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大桥工程防洪影响评价分析

合集下载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洪水成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城市交通系统以及桥梁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桥梁的安全性,提高其防洪能力,本次评价报告对市桥梁的防洪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

二、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评价的目标是确定桥梁的防洪能力以及日常维护情况,并提出必要的改善措施。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桥梁设计、建设材料、维护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考察。

三、评价方法和过程采取实地勘查和文献资料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桥梁防洪评价。

首先对桥梁进行实地勘测,包括测量桥梁的梁跨、桥墩高度、桥梁底部距离水面的高度等基本参数。

然后,调取过去几年的洪灾记录和水位数据,分析洪水对桥梁的威胁程度。

同时,还调查了桥梁的设计图纸以及维护记录,评估了桥梁设计和维护管理的合理性。

四、评价结果和分析经过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桥梁设计:桥梁的设计符合洪水等级的要求,但在面对较大规模洪水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桥梁的洪水透排能力相对较低,不足以保证较大规模洪水通过,容易造成堰塞和溢流,导致洪水冲毁桥梁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2.建设材料:桥梁的主要承重构件采用了优质的钢材和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抗洪能力,但由于建设年限较长,存在一定的老化和损坏现象,部分构件已出现锈蚀、龟裂等问题,需要加强维护和修复。

3.维护管理措施:桥梁的定期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桥梁河床下部存在明显的淤积和垃圾堆积现象,影响了桥梁的排水能力;其次,日常巡查不够及时和全面,导致一些潜在的损坏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修复。

五、改善措施基于对桥梁防洪评价结果的分析1.加强桥梁的洪水透排能力,改善桥梁预留闸孔或者溢流口的设计,增加桥梁洪水排放的通道,以减少洪水对桥梁的冲击力。

2.加强桥梁的结构维护和修复工作,定期检查桥梁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对存在问题的构件进行维修和更换,防止因老化和损坏引发的潜在安全隐患。

3.加强桥梁及周边河床垃圾清理工作,保持桥梁底部的排水能力,防止洪水在桥梁下部积水和堆积垃圾。

潮州供水枢纽城区浸没影响分析及其工程措施

潮州供水枢纽城区浸没影响分析及其工程措施
中 图 法 分 类 号 :V 1 T 6 文 献 标 志 码 : A
广 东 省 潮 州 供 水 枢 纽 工 程 坝 址 位 于 韩 江 下 游
东、 西溪 两溪 口附近 ( 图 1 , 潮 州 市 区 4 k 坝 见 )距 m, 前正 常 蓄 水 位 为 1 . 0 5m。枢 纽 水 库 按 地 形 地 貌 可 分 为 二个 地貌 单元 : 竿 山 以上为 山 区峡谷 型 水库 , 竹 竹 竿 山 以下为 三 角洲 平 原 河 道 型水 库 , 岸堤 围作 两 库岸 , 两岸 地势 均 由韩 江 向两侧 略 为倾斜 , 表 高程 地 大 部分 为 7~1 0 m。潮 州城 区 的 防护 堤 围 自竹 竿 山 以南 至 枢纽 坝址 主要 由北 堤 、 堤 、 堤 组 成 , 长 城 南 全 约 8 2k . m。当坝 前 正常 高蓄 水位 为 1 . m 时 , 址 05 坝 至竹 竿 山河道 的库水 位 比两 岸 堤后 平 原 约 高 出 0~
方达标加 固中 已采 用 高压 旋 喷防渗 墙进 行 处理 。北 堤 的高喷防渗墙全部进入 下卧相对 隔水 的淤泥层 ; 城 堤的大部分 已缺失相对 的隔水 层 , 为悬 挂式 高喷 防渗 墙, 该防渗墙延 伸至堤基下 2 高程 为 一 3I。 5m, 1 I T
3 2 防渗 工程措 施 .
2 1 年 4月 01
” “ 一 ; 其~

水 利 水 电 快 报 E H WR I
第3 2卷 第 4期


文章 编 号 :0 6O 8 (0 )40 3 -3 10 -0 12 1 0 -090 1

潮 州 供 水 枢 纽 城 区 浸 没 影 响 分 析 及 其 工 程 措 施
林 少 川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一、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洪灾频发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工程师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洪能力的评价对于城市防洪工作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桥梁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城市防洪水平。

二、桥梁防洪能力的评价指标1.设计洪水位:桥梁的设计洪水位决定了其能否正常通行和承受洪水冲刷的能力。

应根据历史洪水资料和水文学的分析,确定桥梁所处地区的设计洪水位。

2.桥梁的自清能力:自清能力是指桥梁在洪水来袭时,能否有效清除积水和漂草,保持畅通。

自清能力受到桥梁几何形态和水流速度的影响。

3.抗洪稳定性:桥梁的抗洪稳定性是指其在洪水冲击下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抗洪稳定性取决于桥梁的结构设计和材料强度等因素。

4.抗洪冲刷能力:桥梁抗洪冲刷能力体现了其抵御洪水冲刷的能力。

冲刷会对桥梁的基础、墩台和桥面等部位造成损害,因此抗洪冲刷能力的评价至关重要。

三、桥梁防洪评价结果及改进建议1.桥梁设计洪水位符合要求,但需要根据历史洪水事件的数据进行修订,确保洪水位的准确性。

2.部分桥梁的自清能力较差,淤积物和漂草经常阻塞桥梁下部空间,影响了水流通畅和桥梁的使用。

建议在设计桥梁时考虑加大桥梁下部空间,以提高自清能力。

3.部分桥梁的抗洪稳定性不足,易受洪水冲击而破坏。

需要对这些桥梁进行结构强化,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性。

4.部分桥梁的抗洪冲刷能力较弱,容易被洪水冲刷形成孔洞或破坏桥梁基础。

建议在桥梁基础的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洪水冲刷的影响,采用耐水、耐冲刷的材料和技术,提高抗洪冲刷能力。

四、桥梁防洪能力的改进措施1.完善桥梁设计标准,明确设计洪水位计算方法和要求,确保桥梁满足防洪需求。

2.在桥梁设计中加大桥梁下部空间,提高桥梁的自清能力。

同时,加强桥墩和桥面的防积水设计,避免漂草和积水对桥梁通行的影响。

3.对抗洪稳定性较差的桥梁,进行结构强化,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使用。

桥梁防洪能力评价报告

桥梁防洪能力评价报告

桥梁防洪能力评价报告桥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其安全性和防灾能力非常重要。

防洪作为南方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桥梁的考验也非常大。

因此,对桥梁防洪能力进行评价,提高其抗洪性能,对于保障公众交通和人身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评价指标桥梁防洪能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流量承载能力:检测桥梁在不同洪峰流量下的承载能力,以最坏情况为评价标准。

2、抗涌能力:测量桥梁不同水位下的极限涌水高度,以及超过涌水高度时桥梁的断裂和损坏情况。

3、稳定性:检测桥梁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性,以及在洪水冲击和涌水等情况下的变化情况。

4、抗冲能力:检测桥梁主要结构部分和基础的抗冲能力,以及对冲击力的吸收和分散能力。

二、防洪能力评价报告对桥梁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价,需要详细了解桥梁的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还需要针对桥梁所处的环境、气候和地形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

首先,需要针对特定桥梁设计要求进行评估,包括桥梁建设设计阶段的预测测算和实际建造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评估数据应包括流量、涌水高度、桥梁受力状态、材料耐久性等方面的数据。

其次,需要观测桥梁所处环境的水流情况和水位变化,得到时间序列数据,以此来分析不同时间点下的洪水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周围地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地质分析,以建立完整的洪水影响模型。

通过这些数据,能够运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如计算机模拟技术,求得桥梁在不同洪水条件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最后,需要综合分析上述数据,考虑桥梁所处的历史洪水灾害,评估桥梁在不同情况下的抗洪能力,以及在发生洪水时的应急方案和突发情况处理能力等。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预警和事故风险评估。

三、定期更新桥梁防洪能力的评价并不是一次性的,需要定期更新和检测。

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和桥梁使用寿命的延长,可能会影响桥梁的抗洪性能。

因此,在桥梁的完好性检测和日常维护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对桥梁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估。

跨河桥梁工程防洪评价分析

跨河桥梁工程防洪评价分析

跨河桥梁工程防洪评价分析摘要。

跨河桥梁工程修建过程中以及工程完工之后,其桥梁会对所在河道的防洪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河道水流对桥梁同样会产生影响。

本文即是对该类工程防洪评价进行探究,分析其防洪影响的评价内容、指标以及评价计算方法。

关键词:跨河桥梁工程;防洪评价;防洪计算过去的众多实践证明,优质的跨河桥梁工程可对当地水利工程起到正向影响和辅助作用,而规划和施工缺乏科学性的该类工程则会对当地防洪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我国早已意识到这一影响关系,故而制走了相关法律法规,督促该类工程进行防洪评价,规范相关建设行为。

1・跨河桥梁工程防洪评价内容在跨河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其必然会涉及架设桥墩等操作, 架设桥墩以后,河流流经桥下时,其所能流经的河道与从前相比相对狭窄,且水流在流经该处时,桥孔也会对其流速产生影响” 造成挤压。

在进行跨河桥梁施工时,在架设桥墩之外,其施工行为也需要一定的场所承载,而这部分施工场所将加重该影响。

当对跨河桥梁工程防洪影响进行评价时,应重点考察该工程对河道原有防洪能力造成的影响,以及河流作用于桥梁时为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2 •跨河桥梁工程防洪评价指标在研究跨河桥梁工程产生的防洪影响及其自身受到的影响时,应将几个方面的影响作为重点参考,将其作为该类工程防洪评价的重要指标,从而做出具有高度参考性的防洪评价结果。

2.1泄洪标准。

在进行桥梁建造前的设计工作时,该河段发生洪水时其洪水将对桥梁产生的冲击作用与负向影响为其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设计图纸中,这种因素也会被体现出来, 进行相应的应对。

实施防洪评价时”应核查该设计中其洪水相关标准,和相关规定中的此类标准是否一致。

2.2梁底高程。

跨河桥梁工程中”其桥梁的梁底部分高程并非随意走制,关于其具体高程z必须依照一走的标准。

在进行防洪评价时应核对该项工程中的相关高程,对比其是否符合要求。

23桥墩与桥长。

不同河道因为河道情况和流速等因素影响, 对于泄洪能力有不同要求,桥梁工程应依据其要求,制走桥梁的具体长度,以及布置桥梁的桥墩。

广东省跨河桥梁工程建设项目防洪评价中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

广东省跨河桥梁工程建设项目防洪评价中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

广东省跨河桥梁工程建设项目防洪评价中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吕春法【摘要】该文对省管河道管理范围内规划建设桥梁工程项目防洪评价工作中常见的开展时间滞后、忽视评价意见对方案论证比选的重要作用、设计方案有重大变更时的评价工作开展和评价工作不全面、深度不够等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评价工作开展时间要求、评价意见在方案论证比选时的考虑以及评价工作基础资料收集、全面分析和补救措施的设计等解决对策,对同类工程项目开展防洪评价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In the paper , the normal problems in flood protection evaluations of crossing bridge engineerings in Guangdong main riv -ers have been sum up , such as delaying evaluations , ignoring the effect of evaluations on object selection , evaluations of object with large modification , lack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s etc ., and provides solutions as demand of evaluations work , consideration of evaluations on object selection , collecting basic datas , designing remedying measures etc ., and these researches can be consulted by the similar projects .【期刊名称】《广东水利水电》【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3页(P37-38,43)【关键词】防洪评价;跨河桥梁工程;问题与对策【作者】吕春法【作者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广东广州 5106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7随着我省近年来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在省管河道管理范围内,包括西江、北江、东江、韩江干流和珠江三角洲主要河道及其出海口门等规划建设桥梁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多,受项目前期工作、工程建设工期和造价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展桥梁工程建设项目防洪评价工作中,出现了评价工作滞后和工作内容不全面等一些常见问题,既影响了建设项目的工作进展,也对河道管理增加了困难和影响。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晋科咨证:乙级004号二〇一五年十月××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审定:审查: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参加人员:目录1 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依据 (2)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3)2 基本情况 (5)2.1建设项目概况 (5)2.2河道基本情况 (6)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0)3 河道演变 (12)3.1河道历史演变及近期分析 (12)3.2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12)4 防洪评价计算 (13)4.1防洪标准确定 (13)4.2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13)4.3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 (35)4.4水面线计算 (35)4.4壅水计算 (39)4.5冲刷分析计算 (42)4.6桥梁底部高程复核计算 (46)4.7河道过流能力分析 (49)5防洪综合评价 (57)5.1建设项目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57)5.2建设项目与现有防洪标准和技术要求分析 (57)5.3建设项目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57)5.4建设项目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58)5.5建设项目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 (58)5.6建设项目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58)5.7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59)6工程影响防治措施 (60)7结论与建议 (61)7.1结论 (61)7.2建议 (61)1 概述1.1 项目背景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地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已经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

潮州防汛应急响应情况汇报

潮州防汛应急响应情况汇报

潮州防汛应急响应情况汇报近期,潮州市遭遇了持续强降雨天气,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一突发情况,我市启动了防汛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我们迅速启动了潮州市防汛指挥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全面排查易涝点和危险区域,加强巡查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险情,做好信息报送和预警发布工作。

同时,加强对水库、河道、排涝泵站等防洪设施的巡查和管理,确保其安全运行。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重点防汛区域的巡查和排查工作,及时疏通排水系统,清理河道和下水道,确保排水畅通。

同时,加强了对易涝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居民做好自我防范和避险措施,提高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对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的防汛工作,要求各相关单位做好应急值守和备灾物资储备工作,确保人员安全和物资供应。

同时,加强了对低洼地带、山区、河边村庄等易受灾地区的排查和救援工作,及时转移受灾群众,做好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

在这次防汛应急响应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了防汛工作合力,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防汛设施建设不完善、预警和信息发布不及时等,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整改,完善防汛应急预案,提高防汛工作水平。

总的来说,潮州市在这次防汛应急响应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有效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防汛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防汛设施建设,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配合我们的防汛工作,共同为打赢防汛抗灾攻坚战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平面二维数学模型
(1)
2.2.1 地形资料和研究范围 由于韩江河道近年来地形变化较大,二维计算采用工程 2009 年新测地形,计算范围上起桥址 上游 2.6km 仙洲岛上游约 500m 附近,下起桥址下游 1.2km 潮州水利枢纽东、西溪水闸处,共约 4km 三角形网格图
2.2.2 基本方程 连续方程:
∂h ∂ (uh) ∂ (vh) + + =0 ∂t ∂x ∂y
(2)
运动方程:
∂u ∂u ∂u ∂h ∂α 0 gu u 2 + v 2 ε xx ∂ 2 u ε yx ∂ 2 u +u +v + g( + = ) − fv + ( )+ ( ) ∂t ∂x ∂y ∂x ∂x ρ ∂x 2 ρ ∂y 2 c2h ∂v ∂v ∂v ∂h ∂α 0 gv u 2 + v 2 ε xy ∂ 2 u ε yy ∂ 2 u + u + v + g( + = ) − fu + ( )+ ( ) ∂t ∂x ∂y ∂x ∂x ρ ∂x 2 ρ ∂y 2 c2h
图 4 潮州大桥桥式修改方案平面布置简图 45
4.2 防洪影响分析与评价 防洪影响分析主要包含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与现有防洪标准、有关技术 和管理要求适应性的分析,对河道行洪安全、河势稳定、河道分流比、堤防及其它水利工程及设 施、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等内容,本文重点介绍对河道行洪安全、河势稳定、河道分流比及两岸 堤防的影响分析等内容。 4.2.1 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由数模成果可知,在各级洪水频率(P=20%、P=10%、P=5%、P=2%、P=1%)下,潮 州大桥建设后,左汊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1.3cm、右汊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0.8cm。根据韩江两岸堤防 规划和目前防洪标准及堤顶高程现状,潮州大桥的建设对河道的防洪不会产生明显不利的影响。 4.2.2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由二维数模成果可知,工程实施后,工程上、下游一定范围内的水流流速、流态将发生一定 的变化和调整,桥墩附近局部有绕流产生,受到桥孔束流作用,桥孔上下游一定范围内流速有所 增加,受到桥墩挑流及桥墩束流的影响,工程河段上下游堤防内侧一定范围内水流流速有所增加, 工程的建设将对工程河段一定范围内两岸堤防造成一定的冲刷,对工程局部河势稳定将带来一定 的影响。 从工程前后水流流速、流态的变化来看,主河槽内除个别点工程前后流速变化较大外(例如 位于墩前、墩尾的采样点和位于桥孔中间的采样点) ,其他采样点的流速变化不是太大;从流速差 等值线图来看,工程前后流速差变化绝对值较大的范围不大,绝对值变化较大范围主要集中在 20cm/s 和 10cm/s(P=1%时工程河段工程前、后流速变化等值线图见图 5) ,这种影响变化是可以 通过适当的工程措施来控制的。因此,要减小或消除工程建设对河势稳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必 须对工程河段两岸堤防和堤脚采用适当的工程防护和补救措施。 4.2.3 对河道分流比的影响分析 拟建潮州大桥工程处在韩江潮州段仙洲岛洲尾处,工程建成后,由于处于左、右汊河道中的 桥墩阻水面积各不相同,受桥墩的阻水作用,左、右两汊的分流比可能会受到影响,本文利用一、 二维数模计算成果来分析拟建工程对两汊分流比的影响。表 2 即是在 P=1%条件下的左、右两汊 分流比的统计表,由表 2 可知,潮州大桥建设对仙洲岛左、右两汊的分流比影响很小。
1 工程简介
为了改善韩江两岸交通,缓解韩江大桥的交通压力,减缓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挤,拉动当地 的经济发展,并为了更好地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潮州市政府决定建设潮州大桥工 程,拟建潮州大桥位于潮州市城市中心区,位于潮州市韩江大桥以南约 2.30km 处,座落在韩江大 桥和潮州供水水利枢纽之间,西岸距供水枢纽约 780m,东岸距水利枢纽约 770m,途经仙洲岛陆 地(工程位置见图 1)。为科学客观的分析潮州大桥建设对韩江的防洪影响,首先进行了数学模 型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及其他资料综合分析大桥建设对韩江的防洪影响。
47
等措施。 (4)由于潮州大桥为双排桥墩设计,部分桥墩和承台尺寸较大,此对行洪不利,建议设计单 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在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对桥墩和承台尺寸进行优化,以减小对行洪 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韩江中下游及三角洲河段设计洪潮水面线计算报告(报批稿),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 [2] 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桥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9. [3]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 ,水利部办公厅文件办建管[2004]109 号,2004.7
潮州大桥工程防洪影响评价分析
张从联,刘树锋,苗青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州,510610)
摘 要:通过韩江三角洲网河区较大范围一维河网数学模型和工程局部河段平面二维水流模型,对潮
州大桥建设前后对韩江的防洪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主要防治和补救措施建议,可供 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韩江;大桥;防洪;评价


(西一 ) 195 1~ 198 0
~现在 水 头 ( 东 二 ) 1996
~ 1980 水 头 ( 东 一 ) 1951
图1
潮州大桥建设位置及附近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
2 数学模型计算
根据韩江水系特征以及潮州大桥线位布置情况,分别建立了韩江三角洲网河区较大范围一维 河网数学模型和韩江局部工程河段平面二维水流模型,依此来分析和评价大桥建设对所在水道行 洪及其它防洪影响的大小及范围。 2.1 一维河网数学模型 2.1.1 研究范围和断面布置 一维模型把韩江三角洲所有主要河道均纳入了模型计算范围,主要包括韩江干流三河坝至仙
4 修改方案及防洪影响分析
4.1 修改方案简介 针对原设计方案壅水较高以及桥墩结构等的设计问题,设计单位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 提出了新的修改设计方案,和原设计方案对比,修改方案减少了桥墩,减小了阻水比,桥墩承台 均埋入河床以下,并把左汊桥墩改成了圆型,两列桥墩顺水流方向交错投影布置。方案修改后, 各级洪水频率下,左汊主河道内桥墩阻水比(投影面积比)为 7.04%~7.16%,右汊主河道内桥 墩阻水比(投影面积比)为 4.39%~4.42%。修改方案桥式布置方案简图见图 4。
图3
潮州大桥原设计桥式方案平面布置简图
3.2 原设计方案计算成果初步分析及建议 潮州大桥原设计方案布置桥墩较多,阻水面积比较大,由数模计算成果可知,工程建成后, 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6.7cm,总体来讲壅水较高;另外,左汊桥轴线与水流夹角过大,桥墩又是板 墩结构,易形成导流或挑流作用,对两岸堤防防洪非常不利;因此需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 减小河内桥墩个数,缩小桥梁阻水面积比,从而减小工程建设对两岸堤防防洪带来的影响。
3 原设计方案及防洪影响初步分析
3.1 原设计方案介绍 潮州大桥的桥墩原设计方案采用板墩结构,右汊桥轴线与水流方向基本成正交布置,左汊桥 轴线和水流方向有一定夹角(夹角约成 35°),主河道内共布置有桥墩 个,其中右汊主河道内 布置桥墩 7 组,左汊主河道内布置桥墩 18 组(平面布置简图见图 3),各级洪水频率下,桥墩阻 水面积比左汊最约为 16.4%~17.2%,右汊约为 5.6%~6.2%。
表2 拟建潮州大桥对仙洲岛左、右两汊分流比的影响统计表(P=1%) 一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 洪水频率 河道 流量变化(m3/s) P=1% 左汊 右汊 -14 14 分流比变化(%) -0.079 0.079 二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 流量变化 (m3/s) -100 100 分流比变化 (%) -0.56 0.56
堤防名称
位置
4.2.4.2 潮州大桥建设对两岸堤防的影响分析 由数模计算成果可知: (1)潮州大桥建设后,左汊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1.3cm、右汊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0.8cm,对两 岸堤防的防洪态势不会带来明显不利的影响。 (2)右汊河道内桥墩顺水流方向布置,左汊河道内采用两列桥墩顺水流方向交错投影布置, 受到桥墩束水和挑流作用,两岸堤防附近的水流流速均有所增大,将造成对两岸堤防的冲刷,必 须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护和补救措施,降低对堤防和护脚的冲刷。 4.3 防洪影响主要防治和补救措施建议 (1)堤防防护和补救工程措施建议 根据数模计算成果,潮州大桥的建设对仙洲岛左、右两汊的行洪安全和河势稳定会构成一定 影响,应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减少和消除桥墩建设对堤防的不利影响。建议对对左汊左岸东厢 堤上游 50m、下游 100m、右汊右岸南堤上下游各 50m 范围以及仙洲岛右岸上游 200m、下游 50m 和左岸上游 150m、下游 50m 范围岸滩和堤防进行防护。 (2)东厢堤和南堤还未达远期规划防洪标准,为避免今后堤围达标加固施工的困难和对大桥 安全产生影响,在桥墩建设的同时,应对跨东厢堤和南堤桥址上下游各 50m 范围内的堤防按达标 加固工程进行加固。 (3)建议在进行边墩施工的围堰设计时,把边墩和附近河段堤防的加固施工一起考虑,需特 别注意堤防的防渗设计与处理,争取做到和拟建桥梁三同时建设。
0.1 0.1 0 0 0.1 0 0.1 0 0 .10 0.1 0 .10 0.1 0 0 0.1 0
0
0.1
0 .10 0 .10 0.1 0 0 .10 0.1 0 0.1 0.1 0 0.1 0 .10 0.1 0 0 .10 0.1 0 0 0 0 .10 0 .10
0 .10
0 .10 0 .10 0 .10
5 结论
(1)韩江三角洲河网一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潮州大桥建设后,对仙洲岛左、右两汊的 分流比几乎不构成影响,左汊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1.3cm、右汊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0.8cm。根据左、 右两汊两岸堤防规划和目前防洪标准及堤顶高程现状,潮州大桥的建设对河道的防洪不会产生明 显不利的影响。 (2)潮州大桥的建设均给桥址上下游一定范围内的流速和流态带来影响和改变,受到桥墩束 水和桥墩挑流作用,两岸堤防附近的流速均有所加大,对桥址两岸堤防安全和河势稳定带来一定 影响,必须对两岸堤防采取一定的工程和非工程防护和补救措施或其他改善水流的工程措施,以 减小对两岸堤防的冲刷和河势的影响。 (3)潮州大桥建成后,桥墩附近区域的河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刷,冲刷一方面可能会危及 大桥工程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也会给两岸堤围稳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 运行,在对桥址上、下游堤围进行加固防护的同时,还应对桥墩承台位置附近河床进行抛石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