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合集下载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人格心理倾向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人格心理倾向
一.信念 信念是激励人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 信念是激励人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原则 和理论去行动的个性倾向。 和理论去行动的个性倾向。 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 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它以一定的认识为基 以确信的情感为标志。 础,以确信的情感为标志。 信念一旦确立就具有稳定性、 信念一旦确立就具有稳定性、偏倾性和亲和 性。
第十一章
个性心理倾向
三.需要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在社会生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在社会生产、 交换、消费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交换、消费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人类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人类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而生产的发 展又丰富和扩展着人类的需要。 展又丰富和扩展着人类的需要。 个体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 个体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他的需要的形式 与发展不仅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与发展不仅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也与个 体成熟水平有关。 体成熟水平有关。
第十一章
二.兴趣的分类
个性心理倾向
1、以兴趣的内容分类: 、以兴趣的内容分类: 物质的兴趣Vs Vs精神的兴趣 物质的兴趣Vs精神的兴趣 2、以兴趣的倾向性分类: 、以兴趣的倾向性分类: 直接兴趣Vs Vs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Vs间接兴趣 3、以兴趣的效能和社会价值分类: 、以兴趣的效能和社会价值分类: 积极、高尚的兴趣Vs消极、 Vs消极 积极、高尚的兴趣Vs消极、卑下的兴趣
第十一章
个性心理倾向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A.H.Maslow)1943年 马斯洛(A.H.Maslow)1943年《调动人的积 极性的理论》 极性的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结为由低级到高 级,呈金字塔状的五个层次。 呈金字塔状的五个层次。 从低级到高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从低级到高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 需要/尊重需要/ 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后来提出“超越自我的需要” 后来提出“超越自我的需要” 评价

普通心理学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普通心理学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第三节 动 机
• 一、什么是动机 • (一)动机的概念和功能 •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
活动的内部动力。即指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 • 动机产生的条件: • 内在条件:需要。需要是动机的本源。 • 外在条件:诱因(目标),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
• (二)动机的功能
• 1、激活功能 • 2、指向功能 • 3、维持和调整功能
• 韦纳又把活动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四个因素 :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
• 将3个维度四个因素结合起来,组成三维度模式
归因的三维度模式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度 不可控的 可控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四因素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易 运气好坏
(五)认知理论
• 3. 自我效能论(班杜拉)
二、动机的理论
• (一)本能理论
• 本能论(instinct theory)在动机心理学中曾一 度占统治地位。
•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1890)提出,人的行 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 生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社交、同 情、诚实等。
(一)本能理论
• 詹姆斯:
– 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是决 定行为的先行因素。
– 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种。前者指个体对自 己行为结果的估计;后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有能力完 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自我效能感。
– 班图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 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
–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包括:一是个体成败经验 ;二是替代性经验;三是言语说服;四是情绪唤起。

第十一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十一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二)外在诱因
凡能引起个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均称为诱因。
第三节 动机的概述
三、动机的种类
(一)根据动机的起源
生理性动机
社会行动机
(二)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
高尚的动机
卑劣的动机
第三节 动机的概述
三、动机的种类
(三)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
长远的、概括的动机
短暂的、具体的动机
(四)根据在复杂活动中动机的不同作用
(一)核心思想
动机的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动机行为是以一系
列的预期、判断、选择,并朝向目标的认知为基
础的。
第四节 动机的理论
三、动机的认知理论
(二)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
主张认知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托尔曼
(E.C.Tolman,1886—1959)和勒温。后期
有海德、韦纳等。
第四节 动机的理论
三、动机的认知理论
个人的需要和自我实现是不可取的。
它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
第三节 动机的概述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
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和调节功能
第三节 动机的概述
二、动机产生的条件
(一)内在需要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生殖、合群性、自卑、建设等(McDougall,1926)。
第四节 动机的理论
一、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大类本能。
一种是生的本能,他称之为里比多(libido),并用里 比多这个词来概括一系列行为和动机现象。 另一种是死的本能,他称之为萨那托斯(thanatos, 即希腊神话中的死神),像仇恨、侵犯和自杀等都是 死的本能。 这两种本能在无意识中并立共存,驱使人采取行动。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 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
的相似性。
家庭环境因素
❖ 一位人格心理学家说:"家庭对人的塑造力是 今天我们对人格发展看法的基石。"家庭是社 会的细胞,不仅具有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着社 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 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有其父必有其子 "的话不无道理。父母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 式教育着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 征。
第三类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 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 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孩子以积极正确的指导。
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 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
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 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 们不同的人格特征。
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
社会文化因素
❖ 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 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 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 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 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这种共同的人格特征 又使得个人正好稳稳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 里。
❖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 看社会对文化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
❖ 一般研究者把家庭教养方式分成三类,这三类方式造就了 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孩子:
第一类是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 表现为过分支配,孩子的一切均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 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 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 特征。

普通心理学个性及其倾向性

普通心理学个性及其倾向性

讨论: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二)动机的作用
1、引发作用
2、指引作用 3、激励作用
(三)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
暂时的、具体的动机
3、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4、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5、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六、兴趣
(一)兴趣的含义
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 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兴趣的分类
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三)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 2、兴趣的广泛性
3、兴趣的持久性
4、兴趣的效能
讨论:
1、你的兴趣是什么? 2、你的兴趣是如何形
成的?
(四)兴趣的发展水平
1、有趣
2、乐趣
3、志趣
讨论:
心理过程与个性 之间的关系。
二、个性的结构
(一)个性倾向性
1、需要 2、动机 3、兴趣 4、理想 5、信念 6、世界观
(二)个性心理特征
1、能力 2、气质 3、性格
三、个性的基本特征
(一)个性的整体性
(二)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三)个性的独特性 (四)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四、需要
(一)需要的含义
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 社会需求的反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需要的作用
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 内部动力。是积极性的源泉。
(三)需要的特性
1、需要的客观性 2、需要的辩证性 3、需要的互补性 4、需要的复杂性
(四)需要的分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生 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生理性需要是个体维持生 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 (2)社会性需要是为维护社会 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和调节功能
动机理论 本能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对自己成败的原因如何分析将会影 响他的成就动机的高低。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归类: 控制位置:把成败归于自身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能 力、努力的程度、身心状况等是内部原因;而工作难度、 运气、别人反应等是外部原因。 稳定性:原因在性质上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能力、 工作难度较稳定,而努力、动力、身心状况、别人反应 是不稳定的。 可控性:原因可否受自己控制。努力的程度有可控性; 而能力、工作难度、运气等具有不控性。








51.与同学们谈论艺术。 52.在运动小组中学习。 53.参加物理有奖竞赛。 54.解化学习题。 55.做用测量仪器完成的作业。 56.做简单计算的力学作业。 57.熟悉地质(地理)图。 58.做生物试验的作业。 59.与同学们讨论读过的书籍。 60.研究各国的政治制度。 61.讨论教育问题。 62.了解人类有机体是如何构成的。 63.使人们信服什么。
6、兴趣的品质有哪些?
7、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8、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学科兴趣评定量表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更直接地说:“我认为对一
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作为有经验的教师,也深知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大作用。
作为学生自己,更能体验有兴趣与无兴趣的不同感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4.了解艺术史。 65.做行军和游戏的组织者。 66.用公式解数学问题。 67.寻找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 68.搞清楚无线电图解。 69.制图。 70.做地形测查。 71.照料动物。 72.作文学问题的报告。 73.了解文艺史。 74.给小学生讲故事。 75.研究各种疾病发生的原因。 76.与各种人结识、交际。 77.参加业余文娱汇演或造型展览。 78.遵守作息制度。

心理课件-个性及其倾向性

心理课件-个性及其倾向性
– 歸因影響個人期望的改變和情感反應(歸因後果), 歸因後果又影響後繼的行為。於是歸因就具有動機功能。
➢ 如果學生因學習而得到強化(如取得好成績,教師家 長給予獎勵等),他們就會形成較強的行為動機;如 果學生的學習行為沒有得到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可 能較弱。
2、需求層次理論
需要層次理論認為, 個體追求需要的滿足 是驅動行為的動力。
自我實現:理想、抱負 尊重需要:名譽、權利、成就
歸屬和愛的需要:社交、愛、被愛
• 出於認識到學習的價值和作用而學習,和出於學習的興趣和其中 的快樂而學習的個體有更高的生活滿意度,更低的焦慮;學習堅 持性更強,並且能運用更多的學習策略(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 略),取得的學習成績更好。
• 內在動機和認同動機對學習成績有積極的影響,外部動機對學習 成績有消極的影響。
• 實驗研究表明,由外在因素所驅動的學生更傾向於面對只 需要表面認知策略的學習任務( Ames 1992;Dweck & Leggett 1988;Pintrinch & De Groot 1990 )。
行為的先行因素(期待) ➢ 班杜拉認為,行為出現的原因,不是隨後出現的強化,
而是人在認知到行為與強化之間的關係之後產生的對 下一步強化的期待。
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
➢成敗經驗 ➢替代性成敗經驗 ➢言語說服 ➢情緒喚起
5、歸因理論
– 歸因:人們對他人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行為)進 行分析、指出其性質、推論其原因的過程。任何人都有 探索自己行為成敗原因的傾向。




本我
意識 前意識
潛意識
人 本我:遵循快樂原則
格 自我:遵循現實原則 ——無意識部分
結 構
超我:遵循理想原則 ——意識部分,控制系統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共47张PPT)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共47张PPT)
作、好问。 ▪ 儿童的好奇心与母亲的教养态度、母亲的榜样和强
化密切相关。
2、成就动机
▪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 的动机。
麦克莱兰:成就动机和一个人的抱负水平有关 ▪ 抱负水平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活动前,估计自己所能
达到的目标的高低
❖ 阿特金森: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 ▪ 追求成功的动机 ▪ 回避失败的动机
❖ 4、认知理论
❖ 5、唤醒或激活理论
第四节 兴 趣
一、兴趣的含义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 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当兴趣发展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就 成为了爱好。 兴趣是动机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
遗传和环境因素都对兴趣发生影响
❖ 兴趣与需要 ❖ 兴趣与情感、认识
❖ 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 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称为匮乏性需要(deficiency needs)。 高级需要的满足能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宁 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因而,也称为成长性需要(growth needs)。
❖ 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的低级需要的基础上, 才出现高级需要。
▪ 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 发展友谊的动机。
4、学习动机
▪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 长远的、概括的动机 / 暂时的、具体的动机 ❖ 高尚动机 / 低级动机
❖ 主导动机 / 辅助动机
❖ 意识动机 / 潜意识动机
四、动机的理论
❖ 1、享乐主义理论
❖ 2、本能理论 ❖ 3、驱力理论和诱因理论
积极意义:

普通心理学 个性倾向性思维导图

普通心理学 个性倾向性思维导图

个性倾向性需要VS动机VS兴趣概念对比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状态,他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维持个体、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动机激起、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一目标的内部驱动力兴趣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习动机无学习行为无学习兴趣学习行为无满足感无学习兴趣满足感有学习兴趣注意点动机、兴趣都起源于需要,是需要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三个都是行为的动力因素兴趣是动机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需要特点对象性没有对象的需要不存在动力性影响个体采取某种行动紧张性缺乏感周期性周而复始发展性无止境社会性人和动物满足需要的对象、方式有本质不同+层次性分类根据需要的起源生理需要=自然需要人+动物(但有本质区别)食物、水、休息、睡眠、排泄、性、运动社会需要人特有求职、道德、审美、劳动、成就、权利根据满足需要的对象物质需要≈生理+社会需要空气、水、阳光、食物、服饰、家具、劳动工具、生产资料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人类特有尊严与尊重、求职、审美、道德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基本内容、从低到高1、生理需要最基本、最强烈2、安全需要身+心安全(好大学、好工作、买保险)3、归属于爱的需要=社交需要(找心仪爱人)4、尊重需要自尊+他人尊重;(成就、自信)5、求知需要(好大学学习)6、审美的需要减肥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注意点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潜力越大、出现的越早个体的需要时呈波浪式演进的姿态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只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高一级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高级需要的满足比低级需要的满足有更高的价值,因而认为了高级需要可忍受低级需要的剥夺(支教)易错点怕老师+说谎安全需要不愿上学归属于爱的需要当众责骂尊重需要不受重视尊重需要做鬼脸、刷存在感尊重需要学生最缺乏——归属与爱动机产生条件内在条件:需要外在条件:诱因——(正诱因、负诱因)动机 VS 行为过去/传统观点人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没有冬季就没有活动(行为)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动机对行为有始动作用消除饥饿→择食;获得赞扬→努力工作;成绩优秀→努力学习;摆脱孤独→结交朋友现在观点动机和学习行为之间是相辅相系的关系,绝非一种单性的关系(奥苏贝尔)动机可促进学习,所学知识反过来也有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动机之前,教师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功能激活功能从无到有西瓜分为¼、2/8/、4/16 一样多,学生很渴望知道为什么(学习兴趣从无到有)消除饥饿→择食;获得赞扬→努力工作;成绩优秀→努力学习;摆脱孤独→结交朋友指向/定向功能多选一;目标明确休息娱乐动机:电影院 or 娱乐场所喜欢看美剧的学生,设置目标:不看字幕也能看懂美剧调节功能调节行为和目标看美剧的学生直接听懂美剧太难调整为先听懂慢速英语维持功能(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时间呈正相关一个学生的动机水平决定认真 or 马虎;认真 or 勤奋;持之以恒 or 半途而废科学家的科研工作,因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废寝忘食的工作强化功能版本1:强化=维持版本2:强化≠维持学生在学习中成功的体验、老师的表扬等将会激起他们更加勤奋学习分类根据动机的作用主导型动机强、稳定、支配地位辅助性动机弱、不稳定、辅助性地位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内在动机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与满足外在动机活动外部因素学习是为了获得老师、家长的好评根据动机的起源生理性动机生理需要,先天的饥饿、渴、缺氧、疼痛、性欲社会性动机兴趣学生对某门学科感兴趣教师对教育工作感兴趣成就动机超越他人幼儿园孩子搭积木小学生名列前茅青年工人技术革新受到工厂表彰作家写出符合时代作品受好评权力动机支配别人讨论时,试图自己观点说服别人,处于领导地位交往动机儿童喜欢老师→努力学习;不喜欢老师→拒绝努力学习动机兴趣分类根据指向性不同直接兴趣事物本身感兴趣看电视、看小说间接兴趣对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感兴趣科学家对数据处理的过程不感兴趣,对研究结果感兴趣根据稳定性不同个体兴趣长期,稳定美术是某人一生的兴趣情境兴趣时间短,不稳定某人最近对游泳很感兴趣根据广度不同中心兴趣某一方面广阔兴趣多个方面品质广度≈广阔兴趣中心≈中心兴趣稳定性效能=作用兴趣对个人的意义积极:吟诗作赋,可提高文学素养消极:沉迷电子游戏。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关于自然物理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作用,心理学 家认为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影响作用, 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影响;自然物理环境对特 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环 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综上所述,人格是先天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 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 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这是 研究者们已达成共识的结论。但是,二者是如 何交互作用对人格形成产生影响的,这又是研
归属和爱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 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 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 难捉摸。
①社交欲。希望和同事保持友谊与忠诚的伙伴关系,希望得 到互爱等
②归属感。希望有所归属,成为团体的一员,在个人有困难 时能互相帮助,希望有熟识的友人能倾吐心里话、说说意见, 甚至发发牢骚。
综合家庭因素对人格影响的研究资料,我们可 以得出以下结论: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
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 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 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 中的"社会遗传性"。
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 为。"这是麦肯侬(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 响力的一个总结。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 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 格心理学家所重视,特别是弗洛伊德。为什么人格心 理学家们会如此看重早期经验对人格的作用呢?
例如,米德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 各具特色,鲜明地体现了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 居 住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民族也反映出了人文地理对人 格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人格倾向性

普通心理学人格倾向性
人格倾向性
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 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的身分,后来 引申为一个人在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个 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 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结构:
个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世界观 性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社会性动机:以人的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如劳动动机、社交动机、成就动机等。
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 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1、自我呈现论(美.戈夫曼)
交往是一种社会互动的过程,任何社会互助 的关键都在于参加者借助于自己的言行向他 人呈现自己,这种呈现往往是强调自身众多 属性中的某些有利于自我形象的东西。
三、个性的特征:
㈢ 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在个体的生活中那种暂时的偶然表现出来的特征不是个
性特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 向和心理特征才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个性并不是天赋的, 主要是在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一经形成就比 较稳固,但是复杂的现实生活、后天环境和教育的改变同样 会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变化。 ㈣ 个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 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 影响动机动力作用的基本条件: 1、动机强度 2、动机的清晰度 3、动机的力矩:动机与目标的距离
好奇动机
好奇动机是指个体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 与操弄等行为的内在动力,简称好奇。
好奇更为复杂和更为深刻的表现行为是求 知、审美、实践和创造性活动等,正是这 些动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家庭教育; 学校(教师); 是否经常参加比赛; 学习(工作)成绩好坏; 对工作难易的看法; 个性因素; 社会文化背景(中国与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个性及其倾向性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一、什么是个性在西方,个性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它有两个含义:一方面,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假面具,后引申为一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指能独立思考、具有独特行为特征的人。

个性,在西方又称人格。

由于个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许多心理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个性的定义,西方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曾综述过几十个不同的定义。

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认为:“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认为:“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婴儿出生后只是一个个体,但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尚未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所以,称他们为“未成人”。

随其成长,他的内部世界在丰富着、发展着、完善着,最后成长为一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独立的个体,成长为完全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成员,形成了全面整体的个人,持久统一的自我,这时他便具备了自己的个性。

研究和掌握人的个性心理,其目的之一,就是为教育实践服务。

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前提条件。

只有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至今被人们所重视,并成为教育教学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这里的“材”就是指学生的个性特点。

了解并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教学的主要依据。

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成功,无不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个性特点的深刻了解之上,并能根据其个性特点采取教育教学措施,从而获得了好的教育成果。

二、个性的特性研究个性必须探讨它的特性及表现,这样才能把个性心理与其他心理现象区别开来。

个性具有以下几方面特性。

(一)自然性与社会性1.自然性人的个性是在先天的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与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起来的。

因此,个性首先具有自然性,人们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在结构上与机能上的一系列特点,是个性形成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

但人的个性并非单纯自然的产物,它总是要深深地打上社会的烙印。

初生的婴儿作为一个自然的实体,还谈不上有个性。

2.社会性个性又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他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教育教养内容和方式的塑造。

可以说,每个人的人格都打上了他所处的社会的烙印,即个体社会化结果。

正如马克思所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由此可见,个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稳定性与可塑性1.稳定性个性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

在个体生活中暂时的偶然表现的心理特征,不能认为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例如,一个人在某种场合偶然表现出对他人冷淡,缺乏关心,不能以此认为这个人具有自私、冷酷的个性特征。

只有一贯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得以表现的心理现象才是个性的反映。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每个学生都具有一些不同的、经常表现的心理特征,如有的学生关心集体,热情帮助同学,活泼开朗;有的学生对集体的事也关心,但不善言谈,稳重,踏实,埋头苦干,这不同的行为表现不仅是在班集体中,在其他场合也是如此,因此,这才能把某个学生同另一个学生在精神面貌上区别开,也才能预料某学生在一定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

在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孔悝,孔子的两个高足弟子子路和高柴在他家里作家臣。

孔悝的脾气非常暴躁,因此跟许多人都结了怨。

有一次孔悝遭到了别人的围攻,孔子知道这个消息后说:“高柴归,而子路亡。

”结果正如孔子所料。

子路平日也是性情暴躁,且为人一向比较仗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肯定会拔刀相助。

而高柴处是比较谨慎、圆滑,所以他会想办法脱离险境。

总之,一个人的个性及其特征一旦形成,我们就可以从他儿童时期的人格特征推测其成人时期的人格特征,推测热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表现和结果。

2.可塑性尽管个性具有稳定的特点,但个性或称人格也决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现实生活非常复杂,随着社会现实和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的变化,年龄的增长,主观的努力等,个性也可能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

特别是在生活中经过重大事件或挫折,往往会在个性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个性的变化,这就是个性的可塑性。

当然,个性的变化比较缓慢,不可能立竿见影。

由此可见,个性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可塑性。

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履行教育职责时才能有耐心和信心。

(三)共同性与独特性1.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

因为构成个性的各种因素在每个人身上的侧重点和组合方式是不向的。

如在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反映出每个人独特的一面,有的人知觉事物细致、全面,善于分析;有的人知觉事物较粗略,善于概括;有的人情感较丰富、细腻,而有的人情感较冷淡、麻木等。

这如同世界上很难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也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个性的独特性主要是由各个人的不同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造成的。

个体幼年的家庭经济状况、政治地位、家庭教育、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学校的教育以及其本人的实践活动等都给每个人的个性形成以重大影响,从而使其个性千差万别。

2.共同性强调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个性的共同性。

个性的共同性是指某一群体、某个阶级或某个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

如民族性、阶级性、职业特性等。

一般来说,东方人比较内向、含蓄,而西方人则比较外向豪爽,这就是讲的民族性特征。

民间有个谚语来形容不同民族的特征,“爱说话的爱尔兰人,节俭的苏格兰人,吝啬的犹太人,不动感情的瑞典人,高大而富有的德克萨斯人,爱激动的拉丁族人。

”正是个性具有的独特性和共同性才组成了一个人复杂的心理面貌。

三、个性心理结构个性心理作为整体结构,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几个系统,即个性倾向性(动力结构)、个性心理特征(特征结构) 和自我。

(一)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的动力结构,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社会个体发展方向的潜在力量,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的核心因素。

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等心理成分。

价值观是一种浸透于人的所有行动和个性中的支配着人评价和衡量好与坏、对与错的心理倾向性。

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人的各种需要。

如果说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那么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

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中的特征结构,是个体心理差异性的集中表征,它表明一个人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个性对心理活动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心理活动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映。

个性差异通常是指人们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三)自我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

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从心理形式上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

自我使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等各成分成为统一的整体。

如果自我发生障碍,人就有可能失去自己肉体的实在感,或者感觉不到自己的情感体验,觉得自己陷入了麻木不仁的状态,或者感到自己不能做主,总是受人摆布等等,导致人格障碍、个性结构中的诸种心理成分不是无组织的、杂乱无章的,它们是由自我进行协调和控制而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

第二节需要一、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需要的产生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例如,血液中血糖成分的下降会产生饥饿求食的需要;而水分的缺乏则会产生口渴想喝水的需要;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会产生安全的需要;孤独会产生交往的需要等等。

一旦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消除了,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

这时,有机体内部又会产生新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产生新的需要。

当人需要某种东西时,便把缺少的东西视为必需的东西。

人既是生物有机体又是社会成员。

为了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人对于外部环境必定有一定的需求。

例如,食物、衣服、婚配、育幼等,是维持个体生存和延续种族发展所必需的;从事劳动,在劳动中结成不同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等是维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这种客观的必要性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引起他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时就会产生某种需要。

需要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

它总是指向于能满足该需要的对象或条件,并从中获得满足的。

没有对象的需要,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人的各种活动,从饮食男女、学习劳动,到创造发明,都是在需要推动下进行的。

需要激发人去行动,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求得自身的满足。

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动机就越强烈。

同时,人的需要也是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

当人通过活动使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和周围现实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这样,需要推动着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在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从而使人的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本性就是贪得无厌的,也正因为人的这种贪得无厌的本性,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人的各种情感的源泉。

需要常以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价值观等形式表现出来。

虽然动物和人类都有一些共同的需要,但人类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是有本质区别的。

人的需要的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社会性;人具有意识能动性,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需要。

二、需要的种类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

大多数学者采用二分法把各种不同的需要归属于两大类,例如划分为生物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与继发性(习得性)需要或外部需要与内部需要,或物质性需要与心理性需要等等。

其实,人的需要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系统。

因此,当我们从某个维度来考察需要时,应注意人的各种需要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例如,进食需要,就其本性来说(新生儿时)是属于原发性的、生物性的需要,但后来经学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成人的进食需要就含有社会性的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