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一、“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
1.概念: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公元前770 ~公元前476 年) 战国( 公元前475 ~公元前221 年)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俗称“十家九流”
2.“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根本原因: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
(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趋于崩溃。(3)阶级
关系上“士”阶层的崛起。(4)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A 道家※老子的思想主张核心:道;
哲学:世界本原是“道”朴素辩证法(相对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理想社会:小国寡民
※庄子思想主张:“齐物”的观点
哲学思想:相对主义(庄子哲学的主要特点);
处世态度:“天与人,不相胜”顺从天命、安于现状
※B 儒家:※创立者----孔子(1)政治思想:仁礼(仁与礼的关系: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与规范,仁是礼的内在核心与基础)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达到中庸的做
法:“和而不同”①核心:仁:“仁者爱人。”
②政治主张:为政以德,爱惜民力③对人际关系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对礼的要求:克己复礼目的:维护奴隶主等级秩序,但对人尊重
⑤哲学(鬼神观):敬鬼神而远之。⑥伦理观:性相近,习相远
(2)教育思想:①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②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③有教无类(教育平等),因材施教(个性教育)
④教学原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
⑤学习态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⑥教学精神:诲人不倦
(3)文化贡献:整理六经
探究: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
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
※孟子主要思想主张①“仁”“义”(核心)②伦理观:性善论(仁义礼智先天固有)
③政治主张:仁政保民④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荀子①民本思想:重民(君舟民水)②伦理观:性恶论(王霸并用)③政治主张: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特点)④哲学观点: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思想)※C 墨家(墨子)战国初期:“兼爱”、“非攻”“尚贤”“节俭”“节用”“薄葬”
※D 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加强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4、影响:A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实质)
B 大大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C 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
1.背景:(1)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引发了社会危机(国家南北边境不宁、境内王
国问题严重);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
(2)董仲舒改造儒学适应当时统治者需要(最主要)。
2、董仲舒A 历史地位:西汉儒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B 思想特点: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的思想。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起来,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C 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3、新儒学的内容
A 提出“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加强君权
B 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也是为人处世标准
C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加强中央集权
4、新儒学的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5、新儒学的特点①儒学独尊,思想专制②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③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6、汉武帝采用新儒学:
根本原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B 措施:①思想上: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②政治上:起用儒学之士参与国家大政
③教育上: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C 影响:
积极影响:①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②利于巩固与加强中央集权和封建大一统局面;③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消极影响:①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②儒学独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各种学术思想争鸣;
③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
总结:儒家思想经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遭到打击→汉初,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
资料: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