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至唐的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

合集下载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点总结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1.背景: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

2.内容: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并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3.影响:(1)积极:初行时期将评品人物之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消极: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是门阀士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科举制(隋朝至清末)1.背景:社会阶层分化,九品中正制不能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特点: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

3.评价(1)积极方面①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②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③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④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⑤后被西方国家借鉴,发展为现代文官制度。

(2)消极方面①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使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②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③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加强,束缚人们个性与才能的发展。

二、中枢政务机构——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1.沿革: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握有实权,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成为三省制的雏形;隋唐时期定型。

2.机构设置: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门下(也叫政事堂)为三省宰相议政场所。

3.运行机制: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4.特点(1)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三省分权,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既加强皇权,也提高行政效率。

(2)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

汉朝至唐朝中枢机构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

汉朝至唐朝中枢机构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

汉朝至唐朝中枢机构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
汉初宰相权力巨大,到西汉武帝时,为了提高君权,尚书省的权力加重,宰相有时只是摆设。

此后,尚书省权力越来越大,为制约尚书省,魏曹丕始设中书省,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

至晋,始置门下省。

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

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

在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总汇,由中书省决策,通过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然后交尚书省执行,故实任宰相者必须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总的说来,宰相的权力越来越小,君权逐步加强,皇权不断集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至丞相一职被废,同时中枢权力机构呈现越来越亲近于和附属于皇帝的趋势。

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的变化

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的变化

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的变化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的变化自秦朝开始,中央官制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

在历史的演进之中,中央官制也经历了许多变化。

下面,我们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来看看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的变化。

一、秦朝时期在秦朝时期,中央官制分为三级:公、卿、士。

其中,公最高,又分为丞相和御史,负责镇压异己和管理内外事务;卿次之,包括丞相辅佐王室的政务,还有管理各种行政事务;士是助手的意思,主要是处理上司分配的各种工作。

二、汉朝时期在汉朝时期,中央官制经历了大幅度的改变。

官位分为九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太常、大司马、大将军、千乘、列侯、亭侯。

在官位的分级中,九卿成为了当时的最高职官,负责国家政务的最高领导权。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官制的变化也非常显著。

根据时代的需要,官制又经过了一次重大的调整,官号逐渐增多,并分为三个等级。

其中,第一等级是三公,包括太尉、司徒、司空三位;第二等级是九卿,包括丞相、大鸿胪、太常、光禄、卫尉、大司马、大司空、少傅和少府;第三等级则是八府,包括钦犊、宗正、中书、国子、太仆、尚书、礼部和刑部。

四、唐宋元明清时期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官制的变化更加明显。

官员的职称接近现代的封建制度设计。

以明清两代最为著名,总体上分为九等,地位高低有序排列。

这个时期的中央官制主要包括尚书省、以及六吏部,六科,九卿等。

尚书省是国家政府机构的最高集中管理中枢,也是等级最高的机构,其下设有各种职务和衙门。

六吏部主要是管理各种事务,包括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部。

九卿则是管理国家各种事务的最高职官。

总之,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经历了多次变化。

时代背景的变化使得官制的调整不可避免,从简单到复杂,再到高度尊重阶层,官制不断演进。

每个时期的中央官制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政治气氛和思想观念。

我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变革

我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变革

我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变革、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先秦是中央官制的产生和初步发展阶段2.秦汉史中央官制的变革阶段——三公九卿3.东汉即魏晋南北朝,三公失权,尚书台、中书、门下省相继登台掌权。

4.隋唐至明清是中央官制的成熟阶段。

先秦时期:尧舜禹时期——以“舜”中央政府的组成为例:司空——居百官之首,辅佐政事。

“水利部长”——平治水土。

后稷--主管农业;司徒--主管教育;士——主管司法;百工——主管百工;虞——主管山泽草木鸟兽,即环保;三礼——主管秩宗;(三礼,即天事、人事、人事之礼;秩,即尊卑等级秩序。

);典乐——(看来兼职干部不是现在才有。

)主管音乐和诗歌;纳言——主管诚信真实地传达命令和回报意见;夏朝——辅佐夏王的六卿。

司空: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后稷主管农业;司徒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大理主管刑狱;共工管营建百工;虞人掌管山泽畜牧;商朝——(一)政务官是处理外廷事务的官。

他们是:1、尹:治理之意。

本身并无职位高低之别,后来成为官的通称。

2、工:管理工程的官。

3、卜:为商王占卜的官。

4、巫:掌商王祭祀的官。

5、乍册:“乍”即“作”,是商代的史官。

6、卿史:又作“卿事”或“卿士”,是主祭祀的官。

此类官除卿史外,还有御史、史两职。

7、亚:武职官吏。

多亚是商王的贴身侍卫。

亚立吏是商王的钦差大臣。

8、服和多马:商代武职。

(二)事务官是管理王室内廷事务的各级官吏,他们是:1、宰:是为奴隶主管理家务和家奴的总管,此称为西周和春秋所沿用。

2、臣:是商王的近臣,掌为王征战、备车马、占卜等事。

除“臣”外,还有“小臣”、“多臣”之职。

3、小(来字旁)昔臣:管理王室田庄的农耕事务的官员。

4、小多马羌臣:管理羌奴或管理养马奴隶及商王车马的官员。

5、六宫官:近似后世的皇后中宫官。

西周——辅弼周王的三公:太保(既是周王的辅佐重臣,又是最高的执政官)、太师(地位显贵的武官)、太傅(教养太子以明君臣之道的官职)三公下设“三事大夫”(外廷政务官):掌地方民事行政的常伯,又称“牧”;掌官吏选任的为常任,又称“任人”;掌政务的为准人,又称“准夫”。

隋唐制度的变化和创新知识点汇总

隋唐制度的变化和创新知识点汇总

隋唐制度的变化和创新知识点汇总1、选官制度:(主要了解中国古代的三大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素质,推动了中华帝国走向繁荣)▲西周:世卿世禄制;▲秦朝:军功爵制度。

(1)察举制(与征辟制相结合):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其特点(方式)是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标准:品德,才能;弊端:容易任人唯亲,容易形成小集团。

(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曹魏时,创立的新的选官制度;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初行时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逐渐形成门阀士族政治,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这种制度下,真正有才学、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弊端)。

(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后来随着士族的没落,无法继续。

刘禹锡(唐)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就是说的一种新的选官制度)(3)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察举制度中的考试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标志));宋代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行为,明清腐朽,1905年废除。

●评价科举制(影响):(补充注意两个方面,学说话)积极:①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④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

消极:考试的内容大多在儒学经典范围内,特别是八股取士严重禁锢读书人的思想。

(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历代采用,并在不断地改革完善中,逐步加强)2、中枢政务机构(三省六部制,君主专制的演进的情况)(1)汉代:汉武帝时期,形成的中枢政务机构是中外朝制度;形成以尚书为主的中央决策机构,即“中朝”;三公九卿逐渐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即“外朝”。

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变阶段

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变阶段

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变阶段? 中国历代的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演变阶段:
1.夏商周时期:在夏商周时期,中央行政中枢的制度相对简
单。

夏朝的中央行政中枢为九卿制,设有九个重要的官职,负责管理国家事务。

商朝的中央行政中枢为三公制,由君
主任命三位公卿,分别负责内政、外交和军事。

2.秦汉时期:在秦汉时期,中央行政中枢的制度经历了较大
的变革。

秦朝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引入郡县制度,建立了
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进行了
一系列变革和发展,设置了司隶、卫尉、太尉等重要职位,增加了行政机构的规模和职能。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和内
部分裂,中央行政中枢的制度出现了分散和削弱的趋势。

政权的割据和分裂导致了地方势力的强大和中央控制力的
下降。

4.唐宋时期:在唐宋时期,中央行政中枢的制度得到了重建
和强化。

唐朝设置了中书省、尚书省等中央行政机构,以
中书令和尚书令为首长。

宋朝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了中央行
政机构,增设了政事堂、枢密院等部门,以便于中央政权
的管理和决策。

5.明清时期:在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中枢的制度继续发展和
完善。

明朝设置了内阁,由内阁大学士为首,负责国家大
事和重要政策的制定。

清朝时期继承了明朝的制度,并增
设了军机处,负责军事和外交事务。

这些演变阶段反映了中国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的发展和变革。

从夏商周到秦汉,再到唐宋明清,制度内容和机构设置不断调整,以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社会需求。

中国中古行政史-中枢制度

中国中古行政史-中枢制度
中 国 中 古 行 政 史
中 枢 制 度
一、三公九卿制 二、三省六部制 三、二府三司制 四、一省六部制 五、六部分管制
三公九卿制
秦汉时期的中枢制度主 要是三公九卿制,三公 包括丞相、太尉、御史 大夫,是中枢机构中的 最高执政者。丞相总揽 政务,太尉掌管军事, 御史大夫则握有监察权 力且为丞相副手。以后 虽然在名称上有所变动, 但职能一直未有改变。
宋朝
宋朝初期,撤除了节度使,由中央直接统领州、府。 虽然便于中央集权,但是管理幅度过大,因此设立 了新一级地方政府——路。 路本为临时差遣,但随着时代变化,建成固定辖区。 其长官主要为“四司”。 经略安抚司:俗称“帅司”,主持一路军务。 转运使司:俗称“漕司”,主管财富。 提点刑狱司:俗称“宪司”,主管司法。 提举常平司:俗称“仓司”,主管赈灾等民生事务。 四司之间各不统属,均对皇帝负责。
行中书省本为军事需要而临时设置,但在南 宋灭亡之后,则成为固定的临时机构。元代 共设立了10个行省,长官为丞相,但多缺位。 实际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 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一同宋朝。其特点 是在行省之下,均设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或 者色目人担任。
明朝
明朝统一全国后,设立了省、府、县三级地 方行政体制。 省。元代行省的权力极大,明立国后,为了 加强中央集权,将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 设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 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三司 互不统属,形成了制衡格局。
金朝:其基本地方体制均仿汉制,独特者是政治、 军事合一的猛安谋克制。阿骨打时期,以三百户为 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平时务农,战时从军, 是与州县合一的地方设置。 元朝:元朝在中国地方行政体制中的最主要贡献是 将行省制推行开来。 金朝海陵王时期就已经将三省变为一省,元朝则将 金朝的尚书省独大改为中书省独大。同时,也在地 方设置了行中书省。

从汉朝至唐朝中枢机构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

从汉朝至唐朝中枢机构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

从汉朝至唐朝中枢机构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汉朝时期,刘邦建立了中央政权,开始了中央集权的历史。

汉朝初期,中央机构相对简单,以尚书省和中书省为中心,负责政府文书的修订和管理。

后来,随着国家机构的扩大和政务的繁杂,汉朝的中枢机构逐渐增加,形成了尚书台、中书省、御史台、太常寺、大鸿胪等一系列机构。

这些机构在编制上各自独立,各自负责不同的政务事务。

随着中央政权的强化,汉朝以及后来的三国时期、晋朝时期的中枢机构趋向规范化和专业化。

他们在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编制制度等方面趋于稳定,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

例如晋朝时的《晋书》就对中央机构的设置和职能进行了详细记载。

在这个时期,中央机构开始注重官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选拔和任用制度逐渐规范化。

此外,晋朝还设立了制度检查的机构,如尚书参军、尚书丞等,以监督各级官员的政绩和廉政情况。

到了隋唐时期,中枢机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

隋朝时,设立了组织庞大的三省六部制度,即尚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度支、农、郡。

这些机构分工明确,负责国家的政治、军事、财政、礼制、工程、农业等方面的事务。

隋炀帝还创建了特殊的机构如三公九卿、三司等,以加强中央集权。

隋朝的制度对唐朝产生了深远影响,隋朝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成为唐朝的基础。

唐朝时期,中央机构进一步规范化和专业化。

唐太宗设立了三省制度,即门下省、尚书省、吏部,以门下省为中央机构的核心,尚书省负责政务的策划和督察,吏部负责官员的选拔和考核。

门下省下设内侍省、宗正寺、中书省等机构,以及特设的宰相职位。

此外,唐朝还设立了审官、宰相的弹劾机构,以监察官员的施政情况。

在地方行政方面,唐朝将地方行政划分为州、县、乡三级,并设立了三司、太府等机构,以管理地方行政和财政。

综上所述,从汉朝至唐朝,中枢机构的发展演变呈现出政治中心集中化、官僚机构规范化和专业化以及地方行政的分权化等总体趋势。

这种趋势是政治权力的集中和行政管理的需求的产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历史上的中央行政机构与地方行政机构及官员的变革

中国历史上的中央行政机构与地方行政机构及官员的变革

中国历史上的中央行政机构与地方行政机构及官员的变革一、宰相地位的变化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通称宰相。

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

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宰相的称呼是各种各样,名目繁多。

夏商周三代无宰相之称,但伊尹、姜尚与周公辅助王有贤名,故后代之人提起贤相时,往往也把他们称之为宰相。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设相国或相邦、丞相,即宰相,百官之长。

秦代宰相亦称丞相或相国、国相。

西汉沿置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主持国家最高政务,都位列宰相之职。

太尉名义上是全国最高国事长官,但没调兵之权,又常罢不设。

西汉末年,改宰相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一起三公,亦称三司。

东汉光武帝又改三公为司徒、司空、太尉,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

重用外戚与宦官时,常加之以“大司马”、“大将军”称号。

秦代与西汉初宰相的权力很大,由丞相一人掌握着全国行政大权与官员任免权。

皇帝只拿大主意,或实施“无为而治”。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上台,这防止臣下专权将政务中枢从三公府移入内廷,由尚书协助皇帝裁决庶政,形成内朝或叫中朝。

东汉光武帝正式成立尚书台,便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尚书台长官尚书令(副手称尚书仆射)则成了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长官,成实际上的宰相。

三国时,魏文帝为加强君主专制,另设中书省执掌机要。

尚书省变成执行机构。

西晋又设门下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南北朝,皇帝制定和颁布政令,都征求门下省的意见,门下省又成为参与决策的机构。

以后,三国、两晋、南北朝宰相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尚书令、中书令、侍中等等,时置时废,多由权臣担任。

宰相地位与权力大大下降。

隋唐确立三省制度: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就是宰相。

唐初因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前当过尚书令,以后臣下不敢居此职,尚书省的长官由原来的副职左右仆射担任,执行宰相职务。

唐中叶以后,皇帝另选重臣数人,授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衔,意即与中书、门下长官商量处理国务之官,是事实上的宰相。

第三讲 中国古代中央权力的演变

第三讲 中国古代中央权力的演变

2、丞相
(1)“相”职权的演变及其原因 丞相起源于封建时代的“相”,“相”是诸 侯朝聘宴享时辅导行礼之官。 春秋:由相礼之官变为掌理国政的官员 由相礼之官变为掌理国政的官员 战国:一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一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原因: 原因:一是辅助国君处理政务和治理国事的 需要,二是皇权抵抗贵族擅权的需要。 需要,二是皇权抵抗贵族擅权的需要。
第三是社会结构的影响 的影响。 第三是社会结构的影响。 在科举制实行之前,世族社会并没有完全被打破, 皇权面临着世家大族势力的影响。 萧何:“入朝不屈,践履上朝” 公孙弘:“人主病不扩大,人臣病不俭节” 唐宋以后,开科举,世族结构逐渐瓦解,皇权日 益伸张。 唐初门下省政事堂议政大权应由南北朝以来门阀 政治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唐初尚存的门阀势力对 三省制下宰相拥有议政大权有相当的作用。 第四是选举制度的影响 的影响。 第四是选举制度的影响。 北宋:九朝167年,居相位者75人,除了赵普等 六人不是科举出身外,其余69人都是科举出身。
e以宰相权力的大小可以分为权相和弱丞相是?王者佐社稷器?由于天子是传子的但这又不能保证将来的太子都是聪明勤勉之人因此就要依靠宰相传贤来弥明君贤相皇权专制专制权力实质官僚集团军事集团宦官集团外戚集团皇族集团常规权力一窃取皇权只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子刘皇帝二代行皇权张居正我非相乃摄政三分割共行皇权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四制约皇权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历史上皇权的处境三皇权与相权1皇帝皇权
分封制对周天子的限制。 (3)分封制对周天子的限制。 宗教信仰的制约。 (4)宗教信仰的制约。 商汤以夏桀“弃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 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为词 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 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周穆王将征犬 戎,辅政贵族祭公谋父也是搬出“先王”之制 来加以劝谏。

学案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学案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习目标:1.了解自汉至唐选官制度的演变,分析演变特点和影响。

2.了解自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分析演变的特点。

3.掌握和理解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内容和影响。

4.了解自汉至唐赋税制度的演变,分析演变的特点。

5.掌握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实行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2、科举制(1)产生原因①随着士族的没落,魏晋以来依据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壮大,他们要求相应的政治地位,希望能够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③中央政府为打击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加强中央集权。

④统治者重视选拔人才,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2)发展概况①隋朝时期: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②唐朝时期: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评价①积极方面A.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体现了开放性。

B.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D.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E.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

F.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后被西方国家借鉴,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②消极方面A.考试内容以儒学经义为主,使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B.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阻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C.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知识延伸:全面认识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及趋势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①演变趋势(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

(2)选拔方式:由世袭、推荐、地方品评演变为公开考试(3)选拔形式:人才选拔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出相对的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原则。

(教案)部编版八年级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案)部编版八年级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内容提要】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在传承中创新。

南北朝时期在察举制基础上创建了九品中正制,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奠定了基础;中枢政务机构在三公九卿的框架内逐渐形成了三省制的雏形,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础;北魏创立的租调制则为隋唐所直接继承,但唐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难以为继,逐渐被两税法所取代。

【教学目标】1.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

2.搜集“中外朝”“三省六部制”等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

3.结合赋税制度的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隋唐时期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框架线索】【教学过程】一、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1.背景: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

2.内容: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并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3.影响:(1)积极:初行时期将评品人物之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消极: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是门阀士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科举制(隋朝至清末)1.背景:社会阶层分化,九品中正制不能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特点: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

3.评价(1)积极方面①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②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③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④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⑤后被西方国家借鉴,发展为现代文官制度。

(2)消极方面①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使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②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从汉朝至唐朝中枢机构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

从汉朝至唐朝中枢机构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

从汉朝至唐朝中枢机构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总体上说,从汉朝至唐朝政治中枢机构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三大阶段:I. 社会和政治结构完善1. 汉朝:汉朝的政治中枢机构是定祚的君主和皇室共同统计的商朝政权,明确了中央与各州政府地位关系,实行地方自治,克制和控制内部的势力,由官吏各司其职。

2. 魏晋:魏晋时期的政治结构形成了“宰相为首,一部九卿,外支三省”的政服体系,建立形式化的官吏职位,遵从中央君主主动派任官吏,夯实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同时出台大量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3. 唐朝:唐朝改革后,更加完善和规范政治结构,实行“君臣成一体,三省六府动态调节”的权力分配制度,形成由“外交宗府-中央政服-地方自治”三个层次组成的中央政权体制。

II. 行政管理机构建立1. 汉朝:汉朝开创了唐朝以后官制的基础,实行地方自治,设置“宰相、尚书、内外两府”等政务机构,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择优任用官置,使中央及地方结构更加完善。

2. 魏晋:社会秩序相对稳定,魏晋时期逐渐形成由领导机构、文书机构、政务机构、官吏具体实施的行政管理结构,设置特定的各类机构,以达到社会政治管理的需要。

3. 唐朝:唐朝完善了建制,分设各种行政机构,如社稷司、尚书司、治安司等,其政治秩序可称得上完备。

III. 全国通用的宪法制定1. 汉朝:汉朝时期为了维持和扩展统治领域,实行了以皇朝家族财产为基石的封建制度,并逐渐形成全国通用的宪法体系,使国家实行统一的规章制度。

2. 魏晋:魏晋时期形成了以臣置君制为主的宪法制度,实行“某某诏令”、“某某律”等文书令,开创了立法历史。

3. 唐朝:唐朝开启了大一统的历史时期,制定科举制度,审定《唐律》、《唐刑律》,建立对社会的绝对控制,使宪法颁布的普遍性更加强烈。

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Word版含解析

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Word版含解析

第 7 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学习目标1.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

2.搜集“中外朝”“三省六部制”等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

3.结合赋税制度的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学习过程知识点1·选官制度1.察举制(1)创立:汉代。

(2)特点: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

2.九品中正制(1)创立:曹魏。

(2)特点:初创时家世和并重;西晋时主要看重(3)作用: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3.科举制(1)创立: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制度中的考试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2)发展:唐代科举最重要的科目是,考试方式为命题写作诗、赋。

(3)特点:自由报名,通过差额录取。

(4)影响: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

知识点2·中枢政务机构1.汉武帝时期:中外朝制度(1)形成以尚书为主的决策机构,具体事务分由六曹职掌。

(2)逐渐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即“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尚书台改称,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

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1)概况{①形成: 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②发展: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2)职能: 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

(3)影响{①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有利于加强皇权。

②提高了 ,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③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知识点3·赋税制度1. 汉代:赋税有不同种类,田租较轻,人口税和更赋很重。

2. 魏晋:实行租调制,按 征收粮食和绢帛。

3.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颁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

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➊教学目标一、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二、搜集“中外朝”“三省六部制”等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三、结合赋税制度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➋教学过程设计一、选官制度1、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一职,对当地人物的出身门第和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成为受官依据。

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注:寒门和世族都属于地主阶级2、隋唐·科举制(1)特点:自由报考,通过考试差额录取(2)发展历程①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②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考儒家经典、时务策、诗歌)③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④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⑤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3)影响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②提高了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标志着官僚体系的成熟③具有一定公平性,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形成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二、中央行政/官制1、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开始形成2、隋唐·三省六部制(1)内容皇帝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政事堂(三省长官商议之所)吏部(官吏任免升降调动)户部(国家财政)礼部(教育祭祀)兵部(军事)工部(营造工程)刑部(司法)补充知识①三省长官共同行使相权②始创于隋朝③流程:中书省草拟→皇帝画敕→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六部→二十四司④秦汉的九卿演变为九寺、五监,并受制于六部(2)特点①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②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是中国官制史上重大变革,此后历代基本沿袭此制三、地方行政1、隋朝:隋文帝将东汉的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隋炀帝又改为郡县两级2、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1)道起初为监察机构,后逐渐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秦至唐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秦至唐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秦至唐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从秦到唐,中枢权力机构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这个过程中,政务机构的职能和形式不断调整和改变,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

在秦朝,中央政务机构主要由尚书、御史和丞相组成。

其中,丞相是最高行政官员,负责管理文书、制定政令等;御史则负责监察官员和百姓的言行举止,维护政府的权威;而尚书尚书的出现则是秦朝的创新,它们负责管理文书、制定政令等。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政务机构,并有所发展。

汉朝的中央政务机构主要由丞相、御史大夫、尚书等组成。

丞相仍然是最高决策者,负责处理国家大事;御史大夫则负责监察官员和百姓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尚书在汉朝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负责管理文书和制定政策。

此外,汉朝还设立了六部,分别是吏、礼、户、兵、刑和工,它们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有利于政府的运转和管理。

隋朝时,中央政务机构的职能和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隋朝设立了尚书省和门下省,成为中央政务机构的核心。

尚书省负责管理文书、制定政策,门下省则负责处理重要事务和拟定政令。

此外,隋朝还设立了六尚书,分别负责吏、礼、户、兵、刑和工的管理。

这种设立六尚书的制度在后来的唐朝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唐朝时,中央政务机构的制度进一步完善。

唐朝的中央政务机构主要由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组成。

尚书省负责管理文书和制定政策,中书省负责处理重要事务和拟定政令,门下省则负责辅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

此外,唐朝还设立了六部,分别是吏、礼、户、兵、刑和工,它们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有利于政府的运转和管理。

总的来说,从秦到唐,中枢政务机构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调整。

从最初的尚书、御史和丞相,到后来的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以及六部,政务机构的职能和形式逐渐完善。

这一制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中央政府的决策和管理,也为后来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秦至清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

中国古代秦至清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

中国古代秦至清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
中国古代秦至清的中央中枢机构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下面是其中的一些变化:
1. 秦代:秦代实行郡县制,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官员,地方设立郡守、县令等官员,管理国家政务。

2. 汉代: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等官员组成中朝,由九卿、郡守等官员组成外朝,共同参与决策和管理国家政务。

3.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设立尚书台、门下省等机构,管理国家政务。

4. 唐代:唐代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等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等职能。

5. 宋代:宋代设立三司、御史台等机构,管理财政、监察等事务。

6. 元代:元代设立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管理政务、军事等事务。

7. 明代:明代设立内阁、六部等机构,管理政务、军事、财政等事务。

8. 清代:清代设立军机处、总理衙门等机构,管理政务、外交等事务。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秦至清的中央中枢机构经历了从丞
相制到三公九卿制,再到中书省、内阁等制度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中央政权体系。

第4课 中枢机构的演变 7.6

第4课  中枢机构的演变  7.6
—— 唐太宗自评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 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 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 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 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 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政体》引唐太宗语
三省制的瓦解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号‘中书门 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 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行政系统
吏部
吏部、司封
司勋、考功
户部、度支 金部、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兵部、职方 驾部、库部
刑部、都官 比部、司门 工部、屯田 虞部、水部
唐 初 文 官 俑
钱穆:我们只论汉唐两代官名之改 革,便见中国政治史上政治意识之绝 大进步。……无论从体制讲,从观念 讲,都大大进步了。
为防中书门下互相推诿现象,唐初 使中书门下联合议政,这就是政事堂。参 加政事堂议政的最初是三省长官,后又对 一些资历浅的受皇帝信任的官员,以“参 知政务”、“参议得失”、“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等名义出现。魏征就是以秘书监 参与朝政,成为真宰相。
• 汉宰相首长制,唐宰相委员制。
政治制度及其变迁
唐“中书省之印”
宰相开府施政辅政制
长史、司直由皇帝直接任命。 设黄阁(类似于办公厅)和15曹(或13曹)以分管各 项政务,属官多时达360余人。丞相总领百官、主持朝 政、召集朝议、决定军国大事、封驳诏书、任免和选用 官吏、对上谏诤、对下诛罚,凡军国要政皆有参与权。 皇帝诏书由内廷机构转送到相府,在享受到诏书后, 应该核对诏书是否符合法律和制度,符合者,宰相签署 后交由相关部门执行;如果认为不符合,则可以封驳。 平时以奏章汇报政务,定期朝见(五日一朝)皇帝时直 接请示。 历史上,开府施政的宰相善终者不多,从出现到被实 际剥夺权力,也不过百余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至唐的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
一、秦朝
1、秦制度:秦朝建立后,汉制度渐次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秦制度,
主要分为国色法制和财政制度。

2、最高行政机关:国色部,六卿,十二郎,七卿。

3、行政体制:以王都镐京为中心,统治全国,采用郡县二级行政制度,以县为最小行政单位,称为县令。

4、司法体制:以县令和县太守及吏部为主体,分别设有地方审司库,
做统对案件作判决审理。

5、税收制度:以户籍税为主,地方贡税和特产税(沉余)等为辅。

二、汉朝
1、司法机构的变化:随着中央政府的加强,中央司法机构出现,以宗
室司法机构及地县司法机构为主。

2、行政机构的变化:汉武帝上台后,将县的行政职权转移到各郡华特,
以驻守郡守的宗室或诸将为郡元帅,实施郡守驻守制度,进一步加强
了中央权力;东汉开始恢复郡县两级行政系统,在司法、税收等管理
上独立上下两级,从行政上将中央管理中地方问题分开,实行中央专
政制度。

3、财政机构的变化:以汉朝建立为首,新设财政部,统司财库分布全国,收存财物,执行政府财务管理,实行以财政为中心的财政管理体制。

三、唐朝
1、司法机构的变化:唐朝初年采用秦朝的司法体制,但是随着官府政
府功能的不断完善,开始演变出以刑部、户部、司直、军机处为中心
的中央司法机构。

2、行政机构的变化:割据形成总督州、总管省、地方封地三级制度,
总督州由五个总管省组成,每个总管省有多个参照封地,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由半封地、议众小疆、县等一系列行政机构。

同时,它还将地
方官府分类管理,形成了以总督、判官、地官、州官等行政管理体制。

3、财政机构的变化:唐朝建立后,将原有的财政体制和财政机构进行
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是实行以财库为中心的财政管理体系。

其次、
政府采用新的货币制度作为货币,增加了有关税收的收费,并且实行
集税制度。

此外,又将垡役和土地税制度纳入财政体系,以确保政府有足够的财政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