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讲稿-58页精选文档
炭疽芽孢杆菌的病原学
一般特性
革兰氏染色阳性、两头平齐的大杆菌,无鞭毛,人工培养基 上呈长链状无规律排列,陈旧性培养物经芽孢染色
可见明显的芽孢, 将含5%的动物血 清培养基或 0.75%的NaHCO3 培养基,孵育在
10%-20% 的CO2条件下, 可诱导荚膜产生。
炭疽临床诊断和应急处理技术
张玉臣什么是炭疽病?么是炭疽? 是由炭疽杆菌所致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原系食草动物 (羊、牛、马等)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这些病畜及其产 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被感染。临床上一般分为体表感染型、 经口感染型和吸入感染型。
炭疽防治的重要意义
在《传染病防治法》中地位: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
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
炭疽杆菌的营养需求很低,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24 小时可以生长的很好,它生长的最适PH7.0-7.4,温 度为37°C,菌落形态边缘不整齐,呈卷发状,血平 板上不产生溶血环,不分解水杨素。
免疫性
(1)非特异性免疫:鸟类以下的爬虫类、两栖类有自然不感染性,哺 乳动物对炭疽有感受性,引起感染的免疫反应与细菌的毒力、免疫原性、 感染途径和感染剂量有关。
(2)流行特征:炭疽在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炎 热多雨是该病的主要诱发因素。炎热的气候很适合炭疽芽孢的繁殖。当 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时,极可能将埋藏在土攘深处的细菌冲出到地面表 层,暴露在外面,而引起感染。同时冲出土壤的炭疽芽孢,也会污染附 近的河流或农田。另外,兴修水利等挖掘土壤的大型工程也可能造成炭 疽的暴发流行。
炭疽诊疗方案2023版
炭疽诊疗方案2023版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牛、羊、马等食草动物。
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炭疽杆菌的动物及动物制品或吸入环境中的炭疽芽胞而患病。
近年来,我国炭疽总体发病率较低,年发病率在0.05/10万以下,病死率0.2%~2.7%,但局部暴发时有发生。
炭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炭疽临床诊疗工作,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炭疽杆菌属于芽胞杆菌科,芽胞杆菌属,为革兰染色阳性的粗大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菌体长3~10μm,宽1~3μm,两端平齐,呈竹节状排列成链状,无鞭毛,不能运动,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炭疽杆菌在宿主体内形成荚膜,在体外形成芽胞。
炭疽杆菌的基因组编码三种外毒素蛋白: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致死因子(Lethal Factor,LF)和水肿因子(Edema Factor,EF),单独注射某一种外毒素蛋白,对动物不致病,联合注射可致病。
炭疽杆菌的荚膜和外毒素是炭疽杆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
炭疽杆菌繁殖体的抵抗力与非芽胞菌无明显差别,芽胞抵抗力很强,在皮毛、水和土壤中能长期生存。
高温高压或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乙酸以及甲醛等可杀灭芽胞。
石炭酸、来苏尔、新洁尔灭和酒精对芽胞杀灭效力较差。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主要是染疫食草动物,如患病牛、羊、马、骆驼等,其次是猪、犬等杂食动物。
带菌动物的皮毛、肉及其产品均可带有炭疽杆菌。
(二)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接触感染炭疽杆菌的牲畜及其产品可引起皮肤炭疽。
2.呼吸道传播:吸入含芽胞的粉尘或气溶胶可引起肺炭疽。
3.消化道传播:食入被炭疽杆菌污染的肉类及乳制品可引起胃肠道炭疽。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饲养、屠宰、加工、售卖动物及其产品的人员感染风险较高。
炭疽诊疗方案PPT课件
2024-01-09
炭疽诊疗方案
目录
• 炭疽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及措施 • 预防措施与公共卫生管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炭疽概述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 性、热性、败血性人兽共患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吸入炭疽杆 菌芽孢或进食被污染的食物而感 染。
患者心理干预与康复指导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 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安 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康复训 练,促进身体恢复和增强免疫力。 同时,提供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 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况。
随访观察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了解病 情变化和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和提供必要的帮助。
THANKS
分子生物学检查
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患者样本中的炭疽杆菌特 异性基因片段,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影像学诊断辅助手段
X线检查
对于肺部炭疽,X线检查可显示肺部炎症浸润影,有助于诊断。
CT检查
对于复杂病例,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为诊断提供依据。
超声检查
对于皮肤炭疽,超声检查可辅助判断病变的深度和范围。
鉴别诊断要点
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
炭疽的临床表现与一些其他疾病相似,如肺炎、败血症等。因此,在诊断时需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排除其他疾病的 可能性。
不同类型炭疽的鉴别
根据感染途径和临床表现的不同,炭疽可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等类 型。在诊断时需注意区分不同类型的炭疽,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炭疽防治方案
炭疽防治方案炭疽就是由炭疽杆菌引起得人兽共患得急性传染病、人类炭疽主要由患病或死亡得草食动物感染发病。
根据感染得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表现为皮肤坏死及特殊焦痂,周围组织水肿,纵膈及肺、脑膜、肠道得急性感染。
三型均可伴发败血症,病死率较高、一、病原学炭疽杆菌为致病菌中最大得革兰氏阳性杆菌,两端齐平,状如竹节,在动物体内常单个存在,或呈短链,无鞭毛,不能运动,有荚膜,人工培养或在外界环境中易产生芽胞,活体内则不能,因此死于炭疽病得尸体,不准解剖,应尽快焚烧或深埋。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5℃,在普通培养基上易生长,菌落呈狮头状。
本菌有三种抗原成分,分别为保护性抗原、荚膜抗原与菌体抗原。
病原菌生长繁殖时分泌得炭疽毒素(外毒素)就是致病得主要因素。
本菌对外界得抵抗力、繁殖体与一般细菌相同,易被物理化学因素所杀灭,芽胞则抵抗力较强,室温干燥下能存活20余年,皮革内亦可活数年, 120℃高压蒸气10分钟, 干热140℃3小时可杀灭芽胞、但芽胞对氧化作用消毒剂较敏感, 1∶2 500碘液10分钟可杀灭、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人类炭疽得传染源主要就是患病得食草动物如牛、马、羊、猪等。
患病动物血液、痰、分泌物、排泄物可使人直接或间接感染。
人与人得直接传染极少见、(二)传播途径1、经皮肤黏膜感染:常引起皮肤炭疽。
主要就是由于接触病畜得皮、毛、肉、土壤及未经消毒得毛制品而感染、2、经呼吸道传播,由吸入带炭疽杆菌芽胞得尘埃飞沫,可导致肺炭疽。
3、经消化道传播:由食用炭疽病死牲畜肉与被病原菌污染得食物与饮水,而导致肠炭疽、(三)流行特征本病在欧、亚、美、非及大洋洲都有发生。
凡有草食动物得地方,都有本病发生得可能,因此多见于农牧区。
炭疽全年均可发生,农牧区7~9月为发病高峰,工业型炭疽常无季节性、人群对炭疽普遍易感,无年龄、性别差异,但由于职业性接触得关系,青壮年男性发病率较高。
病后可获得较持久得免疫力。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5—1997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前言【GB 17015—1997】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一种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之中,并能造成环境的广泛污染。
由于炭疽芽孢具有对外界环境极强的抵抗力,造成这种污染常持续存在。
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的牲畜、进食感染本病的牲畜肉类、吸入含有该菌的气溶胶或尘埃,以及接触污染的毛皮等畜产品而罹患本病。
本标准规定了炭疽病人的诊断标准及诊断后所必须进行的处理原则。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标准的附录;附录C及附录D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爱芳、董树林、刘秉阳、俞东征。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炭疽的诊断标准及人炭疽发生后的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对人炭疽的诊断及处理。
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炭疽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切人类感染,其中包括症状不典型的轻型病例。
动物炭疽在本标准中均专门指明,如称为炭疽病畜等。
2.2就地隔离在诊断地点或家中隔离炭疽病人。
2.3感染来源炭疽病人获得感染的来源。
其中包括传染源,指炭疽病人、病畜或其尸体,以及被炭疽芽孢污染的环境及各种物体。
3炭疽病人的诊断3.1诊断依据3.1.1流行病学病人生活在已证实存在炭疽的地区内,或在发病前14日内到达过该类地区;从事与毛皮等畜产品密切接触的职业;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在可能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地区从事耕耘或挖掘等操作,均应作为流行病学线索。
3.1.2临床表现3.1.2.1体表感染型(皮肤)炭疽:在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
皮肤炭疽症状诊断标准内容分析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其中,皮肤炭疽是最常见的类型,占炭疽病例的98%以上。
皮肤炭疽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史等方面。
本文将对皮肤炭疽症状诊断标准内容进行分析。
一、症状1. 潜伏期皮肤炭疽的潜伏期一般为3~5天,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10余天。
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途径有关。
2. 初期症状皮肤炭疽的初期症状表现为斑丘疹,多见于手、足、颜面、肩颈等皮肤裸露部位。
患者可伴有瘙痒或烧灼感。
3. 发展期症状发病2日后,局部皮肤肿胀,继之出现水疱。
发病3~4日,水疱中心下陷,呈现中心出血性坏死,周边有成群的小水疱。
4. 溃疡期症状发病5~7日,水泡破溃形成浅溃疡,局部血样渗出物结痂而形成焦痂。
此时,患者局部疼痛加重,周围水肿扩大并有皮肤浸润形成。
5. 痊愈期症状随着疾病的痊愈,黑痂脱落,局部逐渐愈合而形成疤痕。
二、体征1. 局部体征皮肤炭疽的局部体征表现为迅速坏死的无痛性痈,伴局部化脓性淋巴结炎。
皮损周围皮肤出现硬性非凹陷性水肿和浸润。
2. 淋巴结肿大皮肤炭疽患者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并可出现化脓。
三、实验室检查1. 细菌学检查从患者病变部位采集标本,进行炭疽杆菌的培养、分离和鉴定。
2. 抗原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炭疽杆菌抗原。
3. 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炭疽杆菌抗体。
4. 核酸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检测炭疽杆菌DNA。
四、流行病学史1. 接触史患者近期有与病畜或病畜产品接触史。
2. 地理分布皮肤炭疽多发生于牧区,我国高发于广西、云南、甘肃、贵州、新疆等区域。
五、诊断标准1. 符合上述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中的一项或多项。
2. 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坏死性蜂窝织炎、皮肤结核等。
3. 结合流行病学史,综合判断。
皮肤炭疽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观察症状和体征,以及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1997
附件1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5-199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炭疽的诊断标准及人炭疽发生后的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对人炭疽的诊断及处理。
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炭疽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切人类感染,其中包括症状不典型的轻型病例。
动物炭疽在本标准中均专门指明,如称为炭疽病畜等。
2.2 就地隔离在诊断地点或家中隔离炭疽病人。
2.3 感染来源炭疽病人获得感染的来源。
其中包括传染源,指炭疽病人、病畜或其尸体,以及被炭疽芽孢污染的环境及各种物体。
3.炭疽病人的诊断3.1 诊断依据3.1.1 流行病学病人生活在已证实存在炭疽的地区内,或在发病前14日内到达过该类地区;从事与毛皮等畜产品密切接触的职业;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在可能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地区从事耕耘或挖掘等操作,均应作为流行病学线索。
3.1.2 临床表现3.1.2.1 体表感染型(皮肤)炭疽:在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
引流该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少数严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肿和坏死。
3.1.2.2 经口感染型(肠)炭疽:急性起病,发热,腹胀,剧烈疼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
可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含血丝及胆汁。
可累及消化道以外系统。
3.1.2.3 吸入感染型(肺)炭疽: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
肺部体征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
X射线的主要表现为纵膈影增宽。
常见胸腔积液。
3.1.2.4 脑膜炎型炭疽:可继发于3.1.2.1~3.1.2.3各型,也可能直接发生。
剧烈头痛,呕吐,项强,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呼吸衰竭,脑脊液多为血性。
3.1.2.5 炭疽败血症:可继发于3.1.2.1~3.1.2.3各型,也可能直接发生。
炭疽的诊断标准
炭疽的诊断标准
1.病史:炭疽通常发生在接触过病原体的人群中。
病史中是否有接触过污染物或感染动物的经历,或在农业、畜牧业、皮革业等职业中工作过,都是需要注意的。
2.临床表现:炭疽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皮肤疹、皮肤坏死、呼吸道症状、胃肠症状等。
但炭疽的临床表现不一定典型,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诊断。
3.实验室检查:炭疽的诊断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认。
包括菌培养、PCR检测、免疫学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其中,菌培养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需要较长时间,一般需要7-10天才能得到结果。
PCR检测可以更快地得到结果,但需要高质量的样本。
4.影像学检查:炭疽的影像学检查通常使用X线、CT、MRI等方法。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发现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和病变范围。
总之,炭疽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因素。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和恶化。
- 1 -。
炭疽的诊断标准
炭疽的诊断标准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发热、皮肤疮痍和脓毒症的传染病。
本文介
绍炭疽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
炭疽的临床表现包括剧烈发热、恶寒、头痛、肌肉痛、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以及皮
肤疱疹、水疱、溃疡和淋巴结肿大等外部症状。
病程短暂,一般在1-2周内出现病情急剧
恶化和危及生命的全身症状。
2. 病原体检测
炭疽芽孢杆菌的检测可通过细菌培养、直接荧光抗体法、PCR检测、免疫荧光等方法
来进行。
3. 血液检测
在炭疽感染的早期阶段,血培养通常是阴性的,但脓毒症时血培养通常为阳性。
血清
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可在感染后1周内升高,IgG可升高数年。
4. 影像检查
CT和MRI可以观察皮肤、淋巴结、肺、肝、脾、肾等器官的情况,并可辅助诊断。
5. 确定暴露史
炭疽是由自然暴露或人为暴露而感染的,确定暴露史包括挖掘地下水污染土壤、处理
动物皮毛、工厂生产、恐怖袭击等途径进行。
总之,炭疽病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病原体检测、血液检测、影像检查和确认暴露史。
诊断炭疽的确立需要综合评估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以得到准确的诊断。
因此,如果怀疑患有炭疽病,应尽快就医诊断。
炭疽病防治规范
炭疽防治技术规范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和控制炭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炭疽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和控制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依据本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做出综合判定。
2.1 流行特点本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及人对本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
草食动物最易感,其次是杂食动物,再次是肉食动物,家禽一般不感染。
人也易感。
患病动物和因炭疽而死亡的动物尸体以及污染的土壤、草地、水、饲料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炭疽芽胞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其污染的土壤、水源及场地可形成持久的疫源地。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感染。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
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吸血昆虫多、雨水多、洪水泛滥的季节。
2.2 临床症状2.2.1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20天。
2.2.2 典型症状本病主要呈急性经过,多以突然死亡、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为特征。
牛:体温升高常达41℃以上,可视黏膜呈暗紫色,心动过速、呼吸困难。
呈慢性经过的病牛,在颈、胸前、肩胛、腹下或外阴部常见水肿;皮肤病灶温度增高,坚硬,有压痛,也可发生坏死,有时形成溃疡;颈部水肿常与咽炎和喉头水肿相伴发生,致使呼吸困难加重。
急性病例一般经24~36小时后死亡,亚急性病例一般经2~5天后死亡。
马:体温升高,腹下、乳房、肩及咽喉部常见水肿。
舌炭疽多见呼吸困难、发绀;肠炭疽腹痛明显。
急性病例一般经24~36小时后死亡,有炭疽痈时,病程可达3~8天。
羊:多表现为最急性(猝死)病症,摇摆、磨牙、抽搐,挣扎、突然倒毙,有的可见从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黑红色血液。
《炭疽诊断》2020版解读
《炭疽诊断》2020版解读一、起草背景炭疽诊断标准是炭疽病例诊断的重要依据,1997年原卫生部发布了GB 17015-1997《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2008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发布了WS 283-2008《炭疽诊断标准》。
该标准自实施以来,对规范我国炭疽的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各种检测方法逐渐完善,国际上炭疽诊断标准相继被修订,根据我国目前的炭疽诊断标准实施经验和研究成果,有必要修订和完善我国的炭疽诊断标准。
本次修订对于炭疽病例的诊断及疫情的及时正确处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使用范围标准规定了炭疽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炭疽的诊断。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本次修订最主要的变化之一是修改了实验室检查依据:增加了核酸检测方法、抗原检测方法、暴露动物标本或暴露环境标本的细菌分离培养;另外抗体检测方法中增加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核酸检测方法是近年来发展的重要检测方法,在许多疾病的快速诊断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CDC等都把核酸检测方法列为重要的诊断依据,我国近几年也对核酸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与评价,发现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因此将这一检测方法纳入诊断依据。
免疫层析方法检测炭疽芽胞杆菌抗原和抗体的方法也早已经发展出来,经使用验证,发现该方法的灵敏度不高,但特异性很好,将这一方法纳入诊断依据可以提高炭疽的确诊率。
在炭疽疫情处理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病例由于抗生素早期使用、采集标本不及时等原因,各种检测方法均为阴性不能得到诊断,在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CDC的标准中,确定的环境暴露也可以作为诊断依据。
依据近些年炭疽疫情的处置经验,暴露动物标本或暴露环境标本中分离到炭疽芽胞杆菌,可以作为病例诊断的间接证据。
由于修改了诊断依据中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诊断部分也相应做了较大修订。
保留原有病例分类,炭疽病例仍然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确诊病例,重新规定了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定义。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5-1997)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5-199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炭疽的诊断标准及人炭疽发生后的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对人炭疽的诊断及处理。
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炭疽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切人类感染,其中包括症状不典型的轻型病例。
动物炭疽在本标准中均专门指明,如称为炭疽病畜等。
2.2 就地隔离在诊断地点或家中隔离炭疽病人。
2.3 感染来源炭疽病人获得感染的来源。
其中包括传染源,指炭疽病人、病畜或其尸体,以及被炭疽芽孢污染的环境及各种物体。
3.炭疽病人的诊断3.1 诊断依据3.1.1 流行病学病人生活在已证实存在炭疽的地区内,或在发病前14日内到达过该类地区;从事与毛皮等畜产品密切接触的职业;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在可能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地区从事耕耘或挖掘等操作,均应作为流行病学线索。
3.1.2 临床表现3.1.2.1 体表感染型(皮肤)炭疽:在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
引流该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少数严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肿和坏死。
3.1.2.2 经口感染型(肠)炭疽:急性起病,发热,腹胀,剧烈疼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
可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含血丝及胆汁。
可累及消化道以外系统。
3.1.2.3 吸入感染型(肺)炭疽: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
肺部体征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
X射线的主要表现为纵膈影增宽。
常见胸腔积液。
3.1.2.4 脑膜炎型炭疽:可继发于3.1.2.1~3.1.2.3各型,也可能直接发生。
剧烈头痛,呕吐,项强,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呼吸衰竭,脑脊液多为血性。
3.1.2.5 炭疽败血症:可继发于3.1.2.1~3.1.2.3各型,也可能直接发生。
炭疽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 致死因子是最强力的毒素;只要有一分子的 毒素进入细胞;就会100%地造成细胞死亡 于是;细胞的死亡便形成了组织损害和溃疡 损伤破溃进入血管;使细菌入血;随血流到达 全身各处;而破溃出体表或进入腔道;会使 细菌排出体外
❖ 如果这种损害发生于皮肤;即为皮肤炭疽;这 种炭疽的病变较为典型;可以作为诊断的依 据;如果发生在肠道;那么溃疡就会引起严 重的疼痛和血便
❖ 因此;在标准中;仍然规定了炭疽病人必须隔 离 国外曾有一种主张;认为皮肤炭疽可以门 诊治疗;无须隔离 我国的专家研究后;认为 仍然不甚稳妥;还是隔离为好 这样;炭疽病 人的隔离与其他烈性传染病的隔离;还是有 一些区别 炭疽隔离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阻 止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而是为了防止污染面 积的扩大
❖ 侵及肺脏时;细菌会随痰排出;或在咳嗽时以 飞沫的形式喷出;透过血脑屏障;会造成脑 膜刺激征;而且脑脊液通常呈血性;当其侵 袭血管时;随着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凝血成 分被大量消耗;以至在病人的濒死阶段;不会 凝固的血液从各腔道中流出;其中含有大量 的细菌;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会引起新的感 染
❖ 随着感染的进展;免疫也会发生 如果在特异 性免疫产生的时候;体内的细菌数量还不算 多;那么病人就能痊愈;在循环血液中出现抗 体
❖ 应当注意;标准中列举的症状只是炭疽的典 型症状;还有多种不典型的和轻型的形式存 在 因而;临床表现只是提示我们注意炭疽的 诊断;而不能决定诊断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
标准的定义中特别指出:炭疽是指炭疽芽 孢杆菌引起的一切感染;并不必定存在典型 的黑色溃疡
❖ 诊断需要有流行病学依据
❖ 由于上面所说的;炭疽的临床表现可以与 许多其他疾病雷同;因而考虑炭疽诊断时; 需要流行病学证据的支持 标准中列举的 流行病学证据;是根据和平时期通常发生 的情况;也就是说;人类的炭疽基本上均来 源于感染的动物 在生物战或遭到恐怖分 子生物袭击的条件下;当然应当加上接触 可疑物品的历史
炭疽现场处置技术规范(20120321)
•
处置准备
二级防护 对象:处理死亡病人尸体的人员;采集死亡动物或病人尸体 标本的人员。 要求:穿普通工作服、戴工作帽、外罩一层防护服、戴防护 眼镜和防护口罩(离开污染区后更换),戴乳胶手套、穿鞋套。 进行家畜宰杀和处理时,应戴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穿长筒胶 鞋。 三级防护 对象:适用于护理肺炭疽病例的医护人员、近距离对肺炭疽 病例采集标本的疾控人员。 要求:除按二级防护要求外,将口罩、防护眼镜换为全面型 呼吸防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
控制措施
• 密切接触者处理 可给予口服环丙沙星或羟氨苄青霉素进行预防服 药(效果尚不明确)3天量;列出密切接触者一览表, 并进行12天医学观察。 12 • 病死畜处理 炭疽病死畜及受到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畜产品应 焚烧。已解剖的病死畜应追踪其骨、皮、肉、及其制 品等去向,收回焚烧销毁。
处置准备
相关知识的准备:工具书、下载有关文。 完成报告的工具:能上网的便携式电脑。 药品 治疗药品:青霉素G、环丙沙星或羟氨苄青霉素等; 消杀药品:漂白粉、优氯净 消毒器材:各种类型喷雾器。
现场调查
• 核实疫情 对报告病例进行核实,明确是否为炭疽疫情。 • 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发生疫情地点位于县城方向、距离远近、交通状况、 地形地貌——山区、平原、草场、气象资料(气温、降雨)、 人口资料、生产生活方式,患者及居民居住环境、经济状况、 生活习惯(是否有剖食死牛、马)等因素。 牲畜情况:要查清疫情发生地的牲畜种类、数量、饲养方式、 疫苗接种情况等,填写牲畜基本情况一览表。 既往疫情概况:收集疫情发生地的既往人间及畜间疫情情况和 流行强度。
标本采集
• 原则 病例标本尽可能在抗生素治疗开始前采取标本;除必 要时并在具备操作病毒细菌条件的实验室内,不得用 解剖的方式获取标本; 所需的血液与组织标本,均应以穿刺方式取得;如果 遇有已解剖脏器,可剪取适量标本;根据标本菌量情 况可用肉汤管进行增菌处理; 同时采集动物和外环境标本; 填写病例采样登记表、动物、环境中标本采样登记表。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015—1997^~`前言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一种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之中,并能造成环境的广泛污染。
由于炭疽芽孢具有对外界环境极强的抵抗力,造成这种污染常持续存在。
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的牲畜、进食感染本病的牲畜肉类、吸入含有该菌的气溶胶或尘埃,以及接触污染的毛皮等畜产品而罹患本病。
本标准规定了炭疽病人的诊断标准及诊断后所必须进行的处理原则。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标准的附录;附录C及附录D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爱芳、董树林、刘秉阳、俞东征。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炭疽的诊断标准及人炭疽发生后的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对人炭疽的诊断及处理。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炭疽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切人类感染,其中包括症状不典型的轻型病例。
动物炭疽在本标准中均专门指明,如称为炭疽病畜等。
2.2 就地隔离在诊断地点或家中隔离炭疽病人。
2.3 感染来源炭疽病人获得感染的来源。
其中包括传染源,指炭疽病人、病畜或其尸体,以及被炭疽芽孢污染的环境及各种物体。
3 炭疽病人的诊断3.1 诊断依据3.1.1 流行病学病人生活在已证实存在炭疽的地区内,或在发病前14日内到达过该类地区;从事与毛皮等畜产品密切接触的职业;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在可能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地区从事耕耘或挖掘等操作,均应作为流行病学线索。
3.1.2 临床表现3.1.2.1 体表感染型(皮肤)炭疽:在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
炭疽疫情控制应急处理预案
炭疽疫情控制应急预案炭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之中,并能造成环境的广泛污染。
由于炭疽芽孢具有对外界环境极强的抵抗力,造成这种污染常持续存在。
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的牲畜、进食感染本病的牲畜肉类、吸入含有该菌的气溶胶或尘埃,及接触污染的毛皮等畜产品而罹患本病。
包括皮肤炭疽、肠炭疽和肺炭疽,其中肺炭疽照比甲类传染病处理。
为保证在肺炭疽疫情发生和流行时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肺炭疽疫情造成的危害,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我市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一般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
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死因不明的牲畜,兽医未诊断前不剥食。
2、与畜牧部门及时沟通,做好牲畜检疫。
掌握当地发病情况,疫区范围和感染程度。
3、对有关从业人员,作好个人防范。
皮毛工厂作业车间要加强通风。
4、对皮毛等动物原料强调在收购站就地检疫。
可疑牲畜或从外地运来的牲畜要隔离、检疫五天。
5、预防接种:可对牲畜、人进行预防接种,一般半月后可产生抗体。
二、应急反应标准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三、疫情报告1、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及疾病监测信息管理工作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报告时限:各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城镇应于2小时、农村应于6小时内以电话或计算机网络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疫情。
三、发生疫情时的处理1、核实疫情,确定诊断,封锁疫区。
2、炭疽病人处理原则(1)隔离炭疽病人由做出疑似诊断时起,即应隔离治疗。
炭疽防治方案之欧阳歌谷创编
炭疽防治方案欧阳歌谷(2021.02.01)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人类炭疽主要由患病或死亡的草食动物感染发病。
根据感染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表现为皮肤坏死及特殊焦痂,周围组织水肿,纵膈及肺、脑膜、肠道的急性感染。
三型均可伴发败血症,病死率较高。
一、病原学炭疽杆菌为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两端齐平,状如竹节,在动物体内常单个存在,或呈短链,无鞭毛,不能运动,有荚膜,人工培养或在外界环境中易产生芽胞,活体内则不能,因此死于炭疽病的尸体,不准解剖,应尽快焚烧或深埋。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5℃,在普通培养基上易生长,菌落呈狮头状。
本菌有三种抗原成分,分别为保护性抗原、荚膜抗原和菌体抗原。
病原菌生长繁殖时分泌的炭疽毒素(外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本菌对外界的抵抗力、繁殖体与一般细菌相同,易被物理化学因素所杀灭,芽胞则抵抗力较强,室温干燥下能存活20余年,皮革内亦可活数年, 120℃高压蒸气10分钟,干热140℃3小时可杀灭芽胞。
但芽胞对氧化作用消毒剂较敏感, 1∶2 500碘液10分钟可杀灭。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人类炭疽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食草动物如牛、马、羊、猪等。
患病动物血液、痰、分泌物、排泄物可使人直接或间接感染。
人与人的直接传染极少见。
(二)传播途径1、经皮肤黏膜感染:常引起皮肤炭疽。
主要是由于接触病畜的皮、毛、肉、土壤及未经消毒的毛制品而感染。
2、经呼吸道传播,由吸入带炭疽杆菌芽胞的尘埃飞沫,可导致肺炭疽。
3、经消化道传播:由食用炭疽病死牲畜肉和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导致肠炭疽。
(三)流行特征本病在欧、亚、美、非及大洋洲都有发生。
凡有草食动物的地方,都有本病发生的可能,因此多见于农牧区。
炭疽全年均可发生,农牧区7~9月为发病高峰,工业型炭疽常无季节性。
人群对炭疽普遍易感,无年龄、性别差异,但由于职业性接触的关系,青壮年男性发病率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检查的意义 在炭疽诊断中,显微镜检查占据了特别 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炭疽芽孢杆菌 的显微形态相当特异,而且,在芽孢杆 菌中,惟有炭疽芽孢杆菌才会引起具有 上述特征的疾病。
因此,只要在上述病人的组织中见到革兰 氏阳性的平头大杆菌,就可以作出诊断, 并开始治疗和针对炭疽的处理。因此,在 标准中,将这种诊断规定为临床诊断。
因此,在标准中,仍然规定了炭疽病人必 须隔离。国外曾有一种主张,认为皮肤炭 疽可以门诊治疗,无须隔离。我国的专家 研究后,认为仍然不甚稳妥,还是隔离为 好。这样,炭疽病人的隔离与其他烈性传 染病的隔离,还是有一些区别。炭疽隔离 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阻止人与人之间的 传染,而是为了防止污染面积的扩大。
抗体检测 如果病人在采取标本之前已使用了抗生 素,或因其他原因无法诊断,需要利用 抗体检测获得追溯诊断。
前面已经介绍,炭疽感染后,形成的主要 特异性抗体有荚膜抗体和毒素抗体。炭疽 芽孢杆菌的荚膜是多聚D-谷氨酸,不是良 好的抗原,引起免疫的能力较弱,检测的 方法也较为陈旧。因此,标准只规定了检 测针对保护性抗原的抗体。这种抗体的滴 度较高,特异性较好,使用ELISA方法, 结果较可靠。
毒素的另外两个部分,不会自行进入细胞, 因而,如果没有保护性抗原,它们也没有 毒性作用。它们只有与保护性抗原相结合, 通过一种主动转运机制,才能进入细胞内。 水肿因子是一种酶,其引起的最明显的病 变为组织水肿。
致死因子是最强力的毒素,只要有一分子 的毒素进入细胞,就会100%地造成细胞死 亡。于是,细胞的死亡便形成了组织损害 和溃疡。损伤破溃进入血管,使细菌入血, 随血流到达全身各处;而破溃出体表或进 入腔道,会使细菌排出体外。
2 关于炭疽病人的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 在炭疽的临床表现中,体表感染型(皮肤) 炭疽最为典型,具有诊断价值。炭疽形成 的溃疡有4大特点:黑色,硬痂,疼痛不显 和溃疡周围明显水肿。
其中尤以水肿为重要特征。这是炭疽芽孢 杆菌的水肿因子所致。经口感染型以腹部 剧烈疼痛和血便为特征,当然,这种症状 不是特异的,例如O157-H7的出血性肠炎, 也会有这样的表现。
在标准的诊断一节中,皮肤炭疽的疑似诊 断和其他类型的炭疽不同,没有要求必须 的流行病学证据。这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 因:首先是皮肤炭疽的症状十分典型,并 不易于与其他疾病混淆;
另一方面,皮肤炭疽常由于与污染物品接 触引起,由于炭疽芽孢杆菌不容易死亡的 性质,这物品可能被携带很长的距离,因 而难于追溯到传染源,失去了流行病学证 据。这也是在标准的定义中使用了“感染 来源”这一概念的原因,它包括了传染源 和携带炭疽芽孢杆菌的物质媒介。
炭疽病人的接触者,在其没有发病之前没 有传染力,因此,不需要隔离接触者,接 触病人的医护人员,更不需要区域封锁。 主张就地隔离治疗,也是为了减少污染: 病人走的地方越多,污染的面积就越大, 消毒处理就越困难。
应当注意的是,在环境标本中,显微镜下 见到上述形态的细菌,其意义与在病人的 组织标本中见到完全不同。
在人体组织中,本应当是无菌的,只要见 到细菌就意味着感染;而在环境标本中, 完全可能受到土壤的污染,在土壤中,还 存在着许多形态与炭疽芽孢杆菌相似的其 他芽孢杆菌。因而显微镜检查的结果只能 用于炭疽病人的诊断,而不能用于确定环 境的污染。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解释
自治区CDC疾病预防控制与应急处 理办公室
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为一项国家标准。 在这项标准中的各种规定,是根据炭疽的 疾病特征以及防治的要求做出的。这里对 制订这些标准条文的考虑做一讲解,以便 于正确理解与执行这些规定。
1 炭疽的疾病机理 炭疽的病原体——炭疽芽孢杆菌,是一种 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然而,人类很少直 接从土壤中获得这种疾病。在大多数情况 下,总是因食草的牲畜首先感染,人类接 触了感染牲畜的肉类,毛皮,或患病牲畜 排出的血液和其他排出物所污染的物品后, 才获得感染。
诊断需要有流行病学依据 由于上面所说的,炭疽的临床表现可以 与许多其他疾病雷同,因而考虑炭疽诊 断时,需要流行病学证据的支持。标准 中列举的流行病学证据,是根据和平时 期通常发生的情况,也就是说,人类的 炭疽基本上均来源于感染的动物。在生 物战或遭到恐怖分子生物袭击的条件下, 当然应当加上接触可疑物品的历史。
首先,除新鲜的组织标本外,标本须先加 热,再接种培养基。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 在环境标本中,一般均有杂菌污染,而许 多细菌的生长速度较炭疽芽孢杆菌快,就 会遮盖炭疽芽孢杆菌,妨碍分离。
加热的目的是杀死不耐热的细菌,增加炭 疽芽孢杆菌的分离机会。标准中规定67℃ 加热15分钟,根据的是较老的教科书,这 种温度不足以杀死许多环境中的细菌,因 此,当前世界上通用的方法是沸水浴20分 钟。这样,在培养基上生长出来的,基本 上全都是芽孢杆菌。
如果这种损害发生于皮肤,即为皮肤炭疽, 这种炭疽的病变较为典型,可以作为诊断 的依据;如果发生在肠道,那么溃疡就会 引起严重的疼痛和血便。
侵及肺脏时,细菌会随痰排出,或在咳嗽 时以飞沫的形式喷出;透过血脑屏障,会 造成脑膜刺激征,而且脑脊液通常呈血性; 当其侵袭血管时,随着血管内皮细胞的损 害,凝血成分被大量消耗,以至在病人的 濒死阶段,不会凝固的血液从各腔道中流 出,其中含有大量的细菌,会造成严重的 污染,并会引起新的感染。
随着感染的进展,免疫也会发生。如果在 特异性免疫产生的时候,体内的细菌数量 还不算多,那么病人就能痊愈,在循环血 液中出现抗体。
炭疽芽孢杆菌的抗原,以其荚膜和保护性 抗原最为特异,产生的量也大,容易从血 液内测出。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可以杀死 或延缓细菌繁殖的速度,以便免疫能把残 余的细菌彻底清除出去。 这就是炭疽发病的大致机理,标准中的各 种规定,就是根据这种机理制订的。
也应该指出,炭疽的感染也并不是非常容 易。在炭疽污染的地区,食草的牲畜可吞 入炭疽的芽孢而不感染,芽孢直接穿肠而 过,出现在粪便中。相对而言,人类远没 有食草动物敏感,由此估计,皮肤接触炭 疽芽孢杆菌的人中,只有部分实际发生了 皮肤炭疽。
炭疽的芽孢进入人类体内后,在富于营养 和二氧化碳分压较高的环境中,便出芽重 新成为繁殖体,迅即开始分裂繁殖,同时 形成荚膜。我们已经了解到,炭疽芽孢杆 菌的荚膜是一种多聚谷氨酸的成分,是由 该菌所携带的,较小的一个质粒所决定的。
这种荚膜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吞噬。炭疽芽 孢杆菌侵入人类机体,遇到的第一种防御 机制就是吞噬细胞。这种抗吞噬作用直接 引起了两种后果:首先是它不会被吞噬细 胞杀死,这成了它产生下面的病变的先决 条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另一方面,它也因此不能借我们的血液细 胞作为载体,很快地播散到全身各处。这 就使皮肤炭疽成为一种病程较长的疾病。 相当一部分病人不会全身化,甚至有些病 人能够等到特异性免疫产生而自愈。
如果皮肤接触了污染的物体,一般认为, 芽孢会经过皮肤上的微小伤口进入体内。 在我们的皮肤表面,微小的伤口总是难以 避免的,即使是不明显的伤口,如擦伤或 皴裂,都可能导致感染。炭疽芽孢杆菌的 芽孢是否能够分泌某种物质,使它能够穿 透正常的皮肤进入体内,目前还无定论。
如果食入了污染的肉类,炭疽芽孢杆菌更 容易穿透消化道的黏膜,因而造成肠道, 乃至全身的感染。和平时期直接吸入的感 染较少见,可在生物战争条件下就不是如 此,肺泡上皮更容易被穿透,炭疽芽孢杆 菌可直接入血。
3 炭疽的实验室诊断 炭疽毕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这种疾病 的控制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会带 来经济负担,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标 准中规定,确定诊断需要实验室结果的支 持。这些证据,主要为炭疽芽孢杆菌分离 培养和抗体的检测。
细菌分离培养 在标准的附录A中,对炭疽芽孢杆菌的 分离培养方法做了规定。其中有两点需 要说明。
由于缺乏资料,同时也由于在牧区的健康 人群中,也存在隐性感染现象,标准没有 规定单份血清的抗体达到多么高的滴度, 能够认定现症感染。因此,只能以双份血 清滴度产生4倍以上升高,作为确诊的标准。
由于抗体检测只能做追溯诊断,在怀疑受 到生物攻击时,分离细菌是首位手段,而 抗体检测只能作为参考。
4 关于炭疽病人处理 (1)是否需要隔离 人患了炭疽之后,炭疽芽孢杆菌可以通过 一定的途径排出体外。在皮肤炭疽,溃疡 的边缘渗出物中常可分离到炭疽芽孢杆菌; 在肠炭疽,细菌大量地随大便排出;虽然 人们认为炭疽性胸膜炎主要为封闭性损伤, 但认为这样严重的炎症不会使肺泡破溃, 显然不够慎重。
分离所得的细菌,还需要进一步的鉴定。 标准中规定了两项鉴定方法:噬菌体裂解 试验和青霉素抑菌试验。在制订标准时认 为,这两项试验都是高度特异的。
可是,后来的实践发现,相当一部分真正 的炭疽芽孢杆菌噬菌体并不裂解。尽管炭 疽芽孢杆菌菌株基本上对青霉素都敏感, 可这是革兰氏阳性杆菌的普遍特征。因而, 按这样的方案,实际上没有有效的鉴定。 炭疽芽孢杆菌其他的鉴定特征,如不溶血, 无动力,荚膜染色,荚膜肿胀试验和串珠 试验等,都可以采用。不过,随着菌株的 增加,这些特征也会出现问题
实际上,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要从分类 学的角度取决定一种细菌是不是炭疽芽孢 杆菌,或蜡样芽孢杆菌的炭疽亚种,而是 一种细菌能不能引起炭疽疾病。而对于致 病,必须炭疽芽孢杆菌两个质粒上的致病 基因,缺一不可。因此,利用PCR技术, 扩增两个质粒上的致病决定基因,是最可 靠的鉴定方法。
在制订标准的时候,PCR技术还不像现在 那样普及,此外,考虑到标准主要用于炭 疽病人的诊断,而出现在病人组织中的炭 疽芽孢杆菌,必定拥有这两个质粒,因此, 没有把这项鉴定包括在内。然而,在怀疑 受到生物攻击的情况下,即使分离到了炭 疽芽孢杆菌,也必须确定其对人的致病能 力,这种鉴定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