述了语义在语篇中如何由语
ar eas may develop faster than others; those that develop faster can
help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ose that lag behind, until all be-
come prosperous.
(FLP, P362)
原文的冗余表达的修辞信息表现在三个并列介词短语的
结尾“the people”重复了三次, 有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译文结
构由于行文问题, 稍有变化, 将传达修辞信息的冗余改为三个
主 谓 结 构 短 语 开 始 的 三 个 重 复 的“民 ”字 上 , 但 完 全 保 留 了 原
文的感情色彩。
译文除了要忠实原文之外, 还要通达流畅。在汉英翻译中
用 远 没 有 在 汉 语 中 普 遍 。 有 人 将 叠 言 ( rhetorical repetition) 列
为 美 学 修 辞 的 一 种 。 尽 管 累 赘 重 复 ( redundancy) 通 常 应 该 避
免, 但在特定情景中有意识的重复却能起到很有力的修辞效
果( 范家材, 1992) 。例如, 美国总统林肯在他的就职演说中, 通
[ 2] 康淑敏.学习风格理论西方研究综述 [ J] .山东外语教 学, 2003, (3): 24- 28.
[ 3] 张 安 律.模 糊 英 语 教 学 [ J] .渝 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 1999, (4).
[ 4] 胡壮辟.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 5] 张大均.教 学 心 理 学 [ M] .四 川 : 西 南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 2000.
[ 译] The first change was r epr esented by the Revolution of
1911...The second change was mar ked by the founding of the
系统功能语法特别是韩礼德的理论让我们对重复这一现
象的语篇功能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在实现
策略时, 也要注意灵活和变通, 同时, 也要防止对学生学习风 格贴标签或机械搬用某种教学策略的现象。
参考文献: [ 1] McLa in D L.The MSTAT- 1: A New Measure of all Indi- vidual’s Tolerance for Ambiguity[ J]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 ical Measurement。1993, 53: 183- 189.
要做到这一点, 除了很好地把握英语的特点之外, 认识汉英在
谴词造句上的一些具体方面的差异, 加以对比研究也是十分
必要的。本文旨在对比研究汉英两种语言在语篇中的重复现
象, 指出这两种语言的差异和探讨汉英翻译中的策略。
2.汉 译 英 重 复 的 差 异 性
英 国 系 统 功 能 语 法 创 始 人 韩 礼 德 ( M.A.K.Halliday) 早 在
汉语原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词语, 英语译文中可采用替
换 法 : 用 代 词 、同 义 词 、上 位 词 或 统 称 词 等 来 替 代 重 复 出 现 的
部分。
3.1.1.1 代词替代
使 用 代 词 ( 主 要 是 人 称 代 词 、物 主 代 词 、指 示 代 词 以 及 用
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等) 来回避重复。这是英语中
重复, 英语如果同样重复, 就显得累赘和臃肿”( 程镇球, 1980:
218) 。既然知道了汉英两种语言的重复有这些差异, 那么如何
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处理原文中的重复呢? 首先要区别重复在
原文中的作用, 如果只是为了语篇的连贯衔接, 在译文里就可
以 利 用 上 文 中 提 到 的 代 词 替 换 , 近 义 词 替 换 、合 并 、省 略 或 者
3.1.1.3 换用同义或近义词
重复是汉语的一大特点, 同义词语则倾向于变换用词, 用不同
的词汇来表达同一意义, 以求达到活跃文风的效果。换词得
当, 可以避免单调乏味, 使文字新颖别致, 焕然生色。而且换词
也是英语话语的一种衔接方式。鉴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这方面
周刊 2007年第25期 ○ 外语教学与研究
关于汉英翻译中重复现象的分析
娄宏亮
(江门市五邑大学 外语系, 广东 江门 529020)
摘 要: 重复是汉英两种语言都很常见的现象, 本文讨论 汉英翻译中词语的重复, 并指出重复在汉语中出现的频率大 大高于英语。这是因为重复在英语中是实现语篇衔接的主要 手段之一, 在英语里语篇衔接是依靠代词、近义词替换和省略 句 的 使 用 。英 语 中 重 复 只 是 一 种 强 调 式 的 修 辞 手 段 。由 于 汉 英 在重复上的这些差异, 翻译中就必须区别对待。
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来实现, 前者又分为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衔
接; 而后者分为词汇重复和词汇集。
韩—哈认为, 在一个语篇里, 一个句子内的某些词与上下
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或者说, 某些词语的具体意义要从上下 文中有关词语中索引出来。他们称前者为衔接项, 后者为被衔 接项, 两者构成衔接关系。正是这种衔接关系使语篇成为形式 和意义的完整统一体。指代和替代性质其实差不多, 而连接主 要指的是关联词语和一些句间连接手段的运用, 汉语和英语 差 别 不 大 , 例 如 汉 语 中 也 有“首 先 ”,“其 次 ”,“总 而 言 之 ”,“这 样 看 来 ”,“无 论 如 何 ”等 半 游 离 性 的 语 言 单 位 。 汉 英 两 种 语 言 的 差 异 主 要 在 省 略 、替 代 和 重 复 手 段 的 使 用 上 。汉 语 语 篇 的 衔 接可以从韩—哈模式中得到一些启示。但汉语和英语毕竟是 两种不同的语言, 而韩—哈模式是以英语为对象的, 在具体分 类上不能完全反映汉语的特点。( 潘文国, 1997)
最普通、最常见, 也是最有效的回避重复的方法之一。
例4 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 一部分地区有条
件先发展起来, 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 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
后发展的地区,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选》, 第三卷, 373-
374)
[ 译 ] Our plan is as follows: where conditions permit, some
17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25期
周刊
语篇衔接上汉英两种语言采用不尽相同的手段, 汉语在很大
程度上依赖同一词语的重复; 英语更多的是依赖代词、近义词
的替换等手段, 只有在需要达到强调的修辞效果时才会使用
同一词语重复。
3.汉 英 翻 译 中 重 复 现 象 的 处 理 方 法
不少翻译工作者都发现 “汉语的词汇和句 子结构经得住
在重复问题上, 韩礼德的理论受到中国学者的批评和修 正。胡壮麟( 2000) 指出,“在韩- 哈模式中并没有重复衔接, 只 是把几个实义词归入词汇重复, 这未免失之简单。词汇重复并 不能包括连同功能词在内的整个结构的重复, 并不能表达表 现为整个结构重复的整个概念的重复。”胡认为韩- 哈为了强 调语篇衔接不是句子语法的延伸而回避了句法衔接的概念, 把该由句法衔接体现的话语在语义上的衔接也排斥了。潘文 国( 1997) 根据韩礼德对词汇手段的分类对汉语进行了重新分 类: ( 1) 使用同一词语称为“重复”; ( 2) 使用代词或者近义词统 称 为“替 代 ”。 这 种 新 的 划 分 反 映 了 汉 语 和 英 语 语 篇 衔 接 上 的 差异, 那就是汉语倾向于用重复手段, 而英语则倾向于用替代 手段。请看下面的例子及其英译:
过多次有意识的重复, 表达激越的感情, 这是借助修辞而产生
的威力。
例1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 Abraham
Lincoln)
[ 译] : ……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决不会从世界上消失。
句法手段来实现; 如果原文中的重复就有强调的含义, 在译文
里就要保留下来。下面我们通过实际例子来说明汉译英中的
重复的处理方法。本文要讨论的重复是广义的重复。包括: ( 1)
字面上接近的显性重复; ( 2) 语义上隐含的重复( 即非字面上
的重复) 。
3.1 显性重复在汉英翻译中的处理方法
3.1.1 替换
在汉语原文中,“地区”被重复使用了四次, 这些重复的词
汇把这一长句衔接起来。而在英译文中, 不一定要使用语义明
显的英语实词来进行衔接, 那样显得累赘。如改用代词来衔
接, 不但句意仍清楚, 而且更为简洁。
3.1.1.2 用别的名词或其它词语代替
例5 双方愿意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密切合作, 为提高
联合国的工作效率而努力。
汉语中接连三次使用“代替”显得工整对称, 而英译文中, 换用了三个不同的近义词, 充分利用英语语篇中衔接功能的 表现技巧, 使重复中富于变化, 文章也显得流畅自然。再如:
例3 土地和谷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祭社稷便是 表 示 人 们 对 土 地 和 谷 物 的 敬 重 。 (《中 国 文 化 胜 迹 故 事 》)
[ 译 ] The two sides express the readiness to step up thei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