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翻译的校对过程
日语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
B. 具体形式 1. 拟声词、拟态词的翻译 2. 外来语的翻译 3. 人称代词的翻译 4. 指示词的翻译
5. 形式名词的翻译 6. 成语的翻译 7. 谚语的翻译 8. 习惯语的翻译
(二)句子层面
A. 抽象形式 1. 顺译 2. 倒译 3. 分译与合译
4. 意译 5. 加译 6. 简译 7. 变译
B. 具体形式
1. 使役句的翻译 2.被动句的翻译 3. 复杂长句的翻译 4. 敬语的翻译
3)具体性引伸
例:おい,きみ。きみをまじめな青年と信用し,金 錢を扱う重要な地位につけた。それなのに,それ を裹切り,気の遠くなるような額の使い込みを やった。
译文:喂!你!我相信你是一个正派的青年,把你安排 到管钱的重要岗位上,你却辜负了这些,用掉了令 人难以置信的巨额款项。
4.转换词语 5.正反表达
日语翻译(日译汉)
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总结
一. 翻译理论
(一)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一种深入阅读的过程,是一种学习的过与交往。
(三)翻译的标准
➢ ➢ ➢
➢ 化:即“化境”,不生硬牵强,保存原味。
(四)翻译的原则
1.对比原则 2.神似原则 3.汉化(或日化)原则
译文:但是,本性单纯的托尔斯泰并不满足这种生活, 内心向往着健康、纯洁的爱情。
2)抽象性引伸
例:今は林立した高层ビルが駅の周りを幾重にも取 り囲み,切符売り場の前の広場の辺りに,地下道 が張り巡らされて,冷たい変な臭いのする商店街 になっている。
译文: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把车站围了好几层。 售票处前面的广场附近布满了地下通道,已经成了 冷清且怪味四溢的商店街了。
(五)翻译的过程
1.充分准备 2.吃透表层 3.捕捉寓意 4.自由表达 5.修改校对
如何使用Word进行文字翻译和语言校对
如何使用Word进行文字翻译和语言校对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文字翻译和语言校对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商务文件、学术论文还是市场营销材料,确保翻译准确且无语言错误是至关重要的。
而Word作为一款常用的文档处理软件,具备丰富的文字处理功能,特别适合进行文字翻译和语言校对。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Word进行文字翻译和语言校对,以帮助读者提高翻译和校对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文字翻译文字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内容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中的内容。
在Word中,可以使用内置的翻译功能进行文字翻译。
具体操作如下:1. 打开Word软件并打开需要翻译的文档。
2. 在顶部工具栏中选择“审阅”选项卡,然后点击“翻译”按钮。
3. 在弹出的翻译窗口中,选择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并点击“翻译”按钮。
4. Word将自动将文档中的内容翻译为目标语言,并在右侧的窗口中显示翻译结果。
5. 可以逐段或逐句对照源文和译文,进行必要的语法和语义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Word的翻译功能依赖于网络连接,因此需要确保计算机联网状态良好。
此外,翻译工具仅作为辅助工具,可能存在一定的翻译误差,因此在进行正式文件的翻译时,仍需要借助专业翻译人员进行校对和修改。
二、语言校对语言校对是对已翻译的文档进行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的检查和修正。
Word提供了多项实用的功能,可帮助进行语言校对。
1. 拼写和语法检查:在撰写过程中,Word会自动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并标记出来。
可以通过右键点击错误单词或文本,选择正确的单词或语法建议进行替换。
2. 语言设置:确保文档中使用的语言与目标语言一致。
可以在“文件”选项中的“选项”菜单中选择“校对”选项卡,设置默认的校对语言。
3. 查找和替换功能:可以使用“查找和替换”功能快速找到文档中的特定词语或术语,并进行修改或替换。
4. 语言工具栏:Word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工具栏,包括词典、同义词库、短语翻译等功能,可辅助进行语言校对。
除了以上提到的功能,Word还支持第三方插件的使用,例如谷歌翻译插件、专业术语库插件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安装合适的插件,进一步提高翻译和校对的效率和准确性。
翻译专员的翻译流程
翻译专员的翻译流程一、翻译需求收集翻译专员的第一步是收集翻译任务的需求。
这包括确定所需翻译的语言对、翻译主题、特定行业术语和文档格式等。
翻译专员可以通过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会议、电子邮件或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客户沟通,以确保准确了解翻译需求。
二、翻译准备工作在开始翻译任务之前,翻译专员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这包括阅读相关背景资料、了解专业术语和行业特定文化的背景知识,以确保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准确传达文本的意思。
此外,翻译专员还会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CAT)来提高翻译的效率和一致性。
三、翻译过程翻译专员在进行翻译过程时,会严格按照源文本的意思和结构,将其准确传达到目标语言。
他们将参考语法规则、词汇选择、上下文等因素,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专员可能会遇到某些困难,例如多义词、行业术语或文化差异等,他们将通过重新阅读源文本、咨询相关专家或使用在线资源等方式解决翻译难题。
四、翻译校对和编辑完成翻译后,翻译专员通常会进行校对和编辑,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语义一致性和语法正确性。
这一过程是为了纠正可能存在的疏漏、错误或不符合规范的地方。
此外,专业的翻译专员还将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反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五、质量保证为了确保翻译质量,翻译专员会多次审查整个翻译文件,以确保没有遗漏和错误。
他们还会与客户进行反馈和沟通,以确认翻译是否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此外,翻译专员还可以考虑将翻译稿件交给第三方进行审核,以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
六、交付翻译成果物完成所有翻译和校对工作后,翻译专员将向客户交付最终的翻译成果物。
这可以是电子版文档、印刷品或其他形式的翻译文件。
在交付之前,翻译专员会对成果物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确保文件的格式、布局和质量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翻译专员,翻译流程涵盖了翻译需求的收集、准备工作、翻译过程、校对和编辑、质量保证以及最终的成果物交付。
通过遵循这一流程,翻译专员可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一致性和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翻译稿件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翻译稿件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导言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从而使得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可以相互交流和理解。
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和跨国合作中。
本文将介绍翻译稿件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翻译工作的要点。
翻译稿件的流程1. 理解稿件内容翻译的第一步是全面理解稿件的内容。
翻译人员应该仔细阅读稿件,确保他们对原文的意思有清晰的理解。
不仅要理解表面意思,还要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背景信息。
这有助于翻译人员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2. 分析目标读者在开始翻译之前,翻译人员需要确定目标读者。
不同的读者群体有不同的背景知识和语言水平,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将翻译风格、词汇选择和表达方式调整到最适合目标读者的水平。
3. 研究专业术语一些稿件可能包含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
翻译人员应该对这些术语进行详细研究,以确保他们正确地翻译和使用这些术语。
这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专业词典、文献和互联网资源来完成。
4. 翻译文本一旦翻译人员具备了稿件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术语,他们就可以开始翻译文本了。
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应该保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并尽量保持语言的流畅和自然。
他们还应该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5. 校对和修改当翻译人员完成翻译之后,他们需要进行校对和修改工作。
这包括检查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错误,以及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校对和修改可以由其他翻译人员或专业编辑进行,以确保最终的翻译稿质量。
6. 格式调整最后一步是将翻译稿件的格式调整到符合目标读者的要求。
这包括排版、字体、段落间距等方面的调整,以使翻译稿件看起来更专业和易读。
翻译稿件的注意事项1. 保护原文意图翻译人员应该尽可能地保护原文的意图和风格。
虽然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改,但是翻译人员应该力求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这有助于确保翻译稿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避免直译直译是指将原文中的词语和句子逐字逐句地翻译成目标语言。
翻译的流程
翻译的流程翻译的流程翻译是将文本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翻译也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在商业、学术还是文化领域,翻译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下面将介绍一下翻译的流程。
第一步:了解原文和目标文本翻译开始前,翻译人员首先要对原文和目标文本进行仔细阅读和理解。
他们需要确保自己对原文的意思和语法结构有正确的理解,然后才能开始翻译。
第二步:研究和收集相关资料在开始翻译之前,翻译人员通常会进行相关资料的研究和收集。
他们会查找相关词汇、表达方式和背景知识,以确保自己的翻译准确无误。
第三步:进行翻译一旦完成了前两个步骤,翻译人员就可以开始翻译了。
他们会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所收集的资料来进行翻译。
在翻译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时刻注意语法、上下文和语言风格的准确性。
第四步:校对和修改翻译完成后,翻译人员通常会将翻译的文本进行校对和修改。
他们会仔细检查翻译文本的语法、拼写和句子结构是否正确。
如果发现了错误,他们会及时进行修改。
第五步:审校和审核在校对和修改完成之后,翻译人员可能需要将翻译的文本交给审校人员进行审校和审核。
审校人员会仔细检查翻译文本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提出修改建议。
第六步:交付最后,翻译人员将完成的翻译文本交付给客户或上级。
他们可能需要将文本转化为电子格式,或将其打印出来交付。
以上就是一般翻译的流程。
当然,具体的翻译流程也会因不同的项目而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长篇小说或技术手册等大型项目,可能会涉及到多个翻译人员的合作,以确保翻译的一致性和质量。
总的来说,翻译是一个需要仔细和耐心的过程。
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语言和文化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扎实的翻译技巧。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翻译人员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做出贡献。
翻译校对
8. 在森林的中间有一个很深的湖。 (完全倒装) In the middle of the forest lies a deep lake.
9. 拥有不同背景的人们不仅参加了和平游行,而且向非裔美国 人表达了支持。(部分倒装) Not only did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took part in the peaceful march, but they showed support to African Americans. 10. 她父母死了,那女孩只好辍学。(with复合结构) With her parents dead, the girl has to drop out.
1. 结果是你照片拍的越多,这食物看起来就越美味。 It turned out that the more photo you took, the more delicious the food seemed to be. 2. 这张照片使我想起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以及美丽的家乡。 The picture reminds me of the carefree childhood as well as the beautiful hometown. 3. 在语言方面极有天赋的同学更可能通过这个考试。 The students who have a talent for language are more likely to get through the test.
8. 在采访一位知名主持人时,Mary很好地利用了以前的工作经 验。(状语从句省略)
When interviewing a famous host, Mary made good use of her pervious work experience.
5翻译的校对过程
二、如何校译?
1.核校词语搭配是否得当。 词语搭配有多种多样有主谓搭配、动宾搭配、修饰 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等 ,无论哪种搭配方式 , 都是约定欲成的,不得自由组合。而且词语搭配是 以译语为标准,不受原文的约束。如 :
Next morning I had an idea. It was nothing clearcut, merely speculative, but I considered it all the way to School. Then after assembly as soon as they were quiet, I waded in. 原译 :第二天早上,我有了个主意。只是推测,还 不明晰。不过在去学校的路上,我一直在考虑着, 随后,学生集合完毕。他们一静下来 ,我就精神饱 满地开始。 在上述这段话 中,英语短语 wade in是不及物动词, 意思是“精神饱满地开始”。但直截了当地按词典 的译义译成中文,就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联系 上下文,最后一句宜译为“我兴致勃勃地谈论我的 想法 。”
3.检查用词是否注意语义色彩。 词语有多种语义色 彩,如褒贬色彩、文体色彩等。 只有全面考虑词义,才能做到用词恰当。如: ①惊恐的敌人向我们渡般开火 原译 :The paralysed enemy fired at our boat. 用paralysed一词言过其实,改译为 The enemy opened fire in alarm at our boat. ②她丈夫的死使她感到很痛苦。 原译:Her husband’s death made her unhappy. Unhappy一 词分量太轻。用 wretched 或miserable 一词取换。
翻译与翻译过程
翻译与翻译过程翻译是一种将一种语言表达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表达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使得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变得更加容易。
然而,翻译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一种语言的单词和句子替换为另一种语言,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传达语言之间的文化和意义。
翻译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的步骤:理解原文、分析原文、实施翻译、校对和编辑以及输出翻译产物。
首先,理解原文非常重要。
翻译人员需要仔细阅读和分析原文,同时理解原文中的语法、上下文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
然后,翻译人员会分析原文并决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
这些策略可能包括直译、意译、文化调整等。
接下来,翻译人员会实施翻译工作。
他们会将原文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转换为目标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意义和准确性。
完成翻译之后,校对和编辑变得非常重要。
翻译人员会检查翻译结果是否准确和流畅,并做出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最后,翻译人员会输出翻译产物,这可以是书面翻译、口译或者其他形式。
翻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语言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信息的丢失或误解。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结构、词汇和表达方式,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在保持准确性和通顺性之间权衡。
同时,文化差异也是一个挑战。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导致某些信息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时发生变化。
此外,某些单词或短语可能没有直接的对应词汇,这就要求翻译人员采用合适的意译方法。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翻译人员需要具备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知识。
他们需要熟悉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词汇,并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此外,他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翻译技巧。
在今天的全球化世界中,翻译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翻译不仅仅是将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它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桥梁。
翻译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促进了国际合作和交流。
因此,翻译人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他们通过他们的工作,帮助人们实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促进了跨国交流和合作的发展。
中译日课程(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汉译日课程讲义一.翻译的标准和原则1.什么是翻译?2.翻译的标准3.翻译的原则4.翻译的过程理解、表达、校对三个阶段5.翻译者的素养1.什么是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辞海)“ある言語で表された文章を他の言語に置き換えて表すこと。
”(日本大辞林)“将一种语言(原文语言)组织成文的材料替换成等值的另一种语言(译文语言)的成文材料”(英国翻译家卡特福德)“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在保持其内容即意义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的过程。
”(前苏联学者巴尔胡达罗夫)“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接近、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
”(奈达,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1)翻译是把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事项或文章的内容改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
(2)翻译是一项艰巨的脑力劳动。
(3)翻译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它是沟通两个民族、两个国家之间语言障碍的桥梁。
翻译的标准▪信忠实原文,完整再现原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达译文通顺、流畅,无生搬硬套▪雅保持原作的风格和色彩•“信、达、雅”三者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
“信、达、雅”的核心是“信”。
•在忠实力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错译和滥译。
•在通顺方面,主要的毛病是译文语病多,文字臃肿累赘,表达含糊不清,词汇贫乏,等。
中译日的基本原则▪通盘考虑,把握原文意思▪抓住主干,弄清基本骨架▪译后检查,避免漏译误译4.翻译的过程理解、表达、校对三个阶段(1)理解阶段a 正确地分析句子结构,弄清词汇的含义。
b 理解逻辑关系或前后文背景。
c 弄清典故、术语、有关的专门知识。
(2)表达阶段①直译直译在翻译中是最基本的方法。
②意译(a)对那些固有的谚语、成语、惯用语,采用意译法。
(b)某些文章(尤其是文艺作品)的句子中,虽没有固有的谚语、成语、惯用语,而由普通词汇、词组或语言现象构成,但考虑到上下文的语言背景、风格、修辞等,也应在融会贯通后进行意译。
ai辅助中英文译文校对
ai辅助中英文译文校对
AI辅助中英文译文校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中英文翻译的校对工作。
通过使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AI可以自动检测翻译中的语法、拼写、标点等错误,并提供修正建议,以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在进行AI辅助中英文译文校对时,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翻译:首先将源语言文本翻译成目标语言文本。
2. 校对:利用AI技术对翻译后的文本进行自动校对,检测其中的错误。
3. 修正:根据AI提供的修正建议,人工对翻译中的错误进行修正。
4. 审核:人工审核修正后的文本,确保没有遗漏或误改。
AI辅助中英文译文校对具有以下优点:
1. 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AI技术可以帮助自动检测和修正翻译中的常见错误,从而降低人工审核的工作量,提高翻译的整体质量。
2. 提高翻译效率:通过自动化校对过程,可以快速发现和修正错误,缩短翻译周期。
3. 降低成本:AI辅助校对可以减少人工审核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降低整个翻译项目的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AI辅助中英文译文校对虽然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审核。
因为机器学习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复杂的语境和语言习惯,还需要人工进行判断和调整。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AI技术与人工审核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翻译的过程是什么
翻译的过程是什么翻译过程是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它需要翻译者将源语言的含义和表达方式转化为目标语言的对等含义和表达方式,以便目标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翻译文本。
下面是一个翻译的一般过程的简要描述:1. 理解源文:翻译的第一步是仔细阅读和理解源文。
翻译者需要确保对原始文本的含义、语法和上下文有准确的理解。
这可能需要进行多次阅读和研究,以确保准确理解源文的意图。
2. 确定目标读者:翻译者需要明确目标读者的背景和需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不同的读者可能对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理解和需求,因此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3. 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根据源文的特点和目标读者的需求,翻译者需要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这可能包括直译、意译、文化调整、添加解释或改变文体等。
翻译者需要权衡各种因素,以确保译文的准确和可读性。
4. 翻译文本:在翻译文本过程中,翻译者将源文的每个句子或短语转化为目标语言。
这涉及到选择等效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
翻译者需要注意保持原始文本的意义和风格,同时适应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表达方式。
5. 校对和审校:完成翻译后,翻译者需要进行校对和审校工作,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这可能包括检查语法错误、拼写错误、表达不清和与源文不一致的问题。
校对和审校可以通过自我校对或找其他人进行校对来完成。
6. 修订(如果需要):校对和审校之后,翻译者可能需要进行修订工作,以改进和完善译文。
这可能涉及修改译文中的问题、重新研究源文和目标文之间的表达差异或重新阅读相应的文献。
7. 文化适应:在进行跨文化翻译时,翻译者还需要注意文化适应。
这可能包括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信仰和价值观,并根据目标文化的要求对译文进行调整。
文化适应是确保翻译能够在目标文化中传达原始文本的含义和目的的重要环节。
总而言之,翻译过程需要翻译者通过深入理解源文、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转换为目标语言、校对和审校,并进行适当的修订和文化适应来实现源文和目标文之间的准确和有效的转化。
翻译稿件校对模板
翻译稿件校对模板一、介绍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在跨国交流、国际合作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差异、语法错误、遗漏或歧义等,这些问题都会对翻译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翻译稿件进行校对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助于提高译文的质量和准确性。
二、校对步骤1. 语法和拼写检查:首先,校对人员应仔细检查译文中的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这包括检查句子结构、主谓一致、动词时态和单复数形式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要注意检查专业术语的正确性和使用。
2. 表达准确性校对:在校对过程中,要关注译文的准确性。
校对人员应用原文对照译文,确保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比较原文和译文的差异,并消除歧义或不必要的添加。
同时,对译文进行流畅度和通顺性的检查,以确保读者可以顺畅理解。
3. 文化差异校对: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文化差异是一个常见的难题。
校对时,应关注文化背景的差异,确保译文的意思能够被目标读者理解和接受。
对于特定文化的习语、俚语等,校对人员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解释。
4. 格式校对:在校对过程中,还需要检查文档的格式。
包括段落分行、标点符号的使用、标题格式、字号等方面的要求。
确保整个文档的排版整洁美观,以提升阅读体验。
三、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1. 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使用语法检查工具和拼写检查工具可以帮助快速发现和纠正这些错误。
同时,对于包含专业术语的文本,可以进行专门的术语检索和验证。
2. 歧义或不准确的表达:对于存在歧义的翻译,校对人员应尽力查找原文含义并进行修正。
在不影响意思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细节或补充背景知识,以确保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与原文一致。
3. 文化背景差异:了解原文和目标文化的区别是解决文化差异问题的关键。
如果可能,与其他领域专家进行讨论和交流,以确保译文的准确传达的同时,尽量避免文化冲突或误解。
4. 格式要求和排版问题:校对人员应按照格式要求进行校对,并确保文档的排版整洁美观。
在多人协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专业的校对工具来保持一致的格式。
英汉翻译讲义-第五章PPT课件
03
翻译技巧
选词技巧
确定词义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确定每个 英文单词的准确含义,特别是
那些具有多重含义的单词。
选择合适的词汇
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最合适 的词汇进行翻译,确保译文准 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注意词义的褒贬色彩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英文单词的 褒贬色彩,确保译文的情感色 彩与原文一致。
考虑文化因素
在选词时需要考虑文化因素, 选择符合目标语言文化的词汇 ,避免产生文化冲突或误解。
翻译的过程
理解阶段
在翻译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原文 进行深入理解,包括语义、语境、
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理解。
表达阶段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者需要运 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将原文的意 义、情感和风格传达出来。
校对阶段
完成初步翻译后,译者需要进行校 对工作,检查译文中的错别字、语 法错误、表达不流畅等问题,并进 行修正。
英汉翻译讲义-第五章
目 录
• 第五章导言 • 翻译理论 • 翻译技巧 • 实践与案例分析 • 总结与思考
01
第五章导言
章节概述
01
介绍英汉翻译的基本原 则和技巧,包括直译、 意译、音译等。
02
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词 汇、语法、句法等方面 的差异。
03
分析英汉翻译中的常见 问题,如词义选择、句 子结构调整等。
下章预告
• 第六章:翻译中的修辞手法与风格处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翻译可以分为 多种类型,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 商务翻译等。
翻译的标准
01
02
03
忠实于原文
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 传达原文的意义、情感和 风格,不得随意改动或曲 解。
第五章 翻译的过程
4. As we got on board I saw the motorman and conductor coming out of the station wine-shop. (E. Hemingway: “A Farewell to Arms”, Ch. 38) 我们上车时,我看见司机和卖票员正从车站酒店里出来。 海明威在这里描写的是瑞士的登山小火车,但我们不要忘记作者是美国 作家,使用的是美国英语。译者把the motorman and conductor译成“司机和 卖票员”,无论从词义还是从语法上看,都有可商榷之处。先说词义, motorman是“司机”,这没有问题;而conductor作为“卖票员”讲,在美 国英语里也有,但那是指公共汽车卖票员;在美国,火车上的conductor应是 “列车长”。再从语法上看,motorman和conductor共用一个定冠词,说明 此处是一人兼二职:既是司机又是列车长,而小说译者将其译作“司机和卖 票员”,就变成了两个人,有违作者的原意。正确的译法应该是:我们上车 时,我看见司机兼列车长从车站的酒店里出来。
第五章 翻译的过程
Hale Waihona Puke 第五章 翻译的过程第一节 理解阶段 1. 理解概述 2. 理解阶段所遇问题及其注意事项 2.1 双语能力的局限 2.2 专业知识的局限 2.3 思维与文化差异 第二节 表达阶段 1. 表达概述 2. 表达阶段注意事项 2.1 重视上下文,避免孤立处理词句 2.2 从情景出发,摆托表层结构的束缚 第三节 审校阶段 1. 审校概述 2. 审校阶段步骤及注意事项 2.1 审校内容 2.2 审校方法 2.3 商务文本的审校 第四节 广义的翻译过程
3. “Turn off the fence,” he requested, “and I’ll slip him under the wires.” I flipped the switch. John sneaked the calf between the wires, and the little one scamped to its mother. (J. Donaldson: “to know what’s happening, just ask the neighbors”) “关上栅栏,”他要求说,“我把它从电网下放过去。” 我关上了栅栏。约翰把小牛从电网间递了进去,小家伙蹦蹦跳跳地朝妈妈 那儿跑了过去。 这个译文读上去倒也顺畅,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跟原文一对,问题就 来了:turn off the fence是“关栅栏(门)”的意思吗?那为什么不用close, 而用turn off呢?而且,下一段紧接着说flipped the switch,说明这里要关的是 “(电)开关”,而不是“门”。再看看词典的释义,turn off系指disconnect; stop the flow of;switch off(切断,关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 论:这里要关的是栅栏的电开关,因而这两段话可以译作:“关上栅栏的电开 关,”他说,“我把小牛从电线底下塞过去。”/我赶忙关上开关。约翰悄悄把 小牛从电线之间塞进去,小家伙蹦蹦跳跳地奔向妈妈。
校译和审议
校译和审议一、介绍校译和审议是翻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确保了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校译指的是对翻译稿进行校对和修改,以确保译文符合语法、专业术语准确等要求。
而审议则是对校译后的稿件进行审核和评审,确保翻译结果与原文一致且符合客户需求。
二、校译的过程和方法2.1 校对校对是校译的基础步骤,通过与原文对照,检查译文是否准确无误。
校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语法和拼写错误:检查译文中是否存在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确保译文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 专业术语的使用:核对译文中的专业术语是否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误的翻译或漏译。
- 句子结构:检查译文中的句子结构是否符合语法规范,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2.2 修改校对完毕后,根据校对结果对译文进行修改。
修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语言风格:根据原文的语言风格,对译文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原文的表达方式。
- 表达准确性:根据校对结果,修改译文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达,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 文化适应性: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
三、审议的重要性和方法3.1 保证翻译质量审议是翻译过程中保证翻译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审议,可以发现和纠正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2 审核与评审审议包括审核和评审两个方面。
审核是对翻译结果进行全面检查,核对译文与原文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评审则是对翻译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3 客户需求在审议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客户的需求和要求。
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反馈,确保翻译结果符合客户的期望和要求。
3.4 专业背景审议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背景,以确保对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进行评估和判断。
四、校译和审议的工具和技巧4.1 工具•电子校对工具:使用电子校对工具可以提高校对的效率和准确性,如Microsoft Word的“修订”功能。
校译和审议
校译和审议校译与审议:如何确保翻译质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翻译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这么简单,它还要求译者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以确保翻译质量。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校译和审议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校译和审议1. 校译校译是指对译文进行校验、校对、修正和润色等工作。
它包括语言校对、格式校对、质量控制和语境等校核,以确保译文准确无误、通顺易懂,符合目标文体和文化习俗。
2. 审议审议是指对译文的内容、文体、风格、逻辑、语言表达等进行综合评估和审核。
它涵盖行业规范、专业术语、文化译注、语言风格等方面,以确保译文与原文保持一致,并能传达原意。
二、为什么需要校译和审议1. 保证翻译质量校译和审议是确保翻译质量的关键。
翻译的误差和错误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比如误导读者、影响商业合作、甚至造成法律纠纷。
因此,通过校译和审议,可以降低翻译错误的概率,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
2. 增强翻译可读性翻译不仅需要准确无误,还需要具备可读性。
通过校译和审议,可以优化翻译的读者体验,使其通顺流畅、容易理解,并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
3. 提高翻译标准化校译和审议不仅可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与可读性,还可以提高翻译的标准化程度。
通过规范化的校对和审议过程,可以确保所有翻译符合同一标准和规范,提高翻译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如何进行校译和审议1. 确立校译和审议标准在进行校译和审议之前,需要确定标准和规范。
这包括业内通行的术语、领域专业性、文体风格、常用语法和标点用法等方面。
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可以减少模糊性和歧义,并促进翻译标准化和规范化。
2. 分配校译和审议任务根据翻译项目的复杂程度和翻译人员的专业能力,将校译和审议任务分配给相应的人员。
在分配任务时,需要确保译者和校对者具有相同的专业领域知识和文化背景,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进行校对和审议校对和审议应该在翻译完成后尽快进行。
translate的工作原理
translate的工作原理翻译是一项使人们之间能够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能够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化为另一种语言。
翻译的工作原理涉及多个步骤和技术,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该过程。
1. 文本分析:翻译的第一步是对源语言文本进行分析。
翻译师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文本的主题、含义和目的。
这一步骤还需要注意文本中可能存在的隐含信息和文化差异等,以便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2. 术语研究:为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翻译师需要进行术语研究。
这涉及查找和理解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并在翻译过程中正确地使用它们。
术语研究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和资源进行,例如专业词典、术语数据库以及与相关专家进行沟通等。
3. 文化转化:翻译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还涉及对文化差异的有效处理。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习俗和表达方式,翻译师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注意这些差异,并确保翻译结果在目标语言和文化中能够被接受和理解。
4. 结构重组: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翻译师可能需要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以确保在目标语言中一个思想或概念能够更清晰和准确地表达出来。
这可能包括更改句子的语序、替换词汇、增加或删除某些内容等。
5. 语法校对:语法校对是确保翻译中语法正确性的重要步骤。
翻译师需要仔细检查翻译的文本,并确保其在目标语言中符合语法规则。
这个过程还包括拼写检查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6. 校对与修订:完成翻译后,翻译师需要进行校对与修订。
这个步骤是为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校对与修订的过程中,翻译师可以进一步调整和改善翻译的表达方式,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或不一致的地方。
翻译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使用各种翻译工具和技术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例如,机器翻译技术可以使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初步翻译,然后由人工翻译师对其进行校对和修订。
术语库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也可以帮助翻译师更好地管理术语和加快翻译速度。
总体而言,翻译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翻译师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翻译概念
第一节翻译及其概念1.翻译翻译是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把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变为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过程或结果;或者可以说,把用一种语言材料构成的文本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出来。
方梦之——《译学词典》(2004)中“翻译”一词有五个义项:(1)翻译过程;(2)翻译行为;(3)翻译者;(4)译文或译语;(5)翻译工作(专业)。
综合以上观点认为,“翻译”既可以作为过程,也可以作为结果和职业,同时它还兼指口译和笔译。
然而,通常翻译领域的学者给翻译下定义时,指的是整个抽象的概念,即包括过程和结果,而不包括职业。
定义:约翰·卡特福德(Catford 1965)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等值替换)约翰逊博士(Dr. Samuel Johnson)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换成另一种语言,保持原文意思不变(保持)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翻译就是用接受语言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风格而言。
该定义体现了奈达的对等观。
奈达的归化理论主张关注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和审美习惯。
然而由于民族文化差异,语义和语体的对等很难实现。
(复制自然等值体)杜波斯(Dubois)翻译是把第一种语言(源语)语篇所表达的东西用第二种语言(目的语)重新表达出来,尽量保持语义与语体方面的等值。
(重新表达保持等值)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解释原文的语言符号该定义从符号学的角度界定翻译,然而对翻译的目标、标准等未做深入阐释。
(解释)图瑞(Toury)翻译是在目标语文化的框架内把原文用目标语呈现出来该定义提出了目标语文化,使翻译研究的范畴从语言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
(目标语文化)哈提姆和梅森(Basil Hatim & Ian Mason)翻译是一种在某社会语境中发生的交际过程。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
施莱尔马赫两种翻译方法翻译是连接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它在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施莱尔马赫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方法,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步骤。
本文将介绍施莱尔马赫两种常见的翻译方法,分别是直接翻译法和意译翻译法,并从一步步的思考逻辑角度进行详细描述。
直接翻译法:直接翻译法是一种忠实保持原文字面意思的翻译方法。
它的步骤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理解原文语句意思:在进行翻译之前,翻译者首先要全面理解原文句子或段落的语义和语法结构。
2. 逐词翻译:根据原文的语法结构和词语顺序,逐词逐句进行翻译,保持原文的句子结构和词汇使用。
3. 处理语法差异:对于可能存在的语法差异,如动词时态、名词复数等,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则进行相应的调整。
4. 调整语序:在词序上,可能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调整,保证翻译后的语句通顺、自然。
5. 校对和润色:完成初步翻译后,翻译者需要进行校对和润色工作,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意译翻译法:意译翻译法是一种将原文意思转化为目标语言意义的翻译方法。
它主要注重传递原文的精神和意义,而不仅仅是字面的翻译。
下面是意译翻译法的一般步骤:1. 理解原文意义:与直译法一样,意译翻译法的第一步同样是全面理解原文的语义和表达方式。
2. 分析语境:在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原文所处的语境环境,包括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等。
3. 捕捉核心信息:意译翻译法注重传递核心信息,翻译者需要从原文中把握主题思想和主要观点。
4. 选择合适表达方式: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5. 解决难题:在使用意译翻译法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如多义词的选择、文化隐喻的转换等,翻译者需要做出适当的判断和选择。
6. 进行润色和修饰:在完成初步翻译后,翻译者需要对译文进行润色和修饰,以确保翻译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施莱尔马赫作为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具有直接翻译法和意译翻译法两种主要形式。
英语翻译转写
英语翻译转写翻译与转写是跨语言交流与理解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种语言服务,英语翻译转写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政府机构、学术界、商业界等。
本文将探讨英语翻译转写的定义、流程和技巧,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英语翻译转写。
一、定义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意思准确地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它不仅要追求准确性,还要考虑句子结构、语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而转写是将一种语言的口语语音转换为书面形式的过程,主要用于记录、分析和研究语言的发音和发声规律。
二、流程英语翻译转写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任务分析:明确翻译转写的目的、对象和要求。
2. 资料收集:收集与任务相关的文本、语料和参考资料,包括背景资料和专业术语词典等。
3. 理解原文:仔细阅读原文,理解其中的语言和内容。
4. 翻译转写:将原文逐句进行翻译和转写,注意语言风格、语法、用词等方面的差异。
5. 校对修改:对翻译转写的文本进行校对和修改,确保语言准确、通顺。
6. 格式整理:根据需求将文本进行格式整理,使其符合预定要求。
7. 审核交付:将翻译转写的文本交付给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性和质量。
三、技巧1. 熟悉领域知识:不同领域有其专业术语和用语习惯,在翻译转写时需要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2. 注重语言风格: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惯用法,恰当地表达原文的语言风格,使其更符合目标读者的习惯和理解。
3. 注意上下文:在转写时,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确保翻译和转写的准确性。
遇到歧义或不确定的地方,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相关专家来解决。
4. 保持准确性:在翻译和转写过程中,要保持准确性和一致性,不可随意地改变原文的含义或添加个人观点。
5. 使用合适的工具:借助翻译和转写工具,如在线翻译平台、字幕处理软件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总结英语翻译转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专业性的工作,需要翻译人员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问这种拙劣的译文怎么去说服人家同意这是 好的文学呢?”有人就傅雷翻译的法国文学作品(如 《包法利夫人》等)与原作作过核对,发现有不少 地方有悖原文的精神实质,甚至有整段漏译的情 况。名家的译作尚且如此,其他无名之辈的译作 就可想而知了。译文质量低劣,其原因是多方面 的。译者水平低下,自不待言。没有严格把好译 文关,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实际上,任何译作, 如果有高水平的人把关(即校译),是可以做到日 臻完善的,至少可以消除显而易见 的翻译笑话。
如果说资料翻译质量低劣是由于时间仓促,把关不 严造成的话,那么出版的译作理当把好文字关。但 现实情况并非如此。1986年,瑞典皇家文学院诺贝 尔文学奖的18位评委之一马悦然(G. Malmqvist) 教 授曾应邀来华参加当代中国文学讨论会。他在会上 指出,中国文学作品之所以尚未被诺贝尔奖承认, 原因之一就是作品的翻译质量问题。他说,巴金的 《家》,中国虽然出了英译本,“可是那个英译本 简直是谋杀文学,甚至令人倒胃口。”沈从文的 《边城》,译文也很糟。
3.检查用词是否注意语义色彩。 词语有多种语义色 彩,如褒贬色彩、文体色彩等。 只有全面考虑词义,才能做到用词恰当。如: ①惊恐的敌人向我们渡般开火 原译 :The paralysed enemy fired at our boat. 用paralysed一词言过其实,改译为 The enemy opened fire in alarm at our boat. ②她丈夫的死使她感到很痛苦。 原译:Her husband‟s death made her unhappy. Unhappy一 词分量太轻。用 wretched 或miserable 一词取换。
二、如何校译?
1.核校词语搭配是否得当。 词语搭配有多种多样有主谓搭配、动宾搭配、修饰 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等 ,无论哪种搭配方式 , 都是约定欲成的,不得自由组合。而且词语搭配是 以译语为标准,不受原文的约束。如 :
பைடு நூலகம்
2.检查是否有翻译腔。 中西文语言有很大差异,汉语以意统形,词约义丰; 西文语言重形合,追求形式丰满。用汉族的意合语 言译西方的形合语言,必然要作结构上的调整,否 则就会出现翻译腔。 如: The true civilization is where every man gives to every other right that he claims for himself. (R. G. Ingeroll) 原译:真正的文明表现在每个人都给予别人为自己 要求的每一项权利的地方。 原译冗长拖沓,语言表达不符合经济性原则。 改译为:真正文明表现在这样的地方,即人人都把 自己要求有的每一项权利给予别的每一个人。
中国在大量引进 、介绍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成果的同时,也在向世界介绍自己的科技成果和优 秀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 秀译作,但也有粗制滥造之作,其间错解误译,语 焉不详之处俯拾即是。有些译文不仅没有传达原文 精神,甚至闹了不少翻译笑话。比如,在资料翻译 中,有人把“开胃健脾”的“开”译为“打 开”(open)”、“舒筋活血”的“舒”译为“软化 (soften)”,具有清火功能的“清火”译为“灭 火”(extinguish fire),“一次性餐巾纸”译为“曾经是 纸巾(once paper towel)”;“五讲四美”中的“四美” 译为“四个美人(four beauties)”,甚至地名也会译 错,如有人把“百花洲(南昌)”译为“几百朵花的洲 (hundreds of flowers islet)”。
北京艾迪尔广告公司作过调查,发现我国产 品的英文说明书没有错误的不到 50%。这里 所说的错误,尚不包括修辞及语言习惯上的 错误。真正能做到完全没有错误的不足 10%。 真可谓是用洋文出洋相!有的译文一字之差造 成重大经济损失。如有译者错将不锈钢译为 炭素钢,造成十八万元损失。某厂原打算与 香港合资建立水泥厂,由于译者错将“荧石 (fluorite)”译为“氟化物(fluoride)”,“页岩(shale)” 译为“花岗岩(granite)”,导致合资意向告吹。
当然,去除翻译腔并不是说凡是翻译都应该采用归 化的手段,即意译。实际上,在能确切地表达原作 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采用洋 化(即直译)手段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一方面,洋化 手段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 “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 断从国外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 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 日益丰富、完善、 精密。比如: 一石双鸟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掉鳄鱼眼泪 To shed crocodile tears 连锁反应 chain reaction
翻译必须经过三个过程:理解、表达和校译。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 ,表达是理解的结果,校 译是理解和表达 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原文内 容进一步核实以及对译文语言进一步推敲的 阶段。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一、 校译的必要性
一部优秀的译作,是译者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结 果。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 或者像果戈里所比喻的:译者自己像一块透明的玻 璃,透过它清晰地看到原作,但又注意不到玻璃的 存在。但由于中外语言和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译者无论是在理解方面,还是在表达方面,都会受 到原文的影响或约束,译文质量也难免会有这样或 那样的缺陷。正如前苏联语言学家巴尔胡达罗夫指 出的那样:“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 和不符合‘等值’翻译标准的地方,而且不是个别 现象。它们常有规律性。这是由于原文和译文两种 语言体系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造成的„„翻译理论 的规范性或规定性方面,正是着眼于消灭这类不符 合‘等值’翻译标准的地方,至少把它们减少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