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兰+从林纾的诗看其翻译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林纾诗歌看其翻译哲学
姓名:刘爱兰工作单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职称:讲师
摘要:
人生就是一首诗,追寻林纾先生诗歌的脚步,我们试着去探讨这位中国近代翻译大师在那个激荡变动年代里所恪守的人生哲学。从他的诗中我们看到一个中国传统文人身上所蕴含的人性力量,而这人性的力量在他的翻译实践中得到了很好阐释。林纾的人生哲学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他在翻译中所遵循的翻译哲学。从《块肉余生述》翻译中的译者流露出的“仁”,《巴黎茶花女遗事》中流露出的“情”,《黑奴吁天录·序》中的“义”,再到《英孝子火山报仇录》中的“孝”,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翻译中所信奉的翻译哲学是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人类道德伦理价值的普世性原则。而这些人类道德伦理价值就是在林纾的人生得到了诠释。
关键词:诗歌,翻译,翻译哲学,伦理价值
Abstract:
Life is like a poem which tells the story of a person. When we try to understand the poems written by Lin Shu, one of the greatest masters in translation in China, we would discover his philosophy of life. His philosophy of life is carried not only in his personal life but also in his translation career. In some sense, his philosophy of life determined his philosophy of transition. From his poems, we will discover how his philosophy of life was cultivated and manifested in his translation works: David Copperfield, La Dame aux camellias, Uncle Tom’s Cabin. His poems tell us his belief in moral and ethic values shared by all the human beings regardless of the discrepancy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nationalities.
Key words
Poems , translation, philosophy of life, translation philosophy ethic values
翻译大师林纾喜好写自寿诗,透过其诗歌我们可洞察到林纾作为一个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在那激荡变动年代里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情感历程。人类的历史,是一个过于沉重的负担,特别是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史,就更不是哪一个知识分子或哪一类个知识分子所能够独立承担的。一个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突然遇到了另一种强势文化的狙击,必须应对,必须有新的变化。而中国社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徘徊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林纾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入了翻译世界。林纾的翻译作品的成功固然与他高超的桐城派古文有关,然而他的翻译作品之所以动人心魄却是译者所投入的情感力量,而这种情感的力量是来自林纾在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所积淀下来的。
从自己“世出寒微”少年到他后来描述《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 中对大卫·考波菲尔童年凄惨境遇所流露的戚戚相惜之情;从中年丧妻到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lias)在石鼓山船上的“掷笔哭者三数”;从《马关条约》国耻后的第一部诗集《闽中新乐府》到翻译《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 时的“且泣且译,且译且泣”;从母亲去世后60天的哭祭到刻意在英国作
家哈葛德的《蒙特马祖的女儿》标题中加入“孝子”二字,而新撰为《英孝子火山报仇录》,林纾翻译哲学中体现了他所信奉的人类基本伦理价值的普世性原则。林纾在《致蔡鹤卿书》中明确指出:“外国不知孔孟,然崇仁,仗义,矢信,尚智,守礼,五常之道,未尝悖也。”本文试着追寻林纾先生诗歌的角度去理解他奉行的人类伦理价值,并且探讨他的人生价值观是如何影响他的翻译哲学。
林纾少年时代家境贫寒,他在70岁时的一首自寿诗中写到:
畏庐身世出寒微,
颠顿居然到古稀。
多病似无生趣望,
奇穷竟与饿夫几。
(林纾:《畏庐诗卷》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
命运把林纾安排在寒门子弟的行列中,这让他对“狄更斯式的童年”有着深刻的体会。在翻译《块肉余生述》第五章描述大卫·考波菲尔在先后失去父母,并受到继父非人虐待而不得已离开家门去投靠从未谋面的姑妈的场面,其凄凄惨惨的情感流露在林纾的笔下让人感慨万分。
然碧各德(大卫家女仆人)以抱余急,落其一扣在车中,余检而藏之,用为遗念。御者顾余曰“彼尚来乎?”余摇首曰:“否”。御者引缰谓驽马曰:“请君登程。”余此时痛哭已餍,自思徒哭何为!御者见余止哭,即曰:“取尔湿巾,吾为尔晒之马背令干。”
在离开唯一关爱自己的女仆人时,悲伤的大卫把女仆人散落的纽扣作为纪念。泪水如此之多,让车夫发现了,要拿泪水浸湿的手巾放到马背上晒干。译文中流露出的情感力量也是林纾人生的情感力量的一部分。一年内失去父亲、祖父、老祖母三位亲人,林纾深懂得人生中生死离别的悲欢离合之情。从而对他人的痛苦报以理解和同情。《林纾评传》记载林纾在50岁入京后,文名大振,稿费版税源源不断。一些羁旅京师不能归的寒士常常登门求助。林纾总是有求必应。为此他还做过一首“自嘲”诗:
等是天涯羁旅身,忍将陈乞蔑斯人?
迁流此后知何极,怀刺频来似有困。
倘为轻财疑任侠,却缘多难益怜贫。
回头还咀从滋味,六十年前甑屡尘。
(《畏庐诗存》卷下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林纾怀着满腹的热心肠救助贫寒之士的时候,他不是故作“轻财任侠”,沽名钓誉,而是从自己家“六十年前甑屡尘”的“穷滋味”中生发出的一颗仁义之心。而就是这种仁义之心,这种人类所共有的伦理的价值在林纾的翻译哲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林纾强调在翻译时译者应该有自己的感情,译者必须与原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心灵相交流。林纾笔下的大卫童年的凄惨境遇之所以如此动人,也是因为林纾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够领悟到这种凄惨,才能够很好的阐释出来。对于林纾这种“亲热、隆重地对待他所译的作品”的态度,钱锺书是称赞的,他认为林纾本人在前期翻译中“和他的翻译的东西关系亲密,甚至感情冲动得暂停那支落纸如飞的笔,腾出功夫来擦眼泪”。他在《林纾翻译》中也写说道:“最近,偶尔翻开一本林译的小说,出于意外,它居然还有没有丧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