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学思考题与个案分析

合集下载

环境地学思考题与个案分析

环境地学思考题与个案分析

环境地学思考题与个案分析环境地学思考题与个案分析1.什么是环境?试简述不同自然带聚落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说明环境地学与环境地理学的主要差异。

3.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说明近百年来人地关系的发展。

4.结合你的学习和观察,试列举实例说明进行区域环境地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5.在21世纪初期,中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将进一步增大,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

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请你结合所学内容,谈谈环境地学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

6.结合相关资料试分析太阳系的组成及其基本特征、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7.查阅相关地球科学概论和地质学教科书,试简述地球各圈层组成、特征及其演化。

8.结合天文馆、日食和月食的实际观察,试分析地试述水资源的涵义及特性?为什么说地球上水资源是极其丰富的?9.结合大气圈的知识和你的实践观察,试述中国小资源的时空变化和主要特征。

10.什么是水体的正常生物循环?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过多为什么能破坏水体的正常生物循环?11.什么是水体污染过程与自净过程?为什么说溶解氧是河流自净中主要的生态因素之一?其变化规律如何?研究水体自净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有何重要意义?12.球与月球的运动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13.结合其他相关课程学习和自己的观察,试从化学元素和不同能量形态等方面分析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狩猎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4.大气污染源有哪几种?比较分析乡村与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异同?15.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不同气候类型区对颗粒物的治理方式有哪些?16.治理气态污染物的主要方式有那些?17.汽车尾气污染与其他气态污染的异同?常用的治理方式有哪几种?18.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主要的危害是什么?如何能够有效地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19.酸雨的主要类型是哪些?它的产生原因与主要危害?20.如何认识臭氧在大气层中的作用?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臭氧层空洞的存在会带来什么后果?21.你认为最有效地防治大气污染的方法有哪些?22.试简述岩石圈板块构造理论的要点、板块构造体系,地球的内部圈层及特点: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岩石圈、软流圈。

环境生态学导论 思考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导论 思考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第一章1.阐述你对生态圈各圈层关系的认识生态系统由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

大气是动植物最直接的生命系统。

没有大气提供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氧气循环和碳循环就无法进行;水循环是通过大气的运动实现的,大气也调节着气候,使其更适合生物生存。

水圈中的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水循环确保了地球水的动态平衡。

岩石圈表层即土壤层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初级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参考译文: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特征的环境问题显示出人类社会持续紧缩和不断努力的状态。

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资源枯竭、全球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突发性环境生态灾害频发等长期积累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仍在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的整合,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诸多矛盾。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

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有何不同?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一第二章3.你如何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意义?①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形成;②土壤结构、养分代谢和分解过程;③系统中水分的分布、循环和平衡;④景观结构与性质;⑤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5.请举例说明“有效积温法”在农业生产和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有效积温法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

而且某一特定的生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8.环境因素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一)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地理知识点的案例分析与讨论

地理知识点的案例分析与讨论

地理知识点的案例分析与讨论今天我们要来分析和讨论地理知识点的案例。

地理知识是关于地球和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的学科。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地理知识。

下面,我们将对几个地理知识点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最重要的环境挑战之一。

它对生态系统、人类生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案例来分析气候变化的具体情况。

案例一:北极冰盖的融化北极冰盖的融化是气候变化最明显的案例之一。

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冰盖面积逐年减少。

这对于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气候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当冰盖融化时,海平面上升,给沿海社区带来了风险。

此外,冰的融化也导致了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个案例说明了气候变化对于地球各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案例二:干旱导致的食物危机干旱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之一,它对农业和食物供应链造成了严重影响。

例如,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干旱使得农作物产量下降,导致了食物危机。

这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也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

这个案例进一步说明了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巨大影响。

二、城市化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类活动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对社会、环境和经济都带来了重大挑战和机遇。

我们可以从以下案例来讨论城市化的影响。

案例三:中国的城市空气污染中国的城市空气污染是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工业发展和交通增加,许多中国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这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危害,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案例提示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民的健康。

案例四: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不平等问题巴西里约热内卢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化案例,也面临着严重的不平等问题。

在这座城市中,富人和贫穷的人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城市化给社会带来了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的挑战。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城市化应该关注社会公平和人民的福祉。

环境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环境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思考题:(标出的页码只是为方便大家更快找到相关的一些内容,但并不是说只限于这些内容,书本上有些章节的内容也是有交叉的,所以其它页也会有相关的内容,请自己复习时进行综合,有必要也可自己查资料)1-1. 环境地质学的含义是什么? 其所涉及的内容有哪些?p1-31-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p4-61-3. 学习、研究环境地质学有何重要意义?2-1.什么是地质环境的容量?什么是地质环境的质量? P112-2.地质环境有那些基本特征?p11-122-3.请阐述人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p13-173-1. 请结合土地的基本特性阐述土地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p233-2. 土地开发利用中可能产生哪些方面的负环境效应?p26-364-1. 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40-424-2. 人类活动是如何使地球上的水平衡循环系统发生改变的?p45-47,p138-1414-3. 水资源开发的负环境效应有哪些?简述它们产生的原因?p68-764-4.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地表水有哪些不同?简述地下水污染途径的决定因素有哪些?p42/58-595-1. 矿产资源露天开采会引起哪些突出的环境问题?p87-915-2. 地下开采矿山资源会引起哪些突出的环境问题?p91-955-3. 矿产资源开采为何会破坏水文地质环境?其具体表现有哪些?7-1. 简述环境工程地质学与传统工程地质学有何不同?7-2.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p125-1317-3. 城市地质灾害的特点有哪些?p141-142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的目的?P248为何要进行地质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工作?p251-2517-4. 请以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为例,阐述跨流域调水工程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P1457-5. 城市废弃物在进行地质填埋处理时应如何考虑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屏障的作用?p152-153 8-1.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p164你如何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8-2.简述原生灾害效应、次生灾害效应和后续灾害效应的特点8-3.谈谈你怎样认识人类在进行技术应用和资源配置时与地质灾害的协调关系。

环境地质学思考题集合PPT课件

环境地质学思考题集合PPT课件
环境地质学环境地质学论文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山水画中的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质学基础构造地质学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思考题
第二章 ❖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 ❖ 简述环境地质作用? ❖ 协调人地关系应掌握的规律? ❖ 环境地质学理论研究的几个前言问
092班: 南水北调工程是如何具体开展的?分析存在的利与弊。
093班: 人地关系危机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行人地关系的协调。
要求:动脑思考,各抒己见 ,手写,不少于1000字。 注明:班级,学号,姓名。 下周二上课前各班收齐交上来。
第六章 思考:形成地热资源需具备哪两个条件?
要有特殊的地质构造,使地球内部热量能够 向上运行;
题?
思考题
第三章
1、从环境科学的角度看,土壤在环境中起到哪些作用? 2、土地利用中的正、负环境效应。 3、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第四章
1.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在时间 和空间上分布不均的问题?
2.论述水资源开发的正负环境效应。
第五章
论述题目
091班:
——
计入平时成绩
请论述三峡大型水利工程产生的正负两面环境影响。
要有地下水作为运载工具,把热源散发的热 带到地球表面。
第七章 这张没有思考题
课堂小结
工程活动
人类活动
影响地质环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农业活动
城市化进程
垃圾处理过程
本课件可任意编辑,请在下载后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
This courseware can be edited freely, please modif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after downloading.

地理六年级环境保护案例分析

地理六年级环境保护案例分析

地理六年级环境保护案例分析在现今世界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而环境问题的核心就是人类对地球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致力于探索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关系。

本篇文章将对一些具体的环境保护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之道。

案例一:亚马逊雨林的毁坏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全球性的气候调节功能。

然而,近年来亚马逊雨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主要原因是商业开发和非法砍伐。

这种破坏导致了许多问题,如碳排放增加、生态平衡破坏以及原住民生活方式被迫改变等。

为了保护亚马逊雨林,国际社会需要采取行动,包括政策立法、监督执法和开展环境教育等。

案例二:荒漠化与沙尘暴荒漠化是指原本具备植被的土地变成荒漠的现象。

沙尘暴是荒漠化带来的主要环境灾害之一。

例如,在中国北方的内蒙古地区,草原退化和过度放牧导致土壤流失,最终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

这些沙尘暴不仅影响区域的气候和生态系统,还对居民的健康和农业产出造成了重大影响。

为了应对荒漠化和沙尘暴问题,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如植树造林、草原恢复和限制放牧活动,以保护土壤和水源。

案例三:水资源污染水污染是当前全球范围内面临的重要环境挑战之一。

例如,印度恒河是千百年来被视为圣河的象征,但现在却受到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严重污染。

这种污染对于恒河流域地区的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解决水资源污染的关键是加强污水处理和废水排放的监管,推动可持续的工业生产方式,并提倡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案例四:塑料污染和海洋生态随着全球塑料消费量的增加,塑料污染成为当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特别是在海洋环境中,大量的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海中的塑料垃圾会被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误食,对其健康产生危害,同时对于海洋食物链和生态平衡造成长期的影响。

要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国际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高塑料回收和回收利用率、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环评师《案例分析》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

环评师《案例分析》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

2007年《案例分析》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一)轻工纺织化纤类案例一、亚洲浆纸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海南省金海岸纸业有限公司年产60 万吨漂白木浆厂项目1、林纸一体化项目需关注的问题和评价重点是什么?(1)林纸一体化项目需关注的问题:①与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②选址布局要合理,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③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④重点关注特征污染物,对于不同制浆工艺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如AOX 、恶臭)应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从源头控制;⑤污染治理措施需要多方案论证,废水排污口位置选址及排污方式应优化论证,纳污水体环境承载力论证;⑥对化学浆、化机浆、脱墨浆高浓度废水治理措施达标排放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应加以论证,注意脱墨废渣处置,防止产生二次污染;⑦厌氧处理系统产生的恶臭无组织排放,应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并给出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⑧造纸林基地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有针对性提出生态影响的具体防治对策与减缓措施、恢复及补偿措施。

(2)林纸一体化项目评价重点:①林基地生态环境评价是评价重点之一。

林纸一体化项目环评及既涉及工业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又涉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林基地往往涉及上百万亩建设规模,因此林基地生态评价应该高度重视。

A.首先要关注林基地建设的选址用地合理性。

B.工程分析是林基地生态环境评价中的重点内容。

林基地工程分析的重点内容包括:林基地的立地条件、树种选择、清林整地方式、基地的采伐方式及管理模式等是林基地建设生态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

c.林基地生态评价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稳定性、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树种选址与物种入侵、林地类型变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土壤退化、病虫害防治和面源污染防治等内容,造纸林基地环境管理中应有生态稳定性监测内容。

②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是林纸一体化项目评价的另一重点。

制浆造纸属用水大户,所排废水仍是我国主要的废水污染源。

因此需注意下列问题:A.建设项目需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最清洁的生产工艺来减少水资源利用量和水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废水回用力度,最大限度地采取措施减少制浆造纸废水向外环境的排放量。

环境地学_赵烨_

环境地学_赵烨_
18
月球直径约为3476 km,是地球的3/11;月球 体积只有地球的1/49,月球质量约为7.35×1019 t, 约为地球质量的1/81,可见,月球平均密度为 3.341g/cm3,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60.5%。月球表 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622m/s2,相当于地球表面重 力加速度的1/6。
19
地球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可以归结为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条件三个 方面。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原料和燃料的 来源,或是社会生产力布局的必要条件和场所。
56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并给人类 社会带来重大损失与危害的各种自然变异过 程和事件。一般将自然灾害划分为突发性灾 害和非突发性灾害。
49
2.4.2 能量形态与质量
能量是度量物质运动的一种物理量,一般解释 为物质做功的能力。能量的基本类型有:势能、动 能、热能、电能、磁能、光能、化学能和原子能等, 能量的不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地球环境系统中大 约99%的能量均来自于太阳辐射能。
50
2.4.3 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 ➢物质转化定律
图2-9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比较图(E表示地球,F表示恒星)
27
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对称地出现两个线速 度和角速度都为零的点,它们被分别称为南极 点和北极点,两者的连线就是地轴。经过南北 两个极点并与地表相交的大圆,称为经线圈; 所有的经线圈都被南北极点等分为两个相对的 半圆,称为经线。
28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表面不同区域都能周期 性地接受太阳辐射,从而缓和了地球表面环境变 化的时空梯度,为生物生存创造了适宜的气压、 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地球自转对沿海地区潮 汐涨落具有重要的阻尼与缓和作用;地转偏向力 对地球环境系统中的物质运动有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地学思考题与个案分析1.什么是环境?试简述不同自然带聚落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说明环境地学与环境地理学的主要差异。

3.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说明近百年来人地关系的发展。

4.结合你的学习和观察,试列举实例说明进行区域环境地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5.在21世纪初期,中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将进一步增大,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

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请你结合所学内容,谈谈环境地学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

6.结合相关资料试分析太阳系的组成及其基本特征、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7.查阅相关地球科学概论和地质学教科书,试简述地球各圈层组成、特征及其演化。

8.结合天文馆、日食和月食的实际观察,试分析地试述水资源的涵义及特性?为什么说地球上水资源是极其丰富的?9.结合大气圈的知识和你的实践观察,试述中国小资源的时空变化和主要特征。

10.什么是水体的正常生物循环?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过多为什么能破坏水体的正常生物循环?11.什么是水体污染过程与自净过程?为什么说溶解氧是河流自净中主要的生态因素之一?其变化规律如何?研究水体自净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有何重要意义?12.球与月球的运动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13.结合其他相关课程学习和自己的观察,试从化学元素和不同能量形态等方面分析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狩猎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4.大气污染源有哪几种?比较分析乡村与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异同?15.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不同气候类型区对颗粒物的治理方式有哪些?16.治理气态污染物的主要方式有那些?17.汽车尾气污染与其他气态污染的异同?常用的治理方式有哪几种?18.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主要的危害是什么?如何能够有效地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19.酸雨的主要类型是哪些?它的产生原因与主要危害?20.如何认识臭氧在大气层中的作用?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臭氧层空洞的存在会带来什么后果?21.你认为最有效地防治大气污染的方法有哪些?22.试简述岩石圈板块构造理论的要点、板块构造体系,地球的内部圈层及特点: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岩石圈、软流圈。

23.了解岩石圈的化学元素组成及特点;地壳的矿物等概念及常见矿物的识别、三大岩石的基本概念、沉积作用与沉积岩石、岩浆活动与岩浆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及常见三大岩石类型的识别。

24.结合你的野外观察试简述外力地质作用如风化作用、地面流水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风(包括沙漠、黄土)的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湖泊地质作用的过程及作用特点。

25.结合你的生存环境,试观察并分析建筑行业、冶金工业、交通运输行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与岩石圈、生存环境质量的相互联系。

26.试运用地表生物小循环、地质大循环理论,分析人类生存环境中物质生产、产品使用、物品报废即产品生命周期与岩石圈的相互关系。

27.土壤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28.说明土壤容重(体积密度)、比重(或颗粒密度)和孔隙度的概念和意义。

29.通过实地土壤调查与分析,简述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30.土壤水分类型及重要水分常数的意义。

31.讨论土壤退化的性质和范围,请列举四个能引起土壤退化的主要人为过程。

32.据有关资料:【中国政府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累计造林已经超过2 300多万ha,2000多万ha农田实现林网化,500万ha 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林地,3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森林覆被率已由20世纪七十年代末的5.05%提高到近10%】。

试讨论分析“三北”防护林体系在防治土壤退化中的作用。

33.据有关资料:【中国青藏高原以东、长江干流以南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61.8%的南方城市出现酸雨(硫酸型酸雨),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区域性酸雨污染严重】。

试结合专业学习与相关资料,分析SO2和酸沉降对区域土壤-植物-水系统的影响。

34.试运用概念图或思维图的方式,表述大气圈中CO2和O2浓度变化与生物圈的关系及其相互间的作用。

35.什么是垂直地带性?举例说明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分布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36.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生物加起来也不过百十种而地球上绝大部分生物你甚至见也没见过,为什么我们要尽全力地保护现存的各种生物?37.概括生态系统次级生产过程的一般模式?38.通过查阅资料和综合分析,试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或者生态系统的影响。

39.试比较分析智慧圈与生物圈的异同及其相互联系。

40.通过实地调查与观察,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功能,农业生产方式不当又会造成那些环境污染。

41.什么是清洁化生产?试结合一个你相对熟悉其生产流程的工业生产部门,分析实现清洁化生产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持续社会的主要作用。

42.使用清单法列举你一周生活所消耗资源及排放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

43.莱斯特﹒布朗说:“由于中国有如此庞大的人口,人类迄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

要不了多久,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

这个发明了造纸术和火药的民族,现在面临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

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试谈谈你的读后感想。

44.通过查阅莱斯特﹒布朗的《B模式》,了解困扰人类发展的诸多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

45.请查阅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方面的论著,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环境与资源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异同。

46.在环境地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中国气候资源的特征,并分析气候、水、土地、生物等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47.在回顾岩石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中国地质构造、地形特点与矿产资源的相互关系。

48.以周为时间单元,观察并记录你在学习及生活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清单,以及可能排放的污染物清单,说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对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性。

49.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旅游活动,在实际中观察、记录、分析并总结人们旅游活动对你熟悉的旅游资源的具体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防范措施。

50.在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始终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人地合一的生态观念,即“草木零落,再入山林”、“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往来井井,涣其群吉”、“得地则生,失地则死”,结合环境地学相关资料的学习,试分别说明这些古老哲理中所包含的资源与环境意义。

51.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具有哪些特征。

52.试举例说明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属性。

53.自然灾害包括哪些类型?试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各种自然灾害与生存环境在空间上的相关性。

54.有专家认为:“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不都是危害。

由于大气沙尘粒子的存在,部分抵消了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所造成的全球变暖。

沙尘中还有大量钙等碱性颗粒,它可中和酸雨。

另外,沙尘可大量吸收工业烟囱和汽车尾气中的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加上沙尘能减弱阳光,降低气温,因而城市中出现沙尘天气时是不会出现光化学烟雾的”。

试运用环境地学的原理和时空差异性,分析该专家观点的科学性。

55.据有关资料1998年长江洪水的显著特点:第一、洪水流量和洪水量均不算最大,但在沿江许多河段的水位却明显偏高。

第二、长江洪水高水位维持的时间特别长,大范围高出警戒水位以上的时间长达60多天。

第三、长江洪峰过后,水位又迟迟不降即水位回落十分缓慢。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两方面说明其原因。

56.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具有那些特征。

57.试举例说明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属性。

58.自然灾害包括哪些类型?试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各种自然灾害与生存环境在空间上的相关性。

59.有位专家认为:“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不都是危害。

由于大气沙尘粒子存在,部分抵消了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所造成的全球变暖。

沙尘中还有大量钙等碱性颗粒,它可中和酸雨。

另外,沙尘可大量吸收工业烟囱和汽车尾气中的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加上沙尘减弱阳光,降低气温,因而城市中出现沙尘天气时是不会出现光化学烟雾的”。

试运用环境地学的原理和时空差异性,分析该专家观点的科学性。

60.据有关资料,1998年长江洪水的显著特点有:第一、洪水流量和洪水量均不算最大,但在沿江许多河段的水位却明显偏高。

第二、长江洪水高水位维持的时间特别长,大范围内高出警戒水位以上的时间长达60多天。

第三、长江洪峰过后,水位又迟迟不降,即水位回落十分缓慢。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两方面说明其原因。

61.通过学习与观察,试举例说明你日常生活活动与碳循环的相互关系。

62.使比较分析生态系统中一般营养物质循环与有毒有害物循环的异同。

63.生态系统有哪些物质循环?特点如何?64.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试构建地球环境系统中化学农药的循环模式。

65.在人类—地球环境系统中,工业生产过程作为中间环节,联系着自然环境与人类消费过程,形成一个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人类生态系统,其中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工业生产部门,试构建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物质转化与地球环境系统中该物质循环过程相互融合的新型生产模式。

66.20世纪60年代末爱尔兰海域有成千上万只海鸟死去,据监测其体内含有高浓度的多氯联苯(BCPs);近年来在南极外围海域生活的企鹅体内也检出了DDT;在北极附近格陵兰冰盖层中铅和汞的含量也不断增加。

试运用所学知识勾画出海鸟、企鹅和格陵兰冰芯中污染物的来源及传输途径。

67.借阅一幅你较为熟悉地区的地形图(1:5万或1:10万),通过阅读用铅笔标出河流及其流向、山脊、山谷、鞍部、平原、丘陵等的位置。

68.试比较分析环境监测中的物理化学监测与生物监测的特点。

69.查阅相关资料试说明如何制备土壤环境样品,以及制备样品过程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70.环境地学调查方法通常有资料收集与分析、环境现场调查观测与采样分析、环境遥感调查分析等三种方法,结合你的学习与观察,试举例说明这三种方法的特点。

71.在本章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绘制你所在校园的综合环境图(比例尺1:5000,包含教学楼与区、生活楼与生活区、公共服务区、文体活动区、绿化区、主要道路,以及可能的环境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