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知识梳理

一、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的“师夷长技”思想

1. 清朝统治危机四伏(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发动鸦片战争,致使中华民族危机加深;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一些有识之士,使他们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代表:

(1)林则徐——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①举措:a设立译馆,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b编译《四洲志》等资料;c仿制船炮,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②评价: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西方历史和地理知识;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促使人们开阔眼界,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魏源从反侵略的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核心思想和目的: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4.影响:

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二、地主阶级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思想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的局势。

内忧:太平天国起义。

外患: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如沙俄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

3.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4.实质:在不动摇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5.实践:掀起洋务运动。

6.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7.影响: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迈出了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

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思想

1.背景:

甲午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译著《天演论》,借用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阐明中国实行变法维新的必要性。)

3. 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4. 实践: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时务学堂等,创办维新报刊,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开展。

5.概况: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变法开始;9月21日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历史结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提出的背景

社会现实: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维新变法失败;

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个人因素: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

2.提出及内容

1905年,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个纲领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前提);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核心);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3.评价: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具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这也就决定了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4、三民主义的实践:指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同年2月12日,清朝统治寿终正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

五、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民主科学”思想

1.背景:

民国初年,列强加紧侵华,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

2.主要思想主张(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

后期(1917年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4.性质: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5.影响: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六、毛泽东思想

1.形成的历史条件

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其思想理论渊源;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其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是其实践基础。

2.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形成和发展

①初步形成: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成熟完善(抗日战争时期)

提出中国革命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

标志: 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

1949年春,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毛泽东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工作的中心、方针、基本政策以及总任务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等

4.历史地位:

①指导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成就;

②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③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七、邓小平理论

1.历史背景

建国以来若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