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感染性发热及其诊断思路

合集下载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发热是指人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状态,常见于多种疾病。

在医学实践中,对于患者的发热症状,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与诊断,以找出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般情况下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

一、详细的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首先,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热情况,包括发热的时间、频率、伴随的症状,如头痛、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还要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

接下来,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情况,并对各个系统进行仔细观察。

二、常见病因的排查基于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的结果,医生首先要排除一些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等。

针对这些情况,医生可以进一步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液分析、血培养等,以明确病因。

三、涉及系统的特殊检查对于一些明确的系统相关病因,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疾病进行特殊检查。

例如,对于心脏病引起的发热,可以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发热,可以进行胃镜、肠镜等检查。

四、血液学与免疫学检查在发热时,血液学检查可以提供很多有益的信息。

例如,全血细胞计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的类型(白细胞升高表示细菌感染,白细胞降低表示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以反映炎症的程度,肝功能与肾功能的检查则能协助评估器官功能。

免疫学检查对于一些特殊的发热疾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结核病的诊断可通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结核抗体血清学检查;类风湿关节炎可通过ANA(抗核抗体)等的检查来辅助诊断。

五、影像学检查在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协助诊断。

例如,对于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胸部X线或CT扫描检查;对于疑似腹部疾病的患者,可以进行腹部超声或CT扫描。

六、其他辅助检查根据具体病例需要,医生还可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细胞学检查等,以帮助明确病因。

综上所述,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全面、细致地进行各项检查,以确保查找到正确的病因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试谈发热疾病的诊断思路

试谈发热疾病的诊断思路


运动或有疾病伴发热时:骨骼肌
• 散热器官:皮肤、肺(对流、辐射、传导、 蒸发)。
• 产热器官、散热器官均可直接导致发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发热的机理
•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前部:密集的温度感受器:散热

少数冷觉感受器:产热
• 后部:神经“情报”的整合处理部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 菌。 • 原发病灶:泌尿生殖道、肠道、胆道、腹 腔、盆腔。 • 临床特征:有基础病存在,急起寒战、高 热等感染中毒症状,早期出现休克。白细 胞总数增高或正常,但中性粒细胞升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 厌氧菌败血症 • 病原菌:脆弱类杆菌、梭性芽胞杆菌及消
二、发热的机理
• 人体的大部分发热均可能与致热源作用于 体温调节中枢有关
• 外源性致热源:病毒、支原体、衣原体、 螺旋体、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原虫、抗 原抗体复合物、致热类固醇(如尿睾酮)、 尿酸结晶等。
• 内源性致热源:IL-1、IL-6、IFN-α、IFN-β、 TNF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炎球菌。 • 原发病灶:皮肤软组织、呼吸道、静脉导
管等。 • 临床特征:病前健康,有皮肤软组织化脓
病灶,急起寒战、高热等感染中毒症状, 皮疹及迁徙病灶多见。外周血WBC明显升 高,N明显升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 病原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假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感染性疾病

ICU病人发热!解读

ICU病人发热!解读

体温变化与疾病
病人体温平稳后,近期突然上升需考虑? 有效抗生素停用过早 感染处出现局部脓肿形成 如肺炎合并肺脓肿、 胆囊炎合并胆道脓肿等。 合并二重感染 由于应用抗生素或病人免疫力受 抑发生霉菌感染。 新发菌株感染 常见于置入引流管的病人或ICU存 在交叉感染。 药物热 常表现为体温平稳数日后,再次上升。
热度、热型与疾病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发热可表现有:
• 低热〔又称微热,<38℃〕 • 中等发热〔38℃~39℃〕 • 高热〔39~41℃〕 • 超高热〔>41℃〕
常见热型有:
驰张热、稽留热、间歇热、再发热、不规则热等
低热
• 疾病处于恢复状态中
危重病人由于受到疾病的打击机体长时间的处于负氮平 衡状态,蛋白质合成严重缺乏,当机体从低反响状态逐步 恢复的过程中可以出现低热
〔6〕如果患者存在胸腔积液,并且临近肺组织有浸润或者 有其他依据疑心胸腔感染,而且也能安全的抽取,则应该 在超声引导下抽取胸水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常规培养〔Ⅱ 级〕。
ICU发热患者的大便检查
• 许多ICU病人会有由肠内营养或药物引起的腹泻,绝大多数肠源性发 热是由梭菌属引起,对腹泻开始前的60天内接受抗生素治疗或化疗的 病人出现发热或白细胞增多时都要疑心肠源性发热。
再发热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假设干天,周期的互相交替。可见 于回归热、鼠咬热等。
间歇热
体温突然上升至39℃以上,常常伴有恶寒或寒战,历时数 小时后降至正常,大汗淋漓,过一至数天后体温又突然升 高,如此反复发作,此热型最常见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不规则热
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该类发热在ICU较常见 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 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及风湿热等。

发热的诊治思路

发热的诊治思路

发热的诊治思路热量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之一。

正常情况下,人体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通过热量的产生和散发来调节体温。

然而,当人体发生疾病或感染时,体温调节系统可能会失衡,导致发热的现象出现。

发热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是很多疾病的表现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准确诊治发热的病因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病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探讨发热的诊治思路,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应对发热患者。

一、病史询问与初步体格检查在诊治发热患者时,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发热开始的时间、频率、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可能的病因。

同时,还需要进行初步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观察皮肤颜色以及检查全身各系统的情况等。

体格检查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帮助确定疾病的可能性。

二、常见的发热病因1. 感染性疾病:感染是最常见的发热病因之一。

细菌、病毒、真菌等的感染都可以导致发热。

例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等都可能导致发热。

2. 免疫性疾病:某些免疫性疾病也可引起发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这类疾病通常伴有其他的免疫反应,如关节痛、皮疹等。

3. 肿瘤:恶性肿瘤也是引起发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肿瘤会释放出细胞因子,导致发热现象。

4. 药物热:一些药物使用后,也会引起发热反应。

例如,某些抗生素、镇痛药等都可能导致体温升高。

三、实验室检查为了明确发热的病因,医生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培养等。

血常规可以提供关于炎症指标的信息,尿常规可以排除泌尿系统感染,血培养可以帮助寻找感染的病原体。

此外,还可以进行其他特殊检查,如病毒学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四、辅助影像学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还需要进行辅助影像学检查来协助诊断。

例如,胸部X线、腹部B超等检查可以帮助排除或确定感染的部位。

有时,还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如CT扫描、MRI等。

五、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根据病因的不同,发热的治疗也会有所不同。

发热的鉴别诊断

发热的鉴别诊断

治疗:退热剂的应用
退热剂会改变热型,影响诊断与预后的 判断
可高热所致的病理反应和损害 退热剂降温应审慎,体温骤然下降伴大
量出汗时,可导致虚脱或休克。 物理降温也可作为紧急降温措施
常见FUO:结核病
可无肺部粟粒状X线征象及肺外局部表现 胸部X线检查常示轻度进行性渗出 常伴血沉增速和贫血 结素试验阴性可达半数患者 痰液涂片抗酸杆菌阳性仅占1/4~1/2患者 肺、肝和骨髓活检发现结核结节可占粟粒性结
核的80%~90%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常见细菌培养阳性 快速诊断:PCR和抗-TB
常见FUO感染病因:腹腔内脓肿
不同部位有不同表现 肝、腹膜内腔脓肿或慢性胆囊炎:腹痛(压痛)、
恶心、呕吐或腹泻 老年患者:亚急性过程
-少有症状和体征 -病程较长 继发特定部位的脓肿 克隆病:腹膜内腔和腹膜后腔脓肿 - 感染性心内膜炎、胆道疾病和胰腺炎:脾、 肝及胰腺脓肿
失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诊断:程序
全面的病史采集 仔细的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特殊检查
诊断:误诊原因
未正确利用现有发现 未及时进行适当检查 错误分析检查结果
诊断:病史
饮酒史 医疗史(药物史、输血史及外科手术史) 职业暴露史 动物接触史 旅游史 家族史

诊断:体格检查
约60%的体检异常发现可导致正确诊断 轻微肿大的甲状腺(甲状腺炎) 牙周病或牙齿松动(牙脓肿) 玫瑰疹(伤寒) 随体位改变的心杂音(心房粘液瘤) 轻度肝脾肿大(伤寒、疟疾) 肛门部疼痛(肛周脓肿)
不能除外疟疾者以荧光技术重复检查疟原虫 肥达反应 血培养(3次)及尿培养
诊断:检查步骤II
对年轻患者查HIV 布氏杆菌病流行地区查布氏杆菌凝集试验 对有关节痛、皮疹者查类风湿因子(RF)、抗核

发热诊断思路

发热诊断思路

发热分类
低热:37.3 ~ 38 ℃ 中度发热:38.1 ~ 39 ℃
高热:39.1 ~ 41 ℃ 超高热:> 41 ℃
生理状态
儿童因高代谢状态,可比成人略高,老年人低代谢率比 成人低;个别人体温可比正常范围略高或略低0.5℃。
早上略低,下午略高,波动范围不超过1℃。 妇女在排卵期和妊娠期体温较高,月经期较低。 不同环境也会影响体温的波动。
经验性治疗遵循的基本原则
3.持续或反复发热,病程长,疑诊风湿性疾病而又无法确诊时,或检查过程中 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者,可进行经验性糖皮质激素治疗。 4.对于高热患者,除必要的物理方法降温外,可短时应用解热镇痛药,此外, Naproxen(萘普生)只降低恶性疾病的发热,而对感染性疾病无效,可用作鉴 别诊断。
发热的诊治思路
目录
CONTENT
发热的病理生理 发热的热型 发热伴随症状体征的提示 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 发热诊断思路遵循原则 发热经验性治疗原则 病例分析 体会
发热定义
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 状态,维持人体体温在相对恒定的状态。
口温:36.3-37.22℃ 直肠内温度比口腔约高0.3-0.5℃ 腋窝温度比口腔约低0.2-0.4℃
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药疹; 结膜充血:多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 单纯疱疹: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流脑、流感;
热伴随症状或体症的提示
淋巴结肿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 肝脾肿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结缔病;
出血:重症感染、某些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败血症;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流行性型脑炎、斑疹伤寒; 先昏迷后发热:脑出血、巴比妥中毒等。
经验性治疗遵循的基本原则

发热原因待查诊断思路

发热原因待查诊断思路

发热原因待查诊断思路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或内部异常情况的一种生理反应。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体温范围介于36.1℃和37.2℃之间,超过此范围即可被视为发热。

当出现发热症状时,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来确定可能的发热原因。

以下是一个可供参考的发热诊断思路。

1.全面了解病史:首先,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特殊暴露风险、用药史、旅行史等信息,以排除感染性疾病或其他潜在原因。

2.体格检查:医生需要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包括检查心肺听诊、腹部触诊、淋巴结肿大、皮肤疹和其他特殊体征等,以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病理变化。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等)、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可以提供关键的信息。

特定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的特异性检测(如血液培养、病毒检测、抗体测定等)也可能需要进行。

4.影像学检查:根据临床需要,可以进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发现可能的异常情况。

5.其他特异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免疫学检测、基因检测等,以排除或确定潜在疾病。

基于上述诊断思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发热病因:1.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病毒感染(如流感、登革热等)、真菌感染等。

2.免疫系统相关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肿瘤相关疾病等。

4.恶性肿瘤:一些肿瘤,特别是血液系统肿瘤,常伴有发热。

5.药物反应:一些药物使用可能导致发热,例如抗生素、非甾体消炎药等。

6.结缔组织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

在对患者进行发热原因的待查诊断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逐步缩小可能的病因范围,进一步进行特异性检查以确定最终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发热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可能有多种潜在原因,因此在进行诊断时应综合考虑其他临床表现,以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从而确定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

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
2、斑疹伤寒、回归热、白喉、流脑等流行于 冬春季节;
3、伤寒、乙脑则流行于夏秋。 4、麻疹、猩红热、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病愈
后常有较牢靠免疫力,第二次发病可能性 甚少。
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
第16页
5、中毒型菌痢、食物中毒病人发病前 多有进食不洁食物史。
6、疟疾、病毒性肝炎可经过输血传染。
7、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发烧,要注意药
非功效
炎、慢性盆腔炎等)、慢性病毒性肝炎、CMV感染、 梅毒等
性疾病
非感染
甲亢、结缔组织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原因未 明肠炎、血液病、恶性肿瘤、间脑综合征、原发性 选择性IgA缺点病等
功效性 疾病
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
月经前低热、妊娠期低热、夏季微热、神经功效性微热、 感染后低热等
第31页
长久低热
长久低热者如伴有血沉显著增快,普 通不能用功效性疾病解释,而应考虑结 核、肿瘤或结缔组织病等可能。
2. 注意发觉“定位”线索,对可疑诊疗作初步分类
不论是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往往含有其常见受累部位,即 含有一定特征性“定位”表现
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
第11页
第二部分 诊疗步骤
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
第12页
采集病史与体格检验
有放矢标准
“重复”标准
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
第13页
一、有放矢标准
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
● 发烧定义
腋温超出37℃尤其超出37.2℃,而且一日内体温变动超 出1.2 ℃即可视为发烧。
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
第3页
发烧机理
平静时:骨骼肌、肝脏 产热器官
运动或有疾病伴发烧时:骨骼肌为主
甲亢、猛烈运动、惊厥、癫痫连续状态等
直接造成 发 热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

背痛
颈痛
布氏杆菌病、亚急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一过性动脉炎、化脓性颈静脉炎
体格检查常是诊断的关键

应全面而细致-甲床、各淋巴结区、外阴、肛门 等 均不要遗漏

要重视新出现的尤其是一过性的症状和体征
颞动脉肿大 面部疼痛
鼻窦炎 牙龈脓肿
淋巴结肿大
颞动脉炎 结膜瘀点 SBE
口腔溃疡/面部皮疹
淋巴瘤 TB CMV





断:下颌骨肿物、左颌下间隙感染、骨髓炎
疗:左下颌骨病灶摘除术+4、5、6牙拔除术 先后2次左侧下颌骨病灶刮除术

术后病理:局灶性骨髓炎,骨边缘不规则吸收
间断抗生素与地塞米松治疗 治症状能暂时好转。
图1. 2010-3-25(江阴市人民医院)左侧下颌牙槽骨内低密度影,见箭头所指处。
2010.7-2011.10
静脉插管
SLE
皮疹/虫咬痕 立克次体病 病毒性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莱姆病 出血点
败血症 TB、CA HIV 系统性血管炎
肝肿大 恶液质
SBE
片状出血 欧氏结节、Janeway损害
SBE 淋巴瘤 肝脓肿 肝炎 肝癌
局灶性腹块 腹腔脓肿 消化道肿瘤
(足部检查意义相同) 脾肿大
淋巴瘤 疟疾 SBE SLE CMV/EB
前列腺肿大
前列腺炎
外周神经病变
结节性多动脉炎
SBE的结膜瘀点
Jane-way 损害
Oslers 结节
实验室检查的作用

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必要时应反复送检以提高阳性率 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和应用 重视创伤性检查的价值

发热鉴别诊断

发热鉴别诊断

发热待查首次病程录患者因反复发热1年入院,考虑为发热待查,发热有两大病因:一为感染性疾病,二为肺感染性疾病。

一、感染性疾病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反复发热,有咳嗽、咳痰,查血象示中性粒细胞偏高,胸片示肺炎,但抗生素使用后体温下降不明显。

患者发热、咳嗽、咳痰,肺结核感染不能排除,但患者否认结核接触史,进一步查结核抗体、痰找结核杆菌、PPD试验排除。

2.胆道、肠道感染:患者查体巩膜无黄染,皮肤无黄染,胆囊区无压痛,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无腹痛、腹泻,故暂不考虑。

待肝功能、大便常规结果回报。

3.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血象示中性粒细胞偏高,不能排除尿路感染,患者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查体无肾区叩击痛。

待尿常规结果回报以排除。

4.皮肤感染:患者无皮肤局部破溃,故皮肤感染暂不考虑。

二、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为老年女性,长期发热,抗生素使用后效果不明显,有心包积液,明显消瘦,故非感染性疾病不能排除。

1.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目前无皮疹、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症状,进一步查自身抗体、抗“O”、类风湿因子以排除。

还需排除甲亢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进一步查甲状腺激素、进一步分析。

2.血液系统:患者有淋巴结增大,反复发热,淋巴瘤不能除外,但患者入院查体未见瘀斑,肝脾肋下未及,故暂不考虑。

必要时可行骨穿证实。

3.肿瘤:患者为老年女性,无肿瘤家族疾病,进一步查肿瘤标志物,腹部超声检查以排除。

发热待查主治医师查房发热待查主任医生查房患者因反复发热2周余入院,考虑为发热待查,发热有两大病因:一为感染性疾病,二为肺感染性疾病。

一、感染性疾病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反复发热,有咳嗽、咳痰,查血象示中性粒细胞偏高,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故急性支气管炎可能,但抗生素使用后体温下降不明显,与急性支气管炎不符。

患者发热、咳嗽、咳痰,肺结核感染不能排除,但患者否认结核接触史,入院后查结核抗体阴性、痰中未找到抗酸杆菌,PPD试验阴性。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和合理治疗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和合理治疗

心房粘液瘤、CNS肿瘤、 myelodysplastic disease
感染性
肺外结核(肾结核、结核性脑 膜炎、粟粒状结核)、腹腔脓 肿(膈下脓肿,阑尾旁脓肿、 结肠旁脓肿、肝脓肿)、盆腔 脓肿、亚急性心内膜炎、非结 核分枝杆菌感染、 permanently placed central IV line
背痛
颈痛
布氏杆菌病、亚急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一过性动脉炎、化脓性颈静脉炎
体格检查常是诊断的关键
应全面而细致-甲床、各淋巴结区、
外阴、肛门 等均不要遗漏
要重视新出现的尤其是一过性的症状
和体征
颞动脉肿大 面部疼痛
鼻窦炎 牙龈脓肿
淋巴结肿大
颞动脉炎 结膜瘀点 SBE
口腔溃疡/面部皮疹
淋巴瘤 TB CMV



发热机制

调定点理论
有致热原性发热
内源性致热源、外源性致热源

无致热原性发热
体温中枢、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植物神经紊乱

对躯体的影响
FUO病因构成
感染性疾病
10% 20% 40%
结缔组织-血管性 疾病 肿瘤性疾病 原因不明
30%
发热的病因虽极为复杂 但如能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详尽的体格检查以及 必要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绝大多数的发热病因可以查明
静脉插管
SLE
皮疹/虫咬痕 立克次体病 病毒性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莱姆病 出血点
败血症 TB、CA HIV 系统性血管炎
肝肿大 恶液质
SBE
片状出血 欧氏结节、Janeway损害
SBE 淋巴瘤 肝脓肿 肝炎 肝癌
局灶性腹块 腹腔脓肿 消化道肿瘤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及策略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及策略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及策略一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和流行病学1. 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不明原因发热定义为反复发热超过38.3℃,持续3周以上,其中至少1周住院系统检查仍病因不明。

针对FUO深入细致的检查,至少包括以下方面:①病史:详细询问病史、反复体格检查;②常规化验:血尿常规(包含显微镜检)、肝肾功能、电解质、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③特殊化验: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RF)、铁蛋白、3次血培养(用抗生素前)和尿培养、病毒(CMV、HIV)、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结核菌素试验;④影像学:胸片,腹部超声。

经过上述检查如果仍未明确诊断,才考虑FUO。

2. 不明原因发热的传统病因文献报道FUO的病因至少有200余种。

常见原因包括(:①感染:细菌感染,如布氏杆菌病、伤寒、结核等;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真菌感染,如曲霉、耶氏肺孢子菌。

②结缔组织病(非感染炎性):类风湿关节炎(RA)、脊柱关节病(Sp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大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病、显微镜下多动脉炎、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PMR)、炎性肌病、成人Still 病;③肿瘤:淋巴瘤、血液病;④内分泌疾病: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⑤其他:功能性低热、药物热、伪装热等。

导致FUO的感染性疾病病因之所以难以确定,主要在于三方面:①感染部位比较隐匿,例如心内膜感染;②致病微生物为非典型病原体,如巴尔通氏体、利什曼原虫等;③结核: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

此外,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病导致的FUO占主导地位。

在肿瘤性疾病中,目前认为导致FUO最常见的病因是淋巴瘤,临床表现隐匿。

其他疾病,如急性甲状腺炎、药物热等,临床中也要进行充分鉴别。

文献显示,1964—2007年期间,在诊断的发热患者中,感染比例逐年下降,FUO的病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

在我国历年诊断的发热患者中,感染患者仍然占大部分,然而FUO 患者也在逐年增多。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 (1)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 (1)
毒感染可能性大;伴有寒战者,细菌感染:胆、肺、泌 、生殖;
发热但感染中毒症状不重者,要考虑非感染性疾病 如结缔组织疾病、肿瘤等的可能。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
鉴别诊断要点
(5)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结核、传单、淋巴瘤; (6)发热伴肝脾肿大——肝脓肿、肝结核、肝包虫病
、伤寒、疟疾、淋巴瘤等。 (9)发热伴外周血WBC增高——G+细菌感染、传单、 出
感染类型
FUO
非感染性发热 结缔组织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实体肿瘤
• 人体在过敏条件下,对许多平时不过敏的物质也易产生过 敏反应。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
药物热的临床特征
• 一般于用药后7~10天出现,短者仅48~72小时; • 起病常为原发疾病所致发热掩盖; • 热型无特殊; • 可伴有药物疹、关节肌肉疼痛等表现; • 病程后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轻到中度增多; • 一般停药后24~72小时热退,但退热时间与药物代谢 和排泄速度有关。
感染病科 刘玉元
2020.06.11
内容提要
1
发热待查(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病因、 特点
2 发热待查(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
01 发 热 待 查 ( 不 明 原 因 发 热 ) 的概念、病
PA R T 因、特点
不明原因发热(FUO)
体温多次>38.3℃; 发热时间持续≥3周; 经≥1周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后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
Gram negative(革兰阴性)
(1)危险因素:肝硬化,尿毒症,糖尿病,风湿性疾病, 恶性肿瘤和有创检查
(2)原发病灶: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及胆道感染 (3)发病年龄:新生儿、年老体弱者 (4)发热:寒战多见,间歇热甚至体温不升 (5)血常规:WBC正常或升高,N升高 (6)皮损:少见 (7)迁徙病灶:少见 (8)休克:多见,早期事件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4、感染性心内膜炎
中、长程发热伴感染中毒症状,心脏可闻及2-3 级以上杂音, 贫血、皮肤粘膜可见出血点(Roth 点),手掌及指掌面Osler结节, 可出现心、肺、 肾脏、胃肠道栓塞的表现,脾肿大。外周血WBC 升高,N升高,血培养阳性等。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包括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膜 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寄生 虫性脑膜炎等。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内容提要
一、发热的定义、机制、类型 二、发热查因的概念、病因、特点 三、发热查因的诊断思路
一、发热的定义
●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平均体温37.0 ℃,波动范围36.2~37.5℃ 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
● 发热的定义
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 超过1.2 ℃
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 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 处于高温环境中
发热的机理
•发热可作为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
•发热的目的:
机体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 利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机体 克服病理生理状态,恢复健康的一个手段,是机体的 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发生机制
1、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
3.厌氧菌 Anaerobe
• 1)多为复数菌感染 • 2)10~40%患者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 3)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和迁徙性脓肿
4.真菌 Fungus
• 1). 近年来发生率增高 • 2). 患者常有免疫受损 • 3). 一般为重叠感染且常为基础疾病掩盖 • 4). 部分患者尸检才确诊
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局灶感染
淋巴结受累 •有些病例肿大的淋巴结甚至可以一过性自行缩小,
易误诊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发热的高低不一定呈正比 •病理诊断困难:淋巴瘤,淋巴结核,组织坏死性淋 巴结炎

诊断学基础课件--发热、抽搐、意识障碍

诊断学基础课件--发热、抽搐、意识障碍
梗死或肢体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热。 ③大量组织坏死及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
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一、病因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 热、结缔组织疾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严重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而引起的低热等。
二、发热机制
发热机制示意图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03 文档.doc
二、发热机制
(二)非致热原性发热 此类发热不是由致热原所致,常 见于:
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②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③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炎)。
三、临床表现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常 见于中暑、安眠药中毒、颅脑出血、外伤、炎 症等。
6.脑神经功能紊乱(功能性发热)
二、发热机制
(一)致热原性发热 1.外源性致热原 致热原包括:①各种病原体及
其产物;②炎性渗出物机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 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等。 2.内源性致热原 又称白细胞致热原,主要包括 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干扰素(IFN)等。
症状学
发热
一、病因
(一)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 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一、病因
(二)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 ①机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
内出血、大面积烧伤等。 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的心、肺、脾等脏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潮红,软腭、腋下有散在针尖大 小出血点,腋下、胸背部皮肤可有搔 抓样条痕出血。患者逐渐出现血压降 低、尿量减少、出血和明显的神经系 统症状。患者可以出现酸中毒、高血 钾,甚至尿毒症。经过1~4天后,患 者尿量逐渐增多,全身症状明显好 转。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升高,淋 巴细胞增多。尿中可有蛋白质、红细 胞或者管型。疾病不同阶段可以出现 血钾升高或者降低。纤维蛋白原、凝 血酶原时间等可有异常。血肌酐、尿 素氮可升高。肾综合征出血热IgM型 和IgG型抗体均可阳性。本病应注意 与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钩端 螺旋体病鉴别。 病毒性肝炎 我国以甲型和乙型 肝炎较为常见。病毒性肝炎起病可急 可缓,多为中度或者轻度发热,偶有 高热,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差、厌 油、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和腹胀 等,肝区可有疼痛。可在1~2周内达 到高峰期后逐渐出现黄疸,尿色加 深,巩膜和皮肤黄染加重,多于数日 内或者2周内达到高峰。黄疸逐渐消 退后患者食欲和精神好转。重症肝炎 则表现为高热、极度发热和严重的消 化道症状,有出血倾向。部分患者不 出现黄疸。 实验室检查见白细胞正常或者稍 低,淋巴细胞相对较多,重症患者中 性粒细胞也可以升高。转氨酶以 ALT升高为主,胆红素升高,尿胆素 原与尿胆红素阳性,可有凝血酶原时 间延长等凝血功能的改变。免疫学检 测有特异性方法。 艾滋病 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免 疫缺陷性疾病,主要经过性接触、血
呈节段分布的多种形态的浸润阴影。 确诊依赖于IgM型抗体的检测。病情 一般呈自限性,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 生素治疗。
夏秋季节可见的发热 细菌性痢疾 是由志贺菌引起的 肠道弥漫性纤维渗出性炎症,主要经 过消化道感染。 潜伏期多为1~2天,起病急,畏 寒发热,体温38℃~39℃,以左下腹 腹痛多见,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 血便,每日可达10余次。重症患者起 病急骤,高热,呕吐,大便频繁,腹 痛剧烈,里急后重明显,脱水严重, 血压降低,四肢寒冷,全腹压痛,甚 至出现休克。儿童可有中毒性菌痢表 现,在腹痛腹泻未出现之前就出现高 热、精神萎靡、四肢冰冷和惊厥,可 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中毒性菌痢以 重度毒血症、休克和中毒性脑炎为主 要症状,消化道症状相对较轻。实验 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轻度升高,重症患 者可显著升高。便常规检查发现黏液 脓血样便。 伤 寒 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 传染病,表现为持续高热、腹部不 适、肝脾肿大、白细胞降低,部分患 者有相对缓脉和玫瑰疹。 多数起病缓慢,以发热、头痛、 全身不适、腹痛为表现,随病情进 展,体温阶梯状上升,可有肝脾肿 大。随后体温持续高于39℃,呈稽留 热或者弛张热,神情淡漠,腹痛腹 胀,部分患者前胸部或者上腹部出现 玫瑰疹。病程第3周后,体温数日内 逐渐下降至正常。轻型以发热为主要 表现;重型起病急骤,出现超高热, 休克,中毒性脑病等,病情危重。血
感染性发热的诊断程序 第一步 要确定患者是否属于感 染性发热。一般情况下,非感染性发 热患者的原发病出现在先,而发热症 状出现在后。 第 二 步 通 过 发 热 出 现 的 季 节 性、地域性和伴随症状确定疾病类 型。具有季节性特点的疾病,如非典 型肺炎(SARS、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 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痢
以咳嗽为主要伴随症状的发热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主 要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疾病, 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腺病 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都可以引 起。起病较急,可有或没有发热,可 有低热或者高热。伴有咽干,不适, 疼痛,流涕等症状。若不伴有细菌感 染,白细胞计数一般不高或较正常稍 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治疗采取对 症措施。并发细菌感染的加用抗生 素。 细菌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主 要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 起,医院获得性肺炎主要由肺炎球菌 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细菌性肺炎占 成人肺炎的80%。 患者多以寒战高热起病,体温多 在38℃以上;面部潮红,皮肤干燥灼 热,口角可有单纯疱疹,咳嗽,咯 痰;患侧胸部疼痛,咳嗽或者深呼吸 时加剧;呼吸频速,甚至呼吸困难、
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具有 地区性特点的疾病,如肾综合征出血 热(鼠疫高发区)、病毒性肝炎(肝 炎传染区)、艾滋病(吸毒人群聚集 区)、结核菌感染(结核病传染区) 等;通过伴随症状可鉴别的疾病,如 咳嗽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肺 炎、肺结核等,心悸可见于感染性心 内膜炎、风湿热等。感染性发热的诊 断思路见文末附图。
气、呼吸困难,甚至呼吸窘迫、呼吸 衰竭等表现,可伴有其他脏器的功能 损害或衰竭。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 正常或降低。X线胸部检查在起病时 就可以出现肺部阴影,少数患者在发 热后出现肺部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 或呈网状改变,多叶或者单侧出现, 多先发生在肺下野。随着病情发展, 支气管阴影增粗至棉团状,迅速扩 散,重症患者在2~3天就可波及全 肺,形成“大白肺”。患者的X线表 现可与症状、体征不符。缓解期阴影 吸收缓慢,大多要经过2~3周时间, 部分患者在吸收过程中病情反复。少 部分患者需经过高分辨CT发现肺部阳 性体征。患者体内可出现特异性抗 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是由脑膜 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部 分患者起病时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 状,低热、咽痛、轻咳等,但大部分 患者没有症状。随后患者出现突发高 热,39℃~40℃,寒战,头痛,食欲
CHINESECOMMUNITYDOCTORS
现为急骤起病,且病情较凶险。因此 不能以发病的急缓作为重要的鉴别诊 断依据。其次观察热型对诊断很有意 义。大多数病例发热的高低、热型和 间歇时间与诊断无关。应注意以下几 点。 ·体温单和医嘱记录单中往往隐 藏着重要的诊断线索
·切勿滥用退热药 如果体温曲线变化呈阶梯式下降 趋式,提示治疗得当,病情处于恢复 阶段;如果体温曲线呈波峰波谷交替 出现,提示:①用药剂量不足或出现 耐药菌株;②可能出现真菌等二重感 染,尤其是应用广谱抗菌药时;如果 体温曲线呈阶梯式上升趋式,提示:
冬春季节可见的发热 非典型肺炎(SARS) 严重急性 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SARS病毒引 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或者 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传染性强,传 播快,潜伏期短,病死率高,具有一 定的自限性。可散发或者流行。 感染SARS病毒后,经过4~5天 (1~14天)潜伏期,出现发热(一 般>38℃)和咳嗽(多为干咳),可 伴有畏寒、乏力、肌痛、关节痛、腹 泻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憋
紫绀。也可以有全身症状,如头痛、 乏力、恶心、呕吐等。重症患者可能 出现败血症、休克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中 性粒细胞在80%以上。痰涂片或者痰 培养可获得病原学证据。胸片可见肺 叶或者肺段的实性变或者大片渗出性 阴影,部分患者可有胸腔积液。 根据肺炎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 验室和X线检查,容易初步诊断。注 意与其他疾病鉴别,如干酪性肺炎, 肺脓肿、肺结核等。 结核菌感染 肺结核多表现为长 期低热,午后或者傍晚发作,次晨恢 复正常,或者患者在轻微活动后体温 轻度升高,但休息半小时后体温仍不 能恢复;部分患者出现稽留热和弛张 热。夜间盗汗,消瘦、乏力、咳嗽、 咯血、胸痛、气急等。急性粟粒性肺 结核可以出现高热,出现大量胸腔积 液,可有显著呼吸困难。可出现肠结 核和腹膜结核、肾脏结核,结核性腹 膜炎。 患者血象通常无改变,有时白细 胞增高或减低(多见于重症);还可 有贫血。血沉快多见于活动性结核。 痰涂片或者痰培养可见结核菌。肺结 核在X线检查上可见病变部位大多位 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CT检查对 于发现微小病灶有意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由EB病 毒引起的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性病 变,主要表现为发热,38~40℃左 右,弛张热或者稽留热,热程数日到 数周;咽痛,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 肿大和皮疹;白细胞正常或者减少, 约2周后上升,淋巴细胞增加,异型 淋巴细胞大于10%,血清中可测到 EB病毒抗体。本病可以自愈,治疗主
常规可见白细胞轻度降低,中性粒细 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消失。肥达试 验阳性。血培养或者骨髓培养可获得 病原菌。 原因不明的高热持续1~2周时都 应考虑此病。检出致病菌是惟一的确 诊依据。特殊的中毒面容,肝脾肿 大,相对缓脉,白细胞计数减少,嗜 酸性粒细胞消失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需要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如病毒 性感染、疟疾、结核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 由乙型脑炎病 毒引起,多在夏秋两季流行,集中于 7~9月,潜伏期大多为10~14天。乙 脑常急性起病,体温急剧上升到39 ℃~40℃或以上,伴头痛、颈项强 直、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起病之初 就有嗜睡,甚至昏迷。随病情发展, 体温维持在高水平,甚至出现超高 热,神志不清,昏迷,重症患出现全 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者强直性瘫 痪。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中 性粒细胞占80%以上,嗜酸粒细胞比 例下降。脑脊液压力轻度升高,清亮 或微混,白细胞计数增加,蛋白质可 轻度升高,氯化物正常。血清学检查 可见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升高。血清 中不易分离出病毒。乙型脑炎需与中 毒性菌痢、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化脓性 脑膜炎等疾病鉴别。
①细菌感染的诊断可能有误;②感染 菌可能对所用抗菌药耐药;③可能出 现药物热。 许多患者在病程中曾使用过多种 抗菌素,因此详细了解用药时间与体 温曲线变化情况可能会发现重要的诊 断线索。
不同类型的感染性发热及其诊断思路
任何病原体(病毒、支原体、衣 原体、细菌、真菌、原虫等)侵入人 体都可以造成发热。发热是感染性疾 病特别是传染病的重要症状。
具有地域性特点的发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即流行性出血 热。主要表现为发热、低血压、出血 及肾功能损害,是由汉坦病毒引起。 发热期起病急骤,畏寒、高热, 热型以弛张型为主;头痛,腰痛,眼 眶痛;球结膜水肿充血,面颈部、上
13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17期(第20卷总第263期)
CHINESECOMMUNITYDOCTORS
12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17期(第20卷总第263期)
减退,神志淡漠,伴有瘀点或者瘀 斑,病情严重者瘀斑有增大趋势。持 续1~2天后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持续 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喷射状呕吐, 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暴发型患者起病 急骤,突发高热,寒战、头痛、呕 吐,严重者体温下降,出现休克和循 环衰竭。慢性败血症型不多见,病情 迁延数月,患者间歇性畏寒,寒战, 发热,关节疼痛,每次发作12小时左 右缓解,间隔1~4天后再次发作。 血常规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 占80%以上。重症患者白细胞不高或 降低。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明显 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显 著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瘀点涂片 或脑脊液涂片可发现脑膜炎球菌。 本 病 应 注 意 与 其 他 化 脓 性 脑 膜 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 非典型肺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 体肺炎 军团菌肺炎患者常为亚急性 起病,也可急骤起病,出现畏寒、发 热,高热寒战明显,部分患者出现缓 脉。痰中带有少量血丝或者血痰。约 半数患者在早期有腹痛、腹泻和水样 便,也可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焦虑、 瞻妄。胸片见肺下叶有浸润阴影,治 疗时阴影仍可能继续进展,阴影吸收 较慢。免疫学上军团菌抗体可用于检 测。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支原体肺炎占到非细菌性肺炎的 1/3,秋冬季节发病较多,多伴有咽 炎和支气管炎。经空气飞沫传播。通 常起病缓慢,发热,乏力,咽痛,食 欲不振,肌痛,阵发性刺激性咳嗽, 偶有胸骨下疼痛。发热多持续2~3 周,咳嗽可持续更长时间。白细胞计 数正常或者偏高,以中性粒细胞为 主。血清支原体抗体可升高。X线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