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领巾与绿领巾事件各方看法
小学生戴绿领巾看法
小学生戴绿领巾看法小学生戴绿领巾看法小学生佩戴红领巾有着一段光荣的历史,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要求学生佩戴红领巾的,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
但是大部分的小学是要求学生佩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戴红领巾是为了表示对少先队员的尊敬和爱戴,并不是佩戴红领巾就代表你是共青团员或者共产党员。
因此,不能把是否戴红领巾与小学生是否是共青团员或共产党员相提并论。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
它是用无数先烈的英血染成的,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
戴上绿领巾,心中就萌发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助人为乐等良好品德;也使自己感到肩负重任,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培养能力,磨练意志,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让每个孩子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
他们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我们这些后人永远也忘记不了。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勤奋学习,掌握本领,长大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而在我们家,爸妈总喜欢给我讲许多关于红军战士浴血奋斗、保家卫国的故事,还经常带我去参观纪念馆,听老红军讲那段难忘的岁月……在耳濡目染下,我早已将“红领巾”视作骄傲和自豪!如果没有红军叔叔浴血奋战,哪里会有新中国?如果没有解放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又怎么会有我们今天安居乐业的日子呢?!“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这首《红领巾之歌》唱出了我们全体少先队员的心声。
只有继承和弘扬红军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属于我们。
我们更加应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各项作业,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课外活动,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绿领巾和红校服
从“绿领巾和红校服”说中国教育绿领巾事件发生在西安的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部分没能加入少先队的学生脖子上系的是绿领巾,据校方给出的说法是为了加强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让那些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知耻而后勇”,加油努力,下次争取戴上红领巾。
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包头的红校服事件又腾空出世。
不同的剧情揭示了一个相同的道理: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是令人感到悲哀的。
我们首先想想为什么在现代的中国还存在着封建社会时期的等级制度,我们区分等级的标准又是什么?若要从源头深究,那便是中国残留下来的一些陈旧的思想仍未被摒弃的缘故,它们不仅存在于那些为同学们发绿领巾和红校服人的思想里,它更根深蒂固地生长在每个国人的心中。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有二十几个年头,但是其评判机制及中考高考制度从未改变,或是说中国的教育体制只改不革,这一残酷的现实注定了中国教育的沉沦。
再来看学校老师评判红校服的标准,考试成绩无疑就是那一杆标尺。
高分低能是为我们所不屑的,但是我们却又在一个孩子的学习启蒙时段就已经给他们灌注了高分就是一切的理念。
不过,说一套,做一套,也大多符合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当高分成为我们教育追求的目标时,我们就要知道许许多多的STEVE JOBS也被我们扼杀在了摇篮中了。
我们的标准不变,那学生们就只得自己与社会进行磨合,他们封杀掉头脑里天马行空的想法,抛掉被老师当做垃圾的爱好,老实本分地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个学子奋发图强的现象是会哄得我们国人团团转的,教育部在笑,国家领导人在笑,谁知道未来的中国会怎样哭?现在看看那些被中国教育制度迫害了的孩子们。
当差生们领过水蓝色的校服,当优等生们穿上印有“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的红校服,他们各自得到的是什么?差生们本已自卑,再披上那件象征着身份的外衣,谁知道那会不会导致他们心理的扭曲呢?一个不被老师、家长以及社会认可的人,他们那弱小的心灵要有多坚强才能面对这中国教育制度的洗礼?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教育制度给社会中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创造了一个无形的充分条件。
浅谈“绿领巾”事件
浅谈“绿领巾”事件外语系初英0902班张明佳2011年10月17日,中午放学后,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外,一些孩子胸前的绿领巾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扎眼。
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
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
该学校老师声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还没有加入少先队,没有佩戴红领巾,为了激励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
这一事件引起了许多家长和部分孩子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歧视,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不小的伤害。
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许建国认为,佩戴红领巾是一项严肃神圣的行为,尽管佩戴绿领巾的出发点是激励孩子成长,但红领巾、绿领巾都在校园内出现,不利于孩子对红领巾的认知与尊重。
绿领巾虽不是差生的标识,客观上已变相给孩子划分了等次,这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心理健康。
“绿领巾“事件的发生,评论众说纷纭,那么到底对孩子们造成了哪些最具有代表性的伤害呢?1.剥夺学生佩戴红领巾的权利。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第十条规定:凡是7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的,向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可成为队员可见,学习成绩好坏并不是准不准许佩戴红领巾的理由。
显然,校方的想法和做法既不合法又不合规更不合理。
2.侵犯学生价值取向和其尊严。
校方将原本佩戴给学生的红领巾,给差生改为佩戴“绿领巾”,这不仅让差生感到自卑和受伤,而且连学生家长都“连带”有自卑和受伤。
以此将学生“划分等次”,有失社会公平与正义,有失教育全面普及。
这不仅侵犯了学生价值取向,无形中还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3.阻碍学生向上求进取的通道。
从某个意义上说,“绿领巾”阻碍了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取、改正错误的通道。
按校方说法其举动是为了“激励上进”。
其实,无论结果如何,现在已无法考证了。
绿领巾的思考
‚绿领巾‛是谁的耻辱教书育人理应有教无类近日,据媒体报道,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
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
但家长并不认可这一做法,指责此举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
目前,这种做法被陕西省少工委叫停。
西安这所学校的做法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红‛‚绿‛领巾成了判别孩子‚好‛‚坏‛的标签,名为‚借鉴‛实为该校‚创新‛之举。
只是这种‚创新‛弄巧成拙,不仅羞辱了学生,也体现了教育者的无能,给老师‚教书育人‛这个神圣职责泼了一盆污水。
戴‚绿领巾‛的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
虽然让所谓的‚差生‛戴‚绿领巾‛说到底也不过是教育方法的失当,不过却体现了对个人尊严的戕害和人格的羞辱。
当孩子被强迫带上‚绿领巾‛,已经在向其他同学传递一个信号:他是个差生。
戴着这种醒目的标签,走在校园,不难想象背后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
他究竟会‚知耻后勇‛还是会心灵受伤,自暴自弃?面对这种集体性羞辱,幼小的心灵很容易受到伤害,背负沉重的精神压力。
这可能会成为孩子难以抹平的伤痛,不敢回首的噩梦。
想出这个馊主意的老师们也难逃耻辱,‚绿领巾‛是他们教育无能的最好例证。
都说‚有教无类‛,教育者对待差生难道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吗?只能想到给孩子施加软暴力!旧的教育理念喜欢用简单、单一的标准给学生划分‚等级‛。
而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越来越排斥给学生划分好中差和排名次的做法,反映出来的正是符合和尊重教育规律的理念。
然而,有的教育者并没有与时俱进,不会或者没有耐心因人施教,只会用‚绿领巾‛之类给孩子贴上有色标签,希望借此制造乖乖听话的‚顺民‛,如此一来学生好管,老师省心,校园井然有序。
这不是教育者‚管理有方‛,却只能说明他们的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以及教育理念的落后。
其实,‚绿领巾‛事件不仅体现了有些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无能,‚师德‛的缺失更加令人忧心。
差生被戴绿领巾,家长愤怒校长是否该戴绿帽子?
差生被戴绿领巾,家长愤怒校长是否该戴绿帽子?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
戴绿领巾的孩子都是被学校认定为学习品德表现差的学生。
并且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
对于家长的愤怒,校方辩解说:绿领巾的含义,就是要告诉学生加油。
(详见《西安一小学“差生”被戴绿领巾老师称为激励其上进》) 红领巾的象征意义就这样被教书育人的老师所抛弃,所以有必要先说红领巾本身的含义。
每一位少先队员入队的时候都会被告知,红领巾是队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我们要爱护她。
之前上海市出现过绿领巾,但是给出的绿领巾含义是,上了小学后不够入队年龄的可以带绿领巾,够了入队年龄的孩子才能戴红领巾。
那么,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这个绿领巾又算哪门子事呢?校方的这个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是无理的借口。
筷子有长短,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成绩自然就不一样。
如果单凭学习成绩和品德就将学生划分三六九等,让学生戴上绿领巾,那怎么体现学校的育人精神?况且,学生学习品德差,谁之过?恐怕不能把全部算到学生头上,学校和老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学生到学校享受义务教育,就是来学习知识健康成长的。
这样的等级划分已经与教育部推行的素质教育相违背,既然教育目的还停留在原地,为何不用这样“创新”思路来改进一下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
激励学生的方法有很多种,何必采用这种偏激的方法?想激励学生,就请老师们因材施教,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至少对待学生也应该有最起码的尊重。
孩子正在成长中,不应轻易定性。
学习差不代表以后就差,更不代表其他方面也差。
换言之,老师对待学生还应鼓励为主,让学生可以在相对平等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话说回来,如果校方觉得这个解释是成立并且合理的,那么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教得不好的老师,学识、管理很差的校长,是不是应该都通通戴绿帽子?也像戴绿领巾一样,好鼓励一下这些校长、老师们上进呢?。
二年级议论文作文红领巾和绿领巾300字
二年级议论文作文红领巾和绿领巾300字我今天看《文明礼仪》上面说有一所学校给优秀的同学发放红领巾,给表现稍差的同学发放绿领巾。
我觉得学校的做法不顾学生的尊严,会让那些戴绿领巾的同学感到自卑、伤心,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坏孩子,学习会更差的。
我看过《窗边的小豆豆》,上面的小豆豆上小学时因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小豆豆渐渐地变懂事了,长大后成为着名的作家和主持人。
为什么这所学校的老师不能像小林校长一样去教育学生,非要用这种污辱人的方法呢?哪怕再调皮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我想,他们的爸爸妈妈肯定会非常难过,心疼自己的孩子。
幸好我们学校不是这样,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很好,我爱我们的学校,我爱我们的老师!
二年级日记作文赶庙会200字
今天上午,我们一家人到十方铁路寺去看庙会。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有的开小汽车、有的骑电动自行车、还有的走路。
这里人山人海。
十方铁炉寺门口有许许多多的凉棚像葡萄架。
这座寺庙不大,走进大门看见一座黄墙、橙瓦,又庄严又美丽的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前人来人往,人们忙碌着烧香,拜佛,祈祷全家幸福,身体健康。
我们走出寺庙乘车回家,从车窗往外远远的看十方铁炉寺像一座古时候的小镇一样。
绿领巾个我们的警示
绿领巾个我们的警示近日,在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校园内出现了部分佩戴“绿领巾”的学生。
据该校教师的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带,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
在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中,绿领巾和红领巾的对比如此鲜明,这不仅使学生很尴尬,家长很尴尬,教育也很尴尬。
学校公然地给所谓的“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戴上绿领巾,也就相当于给这些孩子们戴上了一顶写有“学习差”、“品德差”的帽子,是在向所有的人宣扬他们的“差”。
对于“学习差”、“品德差”的学生老师应该进行辅导、教育,而不是采取“扬人之恶”的方式进行歧视、羞辱。
这种歧视,无论是对被歧视的戴“绿领巾”者,还是对似乎置身事外的戴红领巾者,都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对于前者,带来的是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对于后者,带来的则是虚枉的优越感和对歧视的习以为常,甚至认为歧视“差”者是理所当然,这样的结果最终会导致教育的偏差。
为此,山东万通汽修学校的教育专家表示,对待学生老师要做到一视同仁、不抛弃、不放弃,更不要让歧视的种子洒满校园。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成长。
山东万通汽修学校作为汽修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
对于那些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学校会对这部分进行专门的辅导和教育,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
同时,老师也会定期的和学生谈心、交流,帮他们找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山东万通汽修学校的老师就是这样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个万通学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坚持让每一位万通学子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汽修教育。
在采访中山东万通汽修学校的负责人对记者说:“教好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是我们山东万通汽修学校全体教职工工作的一个宗旨,无论学生是来自哪里、无论是学习好坏、无论是男是女,只要是在我们山东万通汽修学校就不会有歧视存在。
”。
对绿领巾教育事件的看法
对绿领巾教育事件的看法对”绿领巾”教育热点的看法今年10月中旬,西安一小学给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戴绿领巾的新闻在网上疯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评论,这一事件曝光后,教育部门立即做出反应,叫停了给学生戴绿领巾的做法,紧接着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的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还特意带了一条绿领带,以示对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声援,社会各界也纷纷发出声音,声讨该校给差生带绿领巾的行为。
虽然绿领巾是事件的发生到现在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这种行为已经被明确的禁止,与事件想关的学习向外界做出了解释,这一做法是为了“激励上进,并非歧视”,他们也是借鉴的外地学校的做法,但值得肯定的是这背后有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如教师的生活压力以及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教师专业培养体系中德育内容的相对缺失、公民意识在教育领域的淡薄、教育评价标准功利化等等问题。
所以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一条小小的绿领巾不足以牵动全社会的神经,让全社会奋起指责的,是隐藏在绿领巾背后的教育“冷暴力”。
早在几千年前,先贤孔子就提倡教育“有教无类”,意即对人的教育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可千篇一律,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取“冷暴力”手段对待“不听话”学生,只能扼杀学生的个性,制造出一群循规蹈矩、没有思想的学生。
教育是一种对人的向上牵引,是对人的自然状态的某种改变甚至修正。
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养成、品性的磨砺、审美的积淀,从一张白纸到美丽图案,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这过程离不开内在的意志力控制和外在的管理约束。
管孩子,本没错;而奖惩是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谁也不会觉得好的教育就是放羊式的管理。
所以,在学校如何以更合理的方式管理学生,以怎么样的方式管理学生,这给现代学校教育管理学生的提出了警示。
我知道学校的初衷肯定是激励孩子上进,好好学习,但我想说的是:每一个小学生,不管成绩的好与差、表现的好或者不好,在最基本的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每个人、每一个学生,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首先是一个人,都有最起码的人生尊严。
关于红领巾与绿领巾事件各方看法
关于红领巾与绿领巾事件各方看法校方回应:校方称“绿领巾”实为“苗苗队”,意在激励学生上进。
苗苗队员佩戴绿色标志,其寓意是用绿色来象征希望、健康成长、不断努力,意在激励孩子用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少先队组织,争做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
社会各界人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秘书长施进军:做这个事情的老师他没有遵循有教无类的理念进行教育,不能简单地给他们贴一个标签。
教育方法是可以创新的,但是他不能违背教育规律这个前提,它是违背了这个前提进行的盲目的创新,这样的创新属于伪创新西安教育学会会长许建国:你说他们戴红领巾,当学生在入学第一个学期的第一个月以内20多天时间有的学校甚至十几天、几天就给孩子戴上红领巾了,而且要本人申请,班主任签字,少先队研究才能批准戴上红领巾,六岁的孩子刚刚入学,幼小的心灵几乎是没有任何辨别是非的能力,你说让他申请怎么写。
而你同意或者不同意他戴红领巾,你的根据何在?你失去了一个衡量的标准,你还要把它做一个结论,改革非常必要。
这个方向现在我们暂且恐怕还拿不出一个很好的方向出来,这要经过学校的一些理论上,首先要做研讨。
家长反应:大部分家长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侮辱和自信心的打击,但也有部分家长表示理解校方的做法。
记者了解到,有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孩子没带上红领巾在意料之中。
部分家长认为校方给孩子们发绿领巾,把孩子们分成两个部分,会让孩子自尊心受伤,学生感受:“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着如是说。
这就是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前发生的真实的一幕。
带绿领巾的孩子,一出校门就扯下带着的绿领巾。
可见,孩子们并不愿意带着绿领巾,或者说,他们不愿意让人知道他们是带绿领巾的孩子。
网友反应:红网里这样一篇帖子---《绿领巾事件:到底是什么“变色”了?》帖子里提到,“绿领巾”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绿领巾事件红校服感想_“红校服”与“绿领巾”等(七则)
《绿领巾事件红校服感想_“红校服”与“绿领巾”等(七则)》摘要:“红校服”与“绿领巾” “绿领巾”事件刚刚过去,“优秀生”校服又出现了,点评:“红校服”与“绿领巾”,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封建时代的“黄马褂”,因为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用颜色来标明身份,所谓服有诸色,人分几等,奔驰、宝马、劳斯莱斯、雷克萨斯等豪车随处可见,车牌号则有“888”、“666”、“777”、“999”……这不是车展,却比车展更牛“红校服”与“绿领巾” “绿领巾”事件刚刚过去,“优秀生”校服又出现了。
有网友爆料,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向初二、初三年级前五十名的学生发放“优秀生”校服。
这种红色“优秀生”校服不仅颜色有别于普通校服,而且在校服背面,更是印有“包二十四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字样。
该校服由包头翔锐房地产公司赞助。
【据2011年10月26日《山东商报》】点评:“红校服”与“绿领巾”,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封建时代的“黄马褂”,因为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用颜色来标明身份,所谓服有诸色,人分几等。
竞标抓逃犯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公安局为了让“清网”行动中尚未归案的十二名逃犯尽快落网,在22日下午对这十二名逃犯进行了内部公开竞标。
让局长陈明中颇感意外的是,原本预计一个小时左右的招标大会,不到半个小时,十二名逃犯便被副股级以上干部竞投一空。
【据2011年10月25日《扬子晚报》】点评:抓捕逃犯归案是警察的本职工作,现在却把逃犯变成了“商品”,将涉及公共安全的工作“市场化”,这样的“制度创新”如果大力推广,是不是以后医院的医生也要“竞标”病人,学校的教师也要“竞标”学生……“老百姓就是事多” 陕西省定边县群众反映,该县投入了七千多万元的马莲滩沙地森林公园大量树木枯死。
在县林业局,记者刚说到老百姓反映森林公园松树死亡一事,局长孙怀胜就说:“老百姓是吃饱了撑的!老百姓就是事多,好多就是缠访、闹访!” 【据2011年10月18日《陕西日报》】点评:在某些“公仆”眼中,什么才是“大事”、“正事”?权位稳固不稳固?利欲满足不满足?领导高兴不高兴?在权力监管制度缺失的环境下,“老百姓”居然敢质疑、监督某些“公仆”的政绩工程,叫人家怎么能不动怒?教育局干部兼职黄色网站版主安徽省潜山县教育局有一位正科级干部,他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由“绿领巾”事件反思中国教育制度
由“绿领巾”事件反思中国教育制度摘要:2011年10月18日,一则关于学校强迫“差等生”佩戴“绿领巾”的新闻震惊了网络。
大家纷纷对该学校的这种做法表示赞同或者批评,但是在所有的呼声中,反对的态度占了主体。
“绿领巾”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百姓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十分清晰的折射出了我国教育制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以及评价制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以及误区。
我国的教育制度,仍旧有极大的改进空间;我国的教育改革,还有很长很长很艰苦的道路要走。
关键词:“绿领巾”、教育改革、应试教育、学生评价制度正文:一、新闻回顾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向学生发放绿领巾并要求进行佩戴。
“一名一年级学生告诉记者,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得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
但不少绿领巾孩子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领巾装进书包里。
”①二、不同观点校方回应:设计绿领巾的初衷是对孩子加强教育培养,参考了外地一些学校的做法,也考虑到一些家长的特殊要求,并非有意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
家长态度:孩子年龄再小,也有自尊心,嘴上不说什么,也能看得出戴绿领巾不是什么好事情。
校方“绿领巾”的做法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网民支持态度:给学生佩戴不同的领巾与给优秀生发奖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方式,认为媒体小题大做。
网民反对态度:“绿领巾”的做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在学生中渐渐的会形成一种等级,一种歧视;同时也藐视了红领巾的神圣。
孩子不分优劣,学校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应该发展的方面,而不是一味用成绩来作为评定优劣的唯一标准。
①新闻摘自天津《城市快报》2011-11-19媒体态度:“绿领巾”灼伤孩子幼小心灵;“优等生”被娇纵,“育人”过程被挤压扁平;先下教育方式过于功利化,等等。
教育部:反对以“好”“差”区分为成年学生。
三、“红领巾”事件之我见首先,对于该学校的教育理念实在不能苟同。
学校,我们每一个从小学,中学毕业的孩子,都亲切的称她一声“母校”。
爱绿护绿红领巾在行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爱绿护绿红领巾在行动一、引言爱绿护绿,是我们每个人应当秉持的环保理念。
作为红领巾队员,我们更应该发扬爱护环境,保护绿地的优良传统。
本文将围绕爱绿护绿红领巾在行动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环保的关注和行动。
二、爱绿护绿的意义1. 爱绿护绿是一种责任和担当爱绿护绿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作为红领巾队员,我们小时候就被教育要爱护环境,珍惜绿色,而现在,我们更应该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爱绿护绿与可持续发展爱绿护绿不仅仅是为了眼前,更是为了未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而爱护绿地、保护环境正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爱绿护绿是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美丽家园的行为。
三、爱绿护绿红领巾在行动的实践1. 绿色行动,净化身心我们可以通过植树、种草、清理垃圾等活动,为身边的环境做一些微小的改变。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却可以带来身心的净化和愉悦。
2. 宣传教育,传递爱护环境的理念作为红领巾队员,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社区等场合,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传递爱护环境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3. 参与公益活动,践行爱绿护绿红领巾队员可以积极参与各项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节、环保义卖等,以实际行动践行爱绿护绿的理念,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总结与展望爱绿护绿红领巾在行动,是一种责任、担当和实际行动。
作为红领巾队员,我们要将爱护环境、保护绿地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动传递环保的理念,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人加入到爱绿护绿的行动中来,共同努力,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个人观点:爱绿护绿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
作为红领巾队员,我们应该带头践行环保理念,通过具体行动影响更多的人,让爱护绿地、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而努力。
在我看来,爱绿护绿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感。
绿领巾事件
绿领巾事件简介绿领巾事件是指于20XX年在某市发生的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
该事件涉及一名小学生佩戴绿色领巾遭到欺凌,引发了对校园暴力问题的深思与讨论。
本文将从事件背景、影响与应对措施等方面对绿领巾事件进行分析。
事件背景在20XX年X月X日,一名叫小明的小学生佩戴绿色领巾去上学,遭到同班同学的欺凌和歧视。
这一事件很快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关注,引发了公众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深思和讨论。
根据调查,这名小学生佩戴绿色领巾是因为他参加了一次植树活动而获得的荣誉称号。
然而,他的同学们并不了解这一情况,而是将绿色领巾视为他的特异标志,并对他进行欺负和排斥。
这一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
一方面,许多人谴责欺凌者的行为,并呼吁加强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和解决。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认为这只是个别事件,不应该过度渲染。
影响与反思绿领巾事件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人们对校园暴力问题的深思与反思。
首先,绿领巾事件再次凸显了校园欺凌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
许多学校普遍存在欺凌现象,而绿领巾事件对此问题的公众认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并促使相关部门和学校采取措施来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绿领巾事件揭示了教育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事件发生后,人们开始反思学校教育中是否足够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公民意识。
对于小明的同班同学而言,他们对绿色领巾的误解和欺凌行为表明他们缺乏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与尊重。
因此,教育部门应重点关注学生情感教育、价值观培养和多元文化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包容性。
再次,绿领巾事件引发了学校管理和师生关系的思考。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大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师生沟通与互动,提高师生之间的信任与尊重。
同时,学校还应该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讲座,加强对多元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多元视野。
最后,绿领巾事件还引发了公众对欺凌行为的道德评判。
对绿领巾教育事件的看法
“绿领巾“有感2011年10月一则“绿领巾”的新闻在网上疯传,首先让我们了解下“绿领巾”事件。
2011年10月18日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
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
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
“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的表情尴尬。
对此,校方回应说“确实没想到,家长会对绿领巾有意见。
”2011年10月17日,该校冯老师说,设计绿领巾的初衷是对孩子加强教育培养,参考了外地一些学校的做法,也考虑到一些家长的特殊要求,并非有意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
据了解此类事件并不是首次发生了,上海,北京,武汉在之前也有此类事件发生,而这种做法却造成五宗罪。
一罪:剥夺学生佩戴红领巾的权利;二罪:侵犯学生价值取向和其尊严;三罪:阻碍学生向上求进取的通道;四罪:歧视差生和侮辱差生的证据;五罪:破坏了我国百年教育的美学。
虽然此做法仅仅维持了两个月就被明令禁止,虽然被解释为“激励上进,并非歧视”但仍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思考。
作为一名师范生,在不久的将来我也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准教师,首次听到这则新闻时挺气愤的也很是不解,后来慢慢理解,教师要面临各种压力,来自家长,来自领导,来自教学进度,来自升学等等,教师只能采取各种方法希望自己学生学习好,求上进,听话。
这也无可厚非。
但即使这样我认为也不应该以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为代价。
这也反映出教育中的问题,隐藏于教育中的“冷暴力”,早在几千年前,先贤孔子就提倡“有教无类”意思就是对人的教育应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可千篇一律,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采用冷暴力的手段教育不听话的孩子,只会扼杀孩子的个性,教育出一个循规蹈矩,没有主见的孩子。
不能让“绿领巾”伤害学生自尊.
不能让“绿领巾”伤害学生自尊西安市某小学给“学习不好的孩子”戴绿领巾一事,经媒体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批评之声不断。
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给这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以资激励。
但这一说法遭到了家长的质疑,指责此举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
自尊是人的基本权利,而孩子的自尊心又恰恰最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
小学生佩戴红领巾,本是一项严肃神圣的行为,是每一名少先队员应有的基本权利,不容侵犯。
给孩子佩戴诡怪的绿领巾,人为地将孩子分成三六九等,造成“红领巾”与“绿领巾”的隔膜,让人无法理解。
孩子的成长需要呵护,特别是在稚嫩心灵的成长上,更需要来自学校的温暖滋养。
如此肆意践踏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从小就产生自卑感,怎么能保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呢?据了解,上海、北京、武汉一些地方也曾出现过绿领巾,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但红领巾有其特定含义,两者本来不是同一事物,这些做法已经被叫停。
据媒体报道,共青团中央2004年已开始在全国追查“变色红领巾”。
陕西省少工委工作人员也表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中并没有“绿领巾”的规定,“我们不支持学校这种做法,佩戴绿领巾不符合全国少工委有关规定。
”“给差生戴绿领巾”的歧视行为,破坏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连最起码的尊重学生都做不到,怎么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哈佛大学50周年校庆时,曾有人问学校最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从此话中,我们读出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刻含义。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和创造力。
教师不是学生的监督者,而是一位激励者,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成长,促进其个人的自由发展。
学生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个性差异,“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承认并尊重这些个体差别和个性差异,进而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而不是“一刀切”。
陕西“绿领巾”事件舆情研究
陕西“绿领巾”事件舆情研究10月,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
这引起了家长和部分孩子的不满,认为这是一种歧视。
但学校进一步解释这一做法是为了“激励上进,并非歧视”,他们也是借鉴外地学校的做法。
然而,据了解,上海、北京、武汉一些地方确曾出现过“绿领巾”,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
但红领巾有其特定含义,两者本来不是同一事物,这些做法已经被叫停。
此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在网络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对此,相关教育部门均作了回复。
从舆情应对角度来看,有关部门在应对方式上不存在严重的瑕疵。
虽然该做法已经被叫停,但此事件所暴露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一、事件概述10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让部分学生佩戴“绿领巾”,引发争议。
该校夏副校长在接受采访时称,红、绿领巾之分与初衷背道而驰,绝非有意区别好学生和差学生。
当日,未央区教育主管部门回应称:已经立即叫停了此项做法,收回“绿领巾”,要求学校即刻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解释说明。
学校在采取相关措施后,得到了学生家长的理解。
10月22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
同日,陕西省、西安市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要求未央区教育局责成学校立即纠正,并向学生和家长解释说明。
二、舆论关注度走势该事件自10月18日被媒体报道以来,舆论关注度走势一度走高。
在事件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在10月18日当日即推升此话题成为热点事件,传统媒体的广泛关注迫使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了危机应对。
从新媒体角度看,此事件再一次成为引发网友探讨教育问题的“导火索”。
网友在微博上发表大量看法,把话题的深度引申到儿童教育、学校教育弊端等,使得该话题在人民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平台上成为话题榜的热门话题。
从关注度走势上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进入10月25日之后,由于“红校服”事件,微博对此事件的关注度再次走高,并于10月26日形成一轮小高峰。
红领巾与绿领巾之说
班主任工作中的爱吉首四中黄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在班主任开展的各项工作中,要出色的完成,达到理想的目的,必须倾注对学生无私的爱。
只有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方能使学生信任你、爱戴你,才能出色地完成你所要开展的班主任工作。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的爱在工作中起了如下几个作用:一、爱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在2006年时,我被安排到矮中带八年级一班当班主任。
当时,有一个叫小芳的女同学是插班过来的女同学,她一开始就表现出胆怯,见人未开口便己紧张的脸涨得通红,更不用说上台讲话了。
当时存在这种情况的同学不仅是她一人,还有一小部分同学。
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是找她们谈心,经常鼓励她们上课多发言,特别是在每天上晚自习前,我特别安排她们对本班一天工作进行总结讲话。
起初,她们讲话很紧张,但在我多次鼓励下,她们逐渐树立信心,不再怯场,一天比一天讲得好。
而且石小芳同学在后来学校举办的‚三心‛演讲赛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在她的获奖感言中,她首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班主任给她的爱,是老师的爱让她扬起自信风帆,才得以获得今天的成功。
当时在台下的我,听到学生激动的话语,我已是凄然泪下,心中涌起的无数感想只化作一句话,那就是:我的心血终是没有白费,终于有了回报。
二、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班主任工作顺利而有效地开展、班主任教育工作的落实,离不开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达成共识,方能行之有效。
沟通方式是多样的,但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在沟通中本着关心学生,以爱护学生为目的,以爱为基石,方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也才能使一些问题学生在爱得感召下迷途知返,浪子回头。
我曾经教过一个叫王小杰的这样一个调皮的学生,由于他在任何老师的课堂上都会违纪,因而导致所有任课教师反感。
由于每一位教师都没有细致了解,只对他进行简单批评教育,然而却都是无济于事,因而我决定家访,在家访中发现,原来他是父母离异的孩子。
因而我不再批评他,只是他每次犯错时,总是情真意切地从他的自身家庭情况入手,从人生奋斗目标入手,用鼓励的话来教育他,用真情来打动他,在讲到动情出,我发现他已热泪盈眶,看着他泪流满面,我又一次感到我的爱,我的‚煞费苦心‛终于又一次没有白费。
绿领巾事件感想
绿领巾事件感想10月17日中午放学后,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外,一些孩子胸前的绿领巾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扎眼。
一年级学生的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
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
我们众所周知“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戴上它是要让孩子们记住要爱国,老师对于先进的学生适当鼓励和奖励,对后进的学生适当批评和促进,这本没有什么方向性问题,问题是当老师对后者尤其是心理脆弱的孩子批评或处罚达到了一定的承受限度,那么这种小学差生被戴绿领巾的行为就将彻底变质为使受教者丧失人格的歧视教育。
此举不是在帮助孩子摆脱学习困境,倒是在毁孩子!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好与坏或时好时坏是很正常的。
因为家庭、学校及其自身外部和内部智力等客观条件都能够成为他们表现或学习成绩好的障碍,为此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耐心帮其纠正即可,比如,确实是由于学生主观因素导致的学习不努力或表现不好,可以通过谈话教育纠偏,但要适度——即使需要批评,也应该鼓励比批评多一些,效果会更佳,这是教育工作者所起码具备的常识。
何况平时表现好或学习成绩考得好的学生也不一定就是或能够成才,学校这种把学生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看得太重的做法并不科学?相反,这种过于以考试分数和平时表现极端地固化衡量一个学生成绩和道德水平的好坏,并且辅以人格侮辱般的“激励”,把所谓差等生被迫戴上绿领巾等特殊物品,根本就是在给予那些所谓差等生孩子定下人的优劣标志,进行羞辱,无疑时间一长,那些被约定俗成为所谓差等生的心智不成熟的学生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必然使其学习自信以及自尊心会受到残酷和无情打击,以至于最终产生自卑的情绪以及心态,从此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从教育的角度讲,学校给表现、学习不好的同学戴绿领巾以示区分,是一种教育的无知。
正是因为有调皮学生,才有考验教育智慧的契机。
采访父母戴红领巾的感受
采访父母戴红领巾的感受
采访父母戴红领巾的感受
近日,笔者对一些家长进行了采访,询问他们对孩子被要求戴红领巾的感受。
通过这次采访,我了解到了一些他们的想法和看法。
首先,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戴红领巾持支持态度。
一位家长表示,戴红领巾是一种传统的表达方式,它代表了团结和奉献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意识。
这位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思想认同。
另外,一些家长提到了红领巾的象征意义。
他们认为,红领巾是中国少先队的象征,代表了青少年的团结和奋斗精神。
他们希望他们的孩子通过戴红领巾,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些精神,同时也更好地融入集体。
然而,也有一小部分家长对孩子戴红领巾持保留意见。
他们认为,这样的行为应该是自愿的,而不应该被强制。
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戴红领巾,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规定。
这些家长希望鼓励孩子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思考。
总的来说,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戴红领巾持支持态度,认为这是一种可以培养孩子集体精神的方式。
然而,也有一小部分家长对此持有保留意见,希望孩子能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在培养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和独立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红领巾与绿领巾事件各方看法
校方回应:校方称“绿领巾”实为“苗苗队”,意在激励学生上进。
苗苗队员佩戴绿色标志,其寓意是用绿色来象征希望、健康成长、不断努力,意在激励孩子用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少先队组织,争做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
社会各界人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秘书长施进军:做这个事情的老师他没有遵循有教无类的理念进行教育,不能简单地给他们贴一个标签。
教育方法是可以创新的,但是他不能违背教育规律这个前提,它是违背了这个前提进行的盲目的创新,这样的创新属于伪创新
西安教育学会会长许建国:
你说他们戴红领巾,当学生在入学第一个学期的第一个月以内20多天时间有的学校甚至十几天、几天就给孩子戴上红领巾了,而且要本人申请,班主任签字,少先队研究才能批准戴上红领巾,六岁的孩子刚刚入学,幼小的心灵几乎是没有任何辨别是非的能力,你说让他申请怎么写。
而你同意或者不同意他戴红领巾,你的根据何在?你失去了一个衡量的标准,你还要把它做一个结论,改革非常必要。
这个方向现在我们暂且恐怕还拿不出一个很好的方向出来,这要经过学校的一些理论上,首先要做研讨。
家长反应:大部分家长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侮辱和自信心的打击,但也有部分家长表示理解校方的做法。
记者了解到,有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孩子没带上红领巾在意料之中。
部分家长认为校方给孩子们发绿领巾,把孩子们分成两个部分,会让孩子自尊心受伤,
学生感受:“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着如是说。
这就是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前发生的真实的一幕。
带绿领巾的孩子,一出校门就扯下带着的绿领巾。
可见,
孩子们并不愿意带着绿领巾,或者说,他们不愿意让人知道他们是带绿领巾的孩子。
网友反应:红网里这样一篇帖子---《绿领巾事件:到底是什么“变色”了?》
帖子里提到,“绿领巾”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上海、北京、武汉一些地方也曾出现过“绿领巾”,美其名曰是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暂且不论这种做法是对是错,是好是坏。
此次,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出现的绿领巾竟然成了差生的标识,据了解,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被老师刻意发放了区别于正常颜色的红领巾,以示激励。
但是,绿领巾并没有赢得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甚至是反感。
甚至有一网友回复:为什么绿领巾就一定是差、不好呢,在日常生活中,绿色是无污染、是安全通行的标志,如果学校有绿领巾奖励动手能力突出的孩子,黄领巾奖励动脑创新的孩子,应该是色彩丰富的趣事。
不是颜色的问题,是人心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