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并发症

合集下载

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经验总结

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经验总结

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经历总结射频消融(RFCA)是90年代迅速开展起来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新技术,因其具有损伤小、平安、有效、可重复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利用射频能量作用于引起心律失常之折返还,使环路因受热而发生了不可逆的损伤,从而消除参与心动过速的折返环,到达根治心动过速的目的。

但它属创伤性治疗方法,如处理不当,可引起血气胸、心包填塞、房室传导阻滞或相关局部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年1月~年1月收治施行RFCA患者20例,现将手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和护理经历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收治陈发性室上速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8~60岁,手术时间1~4小时。

方法:此项技术均由医生操作,护士配合,并进展术中监护。

置电极至相应部位进展消融。

消融成功后拔出电极导管,穿刺点压迫止血后加压包扎。

常规做好各种抢救和开胸手术的准备工作,备好整套的心肺复苏设施如除颤器,临时心脏起博器等,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各种危症。

结果本组20例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死亡,但有5例出现并发症。

1例血栓栓塞,其余4例均属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经仔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护理,均痊愈出现。

术后随访0.5~18个月,均无其他并发症。

见表1。

讨论原因分析:①穿刺股动脉部位出血、血肿:本组2例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其中1例由于术毕整理衣裤,术侧肢体弯曲,抬高发生出血。

另1例,患者术后平卧1天,因不习惯床上使用便器,在未告知医护人员的情况下,擅自从床上坐起,造成穿刺处出血。

2例血肿,均由于压迫位置、方法不当或患者撤除沙袋或活动较早造成。

②血栓栓塞:血栓栓塞与穿刺动脉血管时使用肝素剂量缺乏,及导管的移动刺激导致血管内膜破损,引起动脉血栓或栓塞。

或穿刺口包扎过紧也可导致动脉血栓形成。

本组1例小动脉栓塞患者,29岁,男性,术后1天,突然感到穿刺侧下肢,小腿内侧及足底部疼痛,触摸时疼痛加剧,不能忍受,检查足背动脉有搏动,肢体温度和颜色均与健那么相同,给予肌注杜冷丁50mg,局部热敷等处理,疼痛缓解不明显,经静滴5% GS 250ml加蝮蛇抗拴酶0.75U,1次/日,1周后疼痛逐渐缓解并痊愈出院。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对于有症状的房 室传导阻滞患者,射频消 融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
疗方法
适应症:心动过速心肌病 患者,射频消融术可有效 治疗心动过速,改善心肌
功能。
适应症:对于快速型室性 心律失常患者,如室性心 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等,射频消融术可有效控
制症状。
适应症:对于药物治疗 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 疗的患者,射频消融术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适应症:对于合并器质性 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 病、心肌病等,射频消融 术可改善心脏功能,缓解
症状。
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不能 耐受导管操作的患者。
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 病的患者。
存在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等感 染性疾病的患者。
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代谢 性疾病的患者。
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存在严重电解质紊乱或需要紧急处理的其他疾病患者。 存在严重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的患者。
存在严重电解质紊乱或药物中毒等严重内环境紊乱的患者。 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存在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的患者。 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
存在感染、炎症等局部病变的患者。
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汇报人:XXX
Part One
Part Two
Part Three
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或不 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室上速或房速发作频繁,影响 正常生活的患者。
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特别是 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患者。
室性心动过速,伴有血液动力 学不稳定的患者。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
2 1 .1 , 第2 卷 第1期 0 0 - 1l  ̄ E - 3 1

医学 信 息
; ;
射 频 消 融 术治 疗快 速 型 心律 失 常 的护 理 干预
林 君 华 赵 丽 刘 长 纲
【 摘要】目的 : 探讨 射频 消融 术 治疗快 速 型心律 失 常的术 前术 中术后 护理 。方 法 : 9 患者 进行 术前 ・ 护理 、 对 例 心理 常规 准备 , 好 术 中护 士与 患者 、 做 护 士 与 医生的相 互配 合 , 强对术后 并 发症 的观 察 与护理 。结 果 : 加 经正 确有效 的 护 理 , 术前 病人 情 绪 均稳 定 , 术后 无严 重并 发 症发 生 .9 患 者均 获得 康 例 复 。结论 : 心 的心理 护理 , 精 完善 的术 前准 备 , 密的 术 中术后 观 察及护 理是提 高手术 成功 率、 防和减 少并发 症 的关键 。 严 预 【 关键 词】 射频 消 融术 ; 律失 常 ; 心 护理
【 图分类 号] 7 . 中 R4 3 5
1 临 床 资 料
【 文献 标识 码】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章编号 ] 0 6 9 9 2 1 ) 1 1 4 0 文 1 0 —1 5 (0 0 l —0 9 - 1 人还 应 注意观察 已消失 的 预 激波 是 否复 发 . 激 波的 复 现往 往 提示 心 动 预 过速 的复 发 。
1 1 一 般 资料 : 0 9年 l 月 ~2 1 年 7 我 院对 9例快 速 型心律 . 20 】 0O 月
失 常患者 进行 射频 消融 术 , 7例 , 2例 ; 龄 2 ~8 男 女 年 4 5岁 之 间 , 中房 其 室折 返性 心动 过速 5例 , 室 结折 返 性 心 动 过速 3例 , 激 综 合征 1例 。 房 预

射频消融术中常见并发症护理观察与处理

射频消融术中常见并发症护理观察与处理

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三、与穿刺无关的血管相关并发症 (二)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 1、下肢腓肠肌疼痛 2、超声检查可发现血栓的存在 采取的预防手段: a、术后加压包扎时包扎压力适当,避免阻断血液回流,卧床时 主动运动下肢肌肉、及早下床活动、保证静脉回流 b、使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
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射频消融术中常见并发症护理观察与处理
概念
心脏射频消融术 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 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 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
补充: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 会造成机体危害。
射频消融的适应症பைடு நூலகம்
穿刺右股动脉,逆行经过主动脉、 右室:用来放大头导管到左室
操作方法
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放置电极导管(管静脉窦、右心房、右心室、希氏束处)
电生理检查
不能诱发 OK!
标测定位、确定异位靶点
再次电生理检查
消融
电生理检查
应用程序刺激器通过电击导管刺 激心脏的某些部位,检查心脏传 导系统功能,研究心律失常的发 生机制及寻找治疗的方法。
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四、导管操作的并发症 (三)心包压塞 表现:突然出现烦躁、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加上X线特征(—— 心影搏动消失和透亮带)。 常见于房间隔穿刺,刺破右房壁、左心耳或左方游离壁 其次由冠状静脉窦破裂引起,常见于冠状静脉窦畸形 主动脉窦破裂
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四、导管操作的并发症 (三)心包压塞处理 需要及时穿刺引流 方法: 1.平卧或半卧位,18号静脉穿刺针连于10ml带有造影剂的注射器, 经左肋隔角以向左30度,向下45度的方向进针,回抽出血性液体 后推注造影剂,造影剂沿心包腔分布。 2.经穿刺针送入0.035英寸145cm长导丝至心包内,再送入动脉 鞘,进猪尾巴导管进行引流,至无血液抽出。 3.出血不止者,外科手术处理。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

50 ・ 2
西部 医 学 2 1 0 2年 3月 第 2 4卷 第 3期

Me et hn , rh2 1 , o. 4 N . dJ s C ia Mac 0 2 V 12 , o 3 W
射 频 消 融 治 疗 快 速 心 律 失 常 的 临 床 应 用
阳 运 强
( 州 市 人 民 医 院心 内科 , 彭 四川 彭 州 6 1 3 ) 1 9 0
t n s wi a i r h t mi . eh d 2 a e fr p d a h t mi s r t0 p ci e y a a y e . Th 1c r p y i1 g — i t t r pd a r y h a M t o s e h 8 c s so a i r y h a wa e r s e t 1 n l z d v ee e t0 h so o j c l h r ce itc .t e s c e s u a eo p r t n a d t e c mp ia in f2 a e t a i r h t mi en r a e a a a t rs is h u c s f l t fo e a i n h o l t so 8 c s s wi r p d a r y h a b i g te t d c r o c o h b a i fe u n y a l t n we e a ay e . s l Ou f t e 2 a e s s c e s u n o o v o s c mp ia i n C y r d o r q e c b a i r n l z d Re u t o s to h 8 c s s wa u c s f la d n b i u o l t s O — c o c r e .Co cu in Ra i fe u n y c t e e b a in。a h is h ie ss f n e ib e wih h g u c s f lr t n u rd n lso do r q e c a h t ra lto s t efr t o c -i a e a d r l l t i h s c e s u a e i c a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小儿快速心率失常围手术期的护理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小儿快速心率失常围手术期的护理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小儿快速心率失常围手术期的护理
李美娜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05(026)005
【摘要】儿童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不但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还
给患儿及其家庭造成了严重负担。

以往主要采用药物疗法,经导管射频治疗小儿快速心律失常已在临床广泛开展。

其临床价值已被医学界和广大患者充分肯定和认可。

对房室结折返和房室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儿。

有频繁发作史.药物不能防止发作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但是。

此手术尚存在许多并发症,具有一定风险。

故家长存在许多思想顾虑。

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具有至关重要。

【总页数】1页(P504)
【作者】李美娜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心血管科,吉林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快速性心率失常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J], 王聪梅;李宗明;陈清亮;丁怀兰;杜长春;韩新巍
2.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小儿快速心率失常围手术期的护理 [J], 李美娜
3.护理干预对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儿116例的疗效分析 [J], 刘云黎
4.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护理 [J], 徐蓓蓓;朱丽萍
5.快速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术62例的护理 [J], 方钊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分析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分析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分析
张国培;孙万峰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5)012
【摘要】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出现并发症的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射频消融治疗92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5.44%.其中腹股沟处血肿、左侧气胸、胸腔积血、缓慢交界性心律、迷走神经反射各1例.结果所有并发症均发生在前50例射频消融术中,经积极对症治疗,均痊愈.结论严格操作规程,术中、术后认真监护,绕过射频消融技术学习曲线,能使并发症降低到最低程度,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总页数】1页(P1379)
【作者】张国培;孙万峰
【作者单位】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224001;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22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分析 [J], 曾少颖;王慧深;李虹;曾国洪;李渝芬;石继军
2.825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并发症分析 [J], 苏启燕;陈良华;刘同宝;张奎
星;唐元升;崔连群
3.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讲座(2)(续前) [J], 马长生
4.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分析 [J], 张国培;孙万峰
5.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J], 张进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射频消融并发症(吉文庆)

心脏射频消融并发症(吉文庆)

三、与穿刺无关的血管相关并发症
3.急性冠脉栓塞 3.急性冠脉栓塞 常见于左心房内操作时, 常见于左心房内操作时,气栓或微小血栓 进入冠状动脉所致。堵塞常在30 40min内自 30进入冠状动脉所致。堵塞常在30-40min内自 行缓解,不需溶栓治疗。 行缓解,不需溶栓治疗。 由于严重者会导致病人死亡, 由于严重者会导致病人死亡,应预防冠脉栓 塞的发生 更换导管时动作轻柔,避免鞘内形成负压, 更换导管时动作轻柔,避免鞘内形成负压, 带入气体 足量应用肝素也是关键的预防措施。 足量应用肝素也是关键的预防措施。
四、导管操作的并发症
(三)心包压塞处理 需及时穿刺引流 方法: 方法: 1)平卧或半卧位,18号静脉穿刺针连于 毫升带 号静脉穿刺针连于10毫升带 )平卧或半卧位, 号静脉穿刺针连于 有造影剂的注射器,经左肋膈角以向左30度 有造影剂的注射器,经左肋膈角以向左 度,向 度的方向进针, 下45度的方向进针,回抽出血性液体后推注造影 度的方向进针 造影剂沿心包腔分布。 剂,造影剂沿心包腔分布。 2)经穿刺针送入 英寸145cm长导丝至心包 )经穿刺针送入0.035英寸 英寸 长导丝至心包 再送入动脉鞘,进猪尾巴导管进行引流, 内,再送入动脉鞘,进猪尾巴导管进行引流,至无 血液抽出。 血液抽出。 3)出血不止者,外科手术处理。 )出血不止者,外科手术处理。
二、血管性穿刺并发症
(三)误穿颈内动脉 解剖定位后, 解剖定位后,进针点紧贴胸锁乳突肌锁 骨头的内缘、针尖指向同侧下肢偏外。穿刺后 骨头的内缘、针尖指向同侧下肢偏外。 确保导丝进入下腔静脉后置入鞘管。 确保导丝进入下腔静脉后置入鞘管。
二、血管性穿刺并发症
(四)误穿主动脉 见于房间隔穿刺位置偏高,或房颤消融时, 1. 见于房间隔穿刺位置偏高,或房颤消融时, 两次穿刺房间隔置入多根鞘管,第二次穿刺 两次穿刺房间隔置入多根鞘管, 时穿刺针与鞘管间相互干扰所致。 时穿刺针与鞘管间相互干扰所致。 LAO30° RAO45° 2. LAO30°、RAO45°、后前位多体位对照后穿 刺房间隔,保证穿刺点位于心影的中下1/3 1/3、 刺房间隔,保证穿刺点位于心影的中下1/3、 与间隔垂直有助于避免此并发症。 与间隔垂直有助于避免此并发症。一旦误穿 并置入鞘管,多数需要外科干预。 并置入鞘管,多数需要外科干预。ຫໍສະໝຸດ 一、非血管性穿刺相关的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损伤并发症
心脏压塞
症状:面色苍白,大汗,胸闷,脉搏减弱,血压 下降(给与阿托品处理不能改善症状) 透视:心影扩大,心影搏动消失和透亮带
超声检查/心包穿刺探查
动态出血/较大量:心包引流,快速输液、输血
外科处理
心脏损伤并发症
瓣膜损伤
经股动脉逆行插管消融左侧旁道/左心室室速 1. 腔内标测时:腱索损伤、断裂、二尖瓣反流 2. 导管嵌入瓦氏窦内:主动脉损伤、瓣膜穿孔 预防: 1. 导管跨过主动脉瓣,弯进直出
一侧气胸后不宜在对侧穿刺,避免双侧气胸
其他、少见并发症
左心房-食道瘘
发生率极低(0.012%)但是致死率极高 绝大多数因对左心房后壁消融能量过高造成 减低消融能量和减少后壁消融径线可以降低 发生率 术后观察及抑制胃酸分泌
其他、少见并发症
少见并发症
动脉夹层预防及处理: 穿刺回血要好,导丝进入血管零阻力,减少导管旋 转幅度,尤其对于血管迂曲患者必要时使用长鞘
血管损伤并发症
二、血栓形成及栓塞
儿童、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者
合并心脏及血管内膜损伤;碰落内膜血栓/ 斑块;血粘度增高;肝素用量不足;电极 血痂脱落;血管鞘/防漏阀鞘内血栓;局部
压迫时间过长,过重
1、肺栓塞:
1. 表现为阵发性或者持续性呼吸困难、低血 压伴心电图V1-3ST抬高、S1Q3T3高度提示 肺栓塞。严重者首发症状可以是猝死。 采用的策略包括: 有栓塞史,下肢静脉曲张等高危患者 术中常规使用肝素、术后预防性使用 肝素; 溶栓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
并发症种类
一.心律失常并发症 二.心脏损伤并发症 三.血管并发症 四.其他、少见并发症
心律失常并发症
房室阻滞(AVB) 窦性心动过缓 心室颤动
心律失常并发症
房室阻滞(AVB)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 0.3~0.9%
间隔侧旁道消融
其:
心房扑动
房性心动过速(近间隔部位) 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邻近希氏束、左束支)
心律失常并发症
窦性心动过缓

诱因:血管穿刺、血管内/心腔内导管操作 重要原因:迷走神经反射 症状:血压下降、大汗、面色苍白、神志模糊


静脉用药:阿托品、多巴胺
预防:穿刺准确,导管操作轻柔
心律失常并发症
心室颤动

发生率为0.3~0.6% 原因:导管刺激心室,超速/程控刺激心室,易 引起VT部位放电,仪器接触不良而漏电
术前正规的抗凝治疗,以及常规的食 道超声筛选是避免栓塞并发症的必 要条件。
血管损伤并发症
三、肺静脉狭窄
多见于节段性肺静脉消融
电极进入肺静脉内/紧贴口部放电
预防: 1. 造影明确肺静脉口部 2. 环肺静脉电隔离 轻度的肺静脉狭窄患者一般无症状,肺静脉狭窄一般达到 60%以上时患者开始产生相应的症状。而对于有症状的 患者,可以采取肺静脉球囊扩张或者支架术,甚至外科手术 来解除。
喉痉挛
发生原因:常因导丝进入颈内静脉过深导 致的反射,表现为窒息甚至猝 死。 防治要领:穿刺时针斜面向下,X线透视 下送入导丝。
小结
尽管射频消融术在我国已开展多年 ,并 作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但是 其相关并发症却难以避免。 重点是心包压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 预防、识别和处理
谢 谢!
目前,通过盐水灌注电极,控制消融时的能 量和温度,以及尽量在肺静脉口外消融,可 使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另 外,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如心内超声指导下 的消融、冷冻消融以及超声球囊消融等 也使得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 。
其他、少见并发症
血肿/假性动脉瘤 血/气胸 左心房-食道瘘 动脉加层
其他、少见并发症
血肿/假性动脉瘤
原因:股动脉压迫止血不好 局部包块、搏动、血管杂音 超声多普勒确诊 加压包扎/向假性动脉瘤内注入凝血酶 外科救治
其他、少见并发症
血/气胸
原因:锁骨下穿刺,进针方向不恰当/胸廓畸形 发生率1~2% 肺功能好的患者轻度气胸无需引流,中/重度气胸 穿刺引流预后好 肺功能严重障碍患者重度气胸易导致死亡
(2)、 误穿股动脉
1. 穿刺位臵偏低、偏外是主要原因,而且容易形成 动静脉瘘。 2. 当发现沿导丝出血较快时,应警惕误穿动脉的可 能,X线透视观察导丝走向对避免动静脉瘘价值不 大,当出现沿导丝出血较快时,最好拔出导丝, 重新穿刺。 3. 穿刺位臵不宜偏低、穿刺方向与股动脉走向平行 极为重要。 4. 当出现动静脉瘘时,不必急于进行外科切开修补 ,由于瘘口较小,超声指引下压迫瘘口,并加压 包扎24h,多数可闭合,未闭合者才行手术治疗。
2、肢体栓塞
3P症状(疼痛、肢体苍白、远端无脉) 为表现。积极溶栓治疗及肝素短期维 持治疗
3.急性冠脉栓塞
常见于左心房内操作时,气栓或微小血 栓进入冠状动脉所致。堵塞常在3040min内自行缓解,不需溶栓治疗。 由于严重者会导致病人死亡,应预防冠 脉栓塞的发生 更换导管时动作轻柔,避免鞘内形成负 压,带入气体 足量应用肝素也是关键的预防措施。


处理:电除颤
预防:电生理检查时每次心动过速持续时间不宜 过长,WPW并房颤旁道前传心室率过快者 尽早电复律,全程心电监护
心脏损伤并发症
心脏压塞
瓣膜损伤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及心肌梗死
心脏损伤并发症
心脏压塞



常见于房间隔穿刺,刺破右房壁、左心耳或 左房游离壁 其次由冠状静脉窦破裂引起,常见于冠状静 脉窦畸形 主动脉窦破裂 、
(2)迟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 阻滞
1. 多发生在术后的2-3天。据报导这些病 例术中常有一过性三度AVB,因此一旦 术中有一过性三度AVB,应停止消融。 2. 一周后行电生理检查,根据我们的经验 ,多数病人无AVNRT发作。有发作者, 再次消融。
消融术后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无 论是即刻还是延迟出现,必须行永 久起搏器治疗(一类指征)
纵膈血肿预防及处理:
若不影响循环和呼吸可继续观察,否则CT或MRI
明确诊断,外科开胸处理
神经损伤
消融中膈神经以及其他神经的损伤相对 少见,但不可忽视。膈神经走形距右上肺 静脉较近,平均距离约(17±6) mm,多数患 者于右上肺静脉口附近起搏可夺获膈神 经,消融过程中维持膈神经夺获起搏,可以 避免膈神经的损伤。许多膈神经麻痹的 病人并不出现明显症状,部分出现症状的 患者6~16个月也可以恢复。另外,极少数 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喉返神经的损伤。
2. 左心室流入道/二尖瓣口标测
严重者,外科救治
心脏损伤并发症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及心肌梗死
原因:电极导管误入/靠近冠状动脉 预防: 1. 冠状动脉解剖及影像学知识 2. 密切观察缺血症状及心电图改变 必要时紧急支架植入
血管损伤并发症
锁骨下动脉损伤 血栓形成及栓塞 肺静脉狭窄
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 心律失常的并发症
概述
1、心脏射频消融术涉及血管穿刺、血管及心 腔内导管操作、直接消融和损伤心肌。因此 ,术中及术后均可出现并发症。 2、早期文献报道射频消融的并发症发生率较 高(2-5%),近两年的登记注册病例并发症 发生率已下降至1%,已无死亡病例报道。 3、并发症多种多样。
(3)、误穿颈内动脉
解剖定位后,进针点紧贴胸锁乳突肌锁骨 的内缘、针尖指向同侧下肢偏外。穿刺后确 保导丝进入下腔静脉后臵入鞘管。
(4)误穿主动脉
1. 见于房间隔穿刺位臵偏高,或房颤消融 时,两次穿刺房间隔臵入多根鞘管,第 二次穿刺时穿刺针与鞘管间相互干扰所 致。 2. LAO30°、RAO45°、后前位多体位对照 后穿刺房间隔,保证穿刺点位于心影的 中下1/3、与间隔垂直有助于避免此并 发症。一旦误穿并臵入鞘管,多数需要 外科干预。
(1)手术即刻的完全性房室传导 阻滞
见于间隔部旁道、左室特发性室速的消融和房室 结的改良。间隔部消融时应在心动过速时进行, 避免心室起搏下消融。 房室结改良时注意识别可能发生三度房室阻滞的 征象:
快速交界性心律; 一过性三度房室阻滞; 交界心律缺少A、V(室房分离);P-R延长。 放电中的房性早搏未下传应视为V A阻滞的先 兆
血管损伤并发症
一、⑴锁骨下动脉损伤
发生率1~20%
单纯误穿锁骨下动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及时识别并臵
入鞘管,发现后再拔出鞘管,导致无法压迫的大出血。---这是初期阶段引起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预防: ⑴确保导丝进入下腔静脉后再臵入鞘管。 ⑵导丝无法进入下腔静脉时,LAO45度下导丝位于 脊柱前方,到达心脏下缘,同时无室早出现------这是导 丝在右心系统的重要标志 ⑶一旦误穿锁骨下动脉,应保留鞘管,外科手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