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复习提纲(填空式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1至21课知识提纲填空版

第1课古代埃及1.古埃及文明是“”(农业发达)。
2.新王国时代法老统治时期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3.天文学成就:;文字。
4.金字塔:(1)用途:金字塔是埃及。
(2)地位和意义:金字塔是古埃及,反映了古埃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类的结晶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与,两河流域又称。
第3课古代印度1.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流域。
古印度文明遗址:遗址和遗址。
2.鼎盛: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四大文明古国比较简表3.种姓制度建立者:雅利安人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地区,爱琴文明包括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3.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4.伯里克利的民主政治体现在哪些方面?(1)公职人员从全体公民中产生;(人民主权)(2)抽签产生的主席团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轮番而治)(3)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4)建立制度。
局限性:只有才享有民主权利,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积极性:开启了西方先河。
实质:是一种民主政治7.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帝国,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8.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公元前8世纪建立罗马城——年建立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建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四世纪末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欧洲奴隶社会结束)2.主要战争及人物: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汉尼拔3.主要法律:《》。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填空版)

初三(上)世界历史填空第1课人类的形成1.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_______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它属于“__-______的人”。
2.南方古猿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____,人类在距今____万年前形成。
3. 根据人的________,世界上的人类分____大主要人种。
4. 人类最初经历的是_____社会,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____系氏族社会。
5.母系氏族时财产_____,生产和分配都以______为基础。
6.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________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________。
7.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_____的进步,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_____。
8.男子主要从事________和________,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
9. 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男性,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10.在母系氏族社会,由于______的缘故,人们“_______,______”11.早期猿人的代表有________奥都威峡谷________。
12.晚期猿人的代表有印尼爪哇人、中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
13. ________的代表有德国尼安德特人和中国________。
14.晚期智人的代表有法国________和中国________。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古希腊历史学家________说:埃及是“________的馈赠”。
2.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________地区的________。
3. ________像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________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4.大河文明主要有古代埃及文明、________、________和古代中国文明。
5.新月沃地东部,________和________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6.公元前3500年后,___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___统一了两河流域。
部编九上历史14-20复习提纲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背景:资本主义的萌芽2.时间、范围:14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兴起,主要城市:佛罗伦萨、威尼斯。
延续了近300年之久。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4.实质/性质:资本主义性质5.影响:①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②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6.代表人物代表作(1)但丁——称谓:文艺复兴的先驱。
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
文学三杰: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2)达·芬奇——多才多艺,最大的成就是绘画。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美术三杰: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3)莎士比亚1、称谓:文学艺术家,《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15课探寻新航路1.背景/原因:(1)商品经济日趋发达。
(2)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3)旧商路受阻(4)地圆学说(5)航海条件的具备2.航海家、路线(1)迪亚士航行:支持国:葡萄牙。
到达: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好望角。
意义: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2)达伽马航行:支持国:葡萄牙。
到达: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
(3)哥伦布航行:时间:1492年支持国:西班牙。
(意大利人)到达: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发现古巴和海地。
意义:发现美洲大陆,但是哥伦布认为是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
(3)麦哲伦环球航行时间:1519-1522年。
支持国:西班牙。
航线: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实现环球航行。
麦哲伦环球航行意义: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麦哲伦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圆说是正确的。
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学习目标1、掌握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主要成就。
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及意义。
2、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推动作用。
学习敢于追求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重点难点精归纳一、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1、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这是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的先决条件。
2、意大利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中心地带,保留了大量古代文化的遗存。
3、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
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4、意大利是罗马天主教会的大本营,教会的腐朽、教士的堕落表现得淋漓尽致,便于知识分子对其展开针锋相对的鞭挞与讽刺。
二、文艺复兴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表达思想和原因1、当时封建神学古据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
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以古代希腊罗马的文明成果为依据。
3、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交锋。
知识点巧助记萌芽出现意大利,文艺复兴由此起。
人文主义做指导,作品万千平地起。
先驱但丁创《神曲》,莎士比亚、达·芬奇。
要问复兴为何物?解放思想促时势。
典型例题巧突破考点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例1、(四川内江中考)14-16世纪的西欧,随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先掀起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解析: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发起了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
故选C项。
答案:C例2、“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
”美学家蒋勋在这里评价的文化运动是()A.百家争鸣B.文艺复兴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解析:本题解题思路有两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总结提纲填空版

1、约公元前3500年在非洲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国家建立起来、他们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2、亚洲的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似一轮弯月有职称、公元前3500年人在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王国。
国王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的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他制定一步法典、史称《》,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
3约公元前2500年、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将社会分四个等级分别是、、。
1、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
这是希腊早期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它的特点是以兴起的古代文明;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执政时期,奴隶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公元前27年独揽大权、罗马共和国被帝国取代。
3、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的霸权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史称。
罗马帝国延续的500年与和时期的中国一样是当时世界上强大帝国之一。
1、1世纪前后、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统一了日本。
7世纪中期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史称。
这次改新成为日本从向过度的标志。
2、7世纪初、在麦加传教、创立了。
6世纪、他在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这一宗教的创立有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任宫相时、改变了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办法逐步形成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维持个级封建主之间的纽带是,具有典型特点的名言是:。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
1、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强大起来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史称。
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2、罗马帝国建立后、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成为它的内湖;渗入到它统治过得地区,罗马帝国在繁荣时期同北欧和都有贸易往来。
1、在很早以前、就有一条条商道把亚洲、欧洲非洲连接起来,期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的、、印度的糖、棉花等传到欧洲、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和医学。
九年级上册历史14课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14课知识点提纲一、人类文明的起源与演化人类的起源:进化论和创世论的冲突与融合人类的原始文化:石器、火的使用、居住形态人类的文明起源:农业革命的意义和影响二、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源流: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嬗变:夏、商、周封建制度的建立:封土、农耕、天命观念三、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文化封建社会制度:王权的形成与稳固天子与诸侯:河图洛书的象征意义儒家文化与思想的兴起:孔子的学说和影响道教、儒家、佛教的融合与共存四、中国的统一与分裂统一的汉代:刘邦的功绩与儒家思想的推广势力分裂的时代:三国鼎立的背景与原因统一的隋唐:大运河的修建与广场舞的起源五代十国:虚弱与分裂的局面五、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四大发明的兴起: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书院文化的兴盛:科举制度与文化的繁荣宋朝的科技进步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六、中国古代的外交与贸易周朝与外交使节:香家辅的使命与目的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帝国时代的贸易保护与闭关政策七、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农村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东京、长安的兴盛农村社会的特点: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与布衣之百姓的生活八、世界历史上的文明交流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葡萄牙航海家的探险与陶渊明的反思文艺复兴的兴起:伦巴第人的出现与欧洲文化的复兴世界历史文化大同的追求:文明的多元与共存九、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封建制度的动摇: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胡适、梁启超与五四运动的精神传承辛亥革命的背景与影响: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启示总结:九年级上册历史14课的知识点提纲如上所述。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与演化,更能领略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文化、中国的统一与分裂、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的外交与贸易、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农村、世界历史上的文明交流、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等重要知识点。
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和变革。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复习提纲(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
1、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保障。
2、直接原因:国内外市场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3、最早开始的行业:
4、进程:①18世纪60年代,发明“”(手摇纺纱机),随后一系列纺织机器出现;②采矿、冶金等生产部门也陆续采用机器生产;③改进蒸汽机;④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1807年,用蒸汽机作动力制造出世界上(汽船)。
2、1825年,利用蒸汽机发明了“旅行者号”。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创造的,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3)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1。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填空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科复习提纲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1.现代人类从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 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②晚期猿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④晚期智人:、。
5、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小国;②公元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世纪,埃及被西亚的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平原、底格里斯河和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古巴比伦王国国王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
三、古代印度1、公元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流域和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种姓制度①统治阶级:(祭司、贵族)、(国王、武士、官吏);②被统治阶级:(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部编版:九上历史复提纲第1课古代埃及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XXX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XXX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解释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1、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2、“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级格局随之结束。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
(2)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第16课经济全球化趋势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2、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英文缩写WTO)正式成立。
其宗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
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1、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
3、新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知识框架】文艺复兴运动【重点梳理】1.文艺复兴2.但丁简介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他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3.达·芬奇简介达·芬奇因出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而得名。
他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
他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代表作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4.莎士比亚简介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代表《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作【知识延伸】1.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方面,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在欧洲的宗教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另一方面,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使新兴的资产阶级寻求发财致富的机会,从而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2.蒙娜丽莎的微笑。
中世纪欧洲长期处在封建制度和教会的统治下,这一时期画中的人物形象都比较生硬呆板,缺乏真实人物的感情。
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反映了人的个性与情感。
蒙娜丽莎的微笑,表现了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九年级历史上1---14课复习提纲(1)

第1课古代埃及1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4 埃及文明成就①金字塔②太阳历③象形文字④狮身人面像5 金字塔的历史价值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6 从金字塔获取什么历史信息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了解古埃及奴隶发展社会情况。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是指指西亚的河与河,两河流域又称。
5 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影响、作用、历史价值)《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地位)。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6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一部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7 《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①社会等级严格②奴隶制发达③商品经济活跃,④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第3课古代印度1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河流域。
5 种姓制度的实质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它固化了社会的不平等状态,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8佛教创立于,创始人是,后被称为。
综合:1 古代亚非文明的相似之处①都分布在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②经济上以发展农业为主③政治上都实行奴隶主专制④都处于奴隶社会时期2 亚非文明相同的地理环境都处于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3希腊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5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①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②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③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④城邦的宗教活动等以公民为主体。
关系(背会):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6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发展到高峰。
7 雅典奴隶制民主制度的表现(措施)①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权力,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英国工业革命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2.直接原因:18世纪,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进程:①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被称为“珍妮机”的织布机;②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用蒸汽作动力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轮船(当时称“轮船”)。
2.1825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开始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一、罪恶的“三角贸易”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国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2.路线:【出程】欧洲(携带工业产品)→【中程】非洲(用工业产品换取黑人)→美洲【回程】(把黑人卖做奴隶,把得到的金银和原料运回欧洲)3.影响:“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近亿的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
很多人发财后,回到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1.形成过程:16世纪打败西班牙→17世纪打败荷兰→18世纪打败法国2.对印度的扩张和侵略(时间:17世纪)①机构:英国东印度公司②扩张步骤:建立沿海据点→在内地扩张→掠夺财富3.影响:英国人利用抢来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工业的发展。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战争一、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1.印度民族大起义背景:19世纪中期,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英国侵占2.时间:1857-18593.1858年,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
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誓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
冀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上册各课知识归纳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形成的过程:最早的人类出现在非洲的南方古猿。
早期猿人(如但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如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农马人、中国山顶洞人)。
2、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是否会制造工具,4、现代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
5、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奴隶制社会。
氏族社会先后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
国家的产生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到来。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
2、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
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
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3、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
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公元前3000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莫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来自中亚自称亚利安人的部落侵入古代印度,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他们进入印度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
各等级之间世袭,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2、希腊早期文明——文明发源于希腊半岛,后来出现爱琴文明,该文明历时八百年后消亡。
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知识框架】文艺复兴运动【重点梳理】1.文艺复兴2.但丁简介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他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3.达·芬奇简介达·芬奇因出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而得名。
他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
他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代表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4.莎士比亚简介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知识延伸】1.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方面,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在欧洲的宗教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另一方面,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使新兴的资产阶级寻求发财致富的机会,从而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2.蒙娜丽莎的微笑。
中世纪欧洲长期处在封建制度和教会的统治下,这一时期画中的人物形象都比较生硬呆板,缺乏真实人物的感情。
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反映了人的个性与情感。
蒙娜丽莎的微笑,表现了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初三上册历史14-16课知识点复习

第14课文艺复兴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初步理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1、文艺复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②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2、文艺复兴运动最初于何时何地兴起?15、16世纪传播到哪些国家?答:①14世纪中叶,意大利;②法国、德国、英国等西欧国家3、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反映哪一阶级的愿望?答:人文主义;资产阶级。
4、文艺复兴的实质(性质)是什么?答: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或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5、文艺复兴采取的方式是什么?“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有继承,更有创新。
6、文艺复兴的影响是什么?①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②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③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7、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8、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以及文艺复兴的先驱的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但丁;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
9、“文学三杰”是那些人?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10、达•芬奇代表作是?他与谁并称“美术三杰”?《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11、莎士比亚的国籍和代表作是什么?英国;代表作:《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课程标准: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以及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流和全球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背景)是什么?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②社会原因:《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关注。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复习要点 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复习要点岳麓版1、拉丁美洲主要是哪些国家的殖民地?拉美的土著居民是什么?答:西班牙、葡萄牙;印第安人。
2、、拉美独立运动的起止时间是何时?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有利的国际条件促成战争的爆发?答:18世纪末19世纪初-1826年;西班牙、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何时独立的?拉美的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揭开拉美独立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它是何时独立的?它原属于哪国的殖民地?答:美国;1783年;海地;海地独立;1804年;法国。
4、西属拉美独立运动是由哪一阶层领导的?独立运动的中心是哪两个?分别由谁领导的?其中由北向南打击殖民者的是谁?答:土生白人;委内瑞拉---玻利瓦尔、阿根廷---圣马丁;玻利瓦尔。
5、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和“委内瑞拉的祖国之父”的谁?他的主要事迹有哪些?被誉为阿根廷、智利、秘鲁“祖国之父”的是谁?答:(1)玻利瓦尔;(2)在委内瑞拉东部建立根据地,宣布解放奴隶,许诺战后将土地分给士兵;从北向南打击殖民者,建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阿亚库巧战役使拉美独立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解放上秘鲁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玻利维亚;1826年在南美的最后一支军队向玻利瓦尔投降,战争胜利结束。
(3)圣马丁。
6、西属拉美独立运动中的重要战役是什么?何时由谁指挥取得胜利的?葡属巴西独立的时间是何时?答:阿亚库巧战役;1824年;苏克雷;1822年。
7、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的意义有哪些?答:它彻底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美的国家格局。
8、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时间是何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导火线是何事件?由哪一阶层领导的?这次起义的主力军是哪一阶层?答:1857—1859年;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密拉特事件;王公贵族;土兵。
9、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是谁?何时在哪牺牲的?答:章西女王;1858年;瓜廖尔。
九上历史第14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庄园经济逐渐衰落和瓦解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农奴通过购买劳役豁免权、缴纳迁徙税等方式获得自由,导致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2、.农业与手工业的变化(1)背景: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2)表现:建立租地农场,并将产品推向市场;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3)影响: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3、现代农业的出现: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他们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
补充:1、、租地农场背景:庄园制下的小块土地不适应新的经营活动;有些领主不善于经营,使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发展:出租领主直营地;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农业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特点:采用新的方式进行经营;产品面向市场2、、13至14世纪,手工业也不断发展,手工工场由分散到逐渐集中(工场主、商人与工人之间形成雇佣关系,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总之,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富裕农民形成原因:贵族抵押或变卖土地,富裕农民、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
影响: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市民阶级组成:手工业者、商人享有权利: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特殊法律保护;政治影响: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欧洲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考点复习新的生产和经验方式o土地关系变化:背景:11世纪,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垦殖者成为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
自治:垦殖者们开发的地方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2019-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1)根本原因: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工商业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2)直接原因: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3)有利条件: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文艺复兴运动的表现形式: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文艺复兴的实质/性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5、代表人物:(1)但丁——意大利诗人A、地位: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B、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2)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A、籍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B、地位: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C、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3)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哈姆雷特》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
6、文艺复兴的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强调:文艺复兴是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简单的“复兴”吗?为什么?不是。
文艺复兴虽然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
第15课探寻新航路1、旧航路:14世纪前后的欧亚主要商路,以丝绸之路为代表。
新航路: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洲或美洲到达亚洲的航路。
2、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获取财富。
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刺激,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通商要道,欧洲人迫切需要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
1、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保障。
2、直接原因:国内外市场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3、最早开始的行业:
4、进程:①18世纪60年代,发明“”(手摇纺纱机),随后一系列纺织机器出现;②采矿、冶金等生产部门也陆续采用机器生产;③改进蒸汽机;④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1807年,用蒸汽机作动力制造出世界上(汽船)。
2、1825年,利用蒸汽机发明了“旅行者号”。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创造的,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3)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