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_石中英

合集下载

缄默知识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缄默知识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内容 自 发产生冲突所致 。所以, 对缄默知识 的无
视或无知 , 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 另一方面 , 它又
的某种知识 。 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识的话 , 那么我们就可 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 知识。 【l 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脸 , ” 】“ 2 可以在成 千上万张脸中辨认 出这张脸 , 是通常我们却说 但
是人们固有的一种理解力 。从概念关 系上看 , 缄 默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而言的, 两者共 同构成 了人类知识 的总体 。正如英 国学者 波兰尼 指出 的:人类有两种知识 。 常所说 的知识是用书面 “ 通 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 的 , 这只是知识的

识 ,又有学生的缄默知识 ; 有关于具体 内容的缄
上面的分析 , 以为我们寻找到学生难以形 可 成全面、创新的教育观念的某些原 因,不难发现
批判性 ,是人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知觉获得 的,
收稿 日期 :0 8—0 20 7—1 0 基金项 目 :0 6年安徽 省青年 教师科研 资助计划项 目“ 20 隐性知识与语文 教学” 2 0 jw 9 ) (0 6q 0 7 作者简 介 : 祝辉 (9 5一 ) 男 , 1 7 , 安徽淮 北人 , 淮北煤炭 师范学院信息学 院讲师 。
经验、 显性知 识和缄 默 知识 、理性认识 与缄 默知 识
“ 某种 意义 上说 ,一个 教 师越 能 意识 到 自 从 己的缄 默知 识对 教学 的制 约 的存 在 , 他就 越 能理
能够真正地有机统一起来 , 把学 习的外在动力转化
成 学 习的 内在动 力 , 现 “ 实 要我 学 ” 我要学 ” 向“ 的飞
淮北煤 炭师范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哲学

缄默知识与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缄默知识与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缄默知识与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摘要]缄默知识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的缄默性,教师要全力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强化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丰富和发展教师缄默知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文章从缄默知识的概念、特征及性质入手,阐述了缄默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于缄默知识的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以便为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缄默知识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作者简介]高桂敏(1973- ),女,蒙古族,吉林前郭人,松原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

(吉林松原 138005)[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43-02在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教师和学生都具备不同层次的缄默知识,而师生的缄默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认识和理解学生的缄默知识,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技艺,认识和理解自身的缄默知识则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能力、促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目标。

一、缄默知识的概念、特征及性质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也称为“隐性知识”,是指人们不能清楚地反思和表述的知识,即不能通过言语、文字或符号的方式所表达出来的知识。

但这种知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克莱蒙特(clement,j.)将缄默知识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无意识知识”(unconscious knowledge)和“能够意识到但不能通过言语表达的知识”(conscious but non-verbal knowledge)①。

缄默知识具有非逻辑性、非公共性及非批判性等三种特征。

因为缄默知识是无意识的知识,所以无法用言语、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即具有非逻辑性。

缄默知识的非公共性是指缄默知识无法用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因为拥有缄默知识的人本身也无法清楚地表述知识,所以不能用正规的形式进行传递。

缄默知识

缄默知识



一、缄默知识概论 二、缄默知识的特点 三、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 四、缄默知识的类型 五、缄默知识与教学的关系 六、在教学改革中如何面对缄默知识 七、教师成长的关键—由缄默知识向实践知识 的转化
一、缄默知识概论

1、兰尼Mickael.Polanyi(1958):
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是当代知识论研究的重要 内容,一般认为它是由英国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于 1958年最早正式提出来的。他被称为缄默知识之父。他认 为:缄默知识就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存在于某个特定环 境下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 部分,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以缄默知识为基础,才能意识 到自己的理智力量。他基于“我们知道的东西比我们能够告 诉他人的东西要多”这一认识论命题,即人类通过认识活动 所获得知识包括了他们通过言语、文字或者符号的方式表达 出来的知识,但是却不止于这些知识。在这些知识之外,还 存在着其它类型的知识,这种其它类型的知识就是缄默知识。 缄默知识是人类所有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为人 们的认识活动提供最终的解释性框架和知识信念。

教学过程中对缄默知识的无知及由此导致的缄 默知识的自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教 学难点问题的解决,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的有 效性。
当显性的课程知识与缄默知识发生冲突时,学 生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是缄默 知识,而不是显性的课程知识。

六、在教学改革中如何面对缄默知识



1、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生活中大量缄默知识的存 在,必须改变自己只是一个显性知识传递者的观念 以及学生只是一个无知的人或不成熟的认识主体的 观念。 2、认识和理解教学生活中缄默知识关键的一步就 是要使它们显性化,从而才能够对它们加以检讨、 修正或应用。 3、要重新审视实践教学的价值。 4、从教学工作的各个实际环节来说,特别是从备 课和教学评价环节来说,都应该考虑到相应的缄默 知识。

基于缄默知识的专科病理教学改革策略

基于缄默知识的专科病理教学改革策略

3 2 教 学 活动 中使 缄默 知 识 “ . 显性 化 ” 认识 到缄 默知 识 的存在 , 要在 教学 话 动 中使 它们 显性 化 , 就 加以
修 正 或应 用 。 服 “ 堂 灌 ” 采 用P L、 P 等 教 学 方 法 , 将 启 克 满 , B C C 并 发式 教学 巧妙地 融入其 中, 教学过 程变成 师生双 方和 同学之 间真诚 使 的的对 话过程 。 方不 固守 教材知识 , 力发掘 自己对教材知识 或所提 双 努 出问题 的理解 , 每个人的缄 默的认识立 场 、 使 观点或 模式伴随他具 体的 见解 “ 现” 显 出来 , 既可以为 自己也可 以为他人所认识 和理解 , 在此基 并 础上进 行修 正 、 利用 , 使学 生学会学 习 , 取终 身学 习的能力 。 获 缄 默知识具有 情境性 , 当出现相 同或 相似 问题情 景时 , 个体 的缄默 知识就被 自动激活 , 问题 解决过程 中 自 、 并在 然 悄然地 发挥作用。 在病理 学教学 中, 重视创设 I境 , 动学生的主动性 , 青 调 从病例 入手 , 渐深入 , 逐 使
合能力得 到提高 的教 学改革 , 旧依附于 教学大纲 、 但仍 教材显性知 识的
传授 。 与显 陛知识相 比, 默知识 的获得总是 与特殊的 问题 或任务情 景 缄 联系在一 起 , 是对某种特 殊问题 或任务情景 的一种直觉 综合或把 握 , 它 不能通过语 言 、 文字或其 他符号进行 明确的 逻辑论证 与说 明, 不能 以显 性 的常规组织 形式加 以传递 , 因此 , 缄默 知识能够 在以往 的生活和学 习 经历中获得 , 也能在现实的学 习中形成 , 承认与否 , 无论 都会带入病理 教
对 于病理教师而 言 , 中过 去 已存在 的缄默¥t 既可以是 病理教学 头脑 -R, u

教育哲学石中英第四章

教育哲学石中英第四章

第四章知识与课程第一节知识与人生1.对知识的理解、选择、组织和控制,就成为课程和教育生活得以可能的重要前提。

(填空)2.什么是知识?从日常用法来看:第一,“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知识”的获得和应用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第二,“知识”不是个体一种内隐的心理要素,而是一种可以在公共领域加以传播的社会要素;第三,“知识”是个褒义词,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寡,相当程度上代表着人们对一些事物了解程度的深浅或实践能力的大小;第四,“知识”是后天习得的,而非是先天遗传的。

只有那些善于学习的人,才能掌握某方面的知识。

3。

《辞海》中给“知识”一词下的定义是:“①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

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4.郎特里在其编著的《英汉双解教育辞典》中将“知识”定义为“个人通过生活经验与教育获得的信息与认识的总体。

5。

不同视野知识的概念(关于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各种人物)柏拉图将“知识”和“意见”相区分,认为“知识”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果,是人们对于事物“本质”的反映和表述,不同于人类感性认识所产生的“意见"。

笛卡儿作为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在“知识”概念问题上和柏拉图一样对感觉经验的可靠性持怀疑主义的态度.在笛卡儿看来,由感官获得的知识是混乱的,是人与动物共同具有的;只有由思想获得的知识才是清晰可靠的,是人类所独有的。

笛卡儿之后,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以及康德等也都强调知识构成中的逻辑成分及知识形成中的理性作用。

与上述理性主义的知识概念并肩而立的就是经验主义的知识概念。

经验主义的知识概念反对任何先验的观点和范畴,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都是对外部世界各种联系的反映.这种观点在培根和洛克那里得到了最集中的阐述。

为了获得这种新的、更加可靠的知识,培根吁请人们抛弃长期以来控制思想的四种“假像”——“部落假像"、“洞穴假像”、“市场假像”与“剧场假像”。

缄默知识:教师教育的独特视角

缄默知识:教师教育的独特视角

基 金项 目:毕 节学 院 2 0 0 8年 度科 学研 究项 目 “ 默知识 视野 下 的教师 职前教 育 ” 缄 .项 目编号 :2 0 1 1 0 803 作 者简 介 :周 志红 (9 7 ) 17 一 ,女 ,湖南攸 县人 ,毕 节学 院中文 系讲师 ,教 育学 硕士 。研究 方向 :语文 教学论 。
二 、缄 默 知 识 与 教 师 教 育
“ 教师教 育是对 教 师培养 和培训 的统 称 ,就是 在终 身教 育思 想 指导 下 ,按 照 教师 专业 发展 的不 同
阶段 ,对教 师实施 职前 培养 、 职培 训和 在职研 修 等连续 的 、 入 可发 展 的 、 体化 的教 育过 程 。” 一 般 而 一 圆 言 , 师教育 涉及两个 相 互 区别 的教 学情 境 : 个 是在 大学 校 园里教 育理 论知 识 的教学 , 教 一 口耳相传 是 主

回事 ,但 一直 没 有 引起 注 意 ,或 者是 说 没 有 引起 充 分 的注 意 。就 研究 相 对较 多 的 教 育 学界 来 说 ,
研 究成 果相 对集 中 、较 成体 系的要 数北 京 师范 大 学 的石 中英 教授 ,他发 表 了一 系列关 于缄 默知 识与 教 学改革 的文 章 ,并 在其博 士论 文 的基 础上 出版 了与缄 默 知识相关 的专著 。

1 2- 0
非 常 巨大 和深刻 的 , 以说在 最基 本 的意义 上 不 知不 觉地 塑造 着教 师 的教 育 和教学 行 为。例如 , 可 如果 在 教 育教 学方 面 , 一个 教师 缄 默地认 为 “ 教育 就 是 教学 , 教 学就 是传 递 和 掌握 知识 的过程 ” 那 么他 就 会 而 , 将 自己整个 的工 作重 点放 在 帮助促 进 学生 对 已有 教 材知 识 的掌 握 上 , 放在 对 已有 知识 和 教材 知识 的分 析、 阐释 以及 学 生掌握 这 种知 识状 况 的检验 上 。他 备 课 、 上课 和 辅 导都 是 围绕 着这 个 任务 展开 , 的讲 他 解、 演示 、 问 、 堂 管理 等都 非常 “ 提 课 自然地 ” 到这 种观 念 的支 配 。因此 , 以说 , 有 的教学 , 受 可 所 不论 其 学 年 阶段 和教授 科 目 , 在很 大 程度 上受 着教 师缄 默 教育 知识 的制 约 。 都

论缄默知识对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意义

论缄默知识对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意义
播 ,使 得 显 性 知 识 在 大 众 间交 流 、共 享 ,如 我 们 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
f pr R..t. ( 9 1 .o iv Feiit , ent t i J i 5 S o, Jee 19 ) C g t e l bly o s n i x i mei s vm
a y e tx : Ra d m a c s srcinfr d a c dk o e g ndh p re t n o c e si tu t v n e n wld e n o oa a q iio i i -sr cu d o is c ust n n l tu tr d man .Ed c o l c n lg . i l e u mina Te h oo y
知 识 是 相 对 的 。在 与显 性 知 识 的 对 比 中 可 以 清 楚 地 了
解 缄 默 知 识 的特 征 。第 一 ,缄 默 知 识 具 有 非 逻 辑 性 。 缄 默 知 识 的 存 在 方 式 与 显性 知 识 不 同 ,显 性 知 识 可 以 通 过 书 面 的 文 字 、 图表 等 方 式 展 现 出来 ,如 教 育 理 论 知 识 。 而缄 默 知 识 却 不 能 够 以 这 样 的方 式 呈 现 ,缄 默 知 识 是 不 能 通 过 语 言 、文 字 或 符 号 进 行 逻 辑 说 明 的 知 识 ;它 的 存 在 有 一 种 “ 可 意 会 不 可 言 传 ” 的 意 蕴 。 只
学刊 , 19 ( ). 9 9, 5
[ 】G o ,T&Bo h , ( 9 )C ne oay d ct n l sc ooy 2 od . rp y 1 5 otmp rrE u ai aP yhlg 9 o
( t t), L n ma u . 5h e. o g n p b

“缄默知识”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缄默知识”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意识 到 且 能 够 通 过 言语 表 达 的 知识 ” cn o s (o  ̄i u
缄 默知识 不 能通 过 语 言 、 字或 符 号进 行 逻 文 辑说 明。在这 个 意 义上 , 波兰 尼 又把 缄 默 知识 称 为“ 前语 言 的知 识 ” pe ebl nweg ) 非 (r —vra k o l e或 d 言 明知 识 ( atuaeko eg)把 显 性 知识 称 i ri l nwl e , n c t d 为“ 言 的知 识 ” vra k o eg) 言 明 的 知 语 (ebl nwl e 或 d
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这一命题。显性 知识 犹如 冰山一 角 , 大 量 的淹没 在水 面 之下 的 而
才是 缄默知 识 。它 支撑并 凸显着我们 能意识 到 的
显性知识。缄默知识不仅普遍 、 大量存在, 而且还 具有优先性。波兰尼指出, 缄默知识是非常重要
P l y, 8 1 96 在《 o n l 19—17 ) 人的研究》 书中首次 的一种知识类型 , a 一 它们事实上支配着整个认识活 明确提出“ 缄默知识 ”t ik o l g) ( c nwe e 的概念 , at d 并 动 , 人们获 得所有 显性 知识 的“ 是 向导” 主人 ” 和“ 。
同的两极 。
波兰尼甚 至还认 为 , 默 知 识 是我 们 人 类 和动 物 缄
缄默知 识 对认 知 与实 践 的影 响 是 非 常 复 杂

各个层次上都起着主导性的决定作用 。任何通过
语言和其他符号程序 的明确知识都依赖于缄默知
识的存 在和 支撑 。 相对 于显 性知 识 , 默知 识 具有 以下 几 个 特 缄
征:

缄 默知 识的 含义及 特征

缄默知识理论视野下的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

缄默知识理论视野下的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

波 兰 尼 在 《 的 研 究 》一 书 中 明 确 地 提 出 ,通 常 所 说 的 知 人 识 是用 书面 文 字 或 地 图 、数 学 公 式 来 表 述 的 ,这 只是 知 识
的 一种 形 式 ,即 显 性 知 识 ;还 有 一 种 知 识 是 不 能 系 统 地 表
述 的 ,例 如 ,我 们有 关 自 己行 为 的 某 种知 识 ,即 缄 默 知 识 。 波 兰尼 由此 提 出 了他 最 著名 的认 识论 命 题 :“ 我们 所认 识 的
它 对 实 践教 学具 有 双 重 作 用 。 为此 在 教 学 评 价 中 应重 视 对 学生 相 关 缄 默 知识 的评 价 和 实践 教 学 效 果的 评 价 ,
应 重 新 审视 实践 教 学的 价 值 , 重视 缄 默 教 育 ,实现 课 堂教 学与 实践教 学 亦 即显 性 与 缄 性 教 育 的 互补 与 衔 接 。
2 O世 纪 5 O年 代 末 英 国 物 理 化 学 家 和 思 想 家 波 兰 尼
( M. P l y)首 次 提 出 人 的 知识 分 为两 种 类 型 ,即 显 性 知 oa i n
识 ( x l i Kn w e g ) 和 缄 默 知 识 ( ai Kn w e g ) E pi t o ld e c T c o l e 。 t d
书 本 知识 就是 显 性 知识 。 与 显 性 知 识 相 反 ,缄 默 知 识 的 主
要 特 征是 : ()不 能通 过 语 言 、文 字 或符 号 进 行 逻 辑 表 达 , 1
它 往 往是 只可 意 会 不 可 言 传 。 ( )不 能 以 正 规 的 形 式 加 以 2
书 本 知 识 主 要 是 显 性 知 识 。缄 默 知 识 的 获 取 主 要 不 是

缄默知识与课堂教学改革路径初探

缄默知识与课堂教学改革路径初探

自 然知识学习等有关的缄默知识。”哒就提醒我们, 身上潜藏的缄默知识的基础上, l 着重分析这些缄默知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身上缄默着的关于教学理 l 识对授课各环节的影响, 合理利用那些对教学活动有
念、 教学活 动 、 教学 内容 、 教学方式等 的不 同认 知 , : 对 利的缄默知识 , 引导学生剔除那些对教学和学生学习
识会 在潜移默化 中对人们的行 为施加强烈的影响 , 支 基础 。 在显性知识 的各部分之间起着连接 、 滑的作 : 润 用, 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和运用 自 身掌握的 显性知识。 l 持或阻碍人 的行为选择。同时 , 人们对外 界信息 的接
与显性知识相比, 缄默知识有下列特征: 第一, I 不 收和消化也经常受到缄默知识 的干扰 , 人们身上存在
这些知识每一位课堂参与者尤其是授课教师必须予 l 不利的缄默知识,防止其对教学活动的干扰作用, 简 以充分重视, 缄默知识会给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带 J 化学生的学习难度 , 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来 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 三
在教学资源的甄别、 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方式 I 缄默知识本学意外的处理等方面, 缄默知识都在 自觉 I 和传播的特殊性, 虽然缄默知识理论也并没有为破除
与信仰 、 与习惯以及社会传统与 习俗 、 化气氛 : 品位 文 释性框架和 知识信 念 ; 所有 的显 性知识 都植根 于缄
与集体知识在人们头脑中的长期积淀。 l 默知 识 , 性知 识 的增 长 、 用 和理 解也 都依 赖 于 显 应 事实上, 显性知识在任何社会或者知识体系中都 l 缄默知 识 。 人们内心所潜藏 的缄 默知识是分散 的 、不清 晰 不是唯一和全部的知识,无论它们的作用多么重要 , ! 它们只能是整个知识体系的一个部分, 在显性知识之 I , 因而其指引下的特定环境下的发生的行为往往具 的 外、 , ST 还存在各种各样其他类型的知识 , 他们不但 I 有突然性 , 规律性缺失 , 易于与外界产生冲突。 当特定 填补着显性知识遗留的空隙, 甚至构成了显性知识的 I 的环境 、 氛围或压力 映射 到我们 的头脑中时 , 缄默知

知识转型教育改革

知识转型教育改革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一) 石中英 教育科学出版社该书从“知识”、“知识型”、“知识转型”等概念的界定讲起,考察了由古至今的知识类型和知识更迭,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了多视角的考察和研讨:通过对三次知识转型的分析,为研究人类知识的增长和教育思想的演化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现代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的批判分析,动摇着现代知识观中的绝对化和教育模式的公式化,对于知识创新与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缄默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本土知识”的讨论,使人们更多地去思考知识的多样性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的研讨,不仅是对“知识统一性”传统信念的挑战,更深化了当前有关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讨论,等等。

导言知识与教育第一章 知识型与知识转型第二章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知识转型第三章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的历史透视第四章 知识性质的转变与教育改革第五章 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教育改革第六章显性知识、缄默知识与教育改革第七章 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第八章 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后记知识概念的困惑和争议知识是什么?我有时会思考我们该向下一代传授什么知识,如何传授,但对于知识是什么这样的本源性问题甚至还没有认识它是个问题呢。

今天看了第一章的第一节,作者把“知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抛出来,才开始意识到原来“知识是什么”的问题是个多么复杂难解又意义深厚的问题!我还没有多少思考和认识,简单写下自己肤浅的想法和问题:知识和真理有区别吗?知识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在缓慢的发生着变化。

它应该是个包容万象的概念,如包含伦理知识,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生活知识等等。

那么,这其中什么样的才能提到知识的层面呢?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死的,那么写书的人是否要在书中经常提示读者他所写的东西或讲述的概念只是他个人的理解,告诉读者不可以此为真理,而要在生活中去寻找准则。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读书体会.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读书体会.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读书笔记实验小学吴英忠知识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体现为教育是知识筛选、传播、分配、积累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载体,离开了知识,教育就会成为无米之炊,各种各样的教育目标就无法达成。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知识性质的转变必然会动摇原有教育的知识基础,引发建立于其上的原有教育观念、制度和活动的危机,从而推动一定时期的教育改革。

石中英所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一书,从“知识”、“知识型”、“知识转型”等概念的界定出发, 考察了自古至今的知识类型和知识更迭, 将知识型分为“原始知识型”、“古代知识型”、“现代知识型”、“后现代知识型”四种,对三次知识转型和由此带来的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历史透视。

作者通过对现代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的批判分析,动摇着现代知识中的绝对化和教育模式的公式化,对于知识创新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外,本书对于“缄默知识”和“本土知识”的讨论, 引起我们更多地去思考知识的多样性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 对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相互差异与关联的讨论, 引起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人文精神的复归。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的相互作用,知识型也可以被看作是“知识的模型”或“知识范式”,它是一个时期所有知识生产、辩护、传播与应用的标准,是那个时期所有知识分子都共同分享的知识问题、范畴、性质、结构、方法、制度及信念的整体。

知识型具有规范性、共同性、历史性、先验性、文化性的基本特征。

知识转型,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型的转变,就是知识“范式”、知识“形态”或知识“政体”的转变或被颠覆,就是原有的知识型出现了危机。

知识转型推动着教育改革,构成教育改革的一个深刻动力和社会背景。

教育改革必须回答社会和个体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包含什么样的知识要求?必须重新反思什么样的知识才最具有教育价值?如何获得这些知识才有教育意义?教师和学生在这些知识的活动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有什么知识论方面的依据?应该根据新的知识要求发展什么样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学评价模式?知识转型对教育改革的影响除了对教育实践活动方面的直接影响外,还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影响间接影响教育实践活动,也通过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来进行。

缄默知识的教学影响及其转化策略

缄默知识的教学影响及其转化策略

缄默知识的教学影响及其转化策略作者:乔爱萍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10期摘要:缄默知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说的。

教师的缄默知识会影响其教材处理,影响其授课风格,影响其教学判断,影响学生缄默知识的重构。

在教学中,可以用巧用比喻、引导探究、重视表征、拓宽视野等方法,将师生的缄默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推动教学活动的深入展开。

关键词:缄默知识;教学影响;转化策略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4-0031-04一、缄默知识及其特点“缄默知识”的概念是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

”[1]之后他又在《缄默的维度》一书中提出“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说的”这一缄默知识理论的核心观点。

[2]这一观点告诉我们,人类知识除了显性知识,还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体。

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同显性知识相比较具有“非逻辑性”(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非公共性”(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说明)、“非批判性”(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等特征。

[3]在波兰尼之后,人们对缄默知识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不断补充、修正波兰尼的缄默知识论,提出就缄默知识的特征而言,除“非逻辑性”、“非公共性”、“非批判性”之外,还具有“情境性”(缄默知识是对特定问题或任务的直觉综合或把握)、“文化性”(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建立在显性的社会规则上,而且建立在缄默的社会规则上)和“层次性”(缄默知识不只是一种形态)等特征。

[4]总之,缄默知识是个人的、难以言传、难以形式化、难于交流和共享的知识,它基于经验、存于内心,对于拥有者来说是介于“知”与“不知”之间的一种知识。

缄默知识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缄默知识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1 对缄 默知 识理论 的研 究
们对 体验 性 目标 的 真 正 关 注 。体 验 性 目标 分 为 三 个层 次 :经 历 、
古往 今来 ,国内外 把 缄 默 知识 当作 专 门 的认 识 论 主 题 ,并 深 反应 、领悟 。举例 来 说 ,学 生参 加 某 个 活 动 ,必 然 会 获得 一 定 入 研究 的第一 人 是 英 籍匈 牙 利 著 名社 会 学 家 、物 理 化学 家 、哲 学 的感 受 ,这些感 受有 很 多 都 是说 不 清 道不 明 的 ,但 这 些感 受却 不 家 波 兰尼 ,他 在专 著 《 个 人知识 》 中 对 “ 缄 默 知 识 ” 这 一 概念 作 能忽 略 ,这是体 验 的第 一层 次— —经 历 ,即 能参 与 就会 有 的 体验 。 出 明确的论 述 :“ 人 类有 两种 知识 。一 种是 指通 过文 字或 地 图 、数 在 学生理 智或 情 感 中 ,有 一 部 分是 可 以通 过努 力 表 达 清楚 的 ,这
鼍 干
1 不 承

- 一 。 。 :一 一耄 :: : : 器: :
缄 默 知 识 理 论 在 语 文 阅读 教 学 中 的 体 现
沈 小 田
( 扬 州大 学文 学 院 江 苏 扬 州 2 2 5 0 0 0 )
作者简 介 :沈小 田 ( 1 9 9 4 .2一) ,女 ,汉族 ,江苏 淮安 人 ,研 究生 ,扬州 大学 文学 院学科 教学语 文专 业 ,研 究方 向 :语 文教 学 。
摘要 :缄 默知识 理论 由波兰尼首 次 明确提 出 ,他 认为缄 默 知识 与显性 知识共 同构 成人 类的 知识体 系,近 年来 教 育界 对缄 默 知识 的研 究逐
步深入 ,伴 随着新课 标 的实施 ,语 文 阅读教 学 改革对 缄默 知识 也更加 重视 。本文 主要 阐述 缄 默 知识 理论 以及 缄 默知 识在 语 文教 学尤 其在 阅读教 学 中的体现 。 ‘

知识转型教育改革

知识转型教育改革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一)石中英教育科学出版社该书从“知识”、“知识型”、“知识转型”等概念的界定讲起,考察了由古至今的知识类型和知识更迭,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了多视角的考察和研讨:通过对三次知识转型的分析,为研究人类知识的增长和教育思想的演化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现代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的批判分析,动摇着现代知识观中的绝对化和教育模式的公式化,对于知识创新与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缄默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本土知识”的讨论,使人们更多地去思考知识的多样性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的研讨,不仅是对“知识统一性”传统信念的挑战,更深化了当前有关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讨论,等等。

导言知识与教育第一章知识型与知识转型第二章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知识转型第三章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的历史透视第四章知识性质的转变与教育改革第五章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教育改革第六章显性知识、缄默知识与教育改革第七章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第八章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后记知识概念的困惑和争议知识是什么?我有时会思考我们该向下一代传授什么知识,如何传授,但对于知识是什么这样的本源性问题甚至还没有认识它是个问题呢。

今天看了第一章的第一节,作者把“知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抛出来,才开始意识到原来“知识是什么”的问题是个多么复杂难解又意义深厚的问题!我还没有多少思考和认识,简单写下自己肤浅的想法和问题:知识和真理有区别吗?知识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在缓慢的发生着变化。

它应该是个包容万象的概念,如包含伦理知识,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生活知识等等。

那么,这其中什么样的才能提到知识的层面呢?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死的,那么写书的人是否要在书中经常提示读者他所写的东西或讲述的概念只是他个人的理解,告诉读者不可以此为真理,而要在生活中去寻找准则。

如果是这样,知识似乎变成了个人的理解,那么个人的理解算得上是知识吗?知识是一种浓缩,是一种抽象概括的真理,不应该是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或个人主观意念的事物。

缄默知识特征及其在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缄默知识特征及其在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缄默 知识 ;中医教 育 ;教 育改革
中图 分 类 号 :G 2 40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6 62 0 )4 160 0 824 (0 90 —0 —5
英 国哲学 家迈克 尔 ・ 兰尼于 15 波 9 8年 提 出了 “ 默知识 ”理论 。这一 理论 的提 出 ,在 国际学术 界引 缄 起 了巨大反 响 ,也有人 将其 誉为继 笛卡尔 、康德 以后 认 识论发 展史上 的 “ 三 次哥 白尼 式革命 。 第 ”
、 . b122N O. 4 Aug. 0 2 09
缄默知识特征及其在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夏 登 杰
( 南京 中 医药大学 发展 与政策研 究 室 ,江苏 南京 204 106)
摘 要:英 国思 想 家迈克 尔 ・ 兰尼 明确提 出 “ 波 缄默知 识 ”这一 概念 ,他指 出缄 默知识是 存在
而且 往往甚 至不 能用词语 表达 。这样 的知识在 个人选 择 、适 应 、发 行一 般环境 中是 很重要 的 。 3 ”I “ 缄默 知识 ”这 一概念 引入我 国的时 间不长 ,但 很多 学者 已经对缄 默知 识进行 了介绍 和研究 。这一概
念 的译 法也有 多种 , 如北京 师范 大学石 中英教授 将之 称为缄 默知识 , 有 的学 者将 其译为 “ 还 默会 知识 ” “ 、 缄
可通过 学 习 、模 仿 、记忆 而 获得 ;也具 有客 观性 ,通常 以书籍 、光 盘等 为载体 ,易于 存储 和检索 。而缄默
知识则来 自波兰尼所说的语言前优势 , 是我们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予以清晰表达的知识。缄默 知识是一 种无形 的不确 定 的知识 ,一般 只能在行 动 中去觉 察 和意会 。

师范生缄默知识综述

师范生缄默知识综述

师范生缄默知识综述作者:陈杰来源:《新课程·教师》2015年第03期摘要:缄默知识是教师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却被忽视,缄默知识的外显化成为困境。

试图对新世纪以来关于师范生缄默知识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缄默知识;师范;研究成果一、缄默知识概述1.缄默知识的特征波兰尼通过与显性知识相比较分析,得出隐性知识具有以下特征: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

后来的研究者,如斯滕伯格、野中郁次郎等基本上都是对波兰尼所阐释的特征的延伸和深化。

我国学者石中英认为缄默知识不仅具有波兰尼所说的上述特征,还具有情境性、文化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庄锦英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缄默知识具有鲜明的双面性和相互转化性;廖青的观点是,教师的缄默知识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与于文华的观点相似;卢尚建总结教学中缄默知识的特点,源于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缄默知识具有“片段性”和“离散性”的特征,具有情境性。

2.缄默知识的分类绝大多数的学者,如石中英、李翠泉、廖青等认为,教师的缄默知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关教育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另一种是关于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缄默知识。

赵夫明将教师的缄默知识概括为三个方面:有关教育教学观念的缄默知识;有关教育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有关教育教学机智的缄默知识。

二、师范生缄默知识的困境石中英教授在论述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的关系时认为,在当前的师范教育中主要存在着缄默知识的两大困境,一是忽视的困境,二是显性化的困境。

刘坤认为除上述困境外还有内化的困境,即是师范生获得的显性知识很少内化成缄默知识,致使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分裂,理论和实践相分离。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除此之外还有缄默知识共享的困境。

三、师范生缄默知识的建构策略对于缄默知识忽视的困境,卢奔芳认为必须帮助师范生沟通和转化教育理论知识与缄默知识,在教育和学科教学中重视基本概念、命题、原理的讲授和分析,激活已有的缄默知识,引导他们对所学的教育理论与缄默知识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使他们在比较中显示和检验自己的缄默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 pxiv )
在这种背景下 , 本文旨在对缄默知识的理论进行概要介绍 , 并深入分析其对
于深化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实践意义 , 以期扩展教学实践的理论视野和知识基础 。

什么是缄默知识? 波兰尼指出 , “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
收稿日期 : 2000- 12- 15 作者简介 : 石中英 ( 1967- ) , 男 , 安徽省寿县人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 副教授 。 基金项目 : 国家 1999 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资助 的一种形式。 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 , 例如我们有 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 。 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 , 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 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 。 ”
[ 2 ] ( P12)
波兰尼举例说 , 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脸 , 可以在成千上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年第 3 期 (总第 165 期 )
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
石中英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系 , 北京 100875)
摘要: 20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西方英语国家日益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缄默知识理论。 概要介绍并阐明缄默知识作为一种知识类型的逻辑特征与认识功能 , 分析其与教学活动 的内在关联 , 并从缄默知识的角度对深化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 补充、 修 正和完善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 , 以期扩展当前教学实践的理论视野和知识基础 , 提高教 学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 波兰尼 ; 显性知识 ; 缄默知识 ;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2-0209( 2001) 03-0101-08
[ 3] ( P 17)
为此 , 波兰尼将显性的知识称
为 “ 批判的知识” ( cri tical know ledg e) , 而将缄默的知识称为 “非批判的知识 ” ( a-cri ti cal kno w ledg e )。 波兰尼认为 , 正是由于缄默知识的上述特征 , 它经常不为人们所注意。 但是 , 这并非说 明缄默知识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没有价值或其价值微不足道。 相反 , 波兰尼认为 , 缄默知识是 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 , 它们事实上支配着整个的认识活动 , 是人们获得所有显性知识的 “向导”。 他非常肯定地说 , “即使我们承认 , 宇宙的精确知识确实是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 我们甚至可以说 , 人们最杰出的思想行为在于产生这种知识 。 人类心灵最伟大的状态就是将 迄今为止未标明的区域纳入到它的控制之下。这种行为更新着既有的显性知识框架 , 因此 , 它 们不可能在既有的 (显性知识 ) 框架中进行。 …… 只有通过运用与老鼠在学习走迷宫过程中 102
所使用的同样的缄默力量 , 才有可能发现基本的新知识 。 ” [ 3 ] ( P18) 波兰尼结合科学家的科学 发现过程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 。 他首先指出 , 缄默知识在确定科学问题方面具有重要 作用。 与波普尔一样 , 波兰尼认为科学活动的起点是问题 , 只有当一个问题是真正的问题时 , 科学研究才能取得成功 。 但是 , 人们如何才能发现一个有新意的 、 真正的科学问题呢 ? 波兰 尼认为 , 只能通过缄默知识或缄默认识的途径来进行 , 因为真正有意义的科学问题是那些 “暗示” 着能够获得某种至今未能理解的实在关系的问题 , 这种问题的确定当然不可能获得充 分的逻辑说明 , 只能诉诸于非逻辑的缄默知识或缄默认识。 其次 , 波兰尼指出 , 在科学家们 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时 , 缄默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 。 一般而言 , 人们容易将科学过程想象为 一个严格的理性化过程 。 波兰尼通过对 “ 科学技巧 ” 的分析说明 , 这种想象是不正确的。 因 为 , 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 , 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技巧 (显性知识 ) 尽管是有用的 , 但却是很不 充分的 。 他想要做出科学的发现 , 就必须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形成许多连他自己也不清楚的 科学技巧 , 或者说 , 必须将那些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技巧如观察、 记录、 描述 、 资料分析等等 个性化 、 实践化 , 转变为他自己独特的知识 , 使之成为他自己科学实践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 。 这个过程是一种缄默的过程 , 这种结合进科学家具体科学行为中的技巧也是以一种缄默 知识的形式存在的 。 再次 , 波兰尼认为 , 在科学理论的证实过程 , 缄默知识也起着重要的作 用 。 由于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证实都不可能排斥所有的 “反常” 现象 , 因此 , 科学家们证实 一种科学理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什么样的反常现象暂时搁置起来以便中止一项科学研究的 过程。 而将什么样的反常现象加以搁置以及在什么时候中止某项科学工作 , 在很大程度上来 自于一种个人基于自己缄默知识基础上的判断 。 正是由于这样 , 所以人们在科学史上可以看 见许多科学家与重大科学发现失之交臂的现象 。 最后 , 如果要将某个科学陈述接受为 “客观 真理” , 也必须得到缄默知识的帮助。 因为 , 科学家和普通大众必须相信 , 这种科学陈述是对 “实在关系” 的某种揭示 , 是不搀杂科学家个人判断在内的纯粹知识 , 其所使用的语言也是清 楚明白的 , 等等 。 没有这些缄默的观念甚或信念 , 一个科学陈述就根本不可能被接受为真理 , 科学家也就不可能有机会在大众媒体中向社会宣布自己的 “发现”。 总之 , 在波兰尼看来 , 正 是借助于缄默知识的力量 , 科学家们才能不断做出科学发现 , 提出新的科学知识 。 在波兰尼之后 , 人们又对缄默知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 一方面充分证明了缄默 知识的大量存在及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另一方面也对波兰尼的有关理论进行了补充和修 正 。 第一 , 从性质上而言 , 缄默知识不仅具有上述波兰尼所说的 “非逻辑性 ”、 “非公共性 ”、 “ 非批判性” 等特征 , 而且还具有非常 “ 情景性”、 “文化性 ” 和 “层次性” 等特征 。 所谓缄默 知识的 “情景性” 是指 , 缄默知识的获得总是与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联系在一起的 , 是对某 种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的一种直觉综合或把握 。 因此 , 缄默知识作用的发挥也是与某种特殊 问题或任务情景的 “再现” 或 “类比 ” 分不开的。 所谓缄默知识的 “文化性 ” 是指缄默知识 比显性知识具有更强烈的文化特征 , 与一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享的概念、 符号 、 知识体系 分不开 , 或者说 , 处于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们往往分享了不同的缄默知识 “体系” , 既包括了 缄默的自然知识体系 , 也包括了缄默的社会和人文知识体系 。 因此 ,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 建立在一些显性的社会规则基础上 , 而且也建立在一些由社会文化传统所赋予的缄默的社会 规则基础上。 所谓缄默知识的 “层次性” 是指缄默知识也并非只有一种形态 , 根据其能够被 意识和表达的程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克莱蒙特 ( Jo hn Clement ) 在实验的基础上将缄默 103
知识划分为 “无意识的知识” ( unco nsci ous know ledg e)、 “能够意识到但不能通过言语表达的 知识” ( co nscious but non-v erbal kno wl edg e ) 以及 “能够意识到且能够通过言语表达的知 识” ( conscio us and v erbally descri bed kno wl edg e ) [ 4 ] ( PP227- 242)。 通过这种划分 , 克莱蒙特 认为 , 在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 “连续性 ” 或 “谱系” 现象 , 而不是截然不同 的两极 。 第二 , 从功能上而言 , 缄默知识对于认识与实践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 , 远不像波兰 尼所认为的那样简单和积极 。 斯腾伯格 ( Robert J. Sternberg ) 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 , 在显性 知识的获得方面 , 缄默知识既可以起到一种基础的 、 辅助的和向导的作用 , 也可能干扰和阻 碍与之不一致或相冲突的显性知识的获得 。 为了使缄默知识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 研究者们 一致主张有必要使缄默知识 “显性化 ”。 这样一来 , 如果缄默知识与认识或实践的目的一致 , 那么就可以得到利用和保存 ; 如果它与认识或实践的目的不一致 , 那么也可以得到限制和克 服。 第三 , 从类型上而言 , 人们发现不仅存在着波兰尼所强调的缄默的 “程序性知识” ( procedural know ledg e) , 像如何骑自行车 , 如何与人打招呼等 , 而且也存在着缄默的 “命题性知识” ( propo sitio nal know ledge ) , 像 “地球是一个坚硬和扁平的实体”、 “打雷是因为天公发怒了” 等 等 ; 不仅存在着一些具体的缄默知识 , 而且存在着缄默的 “ 认识模式 ” , 如缄默的分类模式与 推理模式等等 。 人们指出 , 这些缄默的认识模式比起缄默的具体知识来可能会对个体的认识 与实践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 因此 , 认识和理解个体的缄默知识不仅包括认识与理解他们与 某些特定的认识和实践任务相关的具体缄默知识 , 而且包括认识与理解他们与某些特定认识 和实践任务的完成相关的缄默认识模式。 毫无疑问 , 上述补充和修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缄 默知识理论 , 也促使了缄默知识的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 。
“缄默知识” ( taci t know ledg e ) 这个概念对于我国教育工作者来说可能还不是很熟悉 。 从 历史上看 , 尽管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了在 “书本知识” 或能够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之外 , 还存在着一种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知识。 但是 , 在 20世纪中叶之前的人类认识论史上 , 人们并未就这种知识做出严格的逻辑分析 , 甚至未能将这种知识接纳为真正意义上的 “ 知 识 ”。 1958年 , 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 ( M. Po lanyi , 1891- 1976) 在 《人的 研究》 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 “缄默知识” 的概念 , 并在其后来的一系列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 这种知识的逻辑性质 , 特别是深刻地论述了缄默知识对于科学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 价值 , 于 20 世纪 70年代后引起了英语国家各种管理人员以及一些心理学家 、 社会学家的积 极关注 。 其情形正如霍瓦斯 ( J. A. Ho rv at h) 所说的那样 , “人类所能认识的远远多于他们 所能告诉的。 个人的知识如此深深地植根于那些不能充分表达的经验之中。 过去的 30年来 , `缄默知识 ’ 一词已经成为这种知识— — 与产生它们的活动和努力紧密相联的知识— — 的代 表 。 缄默知识的研究已经扩展到社会科学的若干学科领域 , 它早期自然哲学的起源已经被扩 大了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