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围绕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展开研究与实践。

在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并确立了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探讨了提升教学能力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教学指导。

对教学能力评估与反馈进行了梳理。

结论部分强调了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实践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实践,有望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有益参考,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实践、案例分析、经验总结、评估、反馈、教育、未来方向、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青年教师是教学工作中的中坚力量。

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面临着一系列教学能力不足的挑战。

他们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无法很好地应对各种教学情境。

由于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的局限性,青年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及时了解自身教学的优缺点,难以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急需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提升研究与实践,以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要求。

部分展望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现状和意义,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引导和依据。

1.2 研究目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有效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方法,可以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技巧和教育理念,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绩。

研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还可以促进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为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探讨出适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路径,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师实践能力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实践能力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一,对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怎样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呢?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一、增强实践意识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实践意识上的。

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来说,要想提升实践能力,首先要增强实践意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实践意义和重要性。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终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式。

二、拓宽教学视野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具有广泛的视野,不仅仅要注重传统教学模式的实施,还需关注新兴的教学方式、教学科技、学生的实际需求等。

要学会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不断拓宽教学视野。

通过与其他学校或教学机构合作、展开实践,了解行业需求和学生就业市场状况,掌握市场信息和趋势。

三、持续进修教师的学习是持续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证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注重参加学术研讨会、教育交流会等,了解最新的教育技术和研究进展。

此外,适当报考研究生、参加教育培训班等,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四、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定期开展教学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探讨如何优化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程特点,进行实验研究或实地探访,积极地研究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五、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最终要通过实践教学来体现。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导师制”或“师徒制”等方式,与学生一起进入实践环节,在实践中体验,获取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实践经验,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实践指导。

以上便是高职院校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但是这只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基础,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研究(3篇)

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实践类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对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当前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引言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实践类教学方法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实践类教学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对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对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部分高职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符。

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对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了解不够,导致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部分高职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如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导致实践教学难以顺利进行。

此外,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部分高职学校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标准单一,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导致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缺乏动力,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4. 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部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如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等。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指导不够。

三、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1.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高职学校应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开展实践教学研讨,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2. 拓展实践教学资源高职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完善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工作研究—90—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王优优(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21世纪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建立并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确保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对高职院校老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来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的形式和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开展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探索、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开展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就,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高技能型人才。

学校培养的学生既要满足于学生在求知、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要求,又要满足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1]。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老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突出教学实践能力以及教学效果,满足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1教学理念相对落后,不能突出高职院校教学特点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的可比性相对较差,不能突出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

高职院校缺乏进行系统性评价的组织,缺乏有效地信息处理手段,不能真正发挥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

1.2教学质量评价目的不明确,缺乏激励作用。

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促进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并且鼓励老师投入精力去钻研业务,拓宽专业发展。

但是,有些老师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往往只注重外在的评价,导致,老师教学质量评价目的不明确,并没有发挥教学质量评价所应有的激励并且改进老师教学质量的作用。

1.3教学质量评价内容较为单一,评价效果不突出。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点, 就毫无意义。 我们拒绝那种浮躁和脱离实际的极
端主张 。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利用三年时间 , 深入进行 理论标准和技能标准的探究与实践 ,依据企业职业 资格标准和学校实际,确定理论知识底线和实际技 能底线 , 我们称之为“ 两个底线” , 以此为指导 , 形成 具有我院 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 在课程设置上 , 不求
门到校门的普通教师 , 对 于职业教育很 陌生 , 知之甚
作者简介: 顿新兴,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 陈红丽,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讲师。 王 凯, 漯 河食 品职业 学 院讲 师 。

少 。
施 教育 活 动 中 ,必 须把 理想 教育 放 在教 育活 动 的首
2 . 实 习 实训 基 础 设 施
3 一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 略研究
◎ 顿 新 兴 陈红 丽 王 凯
摘 要: 提 高高职教育质量 , 是职业教 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要 求。 文章从教 育教 学改革的角度 出
发, 从 激发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制 定符 合 学校 实际的课 程标 准 、 编 写和课 程标 准相 对应 的校 本 教 材 、 改
要地位并贯穿始终 。这种教育要有针对性 ,有感染 力, 能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 真正使学生树立明确具 体 的人 生理想 目标 并激 发 为追 求 目标 而 奋斗 的激
情, 焕 发 出实现 目标 而勤 奋学 习的热 情 。
2 . 制 定符 合 学校 实际的课 程标 准
大多数高职 院校都是 由普通教育转制过来的 ,
高职院校 录取最低分数线 为 1 5 0分 , 高考满分 为7 5 0 分, 所以, 我们 录取 的学生被戏称为 “ 五分之

高职院校提升教学检查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高职院校提升教学检查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高职院校提升教学检查工作实效性的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教学检查工作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实效性。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检查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检查内容不够完善、检查方式单一、检查结果不能有效指导教学改进等。

如何提升教学检查工作的实效性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下面将就高职院校提升教学检查工作实效性的探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加强检查内容的完善性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检查工作主要侧重于教师授课的内容和形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加强检查内容的完善性应成为提升教学检查工作实效性的重点之一。

教学检查应包括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内容,全面了解教学工作的全貌。

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学生评价系统、教学评估系统等,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为教学检查提供更加客观和全面的数据支持。

还可以邀请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教学检查工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指导意见,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检查的完善性和实效性。

二、多元化的检查方式传统的教学检查方式主要是走访课堂、查阅教学资料和听取学生反馈等,这种方式过于单一,往往难以全面了解教学情况和问题。

为了提升教学检查工作的实效性,应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检查方式。

可以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相互学习交流经验;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评比活动,评选出优秀的教学案例和经验;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网络教学检查平台,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测和反馈。

这些多元化的检查方式可以使教学检查更加全面和深入,提高教学管理的实效性。

三、建立有效的检查结果反馈机制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教学检查的结果往往停留在汇总报告和口头通知的层面,缺乏有效的指导意见和改进措施。

建立有效的检查结果反馈机制成为提升教学检查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应该明确教学检查的目的和任务,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反馈检查结果,让他们清楚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所在。

高职院校实训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高职院校实训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高职院校实训教育质量提升研究引言部分的内容如下:1. 引言1.1 概述高等职业院校实训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高职院校实训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实训教育的质量,帮助学校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文章撰写目的和结构;第二部分是对高职院校实训教育重要性与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通过提出策略与方法来改进高职院校实训教育质量;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和经验分享来验证理论,并进行总结、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实训教育及其质量提升策略与方法,探索如何优化实训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手段,改善实训设备和环境条件,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

通过案例研究和经验分享,总结成功的实践经验,并评估实施效果及持续改进措施。

最后,展望未来高职院校实训教育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以上就是引言部分的内容,接下来将详细论述高职院校实训教育的重要性与现状。

2. 实训教育的重要性与现状2.1 实训教育的定义与意义实训教育是指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场所,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并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采用实训教育可以有效弥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掌握。

实训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训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使其具备适应社会就业需求的基本素质。

其次,通过参与真实工作场景并面对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实训教育更好地匹配自身职业发展目标,并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2.2 高职院校实训教育的现状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实训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果。

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随着社会对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与提升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就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问题及提升策略展开研究,以期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一些建议与借鉴。

首先,需要明确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教学质量评价是衡量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未来就业竞争力,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社会评价。

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当重视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完善。

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侧重于学生成绩和教学资源的数量,而缺乏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评价。

其次,评价过程中缺乏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的积极参与,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指导。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首先,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应该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的评价。

可以通过课堂观摩、教师考核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估,以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其次,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应当鼓励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的积极参与,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纳入评价过程,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在线教学平台和学生评教系统等,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动态监控和评估。

最后,建立评价结果反馈和改进机制。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校,为他们提供改进教学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还需要教师的努力和支持。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同时,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环境,鼓励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1. 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意义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点机构,其教育质量评价是保证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

通过评价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可以增强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效果的监控和评估。

通过评价结果,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表现,进而为高职院校提供合理的改进意见和指导,改善教学质量。

最后,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是社会认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评价结果对于雇主、学生和社会都具有参考价值,可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确保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技术人才,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 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教学效果评估和师资力量评价两个方面入手。

教学效果评估是评价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其中可以采用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岗位的质量与数量、创新创业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

同时,通过开展毕业生追踪调查等方式,了解毕业生在就业、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表现,为高职院校提供改进教学设计和管理的参考。

师资力量评价是评价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可从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教学经验、教学态度和激励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教师定期的教学评估、教学竞赛和学术论文等评价方式,评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和贡献,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总的来说,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可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状况。

高职实践教研活动主题(3篇)

高职实践教研活动主题(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本次实践教研活动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抓手”为主题,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认识,明确其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 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4.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 促进学校与企业、行业、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内容1. 主题报告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专题报告,为教师提供前沿的学术观点和实践经验。

2. 校企合作经验分享组织各高职院校、企业代表分享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模式。

3. 工学结合教学研讨围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跨学科教学研讨组织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研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 校企合作项目对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学校与企业、行业、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合作,推动校企合作项目对接。

6. 教学资源建设研讨探讨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 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实践能力提升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四、活动安排1. 时间:为期两天2. 地点:某高职院校3. 参与人员:高职院校教师、企业代表、行业专家、政府部门代表等4. 活动流程:(1)开幕式:领导致辞,介绍活动背景和目标。

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质 约 因 素 ; 策 制 对
1 教师结构失衡严重 ,实践教学能力欠 师到企业 顶岗实践 ,了解企业 当前 的技术 、 . 4 工 实践教学 在高职 院校整个教学 中占有较 大的比重 , 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 目标 、 保证 缺 。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 能胜 艺 、 备、 设 生产和管理现状 , 协助企业开展 技术 人才培养质量 的重要途径,是促使高职学生职 任实习实训指导工作的专任教师不多 ,而聘请 革新和技术研发 ,在实际工作 中提高教师的科 开发和服务能力。 要制定实践教学教师 业 素 质 养 成 和 实践 技 能 形 成 的关 键 环节 。实 践 企 业 或 行 业一 线 技 术 人员 兼 任 实 训实 习指 导 教 技应用 、 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和提高学生就业 师又相当困难 。 简单 的说 , 目前在高职院校还没 的岗位职责 , 建立实践教学教师的工作责任制 , 通过制度约束、 过 竞争力方面 ,具有其他任何教学方式无法替代 有真正形成能有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的专兼结 加强对实践教学教师的管理 , 的作用 ,这也就决定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将在很 合的教师队伍 , 高职院校这种现状 , 离高职教育 程检查 、 质量考核 、 评定奖惩来规范教师在实践 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 。 了校内 除 大程度上影 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 培养技能型人才对教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由于 教学中的行为, 质量。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重要组成部分 的 缺乏实际工作 的经历和经验 ,再加上本身实践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以外 .高职院校要加快兼职 实 践 教 学 质 量 , 该 引 起 足 够 的重 视 。 应 能力 、 创新能力较差 , 教师开发设计性 、 综合性 、 教师队伍的建设 ,聘请那些了解行业产业发展 l影响高职实践教学质量 的关键因素 创新性的实践教学项 目以及有效地组织实践教 趋势 、熟练掌握最新技术 的企业行业一线技术 11传统 观念 的影响。受社会传统观念 的 学 就 相 当 困难 。 . 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讲授实践技能课程和指导 影响 , 我国学校教育历来都足重理论轻实践 , 先 1 . 5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实践教学管理粗 学 生 校 内 外 的实 训 实 习 。 理论后实践 , 理论教学优于实践教学 、 高于实践 放 。高职院校 的实践教学管理比较薄弱 ,表现 22建设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与 . 实 管 教 学 。 统 观 念 影 响根 深 蒂 固 , 传 使得 实 践教 学 地 在 : 践 教学 的管 理 理念 相 对 滞后 , 理 制 度 不 企业联动。 实践教学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 技 位低下 , 难以受到重视 。 尽管全社会都 已认识到 够健全 , 管理方式和手段 比较传统 , 于按过 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 习惯 实践教学基地的质量 , 直 实践 教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 高 去的经验和传统模式对实践教学实施管理 。有 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 职院校也在努力加强实践教学,但是现实情 况 些制度没有很好地体现“ 以人为本 ” 的思 想 , 有 的质量。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 的质量应具备 是, 实践教学在高 职院校的地位仍然较低 。 校 些制度已不适应工学结合 、文工交融 的人才培 三个基本特征 。 学 一是职业性 。 实践教学基地必须 在设置课程和编制教学计划时,首先考虑理论 养模式 ,需要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 紧贴企业生产实际和职业工作 岗位 ,为学生创 知识的完整性 , 强调理论教学的 系统性 . 而实践 模式下 , 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 实践教学各环节 设一个有利于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 教学则依附 、 服从于理论教学, 没有 自成体 系。 的质量标准和 工作规范 还需进一 步建立 和完 环境 。 学校应按照职业性要求 , 建设一批模拟实 1 . 2制度政策导 向有误 ,实践教学待遇 不 善 。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的不科学性依然 训 、 真实训 、 仿 生产性实训和顶 岗实习 的基地 , 公 。高职院校现有 的人事制度 和分配政策大多 存在 ,实践教学的质量 监控体系依然没有完全 让 学 生 尽 可能 在 反 映职 业 特点 的现 场 情 景 和工 偏 向于理论课教学 , 许多学校都规定 , 从事理论 建立。再者,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 的规范化 、 作环境中完成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 “ 内化” 。 课 教 学 的 必 须是 正 式 在 编 、具 有 本科 甚 至 是 研 标准化、 精细化程度不够 , 导致高职院校实践教 二是综合性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同步考虑 究生学历的教师 , 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 而 学只能属 于一种低水平 、经验式 、粗放型的管 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各个要素 ,使之形成实践 专职从事实验实 习指导和管理的教师 ,其上 岗 理 , 并在此模式下的简单重复。 教学的合力, 发挥人才培养的综合效应。 三是多 条件则 比较低。学校安排教师参加各种 国内外 2提高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 功能性。实践教学基地除了主要用于开展实践 进修培训 , 往往只考虑理论课教师。 学校制定的 21建立高 素质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 . 专 教学 , 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外, 还要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 总是偏重理论课教学 , 实 职与兼 职结合。具备一支素质优 良、 技能精湛、 有职业培训 、 技能鉴定 、 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等 践性环节的教学工作量明显较少 ,更谈不上 以 专兼结合 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是高职院校提 功能 , 使实践教学基地发挥多方面的作用 。 建设 实 践 教 学 为重 , 向实 践 教学 倾 斜 。 遇上 的 不 平 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待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 高质量 的实践教学基地 ,尤其是生产性实训基 等 , 配 上 的不 合 理 , 重挫 伤 了专 职 实 践 教 学 不 仅要 有 扎 实 的专 业 理 论 基础 ,还 要 有 较强 的 地 , 凭 学 校 自身 的力 量 是很 难 做 到 的 , 职 院 分 严 单 高 人 员 的 积极 性 ,也 造 成 了许 多 教师 宁 愿 争 着 多 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更要有高尚的职 校应积极 主动地借助企业的力量建设校 内实践 上 理 论 课而 不 愿 意 去 指 导实 习 实 训 。甚 至 实 习 业精神 和职业道德。否则难以培养出职业素 质 教学基地 。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建 实 训 中 的 马虎 了事 。 高、 实践技能强、 用人单位满意的学生。为了使 设 和管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新模式 。有条件 l3经费和设备投入相对不足 ,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教师能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 的学校可 以自办企业 , - 也可 以利用学校资源 , 吸 条件有 限。 近年来 ,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高职院校 得到保证 ,一方面学校对专任教师要提 出实践 引企业投资办实体 ,以学校企业 的模式进行运 实训 基地 建 设 的 投 人 ,高 职 院 校 为增 强 办学 实 教学工作的要求 , 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实习、 实训 作 。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n 由强与 力 , 入 了大 量 资 金用 于购 置教 堂 设 备 。 的 的 指 导 , 时 , 改 革 人 事 分 配 制 度 , 定 优 惠 企业 的合作 , 也投 总 同 要 制 本着“ 平等 自 ” 互惠互 利” 愿 “ 的原 来说,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条件已经得到了较 政策, 吸引广大教师参与实践性教学 , 激励教师 则 ,通过协议形式与企业建立一种 长期的合作 大 改善 。 是 , 但 由于 高 职 院校 的 办学 规 模 扩 张 较 以极大的热情投人实践教学改革。对专职实践 关 系, 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 , 广泛建立稳 固的校 快 ,在校学生数猛涨狂增。相对于学生数的增 教学人员要像对理论教师一样 ,使他们安心实 外 实 践 教 学 基地 。 加, 投入教学设备 的经费就显得杯水车薪 , 多 践教学岗位, 许 并充分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 , 对教 2 - 3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 内容,专业与 学校 的生均教学设备值并不高。加上企业捐 赠

关于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探讨

关于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探讨

第 一 ,树 立学 校教 师终 身 学 习的意 识 ,制定 教 师学 习
制 度 。学校 可有 计划地 派专 业 教师 定期 到 生产 、服 务 、管
21 0 0年第 6 期


,,,:职强学探V 丽 晶楠杰高加教的 第 杰 夏詹关院实质讨1 李 于校践量 0 . , 2 卷 ,
第 6期

要 :加 强 高职 教 育 的 实 践教 学 ,提 高 高职 院 校 的 教 学 质 量 , ,结 合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的 实 际 ,提 出 了 高职 院校 要 加 强 实践 教 学 基 地 建 设 和 “ 师 ” 素 质 教 师 队 伍 双 建 设 ,努 力 实现 深 层 次 的校 企 合 作 ,加 强 职 业 技 能 鉴 定 和 培 训 工作 , 同 时 明 确 主要 任 务 并 采 取 相 关措 施 ,使 高 职 实 践 教 学 上 一 个 新 台阶 。 关 键 词 : 高 职 教 育 ;提 高 ; 实践 教 学 ;质 量
五 是 注 重 实 践 基 地 的 利 用 率 。 实 训 基 地 建 没 要 具 备 一 定 的 先 进 性 、兼 融 性 、扩 展 性 ,努 力 建 设 成 具 有 多 功 能 综
实 践教 学是 高 职 院校 教 育 教学 工 作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也是 高职 院校 提高 高职教 育 教学 质量 、办 出高 职 教育 教 学 合效益 的实践 基地 。它不 仅 能支撑 特定 专业 ,对 相 近相 关 特色 的重 要保证 。加 强 高职 院校 实践 基地 建设 ,是增 强 学 专业 的实 训也 能开 出或 部分 开 出 ,具备 一定 程度 的 综合 实
是 建设真 实 、仿 真 和虚 拟 的实 践教 学基 地 。重 视 实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职院校线上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①——以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职院校线上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①——以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职院校线上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①———以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朱露琴(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230023)一、引言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极大发展,教育教学领域发生很多变革,网络技术平台、应用软件、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多教育方面和学习方面的变革,网络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新的技术平台也让现代教育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这类慕课、直播课等线上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不断丰富。

在此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线上课程教学与传统的线下课程教学的混合模式成为现代教育的新的趋势。

线上课程教学经历了早期的萌芽、发展和激增时期后,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难点和问题逐渐显露,成为制约线上课程教学有效开展、优质发展的瓶颈。

因此,本文在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PDCA 循环理论为研究基础理论,分析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线上课程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以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研究案例,基于PDCA 循环理论,提出提升高职院校线上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的建议。

从现实出发,基于理论视角分析线上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扩展PDCA 循环理论的应用实践,研究结论为现阶段的我国线上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

二、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一)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理论,又称为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育,是一种教育方法,结合了传统面对面教学和在线远程教育的元素,将面对面充分互动的优势与线上资源海量、自由灵活、个性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

国内外学者都有对混合式教学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基于信息化技术将网络在线学习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它不是简单的线上加线下,而是充分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进行互通、融合,发挥整体合力,达到“1+1>2”的效果[1]。

Proctor 认为,混合式教学是将多种知识输送方式、教育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结合。

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

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

HEBEIZHIYEJIAOYU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寿伟义,李国成(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402)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质培优关键在教师。

各高职院校必须明确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目标,反思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欠缺、标准不清晰等问题。

新时期必须坚持以“四有”教师培养为目标,以师德为先,以引培并举、校企双栖、多元组合、创新机制为重点,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提质培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高职教育在经历了从零开始到占据高等教育体系“半壁江山”,从“示范”到“优质”和从“层次”到“类型”的三个阶段后,已经迈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⑴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该计划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提出了职业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的10项主要任务和27条重要举措和56项具体任务。

一、《行动计划》中教师发展任务2021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任务(项目)承接情况的通知,通知显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承接了40-45项具体任务(西藏24项),将预计投入3074.5亿元经费。

《行动计划沖56个具体任务第2、3、4着眼于思政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

另外还有12条直接涉及教师专业发展任务(项目),预计投入460.6亿元经费,基本每个省都承接这些任务(见表1)。

充分体现了教师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提质培优的关键所在。

教师发展任务包含教师素质、教学能力、课堂教学、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教学团队、在线课程、出国研修等教师发展的各方面。

二、高职院校专任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提质培优”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高职院校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213 O0
职 教 管 理
高职院校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曾琦 斐
( 南 环境 生物 职 业技 术 学 院 湖 南 衡 阳 4 0 5) 湖 210
摘 要 : 论 了 高职 院校 教 学 质 量 监 控 与 评 估 工 作 的现 状 , 纳 了高 职 院 校 教 学 质 量 监 控 与 评 估 的 内容 , 讨 归 探讨 了构 建 高 职 院校 教 学质 量 监 控 与 评 估 体 系 的 原 则 , 出 了构 建 教 学 质 量 监 控 与评 估 体 系 、 施教 学 质 量 全 面 管 理 提 实
了深 人 的研 究 和实 践 . 取得 了较 好 的效 果 高 职 院 校教 学质 量 监 控 与 评 估 工 作 现 状
学 生 的就 业 而对 学 校 内部 的质 量 监 控 Βιβλιοθήκη 于其 对 学 校 形 象 不 由
会 产 生 较 大 的外 部 影 响 加 上 教 职 工 之 间 十 分 熟 悉 . 难 严 格 很
要 求 、 章 办 事 . 往流 于形 式 . 重 影 响 了 监控 效 果 照 往 严 缺 乏 有 效 的监 控 与 评 估 机 制 ( ) 控 与评 估 的 关 系 未 理 1监 顺 。表 现 在 评 估程 序 上 以单 一 部 门评 估 为 主 . 务 处 、 学 督 导 教 教 室 等 各 行 其 是 . 能 形 成 整 体 评 估 系 统 : 估 中 的 主 客 体 关 系 不 评
不 顺 . 教 师 的 评估 往 往 强 调 监 督 . 视 引 导 . 致 教 师 积 极 性 对 忽 导
( ) 一 高职 院校 教 学 质 量 监 控 与评 估 工 作 的 主要 形 式
教 学 检 查 制 度 包 括 学 期 初 、 中 、 末 三 个 阶 段 的 教 学 期 期

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质量

的主要原因
影 响 学 习成 绩提 高的 内 因
的学 习 态 度 , 使 学 生 掌 握 良好 的学 习方 并
况 来 看 . 分 高 职 高 专 院校 学 生 的 思 想 素 部 养 和 文 化 素 质 较 普 通 高 校 录 取 的 学 生 要 差 一 些 。 因此 , 何 提 高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的 如 教 学 质 量 . 更 多 的 学 生 掌 握 必 要 的专 业 使



认 为 学 习无 用 , 以上 进 心 不 强 , 少 学 所 缺 习 的主 动 性 和 积极 性 。 多数 学 生 在 入 学 但 之 初 是 想 学好 的 。 对 个 别 入 学 时 态度 不 针 端 正 的 学 生 来 说 . 过 班 主 任 、 课 教 师 通 任 及 同 学 的 影 响 , 可 能 改 变 以前 的学 习 态 很 度 。而 入 学 时 , 习 态 度端 正 的学 生 , 可 学 也 能 受 社 会 上 及 周 围 一 些 不 良风 气 的影 响 ,
如 由 于 学 习 本 身 是 一 项 高 级 的 、复 杂 代 化 教 学 手段 , 多 媒 体 教 学 和 网 络 教 学 等 , 学 生 真 正 成 为 学 习 的 主 人 , 课 堂 让 使 的 、 苦 的活 动 , 此 不 难 想 象 , 果 一个 艰 因 如
学 生 对 学 习 缺 乏 兴 趣 . 认 为 学 习很 苦 很 总
动、 积极 地 参 与 教 学 活动 。 管 教 师 可 以通 尽 过 纪律 来 约 束学 生 .但更 需 要 以 自己 的人 格 力 量 ,以 一种 道 德 的感 召力 以及情 感 的 沟通 来 维 持 。 师 要 通过 关 心 与尊 重 学 生 , 教 去 赢 得 学 生对 教 师 的 信任 与 爱 戴 .创 造 出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分析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分析
毕 业 生 的 面 向 岗位 的 毕 业 综 合 实 践 选
题。
育 : 是 实 习 目的教 育 : 是 实 习 内容 教 一 二
际 问题 中筛 选 在课 题 任 务 选 择 上 . 者 笔
认 为 .关 键 问题 主要 集 中在 以 下 几个 方
面:

育: 三是 实 习方 法 指 导 : 四是 安 全 和 自我
用。
系列 实 践 过 程 实践选题“ 、 、 ” 现象。 假 大 空 的
二 是 重 视 顶 岗 实 习 前 的 教 育 和学 习 顶 岗 实 习要 求 学 生必 须 尽
课 题 任 务 的选 择 必 须 围绕 岗位 技 能 要 求
选取 正 确 的合 适 的 毕业 综 合 实 践 课 题 是 开 展 毕业 综 合 实 践 教 学 的 前 提 。 要 实 现 高 职 院校 毕业 生 与用 人 单 位 具 体 岗
的 认 识 我 校 在 加 强 顶 岗 实 习 前 教 育 的 过 程 中. 针 对性 地 进 行 了四个 方 面 的教 有
的行 规 要 求等 .因 而 毕 业综 合 实 践 的 课
题 就 必 须 从用 人单 位 或 者 企 业 面 临 的 实
的职 业 能 力 要 求 :最 后 还 要 了解 岗 位 群 对 于任 务 要 求 和 职 业 能力 要 求 的 最 新 变 化 在 此 基 础上 。 能 提炼 出适 合 于 高 职 才
岗应 职能 力 高职 院校 的 毕 业 综 合 实 践 . 是在 导 师 指 导 下 。 岗位 技 就 以 能 为 中心 .毕业 生 根 据 某 职 业 岗 位 或 职 业 岗位 群 工 作 任 务 的要 求 . 进 行 顶 岗实 习 . 运用 所 学 知识 、 术 等 技 解决 岗位 实 际 问题 。 从 中 提升 、 并 扩 展 、丰 富原 有 的 知识 和 技 术 应 用 能

高职教学探究实践报告(3篇)

高职教学探究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和实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教学探究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因此,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2. 实践目的(1)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三、实践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改革(1)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减少理论性课程。

(2)引入企业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3)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改革(1)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和答疑。

3. 教学评价改革(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2)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3)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四、实践效果分析1. 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实践,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培养。

2. 教学效果(1)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2)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和企业的认可。

(3)教学方法和模式得到推广和应用。

五、总结与展望1.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探究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关于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与探索

关于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与探索

教育教学・Education Teaching186 大陆桥视野·2015年第24期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经济社会需求的导向作用,满足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要想使得职业教育能够满足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成绩有一定差距,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自身能力方面并不占优势,要想能够提升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授课教师备课充分教师对课程和知识点的准确把握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充分的备课准备,良好的课程环节设计,美观清晰的板书设计,都会使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备课时查阅大量资料,对课程内容做到百分之百了解,根据经验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领悟能力做准确预期,根据教学大纲,确定课堂重点,合理分配时间,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对课程的设计一定要做到重点突出,知识点清晰明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有良好的认识与把握,这些都需要充分和大量的课前准备,因此,授课教师备课充分将城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环节。

2.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工科的理论课程学习大部分显得比较枯燥、抽象。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比如插入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比如展示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课件,都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高职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约束力普遍较差,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使得学生能够更好、更透彻、更积极地学习课堂知识内容。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对课程内容进行巩固,这样可以复习课上学习的内容,并且对自己感兴趣部分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学习。

提高高职院校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

提高高职院校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 创设 真 实 的 学 习情 境 , 把 具 体 的 工 作 项 目贯 穿 于 实 训 课 程 中 。
独 自安 排 学 习 时 间 ; 于 培 养 学 生 独 立 思 利
嘉 , () 理 专 业 实 训 课 程 设 计 中 忽 视 学 生 做 ” 特 性 。 们 将 教 学 过 程 依 次 分 为 基 合 办 的 “ 宏 营 销 管 理 订 单 班 ” 要 求学 生 3管 的 我 本 、 步 、 合 技 能 三 个 阶 段 , 用 不 同 的 打 卡 考 勤 , 室 内贴 满 企 业 战 略规 划 、 章 初 综 采 课 规 职业素质的培养 。 1 2 实训课程 教学 方式 落后 , 不上 人才培 方 式 对 学 生 进 行 创 业 技 能 训 练 施 教 。 . 跟 制 度 等 , 展职 业 竞 争 淘 汰 训 练 、 队合 作 开 团 通 养 目标 要 求 ( ) 本 技 能 培 养 。 阶 段 , 生 应 具备 训 练 等 。 过 企 业 化 环 境 的 熏 陶 与 企 业 化 1基 此 学

实 训 环 境 条 件 , 生 有极 高的 积 极 性 , 分 学 充 2. 基于 工作 过程 的 实训课 程设 计 1 根 据 职 业 行 动 领 域 典 型 工 作 任 务提 出 锻 炼 职 业能 力 。 2 实 施 实 践 教 学 基 地 的 开 () 了 学 生 实 训 的兴 趣 和 热 情 ; 理 类 专 业 容 管 学 亲 按 易 受 市 场 变 化 影 响 , 容 不 能 及 时 更 新 和 的 职 业 能 力 , 照 工 作 任 务 的 逻 辑 关 系 设 放 式 运 行 。 生 随 时 可到 实训 室 实 训 ; 自 内 实 开 计学习领域。 者任教的《 笔 创业 管 理 》 程 , 选 定 课 题 、 训 步 骤 。 放 式 教 学 利 于学 生 课 修改, 滞后 市场 的需 求 。 ( 实 训课 程 教 学 与 理 论 教 学 衔 接 不 紧 2) 密 。 学 安 排 一 般 是 理 论 课 结 束 再 统 一 上 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摘要】根据社会人才的分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情况和教育方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育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和应用性的职业技术人才。

教学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和基础,结合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内涵提出了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价值。

【关键词】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高职院校目前正面临着招生困难的局面,由于生源质量差,又导致教学质量差,就业难度大,招生困难更大,生源质量更差的恶性循环。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是关系到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和核心问题。

围绕教学体系的内涵,从学生特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机制、教学实践活动四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如何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一、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实施“从严”与“自主”管理的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学生经历了中学的完全依赖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单纯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基本上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潜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判断,所以进入高校就需要充分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确立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实现高职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并将此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反映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学习的自主安排、学
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等等。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自律性差,学习主动性欠缺,应采取“从严管理”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有一套具体规定,并由学校领导、教师和其他管理人员加以严格监督。

实际上,这是对中学阶段就应该形成然而没有形成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一次补课,所以有人把这种模式称之为后高中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之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由此逐步培养学习自觉性和行为自律性,变要由人来监督的强制性管理为靠自己自觉自律的自主管理。

所以,侧重强制性的从严格管理同强调自觉性的自主管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自主管理也不等于是放任自流,也需要有严格要求。

二、多渠道提升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针对院校教师培养来说,要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结合模式。

高职院校以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有效挖掘和利用企业中的人才资源,管理者和技术专家们掌握了所从事领域的前沿信息,这些知识是学校书本上没有的,因为书本理论知识具有滞后性。

学校可以“请进来”这些优秀的管理者和技术专家定期进行学术讲座,与广大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也可以对教师进行专业实践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直接来自高校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毕业生教师,学校要让他们“走出去”。

可以有计划地安派他们到企业现场、工厂车间、生产一线进行学习、锻炼。

经过企业的二次培养,教师
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后,再从事教学工作,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会大大提升,他们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也随之提高。

对于所有授课教师,学校可以不定期地将他们送到企业进行现场知识的调研、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更新等专业信息,结合岗位生产管理实践,全方位提升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

同时高职院校要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来校任教,尤其是企业中具有实践工作经历的人才,择优引进专业技术岗位上的管理者、工程师、技师,或者招聘企业退休或下岗的专业技术人员,因为他们具有本专业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所缺乏的只是教师职业能力。

针对这些人才,首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和教学过程的系统培训,然后再进行授课安排,将他们塑造成“双师型”教师,成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三、营造和谐创新的教学氛围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并能从事实际工作,善于发现真理,进行创新的人。

高职院校是全面育人,培养人才的场所,作为人才首要任务就是求真求是,这就需要有学术自由。

没有自由探索,就不会有新的突破。

因此,要办好一所大学,全面造就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要营造一种氛围,提倡独立思考,使每一个人都可以独立地发表他的观点。

要鼓励质疑、提问、碰撞和探讨;要宽容失败,允许犯错。

可有的高职院校并不提倡自由、民主的学术风气,而是用保守的“硬管理”来束缚学校师生的思想,以不发
生教学事故,严格考勤学生到课情况作为监督教师授课工作的重点,舍本逐末,忽视“培养人才为主”的教学价值。

这就需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并重视民主管理。

同时提倡独立思考,营造一个自由探索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鼓励改革和创新。

营造一种不断吸取新的科学知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改进教学和管理的和谐氛围。

四、全方位强化教学实践活动
建立实训基地,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应具备产、学、研一体化的性质,作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和提升的基础资源。

同时,为了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实践还必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因为校外实训基地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生产环境,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以了解各种职业岗位对相关技能的要求,使学生所学和社会所需结合到一起,用岗位适应性来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和意愿,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改革毕业设计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根据市场需求,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与之适应。

在设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时应多样化,除了设计型的题目,还应设置开发型、研究型和计算机应用型等多元化的设计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就业意向有目的地选择,可以任意设置系统故障并学习排除方法,达到实际生产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

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专业技术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可通过与企业合作,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挂职锻炼,掌握实用的岗位技术技能;还可以通过在学校实训基地的培训,提高现有的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还可以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聘用一批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专家,作为对专职教师队伍的必要补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专兼职教师的互相听课、交流、观摩,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总之,高职院校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指导思想,从加强学生教育、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机制、突出实践教学特点等方面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切实有效地加强高职教育的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提高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真正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凤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10(02)
[2] 童卫军,范怡瑜.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运行模式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12(11)
[3] 鞠利.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18)
[4] 姜猛.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对策探讨[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5] 姜洪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