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6.1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一般在未 指明具体 单质时, 习惯上用 碳,如 “炽热的 碳”
“当碳燃 烧时”。
13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木炭主要是由石墨的 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 它具有吸附能力。
利用木炭的这个性质 可以收集到炭黑 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 里的色素,也可以用它来吸 附有异味的物质。
讨论:你认为吸附的 电 过程是物理变化, 子显微 镜下看 还是化学变化呢? 到的木 你的根据是什么? 炭结构
如果将1 cm3的 木炭的表面积平铺开 来,约有一个标准足 球场那样大。
18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木炭的用途
活性炭的用途
冰 箱 去 味 高性能木炭填充的枕头 剂
木炭做成的 小盆饰
活性炭
防毒面具
辅助 材料
活性炭的吸附 作用比木炭还
活性炭 要强,防毒面
具里的滤毒罐 就是利用活性 炭来吸附毒气
滤毒罐 的。
16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木炭和活性炭都是由石墨的 微小晶粒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17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2、石墨
是一种深灰色的
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
的细鳞片状固体。
石墨很软,熔点 高、有滑腻感。在纸 上画过能留下深灰色 的痕迹。
此外,石墨还具 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9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石墨中碳原子呈平面层 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作 用力小,所以石墨能导 电、且质软、有滑腻感。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氧化碳
主要用途 作气体燃料和冶 制 汽 水 , 作 制 冷 剂 金工业的还原剂 灭火,气体肥料 造成温室效应 对 环 境 的 污染空气 影响
可燃性 可燃:
还原性 有还原性:
化 学 性 质
2 CO + O2点燃 2 CO2
一般情况下,既不燃 烧,也不支持燃烧
无还原性,有较弱的 CO +CuO 加 热 Cu + 氧化性: CO2 与水反应: CO2 +H2O == H2CO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人、动物的呼吸作用及化石燃料的燃烧
氧气
2.温室效应:(1)概念: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膜那样,使地面吸 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 (2)危害:全球气温上升 ,两极冰川融化 ,海 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 农业减产等。(3)防治措施:减少使用 煤、石 油、天然气 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 如 风能、潮汐能 地热能等;大力植树造林、 禁止乱砍滥伐。 【要点提示】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二氧 化碳能参与大气中的碳循环,是氧气的间接来 源。但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导致“温室 效应”,会影响环境,但不是空气污染物。
二、类型题
类型一 碳的单质 1. 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 者。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再经过热还 原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 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砷和石墨 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
与 水 反 不能与水反应 应 与 石 灰 不发生反应 水反应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木炭+氧化铜 澄清的石灰水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识总结 课题一 金刚石、石墨、C60一、碳的几种单质1. 金刚石(C )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 石墨(C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1)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电刷等。
注意:铅笔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2)无定形碳: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活性炭、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于:制糖工业、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
3. C 60 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 和CO 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 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 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 碳具有可燃性:C+O 2CO 2(充分燃烧) 2C+O 22CO (不充分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 碳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冶金工业。
2Fe 2O 3+3C 4Fe+3CO 2↑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C+2CuO 2Cu+CO 2↑ 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课件
(Ⅱ)喷水
(Ⅲ)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Ⅳ)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Ⅰ 向小花上喷稀醋酸
Ⅱ 向小花上喷水
结论:水不能使 紫色纸花变红色; 醋酸溶液能使紫 色纸花变红色。
Ⅲ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 Ⅳ 向二氧化碳中放入喷水后的小花
将第四朵红花取出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现象与分析
Ⅰ
Ⅱ
Ⅲ
Ⅳ
现象
变红
不变
不变
变红
A
B
C
D
E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1.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
二
2↑
氧
2.实验装置
化
碳
制
取
的 研 究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先固后液)
③收集气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实验步骤 ④验满
⑤检验气体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相 关性质、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剂。
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 于铜、铅、锌、钛、锑、汞 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
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用于 防毒面具,作吸附剂
制造油墨、油漆、鞋油和颜 料等,橡胶制品的填料
4. 神奇的碳单质—— C60
(1)C60是一种分子。 (2)每个C60的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 (3)C60分子的结构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B、D】
三、实验室制取CO2的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先固后液) ③收集气体 ④验满 ⑤检验气体
木条熄灭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化学必背思维导图+知识手册
《元素化合物》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单质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比较碳原子构成碳原子构成2.无定形碳①木炭: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用于除去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作冰箱去味剂等。
①活性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强。
用于防毒面具滤毒罐中过滤毒气,制糖工业中白糖脱色,用于净水器、冰箱除味剂,环保活性炭包等。
①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①炭黑:制造黑色染料,油墨,油漆等,添加到橡胶里做补强剂,增强耐磨性。
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2.可燃性(作燃料)3.还原性实验 注意 事项①火焰加金属网罩的目的: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①实验结束后,先撤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的目的: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热的试管。
①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中的粉末倒出的原因:防止热的铜接触空气又被氧化。
实验装置及现象结论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 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生成了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 + 2CuO 2Cu+CO 2↑三、氧化还原反应1.分析2.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 + CO 22CO (吸热反应)四、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工业制二氧化碳煅烧石灰石: CaCO 3高温CaO+CO 2↑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1)药品: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均为混合物) (2)反应原理: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3)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4)验满方法:CuO 失去氧元素,有氧化性,是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C 夺取氧元素,有还原性,是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收集满。
五、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1.发生装置长颈漏斗可随分液漏斗可控注射器可控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开始:打开弹簧夹,液体开始:开始:打开开始:将开始:将2.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的密度注意事项:导管口出现连续气体收集满注意事项:导管伸入集气。
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框架图
初中化学知识框架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九、溶液十、酸 碱 盐一、化学用语 1、电离方程式23224424342;;()23H SO H SO NaOH Na OH Al SO Al SO +-+-+-=+=+=+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二、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 、Ca 、Na 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七、离子的检验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PPT
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并开窗通风。此时千万不 能开灯检查泄漏源,因为开灯时会产生电火花引爆煤气。轻 微中毒者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即可,病情严重者要立即送医 救治。
例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 方法是( D ) × 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 × B.把混合气体点燃 × 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解析:一氧化碳可与氧化铜反应,而二氧化碳则不 反应。同时,此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不增加新杂 质,符合除杂原则。
课后反馈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首先根据一氧化 碳与二氧化碳在组成上不同来认识,然后分别介绍一氧化 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这些学习过程中注重紧密联 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 境的情感,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并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本节课结束后要注意加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巩固与练 习,对个别学生应加强督促与辅导。通过有关碳及碳的氧 化物的化学方程式的练习,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含碳物 质间的转化规律,提升学习的效率,扩大知识的结构。
(3)还原性: 3.CO的用途 (1)作气体燃料(可燃性) (2)冶炼金属(还原性)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物理
性质
一
氧
化 碳
化学 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略小
可燃性: 还原性: 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机体缺氧。
用途
作燃料,冶炼金属
课后反馈总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第六单元碳化碳的氧化物说教材知识树
。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填标号)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
。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映的一种化学方程式
。
图1
3、右图是实验室惯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采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反映物的状态和 反映条件需满足什么规定? (2)B装置能够制取多个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 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碳的化学性质的教学重要突出碳的稳定性、可燃 性和还原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和 学生已有知识。例如:由古代字画,历经千年不 褪色,引出,常温下碳的稳定性。继而提出:如 果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又如何呢?让学生根据 前面所学写出木炭在氧气里充足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再结合生活实例设问:在新添的煤炉中,你 会看到什么颜色的火焰?讲述因素,强调反映物 的量对产物的影响。木炭与氧化铜的反映,要引 导学生观察两个现象:澄清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 化?试管里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写出反映的化 学方程式,进而分析这个氧化还原反映,阐明碳 有还原性。
3、CO2的化学性质的解说应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 并在教学中充足发挥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采用 实验探究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其科 学素养。①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掌握检查CO2 的办法。如展示一瓶可乐,提出问题:可乐中冒 出的是什么气体?如何证明?你能设计一种简朴 的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引出CO2能与澄清石灰 水反映这一性质。②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 杯中,缓缓倾倒CO2,让学生归纳出CO2普通不燃 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③针对喷水的紫色小花 在CO2中变红,引导学生思考因素,进行猜想, 设计对比实验,进而分析出结论,使紫色石蕊变 红的是CO2与水反映生成的碳酸。
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课件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PPT版)共73张
均可)
(3)①先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不会使溶液pH明显变化(其他合理答案均
可) CaCl2和HCl(或Ca2+、H+和Cl-) ②CO2+Ca(OH)2==CaCO3↓+H2O、
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 (1)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的二 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CaCO3)。 (2)根据【查阅文献】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 氢钙,可知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可能是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 石灰水中,使得生成的碳酸钙与过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 的缘故。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命题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 1.(2017·安徽中考,15,8分)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 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
图1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
(填化学式)。
(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
考点一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透明的 金刚石 、深灰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的 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单质,但由于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 的差异。而性质的差异又导致它们具有不同的用途。
1.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名称 结构模型
物理性质
用途
金刚 石
石墨
C60
a.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 固体; b.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初中化学人教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识点整理(全面,带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刚柔并济——碳单质一、常见的碳单质碳单质构成空间构成物理性质用途金刚石碳原子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装饰品钻头玻璃刀刀头石墨碳原子深灰色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滑腻感,良好的导电性铅笔芯电刷电极润滑剂木炭活性炭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性吸附异味和色素C60C60分子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注】金刚石与石墨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用途:用作写字、绘画的碳素墨水2、可燃性氧气充足:C+O2CO2(方程式)氧气不足:2C+O22CO (方程式)用途:作燃料3、还原性反应原理:C+2CuO2Cu+CO2↑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变成红色,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注意事项:(1)网罩的作用:集中火焰,提高温度(2)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吸炸裂试管。
用途:冶炼金属三、还原反应1、定义: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走的反应。
2、碳与氧化铁的反应:3C+2Fe2O34Fe+3CO2↑(方程式)3、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CO22CO(方程式)课题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一、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 CaCO 3 )和稀盐酸(HCl )2、原理: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注:(1)不能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混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内,造成制得的气体不纯。
(2)不能用稀硫酸的原因:因为H 2SO 4与CaCO 3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 4,它会覆盖在CaCO 3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
(3)不能用碳酸钠粉末的原因:因为Na 2CO 3(或K 2CO 3)是粉末状固体,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剧烈,不易控制反应速率,不利于气体的收集。
3、实验装置: 固液常温型 + 向上排空气法不用排水法的原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4、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2)加药品:先加固体,后加 液体(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4)检验: 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建立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和评价,感悟科学的认知过程,感受
科学研究的魅力。
1、如何确定实验室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
2、如何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装置。 专题问
3、碳酸钠的速度更快一些,我们为什么选择碳酸钙。 题设计
4、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5、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1、你知道的金刚石的用途有哪些?石墨的用途又有哪些 呢?
主题 单元 问题 设计
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吗? 3、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现象?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5、为什么喷水后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可以变色,原 理是什么?
1、在学生探究实验药品时,要充分肯定学生成果的同时,
从原料的价格、以及操作是否方便等方面加以考虑。 评价要
2、各小组在自己选择仪器后制取出二氧化碳气体,老师 点
要充分肯定各种仪器的优缺点,在以后的学习重要结合实
际情况来选择仪器。
课内 3 课时 时
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
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养成小组合作探究的习惯,并培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 化碳。
4、稀硫酸也是常见的酸,为什么只能用稀盐酸而不能用
稀硫酸。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
常规资源:导学案等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设置疑问,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1、图片展示二氧化碳的用途。我们怎样才能得到二氧化碳呢?联系 实际生活常识,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他的兴趣。 2、回顾学习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学生展示, 最后老师点拨。 活动二:分析类比,寻找思路 1、实验室里用的含有碳酸根的化合物通常有碳酸钙和碳酸钠,所用 的酸有稀盐酸和稀硫酸,我们究竟选择什么来制取二氧化碳呢。 2、学生分小组自己动手做各种实验,可能发现问题: A、为什么大理石与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就停止反应了? B、为什么不选用速度快的碳酸钠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小组内先讨论,让学生大胆发言,最后老师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得出正 确答案。 3、老师板书并总结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所用药品。 活动三:探究发现,激励创新 1、从课本 P114 页自己选取里面的实验仪器分小组制取二氧化碳。 2、实验完毕后各小组自己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 3、最后教师点评每个小组装置的优缺点。 课堂小结:本课时的实验探究不断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 能力,而且增强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 兴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 和评价,感悟科学的认知过程,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识结构图 金刚石:硬度大,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切割玻璃、作钻头)
硬度小、 有滑腻感、 能导电 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60: (作铅笔芯) (作润滑剂) (作电极)
(1)充分燃烧(氧气充足):C + O 2 == CO 2 (2)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2C + O 2 == 2CO
C + 2CuO == 2Cu + CO 2↑(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Fe 2O 3 == Fe + CO 2↑
CO 2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CO 2 能溶于水
CO 2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O 2 能与水反应:CO 2 + H 2O == H 2CO 3(H 2CO 3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H 2CO 3 == CO 2↑+ H 2O
CO 2 能与碱溶液反应:CO 2 + C a (O H )2 == CaCO 3↓+ H 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CO 2气体
CO 2 + 2NaOH == Na 2CO 3 + H 2O (无现象) ——吸收CO 2气体
CO 2 能与碳反应:CO 2 + C == 2CO (吸热) CaCO 3 + 2HCl == CaCl 2 + CO 2↑+ H 2O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CO 2已收集满
CO 2气体
2、灭火
3、植物光合作用(气体肥料)
CO 2 不是空气污染物,CO 2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2CO + O2 == 2CO 2 (火焰呈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途:作燃料
CO + CuO == Cu + CO 2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O + Fe 2O 3 == 2Fe + 3CO 2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 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煤气中毒的原因)
用途:作燃料 用途:冶炼金属 用途:冶炼金属
碳和碳的化合物专题复习【复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二氧化碳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2、构建以二氧化碳为核心的物质转化图。
3、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复习知识、整合知识、应用知识。
情感目标:渗透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构建观、整合观。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化学性质和应用;知识网络的构建。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化学性质的综合应用。
【复习方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学案
结束语的收获、疑惑?
3、小组表现?
【板书设计】知识网络图。
【教学反思】
【基础练习】
1、用CO气体来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如下,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玻璃管中的现象反应方程式为_ _____。
(2)C装置是对尾气进行处理,因为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
2、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中的“碳”主要指()
A CO
B CO2
C CH4
D C
3、空气成分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作用
4、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中发生的方程式为,装置B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反应方程式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5、下列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A 干冰H2O
B 烧碱NaOH
C 纯碱Na2CO3D小苏打NaHCO3
6、把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①加入一种酸
Na2CO3+=CO2↑+ +
②加入一种碱溶液
Na2CO3+=CaCO3↓+
③加入一种盐溶液
Na2CO3+=CaCO3↓+
【综合应用】7、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A.温度差B.重力差C.压强差D.浮力差
(2)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3)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现象为;第二组同学滴加,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