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概念与职能(二)

合集下载

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 第1章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  第1章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第1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1、充分就业目标中的“就业”是指()。

A、国家安排工作B、国家单位就业C、一切用自己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活动D、劳动【答案】C【解析】充分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做。

这里的的“就业”即工作或劳动,是泛指一切用自己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活动。

2、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财政预算应该采取的政策是()。

A、收支平衡政策B、赤字政策C、结余政策D、积极财政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稳定职能。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时,国家预算应该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

3、财政的“内在稳定器”主要有()。

A、统一的流转税制B、累进的所得税制C、社会保障支出D、预算平衡政策E、有差别的财产税【答案】BC【解析】财政“内在稳定器”表现在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的制度安排。

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

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的安排上。

具体包括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

4、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

A、充分就业B、个人收入稳定C、物价稳定D、国际收支出现较大的顺差E、银行利率的稳定【答案】AC【解析】经济稳定通常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D选项虽然说的是国际收支的问题,但叙述不准确。

5、下列关于财政分配目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B、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效用具有“可分割性”C、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不具有排他性D、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需付出代价或只须付出少量的费用【答案】B【解析】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

它是向社会公众共同提供的,而不是向某个人或集团提供的。

而满足个人需要的产品,其效用具有可分割性。

财政学-习题集及答案(陈共)(2)

财政学-习题集及答案(陈共)(2)

财政学习题集第1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二、填空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4、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

6、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7、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3~0.4 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8、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

9、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首次引入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

四、不定项选择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垄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6、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A、历史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单一性7、财政的基本职能是: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8、财政的特征包括:A、阶段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9、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家庭B、企业C、政府D、中介10、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支出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二、填空1、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二是政府。

1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一节财政概念●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1.“财政”一词的来源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综观我国几千年留下来的古籍,可以找到关于古代财政即政府理财之道的记载,如“国计”、“国用”、“大司农”等。

日本引进西方Finance一词,同时借鉴中国古代的“财”与“政”的词意,创立“财政”一语。

1882年日本率先使用“财政奏折”一词。

我国文献中最初启用“财政”一词,见于1898年戊戌变法“明定国是”诏书中“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

《辞海》对“财政”作如下解释:财政谓理财之政,即国家或公共团体以维持其生存发达之目的,而获得收入、支出经费之经济行为也。

2.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经济现象),换言之,财政行为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因而,财政学是一门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学。

当代西方基于财政与政府国家之间的关系,把财政学等同于政府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

3.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财政学的两个基础性概念——公共产品的定义1.布坎南的定义:在《民主财政论》一书中,他指出:“任何集团或社团因为任何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都将被定义为公共产品”。

也就是说,凡是由团体提供的产品都是公共产品。

2.奥尔森的定义: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指出:“任何物品,如果一个集团X1,…,Xi,…,Xn中的任何个人Xi能够消费它,它就不能适当地排斥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则该产品就是公共产品。

也就是说,该集团是不能把那些没有付钱的人排除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之外的。

3.萨缪尔森的定义:所谓公共产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基本知识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基本知识
政策
企业:通过税 收和财政补贴 等方式参与财
政活动
个人:通过税 收、社会保障 等方式参与财
政活动
国际组织:通 过国际援助、 国际合作等方 式参与财政活

财政的属性
公共性:财政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的活动 强制性:财政的筹集和使用必须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具有强制性 稳定性:财政的筹集和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具有稳定性 公平性:财政的筹集和使用必须遵循公平原则,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财政的概念
财政的职能
财政的定义
财政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对国家经济进行管理和调控的一系列 活动。 财政的主要职能包括:筹集资金、分配资金、调节经济、保障民生 等。
财政的来源主要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债务收入等。
财政的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债务支出等。
财政的主体
政府:财政的 主体,负责制 定和执行财政
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资源配置:通过税收、支出等手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财政资源配置原则:公平、效率、可持续性 财政资源配置方式:直接投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财政资源配置效果: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保障国家安全等
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收入分配职 能:通过税收、 收费等方式筹集 资金,用于满足 社会公共需求
财政支出分配职 能:通过财政支 出,实现社会财 富的再分配,促 进社会公平
财政收入分配公 平性:财政收入 分配应遵循公平 原则,确保社会 财富的合理分配
财政支出分配公 平性:财政支出 应注重公平性, 确保社会公共资 源的合理配置
经济稳定职能
财政政策:通过税收、支出、债 务等手段调节经济
财政收入:通过税收、收费等方 式筹集资金,保障政府正常运转

财政的概念和财政职能

财政的概念和财政职能

财政的概念和财政职能1. 财政的概念1.1 定义财政是指国家通过征收税收、发行货币、进行财政支出和调节等手段,管理国家财政收支,并制定相关财政政策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

简而言之,财政就是国家通过财政手段来管理国家财政收支和影响经济运行。

1.2 基本特征•集中性:财政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体现,由国家政府来行使,并以国家总收入为基础。

•必要性:财政是国家履行职能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基础和保障。

•综合性:财政活动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1.3 财政的目标财政的目标是以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合理配置和调节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稳定发展等目标。

2. 财政职能财政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活动,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职能:2.1 收入职能财政的收入职能主要包括征税、收费以及其他非税收入的收取。

国家通过税收和其他收入的征收,获取必要的财政资金用于履行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

2.2 支出职能财政的支出职能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投资等方面的支出。

国家根据公共利益和社会需求,通过财政支出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和提供公共物品。

2.3 调节职能财政的调节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调节财政收支比例、调整税收和支出结构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引导和控制。

2.4 管理职能财政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审计、会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国家通过财政管理,确保财政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透明度,保障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3. 财政与其他经济活动的关系财政与其他经济活动相互关系密切,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财政通过税收征收和财政支出等手段,影响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

同时,经济发展也会对财政产生重要影响,如经济增长可以提高财政收入,经济萧条会减少财政收入。

此外,财政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政策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财政学笔记

财政学笔记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名词解释1.财政: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政府的―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的职能。

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即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2.财政的基本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3.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1)定义:私人物品是指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公共物品是指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2)区别:两个标准:一是排它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有非。

排他性是指。

竞争性是指。

非排他性是指。

非竞争性是指。

4.政府干预(1)定义:;(2)手段: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3)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5.市场失灵:6.外部效应二、简答和论述7.公共需要的特征(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会成员享用(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8.公共需要的历史性和特殊性、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共同的,但又是历史的,特持殊的.一般地说,公共需要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存在的,不因社会形态的更迭而消失,这是共同性,公共需要又总是特殊的,即具体地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形态之中,对它的历史性可以沿着两条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线索,研究在一个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上,社会产生了或可能产生怎样―些公共需要;另一条是生产关系变迁的线索,研研究在一个个具体的社会形态下,统治阶级或集团如何以社会公共需要的名义将剩余产品的分配做有利于本阶级或集团的安排,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除保证执行国家职能那部分部分需要外,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9.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指明市场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同时也指明不是所有资源都是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市场经济要政府介入,在资源配置中弥补市场的失灵,而不是替代市场,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基本知识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基本知识
收入市场分配的局限性:收入分配不公及收入 分配差距的扩大是一种必然现象。
税:让富人相对变穷;社保:让穷人相对变富
/zt/2010/fzl/index.htm
2020/3/16
④信息不对称
或信息不充分,交易双方获取信息的地位不平 等,掌握的信息不平衡。
国防、国家安全、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
2020/3/16
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 财政的首要职责。
②外部效应
一个经济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的影响, 即市场不能正常付费的收益和不能正常弥补的损失 。
外部正效应:效益外溢--内部效益外部化(教育 、美化环境、公益事业 ----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减 免税----强化正外部性);
私人产品
2020/3/16
准公共产品--教育
Ⅰ类
Ⅱ类
基础教育
中高等教育
Ⅲ类
职业教育
公共性程度
2020/3/16
私人性程度
准公共产品的进一步分类(二): 按特征
A.效益外溢的准公共产品 。
教育 公园
2020/3/16
B.拥挤性公共产品。
高速公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3/16
C.具有消费上竞争性的公共资源
2、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 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是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或模式 (是以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为主要 支出内容的财政模式)。
2020/3/16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自然经济
家计财政
计划经济
国家财政
市场经济
公共财政
外部负效应或“外部不经济”:成本外溢--内部成 本202外0/3/1部6 化(环境污染----征税、罚款、许可证);

财政的概念和财政职能

财政的概念和财政职能

02
财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公
共产品和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等。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
03
越重要的作用。
02 财政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1 2
3
定义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将 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各个领域,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
进行的监督。
05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的定义和内容
财政管理体制定义
财政管理体制是规定在各级政权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权责关系的制度。
财政管理体制内容
包括分税制、转移支付、财政层级、财政权责等方面的制度。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建国初期的财政管理体制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 制,地方财政收支纳入中央统一计划。
财政监督的方法和手段
01
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
日常监督是对公共财政收支的常规性监督,专项监督是对特定项目或领
域的专门性监督。
02
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内部监督是由政府财政部门实施的监督,外部监督是由审计、纪检等部
门实施的监督。
03
手工监督与信息化监督相结合
手工监督是指传统的纸质审核方式,信息化监督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财政的概念和财政职能
$number {01}
目 录
• 财政概念 • 财政职能 • 财政政策 • 财政监督 • 财政管理体制
01 财政概念
财政定义
财政定义: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 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的目的 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财政学

财政学

(三)特点⏹ 1.理论性强;2.政策性强;3.涉及面广。

⏹二、研究对象⏹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收支分配及其所特有的分配规律。

⏹财政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政府理财学。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政的一般概念一、财政概念(财政一般)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要点:(一)主体----国家;(二)目的-----保证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三)对象----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四)形式----实物、力役和价值形式;(五) 本质----分配关系。

二、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产生条件1.生产力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2.国家的产生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财政的发展1.奴隶制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奴隶。

(2)国家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3)财政实质:反映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对抗性的剥削关系。

(4)财政特点①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的收支没有严格的界限;②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占有奴隶劳动所得、贡物收入等;③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军事开支、宗教和祭祀等方面支出;④财政分配形式基本上是实物和劳役。

2.封建制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劳动者—农奴,同时也存在着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小私有经济。

(2)国家实质:是封建主阶级统治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工具。

(3)财政实质:反映封建制国家与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之(4)财政特点①国王个人收支和国家财政收支逐渐分离,但仍然混杂不清。

②财政收入主要有:官产收入、诸候贡赋、专卖收入和特权收入。

③财政支出主要有:战争支出、行政支出、皇室享乐支出及封建文化、宗教等支出。

④封建社会末期财政分配逐步采取货币形式;⑤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国家预算、公债等财政范畴。

奴隶制国家财政和封建制国家财政为自然经济社会财政。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财政学的概念.

财政学的概念.
导言
一、财政学的概念 财政学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的规律性的学问。 二、财政学的基本内容 (一)财政基础理论 1、财政概述 2、市场与公共财政 3、财政职能 (二)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概述 2、财政支出的具体内容
(三)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概述 2、财政收入的具体内容 (四)财政管理与财政政策 1、预算管理 2、财政管理体制 3、财政平衡 4、财政政策 三、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一)财政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唯物辨证法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 所必须遵循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论。
(三)当代财政学的发展阶段 1、进入当代财政学阶段的标志:“ 滞胀”出现 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兴起。 2、当代财政学的特征 (1)基本特征:有回归趋势,但非简单回归。 (2)具体特征 第一,主张财政支出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 小越好,客观存在一适度的财政支出规模。 第二,在收支关系的处理上,主张“量出为入”和 “量入为出”相结合。
(二)财政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具体分析和抽象分析相结合 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 4、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 5、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6、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四、财政学的发展
(一)古典财政学的发展阶段
1、古典财政学产生的标志:1776年亚当•斯 密发表 《国富论》。
2、古典财政学的特征 (1)基本特征:“ 自由放任” (2)具体特征: 第一,主张财政收支规模要小,主张“ 廉价政府”。
第二,财政收支关系的处理上,主张“ 量入为出”
第三,反对举债。
第四,在税收原则问题上,强调税收的横向公平原则 和税收的行政效率原则。(二)现代财政学的发展阶段
1、现代财政学产生的标志:1936年凯恩斯《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 2、现代财政学的特征: (1)基本特征:“ 政府干预” 。 (2)具体特征 第一,主张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以增加有效需求。 第二,财政收支关系的处理上,主张“ 量出为 入” 收入不足通过发债解决。 第三,主张政府可以大量举债。 第四,在税收原则问题上,强调税收的纵向公平原 则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

对财政学的认识及学习体会_1 (2)

对财政学的认识及学习体会_1 (2)

对财政学的认识及学习体会_1 (2)财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财政收支的学科,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财政学已成为经济学专业的必修科目之一,也是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我在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对于财政学的概念、职能、实践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此也分享一下我的学习体会。

一、财政学的定义及职能财政学是研究国家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设计的学科。

其主要职能和目的是研究政府如何在收入与支出之间进行平衡,如何通过税制、预算安排等手段来实现收入与支出的协调。

同时还研究如何通过财政政策调控经济增长、调整收入分配、稳定通货膨胀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二、财政学的实践意义财政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财政学的学习,我了解了国家财政收支的情况,增强了对于税收体制,政府财政预算,财政政策等方面的认识。

这对于我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十分有益。

作为财政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了解财政学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处理各类资金,准确把握财政形势,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同时也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把握时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财政学的学习体会学习财政学,需要系统地学习国家财政收支的各个方面以及相关理论的分析和设计。

此外也需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丰富知识储备。

在我的学习体会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勤奋学习。

在财政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学习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是独立思考。

在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独立思考,对于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切实感受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

三是团队合作。

在团队学习中,可以增强交流沟通的能力,形成具有合作精神的学习习惯。

同时也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互补,提高学习质量。

四是探索实践。

学习财政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需要实践来检验理论。

可以借鉴实践案例,进行应用实践、实地考察等探索,深入感受相关理论知识。

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效率准则和公平准则在财政活动中被广泛运用。例如,效 率准则中就有税收效率、政府投资效率、经费分配效率均可作 为资源配置效率。又如:公平准则,有税收的公平、政府收费 的公平、转移支付的公平等等,可作收入分配中的公平。
一、效率与公平的理论概述
1、效率的概念 所谓效率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在价值量上
从财政支出角度看: 纯公共需要------->全部由财政支出 准公共需要------->部分由财政支出 私人需要---------->财政不予支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一、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的概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在市场经济运行 中,由于存在着各种阻碍和限制,自发产生出各种矛盾和 弊端,影响市场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职能的概念和目标 按照西方财政学家下的定义,所谓财政的收入分配职
能,是指政府通过取得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对国民 收入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达到社会认为“公平、正义” 的分配状态。
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公平分配包括经济 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 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个人的劳动投 入与劳动报酬相对称。我国现行政策明确规定要实行按劳 分配和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应该说符合市场经济 的要求。
三、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能
1、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概念与目标 经济稳定是与经济波动相对立的概念。市场失灵的重要
表现开工是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失衡,这些因素都会引起 经济波动(忽高忽低,不是平衡发展)那么,所谓经济稳定, 就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平衡发展,不产生大的波动, 基本经济稳定的目标要求:①充分就业;②物价基本稳定; ③国际收支平衡(不出现大的顺差或逆差)。

财政的概念与财政职能

财政的概念与财政职能
21
3、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机制
国民收入分配的目标是经济公平和社会 公平的统一,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下的收入分配必须通过初始分配和再分配 两个过程,借助市场和政府两种机制来完成。 即对市场机制的失灵,政府机制发挥作用, 政府可以对市场分配的结果进行重新调整, 矫正市场分配出现的收入差距,使之符合社 会公平的要求。
14
信息越分解,公布得就越少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成为上海财经大学 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调研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状况的缘起。 2008年,课题组以2006年的省本级财政决算数据为调查对象,采用网上 搜索、出版物查询、信息申请等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直辖市、自 治区的省本级财政信息公开状况进行了调查。 2009年,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排行榜及《2009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报告》 首次推出,引起极大反响。今年是透明度报告的第二年,蒋洪和他的团队发 现了一些‚有趣‛的改变。 首先是排名靠前的省份得分有较大幅度下降,以去年高居第一的福建省 为例,虽然今年依然排名第一,但得分由62分下降到50分。课题组认为,这 表明在财政信息公开的进程中各省既不愿落后,也不愿冒尖,处在观望、徘 徊的被动状态。 ‚他们会托人打听,其他省份提供了哪些东西,彼此会互相沟通,你提供 什么我提供什么,然后估量一下自己的成绩。‛蒋洪说,‚也有一些省份本 来达成默契说好这个信息不给的,到了最后某个省份突然又给了,最后关头 使自己的排名提升。‛ 和第一年相比,政府部门的态度变好了一些,但最多的回复是:‚…… 15 确实无法通过主动公开渠道获取的政府信息,请依据‘一事一申请’原则向 本机关提出申请,由本机关按照《条例》有关规定,经必要程序后予以答
财政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满足社会的 公共需要,并以国家为主体,借助于政府的预 算收支,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的 形式。

8.1 公共财政收支原理

8.1 公共财政收支原理

8.1公共财政收支原理一、财政的概念与职能(一)财政的一般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国家的政治和其他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它既属于经济范畴,也属于历史范畴。

全面理解财政的一般概念,应把握以下几方面: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财政属于分配范畴,是从社会再生产分配环节中分化、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分配,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为它以国家为主体,即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分配的目的、方向、范围、数量、时间都体现着国家的意志。

财政分配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经济保证。

财政分配的这种国家主体性是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的根本所在。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

从财政分配的性质看,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只有有了剩余产品,财政分配才成为可能。

剩余产品的不断增多为财政分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领域,也为财政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经济条件。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增加财政收入、协调收入分配角度出发,财政分配也涉及到劳动者个人收入部分。

从财政发展的趋势分析,来自个人这部分的收入将不断增多。

正确地认识财政分配对象,有助于更好地分析财政的地位和作用,也有助于研究如何使财政分配格局合理化。

3.财政分配一般具有强制性、无偿性。

国家从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出发,一般凭借其政治权力,通过国家立法或行使权力机关制定的法令、制度等来实现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与再分配,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遵守,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处。

财政分配的无偿性则是指财政分配是一种价值的单方面转移,不会再直接偿还原缴纳的单位和个人,也毋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也就是说,既不构成借贷关系也不构成直接的交换关系。

至于单位或个人以各种形式受益于国家财政,是财政分配的必然结果,也与原缴纳情况不存在因果关系。

但在整个财政分配中,国家还有凭借其他权力取得的收入,有一部分是以有偿方式进行的,如国债等。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政策、公共债务、预算管理等。

以下是对财政学主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财政的概念和职能财政,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的收支活动。

其职能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手段,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部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研等领域,引导资源流向这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方面。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公平分配。

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方式,对高收入者征税,对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和救助,以减少贫富差距。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要求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在经济过热时,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

二、财政收入(一)税收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常见的税种包括所得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财产税(如房产税、车船税)等。

税收的税率、税基和征管方式等都会影响税收收入的规模和结构。

(二)非税收入除了税收,政府还通过非税收入筹集资金,如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等。

三、财政支出(一)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国防支出、教育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

这类支出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将一部分资金无偿转移给居民和企业,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转移性支出主要影响社会公平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四、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政府年度收支计划的安排。

它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环节。

财政学重点资料

财政学重点资料

财政学复习第二章财政与财政职能一、财政的概念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伴随着国家产生而产生的;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它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是国家(或政府)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多种收入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实现其职能需要的收支活动。

同时,由于政府财政收支活动体现了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这种利益关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不同社会制度下的财政具有不同的性质。

国家的性质决定着财政的性质,完整的财政概念是一般和特殊的统一。

财政产生的条件:①经济条件:生产力发展②政治条件:国家财政本质:国家分配关系1.分配主体:国家2.分配客体:m3.分配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国家职能)4.分配形式:货币二、市场市场有效: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即帕累托最优状态。

市场失效:①市场低效:现实市场中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条件,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②市场无效:现实市场严格符合完全竞争的所有条件,但其运行结果也不是有效率的。

市场失效的原因:第一,竞争失灵或垄断的存在(1)竞争失灵的原因:①规模报酬递增:某些产品或行业所具有的经营规模越大,收益率越高的状态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的存在,必然产生自然垄断的结果。

所谓自然垄断,强调的是由于自然状态而导致的垄断,而不是人为的结果。

②范围经济(成本弱增性):如果一家企业能比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以较低的成本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或一组产品,则存在成本弱增性,相应的,企业所在的产业就是自然垄断产业。

(2)垄断的市场失效性:A.自然垄断也是垄断,而垄断本身就否定了充分竞争B.市场失效就无法按照MC=MR的原则定价(3)竞争失灵的解决方案:公共的或政府的介入这些行业与公共产品不同,私人资本可以进入该行业(或进入的太多,因为可获得垄断利润)政府的干预就是针对垄断的特点进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二)(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总题数:32,分数:32.00)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

A.筹集建设资金 B.满足社会公共需要C.保持汇率稳定 D.促进国际收支平衡A.B. √C.D.财政分配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2.下列支出项目,属于保证执行国家职能需要的是( )。

A.高等教育 B.铁路设施 C.国防建设 D.电信服务A.B.C. √D.保证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包括执行国家政权的职能和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国防、外交、公安、司法、监察、行政管理,以及普及教育、基础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卫生防疫、保健等。

这类需要是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

3.财政通过调节使企业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获得大致相同的利润,这个职能是(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C.经济稳定职能 D.经济发展职能A.B. √C.D.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不同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

财政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主要是通过调节使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能够反映其经营管理水平和主观努力状况,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使每个经济主体获得大致相同的收入。

4.下面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手段是( )。

A.允许进行抵扣税款的增值税 B.按比例征收的企业所得税C.社会保障支出 D.发行国债增加基本建设支出A.B.C. √D.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表现在财政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的制度。

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的安排上。

5.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 )。

A.c+v B.c+v+m C.v D.mA.B.D. √就现实的财政分配情况来看,在财政收入中,既包括剩余产品价值m部分,又包括职工劳动报酬v部分,有时还包括折旧基金c的部分。

在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剩余产品价值部分。

6.财政直接调节居民收入水平,除运用税收手段外,还使用( )。

A.利率手段 B.平价政策 C.投资手段 D.转移支付A.B.C.D. √调节居民的个人收入的基本目标,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手段:①通过税收进行调节,如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而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通过征收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而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等;②通过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以维持居民最低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7.财政是随着( )的产生而产生的。

A.国家 B.封建主义 C.社会化生产 D.资本主义A. √B.C.D.国家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8.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

A.剩余产品的出现B.阶级的产生 C.国家的产生 D.社会化生产方式A. √B.C.D.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

9.在财政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A.国家 B.企业 C.集体 D.家庭A. √B.C.D.财政分配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由国家来组织进行,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

10.下列关于财政分配目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B.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效用具有“可分割性”C.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不具有排他性D.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需付出代价或只需付出少量的费用A.B. √C.D.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

它是向社会公众共同提供的,而不是向某个人或集团提供的。

而满足个人需要的产品,其效用具有可分割性。

11.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服务时,应( )。

A.按平价付费 B.按市场价格付费C.按成本付费 D.无需付费或少量付费B.C.D. √所谓的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需付出费用或只需付出少量的费用。

12.基础教育属于( )。

A.社会公共需要 B.准社会公共需要C.个人需要 D.大型公共设施A. √B.C.D.基础教育是保证国家政权职能和社会职能得以有效执行的社会基础条件之一,是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准社会公共需要的是( )。

A.公安 B.卫生防疫 C.基础科学研究 D.高等教育A.B.C.D. √高等教育属于准社会公共需要,即社会公共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在性质上难以严格划分的一些需要。

14.提供公共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 )。

A.效用最大化 B.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C.利润最大化 D.价值最大化A.B. √C.D.提供公共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而私人产品的提供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15.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B.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和非排他性C.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D.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A.B.C. √D.公共产品的特征有:①效用的不可分割性;②受益的非排他性;③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④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其中,核心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与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是非他性和非竞争性的自然延伸。

16.市场经济中,( )是财政存在的前提。

A.市场波动 B.市场失衡 C.市场稳定 D.市场失灵A.B.C.D.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是市场,而不是政府。

只有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才有必要由政府介入。

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失灵”是财政存在的前提,从而也决定了财政的职能范围。

17.某化工厂为了降低成本,将未经处理的生产污水直接排入河中。

这种现象属于( )。

A.外部效应 B.内部效应 C.不完全竞争 D.收入分配不公A. √B.C.D.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其关键是指某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他人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

18.“财政与国家有着本质的联系”被财政学界称为( )。

A.“国家经济论” B.“国家财政论” C.“国家社会论” D.“国家分配论”A.B.C.D. √财政是指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即国家的分配。

这里讲的分配,包括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两个方面,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

这一概念表明,财政与国家有着本质的联系,财政学界称其为“国家分配论”。

19.财政职能是指( )的职能。

A.政府 B.企业 C.事业单位 D.家庭A. √B.C.D.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即国家的分配,因此财政职能是指国家政府的职能。

20.财政职能是财政的( )反映。

A.主观 B.宏观 C.本质 D.时效A.B.C. √D.财政的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财政职能是财政的本质反映。

21.按照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观点,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

A.收入 B.分配 C.调节 D.监督A.B. √C.D.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很长时间内,在理论和实践中,一直认为财政具有分配、调节和监督三个职能,并且认为财政的三个职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分配职能是基本职能。

22.财政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一职能称为(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经济稳定职能 D.社会和谐职能A. √B.C.D.2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政府计划 B.机关配置 C.社会组织 D.市场配置A.B.C.D.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不同的。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配制在整个社会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配置。

24.在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中,调整投资结构首先应( )。

A.调整资产存量结构B.利用税收、财政补贴和投资政策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C.调整国家预算支出中的直接投资D.调整企业投资策略A.B.C. √D.调整产业结构有调整投资结构和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方向两条途径。

就调整投资结构来看,首先是调整国家预算支出中的直接投资;其次是利用税收、财政补贴和投资政策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鼓励企业向短线产品投资,限制其向长线产品投资;再次是调整资产存量结构。

25.在我国,财政收入分配的目标是( )。

A.实现平均分配 B.实现公平分配 C.实现效率分配 D.实现共同富裕A.B. √C.D.我国财政收支活动是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它既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又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26.充分就业中的“就业”是指( )。

A.在国有企业中的就业B.国家安排的就业C.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就业D.一切用自己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活动A.B.C.D. √充分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做。

这里的“就业”即工作或劳动,是泛指一切用自己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活动。

27.关于充分就业中的“充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指100%的就业水平 B.是指99%以上的就业水平C.是指达到98%以上的就业水平 D.是指达到了某一社会认可的比率A.B.C.D. √充分就业中的“充分”,并不意味着就业人口全部都就业,而是指就业率(已就业人口占全部应就业人口的比率)达到了某一社会认可的比率,比如95%、97%等。

28.在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中,物价稳定是指( )。

A.物价水平没有波动 B.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C.所有物价水平均保持不变 D.物价水平保持不变或下跌A.B. √C.D.29.下列关于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B.经济稳定是一种静态稳定C.经济稳定包含有经济增长的内容D.经济稳定是指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A.B. √C.D.经济稳定,是在经济适度增长中的稳定,即动态稳定,而不是静态稳定。

因此,经济稳定包含有经济增长的内容,就是指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30.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财政应采取的政策是( )。

A.财政平衡政策 B.财政结余政策 C.财政赤字政策 D.略有赤字政策A.B. √C.D.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因为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会相对减少社会可支配收入,进而降低社会需求,实现社会供求总量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