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上册《 红烛》闻一多课件(共18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其深刻含义在于: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 的拳拳赤子之心,可以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 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抒发 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四、鉴赏探究
(一)整体鉴赏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
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 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 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做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 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 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 所应当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 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 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 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思考题: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是什 么?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含义?
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是:表面 上二者有相同的颜色——“红烛”与诗人的赤子之心均为红色,实际上 都是具有奉献精神——红烛燃烧自己,照亮黑暗的世界,拥有赤子之心 的诗人希望自己能为了祖国不惜牺牲、无私奉献。
二、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 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 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
No 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
“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
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下午,他主持《民主周
刊》社的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
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第1节为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 第2节为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 第6节为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
• 第二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 作聪明的意味;第三节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 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的 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 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 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 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
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
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他为《学生报》的《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
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
为了他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
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誓说:
Image 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主要作品:1923年9月7日出
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8年 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93年12月湖北人民 出版社出版了《闻一多全集》。

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著名社会教育家、当年救国会七
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 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诗人认 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 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 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 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 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 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 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 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 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 “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 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 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 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 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 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天职也在 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也灿烂的火 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 烧罢!……监狱!”
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
误”是不是矛盾?
这两节诗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 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 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源自文库No
诗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Im蜡ag比e 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作者 认为,躯体和灵魂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 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 不可理解。但诗人最终理解了红烛,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 个彻底的自我否定。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的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红烛
闻一多
一、课文导读
闻一多是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同学们在初中的课堂上读过他那沾着鲜血写 成的《最后一次演讲》。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 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 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 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 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采用拟人化、呼告、复沓的手法。
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诗人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通过隐喻 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 扎,表达了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抒发诗 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 国精神。
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 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 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矛盾!冲 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诗人已经找到了 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 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 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 “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 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 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 的人生宗旨。
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 下理由。
全诗的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 (“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
2、3、4节——“灰” 5、6、7、8——“泪”
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 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 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 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 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 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 索过程和结果。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 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 也要燃烧。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 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 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 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 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自 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 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又一种贡献。诗人托物言志,他既已 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带泪的诗 行,可以“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第五至第七节你认为写了“泪”的哪些内容?
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古代诗词常把蜡烛燃点时流 溢的油脂叫作“烛泪”。诗人沿用这种拟人手法,驰骋想象,亲切地问 红烛:“又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 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旋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 一番求索,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 “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人并非都 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对此毫无敬意,相反却 “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 牲自己,相反,它要充分地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它“急”的只 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
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 一多的第一部诗作。1923年9月7日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 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 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红烛也是火鹤的别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