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一、考试内容

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意义。

二、考核要求

1.识记:(1)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概念;(2)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3)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

2.理解:(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意义。

知识点讲解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圈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不外乎单轨型、双轨型和中问型三种学制类型。

单轨型学制是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上下衔接,自下而上构成连接阶梯的统一的直线型学制。双轨型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同时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以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

中间型学制是介于单轨型和双轨型之间的一种学制,是在双轨制教育受到社会强烈抨击后,一些实行双轨制教育的国家作出变革的结果。即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单轨制,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子弟接受共同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则实行双轨分流一一结束基础教育后,一部分学生继续接受普通中等教育乃至大学教育,另一部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就业作准备。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的状况

学校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生产的发展。是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只有社会剩余产品可以保证一部分人去从事脑力活动的时候,才能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到了近代,随着机器生产的广泛采用,才可能出现各种职业学校、工艺学校和农业学校等。而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教育制度也日

益完备起来。

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具确。等级性.由此产生ji:同等级的学校。危资本主义社会里受教育权实际l二是不平等的,突m表现为双轨制。现代社会的发展,虽然教育在逐步普及.但仍然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学制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阶级性质。而社会主义国家中,学校的设立,则是真正为了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健康水平,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同人口问题是分不开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同样要考虑人口状况。人口数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依据。此外,人口的分布、人口在产业部门和地域问流动的趋向、人口的增长率以及人口的年龄结构,都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4.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在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时,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切合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许多研究材料提出:适当提早入学年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这就说明,学制的建立与改革必须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每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都有它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发展的历史沿革,又不能忽视吸取其他国家改革学制的有益经验。在同一社会制度下,由于各国生产发展的水平、文化科学发展的状况不同,学制的历史沿革不一样.其学制亦有不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学制上也常有相同的形式。只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对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作出历史的、科学的说明。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近二十年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给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急剧变化。为适应这种急剧的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大致有以下一些新的趋向。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国际上普遍认为儿童一生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二F早期教育。3~6岁的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都很重视学前教育,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如,东欧各国都在1990年前普及6~7岁儿童的学前教育;前苏联从1977年以后在小学为6岁儿童附设了预备班;法国把5~6岁的儿童编入幼儿园之外的

一一种特殊班.德国设立了学校幼儿园。由此可见,各个国家设置学龄前学校的专门机构名称不一,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但都属于由学前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过渡性质。世界各国重视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已成为一种趋势。这种既不把幼儿教育小学化.又重视即将入学的儿童适应小学教育和教学的新起点,从生理、心理方面做好准备的做法.对我国是有借鉴意义的。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日益多样化

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层次增多;(2)短期大学迅速发展:(3)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4)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最初,终身教育只是成人教育的一个新术语,后来逐步把这种教育思想应用于职业教育,随后又涉及到在整个教育活动范围内发展个性的各夕个方面。由于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完全依靠“一次教育”,科技人员的知识就会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倡终身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以保持技术和知识的活力。因此,终身教育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例如,法国于1971年制定了“使终身教育成为一项全同性的义务”的法案。其他国家也竞相效仿,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中国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从清末开始的。l902年,清政府采取“废科举,兴学校”的措施,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这个学制未及实施,到1903年又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这个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它的突}|{特点是学习年限长,总共是五六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困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又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 l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国民党统治时期,继承了王戌学制,虽几经修改,但基本没有变动,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为止.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间随着形势的变动,学制也略有改变,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社会制度腐败.经济上贫困落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停滞不前,决定了旧中国的学制带有鲜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既照抄帝国主义的学制,又保留封建教育制度的残余;既标捞要实篪义务教育,又奉行愚民政策.把广大劳动人民排斥于学校之外;既高唱学习酲方的科学技术,吸收“生光化电”。又轻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