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论审计寻租的成因及防治
资本市场审计寻租及其治理对策
资本市场审计寻租及其治理对策一、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的产权机理(一)独立审计产生的产权机理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厚的产权经济基础,即委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有和扩展。
审计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则起到降低交易费用、保护各社会产权主体的平等利益、促动社会发展、提升产权效率等方面的作用。
所以,审计与产权密切相关。
产权制度是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审计是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审计对经济的保障作用具体表现为对相对应的产权的界定和相对应的产权收益的保护。
为了监督经营者即受托责任人诚实经营,有效地对相关的产权利益实行保护,获取充分的、真实的经营活动信息,需要独立于各相关产权所有者的机构和专业人士参与信息产权的界定,所以产生了独立审计。
投资者聘请注册会计师对财务信息审计的目的在于维护自己对相关信息的知情权,从而维护自己的产权利益。
由此可见,审计师对信息的审计实际上带有维护投资人产权的性质。
(二)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产权机理资本市场审计的产权性来源于所审计的财务信息的产权性。
产权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是建立在产权基础之上,无论企业的投资者,还是债权人、经营者等都是在尊重产权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契约关系,这种在产权基础上订立的契约关系,必然要求相对应的会计信息披露1.产权的基本特征为收益性,在现代企业中,产权所有者将依据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获取产权收益。
产权所有者拥有对财务信息的产权,财务信息具有经济价值,通过财务信息传递的信号,投资者可据此决策以获得收入。
因为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等市场不完全性的存有,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往往不一致,更多的时候还表现为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对会计信息披露产生不利的影响。
会计信息提供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更愿意选择少量披露、不披露,甚至隐瞒真实会计信息,从而损害公众利益。
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分析,因为各自的利益目标不同,有些信息使用者确实需要真实、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而有些则不然,因为受到各种利益驱动,出于某种特殊目的如粉饰政绩或隐瞒事实等需要,当会计信息对他们不利时他们可能并不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
论核电企业审计寻租及其对策
论核电企业审计寻租及其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能源需求稳步增大,发展核电成了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核电作为承载国家核能力的体系,寓军于民,发展核电也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
随着中国核电重启引发建设热潮,以及几轮中央巡视中反腐矛头直指能源系统这块重灾区,作为掌握和使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的新能源领域,治理核电企业审计寻租作为阻断权力寻租的重要手段,更多被赋予了筑起防火墙的预期。
一、核电企业审计寻租的内涵界定寻租是通过非生产性手段,追求社会既得利益或对既得利益进行有利于自己的再分配。
审计寻租是审计人员通过非生产性手段使社会既得经济利益从其他主体转向本主体的行为,即利用手中的审计检查权、审计处理权、审计移交权等为被审单位掩盖违纪、违法事实,放弃或减轻对被审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以换取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而影响审计客观公正,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造成部分违纪、违法人员逃脱制裁,影响社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影响政府的执政基础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核电企业审计寻租是指独立审计机构或独立审计师获取资本市场审计垄断权或利用审计垄断权,迎合核电企业相关当事人的特殊需要而提供不清洁服务,不正当地获得一种额外利益或好处的行为。
这里的审计人员不单纯是指注册会计师,还包括会计师事务所。
为核电企业提供审计服务的审计人员通过非生产性手段如向有关部门官员行贿,游说,施压以及低价揽客和削价竞争,给予被审单位回扣,与被审单位管理层合谋欺诈投资者等取得了核电企业审计、证券期货审计资格以及获得一般审计业务聘约,从而使社会既得经济利益从其他主体转向本主体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一种浪费社会经济资源,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行为。
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财政资金分配、招投标、国有资产转让等环节审计问题都比较突出,这些环节由于存在一些不太透明的地方,很容易造成权力寻租和腐败,政府加强这些环节的审计,有利于打击这些不法行为,提高政府廉洁。
论审计寻租的成因及防治
论审计寻租的成因及防治【摘要】审计寻租是指审计人员以获取私利为目的,在审计过程中利用职权、信息和资源进行不正当获取的行为。
审计寻租的重要性在于其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对象的不公平对待,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信任。
审计寻租的成因主要包括利益诱惑、内部控制不完善、外部审计压力等方面。
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如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审计程序不完善等。
外部审计也面临挑战,如客户压力、时间紧迫等。
为防治审计寻租,建议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审计质量,加强管理监督,建立完善的审计体系,培养专业审计人才,从而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客观和独立性。
.【关键词】审计寻租、成因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管理监督、审计体系、审计人才、防治1. 引言1.1 审计寻租的定义审计寻租是指利用审计过程中的权力和信息优势,追求个人私利的行为。
审计寻租者通常利用其在审计中的地位和权限,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审计寻租不仅会导致审计质量下降,也会损害公众信任和社会稳定。
在实践中,审计寻租体现为审计人员以各种方式获取个人私利,例如收受贿赂、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
审计寻租是一个严重的违法行为,严重破坏了审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影响了审计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对审计寻租行为必须加以严肃打击,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和客观。
审计寻租的定义的明确理解对于防范和打击审计寻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审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成效。
1.2 审计寻租的重要性要解决审计寻租问题,不仅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改善审计机制,还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加强对审计的监督和管理。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审计质量,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2. 正文2.1 审计寻租的成因分析审计人员的道德风险是审计寻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些审计人员可能因为个人利益或其他原因而放弃职业操守,泄露审计信息或者收受贿赂,从而导致审计寻租行为的发生。
会计寻租的危害与对策
会计寻租的危害与对策【摘要】会计寻租指的是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操纵信息,以获取不当经济利益的行为。
会计寻租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降低投资者信任、削弱市场竞争和损害经济稳定性。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例如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增加审计监督和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
预防会计寻租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章,加强监管和监督,培养员工的诚信意识。
预防会计寻租需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会计寻租行为带来的危害,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会计寻租、定义、影响、危害、对策、预防、总结。
1. 引言1.1 会计寻租的定义会计寻租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利用会计信息的漏洞或规避会计监管制度来获取非法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会计寻租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或模糊性,操纵财务数据以达到个人或团体的私利,而不是服务于公司的整体利益和经济真实性。
会计寻租行为可能表现为虚构业绩、财务造假、漏报和错报财务信息等手段,从而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损害公司的形象和信誉,最终导致公司的财务健康受损。
会计寻租的出现对公司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会计寻租搅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使市场资源配置失去效率和公平性,导致市场扭曲和不公正竞争。
会计寻租扭曲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使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价公司的价值和风险,增加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损失风险。
会计寻租还削弱了公司的经营和创新活力,阻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经营,最终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稳定。
加强会计监管和规范,提高公司内部控制和透明度水平,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和责任意识,培养公正廉洁的企业文化,建立健全的惩罚和奖励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和打击会计寻租行为,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正常秩序。
1.2 会计寻租的影响1. 不公平竞争:会计寻租行为会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公平。
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共权力寻租的遏制作用及其制度完善
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共权力寻租的遏制作用及其制度完善根据卡内基·梅隆基金会的估计,仅在2001年,我国政府部门权力寻租所导致的腐败经济成本合计为3430亿元,占当年GDP总额的4.79%[1]。
当前,公共权力寻租已经渗透到我国国家治理的各个层面,其对经济发展的掣肘只是冰山一角。
那么,公共权力寻租究竟对国家良治有怎样的影响;经济责任审计为何能够遏制权力寻租行为;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设计还存在哪些不足又该如何改进。
这些都是笔者试图回答的问题。
一、公共权力寻租对国家良治的影响(一)公共权力寻租滋生的原因。
公共权力寻租是指公共权力代理人违背委托人的意愿,滥用行政权或监管权,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谋取私利的行为。
在我国,公共权力寻租的滋生和蔓延有其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政治家和公务员都是有着强烈利己动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一旦权力在握便在客观上存在以权谋私的冲动。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行政权力对市场行为的过度干预和尚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公共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政府官员既要制定“游戏规则”,又要“参加游戏”,不够公开透明的游戏过程使公共资源极易被规则制定者加以利用,导致权力的市场化和商品化;而权力的分化与扩张又派生出强大的利益集团[2],加剧了公共权力寻租行为的扩散。
(二)公共权力寻租的危害。
倘若公共权力寻租只是少数官员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利用公共资源配置权从市场获取高额回报的伎俩,那至多是一种“腐败加投机”的活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公共权力寻租像极了“蝴蝶效应”中的那对翅膀,轻轻一扇,带来的后果却是灾难性的,其对国家良治的危害可以归纳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Tanzi和Davoodi的研究,如果新加坡公共权力寻租的严重程度提高到巴基斯坦的水平,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将上升1.6%,政府税收占GDP的比例将下降10%。
浅谈审计寻租及其防范
收 稿 日期 :0 0 0 — 5 2 1— l l
浅 谈 审 计 寻 租 及 其 防 范
马 海 东
( 山西西山自家庄矿业有限责任公 司, 山西太原 ,3 0 2 0 02 ) 摘 要: 通过对审计寻租 的形成务件 的论述 , 揭示 了审计寻租对经济 、 治、 政 社会 所产
生的危 害, 出了防范审计寻租 的相关建议。 提 关键词 : 审计寻租 ; 财务管理 ; 公共权力
政治腐败和政府的信任 危机 , 危害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 的稳定 。
因而, 深入研究和探讨审计寻租行为具有深远意义。 Biblioteka 1 审计 寻租 的形成条件
11 审计 公 共权 力 可 以 影 响资 源 配置 和 利 益分 配 .
在完全监督 的理想状态下 ,被监督 者的任何 渎职行 为都会 被发现 , 因此被监 督者的寻租行为成本会很大。但在现实中 , 有
性质为审计 中的寻租行 为创造 了条件 。审计领域的寻租行为是 指利用审计公共权 力干预审计信息的形成 , 从而获取 、 维护某种
特定 的经济利益或 影响其再分配过程以获取利益的行为。审计 寻租行为在寻租 中属于高层次 的寻租 , 其危 害性 大 , 响面广 。 影 审计 寻租行为不仅会给众多 的审计结果 利用者造成经 济损 失 , 而且会影响到国民经济 的健康发展 ,还会增强 整个 社会的道德 危机 和信任危机。审计 寻租行为的泛滥和蔓延还会造成深度的
效的完全监督是不可能 出现的 , 任何监督制度总会有缺陷 , 需要 不断完善和补充。对审计过程的监督也难以达 到理想状态 , 在审
国家审计 和民间审计 中存在审计公共权力 ,国家审计 的主
要职能是 监督 , 即监 督国有资产 的使用 , 防止其流 失, 民间审 而
审计寻租现象的成困及治理
考 核 的 收 缴 指 标 也 给 审 计 寻 租 留 下 借
口。
2 由于 审 计 部 门是 “ 水衙 门 ” 一些 . 清 .
租现象i 西及 荀 落罐
、
单 位 对 审 计 的 重 视 程 度 不 高 .许 多 审 计
人 员 由于 部 门 编制 的 限 制 .职 务 长 期 得
刘振 武
。 拳 : 甜 替矗 。 。 。
不到升迁, 个人政治地位和经济收入受
.
占 。 誊毒 舅 。 ' 。 巷尊毫毒 蠢誊毋矗 尊 到 较 大 影 响 。靠
在社 会 和 单 位 内 部 的被 认
所 权的体实 权等计审罚 程用计易过 谓租审在施 中. 主, 审手单、盖 、与检计 移是位为 计中 查理 ,被 交其 交指 权处 利 寻审 处 掩
为 了 达 到谋 取 利 益 的 目的 . 计 寻 租 的 具 体 表 现 形 式 主 审 要有 : 审计 过 程 中不 按 程 序操 作 , 计 内 容避 重 就 轻 , 处 问 审 查 题 抓 小 放 大 :审 计 过 程 中故 意 缩 小 反 映或 隐 瞒 发 现 的 违 纪 、
现 。 任人 往 往 可 以 用 业 务 能 力 不 足 、 业谨 慎 不 够 、 计 判 责 职 审
心 . 水 摸 鱼 。 审 计 过 程 中 查 找 问 题 不 是 为 了 尽 心 尽 力 履 浑 在
行 职责 . 而是 千 方 百 计 地 抓 住 பைடு நூலகம் 会 主 动 “ 计 寻 租 ” 为 个 人 审 .
捞 取 好 处 。 而 由 于 审计 监 督 机 制 的 缺 陷 . 旦 寻租 行 为 被 发 一
不 高 . 计 结 果 的 不 公 开 : 计 组 内 分 工 审 审
试论权力寻租行为及其防治
试论权力寻租行为及其防治试论权力寻租行为及其防治【摘要】权力寻租行为是造成官员腐败、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的源头。
寻租腐败的问题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日益突出。
本文将通过分析权力寻租行为的含义、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权力寻租;防治;制约机制0.引言权力寻租行为是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阻碍。
在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的监督体系中,存在着许多缺陷。
如果没有规范的监督机制,会造成政府部门在调控经济的过程中的权力寻租行为的泛滥,削弱了政府调控对经济的积极因素。
1.权力寻租行为的含义以及危害1.1 权力寻租行为的含义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
它包括“旨在通过引入政府干预或者终止它的干预而获利的活动”[1]。
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安·克鲁格提出。
资源的优化配置要以有效控制作为发展条件,产权的归属决定了交易成本的水平。
权利的结构和制度的规则会决定产权的归属。
人类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有两种:有一种是就像企业等经济组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合法的对利润的追求,通过正当的生产性活动增进自己的福利。
另一种是如政府部门用自己的特权,通过设置一些收费项目的方式,来为本部门谋求好处,是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获得利益的行为。
官员通过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个人捞取好处,企业贿赂官员得到项目、特许权或其它稀缺的经济资源。
类似这样的寻租行为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和对既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不合理的活动[2]。
政府公职人员在寻租时并不是被动接受,往往是主动谋求各种利益,寻租的腐败是寻租双方的经济个体利用体制漏洞获益的过程。
寻租行为往往会使政府的决策或运作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
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的。
权力寻租行为往往是造成官员腐败、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的源头。
1.2 权力寻租行为的危害对权力寻租行为的管理不规范造成了国内经济丑闻频发。
它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对社会导向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会计寻租的危害与对策3400字
会计寻租的危害与对策3400字摘要:目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深化改革,对于市场和企业来说现阶段每一个经济小主体都在寻求着自己的利益,争取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高,多元化的经济发展促使了会计寻租这一经济主体获得了很多曾经无法得到的利益。
然而从大局上看会计寻租对于我国的整体市场经济来言并不是一件好事,会对市场和企业都带来一定量的损失,如何有效的将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是我们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寻租;危害;对策所谓会计寻租,其主要指的就是在不影响市场的总收益下,对于单独企业进行财富的转移,也就是说会计通过改变企业中财务报表收益的方式,来对企业中的财务进行一个非公平性的转移或是对企业中的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分配。
这种方式对使用会计寻租的主体来讲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对于其他的经济主体来讲是利益的极大损害。
这种不通过实际生产所获得的利益不仅仅是对其他企业的不公平,更是一种扭曲的生产方式。
长此以往无论是对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还是对企业中的其他部门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会计寻租对市场的危害以及其解决对策来进行讨论。
一、目前出现会计寻租的原因(一)两个准则之间的不同导致有机可寻目前我国市场内针对会计所使用的两个制度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两个准则一起实行,导致了其中间出现了一些法律空子,这就导致了很多的企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利用两个准则之间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计寻租。
(二)会计准则制定不完善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会计准则,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产权、确认产权,但是其自身并没有提到会计寻租,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钻了法律的空子,一定程度上来讲会计准则的不完善助长了会计寻租这一活动的发展。
同时由于会计准则中存在着一些在市场上应用并没有效果的条例,这也导致了很多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行选择了会计寻租。
(三)公司内部制度不完善在我国很多的上司公司自身的分公司很多,但是管理者不能每一家分公司都亲自打理,为了从中赚取利润并且缺乏公司内部的监管,有很多的分公司都会选择会计寻租,试图为自身赚取更多的利润。
刍议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治理
刍议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治理【摘要】政府采购中的寻租现象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影响着政府采购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为了治理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加强政府采购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监督和问责机制,提高透明度和公开程度,推动市场化改革和竞争机制,同时加强对供应商和政府采购人员的教育培训。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减少寻租行为的发生,维护政府采购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在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强治理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
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合作和努力,我们才能有效地解决政府采购中的寻租问题,推动政府采购制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政府采购、寻租行为、治理、法规制度、监督、问责、透明度、公开程度、市场化改革、竞争机制、教育培训、重要性、政策、措施、长期、复杂。
1. 引言1.1 介绍政府采购中的寻租现象政府采购中的寻租现象是指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一些供应商和政府采购人员利用职权和信息不对称等优势地位,通过操纵招标评标过程、设立不合理的条件、索取回扣等手段获取非法私利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破坏了市场秩序,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信誉。
寻租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供应商串通勾结、虚假投标、行贿受贿、变相关联交易、偷逃税款等。
政府采购中的寻租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公平性、透明度和效率。
加强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治理,有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政府采购制度的健康发展。
1.2 探讨寻租行为对政府采购的影响寻租行为对政府采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寻租行为会导致政府采购过程不公平和不透明,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一些供应商通过行贿、串通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政府采购合同,而非真正通过公正的竞争和评审程序获得。
这样不仅损害了合法供应商的利益,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寻租行为会影响政府采购市场的竞争环境。
我国金融市场寻租行为的分析
我国金融市场寻租行为的分析寻租即租金的寻求,通常指主体寻求非生产性利润的行为。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大量寻租现象,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腐败行为也引起了经济界的高度重视。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寻租形成的经济基础、我国市场寻租的表现、造成的后果以及如何有效遏制金融市场寻租行为。
一、寻租行为产生的经济根源(一)寻租行为的经济学基础1.完全竞争市场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寻租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时,行业没有任何进入限制,各个生产的同类产品没有差异,任何人都不可能商品的价格,企业只是一个价格接受者,因而平均收益曲线(AR)和边际收益曲线(MR)重合并且同为水平线,如图1。
确定为oq,并获得了矩形abcp的面积所表示的超额利润。
假设某一行业得到了超额利润,在追求利润的动机推动下,别的企业将纷纷进入这个行业,从而使商品的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直到超额利润最后消失,达到如图2所示的均衡。
这种情况下,所有企业均获得正常利润,寻租活动无法进行。
在图1中,横轴表示商品数量,纵轴表示货币量,MC是企业的边际成本,AC是平均成本,商品需求曲线D与AR、MR重合,企业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P=MC),把产量相反,如果某一行业存在着亏损,这个行业的企业将纷纷退出,从而使商品的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升,直到亏损最后消失,达到图2所示的均衡。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即使是某一企业因技术创新而享有初始垄断性租金,只要没有政府干预限制进入,那么自由进入的其它会很快进行模仿、这种竞争会最终消除技术租金。
因此,在完全市场中,寻租活动难以进行。
2.垄断竞争市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有许多企业,能够较为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因此竞争不可避免;同时各企业的产品存在差异,使每个企业都面对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如图3所示,企业按照最大利润原则(MR=MC),把产量确定为oq,再根据需求曲线D把价格确定为op,可以看到,企业的平均成本是oa,平均收益是op,矩形abcp为获得的超额利润。
浅议会计寻租原因与预防对策
浅议会计寻租原因与预防对策作者:李自连胡秋梅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12期李自连胡秋梅(萍乡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江西萍乡337000)摘要:在介绍会计寻租的理论基础上,不断加深对会计寻租的认知,探究会计寻租含义,分析会计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提出会计寻租的预防对策。
旨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会计寻租;会计准则;预防对策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34-0180-03一、会计寻租理论“寻租”(rentseeking)一词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AnnO.Krueger首先提出的,但有关寻租理论和分析寻租的方法是由公共选择理论的开创者G.Tullock教授提出的。
著名国际贸易问题专家Bhagwati坚持使用直接非生产性寻利活动(DirectlyUnproductiveProfit-seekingActivities,简称DUP活动)来涵盖并取代寻租概念。
按照DUP活动的定义,寻租活动不仅包括诸如抢劫、偷窃和战争等非法的或不人道的活动,同时还包括“利用资源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的行为”。
会计寻租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寻租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寻租理论产生于美国,最早萌芽与60年代,确立于70年代,至今已经有长足的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说。
随后,寻租概念彩在经济学界开始迅速传播。
所谓寻租是利用资源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得收益的行为。
用寻租理论解释我国的会计行为开始于2000年,2001年“会计寻租”这一专业术语被提出,并做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运用,特别是颜敏等结合寻租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表现,对会计寻租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将会计寻租定义为: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即经济收益)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即财务报告收益数字)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寻租行为的预防对策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寻租行为的预防对策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上市公司在经济资源配置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会计信息作为资本市场各种融资管制的重要依据,对资源配置具有直接的经济后果,因而导致了市公司愈演愈烈的会计寻租活动,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寻租行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会计信息寻租行为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寻租预防对策会计信息寻租行为是指在现有的会计管制和融资管制下,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和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性,操纵会计信息,迎合资本市场融资管制,以改变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决策,最终造成财富的非生产性的转移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的行为。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寻租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一)会计变更寻租。
会计信息寻租的主要手段是操纵会计信息以影响资源配置,而会计准则的可选择空间赋予了企业在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变化时,可以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的重估和调整的权力,即在特定条件下进行会计变更的权利。
符合条件的会计变更是正常的会计变更,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企业会计变更的真正原因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由于企业进行会计变更时必然会引起一定时期成本、费用、收入、利润等要素的变动,并最终导致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通过会计变更就可以引起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和财富的非生产性转移。
因此,会计变更具有天然的寻租功能,本文将这种非正常的为了获取租金而进行的会计变更界定为“会计变更寻租”行为,会计变更寻租是会计信息寻租的一种表现方式。
(二)财务舞弊寻租。
由于会计准则的可选择空间有限,面对资本市场上“巨额租金”的诱惑和融资管制的约束,通过会计变更可能不足以使上市公司完成寻租行为;例如st公司在面临连续亏损时,仅仅通过会计变更寻租不足以在第三年使利润扭亏为赢,就得面临被迫退市而远离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和“巨额租金”的命运,因此也会失去“上市公司”这一珍贵的“壳”资源。
企业预算管理寻租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五 、 校 预 算 经 费分 配 模 式 建 立 高
费定额标准 , 体现不同专业办学成本 的差异。 各专业折算系数见表 1 所示 。 三是计算 公用经费 生均综合定额 。 某学院公用经费生均综合 定额 :公用经费生均综合定额基础标准 X该学院学科折算系数 。
鞠 每 播类 6 历 史学
其中 氏 : 族考古学
7 理 学 8 工 学
1 . 5
15 . 2 13 . 3
其中地矿油类诲洋I : 程类 9 农学
为, 进而获得资源配置权 。 预算 的执行者 ( 或者说是有受托责任 的代
理活动 , 括预算的编制 、 包 预算 的执 行 、 预算的考核 与分析进而反 馈的完整过程。 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装置之一 , 预算
管 理 运行 具有 直接 的经 济后 果 ,而规 范配 置资 源机 制 运 行 的规 则
专业/ 学生类 别
行次 1
( ) 一 建立学院预 算绩效考评制度 为 了进一步提高 预算 经费 的使用效益 , 按照“ 目标 明确 、 分类考核 、 先易后难 、 稳步实施 ” 的原
则, 建立与公共财政相适 应 、 科学规范 的学院预算绩效考评 制度 ,
公用经费基础琦 公硐 学 谁 经费
一
般又通过政 治程 序制 定且难 以做 到绝对公平 ,因而谁能够对预
理人 ) 常常通过贿赂 、 睛或者隐瞒其实际生产能力 等寻租活动使 说 预算 配置 的资源远远大于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资源。 这两者之间
论审计寻租的成因及防治
论审计寻租的成因及防治【摘要】审计寻租是指审计人员利用其在审计过程中的特权地位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其成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审计人员道德品质低下、管理腐败等,外部因素则包括监管不力、市场需求等。
为了防治审计寻租,建议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审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加强监管力度。
审计寻租的危害性在于可能导致审计失真、损害企业利益等。
加强内部控制对于预防审计寻租至关重要。
未来研究方向可以关注如何提高审计人员的道德素养、完善监管体制等问题。
审计寻租的问题一旦发生,将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加强防治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审计寻租、成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对策建议、危害性、内部控制、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审计寻租是指审计人员利用其审计职权和信息优势,为个人私利或团体利益谋取非法收益的行为。
审计寻租不仅会损害审计对象的利益,也容易导致审计机构的信誉受损,甚至影响整个市场环境的公正和透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审计寻租这一行为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探究审计寻租的成因及防治对于维护审计市场秩序、保障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审计寻租的背景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既包括审计市场的开放程度,也涉及审计人员的道德操守和职业素养,以及审计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系等因素。
审计寻租行为的存在不仅仅是个别人员的道德问题,更是整个审计体系和市场环境的问题。
为了有效防治审计寻租现象的发生,必须全面分析审计寻租的成因,找出具体的内外部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更好地确保审计的客观性、独立性和公正性。
1.2 研究意义审计寻租是当代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成因复杂多样,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
深入研究审计寻租的成因,对于加强内部控制、预防和打击审计违规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审计寻租的成因分析有助于揭示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审计过程中腐败行为的影响机制,为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我国农村权力寻租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其治理
我国农村权力寻租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其治理在中国社会厉行反腐倡廉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权力寻租现象仍然呈现高发态势。
究其原因,主要有思想、经济、制度、文化等层面的问题。
农村权力寻租现象造成阻碍经济发展、动摇群众基础、扩大社会不公和败坏道德风尚等不良影响,亟需从经济建设、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等方面加以治理。
标签:农村;权力寻租;成因;影响;治理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的重要论断,权力寻租首入政府工作报告。
权力寻租是将政府官员假设为经济人的一个概念,是指政府官员以自身掌握的权力作为资源,非法利用自身权力来维护甚至寻求自身利益的一种行为。
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厉行反腐,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大力肃清从中央到基层沉积已久的腐败淤泥。
然而,我国农村基层的权力寻租现象依然呈现高发态势,对全面深化改革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持续推进阻力甚大。
厘清我国农村权力寻租现象的复杂成因,深刻认识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有效解决路径,成为当前深入推进反腐进程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村权力寻租现象的成因现今,权力寻租现象已成为阻碍国家进步的一大顽疾,特别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多方面原因交互作用产生的贿选、侵吞公共资产、扣留政策拨款等贪腐行为,对农村发展产生严重阻碍。
对农村权力寻租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可发现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思想层面。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农村权力寻租现象频发的根据便在于农村干部与村民个人思想素质的不足。
相对城市而言,由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限制,农村干部与村民思想素质较低,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繁衍滋生的内心沃土。
从村干部来看,村干部基本由选举出来的当地农民担当,文化水平较低、政治意识和法治意识不足。
部分农村干部缺乏为民服务的政治素养,权力边界概念模糊,对寻租所产生的法律后果认识不清,法律威慑作用难以发挥。
在如此思想条件下,部分干部认为自己是掌握大权的“一村之主”,为满足一己私利滥用手中权力,从事设租寻租,对农村发展危害巨大。
论审计寻租的成因及防治
论审计寻租的成因及防治近年来,审计寻租现象逐渐增多,给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审计寻租是指审计机关利用其特殊的权力地位,从中谋取非法的经济利益的行为。
审计寻租的成因复杂,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防治。
一、制度缺陷是审计寻租的重要成因在我国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制度与法律缺陷是审计寻租的主要原因之一。
审计法律制度的完备程度和运行效率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审计工作中,存在着审核不够严格、把关不够严密、检测不够精准、问责不够严格等缺陷,这些缺陷导致了审计寻租。
二、道德缺失是审计寻租的重要成因审计机关作为第三方机构,本应该秉持公正、严谨的态度,却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牟取私利的现象,这是道德缺失的表现。
一些不良审计人员或者机构,不顾公共利益,只追求自身的利益,出现了一些超越职权的操作,或者存在借审计之机谋取私利的情况。
三、缺乏监督是审计寻租的重要成因缺乏有效的监督,也是审计寻租的原因之一。
监督机制缺失、监管不力,会让一些审计机构滋生出违规行为,有可能会出现贪污腐败等问题。
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监管,强制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共监督,使审计机构不能利用自身的优势牟取私利。
针对上述审计寻租的成因,我们需要着力将其进行防治。
首先完善和改进审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建立科学、规范和有效的审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的监管,确保审计机构严格按照职责和规定执行各项审计工作;其次加强德育和法制教育,加强对审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法制教育,注重职业道德塑造,提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最后加强公共监督,提升社会公众对于审计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发挥公众监督职能,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总之,审计寻租现象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必须加强对其成因的分析和防治,才能遏制其蔓延。
我们应该全面加强审计认识,强化审计法规执行,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各种形式的诚信制度,加强德育和法制教育,切实开展公众监督,实现审计工作公正、规范、透明的目的。
房地产业背后寻租行为的问题及原因探讨
房地产业背后寻租行为的问题及原因探讨摘要:寻租活动具有恶性循环的趋势,它总是与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有关。
胡鞍钢指出,“政府的过度干预为寻租活动提供合法性,许多寻租人也很方便地从政府政策和制度规定中找到合法寻租的依据,这是寻租活动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而在我国寻租行为更加猖獗,他们通过钻法律的漏洞与政府“合作”,套取便利资源和资金。
寻租现象为何屡禁不止还更加肆无忌惮,究竟该用何种手段才能根治,有待探索。
关键词:房地产;政府;寻租Abstract: rent-seeking activity is the trend of the vicious circle, it is always on the market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excessive intervention. Sen points out, “the government excessive intervention for rent-seeking activities with legitimacy, many people also rent easily from the government policy and regulations to find the basis of legal rent-seeking, this is rent-seeking activities the root cause of the vicious circle” while in our country rent-seeking behavior more rampant, they through the drill a loophole in the law and the governmen t “cooperation”, show the convenient resources and capital. Why the rent-seeking phenomina long-standing still more unbridled, actually should use what means can be cured, remains to be explored.Keywords: real estate; government; rent-seeking引言纵观历史长河,每当权利更迭、改朝换代之际,尤其科举制的诞生,为富甲一方的商人提供了入仕为官的捷径,同样也滋生了“买卖官位”的糜烂之风。
审计寻租问题研究(一)
审计寻租问题研究(一)寻租理论的思想最早萌芽于1967年塔洛克(Tullock)的一篇论文《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但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则是由克鲁格(A.O.Krueger)在1974年发表的《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提出来的,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从生产性的寻利活动(profit—seekingactivities)扩展到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rent—seekingactivities);从资源在生产领域的配置问题扩展到资源在生产和非生产领域之间的配置问题;将人们追求新增经济利益的行为和追求既得经济利益的行为区分开来,所以经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寻租理论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理论影响力已遍及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并为其它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会计就是其中一个例子,目前用寻租理论来解释和分析某些会计现象已取得的成果主要有国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寻租活动(吕博,2000),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权变迁中的寻租活动(林钟高,2001)等,而用寻租理论来分析和研究我国审计方面的文章很少,本文试图对我国审计寻租问题进行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审计主要指的是社会独立审计。
一、审计寻租的涵义在给审计寻租下定义之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寻租。
在有关寻租理论的文献中,寻租有多种定义。
塔洛克早在1967年对垄断租下个一个定义,在他看来,寻租是人们为了获得垄断或取得政府其他庇护而从事的活动。
布坎南把寻租定义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
埃克兰德和托里逊把寻租描述为“垄断性活动”或争取政府庇护,以逃避竞争,并取得垄断租金,还把寻租描述为凭借政府批准达到垄断权来取得收益。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寻租的概念主要用来描述那些由于政府干预而导致的市场扭曲使得既得的经济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
到了后来,巴格瓦蒂(Bhagwati,1982)提出“直接的非生产性寻求利益活动”(Directlyunproductiveprofit.,简称Dup),即通过从事直接非生产性活动而获得利润的方法,将寻租这类活动扩大到更广的范围,本文所指的寻租活动就是指Dup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审计寻租的成因及防治
'审计生活在
中,也不可能是一块净土,也受
的影响,审计人员也不是圣人,更有少数人也利欲熏心,做出有违审计人员
道德和国家法纪的事———审计寻租,严重影响审计形象、影响审计作用的发挥。
对此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原因,找出有效的治理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不辜负人民的重托、社会的期望。
所谓审计寻租,就是利用手中的审计检查权、审计处理权、审计移交权等为被审单位掩盖违纪、违法事实,放弃或减轻对被审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以换取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而影响审计客观公正,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造成部分违纪、违法人员逃脱制裁,影响社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影响政府的执政基础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审计寻租具体表现主要有:第一,审计组成员隐瞒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法事实或犯罪线索。
审计底稿、审计日记中不反映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法事实或犯罪线索。
第二,审计组成员缩小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法事实或犯罪情节。
审计底稿、审计日记中故意缩小反映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法事实或犯罪线索和情节,或定性从轻。
第三,审计组长撰写的审计隐瞒或缩小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法事实或犯罪线索,或对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法事实定性偏轻、适用法规故意从轻,重“罪”轻罚,或以罚代法,不按法规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或该移送、移交公、检、法、纪检、监察、主管部门的不移送、移交。
第四,业务处室领导甚至审计领导对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中反映的违纪、违法事实或犯罪线索去掉或缩小,或对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法事实定性偏轻、适用法规故意从轻,重“罪”轻罚。
或以罚代法,不按法规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或该移送、移交公、检、法、纪检、监察、主管部门的不移送、移交。
以上行为所得的回报主要有收取好处费、礼品、现金、介绍工程、验资、年检、广告的中介费、无偿使用被审单位的资金、设备,帮助解决子女、配偶、亲属、朋友的就业,要求被审单位自己或其他单位安排工程、项目,要求被审单位自己或其他单位帮助自己升迁等等,有物质的和
的,有近期的和远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
第一,大大增加了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人员、以减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难度和成本,甚至是丧失了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人员、以减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机会,助长了违纪违法行为,加剧了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严重损害了审计客观公正的形象,影响了人民对审计的信任,影响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
客观公正是审计的生命,也是赢得人民信任的唯一基础。
而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是搞好国家审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以往的
和教训已证明了这一点。
而审计寻租严重损害了审计客观公正的形象,影响了人民对审计的信任,影响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
第三,严重影响社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影响政府的执政基础的巩固。
应该说,国家审计自成立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在反腐倡廉、权力制约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尤其是2004年的审计风暴。
审计相对其他部门而言,腐败较少,不廉政较少。
因此被社会民众视为“最后一块净土”,寄予莫大希望,希望审计部门在反腐倡廉、权力制约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促进政府的廉洁、高效。
而审计寻租将严重影响审计部门在反腐倡廉、权力制约方面作用的发挥。
哀大莫过于心死,社会民众因此将降低、甚至相当大部分丧失对政府的信任,影响政府的执政基础的巩固。
第一,个别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职业道德,私欲熏心,利用手中的审计权力捞取好处。
第二,由于公务员职权的限制,许多审计人员职务无法升迁,影响了待遇,产生了失落
感和补偿
,于是审计寻租。
第三,审计部门内部管理的漏洞:审计过程不公开,审计结果的不公开;审计组长、处长的权力过大;审计报告修改的不公开、不规范;审计纪律执行不力,一人同被审单位,容易产生审计寻租;审计组内相互复核流于形式;审计组内审计分工成为审计寻租者拒绝审计组内监督的借口,难以有效相互复核、进行监督;审计项目轮换制未有效执行,使审计寻租者可以捂盖子,产生“马桶效应”,使审计寻租不易被发现和被查处;审计过错追究制未有效执行,助长了审计寻租的侥幸心理;审计人员、业务处室考核的收缴指标也给审计寻租留下借口;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职业谨慎不够成为审计寻租逃避责任的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