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自卑_胆怯心理的思考
儿童胆小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在我国,儿童胆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感到十分困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对儿童胆小的教育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了解儿童胆小的原因1. 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对儿童胆小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氛围紧张、父母关系不和,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变得胆小。
2. 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会导致孩子胆小。
例如,家长过于溺爱,事事包办,让孩子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家长过于严厉,对孩子要求过高,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3.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中的不良信息,如恐怖、暴力等,也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变得胆小。
4. 儿童自身因素儿童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也会影响其胆小程度。
例如,内向、敏感的孩子更容易胆小。
二、针对儿童胆小的教育方法1.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父母要处理好夫妻关系,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2. 适时引导,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要适时引导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如整理房间、洗碗等,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增强自信心。
3.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使他们更容易融入集体,减少胆小心理。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兴趣班,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4. 适度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适度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5.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孩子融入集体、减少胆小心理的重要途径。
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与同伴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6.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勇敢面对困难,才能不断成长。
7. 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关爱和支持。
幼儿园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自卑情绪
幼儿园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自卑情绪自卑情绪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很多孩子经常会出现自卑情绪。
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自卑情绪,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且逐渐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一、了解孩子的自卑情绪如果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处理自卑情绪,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自卑情绪是怎么产生的,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自卑情绪是多种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习和生活经历等。
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关系互动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和语言表达,了解孩子产生自卑情绪的具体原因和表现形式。
二、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比较脆弱,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家长应该尽量避免过于苛责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他们的缺点和不足,更不能将家庭的矛盾问题转嫁给孩子。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表达出来,听取孩子的意见和建议。
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心孩子要真正摆脱自卑情绪,就需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和自尊心。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扬长避短。
孩子并不是完美的,如果孩子只关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容易陷入自卑的情绪中。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发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扬长避短,让孩子更加自信。
2.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参与到家庭和社交活动中,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孩子得到尊重和认可。
3.认可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成绩和表现,还要认可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
四、教育孩子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经历失败和挫折。
如果孩子对于自己的失败和挫折处理不当,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再接再厉。
浅谈幼儿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浅谈幼儿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浅谈幼儿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是一篇关幼儿存在自卑心理的文章,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一,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二、形成幼儿自卑心理的原因1、现在的父母对于幼儿从母体生产的方法(剖宫产)选择导致了幼儿安全感的缺乏。
间接使幼儿产生自卑的心理。
2、家庭环境3、学校环境三、幼儿克服自卑心理的对策对策方面主要从以下来分析解决:1、真诚的师爱2、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针对有自卑心理的幼儿要重视活动过程非结果3、评价教育手段的有效和适当运用可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4、让这些幼儿尝试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
5、鼓励自卑的幼儿结交朋友6、家校共育。
做为一名的教师,每天和孩子在一起,他们天真活泼,童言无忌,每个孩子都和欢快的小鸟一样,充满了快乐和热情,他们的快乐也时刻的影响我,让我一直都认为他们那么小,什么也不懂,对自尊心的感知不会太敏感,不会产生自卑感!可是通过我多次的细心观察才发现,其实,幼儿并不是什么也不懂,他们同样也有喜有忧,有焦急和恐惧的时候,而且有一些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幼儿自卑,是指幼儿由于某种原因怀疑自己、轻视自己,在社会交往或集体活动中懦弱、害羞和畏惧。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幼儿时期是奠定人生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
一、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学校是幼儿提供一日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教师作为除了父母最依赖的人,要关注幼儿的日常表现,特别是要关注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幼儿。
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大多为在活动中的不安、焦虑、恐惧等。
不能正确对待老师和小朋友的评价,自我保护心理,大多表现出性格内向,孤僻胆小,不和其小朋友交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对于新鲜事物不予尝试,面对困难退缩,拒绝别人的帮助。
在幼儿认知行为习惯形成的初级阶段自卑心理形成性格中的既定特征,将不利于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以后的社会交往能力形成障碍,不完善的性格会影响一生的发展。
幼儿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幼儿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一、认识自卑心理的表现和影响自卑心理是指在与他人交往或与环境接触时,因感觉自己不如对方或不被他人所重视而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表现为心理上的不安、自信心不足,容易感到内疚、紧张、恐惧、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对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形成期,对于来自家庭、幼儿园的各种评价和环境的刺激都会对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产生影响,因此,及早认识和解决自卑心理问题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家长应采取的方法1. 倾听孩子的心声和需求家长应该耐心地倾听孩子对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的观点,而是要尊重并支持他们的内心真实感受。
同时,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给予相应的关爱和支持。
2.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孩子的自卑情绪往往来自于对自己能力的低估和对新事物的恐惧,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参加适合自己年龄和能力的游戏、活动或者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等途径,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肯定。
3. 教育孩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价值观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价值观,让孩子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掌握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不要轻易被外界的评价左右。
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不存在谁的人生更有价值或不重要。
4. 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充分的沟通和联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关爱,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自卑情绪产生。
同时,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戏、阅读、运动等活动,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5. 避免批评和贬低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过错和不足,但是家长不应该以批评和贬低的方式对待孩子,这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情绪,进而影响其健康成长。
家长应该采用鼓励、理解和支持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帮助孩子找到改善自己行为的方法和策略。
三、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1. 不要强制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幼儿的自卑情绪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幼儿的自卑情绪引言幼儿园是一个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一些孩子在幼儿园中容易出现自卑情绪。
幼儿园教师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人物,需要了解和应对孩子的自卑情绪。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幼儿的自卑情绪。
一、了解幼儿的自卑情绪首先,幼儿园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自卑情绪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幼儿的自卑情绪常常体现在以下方面:1. 畏惧和抵触:自卑的幼儿往往会故意回避与人交往,不愿意与人沟通或参与游戏活动,甚至不愿意上台表演。
2. 缺乏自信:自卑的幼儿总是缺乏自信心,他们容易受挫折打击,总是不敢尝试或做出决定。
3. 沉默寡言:自卑的幼儿往往话不多,不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总是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4. 依赖性强:自卑的幼儿容易产生依赖性,总是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关注,不然就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5. 自我否定:自卑的幼儿总是对自己不自信,认为自己无能、无用、笨拙,甚至会对自己的外貌感到自卑。
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帮助幼儿克服自卑情绪尤其重要。
一些方法如下:1. 关注每个幼儿: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幼儿,了解他们的个性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感觉。
2. 丰富的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幼儿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和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情绪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幼儿的自信心。
3. 调整教育方式: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避免使用种种警告、威胁的方法。
不应过于注重成绩和规则实践,而是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品格和创造性。
4. 合理的评价方式:教师应该注重对幼儿的积极和进步进行肯定和鼓励,而不是过分强调他们的错误和不足。
在评价幼儿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三、有效的情感沟通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幼儿建立起有效的情感沟通,下面是几种方法:1. 关注幼儿的情感: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情感,时刻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倾听他们的情感需求。
心理学角度分析儿童和青少年的自卑感
心理学角度分析儿童和青少年的自卑感在心理学的角度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自卑感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自卑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价值和形象存在负面评价或认为自己与他人相比较差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它常常是由于外部因素或内心感受的困扰而引起,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自卑感的原因、表现和应对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自卑感的原因儿童和青少年的自卑感可以源自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家庭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父母的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的不良影响等都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社交因素也是造成自卑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龄人之间的比较和竞争,来自同学和朋友的嘲笑和批评,以及社交媒体上的虚拟世界都会给儿童和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压力与负担。
教育环境也是造成自卑感的原因之一,严苛的学业要求、教师的无理惩罚以及其他教育不公平现象都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
二、自卑感的表现自卑感会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首先是情绪方面,他们可能表现出沮丧、焦虑和易怒等情绪,并且常常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怀疑。
其次,他们对自己的外貌和形象缺乏自信,可能出现自我厌恶、整容的想法以及对其他人评价的过度敏感等情况。
此外,他们还可能出现学习困难、社交障碍以及厌学等问题,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发展和学业成绩。
三、自卑感的应对方法面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自卑感,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尊心。
首先,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注意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多和孩子沟通,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感受,以及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
其次,教师和学校也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和赞美他们的努力和表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学之间的友善互助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社会应该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让他们了解自卑感的成因和可能的应对方法。
幼儿情绪表现自卑无助的小自卑
幼儿情绪表现自卑无助的小自卑幼儿的情绪表现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有些幼儿可能会表现出自卑和无助的情绪,给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带来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情绪表现自卑无助的原因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情绪表达。
一、自卑无助情绪的原因幼儿情绪表现自卑无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环境对幼儿情绪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家中存在家庭冲突、忽视、压力过大等问题,幼儿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产生自卑和无助的情绪。
2. 社交关系困难: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如不擅长与他人交流、受欺凌等。
这些经历导致幼儿对自己能力的负面评价,进而产生自卑感。
3. 学业压力:幼儿在幼儿园或学前教育中面临各种学习任务和评价,如果感到压力过大,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就可能表现出自卑和无助情绪。
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和积极情绪的方法针对幼儿情绪表现自卑无助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情绪表达:1. 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创造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提供稳定的支持和鼓励。
与此同时,家长也应教育幼儿面对挑战,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 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通过与其他幼儿的互动,幼儿可以学习与人沟通、解决冲突等社交技能。
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应提供良好的社交环境,并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团体活动。
3. 提供支持和赞扬:教师和家长应及时给予幼儿支持和赞扬,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并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这些正面的反馈可以帮助幼儿增强自信心,减少自卑感。
4. 管理学业压力:教育机构和家长应合理安排幼儿的学习任务和活动,避免给幼儿过大的学业压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愉快和有成就感。
5. 建立情绪管理技巧:幼儿应学会有效地应对负面情绪,例如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他人沟通、参与运动等方式来缓解情绪压力。
教师和家长可以向幼儿传授一些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
结论幼儿情绪表现自卑无助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孩子的自卑教育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这个过程中,自卑心理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尤其是自卑心理。
本文将从自己的教育心得出发,谈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一、认识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个体在心理上觉得自己不如他人,缺乏自信和自尊的心理状态。
自卑心理的产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等。
对于孩子来说,自卑心理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
二、教育心得体会1. 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作为家长,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在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给予关爱和支持。
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1)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
(2)尊重孩子的意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3)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
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1)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和鼓励。
(2)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3)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4)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教会他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3.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1)夫妻关系和谐,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关爱,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给孩子一个安宁的成长环境。
4. 关注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1)培养孩子的沟通技巧,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
(2)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5.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孩子摆脱自卑心理。
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1)引导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儿童自卑心理的探讨与应对策略
儿童自卑心理的探讨与应对策略自卑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儿童心理中的情绪状态,它源于儿童对自己能力、外貌、社交关系等方面的不确定感和不满足感。
自卑心理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发展,还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社交和情绪调节等方面遇到困难。
本文将探讨儿童自卑心理的成因,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自卑心理的成因1. 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中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等因素会对儿童的自尊心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父母过分苛刻或对儿童的评价过于负面,儿童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2. 学校环境:学校是儿童社交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中的竞争、评比等因素也会对儿童的自信心产生影响。
如果儿童在学校中遭受欺凌、被老师批评或评价不高,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
3.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儿童在同伴间遭受排斥、被孤立或被嘲笑,他们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
4. 自身特点:儿童的个性特点、外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也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比如,某些儿童可能因为身体状况、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不如意而感到自卑。
二、应对策略1. 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父母应该给予儿童充分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应该充满温暖和尊重,不过分批评或贬低儿童。
2. 培养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老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支持,不过分强调竞争和评比。
3. 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培养儿童与同伴间的良好关系。
教育者可以通过组织合作活动、鼓励互助和友善行为等方式,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减少排斥和欺凌现象的发生。
4. 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自己的特长,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儿童发现自己的兴趣,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机会。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幼儿自卑心理是指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怀疑和否定,并且担心自己在其他人眼中的地位和受到的评价。
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和矫正对策是家长和老师们需要重视的问题,因为自卑心理会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表现特征以及矫正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1. 家庭环境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大环境,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氛围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着重要影响。
如果家庭中存在着过于严厉或者溺爱的教育方式,或者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批评自己或者其他人,都容易导致幼儿形成自卑心理。
2. 同伴关系幼儿园和学校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同伴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如果幼儿在同龄人中频繁受到排斥或者嘲笑,易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
3. 教育方式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幼儿的影响尤为重要,过严或者不尊重幼儿的教育方式容易损害幼儿的自尊心,形成自卑心理。
二、自卑心理的表现特征1. 自我否定自卑的幼儿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经常说自己做的事情不好或者是“没用”的。
2. 回避社交自卑的幼儿常常回避交流和社交,特别是在陌生人面前会表现出紧张和躲避。
3. 害怕批评自卑的幼儿害怕面对批评和挑战,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怀疑和惶恐。
4. 悲观情绪自卑的幼儿经常处于消极情绪之中,对未来充满了无望和沮丧。
三、矫正幼儿自卑心理的对策1. 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尊重和鼓励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贬低自己或者其他人,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意见。
2. 鼓励积极的社交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幼儿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并且要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幼儿建立起对社交的积极态度。
3. 肯定和引导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给予充分肯定和引导,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4. 培养乐观情绪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多参加积极的活动,培养其乐观向上的情绪,让幼儿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心理教育解决孩子的自卑问题
心理教育解决孩子的自卑问题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卑问题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困扰。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孩子们可能经历着自卑、焦虑、不自信等负面情绪的困扰。
心理教育作为一种积极的干预手段,可以有效解决孩子的自卑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积极的心态。
一、了解自卑问题在着手解决孩子的自卑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自卑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自卑问题一般表现为孩子对自我价值的低估,缺乏自信,害怕面对他人评价的不利,容易受到挫折和批评的影响。
这种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以及人际关系,甚至会导致孩子在发展中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
二、明确自卑问题的原因孩子自卑问题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或者同伴关系等。
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和沟通,找出孩子自卑的主要原因。
只有明确了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干预。
三、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心理教育中,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认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教育和指导,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势和价值,激发他们对自身的正面评价和肯定。
四、提高社交能力孩子的社交能力对于解决自卑问题至关重要。
在家庭和学校中,我们可以提供良好的社交环境,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也需要教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积极的社交网络。
五、倡导积极心态积极的心态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战胜自卑。
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和赞扬,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同时,我们也需要教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和失败,让他们理解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鼓励他们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六、建立支持系统孩子在解决自卑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我们需要与家长、教师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和照顾孩子的心理健康。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构建起一个稳定和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塑造孩子性格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提供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
一、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家长和教师要对幼儿有充分的了解,尊重他们的差异,不要强加于他们自己不能胜任的任务,以免给他们造成挫败感和自卑情绪。
二、树立积极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在家庭中树立积极的氛围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至关重要。
家长要多给予幼儿鼓励和赞美,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同时,要避免过分批评和负面情绪,给予幼儿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
三、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幼儿园是幼儿另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教育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同时,教师要注重每个幼儿的进步和成就,给予及时的认可和奖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四、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独立能力是幼儿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基石。
家长和教师要适时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例如让幼儿自己穿衣、保持个人卫生等。
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支持和引导,让他们尝试自己去完成一些任务,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五、鼓励幼儿参与各类活动参与各类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家长和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参加一些小组活动,例如团队游戏、角色扮演等,让幼儿与他人互动、合作,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此外,也可以鼓励幼儿参加一些个人活动,例如绘画、音乐等,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特长。
六、建立正确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对于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和教师要注重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关注幼儿的努力、进步和付出,而不仅仅是结果。
在批评时,要注重方式方法,采用鼓励和建议的方式,避免过分的批评和指责,给予幼儿面对困难的能力和信心。
科研论文:浅谈中班幼儿的胆怯心理及对策(共5篇)
科研论文:浅谈中班幼儿的胆怯心理及对策(共5篇)第一篇:科研论文:浅谈中班幼儿的胆怯心理及对策科研论文:浅谈中班幼儿的胆怯心理及对策科研论文:浅谈中班幼儿的胆怯心理及对策【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胆怯是一种情绪。
每个人都有过胆怯的经历,只是胆怯的程度和时间的长短不一样而已。
所谓“幼儿的胆怯心理”具体表现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做事犹豫不决,畏缩不前,不愿抛头露面,不愿与同伴交往,遇到陌生的人或环境不知所措等。
胆怯的幼儿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性格孤僻,常常令我们无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因此,及早察觉幼儿的胆怯心理,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帮助幼儿克服胆怯心理,树立自信力,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关键词】幼儿胆怯因素【正文】心理学家认为3~6岁是儿童心理活动系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3—6岁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若是抓住这个教育的最佳时期,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实施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应该有信心积极的帮助幼儿克服胆怯。
在与幼儿的接触中,发现在群体中有不少幼儿存在着“胆怯心理”障碍。
通过观察、记录,我们发现幼儿胆怯行为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学习、生活、游戏、体育锻炼等,其表现形式虽有一定的个别差异,但是综合起来,造成胆怯行为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幼儿胆怯心理的因素成长中的幼儿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教育方式等会造就幼儿不同的性格、体质、智力和兴趣。
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经常受到各种形式的比较和评价,自然会引发不同的心理反应。
教师的教养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一些独立生活、自制能力较差或者有生理缺陷的特殊幼儿,因体力、智力较弱等原因经常经受挫折和失败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以致会表现出胆怯心理,在上课回答问题或者体育锻炼中会表现的特别明显。
幼儿教学中如何应对幼儿的自卑与不自信
幼儿教学中如何应对幼儿的自卑与不自信在幼儿教学中,幼儿的自卑与不自信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或者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无论是哪种情况,作为教育者,我们都应该积极地应对和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方法,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和克服自卑感。
首先,我们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和肯定。
幼儿需要感受到来自教育者的关心和赞赏,这样才能建立起对自己的自信心。
我们可以通过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是被认可和重视的。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幼儿参与各种活动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机会来展示他们的才华和能力。
例如,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让他们在班级演讲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艺。
这些经历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并逐渐克服自卑感。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立目标和给予幼儿挑战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我们可以帮助幼儿设定一些合理的目标,并提供支持和指导,让他们逐步实现这些目标。
当幼儿成功完成一个任务时,他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这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合作是培养幼儿社交技能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小组活动,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幼儿可以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提升自信心。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鼓励幼儿尝试新事物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
有时,幼儿可能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新的事物。
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挑战。
当他们尝试新事物并且成功时,他们会逐渐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从而克服自卑感。
总之,幼儿的自卑与不自信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我们作为教育者有责任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
通过给予幼儿关注和肯定、鼓励他们参与活动、设立目标、鼓励合作以及鼓励尝试新事物,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和克服自卑感。
浅谈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浅谈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幼儿自卑,是指幼儿由于某种原因怀疑自己、轻视自己,在社会交往或集体活动中懦弱、害羞和畏惧。
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自卑心理在幼儿中存在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21世纪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
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
所以幼儿的自卑心理应当引起教师和父母的足够注意,应当及时地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下面,我将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了解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为了更好的判断一名幼儿是否具有自卑心理,下面我先谈一下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
幼儿的自卑心理大致有以下四种表现;(一)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
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害怕在陌生人面前及集体活动中说话,甚至平时也轻声细语,不敢大声说话。
(二)不敢在公开场合做事。
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在公开场合做任何事情,都往后缩、而不是往前冲。
显得拘束和谨小慎微。
如当教师让这种幼儿带头做游戏时,他们就面露难色,没有别的幼儿那种自告奋勇的精神,有的马上说“我不会”、“我不行”之类的话,个别的还会哭起来。
(三)没有主见。
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许多事情不敢自己做决定,回答问题思前想后,犹柔寡断,要么不吭声,要么轻轻地回答“不知道”。
(四)不愿与别人交往。
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喜欢一个人独处,从不主动地提出问题。
自卑心理与性格内向是有区别的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与性格内向的幼儿,在表现形式方面虽有相似之处,但存在明显区别。
这两类幼儿的相似之处是,都害怕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
他们的区别是:在心理上,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性格内向的幼儿并没有这种感觉;在行为上,存有自卑心理的幼儿不仅在公开场合不能大胆表现自己,而且在父母和其他亲人面前也不能大胆表现自己,性格内向的幼儿则不同,在父母和其他亲人面前并不胆怯;在交往中,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不愿意与所有人交往,包括自己的父母,而性格内向的幼儿在家庭中还是比较活跃的。
幼儿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正确面对自卑
幼儿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正确面对自卑引言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压力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作为幼儿园家长,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帮助他们正确面对自卑。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教育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了解自卑的原因首先,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自卑的原因。
自卑感可能源自外部环境,如与他人的比较、学习成绩等。
也可能来自内部因素,如自尊心、自信心的缺乏等。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压力来源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
理解孩子的感受面对孩子的自卑感,家长首先需要理解并认识到孩子的感受。
避免对孩子的情感和痛苦的轻视,倾听他们的感受,表达理解和关爱。
家长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真诚倾听: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观点、感受和想法。
2.表达理解:家长可以对孩子的感受进行反馈,让孩子明白他们并不是独自面对自卑感。
3.关心照顾:家长可以表达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自尊心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自尊心:1. 正面评价和鼓励家长要时刻给予孩子正面的评价和鼓励,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培养他们的自尊心。
•家长可以通过赞美孩子的努力和成绩,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可以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增强自信心。
2. 建立积极身份认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身份认同,让他们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鼓励他们在相关领域进行深耕,提高自己的能力。
•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教导他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
3. 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给孩子合适的自主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从而增强自信心。
•在孩子面临困难和挑战时,鼓励他们试错和解决问题,培养坚韧和毅力。
4. 培养良好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
父母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自卑感
父母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自卑感孩子的自卑感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问题,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孩子的自卑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逐渐克服自卑情绪。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父母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自卑感。
1. 理解孩子的自卑感来源每个孩子的自卑感来源不尽相同,父母首先应该理解孩子的自卑感产生的原因。
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外貌或体型与同伴不同而产生自卑感,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自卑,还有些孩子可能因为社交能力或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感到自卑。
父母要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痛点所在,并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2. 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依靠和支持,他们的关爱和支持对孩子的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经常表达对孩子的爱和支持,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并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反馈和肯定。
当孩子因为自卑感而表现消极时,父母要耐心倾听和理解,并提供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摆脱自卑情绪。
3.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心态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尊心和积极的心态,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优点和潜力。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父母也要向孩子灌输积极的思维方式,教导他们学会正面思考和面对挑战。
通过培养积极心态,孩子能更好地应对自卑感,提升内心的自信。
4. 鼓励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卑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他们可以鼓励孩子加入团队活动、参加社区组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父母还应该教导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挫折,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络。
5. 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如果孩子的自卑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父母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可以与学校老师、心理咨询师或专业机构合作,了解孩子的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儿童自卑感的处理与培养自信心
儿童自卑感的处理与培养自信心自卑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价值和形象的负面评价,特别是与他人相比较时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
对于儿童来说,自卑感可能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
因此,帮助儿童处理自卑感并培养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理解儿童自卑感的形成原因儿童的自卑感可以有多种原因,包括学业上的困难、外貌自卑、缺乏社交技巧、家庭环境等等。
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儿童的自卑感问题。
二、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情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1. 父母榜样的力量:父母应该成为儿童的榜样,展示积极自信的态度,并与儿童进行积极的互动和沟通。
2. 给予关爱和支持:家长要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人对他们的信任和鼓励。
3.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儿童发现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能够在感兴趣的事物上投入精力,并获得成就感。
三、在学校中培养自信心学校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儿童在学校中度过大部分时间,因此学校教育对于培养儿童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学校可以采取的措施:1. 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鼓励合作与竞争:学校应该建立一种既鼓励儿童间互相合作,又允许他们竞争的环境,让儿童在合作和竞争中获得成就感。
3. 提供支持和资源:学校可以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资源,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并提高自信心。
四、激发儿童内在的潜力除了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培养自信心外,我们还需要帮助儿童发现和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鼓励尝试和探索:鼓励儿童尝试新的事物,探索他们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尝试失败并从失败中学习。
2. 赞美和肯定:及时给予儿童鼓励、赞美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3. 着眼长远目标: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目标观念,让他们明白长期努力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浅谈帮助幼儿 克服自卑心理
浅谈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很多人认为自卑只有成人才会有,幼儿天真活泼,啥也不懂,怎会产生自卑感呢?其实不然,幼儿并不是啥也不懂,他们同样也有喜有忧,有焦急和恐惧的时候,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这类幼儿,做事总是怕这怕那,畏首畏尾,他们大多比较内向,胆小孤僻不爱说话,不合群,一般不敢尝试新鲜事物,有了想法和主意也不敢轻易说出,面对困难就退缩,而且不善与人交往,还比较任性。
久而久之会发展为性格中的既定特征,不利于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极大障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发展。
那么,如何帮助这类幼儿走出自卑心理的阴影区呢?现谈一谈我的做法和感悟如下:一、了解自卑幼儿的基本情况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多与家长交流,搞清幼儿自卑的症结所在。
比如,有的幼儿是因为身体缺陷(残疾)或语言障碍(口吃)而自卑;有的是由于外表不好看而自卑;还有的是家庭不和常闹矛盾,甚至父母离异而自卑;有的是家庭贫穷或出现天灾人祸使孩子感到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而自卑。
当然,也有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的,家长或老师经常批评贬低孩子,或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要求太高,孩子一时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
二、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1、教师要多关心多照顾心理自卑幼儿。
首先,消除幼儿的自卑感,要正确评价幼儿的行为,教育中多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不要随意贬低、责骂。
幼儿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的教育、环境影响,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活泼、大方、聪明、漂亮,有的幼儿腼典、内向、反应较慢,有的幼儿调皮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不同个性特征应人而异,因材施教,做出具体公正、积极的评价,不要随意说出“没出息”、“真没用”“最讨厌你”等消极性评价,以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其次,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给自卑幼儿安排一位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的孩子做合作伙伴,这样同伴的言谈举止会对其产生积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比如对方的大胆、乐观、果断、主动等优点,会在他们的多次合作中潜移默化的改变自卑幼儿的性格,使其慢慢的阳光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预防和纠正幼儿的自卑、胆怯心理,这是幼教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加以解决。
一、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趋势,为幼儿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现代心理学表明: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有专家指出,大多数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中,随着儿童的成长,往往会逐渐消失。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加强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还需要熟知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了解和找出形成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及其矫研成果治的方法,为幼儿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二、分析了解形成幼儿自卑、胆怯心理的原因
自卑、胆怯心理的形成,总是有其原因的。
例如性格的差异,身材、相貌、家庭环境、身体欠健康、有某些缺陷或陋习、常受暴力、长期受压抑、得不到肯定等,这些都是造成自卑、胆怯的因素。
因而,了解孩子的现状,了解孩子的心灵,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纠正和克服不良心理,
对幼儿自卑、胆怯心理的思考
尹宗丽
三、以“完整儿童”为培养目标,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所谓以“完整儿童”为培养目标,指幼儿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完整培养,达成幼儿体、德、智、劳、美的全面和谐发展。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幼儿教育目标是为培养!$世纪建设人才打下最初步的良好素质基础。
!$世纪是信息爆炸、科技飞快发展的时代,是竞争、挑战更为激烈的时代。
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培养幼儿适应新时代的各种素质,是时代的需要,家长们必须考虑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观念比较困难,这与我国的传统观念有关。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中国人以至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儒家文化的传统观念有其积极因素,也有其消极因素。
它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社会结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由此带来的传统观念,像“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家长的尊严,子女必须顺从长辈的意志等观念,使儿童的个性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发挥,在那样的社会里,年轻一代不必也不能提出“为什么”和“应如何”,不必也不能求助于创造性思维,只需知道“是什么”和“怎样做”,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按既定的模式去要求下一代,孩子从小不敢越雷池一步,创造性不足,不敢冒风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
这种传统观念与现代化的要求格格不入,而许多家长只知道依照前人的观念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把孩子要跨越的路上障碍物先全部清除掉——
—“过于保护”,孩子每走一步都要指导一下——
—“过于干涉”,其结果是,孩子到任何时候还不会一个人走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家长这样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束缚了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剥夺了孩子接受挑战,从失败中学习以及获得各种体验的机会。
有人指出,现在的孩子吃鱼吃肉吃五谷,谁教他们来吃苦?学琴学舞学书画,谁教他们学做人?道出了当前家长教育子女中的偏颇。
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幼儿知识面很广但却缺乏道德;能说会道但好吃懒做;竞争攀比有余而合作谦让不足;记忆复述本事大,但创新态度欠缺等。
因此,在为孩子培养各种特长的同时,不能忘了做人方面的引导。
我们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紧紧抓住教给孩子“如何做人”为重点,以培养“完整儿童”为目标,着眼于未来,打好根基,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一幼儿园,%&""$!)
这也是所谓得什么病,吃什么药。
例如杨文小朋友,她刚出生不久就失去了父亲。
妈妈是个民警,忙得顾不上她,她也很老实,不吵不闹,不蹦不跳,下课或游戏时坐着不动,连小便急了都不敢说。
我们找到了形成她这种性格的原因——
—单亲家庭,缺少关爱,孤独常在。
为此,我们决定用关爱来改变她。
每天早上把她从妈妈怀里接过来,问寒问暖。
生活中关心照顾她,主动与她交谈,带她参加游戏,表扬和鼓励常在她耳边。
休息日,像妈妈一样带她吃饭、去玩,还请她妈妈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关心她。
渐渐地,她变得开朗活泼了,不久还当上了组长。
由此看出,了解成因,对症下药是非常重要的。
三、鼓励、关爱和教师的态度表情是驱除自卑、胆怯心理的良药
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情感的发展对其以后心理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
父母和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不仅影响幼儿的情感,还影响到幼儿的性格。
国外研究证明,父母、教师对幼儿多鼓励、热情帮助,幼儿往往活泼愉快、积极热情、自信心强,相反,如果父母、教师对幼儿冷淡、粗暴、训斥多,那么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就缺少主动性和自信心,情绪退缩,适应性差,极易形成自卑、胆怯的心理。
有个名叫刘欣欣的小朋友,经常拉大便在裤子里。
每当教师闻到臭味时问是谁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肯承认,教师一个一个检查时,才发现又是她。
这样的情况连续很长时间,几乎天天有,小朋友们常常讥讽她,不和她玩,不让她靠近。
久而久之,连教师走过她身边、问她话她都紧张得睁大眼睛,把手放进嘴里咬着,浑身发抖。
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决定用教师自身的行为和态度来改变她。
每天来园主动与她打招呼,把她揽到自己的怀里,问长问短,跟她亲近,使她感觉到没有被嫌弃,慢慢地,她主动与我们打招呼了,并愿意与我们说话了。
据家长反映,她回到家后说得最多的话题是教师对她如何如何。
又有一次,另一个男孩子便裤子了,小朋友们嗅到臭味都异口同声的说是刘欣欣,当教师的眼光看到她时,她委屈却坚定的摇着头,嘴里轻而不住地说:“不是我,不是我。
”教师没有检查她的裤子,而顺着异味走到了一个男孩儿的前面。
等把事情处理完之后,教师在班上态度鲜明的表扬刘欣欣进步了。
通过这事,她变得活泼、自信多了,不但便裤子的情况不久就消失了,而且还能与小朋友一起玩,并能表演节目了。
由上例说明,教师在幼儿面前的行为态度能让他们感受到亲切、愉快,鼓励和表扬常挂嘴边,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逐步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
四、保教人员在教育方法和表情态度上应保持一致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了教师负责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等活动指导之外,还有保育员管理照顾幼儿的生活,这两者在工作上有不同的重点。
然而,幼儿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出现麻烦最多、最令保育员花费时间和心机的也是生活中的小事,如果保育员为些事责怪他们,出他们的丑,这就很容易让幼儿产生自卑、胆怯心理。
因而,保育员也应注意自身的言行、情感和态度,维护幼儿的自尊心,不在公众场所揭他们的短,同时,还应加强学习,使自己在教育方法上与教师达成共识。
教师则应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指导帮助保育员学习掌握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和卫生学的知识,遇事多与保育员商议,用自己的言行作榜样,起到表率的作用,使大家在教育方法和表情态度上保持一致。
五、家园配合
家长是幼儿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任何活动的开展如果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的健康心理和养成也不例外。
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
例如家访、家长会、家教小报、家长学校、家园联系本、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点、心理辅导站等,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之能和幼儿园配合默契,步调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
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孩子的一生的发展、成长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
因此,教师应尊重热爱孩子,把幼儿作为一个有自己思想、情感、意识、性格独立的人来对待,同时要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这样才能把幼儿培养成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人。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五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