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公司级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新员工卫生培训课件

(4)经过用具与杂物污染,如原料包装物品、运输工 具、加工设备和成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等未经消毒就接触 食品,可带有不一样数量微生物使食品遭受污染。
(5)各类食品生产过程中未能使生熟分开,使食品中 已存在或污染细菌大量繁殖生长。
新员工卫生培训课件
第24页
清洗消毒基本知识
★ 所谓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及其它
第15页
致病菌沙门氏菌
新员工卫生培训课件
第16页
酵母菌
新员工卫生培训课件
第17页
细菌繁殖方式与速度
细菌生长速度很快,普通细菌约20min分裂一次。大肠 埃希菌20-30分钟繁殖一代;结核杆菌18-20小时繁殖 一代。若按此速 度计算,一个细胞经7h可繁殖到约 200万个,10h后可达10亿以上,细菌群体将庞大 到难 以想象程度。但实际上因为细菌繁殖中营养物质逐步耗 竭,有害代谢产物逐步积累,细菌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 度无限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菌繁殖速度渐减,死 亡菌数增多,活菌增加率随之下降并趋于停滞。
新员工卫生培训课件
第3页
人体卫生情况
1.人身体是微生物生长繁殖良好环境。人体表、鼻孔、 喉咙、口腔以及肠道里生长着各种微生物。
2.人体各不一样部位皮肤上微生物从每平方厘米几个到 几百万个不等。头、胯、腋窝、膝盖、手和脚是微生 物最多部位
新员工卫生培训课件
第4页
人体各部位正常微生物
部位
常见微生物
皮肤
新员工卫生培训教程
新员工卫生培训课件
第1页
企业关于员工个人卫生要求要求
1、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加工员工必须持有效“健康体检合格证 ”和“卫生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2、生产、质量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验,必要时做暂时 健康检验。凡患有肝炎(病毒性肝炎和带菌者)、活动性肺结 核、肠伤寒和肠伤寒带菌者、细菌性痢疾和痢疾带菌者、化脓 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疾病,患病者不得参加 直接接触食品工作,须调离岗位。 3、工作期间,必须保持穿戴 洁净整齐,不得穿拖鞋、短裤、 背心及其它衣饰进入生产、办公区域。 4、岗位在车间员工上岗时不得佩戴首饰、手表、不得留长指甲 、蓄胡须、涂指甲油、化装和喷香水等。必须着对应工作服( 应无名扣,上衣无口袋)、帽(头发不得外露)、工作鞋等。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ppt课件

八、职业防护使用规程
下料岗位:
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防尘口 罩、工作服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 声、防尘设施,确认隔音、消声、防尘设施 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如隔音、消声、防尘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 时报告本部门相关负责人,安排人员对故障 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防尘设施 的正常运转。
7、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 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是否就一定会发生职业病???
•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不一定每个
人都得职业病。
• 这和防护措施的好坏,每个人接触有害因
素的量(或强度)的大小,侵入到机体内 量大小、接触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 有关。
* 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全面负责本公司的职业卫生工作 人事行政部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
3
二、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责
*人事行政部为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其工作
职责:
1、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及有关 档案,并妥善保存。
2、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 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离岗后医 学随访,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 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 安置。
4、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 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人事行政部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 6
三、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1、公司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
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
获得职业健康保护。
2、公司人事行政部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 订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 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 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 明。
(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保障
知情权
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职 业病病情、诊断结果、 治疗措施等相关信息。
2024/3/26
治疗权
患者有权获得及时、有 效的治疗,保障其生命
安全和身体健康。
赔偿权
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 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有权 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
偿。
22
监督权
患者及其家属有权对职 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
,提出意见和建议。
CHAPTER 06
职业卫生管理与监督
2024/3/26
23
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职责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
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 理人员
02
01
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和培训
03
组织实施职业卫生监测和评 价
04
2024/3/26
05
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24
重要性
职业卫生是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 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劳动生 产率、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维护社会 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4/3/26
4
职业卫生法规与标准
2024/3/26
法规
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规,如《职业病防治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为职业卫生 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2024/3/26
9
常见职业病及其危害
尘肺病
由于长期吸入粉尘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 影响呼吸功能,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
高温中暑
由于高温环境下作业导致体温调节失衡, 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 导致热射病危及生命。
职业中毒
由于接触有毒物质导致中毒,轻者引起头 痛、头晕、恶心等症状,重者可能导致昏 迷、死亡。
2024版《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职业卫生是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 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社 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职业卫生法规与标准
法规
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规, 如《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 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为职 业卫生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标准
国家和行业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标准, 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标准、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等,为职业卫生 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
06
职业卫生培训与宣传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与形式
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防护措施、应急处理与救援等
培训形式
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模拟演练、小组讨论等
职业卫生宣传方式与手段
宣传方式
海报、宣传册、视频、微信公众号等
宣传手段
定期发布职业卫生知识,组织职业卫生知识竞赛,开展职业卫生宣传周活动等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
物理因素危害及防护
物理因素类型
噪声、振动、高温、低温、 辐射等。
危害表现
听力损失、手臂振动病、 中暑、冻伤、放射性疾病 等。
防护措施
控制声源,减少振动,隔 热降温,保暖防寒,加强 辐射防护等。
生物因素危害及防护
生物因素类型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 等)和寄生虫(蠕虫、昆虫等)。
职业卫生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职业卫生工作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断 发展。
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高度重视,职业卫生 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不断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系 统化的方向发展。
02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公司职业卫生健康培训-教学PPT课件

第三章 企业职业病防治职责
职业卫生宣传培
训档案
职业卫生管理档
3
案
2
18
职业病危害因素 监测与检测评价 报告档案
4
用人单位职业健
5 康监护管理档案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 “三同时”档案
1
档案 建设
劳动者个人职业
6 健康监护档案
第三章 企业职业病防治职责
19
1、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 任。 2、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 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 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7、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 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8、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 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设计布局改进:隔离、分区作业等;通风、 除尘、降噪,生产设备密闭化、管道化
2024版职业卫生培训课件PPT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PPT•职业卫生概述•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个人防护用品选用与佩戴•工作场所通风与照明设计•职业健康检查与档案管理•职业病诊断与治疗原则•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设目录CHAPTER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定义与重要性职业卫生定义职业卫生重要性职业卫生法规与标准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包括工作场所卫生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等,是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诊断职业病的依据。
职业卫生工作内容与任务工作内容包括工作场所卫生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与实施等。
工作任务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
具体包括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职业卫生意识;实施工作场所卫生监测,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危害等。
CHAPTER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危害因素分类及来源01020304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性危害因素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风险评估法030201定量评估法定性评估法综合评估法评估标准CHAPTER个人防护用品选用与佩戴身体防护用品防护服、安全带等,用于保护身体免受化学、物理等因素的伤害。
耳塞、耳罩等,用于降低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眼部防护用品护目镜、防护面罩等,用于保护眼睛免受飞溅或有害光线伤害。
头部防护用品安全帽、工作帽等,用于保护呼吸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分类及作用个人防护用品选用原则与方法01020304010204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注意事项在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应检查其完好性和有效性。
按照正确的佩戴方法和步骤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紧密贴合、不易脱落。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用品的清洁和保养,确保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当个人防护用品出现损坏或失效时,应及时更换新的用品,以保障个人安全。
03CHAPTER工作场所通风与照明设计通风设计原理利用空气流动,将新鲜空气引入工作场所,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课件(PPT86页)

职业病危害来源
(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三)工作环境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生产工艺过程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 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职业病特点:
□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 作用条件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
□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所接触的病因大多可以检测和 识别的,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
□有一定的发病率。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 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早期是可逆的。大多数职业病早期的病理生理变化 往往是可逆的,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 善处理,预后较好。
全市职业病危害现状
全市有工业企业29012家,产业工人400.62万人;其中 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企业10336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 触人数88.92万人。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苯属中等毒类,无色芳香透明液体,易燃易爆; (二)劳动过程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在设备周围加设2隔0音1罩6/年屏,深隔音圳罩/屏市尽量新使用发有消职声、业吸音病的材共料制1作7;5例,在广东省各地市分
□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 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特点:
□危害因素的隐匿性:X射线等眼睛看不到,身体也感觉
不到,但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却是致命的 □发病过程的累积性:受到小剂量的射线伤害后,不是马 上就有反应,有的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才出现症状 □容易与一般疾病混淆的混同性:出现苯中毒,有的人最 初的症状就像感冒似的
最新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资料ppt课件

图形标志
禁止标志
警告标志
指令标志
提示标志
七、职业危害的日常检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7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
十九、射频电磁场、振动防护措施
目的
治理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场所
消除或减轻振动源的振动 保护劳动者
措施
(1)屏蔽 (2)远距离控制和自动化作业 (3)吸收 (4)个体防护
2015.5
二十、紫外辐射防护措施
目的
治理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场所
消除或减轻紫外线辐射 保护劳动者
措施
1)技术革新 (2)设置防护屏蔽 (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第47号)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51号)
管理要求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2015.5
误区2:万能的口罩
“我们现在用的纱布口罩便宜而且好用,夏天吸汗,冬天保暖,脏了可以洗,用破了拿回 家还能洗碗。”
而这样“好”的口罩却不具备必要的防尘功能,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纱布口罩作为防尘口罩。 误区3:不能洗的口罩怎么会好用
防尘口罩的滤料是不能水洗的。 防尘口罩所使用的高效滤料通常为无纺材料,有些还依靠纤维上带有的静电电荷过滤呼吸 性粉尘。水洗后滤料的微观结构会受损,出现肉眼看不见的裂缝、孔洞,静电电荷也会大量 损失,过滤材料越洗阻力越低,感觉到的是呼吸更舒适,而感觉不到的是呼吸防护失效。 误区4:我的身体已经有抵抗力了 有人以为身体会对有毒物质产生免疫,这是荒谬的。接触有害物后人通常不会很快发病, 潜伏期有时很长,如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象尘肺病,发病往往在接尘几年至十几年后。 误区5:我干几年就不干了 合同工往往工作换得勤,一个地方干一、两年就走,来的时候好好的,走的时候也感觉不 出有什么毛病,但是如果工作中接触了有毒有害物质,慢性中毒或疾病的症状却会在以后的 某个时候逐步显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三、职业危害基础知识及防治措施
作业场所定期检测: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 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一、尘肺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三、职业中毒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六、职业性皮肤病 七、职业性眼病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九、职业性肿瘤 十、其他职业病
8
三、职业危害基础知识及防治措施 危害入侵人体途径:
9
三、职业危害基础知识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发病特点:
严重性
群发性
擦拭
印刷 17
四、本公司职业危害岗位 职业危害---粉尘:
混料粉尘
锡焊烟尘
喷砂粉尘 18
19
3.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 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 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 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4
二、职业病案例分享-1
2010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放了联建科技(苏州) 有限公司违法使用正己烷引发职业中毒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预防措施 5、作业现场检测和员工健康状况,及时改进和调整作业人员;
加强管理 6、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培训、规范操作规程。
11
三、职业危害基础知识及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
工作场所通风:旨在利用专门的技术手段,合理地组织气流,控制或 完全消除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和余湿,向工作环境内 送入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通风是企业控制工作场所粉尘、有 害气体浓度,改善工作环境内微小气候的重要卫生技术措施之一。
隐匿性 迟发性
年轻化
职业病发病四大特点
10
三、职业危害基础知识及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源头控制 1、用无毒材料替代有毒材料,使用无害工艺;
过程控制 2、采用密闭作业,防止员工与毒物的接触;有毒、无毒作业隔离; 3、利用局部通风等工程控制措施,将毒物影响从源头降低;
个体防护 4、提供有效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毒物进入人体;
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 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 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 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14
三、职业危害基础知识及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岗位人员体检:
3、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 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4、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 动合同。
15
四、本公司职业危害岗位 职业危害---噪音:
冲压 超声波
吹气 喷砂
攻丝
---有毒化学物:
5
二、职业病案例分享-2
赵珊珊(17岁) 昆山某精密电子工业 公司员工。她仅工作了22个工作日,发生急 性职业中毒死亡。
6
二、职业病案例分享-3
新密市一企业工人张海超工作3年多后, 为诊断尘肺,28岁的他跑到郑大一附院,坚持 “开胸验肺”。
7
三、职业危害基础知识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分10类共132种: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年一次)、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 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 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 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检测、评价应当客观、 真实。
工作场所通风种类:包括通风、除尘、排毒、防暑降温等。 按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分类: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按生产车间实施的换气原则分类可以分为整体通风、局部通风、混合 通风。
12
三、职业危害基础知识及防治措施 配置劳保用品:
劳保用品:是保护作业者生命或身体、减轻伤害、预防灾害所需的防护措施。 --------是保护个人身体免收伤害的“必备用品”“最后防线”。以“工作
3
一、职业卫生相关法规及解释
职业卫生基本概率:
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 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是指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具有一 定范围的职业病。2002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 职业病目录有10类115种。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及应急健康检查等。
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 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 由用人单位承担;
2、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1
目录
序号
流程
一 职业卫生相关法规及解释
二 职业病案例分享
三 职业危害基础知识及防治措施
四 本公司内职业危害岗位
时间 5分钟 5分钟 15分钟 5分钟
备注
2
一、职业卫生相关法规及解释 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