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组_理性预期学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理性预期与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供给:在既定价格、生产能力和成本下,
厂商生产和销售的总产出量 ·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只重视对于社会总 需求的分析,而忽视了对社会总供给的分析,或 者把社会总供给看成是仅仅由社会总需求决定的 东西; ·理性预期学派把对社会总供给本身的分析纳入宏 观经济分析,考察社会总供给决定的因素。
*罗伯特· 巴罗(Robert Barro,1944— ) ——经济增长理论的耀眼之星, 当今世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代表人物 ·生平 ·主要理论贡献 ·主要著作
• • • •
1944年生于美国纽约 1965年获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学士学位 197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众多学校包括布朗大学(1968~1972年)、芝加 哥大学(1973~1975年,1982~1984年),罗彻斯 特大学任教 (1975~1982年)。自1986年起,巴罗 任教于哈佛大学,目前是该校瓦格纳经济学讲座 教授,同时又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 员
(二)基本理论
1、AS-AD模型 2、经济周期理论
1、AS-AD模型
(1)理性预期与社会总需求 (2)理性预期与社会总供给 (3)“AS-AD曲线”分析
(1)理性预期与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在既定价格、收入和其他变量条件下 ,消费者、厂商和政府的支出总量
理性预期学派关于社会总需求在收入、储蓄、消费、 投资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分析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关于 社会总需求的分析是一致的。但有两点重要的区别: ·理性预期学派更重视社会总需求的微观基础的分析 ; ·理性预期学派重视理性预期在需求决定中的分析。
主要理论贡献: ·“李嘉图等价假说”——向理性预期学派学者的转 变 ·使经济增长理论复苏:对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财 政政策等宏观经济问题作过大量的经验研究,推 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并形成了新古典经济 增长理论和实商业周期理论。
主要著述: ·《理性预期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1976) ·《货币、就业和通货膨胀》 (1976,与格罗斯曼合 著) ·《货币、预期和经济周期》 (1981) ·《收入和就业的一般均衡模型》 (1971) ·《美国的非预期货币增长和失业》 (1977) ⁞ ⁞ ⁞
·主要理论贡献:
“理性预期”理论的发展 “卢卡斯批判” ·1995年由于对理性预期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 济学奖
主要著述: ·《预期与货币中性》 (1972) ·《关于产出与通货膨胀交替的一些国际例证》 (1973) ·《一个经济周期均衡模型》 (1975) ·《凯恩斯以后的宏观经济学,菲利普斯曲线之后: 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的持续》 (1978年,与萨金 特合著) ·《经济计量政策评价》(1975) ⁞ ⁞ ⁞
·三个相互联系的主要内容: ①关于经济结构的假定 ②私人经济活动当事者有效地收集和应用信息 ③对信息的有效性和有用性的特殊说明
4、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罗伯特· 卢卡斯(Robert Lucas, 1937— ) ———经济学天才,理性预期 的重量级代表 ·生平 ·主要理论贡献 ·主要著作
• 1937年出生于华盛顿亚马基市 • 1955年,卢卡斯从西雅图的罗斯福公立学校高中 毕业 • 1964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经济学) • 1970—1974年任卡内基· 梅隆大学经济学教授 • 1974年后任芝加哥大学教授至今 • 1978年后担任《政治经济学》杂志编辑至今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
1、产生背景 2、理论渊源 3、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理性预期学派又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于20 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兴的自由主义经济 学流派。 1、产生背景 (1)现实背景——滞涨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西方国家陷入滞 涨,经济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通货膨胀和失业的 增加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主要西方国家没有一个 能够找到政府愿意实行并能消除通胀和失业的宏观 经济政策。 (2)理论背景——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的失败 ·凯恩斯主义危机:既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更提不出 一种有效的使经济走出困境的药方; ·新古典综合派:频繁交替地使用紧缩和膨胀政策治 理经济,使新古典综合派面临其无法根治的“滞涨” 现象,政策效率不断下降
(3)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自然率假说的观点 ·卢卡斯等人发展了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假说 ,将自然率概念引申到其他经济变量中,提出了“ 自然就业水平”、“自然产量水平”、“自然货币 增长率”等概念。 ·自然率假说是作为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失业与通货膨 胀负相关的互替关系, 即所谓菲利浦斯曲线的批判 的武器提出来的。 ·它认为,在经济总量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一种 固定的关系, 而在这些经济总量同实际通货膨胀率 和其关于通货膨胀率的预期间的差别, 则存在一种 固定的关系。
(1)货币中性假说 ·由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分别于1972、1975、 1976年提出 ·阐述各种信息、货币和财政政策同经济周期之间的 本质关系 ·从自然率出发,货币是中性的,经济的总产量和就 业的实际水平和自然水平同包括相应地对商业周期 发展做出反应的货币和财政活动无关。系统的货币 活动仅仅影响名义变量, 例如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 率。换言之, 货币和财政行为的变化越大, 既定的 、未预测的或未预料的货币和财政活动, 对总产量 和就业量的影响越小。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理论
(一)基本假设 (二)基本理论
(一)基本假设
1、自然率假说 2、理性预期假说 3、货币中性和货币非中性假说
1、自然率假说
(1)自然率假说之前 · 在自然率假说之前,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 人们只接受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关于失业和通货膨胀交替关系 的曲线 ·洛克的自然利率 (2)自然率假说的出现 ·自然率家假说最初以自然失业率假说的形式出现在 弗里德曼的著作中。
AS P P’ P O E’
E Q
AD’ AD Q
AS完全变成垂直后,即它不具有弹性后,实际产出已 经达到了潜在的产出水平这样AS就不会再变,只有AD 可变。此时,增加总需求,提高总需求曲线AD的位置, 只会引起价格的同比例上升,而对实际产出没有影响, 这就是滞涨发生的原因
2、经济周期理论 (1)以卢卡斯为代表: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产生背景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宏观经济的运行 的现实促使研究在两个方面取得重要进 展,推动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转变。 • 其一:供给因素的重要性:两次石油危 机 • 其二:真实冲击可能远比货币冲击重要 (纳尔逊、普洛瑟等)
Pt* : t 时期价格的适应性预期
Pt*1 : t 1时期对价格的适应性预期
Pt 1 : t 1时期的价格
:适应性系数(0 1),它决定预期根据过去的误差而调整的速率
(3)“理性预期”理论 ·穆斯:1961年《理性预期与价格波动理论》 ·三个假设: ①信息是稀缺的 ②预期形成方式主要依赖于描述经济的有关体系的结 构 ③公众的预期对经济运行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2)以巴罗为代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1)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波动的初始根源: • 卢卡斯认为,货币对产量和其他经济变量有重要 影响,货币因素是波动的初始根源 • 这一理论将货币冲击分为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 ,认为是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冲击引起了经济 波动
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 • 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是由于市场分割而造成的 信息障碍,即经济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
2、理论渊源
(1)自由市场理论 在自由竞争经济体制中,市场机 萨伊市场定律 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 制是唯一有效的经济工具 (2)“适应性预期”理论 ·卡甘 ·各个主体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的误差程度来修正每 一时期的预期 * * · P P ( P P t t 1 t 1 t 1 )
·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作用、 动态经济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的关系。 ·萨金特在宏观经济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与卢 卡斯、巴罗和华莱士一起开创合理预期学派, 研究利率的期限结构、古典失业、经济大萧条 等重大问题。
·2011年因对宏观经济中因果的实证研究获得诺 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著作: ·《宏观经济理论》 (1979) ·《理性预期与经济计量实践》 (1981,与卢卡斯合 作) ·《理性预期与恶性通货膨胀动态学》 (1973,与华 莱士合作) ·《理性预期与通货膨胀》 (1986) ⁞ ⁞ ⁞
AS和AD一般均衡情况
P
AS
P0
E
AD Q
O
Q0
OQ代表实际产出,OP为实际价格,E为均衡点,均 衡点绝对实际产出OQ0和价格水平OP0。它与凯恩 斯主义的不同在于引进了价格水平变量,以及总 供给曲线的形状不同
AD变动后的AS与AD均衡
P PO A S E’
P’ P O
E
AD’ AD
Q
Q’
Q
如图所示,总需求或者总需求曲线的提高 一方面增加了产量,另一方面引起价格水 平的上升。
•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在受到外生变量如 总需求变动的影响时,内生变量如工资、成本、价 格等都会发生变化,从而总供给、总供给曲线也会 发生变动。可以根据时间长短来区分总供给曲线的 不同变动情况和形状。 P AS P PO AS
O
短期总供给曲线
Q
O 长期总供给曲线
Q
(3)“AS-AD曲线”分析 • • • • AS和AD一般均衡情况 AD变动后的AS与AD均衡 AS变动后的AS与AD均衡 AS垂直后,AD变化后AD与AS的均衡
(2)货币非中性假说
·巴罗提出货币非中性假说
·与货币中性假说相反,有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 不容易被察觉到的
(3)二者联系 ·货币中性与货币非中性并不矛盾
·前者以“完全信息假定”为依据,后者建立在“不 完全信息假定”基础上;前者研究的是规则的、可预 测的经济政策对经济总量的名义影响,后者考察的是 不规则、不可预测的经济政策对经济总量的实际影响
蛛网模型 预期
外推法预期
适应性预期
理性
(3)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理性预期是指各经济主体在充分掌握可能获得的有 用信息(过去的和现在的)的情况下,按理性原 则处理他们所形成的预期 · 理性预期在长期中是准确的 理性预期是信息有效利用的预期 理性预期是与相应的机理及理论和模型一 致的预期
3、货币中性和货币非中性假说
理性预期学派
第五小组:曹戈、傅立权、黄孜、段昊
2013年6月18日
目录
• • • • 理性预期学派概述 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含义 对理性预期学派的简要评价
一、理性预期学派概述
(一)前言——理性和理性预期 *理性 在经济学中,即为效用最大化 *理性Leabharlann Baidu期 人们的预期符合实际上将会发生的事实
*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 1943— ) ——文科生里的经济学家 ·生平 ·主要贡献 ·主要著作
• • • • • • •
1943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 1964年获伯克利加州大学文学学位 196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87年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至今 1971年至1987年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 1991年至1998年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 2003年任教于纽约大学至今
2、理性预期假说
(1)关于预期 ·预期是指决策者对于那些与其决策相关的不确定的 经济变量所做的预测 ·西方经济理论看重预期行为由来已久。 ·马歇尔——用“等待”代替西尼尔的“节欲”一 词 ·凯恩斯——把预期归结为人们的心理因素 ·弗里德曼——重视预期,但未形成独立、系统的 理论体系 (2)预期的发展
• 这种信息障碍也是造成货币非中性的源泉。
*货币经济周期模型的总结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早期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显 示了三方面的特色: 一、在基本理论中强调理性预期的概念; 二、在政策分析中试图证明政策无效论的主张; 三、在分析手段上大量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
(2)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对2008年经济危机的解释
AS变动后的AS与AD均衡
P PO AS’ AS
P’ P
E’ E AD
Q Q Q ’ AS曲线上移一方面降低了实际产出,另一方面提高 了价格水平。实际产出的下降意味着经济停滞,价 格水平的提高意味着通货膨胀,即滞涨。也就是说, 滞涨的产生与总供给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有关,也 与生产条件的变化有关
O
AS垂直后AD变化后AD与AS的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