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

新疆中医药2020年第38卷第2期50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0Vol.38No.2•护理园地•《眩晕(后循环缺血冲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马晓健,代文科(平度市中医医院,山东青岛266700)摘要:总结《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体会。

参照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2013年)、耳眩晕(梅尼埃病)等39个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结合临床护理,制定出《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内容包括证候要点、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护理难点、护理效果评价。

2019年1月至7月,有252例眩晕(后循环缺血)患者采用《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方案实用性强43例(17%),实用性较强192例(76%),实用性一般15例(6%),不实用2例(1%),客观地反映了《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效果。

关键词: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艸明确指出,推动中医护理发展,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模式,提升中医护理水平。

2013年至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陆续下发了52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没有涵盖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而眩晕(后循环缺血)的患者是脑病科的优势病种,大约占所有诊疗患者的24%,科室按照眩晕(后循环缺血)的护理常规运用耳穴贴压、穴位按摩、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通过辨证施护解决各种症状。

2019年1月将眩晕护理常规与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倒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一个新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于临床,效果较好。

报道如下。

1方法1.1制定《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参照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结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沪里的眩晕护理常规和本科室患者特点,制定《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内容包括证候要点、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护理难点、护理效果评价六大部分。

后循环供血区及对应综合征

后循环供血区及对应综合征

后循环供血区及对应综合征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延髓内侧综合征(Dejerine综合征)、延髓半侧梗死、闭锁综合征……有没有发现,这些综合征需要你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去记忆(还可能记不住)?第二天主任提问,“患者出现XX综合征,责任血管在哪里?”你却发现自己大脑空白,哑口无言?今天笔者带大家换个简单的角度去学习后循环供血区和后循环梗死时可能出现的综合征。

椎-基底动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供血系统分为前循环系统和后循环系统。

后循环系统又被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占整个脑血流的20%,供应大脑半球后部(部分枕叶和颞叶)、脑干、丘脑和小脑[1]。

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及其发出的分支构成。

椎动脉的分支(3条):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

基底动脉由左右椎动脉合成,4条分支: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脑桥动脉、大脑后动脉。

采用口诀,可简单记作“椎三基四,尾椎后下”,即代表椎动脉分支3条,基底动脉分支4条,椎动脉的分支中仅有小脑后下动脉,其余小脑相关的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都是基底动脉的分支。

椎-基底动脉系统示意图见图1。

图1:椎-基底动脉部分分支[2]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研究者将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区分为近段、中段和远段三部分[1-3],有利于后循环脑卒中的定位,具体分段如图2所示。

图2: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右侧图片[2])后循环近段供血区卒中综合征后循环缺血性卒中(acute posterior-circulation ischemia,PCI)的脑病理损害定位于后循环供血区,可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头晕,但大部分PCI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

特定后循环供血区的脑病理损害,产生相对固定的症状组合,从而表现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综合征,对于PCI具有较高的识别度。

这些综合征即可按照后循环供血区来分别记忆。

首先是后循环近段供血区的PCI综合征[1]。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经颅多普勒(TCD)
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查,可以评估颅底血流速度、血管阻力和血管弹 性等指标,为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提供辅助信息。
血液化验
包括血常规、血脂、血糖等血液化验项目,可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 和潜在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后循环缺血的病因诊断和预防。
03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方 法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使用后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 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改善后 循环缺血的症状。常用的抗血小 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治疗方案
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控制危险因 素等综合治疗。具体包括: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 集,丹参注射液改善循环,降压药、降糖药控制 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辅助检查
行头部MRI、MRA检查,发现患者后循环血管狭 窄、供血不足。
疗程和随访
患者住院治疗10天,症状明显缓解。出院后继续 按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对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诊治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其诊断方 法和治疗策略,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 提供实践指导。
意义
提高临床医生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减少误诊和 漏诊,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同时,为后循环缺血的临 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CT检查
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可以观察到脑部缺血区域的低密度影,以及可能存在的脑出血、脑 梗死等并发症。
MRI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更详细地显示脑部缺血区域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对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和 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辅助诊断手段
脑电图(EEG)
脑电图检查可反映脑部缺血区域的电活动异常,有助于后循环缺血 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路径

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路径

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路径简介后循环缺血症状是指由于后循环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部功能受损的一系列症状。

针对该症状,制定一个临床路径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加系统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目的本临床路径的目的是:- 提供后循环缺血症状的定义和分类;- 为医务人员提供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流程;- 提高患者就诊过程的连续性和质量;- 促进多学科合作和资源利用。

临床路径制定的步骤1. 评估干预的必要性:确定后循环缺血症状对患者健康的重要性,评估是否需要制定专门的临床路径。

2. 召集团队:由有关领域的专家、护士、信息管理人员等组成一个团队,并确定一位团队负责人。

3. 定义后循环缺血症状:明确后循环缺血症状的定义,包括症状、表现、临床特征等。

4. 确定诊断标准:制定明确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准确地诊断后循环缺血症状。

5.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情的不同,制定一套针对后循环缺血症状的具体治疗方案,并确定治疗的优先顺序和时间表。

6. 制定评估指标:确定后循环缺血症状的评估指标,以便医务人员可以跟踪患者的康复情况。

7. 制定并审查路径:根据以上步骤,制定完整的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路径,并进行内部审查和专家评审。

8. 实施和监控:开始实施临床路径,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监控和评估,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临床路径的内容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路径应包括以下内容:1. 各类后循环缺血症状的定义和分类;2. 各种后循环缺血症状的诊断标准;3. 治疗方案和关键节点;4. 相关检查和实验室检验;5. 康复护理计划和措施;6. 目标评估指标和评估表格;7. 危急事件处理和预警措施;8. 宣教材料和患者教育。

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估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估应包括如下内容:1. 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2. 患者满意度的调查;3. 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接受程度和意见反馈;4. 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的比较。

结论制定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路径有助于医务人员提供系统化的诊断和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误诊。

后循环缺血临床报告

后循环缺血临床报告

后循环缺血临床报告王健俐闫卫静李国臣【关键词】后循环缺血;运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要紧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和部份颞叶。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后循环的TIA和梗死,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1 疑似颈椎病案孙某,男,61岁,退休工人。

因“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便自控能力差1年”为主诉于202005收入我院骨科,住院号:39326。

颈椎MRI:椎间盘突出。

预手术医治,因患者拒绝手术,于2020 06转入我神经内科。

患者院内近10d显现右边肢体麻木无力,近3d饮水呛咳,发音困难,无明显恶心呕吐,否定有高血压史。

右鼻唇沟稍浅,右口角稍低,颈软,转头无不适,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腱反射稍弱,右边肌力Ⅳ级,病理征未引出,指鼻及跟膝胫实验阴性。

共济失调,不能闭目站立,欲向一侧倾倒。

详细询问病史,述以前有摔倒晕厥情形。

头颅CT:未见异样。

临床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给以抗血栓医治1周后,病情有所好转,其间各项检查大体正常,但血糖存在异样。

又经1个月的医治,病情明显好转,行走大体自如。

本例病人,前后进行了各类检查,包括颈部多普勒、颅MRA 未发觉明显狭小,某三甲医院诊断为多系统萎缩。

最后诊断为椎基底动脉TIA,即PCI。

周雪珍[1]通过CTA观看以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后循环缺血的最多见病因,前循环缺血也可能是致使病人发生后循环缺血病症的病因,颈椎病不是后循环缺血的要紧病因。

平稳障碍或共济失调是后循环缺血的表现之一,缓慢发病,慢慢加重也符合本病的特点。

2 进展型卒中病案潘某,女,62岁,农人。

因“头晕3年,加重伴呕吐3d”为主诉于202006入住院我神经内科,住院号:39611。

高血压史3年,3个月前头晕加重,无明显肢体功能障碍。

行头颅CT示:脑梗死,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类型:临床、解剖学和影像学学习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类型:临床、解剖学和影像学学习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类型:临床、解剖学和影像学学习卒中机制和一般临床特征后循环(PC)和前循环(AC)卒中有许多共同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但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与各自的脑血管解剖和脑干功能有关。

而年龄和脑血管危险因素似乎相似,男性PC卒中似乎更多一些。

由于独特的脑干功能和血管供应,一些临床症状对 PC 卒中具有高度特异性(图1)。

事实上,基底动脉是形成穿支动脉和回旋动脉特殊网络的源头,这些动脉在脑干的每个解剖层次上都有系统地重复(图2)。

眼球运动障碍,如单侧眼球运动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和反侧偏斜是脑干卒中的特征。

也包括垂直眼震、向上、向下凝视麻痹和一侧共轭凝视麻痹。

因为基底动脉供应双侧后颅窝结构,并且脑干中纤维束频繁交叉,交叉综合征和双侧长束征具有高度特异性。

中枢前庭症状和体征,如恶心、眩晕、任何方向的共轭性眼球震颤、步态和偏侧共济失调也是脑干和小脑卒中的特征。

脑干下部和小脑的病变通常会导致真正的眩晕和共轭水平/旋转性眼球震颤,而脑干上不和小脑的卒中会导致不稳和步态共济失调。

不常见但中度特异性的体征是意识水平下降和遗忘综合征,这些症状在急性期经常被遗漏或被误认为精神错乱状态。

图 1. 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解剖和血管走形图 2. (a) 脑桥综合征的示意图(b) 脑桥中穿支动脉PC 卒中很少出现半球症状或体征,如失语、偏头痛或共轭眼球偏斜,但由于丘脑受累,仍可能出现这些体征;这种情况下主要是单侧大脑后动脉(PCA) 卒中,在临床上类似AC卒中。

特殊情况下,小脑卒中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这与与皮层的双向连接有关(“神经功能障碍”)。

与一般观点相反,构音障碍和同向视野缺损似乎PC卒中更常见。

然而,PCA卒中比大脑中动脉(MCA)卒中更常引起孤立性视野缺损。

多水平病变的存在是PC卒中特有的。

症状实际上可能是由于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时病变。

这是PC卒中的典型特征,其原因是椎基底系统沿着后颅窝的多个结构走行。

所有导致缺血性 AC 卒中的机制也发生在 PC 中,并且频率没有一致差异。

8.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

8.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

涞源县中医院内科眩晕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1]。

(1)主症:眩晕或头晕,闭目即止,甚如坐舟船;也可仅表现为头昏、伴或不伴头痛、睡眠差等。

(2)伴随症:可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心悸、面色晄白等;可同时伴视物重影、面舌麻木、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

(3)发作持续时间与体位:发作持续时间在数秒、数分钟、数天到数月长短不等;可反复发作;眩晕可与体位有关或无关。

(4)病程:发病在8小时以内为超急性期;发病8小时至2周为急性期;2周至6个月为恢复期;6个月后为后遗症期;把部分病情缓慢的急性期患者称为发作后期。

本治疗方案选择发作后期及恢复期患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及《眩晕》[3]。

(1)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麻木、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血压增高、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等。

(2)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征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3)常见综合征:后循环TIA、小脑梗死、延脑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

(4)伴随症状:可伴有小脑前下动脉缺血、或迷路动脉(也称内听动脉)缺血、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或小脑上动脉闭塞、或脑桥支动脉缺血、或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或大脑后动脉闭塞的症状。

(5)检测指标:双臂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心功能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椎X线摄片、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DWI)、CTA、DSA等检查。

后循环缺血2指南

后循环缺血2指南
后循环缺血2指南
目录
CONTENTS
• 概述 • 临床表现 • 诊断和评估 • 治疗和管理 • 预防和康复 • 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
01 概述
CHAPTER
定义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指由于后循环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导 致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认知功能评估
通过认知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 如记忆力、注意力等。
04 治疗和管理
CHAPTER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 预防血栓形成,降低缺血性脑血
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降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血脂水 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
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降压药物
针对高血压患者,合理选用降压 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病史
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如高血 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以及
家族史和用药情况。
体征
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体征,如 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等。
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MRI或CT检查,观 察后循环缺血的病灶位置和大
小。
鉴别诊断
前庭神经炎
与后循环缺血的眩晕症状相似,但一般无神经系统体征,且多有 病毒感染史。
脑干梗死
病因和病理生理
后循环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栓塞、动脉炎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 最常见的病因。
当后循环血管狭窄或闭塞时,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相应区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 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后循环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血流动力学异常、微栓塞形成、血管痉挛等。
02 临床表现
CHAPTER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A)
(一)适用对象
单纯脑供血不足无合并症或合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的合并症
(二)诊断依据
1、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或体位改变时;
2、头晕、行走不稳有时呈发作性,部分可有头痛、呕吐、短暂晕厥。

3、TCD提示
(三)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
2、TCD提示椎基底供血不足;
(四)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
2、TCD无异常
(五)治疗常规
1、内科综合支持治疗,应特别注意血压调控
2、改变脑循环
3.中药活血化瘀治疗
4.抗动脉硬化治疗
(六)标准住院日:10-15天
(七)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头晕减轻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合并症,发展为脑梗塞,不能出院
2、患者拒绝出院
脑梗死临床路径单A。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作者: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关键词:后循环缺血共识TIA VBI PCI动脉粥样硬化肺栓塞编者按: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制定了后循环缺血共识,主要介绍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等。

一.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定义和意义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1.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上世纪50年代,发现一些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有颈动脉颅外段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乃因之而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

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概念。

可见,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1]。

70年代后,明确颈动脉系统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即不再使用。

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不确切的认识:如多将头晕/眩晕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病因;更有将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状态。

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

2.后循环缺血的认识现状80年代后,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技术的发展,对PCI的临床和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2-5]:⑴PCI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颈椎骨质增生仅是罕见的情况;⑵PCI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⑶无论是临床或影像学检查都无法可靠地界定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状态;⑷虽然头晕/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但头晕/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PCI。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1]。

(1)主症:眩晕或头晕,闭目即止,甚如坐舟船;也可仅表现为头昏、伴或不伴头痛、睡眠差等。

(2)伴随症:可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心悸、面色晄白等;可同时伴视物重影、面舌麻木、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

(3)发作持续时间与体位:发作持续时间在数秒、数分钟、数天到数月长短不等;可反复发作;眩晕可与体位有关或无关。

(4)病程:发病在8小时以内为超急性期;发病8小时至2周为急性期;2周至6个月为恢复期;6个月后为后遗症期;把部分病情缓慢的急性期患者称为发作后期。

本治疗方案选择发作后期及恢复期患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及《眩晕》[3]。

(1)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麻木、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血压增高、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等。

(2)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征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3)常见综合征:后循环TIA、小脑梗死、延脑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

(4)伴随症状:可伴有小脑前下动脉缺血、或迷路动脉(也称内听动脉)缺血、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或小脑上动脉闭塞、或脑桥支动脉缺血、或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或大脑后动脉闭塞的症状。

(5)检测指标:双臂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心功能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椎X线摄片、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DWI)、CTA、DSA等检查。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1: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e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有颅外段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

将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的概念。

可见,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

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也不再被使用。

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原因,更有将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相对缺血状态”。

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地医疗水平和健康服务。

2: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提高1980年代后,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技术的发展,对PCI的临床和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1)PCI的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

(2)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

(3)无论是临床表现或现有的影像学检查(CT,TCD,MRI,SPECT或PET)都无法可靠地界定“相对缺血状态”。

新版中医单病种—眩晕(后循环缺血)

新版中医单病种—眩晕(后循环缺血)

眩晕(后循环缺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1]。

(1)主症:眩晕或头晕,闭目即止,甚如坐舟船;也可仅表现为头昏、伴或不伴头痛、睡眠差等。

(2)伴随症:可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心悸、面色晄白等;可同时伴视物重影、面舌麻木、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

(3)发作持续时间与体位:发作持续时间在数秒、数分钟、数天到数月长短不等;可反复发作;眩晕可与体位有关或无关。

(4)病程:发病在8小时以内为超急性期;发病8小时至2周为急性期;2周至6个月为恢复期;6个月后为后遗症期;把部分病情缓慢的急性期患者称为发作后期。

本治疗方案选择发作后期及恢复期患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及《眩晕》[3]。

(1)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麻木、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血压增高、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等。

(2)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征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3)常见综合征:后循环TIA、小脑梗死、延脑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 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

(4)伴随症状:可伴有小脑前下动脉缺血、或迷路动脉(也称内听动脉)缺血、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或小脑上动脉闭塞、或脑桥支动脉缺血、或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或大脑后动脉闭塞的症状。

(5)检测指标:双臂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心功能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椎X线摄片、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DWI)、CTA、DSA等检查。

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新进展

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新进展

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新进展后循环缺血(PCI)是一种影响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卒中,是导致全球人群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PCI可造成孤立性颅神经麻痹、四肢瘫痪、闭锁状态和昏迷,更多表现为意识水平下降、视野缺损和前庭小脑征,少数出现半偏综合征、构音障碍和认知症状。

由于PCI多为非局灶性症状(即非旋转性头晕、眩晕、构音障碍和头痛),与其他许多疾病相似,故早期识别PCI症状对于确保正确的临床诊断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准确检测才能提供适当的治疗。

01流行病学及病因后循环缺血是一种与椎基底动脉系统内梗死相关的临床病理疾病,主要发生在脑干(48%的病例)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区域(36%的病例)。

PCI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20%-25%,年校正发病率为18/100,000人年(95%置信区间:10/100,000至26/100,000),即估计1个月时的总死亡率为3.6%-11%,这是造成患者残疾的重要原因,与中风复发的高风险息息相关。

后循环主要的血液供应来源于小脑、脑干、枕叶和腹丘脑,体内稳态机制控制血流动力学,该机制持续监测和调整氧气和葡萄糖需求。

发生后循环缺血的常见原因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栓塞和小穿透动脉疾病,这些均会导致内耳、脑干和小脑的功能缺陷。

除此以外,后循环缺血诱导的孤立性眩晕可进一步发展为后循环梗死。

02诊断及监测后循环缺血作为一种急性的神经系统疾病,精准化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于其早期诊断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由于PCI的症状和时间进程多变,难以定位且多为非特异性,所以非对比计算机断层扫描(NCCT)仍然是卒中成像的主要技术。

然而,它用于检测后颅窝缺血因多种因素而略显复杂化,故增强CT血管造影(CTA)是PCI 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CTA很容易与NCCT采集相结合,具有出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8%)。

CTA能够显示具有预后价值的指标,包括血栓负荷、侧支状态(纳入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基底动脉(BATMAN)评分)、远端vs近端闭塞部位和CTA源图像上的低衰减。

后循环缺血临床路径

后循环缺血临床路径
□其他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
□复查颅脑CT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3天年月日
长期医嘱:
□老年病三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口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测血压bid
□基础疾病用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神经保护、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必要时)、保护胃黏膜等
□其他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其他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指标、尿常规、大便常规等
□颅脑CT、胸片、心电图(以上项目若门诊已查,则相应免去)
□根据病情选择:血脂、头颅MRI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2天年月日
长期医嘱:
□老年病三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口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测血压bid
□基础疾病用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神经保护、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必要时)、保护胃黏膜等
长期医嘱:
□老年病三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口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测血压bid
□基础疾病用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神经保护、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必要时)、保护胃黏膜等
□其他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检查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14天(出院日)年月日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其他医嘱
□定期门诊随访
医师签名:
后循环缺血临床路径(医师篇)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后循环缺血(ICD-10:N10.X02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第1天年月日
长期医嘱:
□老年病三科护理常规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诊断标准[医药荟萃]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诊断标准[医药荟萃]

有学者基于156例病 人统计结果: 远端 83 (53.2%)
近端 26 (16.7%)
谷风书苑
15
三、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疾病
谷风书苑
16
1、小脑梗死
• 供应小脑的分支动脉闭塞(小脑上、前下或后 下A)
• 常表现为头晕,有时候表现为眩晕、视物模糊、 步行困难、恶心呕吐等。
• 步态不稳,患者常向病变侧倾倒,病变侧上肢 肌张力低下,意向运动不稳,眼颤。
(1)Parinaud综合征:四叠体、顶盖受损,双眼
协同向上注视麻痹,伴有瞳孔扩大、对光反
射消失、双眼调节反射消失。
(2)Claude综合征(红核-动眼综合征):同侧
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共济失调。
(3)Weber综合征(动眼神经交叉瘫综合征):
大脑脚底受损,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中
枢性面舌瘫及肢体谷瘫风书。苑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 (PCI)及临床诊断标准
谷风书苑
1
PCI与前循环缺血比较
• 共性:危险因素,发病机制,预 防和干预
• 特殊性:脑干结构,临床症状, 后循环特点;关注不够
谷风书苑
2
一、后循环概述 二、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后循环缺血常见疾病 四、后循环缺血疾病的诊断 五、后循环缺血疾病的鉴别诊断 六、后血环缺血的防治原则 七、美国的VBI诊断标准 八、后循环缺血国内专家共识
19
4、桥脑外侧综合征
(Millard-Gubler syndrome)
1、病灶侧外展麻痹 2、病灶侧周围性面瘫 3、病灶对侧中枢性舌瘫及偏瘫 4、MRI检查可见桥脑和小脑梗塞的缺血病灶。
谷风书苑
20
5、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Wallenberg syndrom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指标、尿常规、大便常规等
□颅脑CT、胸片、心电图(以上项目若门诊已查,则相应免去)
□根据病情选择:血脂、头颅MRI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2天年月日
长期医嘱:
□老年病三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口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测血压bid
□基础疾病用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神经保护、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必要时)、保护胃黏膜等
□其他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
□复查颅脑CT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3天年月日
长期医嘱:
□老年病三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口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测血压bid
□基础疾病用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神经保护、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必要时)、保护胃黏膜等
□其他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老年病三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口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测血压bid
□基础疾病用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神经保护、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必要时)、保护胃黏膜等
□其他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检查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14天(出院日)年月日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其他医嘱
□定期门诊随访
医师签名:
后循环缺血临床路径(医师篇)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后循环缺血(ICD-10:N10.X02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第1天年月日
长期医嘱:
□老年病三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口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测血压bid
□基础疾病用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神经保护、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必要时)、保护胃黏膜等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4-6天年月日
长期医嘱:
□老年病三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口低盐低脂(糖尿血小板聚集、调脂、神经保护、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必要时)、保护胃黏膜等
□其他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检查
□必要时复查头颅CT或MRI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7-13天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