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大桥工程防洪影响评价分析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洪水成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城市交通系统以及桥梁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桥梁的安全性,提高其防洪能力,本次评价报告对市桥梁的防洪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
二、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评价的目标是确定桥梁的防洪能力以及日常维护情况,并提出必要的改善措施。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桥梁设计、建设材料、维护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考察。
三、评价方法和过程采取实地勘查和文献资料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桥梁防洪评价。
首先对桥梁进行实地勘测,包括测量桥梁的梁跨、桥墩高度、桥梁底部距离水面的高度等基本参数。
然后,调取过去几年的洪灾记录和水位数据,分析洪水对桥梁的威胁程度。
同时,还调查了桥梁的设计图纸以及维护记录,评估了桥梁设计和维护管理的合理性。
四、评价结果和分析经过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桥梁设计:桥梁的设计符合洪水等级的要求,但在面对较大规模洪水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桥梁的洪水透排能力相对较低,不足以保证较大规模洪水通过,容易造成堰塞和溢流,导致洪水冲毁桥梁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2.建设材料:桥梁的主要承重构件采用了优质的钢材和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抗洪能力,但由于建设年限较长,存在一定的老化和损坏现象,部分构件已出现锈蚀、龟裂等问题,需要加强维护和修复。
3.维护管理措施:桥梁的定期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桥梁河床下部存在明显的淤积和垃圾堆积现象,影响了桥梁的排水能力;其次,日常巡查不够及时和全面,导致一些潜在的损坏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修复。
五、改善措施基于对桥梁防洪评价结果的分析1.加强桥梁的洪水透排能力,改善桥梁预留闸孔或者溢流口的设计,增加桥梁洪水排放的通道,以减少洪水对桥梁的冲击力。
2.加强桥梁的结构维护和修复工作,定期检查桥梁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对存在问题的构件进行维修和更换,防止因老化和损坏引发的潜在安全隐患。
3.加强桥梁及周边河床垃圾清理工作,保持桥梁底部的排水能力,防止洪水在桥梁下部积水和堆积垃圾。
潮州供水枢纽城区浸没影响分析及其工程措施
广 东 省 潮 州 供 水 枢 纽 工 程 坝 址 位 于 韩 江 下 游
东、 西溪 两溪 口附近 ( 图 1 , 潮 州 市 区 4 k 坝 见 )距 m, 前正 常 蓄 水 位 为 1 . 0 5m。枢 纽 水 库 按 地 形 地 貌 可 分 为 二个 地貌 单元 : 竿 山 以上为 山 区峡谷 型 水库 , 竹 竹 竿 山 以下为 三 角洲 平 原 河 道 型水 库 , 岸堤 围作 两 库岸 , 两岸 地势 均 由韩 江 向两侧 略 为倾斜 , 表 高程 地 大 部分 为 7~1 0 m。潮 州城 区 的 防护 堤 围 自竹 竿 山 以南 至 枢纽 坝址 主要 由北 堤 、 堤 、 堤 组 成 , 长 城 南 全 约 8 2k . m。当坝 前 正常 高蓄 水位 为 1 . m 时 , 址 05 坝 至竹 竿 山河道 的库水 位 比两 岸 堤后 平 原 约 高 出 0~
方达标加 固中 已采 用 高压 旋 喷防渗 墙进 行 处理 。北 堤 的高喷防渗墙全部进入 下卧相对 隔水 的淤泥层 ; 城 堤的大部分 已缺失相对 的隔水 层 , 为悬 挂式 高喷 防渗 墙, 该防渗墙延 伸至堤基下 2 高程 为 一 3I。 5m, 1 I T
3 2 防渗 工程措 施 .
2 1 年 4月 01
” “ 一 ; 其~
n
水 利 水 电 快 报 E H WR I
第3 2卷 第 4期
一
一
文章 编 号 :0 6O 8 (0 )40 3 -3 10 -0 12 1 0 -090 1
一
潮 州 供 水 枢 纽 城 区 浸 没 影 响 分 析 及 其 工 程 措 施
林 少 川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一、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洪灾频发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工程师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洪能力的评价对于城市防洪工作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桥梁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城市防洪水平。
二、桥梁防洪能力的评价指标1.设计洪水位:桥梁的设计洪水位决定了其能否正常通行和承受洪水冲刷的能力。
应根据历史洪水资料和水文学的分析,确定桥梁所处地区的设计洪水位。
2.桥梁的自清能力:自清能力是指桥梁在洪水来袭时,能否有效清除积水和漂草,保持畅通。
自清能力受到桥梁几何形态和水流速度的影响。
3.抗洪稳定性:桥梁的抗洪稳定性是指其在洪水冲击下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抗洪稳定性取决于桥梁的结构设计和材料强度等因素。
4.抗洪冲刷能力:桥梁抗洪冲刷能力体现了其抵御洪水冲刷的能力。
冲刷会对桥梁的基础、墩台和桥面等部位造成损害,因此抗洪冲刷能力的评价至关重要。
三、桥梁防洪评价结果及改进建议1.桥梁设计洪水位符合要求,但需要根据历史洪水事件的数据进行修订,确保洪水位的准确性。
2.部分桥梁的自清能力较差,淤积物和漂草经常阻塞桥梁下部空间,影响了水流通畅和桥梁的使用。
建议在设计桥梁时考虑加大桥梁下部空间,以提高自清能力。
3.部分桥梁的抗洪稳定性不足,易受洪水冲击而破坏。
需要对这些桥梁进行结构强化,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性。
4.部分桥梁的抗洪冲刷能力较弱,容易被洪水冲刷形成孔洞或破坏桥梁基础。
建议在桥梁基础的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洪水冲刷的影响,采用耐水、耐冲刷的材料和技术,提高抗洪冲刷能力。
四、桥梁防洪能力的改进措施1.完善桥梁设计标准,明确设计洪水位计算方法和要求,确保桥梁满足防洪需求。
2.在桥梁设计中加大桥梁下部空间,提高桥梁的自清能力。
同时,加强桥墩和桥面的防积水设计,避免漂草和积水对桥梁通行的影响。
3.对抗洪稳定性较差的桥梁,进行结构强化,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使用。
桥梁防洪能力评价报告
桥梁防洪能力评价报告桥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其安全性和防灾能力非常重要。
防洪作为南方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桥梁的考验也非常大。
因此,对桥梁防洪能力进行评价,提高其抗洪性能,对于保障公众交通和人身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评价指标桥梁防洪能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流量承载能力:检测桥梁在不同洪峰流量下的承载能力,以最坏情况为评价标准。
2、抗涌能力:测量桥梁不同水位下的极限涌水高度,以及超过涌水高度时桥梁的断裂和损坏情况。
3、稳定性:检测桥梁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性,以及在洪水冲击和涌水等情况下的变化情况。
4、抗冲能力:检测桥梁主要结构部分和基础的抗冲能力,以及对冲击力的吸收和分散能力。
二、防洪能力评价报告对桥梁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价,需要详细了解桥梁的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还需要针对桥梁所处的环境、气候和地形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
首先,需要针对特定桥梁设计要求进行评估,包括桥梁建设设计阶段的预测测算和实际建造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评估数据应包括流量、涌水高度、桥梁受力状态、材料耐久性等方面的数据。
其次,需要观测桥梁所处环境的水流情况和水位变化,得到时间序列数据,以此来分析不同时间点下的洪水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周围地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地质分析,以建立完整的洪水影响模型。
通过这些数据,能够运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如计算机模拟技术,求得桥梁在不同洪水条件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最后,需要综合分析上述数据,考虑桥梁所处的历史洪水灾害,评估桥梁在不同情况下的抗洪能力,以及在发生洪水时的应急方案和突发情况处理能力等。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预警和事故风险评估。
三、定期更新桥梁防洪能力的评价并不是一次性的,需要定期更新和检测。
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和桥梁使用寿命的延长,可能会影响桥梁的抗洪性能。
因此,在桥梁的完好性检测和日常维护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对桥梁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估。
跨河桥梁工程防洪评价分析
跨河桥梁工程防洪评价分析摘要。
跨河桥梁工程修建过程中以及工程完工之后,其桥梁会对所在河道的防洪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河道水流对桥梁同样会产生影响。
本文即是对该类工程防洪评价进行探究,分析其防洪影响的评价内容、指标以及评价计算方法。
关键词:跨河桥梁工程;防洪评价;防洪计算过去的众多实践证明,优质的跨河桥梁工程可对当地水利工程起到正向影响和辅助作用,而规划和施工缺乏科学性的该类工程则会对当地防洪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我国早已意识到这一影响关系,故而制走了相关法律法规,督促该类工程进行防洪评价,规范相关建设行为。
1・跨河桥梁工程防洪评价内容在跨河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其必然会涉及架设桥墩等操作, 架设桥墩以后,河流流经桥下时,其所能流经的河道与从前相比相对狭窄,且水流在流经该处时,桥孔也会对其流速产生影响” 造成挤压。
在进行跨河桥梁施工时,在架设桥墩之外,其施工行为也需要一定的场所承载,而这部分施工场所将加重该影响。
当对跨河桥梁工程防洪影响进行评价时,应重点考察该工程对河道原有防洪能力造成的影响,以及河流作用于桥梁时为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2 •跨河桥梁工程防洪评价指标在研究跨河桥梁工程产生的防洪影响及其自身受到的影响时,应将几个方面的影响作为重点参考,将其作为该类工程防洪评价的重要指标,从而做出具有高度参考性的防洪评价结果。
2.1泄洪标准。
在进行桥梁建造前的设计工作时,该河段发生洪水时其洪水将对桥梁产生的冲击作用与负向影响为其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设计图纸中,这种因素也会被体现出来, 进行相应的应对。
实施防洪评价时”应核查该设计中其洪水相关标准,和相关规定中的此类标准是否一致。
2.2梁底高程。
跨河桥梁工程中”其桥梁的梁底部分高程并非随意走制,关于其具体高程z必须依照一走的标准。
在进行防洪评价时应核对该项工程中的相关高程,对比其是否符合要求。
23桥墩与桥长。
不同河道因为河道情况和流速等因素影响, 对于泄洪能力有不同要求,桥梁工程应依据其要求,制走桥梁的具体长度,以及布置桥梁的桥墩。
广东省跨河桥梁工程建设项目防洪评价中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
广东省跨河桥梁工程建设项目防洪评价中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吕春法【摘要】该文对省管河道管理范围内规划建设桥梁工程项目防洪评价工作中常见的开展时间滞后、忽视评价意见对方案论证比选的重要作用、设计方案有重大变更时的评价工作开展和评价工作不全面、深度不够等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评价工作开展时间要求、评价意见在方案论证比选时的考虑以及评价工作基础资料收集、全面分析和补救措施的设计等解决对策,对同类工程项目开展防洪评价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In the paper , the normal problems in flood protection evaluations of crossing bridge engineerings in Guangdong main riv -ers have been sum up , such as delaying evaluations , ignoring the effect of evaluations on object selection , evaluations of object with large modification , lack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s etc ., and provides solutions as demand of evaluations work , consideration of evaluations on object selection , collecting basic datas , designing remedying measures etc ., and these researches can be consulted by the similar projects .【期刊名称】《广东水利水电》【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3页(P37-38,43)【关键词】防洪评价;跨河桥梁工程;问题与对策【作者】吕春法【作者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广东广州 5106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7随着我省近年来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在省管河道管理范围内,包括西江、北江、东江、韩江干流和珠江三角洲主要河道及其出海口门等规划建设桥梁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多,受项目前期工作、工程建设工期和造价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展桥梁工程建设项目防洪评价工作中,出现了评价工作滞后和工作内容不全面等一些常见问题,既影响了建设项目的工作进展,也对河道管理增加了困难和影响。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晋科咨证:乙级004号二〇一五年十月××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审定:审查: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参加人员:目录1 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依据 (2)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3)2 基本情况 (5)2.1建设项目概况 (5)2.2河道基本情况 (6)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0)3 河道演变 (12)3.1河道历史演变及近期分析 (12)3.2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12)4 防洪评价计算 (13)4.1防洪标准确定 (13)4.2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13)4.3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 (35)4.4水面线计算 (35)4.4壅水计算 (39)4.5冲刷分析计算 (42)4.6桥梁底部高程复核计算 (46)4.7河道过流能力分析 (49)5防洪综合评价 (57)5.1建设项目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57)5.2建设项目与现有防洪标准和技术要求分析 (57)5.3建设项目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57)5.4建设项目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58)5.5建设项目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 (58)5.6建设项目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58)5.7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59)6工程影响防治措施 (60)7结论与建议 (61)7.1结论 (61)7.2建议 (61)1 概述1.1 项目背景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地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已经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
潮州防汛应急响应情况汇报
潮州防汛应急响应情况汇报近期,潮州市遭遇了持续强降雨天气,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一突发情况,我市启动了防汛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我们迅速启动了潮州市防汛指挥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全面排查易涝点和危险区域,加强巡查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险情,做好信息报送和预警发布工作。
同时,加强对水库、河道、排涝泵站等防洪设施的巡查和管理,确保其安全运行。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重点防汛区域的巡查和排查工作,及时疏通排水系统,清理河道和下水道,确保排水畅通。
同时,加强了对易涝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居民做好自我防范和避险措施,提高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对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的防汛工作,要求各相关单位做好应急值守和备灾物资储备工作,确保人员安全和物资供应。
同时,加强了对低洼地带、山区、河边村庄等易受灾地区的排查和救援工作,及时转移受灾群众,做好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
在这次防汛应急响应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了防汛工作合力,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防汛设施建设不完善、预警和信息发布不及时等,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整改,完善防汛应急预案,提高防汛工作水平。
总的来说,潮州市在这次防汛应急响应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有效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防汛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防汛设施建设,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配合我们的防汛工作,共同为打赢防汛抗灾攻坚战做出贡献!。
大桥工程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1958.1
1.4
2002年12月,株洲市水利局委托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作了《湖南省株洲市城市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通过湖南省水利厅的审查并提出了审查意见,确定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治涝标准为:城区1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22小时排干;郊区蔬菜地为1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干。
第一章
1.1
株洲市地处湖南省东南部、湘江中下游、东经112°58ˊ~114°08ˊ,北纬 26°03ˊ~ 28°02ˊ。株洲市东邻浏阳,西依湘潭,南连衡山,北接长沙。地形东南高、西北低、东西窄、南北长,地貌为平、岗、丘陵等多种类型,属典型的丘陵地带,以红、黄两种土壤为主。
株洲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降雨强度大,夏季气温高,多年平均气温17.5℃,历年最高气温 4 0. 5℃,最低气温-11.5℃,年平均降雨量 1410mm,全年雨水集中在3~7月,汛期(4~9月)降雨量占全年雨量70%左右,梅雨季节4、5、6三个月,年雨量占全年的4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在900mm以上。洪水发生时间与降雨相应,多出现在3~7月,由于湘江流域面积大,河网发育,丘陵地区多,坡降较小,因此干流中下游洪水持续时间长,株洲的一次洪水历时可长达 10天左右,株洲市区的株洲水文站实测最高水位 42.59m(94年 6月18日),实测最大流量 20200m3/s( 94年 6月),实测最低水位27.51m(98年11月13日),实测最小流量为101 m3/s(66年 9月),正常水位为 29.44~ 31.96m。年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4~7月,年最低水位出现在12月~2月。高洪水位时,株洲水文站至新市卡口以下水面比降为0.05‰左右,新市卡口水面比降高达 0.20‰以上,竹山埠以上至小麦港为 0.05‰左右。
某桥防洪评价报告
某桥防洪评价报告一、背景介绍该桥位于市的市区,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市区的两个主要街道,全长500米,是该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虑到该地区的洪水问题,设计和建设者在建造时已经考虑了桥梁的抗洪能力。
本次评价报告旨在对该桥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提出改进建议。
二、防洪能力评估1.桥面结构:桥面采用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和抗水冲击能力。
目前,桥面的病害情况良好,没有出现大面积龟裂、鼓包等现象,符合防洪要求。
2.桩基承载能力:经过调查和试验,桥梁基础的桩基承载能力较强,可以承受较大的水流冲击力。
整体基础结构牢固,无明显松动或滑动迹象。
3.支撑墩柱:桥梁的支撑墩柱使用了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结构,经过初步评估,其抗洪能力较强,可以抵御一定水流冲击。
4.护栏设计:桥梁两侧设置了护栏,护栏材质为钢铁,结构牢固,高度适宜,可以有效防止车辆冲下桥梁。
5.桥面排水系统:目前的桥面排水系统采用了一定的设计措施,能够迅速排除积水,减少桥梁洪水冲击。
然而,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暴雨,桥梁所能承受的水流量可能会超出设计范围。
三、改进建议基于以上对该桥防洪能力的评估,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针对桥面排水系统,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增加排水能力,确保桥梁能够承受大量的水流冲击。
可以在桥面增设雨水收集槽,并进行管道设计,以便更好地集中排水。
2.定期检查桥梁的护栏,保证其稳固和完好无损。
同时,可以考虑增加护栏高度,以增加防护效果,避免车辆冲出桥梁。
3.对桥梁的支撑墩柱进行深入评估,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增加其抗洪能力。
4.定期对桥梁的基础进行检查,确保其稳固性。
如发现松动或滑动等情况,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5.合理规划该桥附近的水系,增加洪水的通道,减少对桥梁的冲击力,从而保护桥梁的安全。
四、结论经过对该桥防洪能力的评估,我们认为该桥具备较强的抗洪能力。
但是,在极端天气下,仍然存在一定的洪水冲击风险。
通过采取上述改进建议,可以进一步提高桥梁的防洪能力,保证其长期安全使用。
潮州防汛应急响应情况汇报
潮州防汛应急响应情况汇报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潮州地区的汛情,我市积极响应,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目前,我市防汛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防汛预案落实情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全面落实防汛预案。
各乡镇、村居建立了防汛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值守,及时掌握降雨情况和水位变化,做到早知道、早预警、早部署。
二、重点防汛工程保障情况。
我市加强了对重点防汛工程的巡查和保障。
对易发生险情的河段、堤防、水库等地进行了加固和排查,确保了防汛工程的完好。
同时,加强了泵站设备的检修和运行,确保了排涝设施的正常运转。
三、人员转移安置情况。
在汛情严重的地区,我市采取了及时的人员转移安置措施。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汛意识,做到早转移、早安置,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灾害救援工作情况。
我市成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抗洪救灾工作组,全力做好灾害救援工作。
及时投放抗洪物资和救援人员,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五、社会各界参与情况。
在防汛工作中,我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参与。
各类志愿者纷纷报名参与抗洪救灾工作,为防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潮州市在应对今年汛情中,做到了早部署、早预警、早转移、早安置,取得了较好的防汛效果。
但也要看到,汛情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仍需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加强防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继续密切关注汛情,共同努力,共度难关。
某大桥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某大桥防洪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大桥的防洪影响进行评价,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防洪是确保大桥运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大桥防洪措施的评估,可以减少洪水对大桥的危害,提高大桥的防洪能力。
二、背景介绍大桥位于水系的上游,经过该水系的河水不定期发生洪峰,给大桥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大桥的正常通行和使用寿命,对大桥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估和改进势在必行。
三、评价方法本评估报告采用综合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大桥的防洪影响。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以及对大桥、水系和洪水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得出评价结果和建议。
四、风险识别在评估防洪影响时,首先需要识别大桥所面临的洪水风险。
通过分析历史洪水数据和水文统计资料,确定洪水频率和可能的洪水峰值,以及洪水对大桥构件和结构的可能影响。
同时需要了解大桥的抗洪设计标准和现有的防洪措施。
五、评价结果根据对大桥和洪水特点的研究和评估,得出以下评价结果:1.大桥所面临的洪水风险较高,根据历史洪水数据和水文统计,预计未来几十年内大桥将面临多次洪水峰值超过设计标准的情况。
2.大桥的抗洪设计标准较低,当前的防洪措施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满足现有和未来的洪水风险。
3.洪水对大桥的潜在影响主要体现在洪水荷载和冲刷力方面,可能导致大桥结构的破坏。
六、改进建议基于以上评价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提高大桥的抗洪设计标准,根据洪水频率和历史洪水数据,重新评估大桥的设计参数,并进行合理调整。
2.完善大桥的防洪措施,包括加强大桥周边的防洪堤坝、拦洪墙等设施建设,提高大桥的抗洪能力。
3.增加大桥的防冲刷措施,采取更加耐洪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以减少洪水对大桥结构的冲刷和破坏。
4.加强大桥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洪水情况,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大桥和行车的安全。
七、结论本报告对大桥的防洪影响进行评价,发现大桥所面临的洪水风险较高,防洪措施存在不足。
建议提高大桥的抗洪设计标准,完善防洪措施,增加防冲刷措施,并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
大桥防洪评价报告
XX大桥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XX市政工程XX设计研究总院二0 年月XX市政工程XX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XX市政工程XX设计研究总院核定:审查:编写:目录1 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评价依据 (3)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4)2 基本情况 (7)2.1 建设项目概况 (7)2.2 河道基本情况 (9)2.3 现有水利工程情况 (18)2.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23)3 河道演变 (25)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25)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25)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25)4 防洪评价计算 (27)4.1水文计算分析 (27)4.2水面线计算 (37)4.3工程壅水计算 (42)4.4桥位断面堤顶高程的计算 (48)5 河势分析 (52)5.1 项目所在河段近年冲淤情况 (52)5.2 工程对河道河势影响分析 (52)6 防洪综合评价 (54)6.1 工程与有关规划的关系 (54)6.2工程壅水影响 (54)6.3工程对河道河势影响 (55)6.4工程对防洪工程及其它涉水工程的影响分析 (56)6.5工程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57)6.6建设项目设防标准影响分析 (57)6.7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58)6.8工程施工对防洪安全影响分析 (58)6.9 桥梁下净空的影响分析 (59)7 工程影响防治补救措施 (60)7.1 工程建设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分析 (60)7.2 工程影响防治及补救措施 (61)7.3 补救措施主要工程量 (65)8 投资估算 (66)8.1 编制依据 (66)8.2 费率取用 (66)8.3 基础单价 (66)8.4 其他 (67)8.5 总估算 (67)9 结论与建议 (68)9.1 结论 (68)9.2 建议 (70)附件:国道324线(凤南-角美段)改线工程XX大桥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图:图1、项目工程地理位置图图2、后溪流域水系图图3、XX大桥平面图图4、XX大桥立面图图5、桥梁补救措施图1 概述1.1 项目背景厦门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北临泉州,南毗漳州,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南沿海极其重要的港口城市,在我国沿海经济开发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广东潮州市防洪排涝现状及对策分析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0 4 —2 9
作者 信 息 : 陈 明伟 , 男, 工 程师 , E - m a i I : 1 2 1 4 0 5 7 8 5 6 @ q q c o n。 r
9 0 CHI N A F L OOD &DR OU GHT MA N AGE ME N T
E x p e r i e n c e xc E h a n g e I 工作 交流
4 城市洪涝 防御体 系
潮州 市城 市防洪体系 由堤防 工程和 分洪区构成 , 主要
致 使江河堤 围溃决 ; 导致 山洪 灾害的主要原 因是 降雨量超 防洪堤有韩 江南 北堤 、 意东堤 、 东 厢堤 、 秋北堤 、 秋西堤 、 归 过 临界 雨量 值 , 引发 山洪暴发 、 山体 滑坡 、 泥石 流等灾害 ; 湖堤 、 江东堤 、 韩 江北溪堤 、 西 山溪堤 、 文 祠水截洪堤 、 桂坑
中图法分类号 : T U9 9 8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 9 2 6 4( 2 0 1 7) 0 2 - 9 0 — 0 3
代的 ( 集 雨面积 2 6 5 9 0 k m , 防洪库 容 5 . 2 1 亿 m , 目前 在
1 韩 江 流 域 概 况
成后 , 通过永 定( 棉 花滩 ) 水库和高陂水利枢 纽以及下游堤 防堤库结合联合调度 , 使防护区防洪标 准达 到 1 0 0 年一遇 。 ( 2 ) 意东堤 、 东厢堤 、 上蓬围、 苏溪围等近期防洪标准为
2 韩 江 流域 防 洪 规 划
2 . 1 防洪体 系
韩江 下游流 域洪 灾的范 围包括 流域 内潮州 、 潮安 、 汕 3 0 年一遇 ; 远期待高 陂水利 枢纽建 成后 , 堤 库结合 , 防护 区 头及澄海等市 ( 县) , 波及揭 阳、 揭东 、 普 宁 和 潮 阳 等 市 防洪标准意东堤 、 东厢堤 、 上蓬围、 苏溪围等达 5 0 年一遇。 ( 县) , 因此 , 保障防洪安全和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人民生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通过省厅评审)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通过省厅评审)XXX桥跨XX河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XXXX⼆0⼀七年七⽉XXX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批准:XXX审定:XXX审查:XXX校核:XXX报告编写:XXX⽬录1 概述 (1)1.1 项⽬背景 (1)1.2 评价依据 (3)1.3 技术路线及⼯作内容 (5)1.4 其它 (6)1.5 评价范围 (6)1.6 评价洪⽔标准的确定 (7)2 基本情况 (8)2.1 建设项⽬概况 (8)2.2 河道基本情况 (10)2.3 现有⽔利⼯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5)2.4 ⽔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15)3 河道演变 (18)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8)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20)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25)4 防洪评价计算 (27)4.1 ⽔⽂分析计算 (27)4.2 壅⽔⾼度及壅⽔范围 (36)4.3 桥梁下弦⾼程的复核 (39)4.4 冲刷计算 (39)5 防洪综合评价 (44)5.1 建设项⽬与有关⽔利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 (44)5.2 项⽬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44)5.3 项⽬建设对河道⾏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44)5.4 项⽬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46)5.5 项⽬建设对护岸及其它⽔利⼯程与设施的影响分析 . 465.6 建设项⽬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46)5.7 建设项⽬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46)5.8 项⽬建设对周边环境及⽔质的影响 (47)5.9 项⽬建设对第三⼈合法⽔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47)6 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 (48)6.1 降低对河道岸坡影响的措施 (48)6.2 降低对环境、⽔质影响的措施 (48)6.3 桥梁汛期施⼯应采取的措施 (49)7 结论与建议 (50)7.1 结论 (50)7.2 建议 (50)附图:1概述1.1项⽬背景1.1.1项⽬所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是经济腾飞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通过省厅评审)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通过省厅评审)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销售大厅服务岗: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流程行为规范迎接指引递阅资料上饮品(糕点)添加茶水工作要求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注意事项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待;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中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注意事项饮料(糕点服务)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托盘;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子;下班程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1.3.3.3吧台服务岗1.3.3.3.1吧台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全程的休息及饮品服务;2)保持吧台区域的整洁;3)饮品使用的器皿必须消毒;4)及时补充吧台物资;5)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问题点;1.3.3.3.2吧台服务岗工作及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例析大桥防洪影响评价
例析大桥防洪影响评价1 工程概况1.1 建设项目概况山东省文莱公路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中“连三”(荣成至潍坊)的组成部分,全长133.86km。
本项目路线总体呈东西走向,东接荣成至文登高速公路,西连潍坊至莱阳高速公路,自东向西分别连接威青、烟海、龙青三条高速,依次经过威海市的文登、乳山和烟台市的海阳、莱阳,在胶东半岛中部腹地形成一条高速通道。
文莱高速公路沿线跨越河流较多,主要有昌水河、富水河、五龙河等。
富水河大桥是文莱高速公路跨越富水河的公路大桥,位于富水河中泓桩号7+980处,桥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907.9km2。
桥梁跨径布置为12×30m(孔数×跨径),全桥共4联,桥梁全长367m,路线前进方向与桥墩走向的右交角为110°,桥宽2×12.75m。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小箱梁,预制吊装施工;桥墩采用柱式墩,单排钻孔灌注桩基础,柱径1.6m,桩径1.8m。
1.2 河道概况富水河是五龙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是莱阳市最东部的一条河道,具有防洪、农业灌溉和生态等综合功能。
富水河发源于栖霞市牙山南麓上孙家垛崮山与海阳市盘石垛崮顶,流经山前店、万第、照旺庄3镇,全长95km,总流域面积1061.2km2。
在莱阳市境内长75km,流域面积328.55km2。
根据《莱阳市防洪规划》,五龙河干流及各支流防洪标准均为20年一遇,莱阳市城区段为50年一遇。
富水河大桥跨越河流富水河为五龙河的支流,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根据规划资料,富水河大桥桥址处河道横断面采用复式断面,设计堤顶高程33.30m,滩地高程30.40m,左岸堤顶宽7m,右岸堤顶宽3m,临水侧边坡为1:2。
设计主槽底宽133m,高2.5m,边坡1:1.5,河底高程27.90m。
2 防洪分析计算2.1 水文分析团旺水文站位于五龙河流域五龙口附近,控制流域面积为2445km2。
参照《莱阳市防洪规划》和《山东半岛流域综合规划》(2013.11),五龙河干流及支流根据团旺水文站的实测洪水资料、历史洪水资料及沐浴水库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水文比拟法推求设计洪水。
公路桥梁在洪水冲击下的稳定性分析与防护措施
公路桥梁在洪水冲击下的稳定性分析与防护措施公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面临着来自自然灾害的挑战,其中洪水是最为常见和具有破坏性的灾害之一。
本文将就公路桥梁在洪水冲击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公路桥梁在洪水冲击下的稳定性分析1. 洪水对公路桥梁的影响洪水对公路桥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水流冲击:洪水带来的水流冲击力会对桥梁产生巨大的压力,可能导致桥墩、桥梁基础等结构受损。
b) 漂流物冲击:洪水中的漂流物也是桥梁的一大威胁,因为漂流物可能撞击桥梁支墩和基础,进而损坏桥梁的稳定性。
c) 水流侵蚀:洪水中的水流会对桥梁支墩周围的土壤进行侵蚀,从而减弱桥梁的承载能力。
2. 公路桥梁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为了保证公路桥梁在洪水冲击下的稳定性,需要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常用的分析方法:a) 力学分析:通过力学原理对桥梁的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洪水冲击所产生的力对桥梁的影响。
b) 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洪水冲击下的桥梁进行模拟,预测洪水对桥梁的影响程度。
c) 实地观测:通过实地观测桥梁在洪水条件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为稳定性分析提供实际数据。
二、公路桥梁在洪水冲击下的防护措施为了减少洪水对公路桥梁的破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增加抗冲击力设计:在桥梁设计中,考虑到洪水冲击力的影响,按照相应的标准增加桥墩和桥梁基础的承载能力,以抵御洪水冲击造成的压力。
2. 加强桥梁的抗漂移设计:通过增加桥梁支墩的高度和宽度,减少洪水中漂流物对桥梁的冲击。
3. 加固支墩和桥梁基础: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支墩的密集度、加宽浆砌石的宽度等,提高桥梁的稳定性。
4. 加强水流控制:在桥梁附近设置导流坎、堤坝等防洪设施,将洪水的水流引导至其他位置,减少对桥梁的侵蚀和冲击。
5. 定期维护和检查:加强对桥梁的维护和检查,检测存在的结构问题,及时修复和加固。
结论公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必须能够承受来自洪水的冲击。
减轻潮州城区浸没影响的工程措施及效果分析
减轻潮州城区浸没影响的工程措施及效果分析
曹洪;李俊;符能江;孙子钧
【期刊名称】《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卷),期】2009(026)010
【摘要】潮州城区由于水库的修建带来浸没问题.经过分析,利用城区渗流场具有的两河间单向渗流的特性,采取悬挂式截渗墙、减压井等工程措施,并布置地下水监测网络.分析蓄水后的监测资料和相关运行记录,可明显看出减压井的工作效果.潮州老城区地下水位情况基本上与设计预测状态相符.城郊个别区域尚存在溢水或承压现象,也做了相应的分析和处理.
【总页数】5页(P137-141)
【作者】曹洪;李俊;符能江;孙子钧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1;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635;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管理处,广东,潮
州,510635;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11.4
【相关文献】
1.潮州供水枢纽城区浸没影响分析及其工程措施 [J], 林少川
2.综述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减轻措施 [J], 于永海;曲洋
3.潮州市城区地下水浸没影响区特征研究 [J], 吴照文
4.减轻隧道工程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影响的措施 [J], 许景源
5.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城区浸没问题处理措施及应用效果 [J], 王伟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2.1 地形资料和研究范围 由于韩江河道近年来地形变化较大,二维计算采用工程 2009 年新测地形,计算范围上起桥址 上游 2.6km 仙洲岛上游约 500m 附近,下起桥址下游 1.2km 潮州水利枢纽东、西溪水闸处,共约 4km 三角形网格图
2.2.2 基本方程 连续方程:
∂h ∂ (uh) ∂ (vh) + + =0 ∂t ∂x ∂y
(2)
运动方程:
∂u ∂u ∂u ∂h ∂α 0 gu u 2 + v 2 ε xx ∂ 2 u ε yx ∂ 2 u +u +v + g( + = ) − fv + ( )+ ( ) ∂t ∂x ∂y ∂x ∂x ρ ∂x 2 ρ ∂y 2 c2h ∂v ∂v ∂v ∂h ∂α 0 gv u 2 + v 2 ε xy ∂ 2 u ε yy ∂ 2 u + u + v + g( + = ) − fu + ( )+ ( ) ∂t ∂x ∂y ∂x ∂x ρ ∂x 2 ρ ∂y 2 c2h
图 4 潮州大桥桥式修改方案平面布置简图 45
4.2 防洪影响分析与评价 防洪影响分析主要包含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与现有防洪标准、有关技术 和管理要求适应性的分析,对河道行洪安全、河势稳定、河道分流比、堤防及其它水利工程及设 施、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等内容,本文重点介绍对河道行洪安全、河势稳定、河道分流比及两岸 堤防的影响分析等内容。 4.2.1 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由数模成果可知,在各级洪水频率(P=20%、P=10%、P=5%、P=2%、P=1%)下,潮 州大桥建设后,左汊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1.3cm、右汊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0.8cm。根据韩江两岸堤防 规划和目前防洪标准及堤顶高程现状,潮州大桥的建设对河道的防洪不会产生明显不利的影响。 4.2.2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由二维数模成果可知,工程实施后,工程上、下游一定范围内的水流流速、流态将发生一定 的变化和调整,桥墩附近局部有绕流产生,受到桥孔束流作用,桥孔上下游一定范围内流速有所 增加,受到桥墩挑流及桥墩束流的影响,工程河段上下游堤防内侧一定范围内水流流速有所增加, 工程的建设将对工程河段一定范围内两岸堤防造成一定的冲刷,对工程局部河势稳定将带来一定 的影响。 从工程前后水流流速、流态的变化来看,主河槽内除个别点工程前后流速变化较大外(例如 位于墩前、墩尾的采样点和位于桥孔中间的采样点) ,其他采样点的流速变化不是太大;从流速差 等值线图来看,工程前后流速差变化绝对值较大的范围不大,绝对值变化较大范围主要集中在 20cm/s 和 10cm/s(P=1%时工程河段工程前、后流速变化等值线图见图 5) ,这种影响变化是可以 通过适当的工程措施来控制的。因此,要减小或消除工程建设对河势稳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必 须对工程河段两岸堤防和堤脚采用适当的工程防护和补救措施。 4.2.3 对河道分流比的影响分析 拟建潮州大桥工程处在韩江潮州段仙洲岛洲尾处,工程建成后,由于处于左、右汊河道中的 桥墩阻水面积各不相同,受桥墩的阻水作用,左、右两汊的分流比可能会受到影响,本文利用一、 二维数模计算成果来分析拟建工程对两汊分流比的影响。表 2 即是在 P=1%条件下的左、右两汊 分流比的统计表,由表 2 可知,潮州大桥建设对仙洲岛左、右两汊的分流比影响很小。
1 工程简介
为了改善韩江两岸交通,缓解韩江大桥的交通压力,减缓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挤,拉动当地 的经济发展,并为了更好地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潮州市政府决定建设潮州大桥工 程,拟建潮州大桥位于潮州市城市中心区,位于潮州市韩江大桥以南约 2.30km 处,座落在韩江大 桥和潮州供水水利枢纽之间,西岸距供水枢纽约 780m,东岸距水利枢纽约 770m,途经仙洲岛陆 地(工程位置见图 1)。为科学客观的分析潮州大桥建设对韩江的防洪影响,首先进行了数学模 型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及其他资料综合分析大桥建设对韩江的防洪影响。
47
等措施。 (4)由于潮州大桥为双排桥墩设计,部分桥墩和承台尺寸较大,此对行洪不利,建议设计单 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在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对桥墩和承台尺寸进行优化,以减小对行洪 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韩江中下游及三角洲河段设计洪潮水面线计算报告(报批稿),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 [2] 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桥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9. [3]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 ,水利部办公厅文件办建管[2004]109 号,2004.7
潮州大桥工程防洪影响评价分析
张从联,刘树锋,苗青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州,510610)
摘 要:通过韩江三角洲网河区较大范围一维河网数学模型和工程局部河段平面二维水流模型,对潮
州大桥建设前后对韩江的防洪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主要防治和补救措施建议,可供 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韩江;大桥;防洪;评价
水
头
(西一 ) 195 1~ 198 0
~现在 水 头 ( 东 二 ) 1996
~ 1980 水 头 ( 东 一 ) 1951
图1
潮州大桥建设位置及附近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
2 数学模型计算
根据韩江水系特征以及潮州大桥线位布置情况,分别建立了韩江三角洲网河区较大范围一维 河网数学模型和韩江局部工程河段平面二维水流模型,依此来分析和评价大桥建设对所在水道行 洪及其它防洪影响的大小及范围。 2.1 一维河网数学模型 2.1.1 研究范围和断面布置 一维模型把韩江三角洲所有主要河道均纳入了模型计算范围,主要包括韩江干流三河坝至仙
4 修改方案及防洪影响分析
4.1 修改方案简介 针对原设计方案壅水较高以及桥墩结构等的设计问题,设计单位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 提出了新的修改设计方案,和原设计方案对比,修改方案减少了桥墩,减小了阻水比,桥墩承台 均埋入河床以下,并把左汊桥墩改成了圆型,两列桥墩顺水流方向交错投影布置。方案修改后, 各级洪水频率下,左汊主河道内桥墩阻水比(投影面积比)为 7.04%~7.16%,右汊主河道内桥 墩阻水比(投影面积比)为 4.39%~4.42%。修改方案桥式布置方案简图见图 4。
图3
潮州大桥原设计桥式方案平面布置简图
3.2 原设计方案计算成果初步分析及建议 潮州大桥原设计方案布置桥墩较多,阻水面积比较大,由数模计算成果可知,工程建成后, 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6.7cm,总体来讲壅水较高;另外,左汊桥轴线与水流夹角过大,桥墩又是板 墩结构,易形成导流或挑流作用,对两岸堤防防洪非常不利;因此需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 减小河内桥墩个数,缩小桥梁阻水面积比,从而减小工程建设对两岸堤防防洪带来的影响。
3 原设计方案及防洪影响初步分析
3.1 原设计方案介绍 潮州大桥的桥墩原设计方案采用板墩结构,右汊桥轴线与水流方向基本成正交布置,左汊桥 轴线和水流方向有一定夹角(夹角约成 35°),主河道内共布置有桥墩 个,其中右汊主河道内 布置桥墩 7 组,左汊主河道内布置桥墩 18 组(平面布置简图见图 3),各级洪水频率下,桥墩阻 水面积比左汊最约为 16.4%~17.2%,右汊约为 5.6%~6.2%。
表2 拟建潮州大桥对仙洲岛左、右两汊分流比的影响统计表(P=1%) 一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 洪水频率 河道 流量变化(m3/s) P=1% 左汊 右汊 -14 14 分流比变化(%) -0.079 0.079 二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 流量变化 (m3/s) -100 100 分流比变化 (%) -0.56 0.56
堤防名称
位置
4.2.4.2 潮州大桥建设对两岸堤防的影响分析 由数模计算成果可知: (1)潮州大桥建设后,左汊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1.3cm、右汊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0.8cm,对两 岸堤防的防洪态势不会带来明显不利的影响。 (2)右汊河道内桥墩顺水流方向布置,左汊河道内采用两列桥墩顺水流方向交错投影布置, 受到桥墩束水和挑流作用,两岸堤防附近的水流流速均有所增大,将造成对两岸堤防的冲刷,必 须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护和补救措施,降低对堤防和护脚的冲刷。 4.3 防洪影响主要防治和补救措施建议 (1)堤防防护和补救工程措施建议 根据数模计算成果,潮州大桥的建设对仙洲岛左、右两汊的行洪安全和河势稳定会构成一定 影响,应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减少和消除桥墩建设对堤防的不利影响。建议对对左汊左岸东厢 堤上游 50m、下游 100m、右汊右岸南堤上下游各 50m 范围以及仙洲岛右岸上游 200m、下游 50m 和左岸上游 150m、下游 50m 范围岸滩和堤防进行防护。 (2)东厢堤和南堤还未达远期规划防洪标准,为避免今后堤围达标加固施工的困难和对大桥 安全产生影响,在桥墩建设的同时,应对跨东厢堤和南堤桥址上下游各 50m 范围内的堤防按达标 加固工程进行加固。 (3)建议在进行边墩施工的围堰设计时,把边墩和附近河段堤防的加固施工一起考虑,需特 别注意堤防的防渗设计与处理,争取做到和拟建桥梁三同时建设。
0.1 0.1 0 0 0.1 0 0.1 0 0 .10 0.1 0 .10 0.1 0 0 0.1 0
0
0.1
0 .10 0 .10 0.1 0 0 .10 0.1 0 0.1 0.1 0 0.1 0 .10 0.1 0 0 .10 0.1 0 0 0 0 .10 0 .10
0 .10
0 .10 0 .10 0 .10
5 结论
(1)韩江三角洲河网一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潮州大桥建设后,对仙洲岛左、右两汊的 分流比几乎不构成影响,左汊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1.3cm、右汊桥址上游最大壅水 0.8cm。根据左、 右两汊两岸堤防规划和目前防洪标准及堤顶高程现状,潮州大桥的建设对河道的防洪不会产生明 显不利的影响。 (2)潮州大桥的建设均给桥址上下游一定范围内的流速和流态带来影响和改变,受到桥墩束 水和桥墩挑流作用,两岸堤防附近的流速均有所加大,对桥址两岸堤防安全和河势稳定带来一定 影响,必须对两岸堤防采取一定的工程和非工程防护和补救措施或其他改善水流的工程措施,以 减小对两岸堤防的冲刷和河势的影响。 (3)潮州大桥建成后,桥墩附近区域的河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刷,冲刷一方面可能会危及 大桥工程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也会给两岸堤围稳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 运行,在对桥址上、下游堤围进行加固防护的同时,还应对桥墩承台位置附近河床进行抛石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