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浅探
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浅探【摘要】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最能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深受出题者青睐。
虽然“一切答案皆在文中”的意识学生早已铭记在心,而且这方面的资料很多,但学生的得分仍然普遍不高。
我们应该从命题人、作者、答题人、阅卷人的角度,多角度地去思考,全面破解答案构成要素,从考点、考题、答题、评分标准等进行全面研究,总结其中的规律与技巧,使学生们在高考中能获得理想的分数。
【关键词】高考现代文阅读;答案研究;应试技巧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最能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备受出题者青睐,更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这种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分数。
虽然这方面的文章很多,但学生解题能力却很少提高,语文分数一直徘徊不前,这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必须重新研究现代文阅读,研究其中的规律,包括答案方面和应试技巧方面,使我们在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时准确、高效。
首先作者写成了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必定具备文章的要素,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这需要答题者通过阅读、理解并找出文章的要素,与文章交流对话,领会作者的意图;与作者交流对话,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主旨,为答题作好准备。
答题者还必须明确命题者命题的形式与特点、命题的范围、相关的考点,去发现命题人要求的相关的词、句、段和篇甚至标点符号、语法、逻辑关系等,特别是其中的隐性考查点,发现识别命题的出题陷阱,并按命题者的要求进行解释、归纳概括、推理、评价、鉴赏等,并合理加工、整合、提炼。
按要求答题,这既是对命题者的尊重,也是得高分的前提。
当然命题的依据:一是考纲和考点,二是文章本身。
当然答题者始终是考试的主角,是应试的主体。
我们常讲:“是学生自己去参加考试。
”因此老师教授的知识、方法规律及技巧,必须要学生真正的领会、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解题思路、方法和经验,在考场上才能游刃有余。
所谓“阅读”,当然首先要读,而且要会读、善读、认真地读,因为“一切答案皆在文中”。
然后,还要调动阅读积累、生活经验、生活常识帮助学生去理解文章,排除陷阱,整理答题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全面、深刻、严谨。
现代文阅读-----议论文
板块二┃ 议论文阅读
命 题 趋 势
安徽2013年中考,也有可能考到议论 文阅读。命题趋势如下:(1)文本材料来 源于课外,注重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地渗 透。选文力图反映时代特点,引导学生关 注现实问题,注重对学生在思想教育、品 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等方面的引导。(2) 注重考查考生运用议论文文体知识阅读议 论文的能力,论点、论据、论证是必考内 容。(3)强化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主要 表现为指出或划分论述的层次、分析某句 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等。(4) 试题的开放性 将会增加。
板块二┃ 议论文阅读
三、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
在议论文中,论点是统帅,它以论据为基础,依据论据来 证明,论据和论证始终为论点服务,这三者是密切地联系在一 起的。
板块二┃ 议论文阅读
四、议论文分类
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文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是指 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正面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立论文章 要做到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论证合乎逻辑。驳论文 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 动的见解或主张的文章。批驳对方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①直 接驳斥对方论点;②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③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论点。
板块二┃ 议论文阅读
⑦这些事情,平凡而具体,就在你我的身边和手边,每一
个人都能够做到,也应当做到,只要像雷锋那样敬业,那样有 一种认真劲儿,具有对他人的爱心,许多事情都可以做到尽善 尽美,社会就会在这种精神的照耀下,更加美好。让雷锋精神 在这个时代发扬光大! (选文略有改动)
板块二┃ 议论文阅读
才算负责任呢?它需要搜集大量的事实根据,再经过逻辑地审
核,最后形成周密的体系。从这个标准来看,建立负责任的思 想是很艰辛的,需要漫长的过程,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初中现代文阅读课堂指导论文
初中现代文阅读课堂指导探析内容摘要初中现代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好科学的指导,教师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得其阅读精髓,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阅读技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探析初中现代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好科学的指导,教师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得其阅读精髓,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阅读技能。
本文仅以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几种方法为例,谈一谈如何把握现代文阅读教学。
一、整体框架勾勒法整体框架勾勒法着眼于文章的整体。
具体说来,阅读者要根据具体的文章体裁内容特点,把握其阅读规律,经过分析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结构“框架”。
在进行阅读时,阅读者可以依学习已有的阅读经验,按已有的“框架”进行对比,迅速找到相应的内容,从而快速地进行阅读。
以议论文为例,议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这三个要素构成议论文的阅读框架。
据此,在阅读议论文《谈骨气》《反对自由主义》时可采用整体框架勾勒法。
阅读时看它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怎样提出来的,用了哪些内容作论据,是怎样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即使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阅读中阅读者边读边考虑框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读完以后就会对这一类文体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得清楚全面。
框架阅读法的关键在勾勒出适合的“框架”,“框架”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适用性。
在具体的阅读中,阅读者依靠框架的引导,而框架又不断受具体阅读内容的补充、丰富和完善,这样便能使阅读多快好省,又不失灵活性。
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条理化。
二、反向阅读法“反向”不同于一般的正常阅读,简言之,阅读时不按常规阅读文章内容,而是阅读者看到文章标题或文章论点时,自反过来如果自己用这样的标题、这样的论点该如何写。
以执教《驳“实惠”论》为例,教师安排学生先对“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说“学雷锋,做好事,不收钱不留可谓‘名利双失’,对自己来说不是太吃亏了吗?有的说“邵逸夫做好事捐给咱们大陆那么多钱造图书馆建医院,对大陆来说不是挺‘实惠’的吗?有的说“倘若当张亚奇在路边苦苦挣扎时,有一位雷锋式的好人,热心把他送进医院,对亚奇来说,难道仅仅用‘实惠’二字能概括吗?不,因为雷锋为她挽回的是用金钱所无法换回的性命。
语文教学论文:现代文阅读题失分原因与对策
现代文阅读题失分原因与对策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在语文a试卷中所占分值大,主观性强,牵涉的知识面广,考生得分率较低。
下面,分析原因,提供对策。
一、审题大意,答非所问阅读理解题设置科学、严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弄清答题的方向和要求。
如果疏忽大意,就会答非所问。
如: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不少考生因粗心大意,忽略题目中的“哪些”,只答一种描写方法,从而造成失误。
还有考生对“你是否同意”、“赞成还是反对”等一类需要作出明确判断的问题,往往忽略,直奔“为什么”或“说明理由”,从而造成失分。
应对策略:答题前一定要认真领会题意,注意题目中问的是“哪些”、“各种”还是“哪个”、“一种”或“某种”,疑问代词是“怎样”还是“什么”,是否问了“为什么”,发掘题目的隐含信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一个题目有几问就答几问。
二、概括不全,忽略要点概括归纳是现代文阅读中的必考题,其中以记叙文和说明文居多。
总的来看,既有概括记叙内容、归纳中心、理解人物形象的,也有归纳说明中心、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的,还有概括论点和论据的。
答题时,语言必须准确、简洁、具体,要主次分明、要点全面。
一般失误类型有要点不全,答非所问,表述不准,不合要求。
如,福州卷《一千张糖纸》:文中的“我”为什么“忽然有一种很累的感觉”?有的考生在答出“因表姑的失信”这一要点后就打止了,忽略了其他原因,从而造成丢分。
因此,回答此类题切忌概括不全、主次颠倒、以偏概全。
应对策略:解答归纳概括性试题,要从整体入手,进行全方位思考,坚信大多数题目在文章中能够“抠”出答案;坚持答案从原文中来:审清题意,在文章中找准答题的具体文段;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的原则,找全答题的信息,摘录相关文句;如果找出的语句不能够直接使用,可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以重新组织。
把写出的答案代入题目当中,对照原文,看是否正确、合理。
三、只看表象,遗漏本质考查表达能力是现代文阅读的又一重要题型。
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论文
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现代文阅读观念强调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
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合当今时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
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
一、讲求方法,做到精读细读。
从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甚至达到吃透,读懂吃透就是要从整体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终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
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体,把握了整体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
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义,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
这样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的过程。
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时,要求阅读三遍。
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体的自身含义。
第二遍把握相互关系。
然后再看文后的问题,理出各题关系,把握中心题(因为许多试题的设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联系的),带着问题去读第三遍,既可验证前面的所读,又为做题找到依据。
一定要先读文章后做题,读懂文章再做题。
二、系统总结,培养能力。
语文知识是阅读能力的基矗从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情况看,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题比较多,而它要求必须以系统的、综合的知识为基矗知识系统化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先决条件,没有系统的知识,仅凭简单的零散的知识,培养阅读能力那只是纸上谈兵。
所以复习阶段一定要做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树”———知识网络。
在复习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它们往往是带有总结性质的,是系统归纳、加深加宽的好材料。
归纳时要注意不要只是罗列一些名词术语,要向纵深发展。
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难点知识的归纳与迁移。
比如语文表达中的四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学生比较熟悉,而心理顺序,特别是实用性强的逻辑顺序,有的学生就一知半解了。
现代文阅读“四点法”论文
现代文阅读“四点法”【摘要】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最好从“四点法”入手强化训练。
一是优化情绪,调整“兴奋点”,带着兴奋和愉悦的心态钻到原文中去。
二是全神贯注,搜集“信息点”。
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整体把握、明确主旨、领悟情感的过程。
三是认真审题,紧扣“强调点”。
从题目的强调点中揣摩命题意图,明确答题要求,找到思考方向,才能紧扣题干表述,做出准确的答案;四是揣摩语境,整合“采分点”。
也就是整合答案不可或缺的要点,做答时思路要清晰,表达要简明。
【关键词】阅读题兴奋点信息点强调点采分点【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083-011 优化情绪,调整“兴奋点”长期以来,现代文阅读都是高考试题的难点,一部分学生由此产生了畏惧心理。
其实,高考命题专家在设置试题及答案时,都是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的,比如尽量让学生利用原文语句做答等等,都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因此,我们首先应有能做好阅读题的信心,坚信答案肯定潜藏在原文中,排除紧张和烦躁,带着兴奋和愉悦的心态钻到原文中去。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无数事实证明,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谁树立必胜的信心,谁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决定了考试成绩。
可见,优化情绪,调整兴奋点,“坚信答案肯定潜藏在原文中”的心态是何等重要。
2 全神贯注,搜集“信息点”搜集信息点的过程其实就是整体把握、明确主旨、领悟情感的过程。
2.1 题目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等),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绝对不能忽视。
2.2 词句重要词语包括指代词、比喻词、含义深刻的词语等,重要句子包括比喻句、议论句、抒情句、主旨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等。
搜集信息点就是按题目要求找到相关语句,并通过句子内部关系(如并列、承接、转折等)把握句意。
2.3 段落开头段的作用是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结尾段的作用是呼应前文,卒章显志,深化升华主旨。
新课改中高中现代文阅读尝试论文
新课改中的高中现代文阅读尝试摘要:语文课是让学生学习理解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它是一门综合的实践课。
而阅读课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成效,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
现代文阅读的本质就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与契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精神和人格。
然而如今,现代文阅读却没有得到应该的重视,现代文阅读也没有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是当前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现代文阅读“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中国古代史学家范晔的一句话为我们讲述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在如今这个社会中,终身教育已经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要求一个人一辈子都要不断地学习。
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才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新课改中的高中现代文阅读不仅是一个提高学生阅读知识储备量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知识的过程,更是不断更新学生审美观念的过程。
一、当前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难点1 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过于程式化现代的学生虽然接受了多年的现代文教育,但是他们本身的知识存储并不能够让他们能够体会到语言文字中的那份韵味、那份灵气。
现在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并不关注现代文谋篇布局的匠心,呼之欲出的人物,遣词造句的灵气,以及人文内蕴等,而是把把完整的情节简单地“肢解”,把其分为若干零散部分,并把一些抽象符号和琐碎知识点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教师乏味的讲解和繁琐的分析过程中,逐渐地模糊掉已经感知到的完整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最终学生学到的却是一些无价值的东西。
可以想象这样的教学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现代文的兴趣吗?2 现代文阅读教学手段趋于形式化如今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使得我们的教学手段也由板书教学逐渐向多媒体教学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
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以此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思维体系中,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还是值得鼓励的教学手段。
现代文阅读专题 议论文阅读
方法四 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例1 (2020包头,22题)第④段引用英国诗人的话有何作用? 例2 (2019河南,13题)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方法四 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答题技巧
(1)判断论证方法 判断句子或语段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首先要了解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及其特 点。 ①举例论证:以事实为论据证明论点。所举事例简明概括,真实可靠,具有典型 性。常常有“如”“比如”等语言标志。 ②道理论证:用名人的言论、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道理论证多用 引号标明所引用的内容。 ③对比论证:论证一个问题时,将另一个问题和它对照,从而具体鲜明地将论述 的问题论证透彻。可以是全面对比,也可以是部分对比。语言标志有两种:一是有 “反之”“但是”等提示性词语;二是运用反义词。 ④比喻论证:运用比喻修辞,用浅显易懂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事物 或道理,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语言标志是“像”“如同”等。
方法八 启示与拓展
2.温馨提示
像这种拓展探究类的主观表达题,不能由着个人的喜好随意表述。必 须做到以下两点:
①要充分理解原文的写作意图或主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 ②根据题中的具体要求,联系现实生活,客观、公正地作出回答。
方法六 辨析、补写论据
答题技巧
( 2 ) 补写论据 ①补写事实论据时,论据一定要典型、真实、准确、简洁。补写理论 论据时,所写的名言警句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认真 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 ②补写的论据形式要与原有论据相似,包括句式、繁简等。
方法七 品析语言
方法八 启示与拓展
例1(2019河南,14题)从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角 度,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谈谈你的体会。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论文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阅读的要求是既要把握原文的本意,又要得出独特的见解。
有效的阅读可以培养、提高以下四方面的能力:1、提高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起始和基础。
理解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和认识。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字、词、句、段的含义,必须经过理解的过程而要保证理解的质量,就必须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善于从语言环境中捕捉内容的深刻含义,注意抓住作者的思路,应用已有的知识加以推敲。
2、提高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
概括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用凝练、准确的文字把至关重要的意思表达出来。
概括能力是一个人的语文思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考查概括能力就是要求学生用材料中原有的词句或自己的话,针对题目规定的角度,以简单明确的文字表达某一部分的意思。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核心环节。
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灵魂。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文章、理解文章,需要抓住文章的思路,而思路的理清又需要考思考才能达到解决。
这说明,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放在课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位置来看待。
4、提高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升华。
阅读的实质是感受生活。
现代文比较阅读法论文
现代文比较阅读法初探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把两上或两个以上的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或文章片段加以比较,进行分析,归纳和评价的一种阅读形式,是将相同相近相对相反等有关教学内容进行类比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阅读中,要掌握此方法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通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是还在于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他的特性。
唯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糊”。
笔者从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认识到,比较阅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效果显著。
这种比较阅读法大致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选择好比较对象。
第二步,是对文章的共同点进行概括归纳,对相异点分析比较,找出相同相异的原因。
一、从文章的内容、主题和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中学语文教材中,各种体裁类型的课文都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教材的文体和课文相关的内容,挑选出有一定联系的可供比较的两篇或几篇读物,进行比较阅读教学。
教学时笔者常用以下的比较点进行比较:作者、创作背景、题材、主题或中心思想、人物形象、结构、语言、写作手法等。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可供比较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比较的角度也灵活多样。
如在教读高尔基的《海燕》时,就拿郑振铎的《海燕》加以比较:两文都以“海燕”为题,题意含蓄,文学色彩浓重,吸引力强,感染力大,都把“海燕”作为抒发思想感情的触媒。
但从语言特色来看,高文运用的是散文诗的语言,文笔粗犷,气氛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阳刚之美”;郑文用细腻柔韧的笔触、娓娓动听的描写和真挚深沉的感情撩拨读者,引起共鸣,给人以“阴柔之美”。
学生通过比较后,不仅能够正确了解作品的题材,而且对作品语言特点也能了如指掌。
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文都是描写雪景,但是,前者写“雪”,始终从大外描绘,意境恢宏。
后者所写的“雪景”既从大处着笔,又从细处着墨;前者始终赞美祖国河山的多姿多娇,感情乐观豪迈,后者所写的雪景,固然也有“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但更多的是渲染雪中奇寒,愁云惨淡,抒发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揣摩语言在现代文阅读中有效运用论文
揣摩语言在现代文阅读中的有效运用摘要: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或作用,很多考生就是在这类题目上失利,得分情况不理想。
到底如何去揣摩语言?下面谈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
关键词:揣摩语言理解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揣摩语言就是根据上下文语境反复推敲思考语言的深层含义或作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表达作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那么揣摩语言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呢?1 整体理解是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反复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阅读课文、体验课文内容,不要把课文肢解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而应在整体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语句含义,逐步形成个体化鉴赏的能力。
在各类考试的现代文阅读中,命题者往往从认读与理解、综合与分析、鉴赏与评论三个层面出题,考察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因此整体理解是前提。
2 掌握方法是关键整体阅读只是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基本的定向认识,为揣摩语言提供了一个大语境,要深入理解语言的含义,掌握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1 如何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或作用揣摩语言,要善于抓住句中的重点词语来理解。
所谓“重点词语”,是指对整句话意思理解起举足轻重作用的词语,一类是中心语,一类是修饰限制语。
2.11 对中心语的理解,可以借助“换词法”来完成换词法,就是将句中中心语换个近义词,然后通过比较换词前后的表达效果的不同,来理解中心语的深层含义。
它在考试中常常会以这样的题型出现。
如200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鸟语》: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射出”如果改为“飞出”好不好?为什么?初夏时节,小麦抽穗,劳作后稍稍休息的牛儿正摇着尾巴,悠闲地吃着农民从麦田里扯起的燕麦或从沟垄边割来的青草,这时就有云雀从草丛中嗖地射出,像鸣镝,直冲云霄。
用“换词法”解答这种题要扣住三点:一是要先回答“不好”,再理解两个词“射出”“飞出”有怎样微妙的不同。
二是说出加点词表现了云雀的什么特点,而另一个词不能表现出来。
现代文阅读中语感教学法应用论文
现代文阅读中语感教学法的应用初探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卷上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从得分情况看,是卷面上得分最低的一项,从学生反映看,找不到感觉,无从下手·从教学过程看,往往出现一些无奈的大而化之的现象,致使现代文教学事倍功半,少慢差费,导致原本应是生动活泼、大受欢迎的语文课堂变成死气沉沉、味同嚼蜡的知识灌输场。
要真正解决这一难题,还得从根本人手,从平时现代文阋读教学做起。
目前,语文界不少同仁已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可喜的成绩,如洪镇涛先生倡导的“语感教学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结合本校校情、学情、教情,笔者把洪镇涛先生的“语感教学法”思想应用于现代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做了些摸索,现主要从平时朗读教学和答题思路训练两个方面小结一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大纲”明确指出,“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平时的朗读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对现代文语言的敏锐感觉和感悟领悟其思想情感的能力。
这也是语感教学法的指导思想之一。
朗读训练,从材料上看要扩大朗读的范围。
有些人可能认为,有的现代文不适合朗读,不少学生也这样看。
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
不同的文体材料可以用来训练和培养不同的语感。
诗歌可以训练学生对意象、情感、音韵等感悟能力,抒情散文可以训练学生对语气、语调、语速、轻重、缓急等感悟能力,哲理散文可以训练学生对文思、思辩等方面的感悟能力。
朗读议论文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气势表达的领悟能力,朗读科技文章则可以培养学生对结构复杂的长句的感悟、理解能力和缜密的思维能力,朗读说明文则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平实风格或形象说明风格的感受能力,甚至连舛倔拗口的文言文也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平时课堂上至少用15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或课外相关阅读材料。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学语文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也可以一改过去那种语文课上死气沉沉的不良局面,还可以达到。
现代文阅读教学提升关键论文
现代文阅读教学提升的关键摘要: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主渠道,而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达到减负高效是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如何关注文本细节提出三种方法途径也可谓老生常谈,但不乏有新颖独到之处。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细节朗读品味巧妙提问引人入胜如何处理文本的地位,是衡量一节阅读课是否成功的基本指标,也是一个语文老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阅读教学不能囿于文本的解读,不能把文本的理解作为阅读教学的全部,但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文本的理解为基础,必须以文本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换一种形象的说法,就是阅读教学要把根深深地扎在文本的土壤里。
那我们应该采用哪些策略来凸显文本细节在教学中的地位呢?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三种途径供同行们一起探讨研究,抛砖引玉。
一、朗读品味,以心契心,通过有效的朗读细节进入文本的内部世界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要读得有法,读得有效,诵读教学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课文要先读,让学生读出感受,读出理解,读出精彩,读出味道,成为“潜心会文本”(叶圣陶)的不二法门。
比如本学期教《雪》,第一节课就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女生读1—3小节,男生读4—6小节,然后提问“老师为何要这样来分?”学生显然对老师得意图非常理解,回答切中要害:因为1—3段都是写南方的雪,南方的雪比较温柔,像女生。
4—6段写朔方的雪冰冷、坚硬、刚毅,适合男生来读。
学生读出不同学的性格特点,同时又分清了文章的结构,可谓一箭三雕,带着教学意图选点细节突破来读和许多流于形式的诵读相比,有着本质的差异。
可用课件多媒体展示经过语言节奏处理的文本细节内容:女:朔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
男:旋风忽来便灿灿地生光,蓬勃地奋飞。
女: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众合:旋转、升腾。
男:在无边的旷野上。
女:在凛冽的天宇下。
众合:闪闪的、旋转的、升腾的、是雨的精魂!这种教师的处理隐含着对文本的内容的理解和对思想感情的体验。
培养高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有效方法论文
培养高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有效方法的探讨【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语文高考中的重点。
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完善他们的思维和认知水平,从根本上完善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效率,本文就高中现代文阅读的有效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语文从字面意思讲解,就是语言和文字,我们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口语和书面语进行情谊的传达,这就充分体现在高中现代文的阅读教学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来做到自我内心情感的反思与体会,根据不同的篇章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和思考,达到获取信息的目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本,进行课内文章的相关阅读,同时结合相同的寓意拓展阅读,达到基础与能力同时提升的目的。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习惯性地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自己不去进行思考,缺乏对课文的分析、思考和创新能力,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教师一直以来对答案的要求是标准化、单一化的,学生即使有不同的见解,也被扼杀在了标准答案面前。
时间久了,学生就形成定势思维,听从教师的讲解,自己不再进行思考,阅读兴趣逐渐丧失。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展开积极思考,锻炼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活跃阅读教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对大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将这篇课文中的比喻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比喻相比,去体会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不同的两位作者何以在创作中共同体现出对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向往。
可以说体会这篇课文的方法是多元化的,既可以通过诵读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又可以运用比较鉴赏法去展开对比,找出异同。
现代文阅读教学一些技巧论文
浅谈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技巧【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填鸭式教学与现代初中生的成长愈显背道而驰,素质教育渐渐深入人心。
语文教学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应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重点。
在此方面,笔者在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平时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总结,与更多同仁交流、探索。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技巧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的教育一改昔日的传统教育中的不利因素,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拿现代文阅读来说,我们不能再停留于传统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完成作业。
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按照自己的思路独立完成任务,老师再不应过多地干涉学生,而应培养他们独立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他们的这一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谈一些现代文阅读技巧。
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也许做到快速阅读,并非一件难事,但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就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我们阅读的时候,先要领会全文的中心思想,因为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灵魂、统帅,只有我们把握住他,才能更好的理解回答问题。
所以,在进行阅读时,我们应该用尽量少的时间将全文读完,弄清文章的题材,并根据体裁的特点,快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其中心思想,假如我们读的记叙文:我们就应该在头脑中马上联想到记叙文的六要素,并且迅速在文中找相应的内容,与之一一对应,即: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干了些什么事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如果我们读的是说明文,就应该用最快的速度找出它所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并要将对象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找出来;若我们看的是议论文,则应迅速明确该篇文章所要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即所谓的论点,然后再看作者针对这一问题谈了哪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采取了那些有力的论据等。
“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论文
浅议“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综观近几年各地语文中考试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一般均在40分,占的比重很大。
这类试题多为主观性试题,题型多样,涉及面广,十分灵活,难度较大,学生的失分率很高。
我认为这与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有很大关系。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肤浅的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现归结如下:一、储备必要的文体知识必要的文体知识,也就是现代文阅读分析的常用术语。
学生掌握了必要的文体知识,就好像找到了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方向。
必要的文体知识具体如下:1.常用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常用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反语等。
3.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渲染烘托、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开门见山、动态与静态描写等。
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点明中心、突出主题。
思想感情上:善恶、好恶、褒贬。
6.文体知识(1)说明类①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②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③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做诠释、列数字、摹状貌。
④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⑤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在准确的前提下)。
(2)记叙类①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②记叙的线索:具体的事物、事件的发展、人物活动、地点转换、时间推移、感情变化。
③记叙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使记叙的内容显得亲切、真实。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直接抒情,有时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通用8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通用8篇)初中语文阅读是扩大学生知识面、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课堂,传统的阅读教学文章少而精,学生视野较窄,缺乏对同类文章思考的空间,群文阅读的出现打破了单篇文本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实现既聚焦课堂又走向社会、家庭的阅读视野。
群文阅读的课堂需要用心、用智、选对文、选好文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获益,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组合选文的策略。
二、以“体裁”为中心选文以体裁为中心选文,把同一体裁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掌握该类体裁的写法。
文章的体裁无外乎有六大类即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
语文教师在选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难易适中同类体裁的文章,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古今中外的议论文杂糅在一起,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丰富性。
例如可以将古代名家苏轼、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议论文、现代名家鲁迅、梁启超、钱钟书等人的作品以及国外名家的议论文放在一起,以供学生欣赏,同时精心讲解其中的一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时代、国别、地域、作家都有不同的风格,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视野的目的。
三、以“同文”为中心选文所谓“同文”就是主题相同甚至题目相同的文章,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同文”现象,甚至同样的题目有多个人写,但是写作的角度和内容都不相同。
教师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同文”,让经典与经典对话,“以文解文”,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文经典的作品总是有内在的契合,尤其是同样主题的文章,语文教师在解释文章的过程中,有时也不能把经典文本的意思内涵解释得十分到位,那么让经典“互文”,无疑是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绝妙法则。
著名的散文家俞平伯和朱自清都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便是“同文”中的经典,另外古诗文中“同文”的作品就更多了。
古人喜欢吟咏同一对象,例如边塞诗,有一个边塞诗派,王昌龄、高适都是写作边塞诗的高手,同一篇《出塞》,王昌龄就有“秦时明月汉时关”“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语文阅读教学“革命”论文
语文阅读教学“革命”在教学过程中,常听到学生的抱怨:“现代文阅读这一块根本就不知道在学些什么,又没有知识点。
不像文言文,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再研究一下文言特殊句式,也就差不多了。
现代文阅读题根本就没有方法可循嘛!”开始,我并不把这样的抱怨放在心上,但听多了,发现这居然是学生的普遍想法,不得不反思自己以往的阅读教学中的失误:一、硬塞知识、凝固僵化、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尤其是在复习教学中,我对现代文阅读进行专项训练,并在每一个文体的专项训练之后给学生印发这个文体答题的若干技巧,即前面提到的“知识点”。
比如记叙文要学生在答某一段作用时,必须从结构、内容两方面去分析。
为所谓答题知识点所做的专项训练,实际上就是以同一文本的不同文章对我们总结的所谓知识点的多次重复演练。
甚至每一个专项训练之后都要求学生将所谓的关于答题规律的知识背到脑里,以便应考。
这样的做法使得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
阅读教学的过程本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是我们的做法都使个性化变为模式化。
我们将自己所认为准确的一些阅读分析的知识,细细地嚼碎了喂给学生,虽可谓是“苦心孤诣”却没有看到学生的“心领神会”。
记得著名的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做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的退步”。
无怪乎学生走下考场说不会答题了,就是因为我们的模式化阅读非但没有提高他的阅读能力,反使其降低。
不光如此,学生还在琐琐碎碎、反反复复的专项训练下丧失了学语文的兴趣。
我清楚地记得在课堂上学生们面对阅读试卷唉声叹气地说“又上阅读分析课!”想起来真是惭愧呀,这样的阅读教学真所谓是“门窗紧闭,春风不度。
”二、过分应试,忽视主体,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我们在阅读文本的选择上有时也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承受力。
如一些中年者发出的人生感慨之作并不利于生活阅历较少的中学生去阅读,可因为对学生主体的忽视也被引入到了阅读教学中。
现代文阅读教学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知识清单优秀课件
或许 真正的 自由就 是坦白 吧,压 抑了这 么多年 的怨恨 纠缠和 对现实 世界的 厌恶全 部都完 完整整 、彻彻 底底、 干 干净净的 结束了 ,张自 力是这 样,吴 志贞也 是如此 ,明白 了这个 就不难 理解为 什么网 友评论 张自力 最后那 段独舞 真 的是表达 内心情 感的最 好诠释 ,动作 粗放有 力,表 情自然 放松, 节奏感 超强, 巨舒坦 ;明白 了这个 就不难 理解张 自 力之前为 什么要 带着吴 志贞坐 上了咯 吱作响 的破旧 的摩天 轮去眺 望那个 曾经的 白日焰 火歌舞 厅,劝 她自首 ,给她 机 会,让她 明白他 的爱有 多深; 明白了 这个就 不难理 解张自 力为什 么要在 吴志贞 被警察 拷走的 时候在 漫天的 雪地里 放 焰火,焰 火象征 着什么 ,仅仅 是为了 扣住电 影的题 目吗, 还是自
论据
(1)定义: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解决 “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2)分类:①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 据等;②道理论据:包括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名人名 言、谚语、原理、定律等。
(3)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二者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论证
(1)定义: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 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的
电
影
,
其
实
一
开
始
我
也
是
不
能
免
俗
的
带
着
好
奇
心
去
看
的
,
这
个
得
了
金
熊
男 主 角张 自 力( 廖 凡) 在 故 事一 开 始的 时 候 就很 洒 脱不 羁 , 标志 性 的胡 须 很男 人 。 因为 在 调查 碎 尸 案过 程 中有 两 个兄 弟 被 枪杀 了 ,案 子 又没 有 头 绪, 渐 渐地 迷 失 了自 己 ,或 者 说 失去 了 做警 察 的动 力 , 所以 后 来被 分 配 到了 一 个工 厂 保卫 科 上 班, 也 许是 凭 着自 己 的 专业 嗅 觉, 或 许 是因 为 溜冰 鞋 的 暗示 , 他慢 慢 找到 了 一 点头 绪 ,开 始 主 动去 调 查这 个 嫌疑 最 大 的吴 志 贞( 桂 纶镁 ) , 并逐 渐 的爱 上 了 她, 这 个我 看 的 出来 。 在他 的 真心 打 动 下, 女 主角 终 于 放下 了 防备 , 对他 摊 了 牌, 把 那个 曾 经为 她 碎 尸、 隐 姓埋 名 的 、活 死 人丈 夫 梁 志军 ( 王学 兵 )带 到 了 警察 的 埋伏 里 , 并被 当 场枪 毙 了, 在 我 以为 故 事的 情 节快 差 不 多的 时 候, 张 自 力发 现 原来 他 深 爱的 这 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现代文阅读教学
【摘要】语文是一门极其讲究情感的学科,而现代文阅读是其精华之一,也是小学、初中、高中的考试考查重点内容。
相对于古文,现代文阅读的内容之多变,应用之广泛,更让老师和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本文针对现代文教学中“难、慢、杂、费”等现象,分析原因,讨论如何提高现代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堂个性化
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初、高中考查内容之一,它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语言理解基础,并有较好的阅读能力。
虽然其考查篇目来自于课外,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则得益于课内的训练,因此,不仅要通过阅读文质兼美的文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要通过老师的正确疏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下面就现代文阅读教学上教师与学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合适的解决方法。
一、现代文教学难在何处
1、内容庞杂
文言文和现代文在基础语文教科书上一直并驾齐驱的存在,但相对于文言文,现代文阅读内容的庞杂更让语文老师茫然不知所措。
原因在于:首先,现代文不同于文言文,文言文的文字表达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学生离开老师的协助很难单独完成对文章的理解,现代文则虽易看懂但难于梳理;其次,文言文的学习目标相对于现代文更为明确,考试中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语言材料直接来源于课文,可现代文则是从课外阅读中进行抽取考察,难于总结。
因此,
从内容方面来看,现代文阅读的捉摸不透的确让老师和学生无从下手。
2、考试所占比例小
从中考、高考等大型考试中可以看到,现代文阅读分数所占比例远远小于文言文,并且其考查的内容脱离课本原文,让学生无法明确它与考试之间的联系。
面对过于宝贵的考试复习时间,现代文阅读很难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老师也失去了带动学生鉴赏现代文的兴趣。
如此一来,现代文阅读在如今的语文课程阅读教学上所占时间比例越来越小。
二、现代文教学方法
1、针对老师——提倡以精教学
(1)以情感教学贯穿课堂:对于学生,语文学习中没有情感的参与很难进行下去,同样,对于老师,一位缺少丰富情感的老师也很难教学现代文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
”无论对于哪种教材的现代文,都需要老师付出相应的情感来教学。
例如,高中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文章《祝福》,这是一篇批判封建礼教的文章,但是假如仅仅只是这样简单灌输,学生只能知其意,不知其根本,无法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老师可以在讲授之前播放声情并茂的录音带,结束后讲讲自己初读文章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自行品读后依据自己的情感经验,自由讲述对这篇文章、对当时社会的感受。
在教学结束时,可以播放有关当时背景的电影片段,和同学们一起进入那个黑暗而又
无奈的社会。
这样的情感教学,使得学生本性中善良质朴的情感被激发,学习和阅读的兴趣高涨,其效果远大于“填鸭式”的强行灌输。
(2)增强师生互动环节:让学习者自由发问,是对语文教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最好检验,而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
”爱问是学生的天性,保持师生互动的课堂常态对于现代文教学很有帮助。
文贵自得,学生自己体会到的才是真正吸收的东西。
例如在讲授高中课本中张晓峰的文章《只因为年轻啊》,这是一位不再年轻的女教师在与不同年轻人交涉时所抒发的对于年轻的思考,文中对话颇多,老师可以拟好不同的场景,让同学们自由选择角色对话。
在学生对话完毕,也对文章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以座谈会的形式把发言权交给学生们,谈谈自己的体会,相信这篇令人深思的文章会让学生对于年轻有所感悟。
这时候,老师也可以谈谈自己或者名人年轻时的经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便得以激发,如此便可增强对于课文的理解。
(3)精华片段精赏:现代文阅读的语言虽然不存在阅读理解障碍,但其中不少表达优美,含义丰富的片段还是值得老师和学生精读细赏。
老师指导学生学会欣赏优美的文字片段,会让学生的文学素质得以快速提升。
例如高中课本中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句意深刻,含义丰富,有的只有通过片段精讲才能把握。
在《药》这个作
品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对其中“血馒头”的含义予以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摘取其中的某个场景或某个人物让学生自己扩充联想成一
片小短文或者写首小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也可摘取类似的经典片段提供给学生自我欣赏消化。
这样的精讲训练,在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加深课文理解的同时,也激发和深化了学生内在的思维潜能。
2、针对学生——提倡自主阅读
(1)个性化自主选择阅读:每个学生对于不同种类的现代文的阅读兴趣也不同,或清新,或沉重,或诙谐的现代文形式,也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个性化选择阅读,为学生搭建好平台,学生才能达到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才能共鸣、共识、共进。
在课堂之外,让学生自主选择喜好的现代文作品,以周记或者摘抄的形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老师则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阅读感想,互相推荐优秀的现代文作品。
然后,则可让学生集体欣赏某篇文章,谈感想,谈体会,这时候学生心灵深处的感受便会得以倾诉,课外个性化阅读的优势得以体现。
(2)生活体验式阅读:语文,“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联系生活来进行现代文阅读是学生对阅读对象形成间接兴趣的关键
所在。
现代文阅读教学应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实践范围和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带着“学以致用”的心理需求开心阅读。
例如,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中描写父亲送别时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段父亲背影的描写生动而朴实,父亲对儿子的深厚感情跃然纸上,令人潸然泪下。
当阅读这样的细节文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描写,以绘画的形式画出自己所理解的背影。
课程结束后,老师也可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父亲的背影,写出真实的感受。
这样将阅读带入生活的方法,能主观的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
(3)创建现代文阅读书社:当今社会网络横行,许多知识通过网络便可得,虽然初中或者高中都建有图书阅览室,但是每周一次或者两次的阅读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课外阅读量的需求。
鉴于个性化自主阅读和生活体验式阅读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班级创立班级图书社。
学生依据自己喜好的现代文阅读类型,带来自己的书籍,方便同学之间相互传阅互赏。
诗人陆游曾写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告诉学生的便是阅读虽然不能贪多,但读得少则有害无益。
图书社的建立能增进学生对于阅读的交流,也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为写作和鉴赏名家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总之,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哪里有语文,哪里就有阅读。
虽然很多时候现代文阅读教学远离了学生考试的需要,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和乐趣,但心理学家分析,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知识,就产生了探索新知识和增强已有知识的认知
想法,这样多次反复后,就会化为内在的求知欲,因此学生本着对世界的好奇,对于阅读的需求仍然是不断增加,现代文阅读之广之多,恰恰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现代文阅读教学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把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连接起来,以情感,以阅历,以个性来共同参与阅读。
如此一来,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提高,老师和学生的素养才能升华。
参考文献
[1]张宗谦;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思考[j];衡水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2]张徐晓;阅读模式与阅读教学[j];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3]海燕;关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4]王倩;语文创新阅读教学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蒋建妹;让阅读教学灵动起来[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