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案

合集下载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智慧广场》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智慧广场》

智慧广场【教学目标】1.结合时间的周期现象,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事物的周期规律,掌握周期问题的特点。

2.理解并掌握周期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能利用周期特点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周期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解答周期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班男生和女生谁的记忆力好?生:1.男生的记忆力好。

2.女生的记忆力好。

师:口说无凭,现在就来场比赛吧!这儿有两组数字:135613561356;135692047859。

女生记第一组,男生记第二组。

看谁记得快!【课件出示两组数字】女生用了10秒,男生用了一分钟,女生的记忆力好过男生!师:老师这么说你们同意吗?生:不同意,不公平。

师:为什么有意见?生:135613561356有规律。

当数字排列有规律时,利用规律能很快的记住,所以女生记得比男生快。

其实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有规律的事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设计意图:利用男生女生之间的比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本节课知识的积极性。

】二、合作探索【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从图中可以得到那些信息?生:1.2015年11月9日是星期四。

2.12月5日是明明的生日。

师:那图中的问题是什么?生:明明生日那天是星期几?师:怎么解决?小组之间进行讨论。

小组探究,集体交流。

生:1.我用列举的方法:把从11月9日到12月5日所有的日期都一一写出来,然后看12月5日是星期几。

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2,3,4,5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12月5日是星期六。

2.我用的是推算法,我发现每7天就是一个循环,根据每7天一个循环进行推算。

3.根据周期进行计算:从11月19日经过16天就是12月5日。

16÷7=2(周)……2(天),从星期四算起两天后是星期六,因此12月5日是星期六。

三年级数学下册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Microsoft Word 97 - 2003 Document

三年级数学下册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Microsoft Word 97 - 2003 Document

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1—62页信息窗2第的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在学习时间单位年、月的基础上认识日,还有比年大的时间单位世纪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世纪与年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某某年份是第几世纪。

2.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日与世纪,了解时间概念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判断某某年份是第几世纪的推算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居住的家园——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吗?谁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少时间吗?情境再现,(课件出示):仔细观察上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地板书:1.一日是怎样规定的?2.一日有多少小时?3.钟表上,一日时针和分针各走了多少圈?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同学们,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吧!探究导航:(1)谈一谈,结合生活经验,小组交流对“日”的认识。

(2)动动手,转一转手中的钟表模型,说一说一日之中,时针和分针各走了多少圈?(3)议一议,结合上节课所学,说一说,年、月与日之间的关系。

(4)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比年大的时间单位?(5)2013年在哪个世纪?你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学习要求和提示合作交流,选出代表做好记录。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做好巡视指导工作。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全班交流汇报:(出示课件,展示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进行自转)1.认识日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大约是1日。

从今天零时到明天零时正好是1日。

为了计算方便,规定1日是24时。

(板书:1日=24时)生交流后明确: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就是一日。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第一篇: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 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85~8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时间的周期现象,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事物的周期规律,并能根据这些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体会列举、推理、计算等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探究的过程,发现解决时间周期问题的规律,并会运用这个规律来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知道自己下一个生日是星期几吗?想知道吗?学了这节课之后,你很快就能知道答案了。

(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见图1)。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今天是11月19日星期四;12月5日是小华的生日。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12月5日是星期几?预设2:下一个11月19日是星期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过生日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活动,而周几过生日又是他们非常关心的,以学图1生比较熟悉的生日日期为切入点,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兴趣,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一)独立尝试,探索问题 1.独立思考师:小华的生日是12月5日,这一天会是星期几呢?你能帮助小华解决这个问题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

2.小组交流。

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时间周期的概念;•能够用“年”、“季”、“月”、“周”、“日”等表示时间,准确理解各种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能够计算时间周期的长度,并能够自行制作时间轴。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时间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掌握记录时间的方法,尊重时间的价值;•能够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时间管理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自我计划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时间的周期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什么是时间周期,能够计算时间周期的长度,以及掌握记录时间的方法,尊重时间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时间周期的定义和基本单位的理解;•如何计算时间周期的长度;•制作时间轴的方法。

2.教学难点•各种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时间周期的长度的计算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将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启发、提问等方法,让学生自己悟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生活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实际操作。

3.评价教学法在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评价教学法,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五、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制作好本节课的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用具(比如播放器、白板、笔等),另外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课程介绍,以引导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总结他在一周中都做了什么事情,以及在生活中用到哪些时间单位,为本节课引入新课。

通过引导让学生看到人们在生活中时常都使用了时间单位,以帮助学生明确时间是很重要的。

3.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学生每个小组自行讨论,讨论讨论时间单位的定义及相关知识点。

第6课时《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6课时《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6课时《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期和星期的概念,能读写表示日期和星期的语言;2.理解周、月的概念,知道周的周期是7天,月的周期是30天或31天;3.能正确使用日历表,描述日期、星期和月份;4.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掌握日历翻动、日期计算与比较的方法;5.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自觉完成作业和计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周、月的概念及周期;2.日历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时间的周期问题;2.日历计算的方法及细节处理;三、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内容•复习–循环及其特征的概念。

•新授–介绍星期和日期的概念;–介绍周的概念和周期;–介绍月份的概念和周期;–介绍日历表及其使用方法;•训练–日历的翻动方法;–日期计算和比较方法;–实例分析。

•拓展–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过程1. 复习(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循环和数列的概念。

2. 新授(30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星期和日期的概念星期:一周中的7天,分别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来表示。

日期:用数字表示一年中的某一天,包括月份和日数,如5月1日。

2.介绍周的概念和周期星期是组织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它代表了一周中的7天,分别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来表示。

周的周期是7天。

3.介绍月份的概念和周期月份是组织时间的一种单位,表示一年中12个月的其中一个,每个月的天数不同。

例如1月有31天,2月有28或29天,其它月份有30或31天。

月的周期是30天或31天。

4.介绍日历表及其使用方法日历表是用来在一年中记录每一天的工具。

它显示了每月的日期和星期几,以及一年中的所有节假日和纪念日。

3. 训练(50分钟)1.日历的翻动方法介绍日历翻动的方法,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手操作。

2.日期计算和比较方法让学生分组,根据教师给定的问题实践日期计算和比较的方法。

时间的周期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时间的周期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案:时间的周期问题课程名称:数学三年级下册学年: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周期性,并能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时间单位及其换算2. 时间的周期性3. 周期问题的应用教学重点:1. 时间的周期性2. 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难点:1. 时间的周期性的理解2. 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教学素材(如时钟、日历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时间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一下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时钟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是如何转动的吗?二、探究时间的周期性1. 通过观察时钟,让学生发现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规律。

2. 引导学生总结出时针、分针、秒针的周期性。

3.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时间周期现象(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

三、周期问题的应用1.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运用时间的周期性解决问题。

3. 讲解解题思路,强调关键步骤。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时间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强调时间的周期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周期现象,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使学生理解了时间的周期性,并能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时间的周期性的理解和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灵活运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时间的周期性的理解1.时间的周期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某些现象或事件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说课稿)-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说课稿)-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说课稿)-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周期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周期问题的解法和策略;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细心和耐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周期问题的解法和应用;2.教学难点:同步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周期时的解法和策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演示材料;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和课堂练习本。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智慧广场1.引入:在物理班上,我们学过周期的概念,那么学过周期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具有周期性吗?请同学回答(可列举生物的生长和变化、天文现象如月相的变化、交通工具的行驶等)。

2.引导学生探究城市广场的周期性。

提问:你们去过广场吗?广场上的人或物有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请同学观察并回答。

教师可以提示同学观察广场上的音乐喷泉、人流量等。

3.展示智慧广场的视频,引导同学认识智慧广场的各项功能和其特点。

4.思考智慧广场上是否存在周期性变化。

提问:大家思考一下,智慧广场上有哪些东西具有周期性变化?可以在什么情况下观察到?请同学回答。

教师可以引导同学思考视频中出现的光影表演和音乐噪声。

2. 周期问题解法1.引入:除了物理和城市环境,周期还可以出现在数学中。

让同学思考一下周期问题的解法和策略,并请同学举例说明。

2.展示一组周期问题。

如下:$\\begin{aligned} &\\begin{cases} a, & k=0 \\\\ b, & k=1 \\\\ a, &k=2 \\\\ b, & k=3 \\\\ a, & k=4 \\\\ \\cdots \\end{cases} \\\\&\\begin{cases} a, & k=0 \\\\ b, & k=1 \\\\ c, & k=2 \\\\ a, & k=3 \\\\ b, & k=4 \\\\ c, & k=5 \\\\ a, & k=6 \\\\ b, & k=7 \\\\ c, & k=8 \\\\\\cdots \\end{cases} \\end{aligned}$3.思考上面这两个问题的解法和策略,引导同学思考和比较有用的解法,并请同学发言讨论。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智慧广场 时间的周期问题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智慧广场 时间的周期问题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 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青岛版一、教材解析1.1 教材版本本次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为智慧广场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属于青岛市的教材版本。

1.2 教材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第二十八课《时间的周期问题》。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时间周期问题入手,深刻理解时间的周期性,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读出时间、估算时间和解决时间问题的方法,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时间感知能力和时间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1.3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什么是时间周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和精确的测量方法;2.能够熟练读出时间,并能够进行时间的口头和书面表达;3.能够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并能解决与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时间应用能力。

二、教学步骤2.1 导入新课首先,我会利用具体的实物或图片等教具,导入时间的周期性概念。

例如张贴季节四季的图片或四季轮换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的天气、语言习惯等都不同。

然后通过大屏幕或黑板上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日、周、月等时间也有周期性。

2.2 概念阐述接下来,我会具体讲解时间的各种概念,比如年、月、日,钟、分、秒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这部分内容可以借助一些生动的比喻和例子,使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记忆。

2.3 计算练习在学生掌握时间概念和换算关系之后,我会针对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进行阐述。

例如:1.分钟和秒的互换;2.整点和非整点的时间的表示;3.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转换;4.时间的加减运算等。

我还将以简单的例子进行实际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方法。

2.4 拓展练习在学生练习过一些基本的计算之后,我会设计一些拓展练习,例如钟面练习、时间快速取整、计算多元素实际问题等。

这些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时间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5 总结归纳最后,我会对本节课所学的时间周率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提醒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时刻关注时间的周期性,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时间意识和计算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 时间的周期问题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 时间的周期问题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时间的单位——秒、分、时、天、周、月等;2.能够了解和掌握时间的周期性特征;3.能够通过实例应用,掌握计算时间长度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时间的单位;2.时间的周期性特征。

三、教学难点1.时间长度的计算方法;2.掌握如何将时间长度转换成不同的时间单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下面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今天的教学内容:1.你们知道时间的单位有哪些吗?2.你们知道时间有没有周期性特征?3.你们知道如何计算时间长度吗?2. 学习新课(30分钟)1. 时间单位教师先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秒(s),并通过课前准备的实物道具和幻灯片等让学生感受一下一秒钟的时间长度。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以下时间单位:•秒(s)•分钟(min)•小时(h)•天(d)•周(wk)•月(mo)教师可以通过实物道具或幻灯片等形式,让孩子们对时间单位有直观的认识。

2. 时间周期性特征时间有很多周期性特征,比如:•一天有24小时;•一周有7天;•一年有4个季节,每个季节由三个月组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观察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时间的周期性特征,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3. 时间长度计算方法教师先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时间长度的计算方法,例如:•一周的时间长度是多少?(7天)•一天的时间长度是多少?(24小时)•一个小时的时间长度是多少?(60分钟)•一个月的时间长度是多少?(28、29、30或31天)在举例子时,教师可以选择比较生动形象的实例,如自己上班的时间、上学的时间、做作业的时间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方法。

4. 时间单位转换在时间计算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将时间长度从一种单位转换成另一种单位,例如:•24小时等于多少分钟?•2天等于多少小时?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做题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单位转换。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智慧广场——简单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智慧广场——简单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在学习“智慧广场”之前,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生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初步具备了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并且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为本“智慧广场”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很容易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并能利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是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解决问题。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一画、圈一圈、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感受。

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在课程实施中,要提供贴近生活且富有趣味性、开放性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与交流中,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训练思维能力,培养探索规律的兴趣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二、本节课学科德育渗透点的分析本节课承载的主要学科德育渗透点是思维严谨、理性精神和数学审美。

思维严谨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其要点就是全面缜密,有理有据,一丝不苟,遵规守则。

本节课主要有两处思维严谨的渗透点:1、第一处是在发现图形排列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记忆迁移等方法,发现每组彩旗的排列规律,并能闭上眼睛答出第8,第19组彩旗的样子更能答出第8组里第2个彩旗的颜色,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并能用记忆的迁移猜出其他组彩旗的颜色,有理有据,遵守图形排列的规则,体现了思维严谨。

2、第二处体现在“第17面彩旗是什么颜色”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出现了数一数、圈一圈、算一算多种方法,其中算一算的方法完全可以根据圈一圈,这样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出算式,学生也容易理解。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智慧广场 时间的周期问题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智慧广场 时间的周期问题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青岛版一、知识导学1. 时间的概念时间是指事物发生、变化、持续的过程,我们用时钟或日历等工具去描述时间。

时间的单位有秒、分、时、天、周、月、年等。

例如:一分钟有 60 秒,一小时有60 分钟,一天有 24 小时,一周有 7 天,一年有 12 个月等。

2. 周期周期是指一种规律性的重复,例如:一个标准的工作日为 8 小时,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是一样的,该周期即为一周。

3. 时间的周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经常计算时间的周期,并将其运用到各种实际问题中。

例如:如果一个家庭每个月固定花费 2000 元,一年会花多少钱?如果一个电子表每 5 秒钟发出一次声音,那么 1 个小时后它会发出多少次声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用到时间的周期。

二、练习题解答1.某个家庭每个月固定花费 2000 元,一年会花多少钱?解答:这是一个求周期的问题,每个月花费相同,即一个月为一个周期。

因此,一年会花费 2000 元× 12 个月 = 24000 元。

2.一个电子表每 5 秒钟发出一次声音,那么 1 个小时后它会发出多少次声音?解答:这也是一个周期问题,每 5 秒钟发出一次声音,即 1 秒钟内发出 1/5 次声音。

而一个小时是 60 分钟× 60 秒钟 = 3600 秒钟,所以这个电子表会发出 3600 秒钟÷ 5 秒钟/次 = 720 次声音。

三、拓展练习1.一个人每周从周一到周六上班,上班时间为早上 9 点到下午 6 点,共计多少小时?答案:该问题需要先计算一天的上班时间,即下午 6 点 - 早上 9 点 = 9 小时,而一周有 6 天上班,因此,上班时间总共为 6 天× 9 小时/天 = 54 小时。

2.一支班级篮球队每个星期一、三、五在体育馆训练,每次训练 2 小时,一个学期(18 周)这支篮球队总共训练了多少个小时?答案:该问题需要求出每周训练时间的周期性,即一个周期为每周训练的 3 次。

7.4智慧广场(周期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7.4智慧广场(周期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7.4智慧广场(周期问题)——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并能用语言描述周期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认识2. 周期现象的描述3. 周期现象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并能用语言描述周期现象。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周期现象,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如四季更替、白天黑夜的交替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月份的变化、星期的变化等。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周期现象的特点,如重复性、规律性等。

3. 周期现象的描述(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期现象,如“每隔一天,天气会从晴变为阴”。

(2)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周期现象,如“每隔一天,天气会从晴变为阴,这是一个周期为2的周期现象”。

4. 周期现象的应用(1)让学生举例周期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我们可以根据月份的变化来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果小明每隔3天去一次图书馆,那么他下一次去图书馆是在第几天?”。

5.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周期现象的特点、描述和应用。

(2)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周期现象,并能用语言描述周期现象。

2. 学生能观察、分析、归纳周期现象,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言。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本教案为示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周期现象的描述周期现象的描述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它是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基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小学数学_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时间的周期现象,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事物的周期规律,并能根据这些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经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体会列举、推理、计算等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关于时间的周期问题的推算方法是重难点突破措施:引导学生理解先算总量是几周期,余几就要接着数,没有余数就和每个周期的最后一天的星期数相同。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四个)师:是按什么顺序出现的?师:一周有几天?(7天)师:从周几到周几?师小结: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周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时间的周期问题。

二、探究(一):1、小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猜猜星期几⑴出示课件:今天是4月16日星期四,再过1天是星期几?再过2天呢?3天呢?……7天呢?14天呢?⑵今天是周一,再过7天是周几?14天呢?21天呢?你怎么知道的?2、今天是4月16日星期四,那么你知道4月26日是周几?怎么算出来的?(生回答)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先算出4月16日到4月26日的总天数,然后再看总天数里面有几个周,还剩下几天,就接着往下数。

三、探究(二):1、情境导入:出示课件,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是重点筛选出如下两个问题:⑴再过几天就是5月2日?⑵5月2日是星期几?2、出示探究要求:a、独立思考;b、把方法讲给组内的同学听;c、在练习本上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

(师或让学生读一下要求,提醒孩子有章可循),师巡视辅导。

3、汇报结果:生1:从日历上一天一天的数一数;生2:7天7天的数(师板书,用箭头演示),边解释边板书;生3:我用算一算的方法,先算出4月份还有多少天,再算出5月份还有几天,两者加起来的和就是总天数,用总天数除以7,算出有几个周,还余几天。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智慧广场——周期问题》年级:三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问题的概念,并能运用周期性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 周期问题的概念及运用。

2. 观察和分析周期性现象。

教学难点:1. 理解周期问题的本质。

2. 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3. 学生分组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周期现象:教师展示一些周期性的图片或视频,如四季变化、潮汐现象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规律,教师总结并引出周期问题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周期问题的概念:教师通过举例,如“每7天为一个星期周期,今天是星期一,请问再过10天是星期几?”来讲解周期问题的定义和应用。

2. 分析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周期性现象,找出规律,并运用周期性来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周期性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实践:每组根据选定的周期性问题,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找出答案。

2. 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和计算过程,给予指导和解答疑问。

3. 学生展示成果: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周期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学生分享收获:学生分享在实践环节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拓展思考: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周期问题。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周期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家长签字确认,下次课上进行交流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周期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周期性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疑问。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周期问题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的一节课,主要介绍周期问题。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本节课能够帮助学生在数轴上理解周期性,并掌握周期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此外,本节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周期的概念;2.通过数轴理解周期性;3.掌握周期问题的解法;4.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数据的周期性;2.周期问题的解法。

四、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方法,以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和应用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观察与思考教师向学生提问:“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周期性的现象,例如日出和日落、月亮的圆缺、钟表的指针等等,你们还知道哪些周期性的现象?”要求学生在家中或课下观察和发现周期性现象,并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观察感受。

2. 数据的周期性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数轴,向学生阐述数轴上的数据也有周期性,并介绍周期的概念。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数轴上相同的数字或相同的数字长度,来理解周期性。

3. 周期问题的解法教师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合作解决一些周期问题,例如“小明每隔5天就会发一封电子邮件,那么他第9封邮件是在哪一天发出的?”学生可通过画数轴、列式子等方式,找到周期的规律,并从而解决问题。

4. 归纳与总结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一些周期问题,进行讨论、分享,有针对性地归纳和总结周期问题的解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方法,以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和应用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并掌握周期问题的解法。

此外,本节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学生因为数轴或者周期概念不够熟悉而感到困难,所以在教学前,应该先引导学生巩固数轴的基本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提醒。

青岛版三下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案

青岛版三下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案

《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青岛市崂山区西韩小学【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周期的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体会列举、推理、计算等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3、通过数学活动,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成功的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发现时间的周期现象谈话: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日历牌上今天是什么日子?明天是星期几?咱们接着数,咦,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从星期五又回到了星期五;2、按照一周七天不断重复出现;4、每7天一循环)咱们再接着数,谁能把刚才的发现再说一说?谈话:我们都发现每7天一个循环,从周一开始,过了7天又到了周一,从周二开始,过了7天又回到了周二(教师同步用手势表示循环过程)谁能接着说下去?(预设:从周三开始,过了7天,又回到周三,从周四开始......)我们在数学上也遇到了像这样的周期现象,我们一般把不断重复的这一组叫做一个周期,刚才我们发现的周期是几?现在是6月5日星期五,那2天后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呢?(6月7日星期日)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时间的周期问题。

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今天是20XX年11月19日,星期四;12月5日是小华的生日)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从11月19日到12月5日还有多少天?2、12月5日这一天是星期几?)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怎样解决12月5日这一天是星期几呢?请同学们先静静的想一想,把想法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又多又好!汇报交流:预设:1、查年历卡(这种方法既快,又方便,如果没有年历卡怎么办呢?)2、列举法:第一种:谈话:谁能再说一说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解决的?师小结:像这样,把所有的日期和星期几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时间的周期问题》学案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时间的周期问题》学案

探究建构:时间的周期问题——解决生日时间一、课程要求。

这节课选自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通过呈现一个计算同学生日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如何用时间周期解决问题,学会根据周期规律用除法计算解决的策略。

二、教材分析。

本“智慧广场”体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紧密的联系,是学生在学习了年、月、日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利用周期规律进行推算日期的方法,为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课空间。

三、学情分析和学习目标。

本“智慧广场”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有规律的解决时间问题。

1.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头到尾经历探究简单周期问题的全过程。

3.引导学生经历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目标:1.结合时间的周期现象,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事物的周期规律。

2.通过解决计算生日时间问题,学会列举、推理、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

3.利用周期时间计算解决生活中的事迹问题。

四、课堂流程:1.复习导入,复习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以及怎么计算间隔时间。

2.根据求小华的生日,引出任务一和任务二,即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和时间周期问题计算时间。

3.任务三是倒过来计算,迁移学生的思维。

4.任务四是由时间迁移到用周期解决问题的其他方面,学会时间周期解决问题的迁移提升。

五、课堂设计亮点。

1.情境是过生日,贴合学生生活,整个课堂活动展示较多,激发学生兴趣。

2.小组合作时间充足,学生学会了课堂讨论,为以后也有了较好地铺垫。

3.学生的学习目标真实切合实际。

4.学生在动手中实践,锻炼了动手能力,提升了数学兴趣。

5.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全身参与,与学生一起,增进师生关系,了解学情。

6.学生根据评价量表自我评价。

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

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

18 19 20 六 日 一
…… 16÷7=2(周)
看余数
2(天)
24
25 26
六 日
27 28 29 30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从星期四算起2天后是星期六, 所以5月2日这一天是星期六。
继续
余2 天
三、自主练习
1.
2015年5月
2日
星期六
31 – 2 + 1 = 30(天)
2015年5月2日是星期六。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季节现象是以春、夏、 秋、冬四季为一个周期依次不 断重复出现。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十二生肖,12年为一个周期
小华
二、合作探索
5月2日这一天是星期几? 2015年4月
16日
星期四
列举法 找规律 算一算 继续
二、合作探索
5月2日这一天是星期几? 按顺序列举:

20 27
返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 28

22
29

23
30

17

18

19
24
1
25
2
26
5月2日这一天是星期六。
二、合作探索
5月2日这一天是星期几? 推算:
时间的周期问题
情境导入 合作探索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一、情境导入
2015年3 4月
今天是4月16日星期四。
5月2日是我 的生日。
31 15 13 16 14 10 9 8 6 5 4 3 2 7日 1 11 12 日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周期问题》教学建议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周期问题》教学建议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智慧广场—周期问题》教学建议信息窗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张“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的日历牌,通过解决“12月5日是我的生日,这一天是星期几?”的问题,展开对“周期问题”的学习。

通过对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学会借助周期规律来推算“时间的周期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日谈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图中呈现的条件和问题,引入对周期问题的学习。

“合作探究”中先呈现了学生容易想到的列举和推理两种方法,然后以学生对话交流的形式呈现根据周期规律用除法计算解决的策略。

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学生最容易想到列举的方法,把11月19日到12月5日一一列举出来,从而发现12月5日是星期六;也可能会想到用推理的方法解决,11月19日是星期四,每过7天又是星期四,依此推出12月5日是星期六。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的过程,对一周7天的周期规律有了较深的认识,此时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提示:一周有7天,可以看作一个周期,能不能利用这个规律用更简洁的方法来解决?启发学生用除法计算来解决周期问题。

学生交流后,师生可以一起总结出解决时间周期问题的方法。

本环节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

“自主练习”第1题根据日历推算8月13日是星期几。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时,让学生说清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2题根据12月11日是星期五,推算元旦是星期几。

建议学生独立完成。

第3题是求“算一算在60天内有多少天在打鱼”先让学生明白这是个周期问题,了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周期是5天,然后独立解决。

这道题可以用60÷5=12,一共循环了12次,打鱼的天数是12×3=36天。

第4题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也属于“周期问题”,弄清楚本题的周期是4,然后独立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周期的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体会列举、推理、计算等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3.通过数学活动,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经历探究的过程,发现解决时间周期问题的规律,并会运用这个规律来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微课、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示周期现象的概念
谈话: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今天是什么日子?对,今天是3月31日星期二,再过一天是星期几?再过2天呢?再过3天呢?……再过7天呢?再过7天还是星期二,让我们继续数下去(课件呈现翻日历情境),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在数学上叫周期现象。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时间的周期问题(板书课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的日历翻到了4月16日星期四,请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信息?(课件出示情境图)
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1)4月16日到5月2日一共有多少天?
(2)5月2日这天是星期几?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并课件出示问题:5月2日这天是星期几?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中的时间改为现在的时间,而且运用翻动日历的动态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小华的生日是星期几呢?请同学们先静静地想一想,在1号作业纸上试一试,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预设:
(1)查年历卡的方法。

(2)列举法:
第一种:把从4月16日到5月2日所有的日期以及对应的星期几都一一写出来。

提问:还有不同的列举方法吗?
第二种:只写一组星期一至星期日。

追问:为什么你只写了一组星期几呢?
谈话:是啊,7天为一个周期不断重复出现,所以只写一组就可以了,你可真聪明!我们把不断重复的这一组就叫做一个周期。

谈话:对于这两种列举方法,你想说点什么?
(3)推算法:
重点提问:“为什么要加7呢?”
(4)根据周期进行计算
追问:谁听到他总天数16天是怎样求出来的?为什么要用16÷7?余数是2天,你为什么就能断定答案是星期六呢?
预设:16天里有2个周,还余下2天,4月16日是星期四,两周后还是星期四,余下2天,就要从星期四往后推算2天,所以是星期六。

2.借助课件,进一步梳理解题方法。

谈话:刚才交流的几位同学方法都很好,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请看大屏幕:
第一种查一查:
第二种列举法:
第三种推算法:
第四种计算法,并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16天里
有2个周,还余下2天,所以答案是星期六。

【设计意图】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畅所
欲言,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然后借助课件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形象直观的课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时间的周期问题的解答方法,充分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比较总结,提升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这些方法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梳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小结: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根据周期是7天的规律进行解答的。

做题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

2.借助微课,梳理方法。

谈话:同学们,其实我们今天学习的周期问
题并不陌生,二年级我们已经接触过了,下面通过
一段微视频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微课看完了,请同学们思考:在解决这两个周
期问题的时候都用到了算一算的方法,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相同点都是利用周期的规律进行解答,解答方法基本一致,就是先找周期,再列算式,最后看余数确定问题的答案。

不同点:今天学习的需要先算出经过的天数。

小结:看,刚才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出了周期问题的基本解题步骤:一找周期,二列算式,三看余数。

(板书3个步骤)
【设计意图】在学生得到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后,适时进行比较总结,沟通了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会了图形的周期问题的解答方法,今天又学习了时间的周期问题的解答方法,它是周期问题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所以在这里借助微课,将这些方法进行有效梳理,给学生形成一个知识串,帮助学生有效建模,从而使学生对周期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巩固算法,形成技能
1.2015年5月2日是星期六,6月1日是星期几?
重点交流: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2.李老师要把写着

丽、小军、小青四个人。

已知13号发给小红,28号发给谁?131号发给谁呢?
学生独立完成后,重点交流:这也是周期问题,周期是4。

【设计意图】顺延主题情境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承载练习,构成一个完整的情境串,不仅便于学生理解题意,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过程的轻松和快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觉、熟练地运用周期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内化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课堂延伸
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用刚学到的本领解决了生活中的周期问题,你们太厉害了!其实周期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还能想到哪些周期现象呢?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周期现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课堂总结,深化体验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赶紧和老师同学分享一下吧!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方面谈收获。

预设:生1:这节课我认识了周期现象。

生2:我学会了周期问题的解答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周期问题。

生3:这节课我又掌握新本领了,我真高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