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
浅析汉初黄老思想
浅析汉初黄老思想作者:楚琳依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21期摘要:黄老思想适应了汉初社会的需要而成为汉初七十年的统治思想,在汉初经历了由确定到盛行再转向衰亡的发展过程。
黄老思想的运用使汉朝政府实现了休养生息、天下晏然的目的。
虽然黄老思想在汉朝实施的时间很短,但其在法儒之间起到承前启后、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黄老思想;汉初政治;黄老政治1 黄老思想在汉初地位的变化黄老思想在汉初经历了从确定到盛行再转向衰落的发展过程。
黄老思想参与汉初政治从汉高祖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只有黄老的清静无为才符合刘邦与萧何所创立的制度。
但黄老思想并非是汉朝一建立就被确定为统治思想的,而是随着后来“萧规曹随”,没有改变最初的治理方式,才确立了黄老思想的统治地位。
汉初黄老之治最先起自地方,开始于黄老之学的发祥地——齐,而率先推行这种政治的人物则是齐相曹参,“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曹参在齐国推行黄老之学而出现的“齐国安集”的局面,使刘邦看到了黄老思想对汉初这样的局面可以起到的作用,刘邦将崇尚黄老思想的曹参、陈平确定为汉朝相国的第一、第二继承人,这在事实上明白无误地确立了以黄老思想为汉王朝统治思想的地位。
公元前193年,萧何去世,曹参继汉相位,黄老思想开始盛行。
惠帝、高后统治时期,仍然奉行黄老无为,“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户”。
文帝、窦太后和景帝也都推崇黄老文化,“孝文好道家之学”“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
直到武帝前期,受窦太后影响,黄老无为仍是国家统治思想,可以说汉初历代的统治者都自觉地、有意识地遵循了“无为而治”的原则,“无为而治”是被作为国家指导思想有意识的向下施行的。
从惠帝至景帝,统治者一直遵循黄老之学,至文帝时黄老之学已经发展到了顶峰。
文景之后,黄老思想的消极影响也逐渐显现,这种“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的政策,使君主与臣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1)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
2) 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儒学宗教化 3)突出“君本”思想 4)本质:思想专制,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西汉中期:汉武帝时期)
1、奉为正统的原因
董仲舒的改造
适应了西汉中期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大一统事业的 需要 (根本)
董仲舒的新儒学
1、来源: 将各家学说融入儒家 2、内容体系: 1)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治的统一必须思想统一
2) “君权神授”和 “天人感应”
神化皇权、君权的合理性与至上性 限制君权的无限膨胀和防止暴政 君权的“有限性”
3)仁政:德为主、刑为辅
4)伦理道德:“三纲五常”
董仲舒的新儒学
积极: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 元气,社会繁荣,国力日盛,人民生活安定,出 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既然黄老政治的实施对西汉初社会的稳定、 经济的发展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什么 汉武学地位的确立
兴盛的背后往往潜伏着危机。 汉初的无为政治,使中央的丞 相、地方的郡守及诸候王的权 力日益膨胀,且匈奴为患,这 些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西汉王 朝的稳定。因此,为了加强中 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 发展,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 为了时代的需要。
黄老之学实施的原因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 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 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1、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吸取秦亡教训
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安定的环境来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 统治秩序。为此,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 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初黄老之学的内涵及其兴盛原因
汉初黄老之学的内涵及其兴盛原因从战国中期至西汉初年,黄老之学以其独特的性质在诸多思想流派中脱颖而出,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西汉初年被统治者采纳为治理社会的指导思想,烜赫一时。
基于秦末以来社会长期战乱,西汉初年社会凋敝的这种现实,汉高祖刘邦顺应人民普遍希望安宁的心理,以黄老思想为指导,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治理社会,使社会生产由恢复而发展,乃至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老子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即明古之理,可以治今之事。
汉初的黄老之学不仅对于西汉初年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以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治理仍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汉初社会背景下的黄老之学的内涵黄老之学,顾名思义,“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
”,就是对黄帝和老子的学说的合称。
一般认为,黄老之学分属于道家学说,在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假托黄帝的名义来阐释道家思想,并对老子的学说加以继承和发展,采取兼收并蓄的方法,吸收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讲的“黄老之学”。
与先秦老庄道家思想相比较而言,黄老之学的突出特点就是“道法结合”,在这种观点看来“道”是由“法”衍生出来的,它主张君主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无为”,但是这种所谓的“无为”并不是毫无作为,只是统治者基于社会的现实状况,采用相应的措施,不过分干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这些主张适应了汉初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生产的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
鉴于西汉初年的社会现实状况,从西汉建国之初至汉武帝时期,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汉统治者主要侧重于黄老之学中“清静无为”的特征。
所谓的“无为”即是:统治者不苛扰人民,不滋扰生产,促进社会生产秩序的稳固。
综合来看其基本的特点是,在肯定封建王朝统治秩序的前提下,主张“无为而治”,缓和阶级矛盾,又“顺民之情与之休息”,从而恢复和发展生产。
二、汉初黄老之学自身的特性产生于战国时代的黄老思想到汉初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在逐渐继承发展的过程中,它摒弃了原始道家消极的成分。
黄老之学对于汉初经济、政治的影响
黄老之学对于汉初经济、政治的影响汉文帝时期,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这给了汉初统治者提供了历史借鉴。
汉初战后经济萧条,政局初定。
有一个例子①:那时候,皇帝出行找不到四匹毛色相同的马;丞相是坐牛车出门的。
皇帝、丞相如此,遑论百姓。
而黄老思想的出现,正是契合这一局面。
在高祖,吕后,文帝,景帝的清静无为,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长期政策下,有了文景之治,也为汉武帝时代打下深厚的物质基础。
先讲一下黄老之学自身的渊源,史学界对此有很大的分歧,学术界目前或以新道家名之,或以道家统而称之。
也有学者认为,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②。
更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将两个学派联称的例子并不罕见,在先秦时期就已有之③,而这个黄老之学乃是《黄帝四经》、《老子》两种不同思想体系的派别。
本文综合这三种观点:受到百家争鸣间思想的渗透性,黄老之学有机地把儒、道、法融会在一起。
在这前六七十年中,统治者鼓励恢复发展农业④,推出轻徭薄赋的政策,田税15取1,税率相当低。
算赋,也就是人头税,每个成年人每年120钱。
正是符合“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这样的思想。
黄老之学也迎合了统治者日趋保守的思想,政策有点重农抑商。
当然这是针对那些唯利是图,囤积居奇以致物价飞涨的黑心商人。
商业的发展就被抑制了。
吕后时期,商人环境有一些放宽。
黄老思想,为汉初社会生产的恢复起到了指导性的推动作用并在客观上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是政策好——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史记·平淮书》中有一段是这么讲的:“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质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致腐败不可食。
”有些夸张,联想一下,若是当时外国人看到了这个片段,必然会对这个富饶的国度充满憧憬吧!显然,西汉由于经济的提高,在国际中的政治地位也将提高。
并非说该政策是尽善尽美的。
文景时期,田税有30:1,也有天下大免的情况。
黄老思想与汉初黄老政治
黄老思想与汉初黄老政治——摘自安庆教研网黄老思想与汉初黄老政治岳西县职教中心王燕舞前言:西汉是在农民大起义推翻了暴秦统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推毁旧世界的同时,人们向往一个安定和谐的新世界。
为稳固封建统治恢复封建经济,汉初的统治政策发生了变化,实行黄老政治。
这是当时的思想家、政治家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找到的通向盛世的途径,并以此回应农民大起义。
黄老无为政治应运而生,指导着汉初的统治,由思想上升为政治理论,具体为方针政策,通过国家力量来恢复加强经济。
一、黄老思想的渊流黄老思想中的: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稷下之学中把这种以道法为主,兼收各家之学称为“黄老之学”。
而司马迁将老子、庄子、韩非等合为列传,因为从他们的思想渊源看,“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本归于黄老”。
老子与当时兵家、法家也密切相关,可见所谓黄老之术是假托黄帝而以老子学派为主体的一个学派,它借黄帝之名,引老子之学,兼收百家,辅以时代物证,产生于战国,形成于汉初。
老子尚清静、虚无,做事要顺其自然,一切顺应万物;尚“无为”,认为“无为”方可“无不为”。
历来都认为《老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魏晋以前,就认为《老子》是治道之人作,教人南面之术,即帝王之术,是一个十分讲究权势与策略的著作,可见道家一开始也是一个十分关心政治的学派,黄老学派虽是诸家思想融为一体的,但其思想的本质,即“无为而无不为”仍是黄老之学主干。
春秋时期的“无为而治”的一般含义正如孔子所说:“无为而治者舜也与!无何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
但当时的现实情况仍使孔子主张用礼来仁义治国。
老子从“道”的学说出发,对“无为而治”阐发了系统主张。
作为一种政治思想,老子讲“无为”是针对“有为”的。
他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2。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3”。
“无为”主要指的是消除独断的意志和专断的行为,含有不亡为的意思,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顺手“自然”便没有办不成功的,那“无为而无不为”。
思考:汉初盛行什么思想?
• 在景帝时期,儒生辕 固生指斥老子为异端, 崇信黄老之学的窦太 后就非常生气,就命 令辕固生去和野猪搏 斗,幸好景帝保存, 他才免于一死。
帝皇vs太后
衰落的原因:
• (1)主观上,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发 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 势的需要
• (2)客观上,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 调整,发展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 理论体系。
——《汉书.食货志》
背景:
• 1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 2 吸取秦朝灭亡教训 • 3 为巩固统治
课本内容: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适应修养政策的需要,从汉高祖到 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 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 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时间:从汉初到武帝 约70年的时间。
新理论体系。
二、汉武帝时西汉强盛,思想上 确立“罢黜百家,帝时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但也存在 着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问题。社会环境
变了,统治者的指导思想是否也要随
着变?怎么变?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 怎么办?
秦始皇的统 一思想是不要人 民读书,他的手 段是刑罚的裁制; 汉武帝的统一思 想是要人民只读 一种书,他的手 段是利禄的诱引。 结果,始皇失败 了,武帝成功了。
思考:汉初盛行什么思想?
d5tg323cudux 嫡谋 /so/0/989/
思考:西汉初为什么采用黄老之学?
西汉初的经济状况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 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 乃令民得卖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 教师
1、背景 2、黄老学说内容、主张、特点 内容:(治身)(治国) 主张:无为而治 特点:①道家为本,兼采各派
关于汉初以“黄老学说”为法制指导思想的思考分享
关于汉初以“黄老学说”为法制指导思想的思考分享作者:vacant. 已被分享3次评论(0) 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任何国家或者王朝若想稳定自身的统治,强化国家政权,实现长治久安就必须建立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
一个国家必须有完备的法律作为后盾才能保证实现统治的目的。
而法律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就是所谓的法制指导思想。
法制指导思想是从一种理论的高度来指导这个国家的法律应该怎么样来制定,怎么来实施以取得相应的效果。
一个国家或者说是一个朝代运用什么样的法制指导思想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
下面就以汉初统治者以“黄老学说”作为其指导思想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关于“黄老学说”的几个问题何为黄老学说?“黄者,皇帝也;老者,老子也。
黄老之操,身中恬淡,其治无为。
正身共(恭)己而阴阳自和。
无心于为而物自化。
无意于生而物自成。
”[1] 黄老学派是兴起于战国中期的一种假托皇帝老子为创始人,以皇帝老子学说为宗旨的学派,它在政治上主张清净无为,与民休息。
即主张人在自然面前不应有私欲的行为。
即统治者应该克制自己的饿欲望,尽可能减少向老百姓的索取..在法律上主张约法省刑,轻刑轻罚的原则.黄老学说在历经战国末年至汗初的的发展已经形成儒到法三家相互融会贯通的思想体系.汗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是以道为本,兼容儒法两家的法律思想.其表现为主张文武并用,德刑相辅,明法修身,约法省刑,刑不厌轻,法不患薄.黄老学派的思想对汗初的法律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黄老学派在政治上的主张是基于它推行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路线,认为最为明智的统治手法就是实行无为,让老百姓自由发展,这样社会就会和谐.它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正式基于其以道为先的社会理念而提出的。
《老子》中还提到这样的观点:“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统治者不要刻意有为。
否则社会的和谐就会被打破,因此陷入混乱之中,所以实现社会和谐的最佳手段就是无为而治。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
第九章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9.1 复习笔记一、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概述1.黄老之学的含义及特点(1)含义:黄老之学是指以结合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儒、墨、阴阳诸家思想而形成的一个思想流派,兴起于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在汉初达到鼎盛。
(2)特点:倡导在肯定既有社会秩序及等级制度的前提下,实行“无为而治”。
因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
2.黄老之学的内容(1)汉初统一后选择“黄老之学”,在法律、行政制度等方面仍袭秦旧,在政治精神和社会原则上则反对秦代对法律的过分依赖,提倡道家之“无为”精神,在百废待兴之中,休养生息,着力恢复经济;(2)放松对思想学术的控制,吸引人才,总结经验教训,寻求长治久安的途径。
3.汉初提倡黄老之学的原因(1)秦虽以尚法亡国,但其制度甚为完备。
汉初儒学衰微,道家在战国末年是显学,但没有一套完备的政治制度。
汉廷君臣,大多出身寒微,本身没有创制制度的能力,因此汉初除承袭秦法外,别无选择。
(2)秦统一至汉初的时间里,人民处于暴政及战乱之中,财产、精力等均已消耗殆尽,举国都希望获得喘息的机会,道家的社会政治精神正合乎他们的心意。
因此,汉初实行无为政治实有其情势上的必要。
3.黄老之学的代表人物在黄老之学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陆贾和贾谊是两位极为耀眼的思想人物。
(1)二者不同之处①陆贾开启了西汉统治集团“无为”之思,使黄老之学成为一种官方意识形态。
②贾谊反思黄老之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力图革除不思进取、懒汉无为的作风,解决黄老之学盛行带来的社会问题,为西汉社会发展带来社会思想方面的转折,向“有为”状态过渡。
(2)二者相同之处①赋予黄老之学新的意义,在倡导君主修身、无为的框架下,凸显儒家民本主义的社会思想性格。
②注意兼采儒、法,是以积极的社会政治态度谋求于世的,完全抛弃了老子道家那种逃避现实,因顺自然的消极情绪。
这种“无为”有别于老庄时期原始道家纯粹意义上的“无为”。
二、陆贾的无为论与社会理想1.个人简介陆贾(约公元前240~前170年),战国时楚国人,黄老思想在汉初的重要代表人物。
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中国战国时期兴起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
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约公元前5-3世纪)而盛行于西汉时期。
司马迁在《史记》里屡以黄老并称。
黄老学派的典籍为黄帝书。
黄老之学是除老庄学派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学派思想尚阳重刚[1],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
从内容上看,黄老之术继承、发展了黄帝、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他们认为「道」是作为客观必然性而存在的,指出「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
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术强调「道生法」。
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
上述主张在汉朝初期曾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果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
到东汉时,黄老之术与新产生的谶纬之说相结合,就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道教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道家最初是指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
广义地来说,它是古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以道为其核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
历史上凡是崇尚老庄黄老之学说的人都可以称为道家。
一般说来,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家的“道”具有下列几方面的意义:(一)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二)道自然而无为。
(三)道无形而实存。
(四)道具有普遍性,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黄老之学的产生殷商文化是黄老道家的重要源头之一。
黄老之学发扬了老子的唯物主义。
虽然他们基本上站在道家的立场,却成为了道家的左翼。
稷下黄老之学一开始就受到齐国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利用,它在稷下学宫中居于主导地位。
同时又打着黄帝的旗号来建立霸业,甚至统一六国。
稷下道家学派继承了原始道家思想,提出齐万物以为道,顺乎自然,不顾于虑,不谋于智,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并把黄帝与老子相并称。
黄老的基本观点哲学主张与古代西方的原子论不同,古代中国流行的是元气论。
根据这种学说,万物都是由元气或者精气组成的,元气或者精气聚在一起,就是有形的东西;散开来就成为了无形的东西。
第九章 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
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前170年), 战国时楚国人,黄老思想在汉初的重要代 表人物。他早年跟随汉高祖创立汉朝,在 建国之初只是一个“秩比千石”的小官— —太中大夫。
第二节 贾谊对社会问题的察觉
黄老之学最大的贡献是建设社会,培 养国力,使人民各安生业。五十余年间, 汉帝国自残破困贫而达于繁盛富饶之境。 但是它并非全无缺点。Leabharlann 第三节 贾谊的社会整合思想
既有社会问题存在,就必须及早着手 整治。贾谊认为整治社会问题,加强社会 整合,关键在于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如果看到危机而不予以治理,就好像人得 了病不去医治一样,等到病情严重,即使 有扁鹊这样的好大夫也无能为力了。
第九章 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
所谓汉初,是指汉高祖、惠帝、吕后 以及文、景二帝在位的社会时期,共六十 六年(公元前206年——前141年)。黄老 之学是指以结合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 采儒、墨、阴阳诸家思想而形成的一个思 想流派,兴起于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 在汉初达到鼎盛。
第一节 陆贾的无为论与社会理想
浅析汉初黄老思想
浅析汉初黄老思想作者:董赫楠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3期摘要黄老思想形成于战国中期,汉初作为国家的政治思想主体应用于政治舞台。
黄老学派吸收了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及其他各派优势,顺应时代发展,并成为与法家、儒家并立的显学。
由于黄老思想具有现实意义的影响,因此它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之基础的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对黄老思想内容本质的理解及研究汉初选择黄老思想作为统治者意志的原因,来看黄老思想对汉初政治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黄老思想儒家思想法家思想作者简介:董赫楠,吉林大学行政学院2009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5-273-02黄老即指黄帝与老子。
二者之前是分开用的,直到汉代才将二者连称。
黄老之学兴起于战国中期,它与老子的道家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黄老思想融会贯通了道家与法家的思想,兼并、吸收了诸多学派的思想观念。
但其主要研究的仍然是老子所提倡的有关政治、战争中的思想,研究国家的兴衰成败。
黄老思想中的阴阳刑德、刑名法术、清静无为思想对汉初社会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黄老思想的意蕴(一)黄老思想提倡刑德并用、刑为先的思想提到刑德并用,不得不提到《黄老帛书》,此书认为阴阳和合生成宇宙万物、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运动,德与刑即分别为阳与阴的属性,因此,刑德成为支配宇宙万物、一切事物的根本力量和属性。
并且刑德是相辅相成的。
从此书中可以看出,刑德思想是黄老思想的核心。
《黄老帛书》将刑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正如《经法·论约》中提到:“三时成功,一时刑杀,天地之道也”。
①(二)刑名法术为黄老思想的重要内容《黄老帛书》中特别强调刑名的必要性,刑名是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方法手段之一。
《经法·道法》中有提及:“虚无有,秋稿(毫)成之。
必有刑(形)名。
刑(形)名立,则黑白之分已。
汉初为什么崇尚黄老之学
汉初为什么崇尚黄老之学连云港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周清明摘要:本文论述了黄帝、老子思想在汉初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黄老思想以治病救人、清净无为著称。
汉初的战乱刚结束,人心思治,社会需稳定,老百姓希望少受干涉,奴婢希望获得自由。
道家的无为而治正迎合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和愿望,适应了社会的需要。
刘邦等都是贫苦百姓出身,对人民的需求和愿望深深了解。
统治者借亡秦之鉴,为收拢民心,而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实施无为政治,是顺天时,应民心的。
关键词: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修养生息(一)汉初黄老思想占主流刘邦为什么要采用“黄老之治”(黄帝、老子)? 刘邦采用黄老思想治国,原因是多方面的: ( 1)其他学派都不景气。
儒家经历秦火,尚未完全复苏;申、韩术家亡秦,前车可鉴;墨家转向了自然科学等。
(2)黄学在当时已成显学。
先秦诸子包括史书,如《管子》、《吕氏春秋》、《韩非子》、《国语》等都推崇过黄帝思想,黄学大盛。
( 3)黄学本身有许多优势。
黄帝信仰有民族亲和力,如传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学的“五色帝”、“五德终始”有利于改朝换代,如有人编造刘邦是“赤帝子”;“高祖十月始至霸上……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等;黄帝战胜炎帝、蚩尤等传说,有利于增强人们武力统一中国的信心;黄帝“立诸侯”、“制律历”等传说,有利于开国时期各项大政方针的建设,如《黄帝四经·十六经·立命》说:“吾受命于天,定立(位)于地,成名于人。
唯余一人□乃肥(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国,置君、三卿。
数日、磿(历)月、计岁,以当日月之行。
”等等。
这是刘邦采用“黄老之治”的主要原因。
黄老思想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导,吸收刑名之学和法家精华而形成“黄老之术”。
他与先秦道家的不同之处是把“法”揉进了“道”中,故曰“道生法”。
这一学派既强调“无为”又强调“法治”。
故黄老思想是无为而无不为,在统一的封建王朝初期,这种思想较适合当时的国情,有利于治理国家。
汉初的黄老思想主要以《老子》为主导,与先秦的道家思想具有许多相同之处,主要是强调“无为而治”,休养生息,顺应自然规律,顺势利导的治理国家。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三版)PPT (35)[64页]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到稍后的阮籍、嵇康时期,则公开打起老庄的旗帜,向儒家思 想 宣战了,再到向秀、郭向时期,则更进而以注疏 《庄子》 为其思想观点的表达方式了。这就是所谓魏晋玄学。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玄学既然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思想体系而与儒学对称,自有其 不同于儒学的自身 特点,这就是以 “道”为思想核心,以 “贵无”为主导倾向,将 《老子》、 《庄子》、 《周易》 熔于一炉,用以设计人生范式,表达社会思想。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第二节 何晏、王弼社会思想 第三节 阮籍的社会思想 第四节 嵇康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使儒 学特别是儒家经学丧失了 “独尊”的社会条件,儒学能否适 应新的社会现实,如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存 在与发展,已成 为当时儒学以及整个思想界面临的新问题。 儒学难以独尊,从而出现了思想活跃、百家会通的局面。在这 种社会背景之下,道家思想的地位明显提高,佛教思想也在中 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王弼其人
王弼 (226—249年),字辅嗣,魏 国山阳 (今河南焦作)人,有年仅24岁。 “当 何晏风徽鼎盛之时,有不世之天才王 弼出,始树立清谈之宗风,开玄学本体论 之端绪,合儒道第一义而为形之上学”, “由生生化化之宇宙观,而至于处世接物 之人生 哲学,治国平天下之政治理论,皆 为此体用一如之大机大用一以贯之,实中 国文化上 一种至高无上之境界,广大精微, 圆融无间,诚伟观哉”。他是汉末党锢八 骏之一 王畅的玄孙,清流自由之士王粲的 侄子,因此这个早熟的思想家,其学虽谓 创新,实 承家学,复遭际时会,秉天纵之 才,集时代之大成。由于他的思想学说深 得何晏赏 识,遂被并称为 “何王”。
第二节 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汉初的黄老思想
新语——新世纪万有文库·传统文化书系书评2010级历史与社会学院(博物馆学)孔楠20100510242黄老思想形成于战国中期,汉初作为国家的政治思想主体应用于政治舞台。
汉初吸取秦末农民战争的教训,采取在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
所谓“黄老学说”,实际上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
“黄”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说。
黄帝之学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学派,是道家中的一派。
它与老子学说的根本区别是:黄帝之学不仅讲道,而且讲法。
汉初把黄老糅合在一起,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指导思想。
汉初以黄老思想为指导,对经济政策进行改革,对于恢复和发展封建经济起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对恢复、发展汉初经济和巩固汉王朝的统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传统至今,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西汉初期的“黄老之治”,就是“无为而治”。
如方尔加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上,将“汉代国策”时,开场就说:“今天我给大家讲汉代初期的无为而治。
这种无为而治实际上是用的历史上的一种哲学思想,也就是所谓的黄老道家。
”这种说法却是值得商榷。
不能用“无为而治”取代“黄老之治”。
黄老学说的特点是:在政治上肯定新的封建一统王朝的统治秩序,承认君臣关系不可改变的前提下,极力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统治者用少所作为的办法,就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
相反,统治阶级愈“有为”,民就愈“难治”;统治者的法令太多,反而使“盗贼多有”。
这和原来老子主张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不同,它是一种维护统一的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汉初统治者采取“顺民之情与之休息”的政策,以适应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秩序的需要。
汉初的几任丞相,大都“治黄老之术”,实行“无为而治”。
如萧何死后,曹参为相,举事皆循旧例,无所变更。
对于“言文刻深,欲务声名”的人,斥而不用;对于“谨厚长着”,给于提拔,以保持政治上的稳定。
所以当时老百姓歌颂道:“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汉初黄老思想的大背景
一、汉初黄老思想的大背景秦二世而亡,汉初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王朝,西汉建国伊始,经济凋敝,百业殆兴。
西汉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汉书.食货志〉〉说:“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识,死者过半”。
又据〈〈史记.平准书〉〉说:“自天子不能具钩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这场社会大混战破坏了秦朝原有的经济关系,许多贫民刑徒奴婢被解放出来,开始了新的生活出路。
汉处率逃亡者人口将近有一半,导致许多良田无人耕种。
这种局面不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秦汉动乱之际,许多豪民乘机囤积粮食,抢占土地。
有的豪民利用当地资源,逐渔盐铁之利。
于是如何调整生产关系,恢复经济稳定统治成为摆在汉初统治者面前的必须着手的难题。
外患是北面匈奴人的侵扰“白登山之围”更是让统治者见识到北面的危协。
此时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道家的“无为而治”自由放任的政策,正适合当时的需要。
刘邦及跟随他的萧何曹参周勃陈平樊狯等,由社会下趁进入最高统治阶参,出现了汉初布衣将相的局面,他们深知百姓的饥苦,因此统治者懂得爱惜民力,实行了种种的惠民政策。
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是以黄老之学为理论。
黄者,黄帝;老者,老子也。
所谓黄老之术,就是黄帝老子的学说。
黄帝之术,史书并无专书可考。
最早提倡道家政策的是曹参司马迁称黄老之术为学者共术,则变相的说明了黄老之术为华夏文化的源头。
“无为”并不是“无所为”,是一种从“无为”到“有为”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主要表现在以民为本,清净守法,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但体现到律法和政策上就是依法治国,皇权与相权的分开,财赋政策灵活自由,税赋低,官府干预少,士农工商自由放任。
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废除了秦的苛政,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颁布诏书通过重农政策。
重农抑商是自商鞅以来封建政权长期推行的政策。
第一,军队复员归农。
对跟随他入关的关东军愿意留在关中的,可以废除12年的徭役。
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
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
《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
概述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
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
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
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
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究竟什么是“黄老之学”?它到底又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概貌?学术界目前或以新道家名之,或以道家统而称之。
但对于这个所谓的“黄老学派”有着怎样的一种思想内涵,尽茫茫然。
笔者因此而斗胆怀疑起这个学派的是否存在。
我认为,这是中国思想史上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问题,而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有可能正确认识战国秦汉以来的思想融合,也才有可能正确评价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在此问题上,谈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当否,尚祈方家指正。
黄老之学的产生历史的根据关于黄老之学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还有争论。
我们认为黄老之学形成于齐国的稷下学宫,时间在战国中期。
黄老之学主要是由稷下先生们从老子学说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他们把老子学说从消极导向积极,把老子的唯心主义改造为唯物主义。
虽然他们基本上站在道家的立场,但是又倾向法治,成为了道家的左翼。
稷下黄老之学一开始就受到齐国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利用,它在稷下学宫中居于主导地位。
这是因为齐国的田氏政权是取代姜氏而成立的新政权,它需要对其合理性进行辩护,以巩固统治地位。
那么,这种学说是怎样建立的呢?因为老子是陈国人,而田氏的祖先公子完正是在春秋中期齐桓公时由陈国避乱逃到齐国的。
汉初社会与黄老思想
汉初社会与黄老思想西汉初年黄老思想盛行,其中“虚静”、”无为”、“主时变”等观念顺应时代发展,适应当时社会环境的需要。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的出土,丰富了黄老思想,反映出道家思想的变化与发展。
通过《黄帝四经》,能够进一步认识司马迁《史记》中的黄老思想,探寻汉初社会状况与黄老思想之间的密切联系。
标签:黄老思想;《黄帝四经》;司马迁;西汉初年司马迁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后人对于先秦以及汉初历史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受到司马迁的影响。
在司马迁的笔下,构筑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历史系统,其中很多方面都涉及汉初社会状况与黄老思想。
一、司马迁笔下的黄老之学司马迁是现如今学界所知黄老之学的主要源头传播者之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著书二篇,号曰〈申子〉”1、“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1。
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不仅有关于老子、庄子的生平及思想的介绍,而且将主刑名之学的申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与他们并为一传,特别提到这两位的思想“本于黄老”,说明当时名家、法家的思想与道家黄老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史记》中关于黄老之学流传情况的记载较少,一直保持着一种神秘之感。
在《史记》中出现有“黄帝、老子之言”、“黄老之言”、“黄老之术”的说法,有时黄老并用,有时黄帝、老子分开提及,而在此之前,由于史料记载的缺乏,现存的先秦典籍中黄老连用的现象极少存在。
黄老之学的说法,很有可能是司马迁对于当时道家思想发展阶段的一个总结之称。
司马迁对于汉初学术环境的了解,主要受其父司马谈的影响。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介绍了当时六家主要思想流派的状况,并提出诸家的根本目的都在于“治”,虽然理论有所不同,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可以看出他对诸家有褒有贬,其中富含深意:“阴阳之术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名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矣。
社会思想史
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黄老之学是指以结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儒、墨、阴阳诸家思想而形成的一个思想流派,兴起于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在汉初达到鼎盛。
学说特点是,倡导在肯定既有社会秩序及等级制度的前提下,实行无为而治。
认为只有社会统治者少作为少去役使民力,才能缓和社会冲突,稳定社会秩序;相反,统治阶级越有为,人民就越难治。
因此顺应民意,让老百姓修养生息,才适应社会的需要。
汉初统一后选择黄老之学,在法律行政制度等方面仍袭旧制,在政治精神和社会原则上则反对秦代对法律的过分依赖,提倡道家之无为精神,在百废待兴之中,休养生息,,着力恢复经济;同时,放松对思想学术的控制,吸引人才,总结经验教训,寻求长治久安的途径。
道家在战国末年是显学,但是却没有一套完备的政治制度。
至于汉庭君臣,大多出身寒微,本身没有创制制度的能力,,因此汉初除承袭秦法外,别无选择。
同时,自秦统一直至汉初的这一段时间内,人民因处于暴政及战乱之中,财产、精力的均已耗尽,举国上下莫不希望获得喘息的机会,而道家的社会政治精神正合他们的心意。
因此,汉初实行无为政治实有其情势上得必要。
无为政治的内容,不外是对内轻摇薄赋,简省刑罚,竭力避免烦苛的兴作,一直为民休息;对诸侯国则采取放任政策,不干涉其内政。
对外族,如强邻匈奴,则为求亲善,甚至不惜屈己以求保持和平关系;对南方诸越国,也都采取安抚政策。
陆贾的无为论与社会社会思想陆贾站在统治者的立场,认为社会治理的最高原则是无为,执政态度应保持谨慎和敬畏。
只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作为,谨慎的遵从天道和人道的要求办事,与民休息,而不以烦苛的赋役扰民,就会天下大治。
陆贾也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总结无为而治有内安百姓、外和诸国的功效。
无为而治的核心是统治者要收敛欲望,与百姓上下相安无事。
汉初应该在天下初定,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刚刚重建的时候,确立以仁义为本的社会思想,行“柔弱”、“迟重”、“温厚”之政,宽刑简政,缓和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这就是所谓“清净无为”的“黄老之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第一节 陆贾的无为论与社会理想
陆贾(约公元前 240年——前170年), 战国时楚国人,黄老 思想在汉初的重要代 表人物。他早年跟随 汉高祖创立汉朝,在 建国之初只是一个 “秩比千石”的小 官——太中大夫。
5
陆贾主要的政绩有四件:一是为刘邦出使南越,劝说南越 王赵佗去帝号,向刘邦称臣。陆贾因此有功,被封为上大 夫。
12
《鵩鸟赋》是贾谊谪居长沙时所作。《史 记· 屈原贾生列传》说:“贾生为长沙王太 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 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已谪居长沙,长沙 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 以自况。”文中假托与鵩鸟的问答,抒发 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情绪,并以老庄 齐生死、等祸福的消极思想来自我排遣。 鵩鸟,李善注引晋灼曰:“《巴蜀异物志》 曰:'有鸟小如鸡,体有文色,土俗因形名 之曰鵩,不能远飞,行不出域。’”今天 俗名猫头鹰。长沙古俗,认为鵩是不祥之 鸟,至人家,主人死。
14
1901年。美国传教士、曾任北京同文馆总教习、 后来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丁韪良 (W.A.P.Martin)偶然读到贾谊的《鵩鸟赋》,发 现其与《乌鸦》一诗颇多相似之处,就写了一篇 文章,发在《北华评论》(North China Review)。 他显然对这篇贾谊赋很感兴趣,不仅把它翻成英 语,多年以后,还作了一些修订,收入他的《中 国传说与诗歌》(Chinese Legends and Lyrics, Shanghai,1912)一书中。根据他的对比,这两篇 作品的类似之处共有如下七条:作者抑郁而濒于 绝望的心境;求助于书籍以自我排遣;鸟来作客 姿态傲慢;鸟的到来被认为是凶兆;向鸟诉说以 求对人生之谜的解答;鸟的回答忧郁感伤;作者 结合自家身世以理解鸟的回答。
7
一、无为论
社会治理的最高原则是无为,执政态度应 该保持谨慎和敬畏。
无为而治的核心是统治者要收敛欲望,与 百姓上下相安无事。
8
二、理想社会
(一)这个社会是个恬然安宁的农业社会。 (二)有一个英明的领导者。 (三)这个社会重视兴办教育。 (四)各等级关系和谐无冲突。
(五)社会统治者能不言而信,不怒而威, 统治地位稳固。
9
第二节 贾谊对社会问题的察觉
黄老之学最大的贡献是建设社会,培 养国力,使人民各安生业。五十余年间, 汉帝国自残破困贫而达于繁盛富饶之境。 但是它并非全无缺点。
10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 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 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 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 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 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 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 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 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 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 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 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 论》、《论积贮疏》、《陈政 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 《吊屈原赋》、《鵩鸟赋》最 著名。
19
一、社会整合从严刑苛法走向礼义为主,礼 法并重。
二、理想的社会政治上君主中央集权,经济 上农业为本,社会各等级阶层关系和谐。
20
毛泽东:七律· 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17
一、藩镇问题 二、社会积蓄问题 三、社会风俗问题 四、奢侈问题
18
第三节 贾谊的社会整合思想
既有社会问题存在,就必须及早着手 整治。贾谊认为整治社会问题,加强社会 整合,关键在于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如果看到危机而不予以治理,就好像人得 了病不去医治一样,等到病情严重,即使 有扁鹊这样的好大夫也无能为力了。
13
爱伦坡的《乌鸦》塑造了两个重要形象: 年轻男子与乌鸦。悲伤的男子刚失去他最 爱的女子,他企图沉浸于书以忘却伤痛, 但一切都是徒劳,他越看书,越被寂寞与 悲痛侵蚀;而象征死亡与不祥的乌鸦却在 午夜,飞入这间男子曾常与故去情人蕾诺 相会的小屋。此外,诗人还塑造了两个对 诗的主旨起重要作用的意象。其一为黑色, “纯色调可使人产生快乐或抑郁之感” (朱立元:489-490)。诗中所连续采用的 黑色背景,可使读者感到压抑,从而感受 男子心底的恐惧与悲痛。
第九章 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
所谓汉初,是指汉高祖、惠帝、吕后 以及文、景二帝在位的社会时期,共六十 六年(公元前206年——前141年)。黄老 之学是指以结合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 采儒、墨、阴阳诸家思想而形成的一个思 想流派,兴起于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 在汉初达到鼎盛。
1
阴阳家是流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学 派,齐人邹衍是其代表人物。《史记》称 其:“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 《吕氏春秋》则直接受到邹衍学说的影响。 大体而言,邹衍的阴阳家思想表现在将自 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 并试图进一步的发展,用来建构宇宙图式, 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15
李白:田园言怀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王安石: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16
毛泽东:七绝· 贾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6
最重要的是他在思想上的卓越贡献,特别是他让 汉帝国接受了黄老哲学思想,为汉帝国开创了七 十年的和平发展期。他奉旨著《新语》十二篇, 是汉以来第一个全面总结秦帝国经验教训的知识 分子,而且为“秦学研究”确定了基调。陆贾认 为秦帝国失去天下的原因无外乎一个字“过”。 他用放大镜把秦帝国放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 进行宏观意义上的考察;他又用显微镜把秦帝国 放在始皇帝和秦二世的身上进行解剖,进一步提 出了“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的政治主 张。他的这一主张被汉帝国完全接受,并坚定不 移的坚守了七十年,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就是汉在黄老政治思想指导下初创的盛世。
11
《吊屈原赋》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作品。公元前 176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及渡湘水,历屈 原放逐所经之地,对前代这位竭诚尽忠以事其君 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深致伤悼,遂作此赋。此赋描 写出一个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现 对屈原深深的同情。作者也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 贬的愤慨,但他不赞同屈原的以身殉国,认为屈 原最终的不幸在于他未能“自引而远去”。作者 主张“远浊世而自藏”,以此保全自己,这才合 乎“圣人之神德”。此赋是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 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也是汉人最早的吊屈 之作,开汉代辞赋家追怀屈原的先例。
2
"阴阳"的主导思想是以五行决定政治,概念, 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 《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 到更久远的年代。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 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 是以"阴阳消长,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 宙观。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 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 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 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 "阴阳五行家"。
二是劝说刘邦读《诗》、《书》,使其明白“逆取顺守”、 “文武并用”的道理。,刘邦应该说还是“知耻而后勇” 的,晚年在给太子的诏书里提到:“我遭逢乱世,正赶上 秦禁学,很高兴,就认为读书无益。自执掌天下以来,时 时读书,才让我知道了作者的意思。回想过去的作为,有 好多不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陆贾在汉初统治思想的形 成和建树方面有重大作用,其地位也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 三是在吕后专权、刘氏天下岌岌可危的时候,他劝说丞相 陈平与太尉周勃捐弃前嫌团结一致,从而为日后平定诸吕 之乱奠定了基础。 四是为汉文帝再度出使南越,劝南越王赵佗第二次去帝号, 恢复与汉王朝的臣属关系。前后17年间,陆贾两下番禺, 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