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几何问题 -

合集下载

立体几何动态问题

立体几何动态问题

立体几何的动态问题立体几何的动态问题,主要有五种:动点问题、翻折问题、旋转问题、投影与截面问题以及轨 迹问题。

基本类型:点动问题;线动问题;面动问题;体动问题;多动问题等。

解题时一般可以通过改变视角、平面化或者寻找变化过程中的不变因素而把问题回归到最本质的定义、定理或现有的结论中,若能再配以沉着冷静的心态去计算,那么相信绝大多数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动点轨迹问题空间中动点轨迹问题变化并不多,一般此类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处理,一是从曲线定义或函数关系出发给出合理解释;二是平面与平面交线得直线或线段;三是平面和曲面(圆锥,圆柱侧面,球面)交线得圆,圆锥曲线。

很少有题目会脱离这三个方向。

(注意:阿波罗尼斯圆,圆锥曲线第二定义)1.(2015·浙江卷8)如图11­10,斜线段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60°,B 为斜足,平面α上的动点P 满足∠P AB =30°,则点P 的轨迹是( )A .直线B .抛物线C .椭圆D .双曲线的一支式题 如图,平面α的斜线AB 交α于B 点,且与α所成的角为θ,平面α内有一动点C 满足∠BAC =π6,若动点C的轨迹为椭圆,则θ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3.(2015春•龙泉驿区校级期中)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是A 1D 1的中点,点P 在侧面BCC 1B 1上运动.现有下列命题:①若点P 总保持P A ⊥BD 1,则动点P 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直线; ②若点P 到点A 的距离为,则动点P 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圆;③若P 满足∠MAP =∠MAC 1,则动点P 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椭圆;④若P 到直线BC 与直线C 1D 1的距离比为2:1,则动点P 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双曲线; ⑤若P 到直线AD 与直线CC 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 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抛物线.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 .4B .3C .2D .14.(2018•温州模拟)已知线段AB垂直于定圆所在的平面,B,C是圆上的两点,H是点B在AC上的射影,当C 运动,点H运动的轨迹()A.是圆B.是椭圆C.是抛物线D.不是平面图形5.(2013•铁岭模拟)如图所示,△P AB所在的平面α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β互相垂直,且AD⊥α,BC⊥α,AD=4,BC=8,AB=6.若tan∠ADP﹣2tan∠BCP=1,则动点P在平面α内的轨迹是()A.椭圆的一部分B.线段C.双曲线的一部分D.以上都不是6.(2013•嘉兴二模)设m是平面α内的一条定直线,P是平面α外的一个定点,动直线n经过点P且与m成30°角,则直线n与平面α的交点Q的轨迹是()A.圆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7.(2008•浙江)如图,AB是平面a的斜线段,A为斜足,若点P在平面a内运动,使得△ABP的面积为定值,则动点P的轨迹是()A.圆B.椭圆C.一条直线D.两条平行直线8.(2015春•台州校级月考)AB是平面α的斜线段,长度为2,点A是斜足,若点P在平面α内运动,当△ABP的面积等于3 时,点P的轨迹是()A.圆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9.(2016•浙江二模)在正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的直棱柱)ABC﹣A1B1C1中,AB=AA1=2.若点M在△ABC所在平面上运动,且使得△AC1M的面积为1,则动点M的轨迹为()A.圆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10.(2016•武汉校级模拟)如图,AB是平面α外的固定斜线段,B为斜足,若点C在平面α内运动,且∠CAB等于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则动点C的轨迹为()A.圆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11.(2008年浙江·理10)如图,AB是平面a的斜线段,A为斜足,若点P在平面a内运动使得△ABP的面积为定值,则动点P的轨迹是()(A)圆(B)椭圆(C)一条直线(D)两条平行直线12.(2014年金华高二十校联考·文10)圆柱的轴截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M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动点P在圆柱下底面内(包括圆周),若直线BM与直线MP所成角为45°,则点P形成的轨迹为( ) A.椭圆的一部分B.抛物线的一部分C.双曲线的一部分D.圆的一部分13.(2014•杭州二模)在等腰梯形ABCD中,E,F分别是底边AB,BC的中点,把四边形AEFD沿直线EF折起后所在的平面记为α,p∈α,设PB,PC与α所成的角分别为θ1,θ2(θ1,θ2均不为零).若θ1=θ2,则满足条件的P所形成的轨迹是.BACDMPABP14.(2018秋•诸暨市校级期中)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ABCD中,E,F分别是棱AD,BP上的动点,且满足AE=2BF,则线段EF中点的轨迹是()A.一条线段B.一段圆弧C.抛物线的一部分D.一个平行四边形15.(2015秋•太原期末)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棱A1B1的中点,点Q在侧面DCC1D1内运动,给出下列结论:①若BQ⊥A1C,则动点Q的轨迹是线段;②若|BQ|=,则动点Q的轨迹是圆的一部分;③若∠QBD1=∠PBD1,则动点Q的轨迹是椭圆的一部分;④若点Q到AB与DD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Q的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其中结论正确的是(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6.如图,长方体ABCD﹣A′B′C′D′中,AB=BC=,AA,上底面A′B′C′D′的中心为O′,当点E在线段CC′上从C移动到C′时,点O′在平面BDE上的射影G的轨迹长度为()A.B.C.D.17.(2016秋•温州期末)点P为棱长是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内切球O球面上的动点,点M为B1C1的中点,若满足DP⊥BM,则动点P的轨迹的长度为()A.B.C.D.18.(2018•宁波二模)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侧面BB1C1C中心,F在棱AD上运动,正方体表面上有一点P满足=x(x≥0,y≥0),则所有满足条件的P点构成图形的面积为.19.(2017•定海区校级模拟)已知异面直线a,b所成角为60°,直线AB与a,b均垂直,且垂足分别是点A,B 若动点P∈a,Q∈b,|P A|+|QB|=m,则线段PQ中点M的轨迹围成的区域的面积是.20.(2017秋•赣州期末)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CD=2AB=2EF=2a,E,F分别是底边AB,CD的中点,把四边形BEFC沿直线EF折起,使得平面BEFC⊥平面ADFE.若动点P∈平面ADFE,设PB,PC与平面ADFE 所成的角分别为θ1,θ2(θ1,θ2均不为0).若θ1=θ2,则动点P的轨迹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A.B.C.D.翻折问题面(动问题)翻折问题的一线五结论.DF AE ⊥一线:垂直于折痕的线即五结论:1)折线同侧的几何量和位置关系保持不变;折线两侧的几何量和位置关系发生改变; 2--D HF D H F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3D DF ')在底面上的投影一定射线上; 1、(2016年联考试题)平面四边形ABCD 中,AD=AB=2,CD=CB=5,且AD AB ⊥,现将△ABD 沿对角线BD 翻折成'A BD ∆,则在'A BD ∆折起至转到平面BCD 的过程中,直线'A C 与平面BCD 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2.(2015年10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18)如图,在菱形ABCD 中,∠BAD=60°,线段AD ,BD 的中点分别为E ,F 。

动态几何问题分类解析PPT

动态几何问题分类解析PPT
动态几何问题分类解析
• 动态几何问题概述 • 动态几何问题的分类 • 动态几何问题的解析方法 • 动态几何问题的应用实例 • 动态几何问题的挑战与展望
01
动态几何问题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动态几何问题是指涉及图形在运动过 程中产生的变化和规律的问题。
特点
动态几何问题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和 应用性,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知 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 一定的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
02
动态几何问题的分类
点动问题
点在几何图形中运动,引起图形变化的问题。
点动问题是动态几何问题中最基础的一种,主要研究点在运动过程中,与其相关 的图形性质和数量关系的变化。例如,点在圆上运动时,研究其与圆心、半径等 的关系。
线动问题
线在几何图形中运动,引起图形变化的问题。
线动问题涉及线的移动对图形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影响。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到线与线、线与点、线与面等之间的关系变化。 例如,研究直线在平面内平移时,与平面内其他线的关系。
动态变化的不确定性
在动态几何问题中,形状、大小和位置可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这 种不确定性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计算效率问题
由于动态几何问题的复杂性,使用传统的几何或数值方法可能无法 快速得到精确解,因此需要高效的算法和计算技术。
研究进展与趋势
算法改进
研究者们不断改进算法,以更有 效地解决动态几何问题。例如, 采用更高级的数值计算方法、引 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等。
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通过图形 变换和构造来解决问题。
VS
详细描述
几何法是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另一种常用 方法。它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通 过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变换以及构 造辅助线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适 用于解决一些涉及图形位置和形状变化的 动态问题。

例说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例说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例说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是指空间图形中的某些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是不确定的,可变的一类开放问题。

对学生来说,解决这类问题,对其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更高,难度一般比较大。

但又因为这类问题是可变的,开放的,更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类问题往往把立体几何知识和其他部分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转化与化归,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

本文归纳了几类动态问题,希望对大家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有所启发。

一、与轨迹有关的动态问题例1:如图,正方体中,P为底面上的动点,于E,且则点P的轨迹是()A .线段 B.圆 C.椭圆的一部分D.抛物线的一部分解析:连结,可证,即,即点E是体对角线上的定点,直线AE也是定直线.,∴动点P必定在线段AE的中垂面上,则中垂面与底面的交线就是动点P的轨迹,所以动点P的轨迹是线段.故选A例2:在正方体中,点是侧面内一个动点,它到直线与直线的距离相等,则动点的轨迹所在曲线是()A.直线 B.圆 C.椭圆的一部分 D.抛物线的一部分解析:本题是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相结合的一道题目,学生难在空间问题如何转化为平面问题,即解析几何问题。

这里动点到直线的距离易作出,难在到直线的距离的距离是什么。

因垂直平面,所以,即点到点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所以动点在侧面内的轨迹是一段抛物线。

评注:动点轨迹主要是把空间的关系转化为平面内动点所具有的特性。

这类问题综合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知识,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对第一次碰到此类问题的学生有较好的检测功能。

二、与距离有关的动态问题例3: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点是的中点,动点在底面内(不包括边界),若平面,则的最小值是()A.B.C.D.解析如图,在上取中点,在上取中点,连接,且,易知平面平面,则动点的轨迹是(不含两点)又平面,则当时,取得最小值此时,评注: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及最值的求解问题,关键是能够通过面面平行关系得到动点的轨迹,从而找到最值取得的点.例4:长方体中,且一只小虫子从,点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点处,则小虫子的最短行程是多少?解析:当小虫子沿侧面与侧面到时,将二侧面展开铺平,在平面内,连即为最短行程,记为。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十动态几何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十动态几何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十动态几何问题试题特点用运动的观点来探究几何图形变化规律的问题称为动态几何问题,此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元素(如点、线段、三角形等)或整个图形按照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互相依存、和谐统一,体现了数学中“变”与“不变”、“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思想.其主要类型有:1.点的运动(单点运动、多点运动);2.线段(直线)的运动;3.图形的运动(三角形运动、四边形运动、圆运动等).方式趋势动态几何题已成为中考试题的一大热点题型.在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以动点问题、平面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剪拼问题等为代表的动态几何题频频出现在填空、选择、解答等各种题型中,总体呈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入口宽、难易适度、梯度分明,考查同学们对图形的直觉能力以及从变化中看到不变实质的数学洞察力.热点解析一、点的运动【题1】(2011盐城)如图1,已知一次函数y=-x+7与正比例函数y=43x的图象交于点A,且与x轴交于点B.(1)求点A和点B的坐标;(2)过点A作AC⊥y轴于点C,过点B作直线l∥y轴,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O-C-A的路线向点A运动;同时直线l从点B出发,以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l交x轴于点R,交线段BA或线段AO于点Q.当点P到达点A时,点P和直线l都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动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当t为何值时,以A、P、R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②是否存在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1)联立方程y=-x+7和y=43x即可求出点A的坐标,令-x+7=0即可得点B的坐标.(2)①只要把三角形的面积用t表示,求出即可.应注意分P在OC上运动和P在CA上运动两种情况.(D只要把有关线段用t表示,找出满足AP=AQ,AP=PQ,AQ=PQ的条件时t的值即可,应注意分别讨论P在OC上运动(此时直线∠与AB相交)和P在CA上运动(此时直线∠与AO相交)时AP=AQ,AP=PQ,AQ=PQ的条件.【失分点】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多种可能,容易考虑不周.【反思】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解一元二次方程,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牛刀小试】1.(2010湖北咸宁)如图6,直角梯形ABCD中,AB∥DC,∠DAB=90°,AD=2DC=4,AB=6.动点M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从点A沿线段AB向点B运动;同时点P以相同的速度,从点C沿折线C-D-A向点A运动,当点M到达点B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过点M作直线∠∥AD,与线段CD的交点为E,与折线A-C -B的交点为Q.点M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时,求线段QM的长.(2)当0<t<2时,如果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求t的值.(3)当t>2时,连接PQ交线段AC于点R,请探究CQRQ是否为定值.若是,试求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2010湖南娄底)如图7,在梯形ABCD中,AB∥CD,AB=2,DC=10,AD=BC=5,点M,N分别在边AD,BC上运动,并保持MN∥AB,ME⊥DC,NF⊥DC,垂足分别为E,F.(1)求梯形ABCD的面积.(2)探究一:四边形MNFE的面积有无最大值?若有,请求出这个最大值;若无,请说明理由.(3)探究二:四边形MNFF能否为正方形?若能,请求出正方形的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2010广西钦州)如图8,将OA=6,AB=4的矩形OABC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M,N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其中点M沿AO向终点0运动,点N沿CB向终点B运动,当两个动点运动了ts时,过点N作NP⊥BC,交OB 于点P,连接MP.(1)点B的坐标为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点P的坐标为_______.(2)记△OMP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0<t<6).并求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3)试探究:当S有最大值时,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T,使直线MT把△ONC分割成三角形和四边形两部分,且三角形的面积是△ONC面积的13?若存在,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二、线的运动【题2】(2010云南昭通)如图,已知直线l的解析式为y=-x+6,它与x轴,y 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n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n∥l.直线n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C,D两点.线段CD的中点为P,以P为圆心,以CD为直径在CD上方作半圆,半圆面积为S.当直线n与直线l重合时,运动结束.(1)求A,B两点的坐标.(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直线n在运动过程中,①当t为何值时,半圆与直线l相切?②是否存在这样的T值,使得半圆面积S=12S梯形ABCD?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专题 动态几何与函数10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 动态几何与函数10题-含答案

动态几何与函数10题(1)请直接写出1y ,2y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对应的t 的取值范围;
(2)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1y ,2y 的图象,并写出1y 的一条性质;
(3)求当12y y >时,t 的取值范围.
(1)求出12,y 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明
(2)先补全表格中1y的值,再画出
x123456
y12632
1
(3)在直角坐标系内直接画出2y的函数图像,结合1y和2y的函数图像,x的取值范围.(结果取精确值)
(1)请求出1y 和2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说明x 的取值范围;
(2)在图2中画出1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并写出一条这一函数的性质:(3)若12103
y y -≥,请结合函数图像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误差不超过0.2)
4.
(2023春·重庆江津·九年级校联考期中)如图,在矩形ABCD 中,3AB =,4BC =,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A B C D →→→运动,当它到达D 点时停止运动;同时,点Q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D 运动,过Q 点做直线l 平行于AB ,点M 为直线l 上的一点,满足AMQ △的面积为2,设点P 点Q 的运动时间为t (0t >),ADP △的面积为1y ,QM 的长度为2y .
(1)分别求出1y ,2y 与t 的函数关系,并注明t 的取值范围;
(2)在坐标系中画出1y ,2y 的函数图象;
(3)结合函数图象,请直接写出当12y y <时t 的取值范围.。

高考数学专题四立体几何 微专题29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高考数学专题四立体几何 微专题29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形的面积为2π
√C.若点N到直线BB1与直线DC的距离相等,则点N的轨迹为抛物线 √D.若D1N与AB所成的角为 π3,则点N的轨迹为双曲线
如图所示,对于A, 根据正方体的性质可知,MD⊥平面ABCD, 所以∠MND为MN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所以∠MND=4π,所以 DN=DM=12DD1=12×4=2, 所以点N的轨迹是以D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故A正确;
思维导图
内容索引
典型例题
热点突破
PART ONE
典型例题
考点一 动点的轨迹
典例1 (1)(多选)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4,M为DD1的中点,N为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上一动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MN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 π4,则点N的
轨迹为圆
B.若MN=4,则MN的中点P的轨迹所围成图
当 B 是 AC 的中点时,AB=BC= 6,
此时△SAB为等腰三角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将△SAB,△ABC沿AB展开至同一个平面,得到如
图2所示的平面图形,
取AB的中点D,连接SC,SD,CD,
则 SD=
22-
262=
210,
所以 sin ∠ABS=SSDB= 410, 所以 cos∠CBS=cos(90°+∠ABS)=-sin∠ABS=- 410,
此时点B与点Q重合,点P与点O1重合,故C正确;
对于D,当点P与点B1,点Q与点A重合时,
AP+PQ+QB1 的值为 3AP=3 12+22=3 5>2 3+ 5,故 D 错误.
考点二 折叠、展开问题
典例2 (多选)如图,在矩形ABCD中,M为BC的中点,将△ABM沿直线 AM翻折成△AB1M,连接B1D,N为B1D的中点,则在翻折过程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某个位置,使得CN⊥AB1

动态几何问题

 动态几何问题

(二)双动点问题 6.(2015· 荆州)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3 cm,动点 P 从 B 点出发以 3 cm/s 的速度沿着边 BC-CD-DA 运动,到达 A 点停止运动;另一动点 Q 同时从 B 点出发,以 1 cm/s 的速度沿着边 BA 向 A 点运动,到达 A 点停止运动.设 P 点 运动时间为 x(s),△BPQ 的面积为 y(cm2),则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是( C )
6 8 3 5 (2)存在,如图 2,连结 CQ,PQ,QE= t,CE=AC-AE=8- t,PQ= 5 5 5 6 2 8 2 128 2 2 2 t , ∴CQ = QE +CE = ( t) +(8- t) = 4t - t+64 = 5 5 5 32 32 48 2 2 2 t - t+16,①当 CQ=CP 时,即:2 t - t+16=8-t,解得;t= , 5 5 15 3 5 32 40 88 2 ②当 PQ=CQ 时,即: t=2 t - t+16,解得:t= ,t= (不合题意舍 5 5 11 11 3 5 48 去),③当 PQ=PC 时,即 t=8-t,解得:t=3 5-5;综上所述:当 t= , 5 15 40 t= ,t=3 5-5 时,△PQC 为等腰三角形. 11
10.(2014· 怀化)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B=8,∠ABO=90° , ∠yOC=45° ,射线 OC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行移动,当射线 OC 经 过点 B 时停止运动,设平行移动 x 秒后,射线 OC 扫过 Rt△ABO 的面积为 y.
(1)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 x=3 秒时,射线 OC 平行移动到 O′C′,与 OA 相交于 G,如图②,求经 过 G,O,B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剖析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剖析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ʏ沈建良所谓动态立体几何问题,是指在点㊁线㊁面运动变化的几何图形中,探寻点㊁线㊁面的位置关系或进行有关角与距离的计算㊂立体几何中常求解一些固定不变的点㊁线㊁面的关系,若给静态的立体几何问题赋予 活力 ,渗透了 动态 的点㊁线㊁面元素,立意会更新颖㊁更灵活,能培养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㊂下面是对破解立体几何 动态 问题的一些思考,以期抛砖引玉㊂一㊁ 动态 问题之轨迹问题例1如图1,在边长为a的正方体A B C D-A1B1C1D1中,E,F,G,H,N分别是C C1,C1D1,D D1,C D,B C的中点,M在四边形E F G H边上及其内部运动,若MNʊ面A1B D,则点M轨迹的长度是()㊂图1A.3aB.2aC.32aD.22a解:因为在边长为a的正方体A B C D-A1B1C1D1中,E,F,G,H分别是C C1, C1D1,D D1,C D的中点,N是B C的中点,则G HʊB A1,HNʊB D㊂又G H⊄面A1B D, B A1⊂面A1B D,所以G Hʊ面A1B D㊂同理可得,NHʊ面A1B D㊂又G HɘHN=H,所以面A1B Dʊ面G HN㊂因为点M在四边形E F G H上及其内部运动,MNʊ面A1B D,所以点M一定在线段G H上运动,即满足条件㊂易得G H=22a㊂故点M轨迹的长度是22a㊂应选D㊂本题利用线面平行㊁面面平行,在动态问题中提炼一些不变的 静态 的量,建立不变量与动点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动点的轨迹长度㊂二㊁ 动态 问题之定值问题例2如图2,在单位正方体A B C D-A1B1C1D1中,点P在线段A D1上运动㊂图2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异面直线A1P与B C1间的距离为定值;②三棱锥D-B P C1的体积为定值;③异面直线C1P与C B1所成的角为定值;④二面角P-B C1-D的大小为定值㊂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㊂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对于①,异面直线A1P与B C1间的距离即为两平行平面A D D1A1和平面B C C1B1间的距离,即为正方体的棱长,为定值,①正确㊂对于②,V D-B P C1=V P-D B C1,因为SәD B C1为定值,点PɪA D1,A D1ʊ平面B D C1,所以点P到平面B D C1的距离即为正方体的棱长,所以三棱锥D-B P C1的体积为定值,②正确㊂对于③,在正方体A B C D-A1B1C1D1中,因为B1Cʅ平面A B C1D1,而C1P⊂平面A B C1D1,所以B1CʅC1P,即这0 1数学部分㊃知识结构与拓展高一使用2022年4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90ʎ,③正确㊂对于④,因为二面角P -B C 1-D 的大小即为平面A B C 1D 1与平面B D C 1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而这两个平面位置固定不变,所以二面角P -B C 1-D 的大小为定值,④正确㊂应选D㊂动态立体几何问题,在变化过程中总蕴含着某些不变的因素,因此要认真分析其变化特点,寻找不变的静态因素,从静态因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㊂三㊁ 动态 问题之翻折问题例3 如图3,在长方形A B C D 中,A B =2,B C =1,E 为D C 的中点,F 为线段E C (端点除外)上一动点㊂现将әAF D 沿A F 折起,使平面A B D ʅ平面A B C F ,得到如图4所示的四棱锥D -A B C F ㊂在平面A B D 内过点D 作D K ʅA B ,垂足为K ㊂设A K =t ,则t 的取值范围是㊂图3 图4解:过点F 作F M ʅA B 交A B 于点M (作法略)㊂设F C =x ,0<x <1,则M F =B C =1,M B =F C =x ㊂易知A K <A D =1,A B =2,所以点K 一定在点M 的左边,则MK =2-t -x ㊂在R t әA D K 中,D K 2=1-t2,在R tәF MK 中,F K 2=1+(2-t -x )2㊂因为平面A B D ʅ平面A B C F ,平面A B D ɘ平面A B C F =A B ,D K ʅA B ,D K ⊂平面A B D ,所以D K ʅ平面A B C F ,所以D K ʅF K ㊂在R t әD F K 中,D F =2-x ,D K 2+F K 2=D F 2,所以1-t 2+1+(2-t -x )2=(2-x )2,化简得1-2t +t x =0,即t =12-x㊂又因为t =12-x在(0,1)上单调递增,所以12<t <1,即t 的取值范围为12,1()㊂本题是一个动态的翻折问题,通过发现不变的垂直关系,从而得到相关变量间的关系,最终转化成函数的值域问题㊂解决折叠问题的关键是分清折叠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的量㊂四㊁ 动态 问题之展开问题例4 已知某圆锥的母线长为3,底面半径为1,则该圆锥的体积为㊂设线段A B 为该圆锥底面圆的一条直径,一质点从A 出发,沿着该圆锥的侧面运动,到达B 点后再沿侧面回到A 点,则该质点运动路径的最短长度为㊂解:易得该圆锥的高h =32-1=22㊂所以该圆锥的体积V =13ˑπˑ12ˑ22=223π㊂将该圆锥侧面沿母线S A 展开,如图5所示㊂图5因为圆锥底面周长为2π,扇形半径为3,所以侧面展开后得到的扇形的圆心角øA S A '=2π3㊂由题意知点B 是圆锥侧面展开后得到的扇形的弧A A '的中点,则øA S B =π3,所以A B =A 'B =A S =3㊂所以该质点运动路径的最短长度为A B +A 'B =6㊂空间动态问题常转化为平面的动态问题求解㊂化曲为直是求解曲面上路径长度最短问题的关键㊂本题是求解圆锥侧面上质点运动路径的最短长度问题,可将圆锥侧面沿一条母线展开成扇形,从而在平面图形中解决问题㊂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责任编辑 郭正华)11数学部分㊃知识结构与拓展高一使用 2022年4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动态几何问题汇总

动态几何问题汇总

动态几何问题
【动态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
解决动态几何题,通过观察,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 规律的探索,发现其中的“变量”和“定量”。动中求 静,即在运动变化中探索问题中的不变性;动静互化, 抓住“静”的瞬间,使一般情形转化为特殊问题,从而 找到“动与静”的关系;这需要有极敏锐的观察力和多 种情况的分析能力,加以想象、结合推理,得出结论。 解决这类问题,要善于探索图形的运动特点和规律,抓 住变化中图形的性质与特征,化动为静,以静制动。解 决运动型试题需要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 形,把握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 系和变量关系,并特别关注一些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或特 殊关系.
动态几何问题
(2)如图②,当点M在BC上时,其它条件不变, (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 立,请利用图②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动态几何问题
(3)若点M在点C右侧时,请你在图③中画出相应的图 形,并判断(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 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 由.
动态几何问题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当P在线段AD上,则 当PD=CQ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P在 线段AD的延长线上,则当PD=CQ时,四边形 DQCP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列方程求解即可。 (2)由BC-CD=2cm,可知当CQ-PD=4cm时,四边 形PQCD为等腰梯形,列方程求解即可。
动态几何问题
八上练习册P31页第10题
如图,△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 作直线MN平行于BC,设MN交∠BCA的角平分线于点E, 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F 。 (1)求证:EO=FO (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 四边形AECF是矩形? 并说明理由。

动态几何中的相似问题

动态几何中的相似问题

动态几何中的相似问题40题一.解答题(共40小题)1.(2014•东莞模拟)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3,DC=5,BC=10,梯形的高为4.动点M从B点出发沿线段B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N同时从C点出发沿线段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MN∥AB时,求t的值;(2)试探究:t为何值时,△MNC为等腰三角形.2.(2017秋•仁寿县期中)如图所示,在△ABC中,BA=BC=20cm,AC=30cm,点P从A 点出发,沿着AB以每秒4cm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速度向A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1)当x为何值时,PQ∥BC;(2)当=时,求的值;(3)△APQ能否与△CQB相似?若能,求出时间x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3.(2020秋•乐亭县期中)如图,已知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x+8,且l与x轴,y 轴分别交于A,B两点,动点Q从点B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移动,同时动点P从A点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移动,设点P、Q移动的时间为t秒.(1)A点坐标为,B点坐标为.(2)当t为时,△APQ是直角三角形.当t为时,△APQ是以AP为底的等腰三角形.(3)当t为何值时,△APQ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2015•历城区一模)已知在Rt△ABC中,∠ABC=90°,∠A=30°,点P在BC上,且∠MPN=90°.(1)当点P为线段AC的中点,点M、N分别在线段AB、BC上时(如图1).过点P 作PE⊥AB于点E,请探索PN与PM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PC=P A,①点M、N分别在线段AB、BC上,如图2时,请写出线段PN、PM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②当点M、K分别在线段AB、BC的延长线上,如图3时,请判断①中线段PN、PM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还存在.(直接写出答案,不用证明)5.(2008•恩施州)如图1,在同一平面内,将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AFG摆放在一起,A为公共顶点,∠BAC=∠AGF=90°,它们的斜边长为2,若△ABC固定不动,△AFG绕点A旋转,AF、AG与边BC的交点分别为D、E(点D不与点B重合,点E不与点C重合),设BE=m,CD=n.(1)请在图中找出两对相似而不全等的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进行证明;(2)求m与n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3)以△ABC的斜边BC所在的直线为x轴,B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在边BC上找一点D,使BD=CE,求出D点的坐标,并通过计算验证BD2+CE2=DE2;(4)在旋转过程中,(3)中的等量关系BD2+CE2=DE2是否始终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6.(2020•徐州模拟)如图,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5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4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2),连接PQ.(1)若△BPQ与△ABC相似,求t的值;(2)连接AQ、CP,若AQ⊥CP,求t的值.7.(2005•河南)如图,Rt△PMN中,∠P=90°,PM=PN,MN=8cm,矩形ABCD的长和宽分别为8cm和2cm,C点和M点重合,BC和MN在一条直线上.令Rt△PMN不动,矩形ABCD沿MN所在直线向右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如图2),直到C点与N点重合为止.设移动x秒后,矩形ABCD与△PMN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8.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DAB=45°,AB=10cm,CD=4cm.等腰直角三角形PMN的斜边MN=10cm,A点与N点重合,MN和AB在一条直线上,设等腰梯形ABCD不动,等腰直角三角形PMN沿AB所在直线以1cm/s的速度向右移动,直到点N与点B重合为止.(1)等腰直角三角形PMN在整个移动过程中与等腰梯形ABCD重叠部分的形状由形变化为形;(2)设当等腰直角三角形PMN移动x(s)时,等腰直角三角形PMN与等腰梯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①x=4(s),②x=8(s)时,求等腰直角三角形PMN与等腰梯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9.(2014秋•滕州市校级期末)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6cm,CD=4cm,BC=BD=10cm,点P由B出发沿B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线段EF由DC出发沿DA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交BD于Q,连接PE.若设运动时间为t (s)(0<t<5).解答下列问题:(1)过P作PM∥AD,交AB于M.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MPE是▱?(2)设y=EQ•PQ(cm2),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t为何值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连接PF,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PFCDE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10.(2016•江西模拟)如图,在Rt△ABC中,∠C=90°,AC=3,AB=5,点P从点C出发沿C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到达点A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C返回,点Q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伴随着P、Q 的运动,DE保持垂直平分PQ,且交PQ于点D,交折线QB﹣BC﹣CP于点E.点P、Q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点P也随之停止.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秒(t>0).(1)当t=2时,AP=,点Q到AC的距离是;(2)在点P从C向A运动的过程中,求△APQ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点E从B向C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BED能否成为直角梯形?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当DE经过点C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11.(2020•新都区模拟)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F分别在边AB,AD上,且∠ECF=45°,CF的延长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G,CE的延长线交DA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AC,EF,GH.(1)填空:∠AHC∠ACG;(填“>”或“<”或“=”)(2)线段AC,AG,AH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3)设AE=m,①△AGH的面积S有变化吗?如果变化.请求出S与m的函数关系式;如果不变化,请求出定值.②请直接写出使△CGH是等腰三角形的m值.12.(2020•长安区一模)问题探究(1)如图①,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则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如图②,在△ADC中,AD=2,CD=4,∠ADC是一个不固定的角,以AC为边向△ADC的另一侧作等边△ABC,连接BD,则BD的长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其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问题解决(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60°,BC=4,若BD⊥CD,垂足为点D,则对角线AC的长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其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2020•长沙模拟)定义:有一个内角为90°,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称为准矩形.(1)①如图1,准矩形ABCD中,∠ABC=90°,若AB=2,BC=3,则BD=;②如图2,直角坐标系中,A(0,3),B(5,0),若整点P使得四边形AOBP是准矩形,则点P的坐标是;(整点指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2)如图3,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D、AB上的点,且CF⊥BE,求证:四边形BCEF是准矩形;(3)已知,准矩形ABCD中,∠ABC=90°,∠BAC=60°,AB=2,当△ADC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这个准矩形的面积是.14.(2020•成都)在矩形ABCD的CD边上取一点E,将△BCE沿BE翻折,使点C恰好落在AD边上点F处.(1)如图1,若BC=2BA,求∠CBE的度数;(2)如图2,当AB=5,且AF•FD=10时,求BC的长;(3)如图3,延长EF,与∠ABF的角平分线交于点M,BM交AD于点N,当NF=AN+FD 时,求的值.15.(2020•嘉兴)在一次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小兵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ABC和DEF 拼在一起,使点A与点F重合,点C与点D重合(如图1),其中∠ACB=∠DFE=90°,BC=EF=3cm,AC=DF=4cm,并进行如下研究活动.活动一:将图1中的纸片DEF沿AC方向平移,连结AE,BD(如图2),当点F与点C 重合时停止平移.【思考】图2中的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发现】当纸片DEF平移到某一位置时,小兵发现四边形ABDE为矩形(如图3).求AF的长.活动二:在图3中,取AD的中点O,再将纸片DEF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α度(0≤α≤90),连结OB,OE(如图4).【探究】当EF平分∠AEO时,探究OF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6.(2020•宿州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将对角线AC绕对角线交点O旋转,分别交边AD、BC于点E、F,点P是边DC上的一个动点,且保持DP=AE,连接PE、PF,设AE=x(0<x<3).(1)填空:PC=,FC=;(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求△PEF面积的最小值;(3)在运动过程中,PE⊥PF是否成立?若成立,求出x的值;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7.(2020春•市中区期末)如图1,E为正方形ABCD的边BC上一点,F为边BA延长线上一点,且CE=AF.(1)求证:DE⊥DF;(2)如图2,若点G为边AB上一点,且∠BGE=2∠BFE,△BGE的周长为16,求四边形DEBF的面积;(3)如图3,在(2)的条件下,DG与EF交于点H,连接CH且CH=5,求AG的长.18.(2020•河南模拟)(1)【发现证明】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CD边上的动点,且∠EAF=45°,求证:EF=DF+BE.小明发现,当把△AB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至△ADG,使AB与AD重合时能够证明,请你给出证明过程.(2)【类比引申】①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如果点E,F分别是CB,DC延长线上的动点,且∠EAF=45°,则(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写出证明过程.②如图3,如果点E,F分别是BC,CD延长线上的动点,且∠EAF=45°,则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不要求证明)(3)【联想拓展】如图1,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AE=3,求AF的长.19.(2020•阜新)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其中BD>2CE),BG的延长线与直线DE交于点H.(1)如图1,当点G在CD上时,求证:BG=DE,BG⊥DE;(2)将正方形CEFG绕点C旋转一周.①如图2,当点E在直线CD右侧时,求证:BH﹣DH=CH;②当∠DEC=45°时,若AB=3,CE=1,请直接写出线段DH的长.20.(2020•兴文县模拟)如图①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连接DG,BE.(1)发现:当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如图②所示.①线段DG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②直线DG与直线BE之间的位置关系是;(2)探究:如图③所示,若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EFG都为矩形,且AD=2AB,AG =2AE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3)应用:在(2)的情况下,连接BG、DE,若AE=1,AB=2,求BG2+DE2的值(直接写出结果).21.(2020•郴州)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DC中,∠ADC=90°,AD=4.点E是AD 的中点,以DE为边作正方形DEFG,连接AG,CE.将正方形DEFG绕点D顺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0°<α<90°).(1)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①判断△AGD与△CED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②当CE=CD时,AG与EF交于点H,求GH的长.(2)如图3,延长CE交直线AG于点P.①求证:AG⊥CP;②在旋转过程中,线段PC的长度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2020•嘉兴模拟)已知:正方形ABCD,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正方形的顶点D处,使三角板绕点D旋转.(1)当三角板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猜想CE与AF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在(1)的条件下,若DE=1,AE=,CE=3,求∠AED的度数;(3)若BC=4,点M是边AB的中点,连结DM,DM与AC交于点O,当三角板的一边DF与边DM重合时(如图2),若OF=,求CN的长.23.(2020•盘锦)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F是射线AD上的动点,连接CF,以CF为对角线作正方形CGFE(C,G,F,E按逆时针排列),连接BE,DG.(1)当点F在线段AD上时.①求证:BE=DG;②求证:CD﹣FD=BE;(2)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S1,正方形CGFE的面积为S2,以C,G,D,F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S3,当时,请直接写出的值.24.(2019秋•丰城市期末)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点C不与A、B重合),分别以AC、BC为边在AB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CD和等边三角形BCE,连接AE、BD交于点P.【观察猜想】①AE与BD的数量关系是;②∠APD的度数为.【数学思考】如图2,当点C在线段AB外时,(1)中的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再给予证明;【拓展应用】如图3,点E为四边形ABCD内一点,且满足∠AED=∠BEC=90°,AE=DE,BE=CE,对角线AC、BD交于点P,AC=1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5.(2020春•历下区期末)如图1,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提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1)如果AB=AC,∠BAC=90°,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线段CF、B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线段CF、BD的数量关系为;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2)如果AB≠AC,∠BAC是锐角,点D在线段BC上,当∠ACB满足条件时,CF⊥BC(点C、F不重合),不用说明理由.26.(2020•新泰市二模)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直线BC于点E,交直线DC于点F.(1)在图1中证明:CE=CF;(2)若∠ABC=90°,G是EF的中点(如图2),求出∠BDG的度数;(3)若∠ABC=120°,FG∥CE,FG=CE,分别连接DB、DG(如图3),求∠BDG的度数.27.(2020•武汉模拟)已知△ACB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DE=90°,以CE、BC为边作平行四边形CEFB,连CD、CF.(1)如图1,当E、D分别在AC和AB上时,求证:CD=CF;(2)如图2,△ADE绕点A旋转一定角度,判断(1)中CD与CF的数量关系是否依然成立,并加以证明;(3)如图3,AE=,AB=,将△ADE绕A点旋转一周,当四边形CEFB为菱形时,直接写出CF的长.28.(2020•浚县模拟)问题: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试判断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现证明】小聪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从而发现EF=BE+FD,请你利用图(1)证明上述结论.【类比引申】如图(2),四边形ABCD中,∠BAD≠90°,AB=AD,∠B+∠D=180°,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则当∠EAF与∠BAD满足关系时,仍有EF=BE+FD.【探究应用】如图(3),在某公园的同一水平面上,四条通道围成四边形ABCD.已知AB=AD=80米,∠B=60°,∠ADC=120°,∠BAD=150°,道路BC、CD上分别有景点E、F,且AE⊥AD,DF=40(﹣1)米,现要在E、F之间修一条笔直道路,求这条道路EF的长(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1.41,=1.73)29.(2020•开封二模)(1)【问题发现】如图1,在Rt△ABC中,AB=AC=2,∠BAC=90°,点D为BC的中点,以CD为一边作正方形CDEF,点E恰好与点A重合,则线段BE与AF的数量关系为(2)【拓展研究】在(1)的条件下,如果正方形CDEF绕点C旋转,连接BE,CE,AF,线段BE与AF 的数量关系有无变化?请仅就图2的情形给出证明;(3)【问题发现】当正方形CDEF旋转到B,E,F三点共线的时候,直接写出线段AF的长.30.(2020•西城区校级模拟)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F在边BC上,过点F作EF ⊥BC,且FE=FC(CE<CB),连接CE、AE,点G是AE的中点,连接FG.(1)用等式表示线段BF与FG的数量关系是;(2)将图1中的△CEF绕点C按逆时针旋转,使△CEF的顶点F恰好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上,点G仍是AE的中点,连接FG、DF.①在图2中,依据题意补全图形;②求证:DF=FG.31.(2020•内江)如图,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C重合),连结BP,将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到BQ,连结QP交BC于点E,QP延长线与边AD交于点F.(1)连结CQ,求证:AP=CQ;(2)若AP=AC,求CE:BC的值;(3)求证:PF=EQ.32.(2020•锦江区模拟)如图1,在矩形ABCD中,点P是BC边上一点,连接AP交对角线BD于点E,BP=BE.作线段AP的中垂线MN分别交线段DC,DB,AP,AB于点M,G,F,N.(1)求证:∠BAP=∠BGN;(2)若AB=6,BC=8,求;(3)如图2,在(2)的条件下,连接CF,求tan∠CFM的值.33.(2020•安庆模拟)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点E是B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DE,交AC于点F.(1)如图①,当=时,求的值;(2)如图②当DE平分∠CDB时,求证:AF=OA;(3)如图③,当点E是BC的中点时,过点F作FG⊥BC于点G,求证:CG=BG.34.(2020•衢州)【性质探究】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平分∠BAC,交BC于点E.作DF⊥AE于点H,分别交AB,AC于点F,G.(1)判断△AF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证:BF=2OG.【迁移应用】(3)记△DGO的面积为S1,△DBF的面积为S2,当=时,求的值.【拓展延伸】(4)若DF交射线AB于点F,【性质探究】中的其余条件不变,连结EF,当△BEF的面积为矩形ABCD面积的时,请直接写出tan∠BAE的值.35.(2020•南通)【了解概念】有一组对角互余的凸四边形称为对余四边形,连接这两个角的顶点的线段称为对余线.【理解运用】(1)如图①,对余四边形ABCD中,AB=5,BC=6,CD=4,连接AC.若AC=AB,求sin∠CAD的值;(2)如图②,凸四边形ABCD中,AD=BD,AD⊥BD,当2CD2+CB2=CA2时,判断四边形ABCD是否为对余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拓展提升】(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3,0),C(1,2),四边形ABCD是对余四边形,点E在对余线BD上,且位于△ABC内部,∠AEC=90°+∠ABC.设=u,点D的纵坐标为t,请直接写出u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36.(2019秋•路北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30°,∠C=90°,AB=12,四边形EFPQ是矩形,点P与点C重合,点Q、E、F分别在BC、AB、AC上(点E与点A、点B均不重合).(1)当AE=8时,求EF的长;(2)设AE=x,矩形EFPQ的面积为y.①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②当x为何值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当矩形EFPQ的面积最大时,将矩形EFP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CB匀速向右运动(当点P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矩形EFPQ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37.(2020•武侯区校级模拟)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8,AD=10,E是CD边上一点,连接AE,将矩形ABCD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点F处,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G.(1)求线段CE的长;(2)如图2,M,N分别是线段AG,DG上的动点(与端点不重合),且∠DMN=∠DAM,设DN=x.①求证四边形AFGD为菱形;②是否存在这样的点N,使△DMN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8.(2020•太和县模拟)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C=BC=10,cos∠ACB=,点E在对角线AC上(不与点A、C重合),∠EDC=∠ACB,DE的延长线与射线CB交于点F,设AD的长为x.(1)如图1,当DF⊥BC时,求AD的长;(2)设EC=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定义域;(3)当△DFC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D的长.39.(2019秋•咸丰县期末)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ABCD(每个内角都是90°)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m),B(n,0),(m>n>0),点E在AD上,AE=AB,点F 在y轴上,OF=OB,BF的延长线与DA的延长线交于点M,EF与AB交于点N.(1)试求点E的坐标(用含m,n的式子表示);(2)求证:AM=AN;(3)若AB=CD=12cm,BC=20cm,动点P从B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BC向C运动的同时,动点Q从C出发,以vcm/s的速度沿CD向D运动,是否存在这样的v值,使得△ABP与△PQ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v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0.(2020•涪城区模拟)如图将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角度α(0°<α<90°)得到正方形AB′C′D′.(1)如图1,B′C′与AC交于点M,C′D′与AD所在直线交于点N,若MN∥B′D′,求α;(2)如图2,C′B′与CD交于点Q,延长C′B′与BC交于点P,当α=30°时.①求∠DAQ的度数;②若AB=6,求PQ的长度.动态几何中的相似问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40小题)1.(2014•东莞模拟)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3,DC=5,BC=10,梯形的高为4.动点M从B点出发沿线段B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N同时从C点出发沿线段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MN∥AB时,求t的值;(2)试探究:t为何值时,△MNC为等腰三角形.【分析】(1)平移梯形的一腰,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1)因为三边中,每两条边都有相等的可能,所以应考虑三种情况.结合路程=速度×时间求得其中的有关的边,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解答】解:(1)如图1,过D作DG∥AB交BC于G点.则四边形ADGB是平行四边形.∵MN∥AB,∴MN∥DG,∴BG=AD=3.∴GC=10﹣3=7.由题意知,当M、N运动到t秒时,CN=t,CM=10﹣2t.∵DG∥MN,∴△MNC∽△GDC.∴=,即=.解得,t=;(2)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NC=MC时,如图2,即t=10﹣2t,解得:t=;②当MN=NC时,如图3,过N作NE⊥MC于E.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得EC=MC=(10﹣2t)=5﹣t.在Rt△CEN中,cos C==,又在Rt△DHC中,cos C==,∴=.解得:t=;③当MC=MN时,如图4,过M作MF⊥CN于F点,FC=NC=t.∵∠C=∠C,∠MFC=∠DHC=90°,∴△MFC∽△DHC,∴=,即=,解得:t=.综上所述,当t=、t=或t=时,△MNC为等腰三角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综合应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注意梯形中常见的辅助线:平移一腰、作两条高.构造等腰三角形的时候的题目,注意分情况讨论.此题的知识综合性较强,能够从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等,根据它们的性质求解.2.(2017秋•仁寿县期中)如图所示,在△ABC中,BA=BC=20cm,AC=30cm,点P从A 点出发,沿着AB以每秒4cm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速度向A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1)当x为何值时,PQ∥BC;(2)当=时,求的值;(3)△APQ能否与△CQB相似?若能,求出时间x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分析】(1)当PQ∥BC时,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出关于AP,PQ,AB,AC的比例关系式,我们可根据P,Q的速度,用时间x表示出AP,AQ,然后根据得出的关系式求出x的值.(2)我们先看当=时能得出什么条件,由于这两个三角形在AC边上的高相等,那么他们的底边的比就应该是面积比,由此可得出CQ:AC=1:3,那么CQ=10cm,此时时间x正好是(1)的结果,那么此时PQ∥BC,由此可根据平行这个特殊条件,得出三角形APQ和ABC的面积比,然后再根据三角形PBQ的面积=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PQ的面积﹣三角形BQC的面积来得出三角形BPQ和三角形ABC的面积比.(3)本题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已知了∠A和∠C对应相等,那么就要分成AP和CQ 对应成比例以及AP和BC对应成比例两种情况来求x的值.【解答】解:(1)由题意得,PQ平行于BC,则AP:AB=AQ:AC,AP=4x,AQ=30﹣3x=解得x=;(2)∵S△BCQ:S△ABC=1:3∴CQ:AC=1:3,CQ=10cm∴时间用了秒,AP=cm,∵由(1)知,此时PQ平行于BC∴△APQ∽△ABC,相似比为,∴S△APQ:S△ABC=4:9∴四边形PQCB与三角形ABC面积比为5:9,即S四边形PQCB=S△ABC,又∵S△BCQ:S△ABC=1:3,即S△BCQ=S△ABC,∴S△BPQ=S四边形PQCB﹣S△BCQ═S△ABC﹣S△ABC=S△ABC,∴S△BPQ:S△ABC=2:9=(3)假设两三角形可以相似.情况1:当△APQ∽△CQB时,CQ:AP=BC:AQ,即有=,解得x=,经检验,x=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情况2:当△APQ∽△CBQ时,CQ:AQ=BC:AP,即有=,解得x=5,经检验,x=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综上所述,时间x的值是或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线段比或面积比是解题的关键.3.(2020秋•乐亭县期中)如图,已知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x+8,且l与x轴,y 轴分别交于A,B两点,动点Q从点B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移动,同时动点P从A点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移动,设点P、Q移动的时间为t秒.(1)A点坐标为(6,0),B点坐标为(0,8).(2)当t为或时,△APQ是直角三角形.当t为时,△APQ是以AP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3)当t为何值时,△APQ的面积是△ABO面积的?【分析】(1)对于y=﹣x+8,令y=﹣x+8=0,解得x=6,令x=0,则y=8,即可求解;(2)利用△BQN∽△QMA∽△BOA,求出Q,P的坐标分别是(t,),(6﹣t,0);①当P AQ为直角三角形时,分∠QP A为直角、∠PQA为直角了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②当△APQ是以AP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则点Q在AP的中垂线上,进而求解;(3)△APQ的面积=,△AOB的面积=,则,即可求解.【解答】解:(1)对于y=﹣x+8,令y=﹣x+8=0,解得x=6,令x=0,则y=8,故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8),故答案为:(6,0)、(0,8);(2)过Q点分别向x轴,y轴引垂线,垂足分别是M,N,∴NQ∥OA,QM∥OB,∴△BNQ∽△QMA∽△BOA,设Q(x,y)∴BQ=2t,AP=t而△BQN∽△QMA∽△BOA,∴,,∴,,即x=,y=(10﹣2t),Q,P的坐标分别是(t,),(6﹣t,0);①当P AQ为直角三角形时,当∠QP A为直角时,则x P=x Q,即t=6﹣t,解得t=;当∠PQA为直角时,在Rt△APQ中,cos∠QAP===,解得t=,故答案为或;②当△APQ是以AP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则点Q在AP的中垂线上,即x Q=(x P+x A),则=(6﹣t+6),解得t=,故答案为;(3)∵△APQ的面积=,△AOB的面积=,∴,解得t1=2,t2=3,当t1=2秒或t2=3秒时,△APQ的面积是△ABO面积的.【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几何知识的应用,题中运用平行线的性质、直线的解析式以及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求出线段的长是解题的关键.4.(2015•历城区一模)已知在Rt△ABC中,∠ABC=90°,∠A=30°,点P在BC上,且∠MPN=90°.(1)当点P为线段AC的中点,点M、N分别在线段AB、BC上时(如图1).过点P 作PE⊥AB于点E,请探索PN与PM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PC=P A,①点M、N分别在线段AB、BC上,如图2时,请写出线段PN、PM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②当点M、K分别在线段AB、BC的延长线上,如图3时,请判断①中线段PN、PM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还存在.(直接写出答案,不用证明)【分析】(1)过点P作PE⊥AB于E,PF⊥BC于点F,则四边形BFPE是矩形,所以△PFN∽△PEM得出==,然后根据余切函数即可求得.(2)同(1)证得△PFN∽△PEM得出=,然后在Rt△AEP和Rt△PFC中通过三角函数求得PF=PC,PE=P A,即可求得.【解答】解:(1)PN=PM,理由:如图1,作PF⊥BC,∵∠ABC=90°,PE⊥AB,∴PE∥BC,PF∥AB,∴四边形PFBE是矩形,∴∠EPF=90°∴P是AC的中点,∴PE=BC,PF=AB,∵∠MPN=90°,∠EPF=90°,∴∠MPE=∠NPF,∴△MPE∽△NPF,∴==,∵∠A=30°,在RT△ABC中,cot30°==,∴=,即PN=PM.(2)解;①PN=PM,如图2 在Rt△ABC中,过点P作PE⊥AB于E,PF⊥BC于点F ∴四边形BFPE是矩形,∴△PFN∽△PEM∴=,又∵Rt△AEP和Rt△PFC中,∠A=30°,∠C=60°∴PF=PC,PE=P A∴==∵PC=P A∴=,即:PN=PM②如图3,成立.【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应用.5.(2008•恩施州)如图1,在同一平面内,将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AFG摆放在一起,A为公共顶点,∠BAC=∠AGF=90°,它们的斜边长为2,若△ABC固定不动,△AFG绕点A旋转,AF、AG与边BC的交点分别为D、E(点D不与点B重合,点E不与点C重合),设BE=m,CD=n.(1)请在图中找出两对相似而不全等的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进行证明;(2)求m与n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3)以△ABC的斜边BC所在的直线为x轴,B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在边BC上找一点D,使BD=CE,求出D点的坐标,并通过计算验证BD2+CE2=DE2;(4)在旋转过程中,(3)中的等量关系BD2+CE2=DE2是否始终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已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即可;(2)可根据(1)中的相似三角形BAE和CDA得出关于AB,BE,CD,AC的比例关系,AB,AC可通过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因此根据比例关系即可得出m,n的函数关系式.(3)根据(2)的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出BE,CD的长,从而也就能求出OD,OE,DE,BD,CE的长,那么可通过计算得出本题的结论.(4)根据旋转角,我们知道HB⊥BD,那么DH2=BH2+BD2,而BH=CE,于是关键是证明HD=DE,连接AH,DH那么可通过证三角形AHD和ADE全等来求解.【解答】解:(1)可得△ABE∽△DAE,△ABE∽△DCA.∵∠BAE=∠BAD+45°,∠CDA=∠BAD+45°,∴∠BAE=∠CDA.又∵∠ABC=∠ACB=45°,∴△ABE∽△DCA.(2)∵△ABE∽△DCA,∴.由依题意可知CA=BA=.∴.∴m=.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为1<n<2.(3)由BD=CE可得BE=CD,即m=n,∵m=,∴m=n=.∵OB=OC=BC=1,∴OE=OD=﹣1.∴D(1﹣,0).∴BD=OB﹣OD=1﹣(﹣1)=2﹣=CE.DE=BC﹣2BD=2﹣2(2﹣)=2﹣2.∵BD2+CE2=2BD2=2(2﹣)2=12﹣8,DE2=(2﹣2)2=12﹣8,∴BD2+CE2=DE2.(4)等量关系BD2+CE2=DE2成立.理由如下:证明:如图,将△AC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至△ABH的位置,则CE=HB,AE=AH,∠ABH=∠C=45°,旋转角∠EAH=90°.连接HD,在△EAD和△HAD中.∵,∴△EAD≌△HAD.∴DE=DH.∵∠HBD=∠ABH+∠ABD=90°,∴BD2+HB2=DH2.∴BD2+CE2=DE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根据相似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得出线段成比例或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2020•徐州模拟)如图,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5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4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2),连接PQ.(1)若△BPQ与△ABC相似,求t的值;(2)连接AQ、CP,若AQ⊥CP,求t的值.【分析】(1)分两种情况:①当△BPQ∽△BAC时,BP:BA=BQ:BC;当△BPQ∽△BCA时,BP:BC=BQ:BA,再根据BP=5t,QC=4t,AB=10cm,BC=8cm,代入计算即可;(2)过P作PM⊥BC于点M,AQ,CP交于点N,则有PB=5t,PM=3t,MC=8﹣4t,根据△ACQ∽△CMP,得出AC:CM=CQ:MP,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得:BA=;(1)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BPQ∽△BAC时,,∵BP=5t,QC=4t,AB=10,BC=8,∴,解得,t=1,②当△BPQ∽△BCA时,,∴,解得,t=;∴t=1或时,△BPQ∽△BCA;(2)过P作PM⊥BC于点M,AQ,CP交于点N,如图所示:则PB=5t,PM=3t,MC=8﹣4t,∵∠NAC+∠NCA=90°,∠PCM+∠NCA=90°,∴∠NAC=∠PCM,∵∠ACQ=∠PMC,∴△ACQ∽△CMP,∴,∴,解得t=.【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由三角形相似得出对应边成比例是解题的关键.。

高三总复习数学课件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高三总复习数学课件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满足―B→P =λ―B→C +μ―BB→1 ,其中 λ∈[0,1],μ∈[0,1],则
()
A.当 λ=1 时,△AB1P 的周长为定值
B.当 μ=1 时,三棱锥 P-A1BC 的体积为定值
C.当 λ=12时,有且仅有一个点 P,使得 A1P⊥BP
D.当 μ=12时,有且仅有一个点 P,使得 A1B⊥平面 AB1P
由 M 点是正方形 ABB1A1 内的动点可知,若 C1M∥平面 CD1EF,则点 M 在线段 GH 上, 所以 M 点的轨迹长度 GH= 12+12= 2. 答案: 2
类型二 度量问题
立体几何中动点的轨迹的度量问题的探究,包括求解轨迹的长度,相关的 体积、截面面积等.
[例1] (2022·德州一模)(多选)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E,F
2 PPFE= 36,所以 P 点的轨迹是直线,故选 A.
(2)当 λ=1 时,―B→P =―B→C +μ―BB→1 .若 μ=0,则―B→P =―B→C , 即点 P 与点 C 重合,则△AB1P 的周长为 1+2 2;若 μ=12, 则―B→P =―B→C +12―BB→1 ,即点 P 为线段 CC1 的中点,易得 AP =PB1= 1+14= 25,所以△AB1P 的周长为 2+ 5,故 A 错误.当 μ=1 时,由―B→P =λ―B→C +―BB→1 ,得点 P 在线段 B1C1 上运动,易知 S △A1BC 为定值,且 B1C1∥平面 A1BC,所以点 P 到平面 A1BC 的距离为定值, 所以 VP-A1BC 为定值,故 B 正确.
确;对于D:因为MN∥AD1,AD1⊂面ABD1,MN⊄面ABD1,所以MN∥面ABD1,
所以点F到面ABD1的距离是定值,所以三棱锥F-ABD1的体积为定值,故D正

小专题(十三) 几何图形中的动态问题

小专题(十三) 几何图形中的动态问题



∠BOM,所以∠MOC= ∠BOM= (180°-β)



=90°- β.因为∠MON=90°,所以∠CON=∠MON-∠MOC=90°-(90°


β)= β.所以∠AOM=2∠CON.


1
2
3
4
② 当∠AOC=3∠BON时,求∠AOM的度数.
② 由①,知∠BON=∠MON-∠BOM=90°(180°-β)=β-90°,∠AOC=∠AOM+∠MOC
OA、射线ON中的其中两条组成的角(指大于0°而不超过180°的角)的
平分线?如果存在,求出t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存在
有以下三种情况:① 当OB平分∠AOM时, ∠AOM=∠BOM,所以t=180-4t,

解得t=36.②

当OB平分∠MON时,∠BON= ∠MON,即∠BON=90°,所以

1
2
3
4
类型二
角中的动态问题
3. 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将一直角三角形OMN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
射线OC平分∠BOM.
(1) 如图①,若∠AOM=30°,求∠CON的度数.
(1) 因为∠AOM=30°,所以∠BOM=180°-
∠AOM=150°.又因为∠MON是直角,OC平

分∠BOM,所以∠CON=∠MON- ∠BOM=
(1) AC+MD=AB-MC-BD=20-2×1-2×2=14(cm)
(2) 设BM=xcm,运动时间为ts.由题意,得x-2t=2(n-t),
所以x=2n.所以AB=AM+BM=3ncm
1
2
3

初中动态几何问题

初中动态几何问题

题的一种构造方法,同时也展示了一种数学的创造过程,反
映了几何本身的实质。 动态几何问题,是以几何知识和具体的几何图形为背景,
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通过点、线、形的运动,图形的平移、
翻折、旋转等把图形的有关性质和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位置 关系看作是在变化的、相互依存的状态之中,要求对运动变 化过程伴随的数量关系的图形的位置关系等进行探究。对学 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图形的想象能力,动态思维
的认识过程,以及人们对几何的研究过程何应用过程,都是不
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深入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动态变化的,不断完善的。 “几何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几何图形中,研究不变的、特殊 的、为我们所用的几何规律”。
只是人们早期的研究和原来教材中出现的以及用来考
察学生的几何问题较多的是相对静态的几何问题,并延续
辅助,使学生对动态变化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应让学生 通过画图、操作等形成动态联想,敏锐地抓住其中等量或变 量关系,从“静”中能看到“动”,又能从“动”中看到 “静”,抓住其中的特性,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5、在课堂教学中,从课本知识(习题)出发,编制和设计一
些学生较能接受和容易联想到的动态型几何问题,立足平时,
年 占分比例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 16.7% 15% 13.3% 10%
10% 10% 10% 10% ——
【05河北】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 BC=16,DC=12,AD=21。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DA的方 向以每秒2两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 C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P,Q分别从点D, C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B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 的时间为t(秒)。 (1)设△B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t为何值时,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 三角形? (3)当线段PQ与线段AB相交于点O,且2AO=OB时,求∠BQP 的正切值; (4)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Q⊥BD?若存在,求出t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P D

动态几何问题的解题分析

动态几何问题的解题分析

动态几何问题的解题分析一、动点问题:(1)单点运动;(2)双点运动例1如图,在Rt ABC==AB AC,.若动点D从点B出发,∠=°,86△中,90A沿线段BA运动到点A为止,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过点D作DE BC∥交AC于点E,设动点D运动的时间为x秒,AE的长为y.(1)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x为何值时,BDE△的面积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分析:此题为一个点动的问题,比较简单,利用相似或三角函数即可求解,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要分清点动、线动、三角形面积变化问题,最后转化到二次函数求最值。

例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18,0),B(18,6),C(8,6),四边形OABC是梯形,点P、Q同时从原点出发,分别作匀速运动,其中点P沿OA向终点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沿OC、CB向终点B运动,当这两点有一点到达自己的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⑴求出直线OC的解析式及经过O、A、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⑵试在⑴中的抛物线上找一点D,使得以O、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全等,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

⑶设从出发起,运动了t秒。

如果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试写出点Q的坐标,并写出此时t的取值范围。

⑷设从出发起,运动了t秒。

当P、Q两点运动的路程之和恰好等于梯形OABC 的周长的一半,这时,直线PQ能否把梯形的面积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有可能,请求出t的值;如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分析:此题为两个动点,构造三角形全等及面积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先定位置,然后找等量关系进行求解。

二、动线问题例3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厘米,长为1厘米的线段MN在ABC△的边AB上沿AB方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B点运动(运动开始时,点M与点A重合,点N到达点B时运动终止),过点M N、分别作AB边的垂线,与ABC△的其它边交于P Q、两点,线段MN运动的时间为t秒.(1)线段MN在运动的过程中,t为何值时,四边形MNQP恰为矩形?并求出该矩形的面积;(2)线段MN在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MNQP的面积为S,运动的时间为t.求四边形MNQP的面积S随运动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分析:(1)线段MN的运动路径是什么?(2)线段MN在运动的过程中,PM、QN的位置关系是否改变?四边形MNQP的面积如何求?(3)线段MN在运动的过程中,PM、QN的长的求法是否有变化?例4如图直线l的解析式为y=-x+4, 它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m从原点O出发,沿x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它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M、N两点,运动时间为t秒(0<t≤4)(1)求A、B两点的坐标;(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MON的面积S1;(3)以MN为对角线作矩形OMPN,记△MPN和△OAB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2;当2<t≤4时,试探究S2 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CPQBA M N在直线m 的运动过程中,当t 为何值时,S 2 为△OAB 的面积的165?分析:注意重叠部分图形形状的变化,此题中形状变了,解析式也随之改变。

专题44 动态几何之定值(恒等)问题(压轴题)

专题44 动态几何之定值(恒等)问题(压轴题)

《中考压轴题》专题42:动态几何之定值(恒等)问题一、解答题1.阅读材料:如图1,在△AOB中,∠O=90°,OA=OB,点P在AB边上,PE⊥OA于点E,PF⊥OB于点F,则PE+PF=OA.(此结论不必证明,可直接应用)(1)【理解与应用】如图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P在AB边上,PE⊥OA于点E,PF⊥OB 于点F,则PE+PF的值为.(2)【类比与推理】如图3,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4,AD=3,点P在AB边上,PE∥OB交AC于点E,PF∥OA交BD于点F,求PE+PF的值;(3)【拓展与延伸】如图4,⊙O的半径为4,A,B,C,D是⊙O上的四点,过点C,D的切线CH,DG相交于点M,点P在弦AB上,PE∥BC交AC于点E,PF∥AD于点F,当∠ADG=∠BCH=30°时,PE+PF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0,1),且过点(﹣1,54),直线y=kx+2与y 轴相交于点P ,与二次函数图象交于不同的两点A (x 1,y 1),B (x 2,y 2).(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对(1)中的二次函数,当自变量x 取值范围在﹣1<x <3时,请写出其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不必说明理由)(3)求证:在此二次函数图象下方的y 轴上,必存在定点G ,使△ABG 的内切圆的圆心落在y 轴上,并求△GAB 面积的最小值.(注:在解题过程中,你也可以阅读后面的材料)附:阅读材料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为:两根的和等于一次项系数与二次项系数的比的相反数,两根的积等于常数项与二次项系数的比.即:设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的两根为x 1,x 2,则:1212bc x x x x a a+=⋅=能灵活运用这种关系,有时可以使解题更为简单.例:不解方程,求方程x 2﹣3x=15两根的和与积.解:原方程变为:x 2﹣3x ﹣15=0∵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有关系:1212b c x x x x a a +=⋅=∴原方程两根之和=331--=,两根之积=15151-=-.3.给定直线l :y=kx ,抛物线C :y=ax 2+bx+1.(1)当b=1时,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A 为C 的顶点,B 与A 关于原点对称,求a 的值;(2)若把直线l 向上平移k 2+1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r ,则无论非零实数k 取何值,直线r 与抛物线C 都只有一个交点.①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若P 是此抛物线上任一点,过P 作PQ ∥y 轴且与直线y=2交于Q 点,O 为原点.求证:OP=PQ.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5y x m 4=+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1,0),与y 轴交于点C .以直线x=2为对称轴的抛物线C 1:y=ax 2+bx+c (a≠0)经过A 、C 两点,并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B .(1)求m 的值及抛物线C 1:y=ax 2+bx+c (a≠0)的函数表达式.(2)设点D (0,2512),若F 是抛物线C 1:y=ax 2+bx+c (a≠0)对称轴上使得△ADF 的周长取得最小值的点,过F 任意作一条与y 轴不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C 1于M 1(x 1,y 1),M 2(x 2,y 2)两点,试探究1211M F M F +是否为定值?请说明理由.(3)将抛物线C 1作适当平移,得到抛物线C 2:()221y x h 4=--,h >1.若当1<x≤m 时,y 2≥﹣x 恒成立,求m的最大值.5.如图,正方形OABC 的边OA ,OC 在坐标轴上,点B 的坐标为(﹣4,4).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 轴向点O 运动;点Q 从点O 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x 轴的正方向运动,规定点P 到达点O 时,点Q 也停止运动.连接BP ,过P 点作BP 的垂线,与过点Q 平行于y 轴的直线l 相交于点D .BD 与y 轴交于点E ,连接PE .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s ).(1)∠PBD 的度数为,点D 的坐标为(用t 表示);(2)当t 为何值时,△PBE 为等腰三角形?(3)探索△POE 周长是否随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试求这个定值.6.如图,已知直线AB :y kx 2k 4=++与抛物线21y x 2=交于A 、B 两点,(1)直线AB 总经过一个定点C ,请直接写出点C 坐标;(2)当1k 2=-时,在直线AB 下方的抛物线上求点P ,使△ABP 的面积等于5;(3)若在抛物线上存在定点D 使∠ADB =90°,求点D 到直线AB 的最大距离.7.如图,在矩形ABCD 中,把点D 沿AE 对折,使点D 落在OC 上的F 点,已知AO=8.AD=10.(1)求F 点的坐标;(2)如果一条不与抛物线对称轴平行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仅有一个交点,我们把这条直线称为抛物线的切线,已知抛物线经过点O ,F ,且直线y=6x ﹣36是该抛物线的切线,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直线()35y k x 34=--与(2)中的抛物线交于P 、Q 两点,点B 的坐标为(3,354-),求证:11PB QB +为定值.(参考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M (x 1,y 1),N (x 2,y 2),则M ,N 两点间的距离为|MN|=.8.数学活动﹣求重叠部分的面积(1)问题情境:如图①,将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纸片(纸片足够大)的顶点P 与等边△ABC 的内心O 重合,已知OA=2,则图中重叠部分△PAB 的面积为.(2)探究1:在(1)的条件下,将纸片绕P 点旋转至如图②所示位置,纸片两边分别与AC ,AB 交于点E ,F ,图②中重叠部分的面积与图①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相等?如果相等,请给予证明;如果不相等,请说明理由.(3)探究2:如图③,若∠CAB=α(0°<α<90°),AD 为∠CAB 的角平分线,点P 在射线AD 上,且AP=2,以P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纸片(纸片足够大)与∠CAB 的两边AC ,AB 分别交于点E 、F ,∠EPF=180°﹣α,求重叠部分的面积.(用α或2的三角函数值表示)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过2y ax bx c(a 0)=++≠过O 、B 、C 三点,B 、C 坐标分别为(10,0)和(185,245-),以OB 为直径的⊙A 经过C 点,直线l 垂直于x 轴于点B.(1)求直线BC 的解析;(2)求抛物线解析式及顶点坐标;(3)点M 是⊙A 上一动点(不同于O ,B ),过点M 作⊙A 的切线,交y 轴于点E ,交直线l 于点F ,设线段ME 长为m ,MF 长为n ,请猜想m n ⋅的值,并证明你的结论;(4)点P 从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速度向点B 作直线运动,点Q 同时从B 出发,以相同速度向点C 作直线运动,经过t(0<t )秒时恰好使△BPQ 为等腰三角形,请求出满足条件的t 值.10.某数学兴趣小组对线段上的动点问题进行探究,已知AB=8.问题思考:如图1,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AP、BP为边在同侧作正方形APDC与正方形PBFE.(1)在点P运动时,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是定值吗?如果时求出;若不是,求出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的最小值.(2)分别连接AD、DF、AF,AF交DP于点A,当点P运动时,在△APK、△ADK、△DFK中,是否存在两个面积始终相等的三角形?请说明理由.问题拓展:(3)如图2,以AB为边作正方形ABCD,动点P、Q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运动,且PQ=8.若点P从点A出发,沿A→B→C→D的线路,向D点运动,求点P从A到D的运动过程中,PQ的中点O所经过的路径的长.(4)如图(3),在“问题思考”中,若点M、N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AM=BM=1,点G、H分别是边CD、EF的中点.请直接写出点P从M到N的运动过程中,GH的中点O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及OM+OB的最小值.11.如图,二次函数22y a x 2()mx 3m =--(其中a ,m 是常数,且a>0,m>0)的图象与x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位于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0,-3),点D 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CD ∥AB ,连接AD .过点A 作射线AE 交二次函数的图象于点E ,AB 平分∠DAE .(1)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a ;(2))求证:AD AE为定值;(3)设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F .探索:在x 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G ,连接CF ,以线段GF 、AD 、AE 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只要找出一个满足要求的点G 即可,并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该点的横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 2+bx+c (a >0,c <0)交x 轴于点A ,B ,交y 轴于点C ,设过点A ,B ,C 三点的圆与y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D .(1)如图1,已知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2,0),(8,0),(0,﹣4);①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与点D 的坐标;②若点M 为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且位于第四象限,求△BDM 面积的最大值;(2)如图2,若a=1,求证:无论b ,c 取何值,点D 均为定点,求出该定点坐标.13.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边AD=8,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顶点B落在CD边上的P点处.(1)如图1,已知折痕与边BC交于点O,连接AP,OP,OA.①求证:△OCP∽△PDA;②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求边AB的长;(2)若图1中的点P恰巧是CD边的中点,求∠OAB的度数;(3)如图2,在(1)条件下,擦去折痕AO、线段OP,连结BP.动点M在线段AP上(点M与点P、A 不重合),动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N=PM,连结MN交PB于点F,作ME⊥BP于点E.试问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线段EF的长度.14.在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从D,C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直线DC,CB上移动.(1)如图①,当点E自D向C,点F自C向B移动时,连接AE和DF交于点P,请你写出AE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当E,F分别移动到边DC,CB的延长线上时,连接AE和DF,(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你直接回答“是”或“否”,不需证明)(3)如图③,当E,F分别在边CD,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连接AE,DF,(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4)如图④,当E,F分别在边DC,CB上移动时,连接AE和DF交于点P,由于点E,F的移动,使得点P也随之运动,请你画出点P运动路径的草图.若AD=2,试求出线段CP的最小值.15.如图,以点P(﹣1,0)为圆心的圆,交x轴于B、C两点(B在C的左侧),交y轴于A、D两点(A在D的下方),AD=,将△ABC绕点P旋转180°,得到△MCB.(1)求B、C两点的坐标;(2)请在图中画出线段MB、MC,并判断四边形ACMB的形状(不必证明),求出点M的坐标;(3)动直线l从与BM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点B顺时针旋转,到与BC重合时停止,设直线l与CM交点为E,点Q为BE的中点,过点E作EG⊥BC于G,连接MQ、QG.请问在旋转过程中∠MQG的大小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MQG的度数;若变化,请说明理由.16.如图,在平面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B ,动点P (a ,b )在第一象限内,由点P 向x 轴,y 轴所作的垂线PM ,PN (垂足为M ,N )分别与直线AB 相交于点E ,点F ,当点P (a ,b )运动时,矩形PMON 的面积为定值2.(1)求∠OAB 的度数;(2)求证:△AOF ∽△BEO ;(3)当点E ,F 都在线段AB 上时,由三条线段AE ,EF ,BF 组成一个三角形,记此三角形的外接圆面积为S 1,△OEF 的面积为S 2.试探究:S 1+S 2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该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边BC 上,若∠AEF=900,且EF 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 于点F .(1)图1中若点E 是边BC 的中点,我们可以构造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证明AE=EF ,请叙述你的一个构造方案,并指出是哪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要求证明);(2)如图2,若点E 在线段BC 上滑动(不与点B ,C 重合).①AE=EF 是否总成立?请给出证明;②在如图2的直角坐标系中,当点E 滑动到某处时,点F 恰好落在抛物线2y x x 1=-++上,求此时点F 的坐标.18.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对称中心为点P ,点F 为BC 边上一个动点,点E 在AB 边上,且满足条件∠EPF=45°,图中两块阴影部分图形关于直线AC 成轴对称,设它们的面积和为S 1.(1)求证:∠APE=∠CFP ;(2)设四边形CMPF 的面积为S 2,CF=x ,12S y S .①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y 的最大值;②当图中两块阴影部分图形关于点P 成中心对称时,求y的值.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0,4),点B 的坐标为(4,0),点C 的坐标为(﹣4,0),点P 在射线AB 上运动,连结CP 与y 轴交于点D ,连结BD .过P ,D ,B 三点作⊙Q 与y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 ,延长DQ 交⊙Q 于点F ,连结EF ,BF.(1)求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2)当点P 在线段AB (不包括A ,B 两点)上时.①求证:∠BDE=∠ADP ;②设DE=x ,DF=y .请求出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3)请你探究:点P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B ,D ,F 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满足两条直角边之比为2:1?如果存在,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已知,如图(a),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A(x 1,0),B(x 2,0),C(0,-2),其顶点为D.以AB 为直径的⊙M 交y 轴于点E 、F ,过点E 作⊙M 的切线交x 轴于点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几何问题动态几何形成的最值问题是动态几何中的基本类型,包括单动点形成的最值问题,双(多)动点形成的最值问题,线动形成的最值问题,面动形成的最值问题.本专题原创编写单动点形成的最值问题模拟题.在中考压轴题中,单动点形成的最值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准确地进行分类和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原创模拟预测题1.如图,已知直线33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P 是以C (0,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一动点,连结PA 、PB .则△PAB 面积的最大值是( )A .8B .12C .212 D .17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直线33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A 点的坐标为(4,0),B 点的坐标为(0,﹣3),34120x y --=,即OA=4,OB=3,由勾股定理得:AB=5,∴点C (0,1)到直线34120x y --=223041234⨯-⨯-+165,∴圆C 上点到直线334y x =-的最大距离是1615+=215,∴△PAB 面积的最大值是121525⨯⨯=212,故选C . 考点:圆的综合题;最值问题;动点型.原创模拟预测题2.菱形A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B (2,0),∠DOB=60°,点P 是对角线OC 上一个动点,E (0,﹣1),当EP+BP 最短时,点P 的坐标为 .【答案】(233-,23-).【解析】考点:菱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动点型;压轴题;综合题.原创模拟预测题3.如图,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0a ≠)的对称轴为直线1x =-,且抛物线经过A (1,0),C (0,3)两点,与x 轴交于点B .(1)若直线y mx n =+经过B 、C 两点,求直线BC 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1x =-上找一点M ,使点M 到点A 的距离与到点C 的距离之和最小,求出点M 的坐标;(3)设点P 为抛物线的对称轴1x =-上的一个动点,求使△BPC 为直角三角形的点P 的坐标.【答案】(1)3+=x y ,322+--=x x y ;(2)M (-1,2);(3)P 的坐标为(-1,-2)或(-1,4) 或(-1,2173+) 或(-1,2173-).【解析】试题分析:(1)先把点A ,C 的坐标分别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到a 和b ,c 的关系式,再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可得a 和b 的关系,再联立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 ,b ,c 的值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把B 、C 两点的坐标代入直线y mx n =+,解方程组求出m 和n 的值即可得到直线解析式;(2)设直线BC 与对称轴1x =-的交点为M ,则此时MA+MC 的值最小.把1x =-代入直线3+=x y 得y 的值,即可求出点M 坐标;(3)设P (﹣1,t ),又因为B (﹣3,0),C (0,3),所以可得2BC =18,2PB =22(13)t -++=24t +,2PC =22(1)(3)t -+-=2610t t -+,再分三种情况分别讨论求出符合题意t 值即可求出点P 的坐标.试题解析:(1)依题意得:⎪⎪⎩⎪⎪⎨⎧==++-=-`3012c c b a a b ,解之得:⎪⎩⎪⎨⎧=-=-=321c b a ,∴抛物线解析式为322+--=x x y ,∵对称轴为x =-1,且抛物线经过A (1,0),∴B (-3,0),把B (-3,0)、C (0,3)分别代入直线y mx n =+,得:⎩⎨⎧==+-303n n m ,解之得:⎩⎨⎧==31n m ,∴直线y mx n =+的解析式为3+=x y ;(2)设直线BC 与对称轴x =-1的交点为M ,则此时MA +MC 的值最小.把x =-1代入直线3+=xy得,y=2,∴M(-1,2).即当点M到点A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时M的坐标为(-1,2);(注:本题只求M坐标没说要证明为何此时MA+MC的值最小,所以答案没证明MA+MC的值最小的原因)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最值问题;动点型;压轴题;分类讨论.原创模拟预测题4.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G是AD延长线时的一点,且DG=AD,动点M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A→C→G的路线向G点匀速运动(M不与A,G重合),设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BM并延长AG于N.(1)是否存在点M,使△ABM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分析点M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当点N在AD边上时,若BN⊥HN,NH交∠CDG的平分线于H,求证:BN=HN;(3)过点M分别作AB,A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矩形AEMF与△ACG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答案】(1)答案见试题解析;(2)证明见试题解析;(3)当t=238秒时,S 的最大值为38.【解析】试题分析:(3)①当点M 在AC 上时,即0<t≤22时,易知:△AM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M=t ,∴AF=FM=t 22,∴S=24122222121t t t FM AF =⋅⋅=⋅; 当点M 在CG 上时,即22<t <24时,CM=t-22,MG=24-t .∵AD=DG ,∠ADC=∠CDG ,CD=CD ,∴△ACD ≌△GCD (SAS ),∴∠ACD=∠GCD=45º,∴∠ACM=∠ACD+∠GCD=90º,∴∠G=90-∠GCD=90º-45º=45º,∴△MF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t t MG FG 22422)24(45cos 0-=⋅-=⋅=,∴ACG CMJ FMG S S S S ∆∆∆=--=11142222CM CM FG FM ⨯⨯-⨯⨯-⋅=221124(22)(4)222t t----= 234284t t-+-,∴221t0t2243-t42t-8 22t424S⎧<≤⎪⎪=⎨⎪+<<⎪⎩()();②在0<t≤22范围内,当t=22时,S的最大值为222412=⨯)(;在22<t<24范围内,38)238-t(432+-=S,当238t=时,S的最大值为38,∵823>,∴当t=238秒时,S的最大值为38.考点:四边形综合题;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段函数;二次函数的最值;最值问题;动点型;存在型;压轴题.原创模拟预测题5.如图1,已知直线3y x=+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将直线在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得到一个新函数的图象(图中的“V形折线”).(1)类比研究函数图象的方法,请列举新函数的两条性质,并求新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2,双曲线kyx=与新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1,a),点D是线段AC上一动点(不包括端点),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与新函数图象交于另一点E,与双曲线交于点P.①试求△PAD的面积的最大值;②探索: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PAEC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此时点D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函数的最小值为0;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3;3 (3)3 (3)x xyx x+≥-⎧=⎨--<-⎩;(2)①258;②四边形PAEC不能为平行四边形.【解析】②先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AC的中点D的坐标,再计算DP,DE的长度,如果DP=DE,那么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四边形PAEC为平行四边形;如果DP≠DE,那么不是平行四边形.试题解析:(1)如图1,均是正整数新函数的两条性质:①函数的最小值为0,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3;由题意得A点坐标为(﹣3,0).分两种情况:①x≥﹣3时,显然y=x+3;②当x<﹣3时,设其解析式为y kx b=+.在直线y=x+3中,当x=﹣4时,y=﹣1,则点(﹣4,﹣1)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4,1).把(﹣4,1),(﹣3,0)代入y kx b=+,得:4130k bk b-+=⎧⎨-+=⎩,解得:13kb=-⎧⎨=-⎩,∴y=﹣x﹣3.综上所述,新函数的解析式为3 (3)3 (3)x xyx x+≥-⎧=⎨--<-⎩;(2)如图2,①∵点C(1,a)在直线y=x+3上,∴a=1+3=4.∵点C(1,4)在双曲线k yx =上,∴k=1×4=4,∴4y x =.∵点D 是线段AC 上一动点(不包括端点),∴可设点D 的坐标为(m,m+3),且﹣3<m <1.∵DP ∥x 轴,且点P 在双曲线上,∴P (43m +,m+3),∴PD=43m m -+,∴△PAD 的面积为S=14()(3)23m m m -⨯++=213222m m --+=21325()228m -++,∵a=12-<0,∴当m=32-时,S 有最大值,为258,又∵﹣3<32-<1,∴△PAD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58; ②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PAEC 不能为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当点D 为AC 的中点时,其坐标为(﹣1,2),此时P 点的坐标为(2,2),E 点的坐标为(﹣5,2),∵DP=3,DE=4,∴EP 与AC 不能互相平分,∴四边形PAEC 不能为平行四边形.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段函数;动点型;最值问题;二次函数的最值;探究型;综合题;压轴题.原创模拟预测题6.如图,直线334y x =-+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B ,抛物线234y ax x c =++经过B 、C 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点E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BEC 面积最大时,请求出点E 的坐标和△BEC 面积的最大值?(3)在(2)的结论下,过点E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 于点M ,连接AM ,点Q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 、Q 、A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333 84y x x=-++;(2)点E的坐标是(2,3)时,△BEC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3;(3)P的坐标是(﹣3,218-)、(5,218-)、(﹣1,158).【解析】试题解析:(1)∵直线334y x=-+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B,∴点B的坐标是(0,3),点C的坐标是(4,0),∵抛物线234y ax x c=++经过B、C两点,∴3164043a cc⎧+⨯+=⎪⎨⎪=⎩,解得:383ac⎧=-⎪⎨⎪=⎩,∴233384y x x=-++;(2)如图1,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EF交直线BC于点M,EF交x轴于点F,∵点E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设点E的坐标是(x,233384x x-++),则点M的坐标是(x,334x-+),∴EM=23333(3)844x x x-++--+=23382x x-+,∴S△ABC=S△BEM+S△MEC=12EM•OC=2133()4282x x⨯-+⨯=2334x x-+=23(2)34x--+,∴当x=2时,即点E的坐标是(2,3)时,△BEC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3;(3)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得以P、Q、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①如图2,由(2),可得点M的横坐标是2,∵点M在直线334y x=-+上,∴点M的坐标是(2,32),又∵点A的坐标是(﹣2,0),∴223[2(2)](0)2--+-732,∴AM所在的直线的斜率是:30322(2)8-=--;∵233384y x x=-++的对称轴是x=1,∴设点Q的坐标是(1,m),点P的坐标是(x,2333 84x x-++),则2222333384183373(1)(3)844x x mxx x x m⎧-++-⎪=⎪-⎨⎪-+-++-=⎪⎩,解得:3218xy=-⎧⎪⎨=-⎪⎩或5218xy=⎧⎪⎨=-⎪⎩,∵x<0,∴点P的坐标是(﹣3,218-).②如图3,由(2),可得点M的横坐标是2,∵点M在直线334y x=-+上,∴点M的坐标是(2,32),又∵点A的坐标是(﹣2,0),∴223[2(2)](0)2--+-732,∴AM所在的直线的斜率是:30322(2)8-=--;∵233384y x x=-++的对称轴是x=1,∴设点Q的坐标是(1,m),点P的坐标是(x,233384x x-++),则2222333384183373(1)(3)844x x mxx x x m⎧-++-⎪=⎪-⎨⎪-+-++-=⎪⎩,解得:3218xy=-⎧⎪⎨=-⎪⎩或5218xy=⎧⎪⎨=-⎪⎩,∵x>0,∴点P的坐标是(5,218-).学科网③如图4,由(2),可得点M 的横坐标是2,∵点M 在直线334y x =-+上,∴点M 的坐标是(2,32),又∵点A 的坐标是(﹣2,0),∴223[2(2)](0)2--+-73,∵233384y x x =-++的对称轴是x=1,∴设点Q 的坐标是(1,m ),点P 的坐标是(x ,233384x x -++),则23333084221(2)12222x x m x x ⎧-++-⎪-=⎪---⎨⎪+-=⎪⎩, 解得:1158x y =-⎧⎪⎨=⎪⎩,∴点P 的坐标是(﹣1,158).综上,可得: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 ,使得以P 、Q 、A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P 的坐标是(﹣3,218-)、(5,218-)、(﹣1,158).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动点型;存在型;分类讨论;最值问题;二次函数的最值;压轴题. 原创模拟预测题7.如图,边长为8的正方形OABC 的两边在坐标轴上,以点C 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点A ,点P 是抛物线上点A ,C 间的一个动点(含端点),过点P 作PF ⊥BC 于点F ,点D 、E 的坐标分别为(0,6),(﹣4,0),连接PD 、PE 、DE .(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小明探究点P 的位置发现:当P 与点A 会点C 重合时,PD 与PF 的差为定值,进而猜想:对于任意一点P ,PD 与PF 的差为定值,请你判断该猜想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小明进一步探究得出结论:若将“使△PDE 的面积为整数”的点P 记作“好点”,则存在多个“好点”,且使△PDE 的周长最小的点P 也是一个“好点”.请直接写出所有“好点”的个数,并求出△PDE 周长最小时“好点”的坐标.【答案】(1)8812+-=x y ;(2)正确,PD-PF=2;(3)11个好点,P (-4,6).【解析】试题分析:(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2y ax c =+,把C (0,8),A (﹣8,0)代入即可求出抛物线解析式;(2)表示出P ,F 点坐标,再利用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得出PD ,PF 的长,进而求出即可;(3)根据题意当P 、E 、F 三点共线时,PE+PF 最小,得出P 点坐标以及利用△PDE 的面积可以等于4到13所有整数,在面积为12时,a 的值有两个,进而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边长为8的正方形OABC 的两边在坐标轴上,以点C 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点A ,∴C (0,8),A (﹣8,0),设抛物线解析式为:2y ax c =+,则:8640c a c =⎧⎨+=⎩,解得:188a c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8812+-=x y ;(2)正确,理由:设P (a ,2188a -+),则F (a ,8),∵D (0,6),∴2221(2)8a a +-221(2)8a +2128a +,PF=21888()a -+-=218a ,∴PD ﹣PF=2;(3)在点P 运动时,DE 大小不变,则PE 与PD 的和最小时,△PDE 的周长最小,∵PD ﹣PF=2,∴PD=PF+2,∴PE+PD=PE+PF+2,∴当P 、E 、F 三点共线时,PE+PF 最小,此时点P ,E 的横坐标都为﹣4,将x=﹣4代入8812+-=x y ,得y=6,∴P (﹣4,6),此时△PDE 的周长最小,且△PDE 的面积为12,点P 恰为“好点,∴△PDE 的周长最小时”好点“的坐标为:(﹣4,6),由(2)得:P (a ,2188a -+),∵点D 、E 的坐标分别为(0,6),(﹣4,0),∴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 kx b=+,则640bk b=⎧⎨-+=⎩,解得:326kb⎧=⎪⎨⎪=⎩,∴lDE:362y x=+,则PE=2138682a a-+--,∴S△=)(6238814212--+⨯⨯aa=21344a a--+=21(6)134a-++,∵﹣8≤a≤0,∴4≤S △PDE≤13,∴△PDE的面积可以等于4到13所有整数,在面积为12时,a的值有两个,所以面积为整数时好点有11个,经过验证周长最小的好点包含这11个之内,所以好点共11个,综上所述:11个好点,P(﹣4,6).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动点型;定值问题;阅读型;新定义;综合题;压轴题.原创模拟预测题8.问题探究:(一)新知学习:圆内接四边形的判断定理:如果四边形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内接于圆(即如果四边形EFGH的对角互补,那么四边形EFGH的四个顶点E、F、G、H都在同个圆上).(二)问题解决:已知⊙O的半径为2,AB,CD是⊙O的直径.P是BC上任意一点,过点P分别作AB,C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N,M.(1)若直径AB⊥CD,对于BC上任意一点P(不与B、C重合)(如图一),证明四边形PMON内接于圆,并求此圆直径的长;(2)若直径AB⊥CD,在点P(不与B、C重合)从B运动到C的过程汇总,证明MN的长为定值,并求其定值;(3)若直径AB与CD相交成120°角.①当点P运动到BC的中点P1时(如图二),求MN的长;②当点P(不与B、C重合)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如图三),证明MN的长为定值.(4)试问当直径AB与CD相交成多少度角时,MN的长取最大值,并写出其最大值.【答案】(1)证明见试题解析,直径为2;(2)证明见试题解析,定值为2;(3)①3;②证明见试题解析;(4)当直径AB与CD相交成90°角时,MN取得最大值2.【解析】试题解析:(1)如图一,∵PM⊥OC,PN⊥OB,∴∠PMO=∠PNO=90°,∴∠PMO+∠PNO=180°,∴四边形PMON内接于圆,直径OP=2;(2)如图一,∵AB⊥OC,即∠BOC=90°,∴∠BOC=∠PMO=∠PNO=90°,∴四边形PMON 是矩形,∴MN=OP=2,∴MN的长为定值,该定值为2;(3)①如图二,∵P1是BC的中点,∠BOC=120°∴∠COP1=∠BOP1=60°,∠MP1N=60°.∵P1M⊥OC,P1N⊥OB,∴P1M=P1N,∴△P1MN是等边三角形,∴MN=P1M.∵P1M=OP1sin∠MOP1=2×sin60°=3,∴MN=3;②设四边形PMON的外接圆为⊙O′,连接N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M,如图三,则有∠QMN=90°,∠MQN=∠MPN=60°,在Rt△QMN中,sin∠MQN=MNQN,∴MN=QN•sin∠MQN,∴MN=OP•s in∠MQN=2×sin60°=2×32=3,∴MN是定值.(4)由(3)②得MN=OP•sin∠MQN=2sin∠MQN.当直径AB与CD相交成90°角时,∠MQN=180°﹣90°=90°,MN取得最大值2.考点:圆的综合题;定值问题;最值问题;动点型;阅读型;探究型;综合题;压轴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