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自卑_胆怯心理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预防和纠正幼儿的自卑、胆怯心理,这是幼教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加以解决。
一、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趋势,为幼儿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现代心理学表明: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有专家指出,大多数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中,随着儿童的成长,往往会逐渐消失。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加强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还需要熟知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了解和找出形成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及其矫研成果治的方法,为幼儿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二、分析了解形成幼儿自卑、胆怯心理的原因
自卑、胆怯心理的形成,总是有其原因的。例如性格的差异,身材、相貌、家庭环境、身体欠健康、有某些缺陷或陋习、常受暴力、长期受压抑、得不到肯定等,这些都是造成自卑、胆怯的因素。因而,了解孩子的现状,了解孩子的心灵,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纠正和克服不良心理,
对幼儿自卑、胆怯心理的思考
尹宗丽
三、以“完整儿童”为培养目标,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所谓以“完整儿童”为培养目标,指幼儿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完整培养,达成幼儿体、德、智、劳、美的全面和谐发展。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幼儿教育目标是为培养!$世纪建设人才打下最初步的良好素质基础。!$世纪是信息爆炸、科技飞快发展的时代,是竞争、挑战更为激烈的时代。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培养幼儿适应新时代的各种素质,是时代的需要,家长们必须考虑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观念比较困难,这与我国的传统观念有关。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中国人以至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儒家文化的传统观念有其积极因素,也有其消极因素。它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社会结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由此带来的传统观念,像“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家长的尊严,子女必须顺从长辈的意志等观念,使儿童的个性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发挥,在那样的社会里,年轻一代不必也不能提出“为什么”和“应如何”,不必也不能求助于创造性思维,只需知道“是什么”和“怎样做”,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按既定的模式去要求下一代,孩子从小不敢越雷池一步,创造性不足,不敢冒风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这种传统观念与现代化的要求格格不入,而许多家长只知道依照前人的观念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把孩子要跨越的路上障碍物先全部清除掉——
—“过于保护”,孩子每走一步都要指导一下——
—“过于干涉”,其结果是,孩子到任何时候还不会一个人走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家长这样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束缚了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剥夺了孩子接受挑战,从失败中学习以及获得各种体验的机会。
有人指出,现在的孩子吃鱼吃肉吃五谷,谁教他们来吃苦?学琴学舞学书画,谁教他们学做人?道出了当前家长教育子女中的偏颇。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幼儿知识面很广但却缺乏道德;能说会道但好吃懒做;竞争攀比有余而合作谦让不足;记忆复述本事大,但创新态度欠缺等。因此,在为孩子培养各种特长的同时,不能忘了做人方面的引导。我们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紧紧抓住教给孩子“如何做人”为重点,以培养“完整儿童”为目标,着眼于未来,打好根基,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一幼儿园,%&""$!)
这也是所谓得什么病,吃什么药。例如杨文小朋友,她刚出生不久就失去了父亲。妈妈是个民警,忙得顾不上她,她也很老实,不吵不闹,不蹦不跳,下课或游戏时坐着不动,连小便急了都不敢说。我们找到了形成她这种性格的原因——
—单亲家庭,缺少关爱,孤独常在。为此,我们决定用关爱来改变她。每天早上把她从妈妈怀里接过来,问寒问暖。生活中关心照顾她,主动与她交谈,带她参加游戏,表扬和鼓励常在她耳边。休息日,像妈妈一样带她吃饭、去玩,还请她妈妈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关心她。渐渐地,她变得开朗活泼了,不久还当上了组长。由此看出,了解成因,对症下药是非常重要的。
三、鼓励、关爱和教师的态度表情是驱除自卑、胆怯心理的良药
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情感的发展对其以后心理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父母和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不仅影响幼儿的情感,还影响到幼儿的性格。国外研究证明,父母、教师对幼儿多鼓励、热情帮助,幼儿往往活泼愉快、积极热情、自信心强,相反,如果父母、教师对幼儿冷淡、粗暴、训斥多,那么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就缺少主动性和自信心,情绪退缩,适应性差,极易形成自卑、胆怯的心理。有个名叫刘欣欣的小朋友,经常拉大便在裤子里。每当教师闻到臭味时问是谁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肯承认,教师一个一个检查时,才发现又是她。这样的情况连续很长时间,几乎天天有,小朋友们常常讥讽她,不和她玩,不让她靠近。久而久之,连教师走过她身边、问她话她都紧张得睁大眼睛,把手放进嘴里咬着,浑身发抖。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决定用教师自身的行为和态度来改变她。每天来园主动与她打招呼,把她揽到自己的怀里,问长问短,跟她亲近,使她感觉到没有被嫌弃,慢慢地,她主动与我们打招呼了,并愿意与我们说话了。据家长反映,她回到家后说得最多的话题是教师对她如何如何。又有一次,另一个男孩子便裤子了,小朋友们嗅到臭味都异口同声的说是刘欣欣,当教师的眼光看到她时,她委屈却坚定的摇着头,嘴里轻而不住地说:“不是我,不是我。”教师没有检查她的裤子,而顺着异味走到了一个男孩儿的前面。等把事情处理完之后,教师在班上态度鲜明的表扬刘欣欣进步了。通过这事,她变得活泼、自信多了,不但便裤子的情况不久就消失了,而且还能与小朋友一起玩,并能表演节目了。由上例说明,教师在幼儿面前的行为态度能让他们感受到亲切、愉快,鼓励和表扬常挂嘴边,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逐步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
四、保教人员在教育方法和表情态度上应保持一致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了教师负责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等活动指导之外,还有保育员管理照顾幼儿的生活,这两者在工作上有不同的重点。然而,幼儿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出现麻烦最多、最令保育员花费时间和心机的也是生活中的小事,如果保育员为些事责怪他们,出他们的丑,这就很容易让幼儿产生自卑、胆怯心理。因而,保育员也应注意自身的言行、情感和态度,维护幼儿的自尊心,不在公众场所揭他们的短,同时,还应加强学习,使自己在教育方法上与教师达成共识。教师则应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指导帮助保育员学习掌握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和卫生学的知识,遇事多与保育员商议,用自己的言行作榜样,起到表率的作用,使大家在教育方法和表情态度上保持一致。
五、家园配合
家长是幼儿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任何活动的开展如果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的健康心理和养成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例如家访、家长会、家教小报、家长学校、家园联系本、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点、心理辅导站等,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之能和幼儿园配合默契,步调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
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孩子的一生的发展、成长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尊重热爱孩子,把幼儿作为一个有自己思想、情感、意识、性格独立的人来对待,同时要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这样才能把幼儿培养成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人。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五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