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希曼观后感
《实验者》影评观后感
《实验者》影评观后感《实验者》影评观后感一、房间里的大象当米尔格拉姆教授从耶鲁大学灰蓝色的走廊尽头缓缓走近,直面镜头说起大屠杀时,一头大象突然出现在他身后不远处。
正在讲述的主人公没有做出任何回应,镜头也没有给予这头大象任何关注。
这头庞然大物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显然导演想用看似荒诞的画面告诉观众,这就是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于2006年出版过一本关注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的着作,书名就叫做《房间里的大象》。
作者用房间里的大象比喻“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
大屠杀就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
要说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想不明白远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和散发的恶臭是怎么回事,未免太不可信。
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只是因为没有人站出来说“房间里有大象”,大象也就不存在了。
大象再一次出现的场景与第一次十分类似,教授依然直面镜头,但他谈的不是大屠杀。
而是服从实验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
第二次出现的大象与第一次相互呼应,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关照。
集体性沉默不仅发生在大屠杀的时代,在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当中以及成果出来之后仍然阴魂不散。
二十世纪的人们不断地反思,批判,而这头大象如同梦魇一般时不时地从走廊镜头突然出现,考验所有人直面现实的勇气。
米尔格拉姆的老师所罗门?阿希在听说他这个实验之后放下咖啡杯慢条斯理地说:“你怎么不看看人性光明的一面呢?”在米尔格拉姆告诉他,这个实验换了地点换了施测方式换了被试人群结果依然如故之后,阿希沉默。
在学术评委会讨论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质疑这个实验的目的时,米尔格拉姆拿出不容置疑的数据,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
米尔格拉姆在学术界磕磕绊绊几十年,不管他愿不愿意,服从实验终究是他始终绕不过的话题,正因如此,房间里的大象也像一个巨大的幽灵一般跟了他几十年。
二、米尔格拉姆与所罗门?阿希米尔格拉姆在哈佛的第二年师从所罗门?阿希,这位导师对他确定未来研究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选观后感作文:汉娜阿伦特观后感(范文)
精选观后感作文:汉娜阿伦特观后感精选观后感作文:汉娜阿伦特观后感在学习中同学们经常会对写作文而烦恼不已,精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精选观后感.汉娜阿伦特观后感,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解决写作文难的问题。
看《汉娜阿伦特》是基于刚刚过去的一场举世瞩目的审判。
《汉娜阿伦特》讲的也是一场举世瞩目的审判,审判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艾希曼。
电影的开头就是一个夜黑的晚上,从一辆公共车上下来一个手提文件袋的人,打着手电筒,在昏黄的路灯光下走着。
然后驶来一辆卡车,卡车上下来两个年轻人,抓住过客,拖上卡车,远去,留下长柄的手电筒,灯光射向不可知的空间。
这个被抓的就是艾希曼,接着而来就是审判。
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特派记者前往报道该审判,并以《艾克曼在耶路撒冷一一件平庸无奇的罪恶的报道》发表五篇报道,引发异议,众叛亲离。
电影与其说是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传记,不如说是汉娜面对人生的一种抉择,一个片段,一种态度。
用一种思考的人生,来告诉世人,如何拒绝平庸,如何逃离平庸的恶。
艾希曼的审判以煽情的控诉开始,以600万犹太亡灵的名义。
但受控的艾希曼却一脸无辜甚至茫然地听着,好像在参加一场与己无关的公开活动。
戴着眼镜,眼神中还有一丝的善良、无奈以及同于社会的随和,你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一个罪犯,一个杀了无数犹太人的恶魔。
在阿伦特的眼中,他是个个人素质极为肤浅的,缺乏深刻个性的平凡无趣、近乎乏味的人。
艾克曼否认了法庭对他的指控,他说:自己只是执行命令,效忠朝廷。
他形象地把自己比成一块牛排,在法庭上煎烤,至于要烤成什么味道,不取决于牛排,只取决于顾客和厨师。
这让我想起《朗读者》中的汉娜(又是汉娜)。
汉娜是一个文盲,纳粹统治下的一名集中营女看守,在转移犯人去奥斯维辛集中营受死时,关押犯人的教堂发生火灾,她没有打开狱门致使几乎全部的犹太人被烧死。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读后感 读书笔记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读书笔记及感悟1500字: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记者,对艾希曼的审判做报告。
面对史无前例的犯罪,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只能以纽伦堡审判作为先例,而法律的灵魂是公平,在控方将莫须有的罪名都强加在艾希曼的身上,把其描述成一个穷凶极恶的变态杀人狂,以此达到以色列复国主义的政治目的,达到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压制,是显失公平、罔顾事实的。
作者站在另一个高度,对艾希曼进行了相当精彩的人格研究,认为其在人格上是平庸的,并不嗜血,而只是一个惟命是从的理想主义者,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前途和对领袖的个人崇拜。
他的恶来源于思维的缺失,盲目的相信一种东西并坚持、不反思。
面对犹太民族遭受的如此巨大的灾难,我也有强烈的要复仇的心理,而阿伦特作为一个犹太女性,仍然可以冷静的看待这场审判,不被情绪主导,以法律为依据的态度却是走在了许多人前面的值得肯定的。
当然,她也因此遭到了很多反对和讨伐,失去了很多朋友,书籍也只有德文版在德国出版。
也许要弄清这样一个国家行为的屠杀,究竟是什么原因?仍然需要做很多的艰难的历史研究,这绝非希特勒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作者认为纳粹复杂的官僚机构之间的权利争夺恰恰促进了“最终解决”的执行,再加上一套语言规则的使用,让人不用思考其所作事情是否符合良知,犹太委员会的领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放弃了所有同胞,当然是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
然而,从法律的角度,这也绝对应该负连带责任。
可是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此只字未提。
由此可见,辩方质疑耶路撒冷的管辖权是有道理的,这个案件应当由一个国际法庭审判,才能还事件以真相,让所有有罪的人都得到其应有的惩罚。
也可以借这个案件,促进国际刑法的立法和审判,从根本上解决这类案件的审判,因为这是“反人类罪”,而不是反犹罪,虽然犹太民族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但是没有这样的国际法庭,历史恐怕还会重演。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会不会将智商低于某一阶段以下的人全部灭绝?所以作者始终强调审判是为了伸张正义,而以色列特工从阿根廷绑架被告本身就是犯罪。
《爱情进化论》观后感
《爱情进化论》观后感《爱情进化论》观后感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的《爱情进化论》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提笔之前老秋就有预感,这将是自己最烂的一个影评,原因是自己并没有完整的观看整部剧,最主要的是俺已经过了观看爱情剧的季节。
故事的梗概是,女主人公艾假设曼与男主角鹿飞的之间的爱情故事。
艾假设曼是一个事业有成的职场女性,性格大条,一直暗恋着她的高中同学丁宇扬。
而一直爱恋着艾假设曼的鹿飞,那么因为父母的爱情不幸,对婚姻抱有恐惧,他脾气温顺,精于烹饪,感情细腻且自卑。
正是基于这样的反差,才让他们之间的爱情兜兜转转,磕磕碰碰,但是最终导演还是给了一个中国老百姓都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
在我收看这部剧的时候已经记不住是第几集了。
剧中她与本单位的一个“小鲜肉”恋爱着,但是她完全是被算计的角色,那个小鲜肉已经有了女友,与她恋爱完全是为了给自己的职场铺路,最后这场恋爱无果而终。
在这个过程中,她会把所有的感受与鹿飞分享,对鹿飞的爱恋浑然不觉。
而鹿飞那么唯唯诺诺,怕失去她这个最知心的朋友,不敢吐露心声。
艾假设曼的爱情空窗期很短。
这是漂亮女生共有的特点。
丁宇扬在导演的安排下出场了。
面对着这个事业如日中天,帅气而又浪漫的男人。
艾假设曼的城池很快就被攻破了!帅气,潇洒,浪漫是对那些虚荣女人的最有力杀手锏!而对最主要的人品和个性以及“三观”却往往无视。
艾假设曼在丁宇扬的攻势下很快俯首称臣,两个人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艾假设曼才逐渐的发现,比起鹿飞的温柔体贴,细致呵护,以及心灵上的放松,丁宇扬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于是,她做了人生中最正确的一次选择,终止了与丁宇扬的爱情与鹿飞修成正果。
在爱情中,有的人你需要走进近看,才能甄别出优劣。
有的人面容娇好,有着模特身材,可是性格诡异,反复无常,对爱自己的人冷漠无情,甚至玩弄心机,与这样的人恋爱就是一场灾难!一个人不管你真的优秀还是你自己觉得自己优秀,一定要尊重那些爱你的人,不管对方是不是你的“那盘菜”,都不要去伤害对方,爱你也是对方的一个权利,采取正确的方式,处理好彼此关系才是一个正常人应有的品德。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读后感2000字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读后感20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心得、读书体会、观后感、故事大全、名言警句、作文大全、演讲致辞、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stories, famous sayings, essays, speech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essay!《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读后感2000字《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读后感2000字阿里·沙维特在《我的应许之地》里描述出了一个复杂多元的犹太人形象,尤其是代尔亚辛村大屠杀与吕大城屠杀事件似乎展现了一个新“纳粹”的形象,而汉娜阿伦特这个德裔犹太女子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里描述出了一个与纳粹“同流合污”,卑鄙的抛弃了同胞的犹太高层委员会的形象,进而引发出的非议与责难铺天盖地,争论不休。
艾希曼
《艾希曼》观后感这部影片根据艾希曼被处决前最后的道白改编而成。
这位臭名昭著的纳粹党卫军中校承担了对犹太人大屠杀的最后方案的执行,600万犹太人经他的手丧生,战后他逃过了纽伦堡法庭正义的审判,潜逃隐藏在阿根廷,再次不得不佩服犹太民族的精神,最终冒着和阿根廷绝交的代价,派出摩萨德特工把这个魔鬼抓回了耶路撒冷接受历史正义的审判。
阿道夫·艾希曼曾经是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主要工具,是纳粹德国行将崩溃前执行丧心病狂的“彻底解决方案”的负责人,在被屠灭的600万犹太人中,大约有200万犹太人的死跟他有极其紧密的关系。
尽管惩凶艰难,但是,艾希曼最终还是受到了正义的审判。
艾希曼案件实际上延续了纽伦堡审判创立的规则:一个人因为接受军事命令而犯下罪行,他将承担作为一个人的法律责任,没有豁免权。
实际上,这是一个人类生存的底线伦理与罪恶职责的冲突,来自自然法的正义观念维护人类生存的底线伦理。
我们知道,有些人争议以色列的特殊行动小组摩萨德在他国(阿根廷)的领土上“非法”强制把艾希曼绑架并且把他引渡到了以色列进行审判,另外还有人(甚至是很多以色列人)争议是否应该对他处以死刑,以色列自建国后直到今天从未通过正式的法律途径把任何罪人判为过死刑,除了阿道夫·艾希曼。
因为犹太教里不赞扬死刑,很多人认为他们的上帝用自己的形象来创造了人类,普通人根本没有权利去判断某个人是否该死,所以有了“救一个人就宛如拯救全世界”的言文,并且在大屠杀时期相当多的犹太人也没有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而进行过武装运动,有些犹太人甚至在进毒气室前还在感谢着上帝为自己做的安排。
在这,我想就人类生存的底线伦理与罪恶职责来谈论一番。
影片中,我们知道,艾希曼曾经为自己辩护,说自己疯狂的屠杀行为是在恪守职责,因此他本人不应对屠杀罪行承担责任,当然,这样的自我辩护遭到所有人的痛斥。
实施罪恶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基本词,就是“我是在恪守职责”。
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对于什么是职责或者什么是人类所需要的职责进行必要的定义,现代汉语字典中解释说,职责就是职务和责任,词典又将责任解释为“1、分内应做的事;2、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
艾希曼观后感
《艾希曼》观后感电影《艾希曼》是一部人物传记,主要讲述了阿道夫·艾希曼(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残忍迫害犹太人的劣迹并对他的不法行径进行了公正的宣判。
这是一部审判纳粹德国高官,抨击令人发指的不人道行为的经典电影,也是一部弘扬民主,反对专制独裁统治的时代电影,更是一部引人深省、唤起人类真善美的心灵剧作。
对于阿道夫·艾希曼是否该受到惩罚,不同的人持与不同的观点。
关于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我们也进行了讨论,赞成与反对各有自己说辞。
然而,我坚定的认为艾希曼该处以极刑,他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故事的结局是在铁证面前,他伏法了。
艾希曼已为人父,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却在四年间杀害50万儿童。
勒思问道:“(小儿子)你是说六岁吗?”你说他是你的最爱吗?”“你想要再多几个吗?”“但是!你在屠杀孩子们,有些孩子和你的小儿子一样大”……面对自己掩埋在冷酷外表下心底最真挚的感情,他开始忏悔,他落泪了。
艾希曼违法了人道主义,在战争面前丢掉了自己的良心。
他对希特勒的忠诚是愚忠。
我特别崇拜在西安事变中坚守自己的良知,敢于兵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两位将军张学良、杨虎城,最终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张学良将军为了最后争取蒋介石能同意联共抗日的要求,在1936年12月7日向蒋介石进行了一次“哭谏”。
不料蒋介石听了勃然大怒,骂张年轻无知,受了共产党的迷惑。
张、杨忍无可忍,下了“硬干”的决心。
不久,张、杨就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双十二”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分水岭”,它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由此拉开了中国从长期内战到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序幕。
国共合作,战胜了日本,才有了崛起的新中国。
我想也有很多人认为艾希曼不该被杀,他们觉得他作为军人,天职就是服从,无条件的服从,绝对的服从,对于上级的命令,要做的只是毫无保留的执行,他只是法西斯统治时期众多的替罪者之一,如果没有他,也会有更多个“艾希曼”出现,来接替他的屠杀命令。
纽伦堡大审判 观后感
纽伦堡大审判 观后感战后对纳粹战俘的审判,除了纽伦堡审判之外,我们还熟悉1961年在耶路撒冷对德国纳粹高官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
那次审判因为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长篇报告《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以及她提及到极端的恶与平庸的恶之间的争议更为人所熟知。
但实际上,无论是审判的规模、意义和影响,纽伦堡审判更具有代表性,尤其是考虑到二战的硝烟还未散尽,国与国之间并未达成共识,国际法庭远未成型,几个大国之间对纳粹战俘的处理存在很大的争议——丘吉尔就曾建议将纳粹领导人直接拉出去枪毙,而不是通过司法形式达到同样的目的——再加上他们有着更深一层的担忧,因为这样的审判并无先例,是否能够成功还无法确定。
如果让纳粹战犯通过合法途径逃脱了惩戒,审判就成了笑柄。
至少从这个意义上,纽伦堡审判为后来的耶路撒冷审判提供了一次相对成熟的经验。
所谓“相对成熟”当然不是说说而已,纽伦堡审判的争议从未中断过。
正如阿伦特质疑的那样,对纳粹提起诉讼的罪名:第一,阴谋违反国际协定发动侵略战争罪;第二,破坏和平罪;第三,战争罪;第四,反人道罪。
这四条罪名都没有任何先例,国际刑事法庭的刑事判决是否适用于自然人,法律是否有追溯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也同样有罪”等一系列法律和正义问题随之而出。
尤其是最后一条,盟军在战争中也使用了过度的暴力。
纽伦堡在审判时是一片废墟,就是最好的例证。
另外同盟军军官也会阻挠审判,因为他们担心在战后落到同样的下场。
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之下,纽伦堡审判的正义性和合法性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质疑。
对当年涉身其中的人而言,这样的审判如何执行,何时到头,取得什么样的结果都无法预料,除了不断地煎熬,根本没有任何胜利可言。
从这个角度上说,《纽伦堡来信》这本书具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意义。
本书的作者是克里斯托夫•多德。
他的父亲托马斯•多德在1945年时被派去处理纳粹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是审讯纳粹战俘的四位美国律师之一,而且是唯一的平民。
从1945年9月到达满目疮痍的纽伦堡开始,到1946年10月对21位纳粹战犯进行判决,这整个一年多的时间内,托马斯全程参与了这次审判。
《艾希曼》影评
今天看了电影《艾希曼》,这部电影可以算是一部回忆型的电影,是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影片根据检察官阿夫纳勒思对艾希曼的审问为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回忆,讲述了艾希曼对犹太人进行屠杀的事件。
影片主人公艾希曼原名阿道夫·艾希曼,生于1906年,卒于1962年,他是纳粹德国的一名高官,是种族灭绝大屠杀的执行者,凶残、没有人性。
影片开头也有提到艾希曼从1942年开始对欧洲犹太人及其他人群发动种族灭绝大屠杀并高效完成此项计划。
二战结束以后,艾希曼开始逃亡。
1961年以色列的情报部门查出艾希曼的下落,并且于1960年5月11日将其逮捕,并秘密运至以色列。
检察官阿夫纳勒思承担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对艾希曼进行审问,审问期间得知其父亲也死于艾希曼之手,他非常恼怒,但是他依然要保持客观冷静。
相反地,艾希曼非常淡定,他似乎一点负罪感都没有,从不承认所犯下的罪行,反复强调他只是受到了希特勒的命令。
他说“一切只是按命令去做,我只是一部告诉运转的机器上的齿轮”。
正如他所说,二战期间有很多很多这样类似的事件,艾希曼只是其中的一个。
影片中有一个很令我震撼的镜头就是,艾希曼在男爵夫人面前杀死了一个婴儿,虽然迟疑了一下,但是还是痛下狠手开枪打死了那个孩子,只为了在男爵夫人面前表明自己的立场。
在检查官勒思找到的他违背系莱姆命令的证据下,他默认了他命令士兵将十岁以上的人送去奥匈帝国边界,十岁以下的孩子和妇女送去集中营和毒气营。
在二战结束以后,他成为了通缉的对象,被捕后经过七个月的审讯最终在以色列得到了应有的审判——绞刑。
这件事情被载入史册,消息公布于众后,民众们无不欢呼雀跃。
最后勒思说我们给他的公正比他给我们的多,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虽然他对犹太人犯下了不可弥补的罪行,但是我们不能像他一样,我们给予他七个月的审讯时间不是因为故意拖延,只是因为我们要保证公正,才不会成为下一个艾希曼。
这也告诉我们即使世界上有很多像艾希曼一样的非正义方,最终一定会败给正义方,所以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正义。
观看励志影片反法西斯电影观后感范文500字五篇
观看励志影片反法西斯电影观后感范文500字五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看励志影片反法西斯电影观后感5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观看励志影片反法西斯电影观后感500字执行“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的负责人阿道夫艾希曼受审,来拍摄艾希曼庭审电视片的导演LeoHurwitz想透过抓拍艾希曼眼神和脸部表情变化来证明法西斯主义者也是“人”而非“怪物”,结果他失败了。
Leo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的人文情怀,他想探讨“法西斯本质的问题”。
在他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法西斯”,一旦让人们理解了这点,我们才能“抵制住诱惑”,防范种族灭绝这类暴行再次重演。
那么,Leo所说的“诱惑”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人性的优越感。
我一向认为人性首先体此刻它的动物性。
动物会透过某种特殊方式,比如撒尿,来圈定它们的势力范围。
它有多大的潜力它就圈多大,它有可能去侵犯同类的领地,但它无法拓展他潜力之外的领地。
这被我们称为动物的一种本能。
这种“本能”在人类身上其实也有体现,人类大到能够组织国家、社会,小到拉帮结派,无不是这种本能的体现;那些能够圈定自己势力范围的人通常被我们称为“领袖”。
与动物的本能表现不同的是,人类的“领袖”总是在试图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甚至他都不明白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潜力就敢跃跃欲试,这就是人性,那种总是试图证明自己比别人更优越更高贵的人性,而这种“证明”往往需要类似于“法西斯主义”这种意识形态的宣传手段作支撑。
基于意识形态的宣传机器一开动,对人的思想控制是无与伦比的,尤其处于敌对状态的人,那种“把人还当作人来看待”的人性就所剩无几了。
有一部俄罗斯反法西斯战争片《女狙击手》,当片中女主角被问及击毙多少人时,她回答说:“我没杀人,我杀的是法西斯”;最近还有网传,某宗教称不杀人,但能够杀敌人。
且不谈正义与否,当这些被意识形态控制住思想的人,他们是能够把某类人从“人”中区分开来,从而为泯灭人性的杀人行为找到能够安心的借口。
生死朗读观后感
生死朗读观后感宽恕不可宽恕的——德里达1汉娜·施密芝在获得自由的前一天在监狱里自杀了。
麦克·伯格忍着巨大的悲痛和内疚走进了她的狱室,书架上整齐地放着他寄给她的录音磁带,还有一些她学会读写后借来阅读的书籍。
在这些施密芝阅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就是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艾希曼是第三帝国保安总部第四局B-4课的课长,曾通过自己在铁路运输方面的专长把百万犹太人送进了集中营。
战争快结束时,火车车皮不够用,艾希曼便让被捕者自己步行走向死亡营地。
阿伦特(犹太人)作为《纽约客》的特约记者在耶路撒冷旁听了对艾希曼的审判。
让阿伦特震惊的是,这个“杀人魔王”看上去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表现得毕恭毕敬,甚至像一位绅士。
在艾希曼身上,阿伦特看到了:“恐怖的、难以表述的、难以想象的恶之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
”艾希曼确实是一个尽忠职守、严谨勤奋的官员,每天埋头于时刻表、报表、车皮和人头的统计数字,极具工作效率。
第三帝国的“国家理性”完全支配了、也合法化了艾希曼这样的“平庸”官僚的行为。
他反复强调,自己只是庞大系统中的一个小齿轮。
阿伦特认为,使得纳粹的罪行得以实现的绝大部分人都具有这种“平庸”特征,他们轻易地放弃了个人判断的权利。
在罪恶的极权统治下,人的不思想所造成的灾难可以远胜于人作恶本能的危害的总和。
这就是应当从耶路撒冷得到的教训。
《朗读者》的小说作者、柏林洪堡大学法学教授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无疑受到了阿伦特的影响,他对纳粹罪行及其影响的思考始终在“平庸”的普通人的生活层面展开。
那么,汉娜·施密芝真的就是“平庸之恶”的又一个例证吗?2汉娜确实是“平庸”的,因为她是一个文盲,还用谎言极力掩饰这一点。
换句话说,汉娜由于无法读写(文盲)因而不能从文化及其社会秩序中获得正常尊严,进而把掩盖这种失败作为其一生拼死维护的尊严本身。
《艾希曼》之感
从国际法的角度评述《艾希曼》《艾希曼》是一部改编自1962年以色列法院审理的“艾希曼案”,阿道夫·艾希曼是纳粹德国党卫军的头目,曾是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的“最后解决”计划的重要执行人,手上沾满了犹太人的鲜血。
这部电影中以艺术的形式呈现艾希曼被审判的全过程的同时也表现了以色列在逮捕和审判的全过程中对艾希曼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
具体而言,以色列在阿根廷秘密逮捕艾希曼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准则,侵犯了阿根廷的属地管辖权即领土主权;以色列在阿根廷以类似绑架的手段将艾希曼秘密带回以色列,违反了国际法的人道主义原则。
在国际法中,管辖权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权利之一,是一个国家根据国际法对特定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管理或施加影响的一项权利,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的体现。
在电影《艾希曼》中,艾希曼在二战结束后,从美国逃脱,在阿根廷隐姓埋名,成为一名阿根廷国人。
以色列安全工作人员秘密潜入阿根廷,没有在事前通知阿根廷政府的前提下就潜入他国国境执行逮捕艾希曼的任务,严重侵犯了阿根廷的属地管辖权。
在国际法中,艾希曼既然已经成为拥有阿根廷国籍的人,他所犯的国际罪行阿根廷拥有管辖权,以色列如果想要把艾希曼引渡以色列国境内审判必须经过阿根廷政府的同意许可。
此外,以色列安全人员以类似绑架的手段把艾希曼强制秘密运送回以色列境内,完全不经过合法程序和国际惯例。
在以色列境内审讯艾希曼时,违反习惯国际人道法中的第149条规则“一国对可归于其的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承担责任”。
即忽视了艾希曼作为一名纳粹德国党卫军头目,根据国际惯例,艾希曼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纳粹德国应承担责任。
但是在实际审讯和审判中,以色列侧重艾希曼违反人道法的行为是其个人行为,没有对纳粹德国所承担的责任进行说明。
在电影中,关于艾希曼的罪责和承担问题,以色列法院对艾希曼的判决是战争罪、反犹太人罪、反人类罪,这些罪名中战争罪和反人类罪是国际罪名。
在以色列法院作出判决后,法学理论界就对“反犹太人罪”议论纷纷。
汉娜·阿伦特观后感精选
汉娜·阿伦特观后感精选01“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我们就把思考看做自己与自己的一种无声对话。
在拒绝成为一个人的同时,艾希曼也将这一真正成为人类的能力完全地抛弃掉了。
这一能力就是思考,因此,他在也不可能有任何道德观念了。
”当汉娜阿伦特面对学生,教师和政治家们不解的、愤怒的目光之时,她不得不为自己辩护。
就像当年的苏格拉底一样,只不过有了大学以后,她多少受到了一些庇护,无需再上法院接受公众的制裁。
在她的一篇论文《哲学与政治》中,她写道了苏格拉底之死,并将之视为哲学与政治的重大区分之开始。
当她也遇到与苏格拉底相似的境况之时,选择了走苏格拉底的道路,选择了追求真理,也为之受难。
很多年前,年轻的汉娜阿伦特第一次遇见她的老师海德格尔时,海德格尔对她说:“思考是一件让人变得孤独的事情。
”那时候的汉娜阿伦特还不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思考肯定让人孤独,因为这是一件面对自己,面对古人的事业。
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她逐渐发现,思考者之所以孤独,一部分是因为自身走向孤独,一部分是因为外界的迫害。
当整个世界都无法理解你的思考之时,那种孤独也就没有人能够理解了。
在耶路撒冷,汉娜阿伦特观看艾希曼受审,她不明白,这个平庸的男人怎么在做出那么多令人发指的事情后,仍然毫不在意艾希曼一点也不让人害怕,没有“恶魔”应有的恐怖之态——这种观念正是人们一直相信的——恶人之所以为恶是因为他们邪恶。
可汉娜阿伦特眼中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分明只不过是一个疲倦的普通的男人。
他怎么会犯下如此滔天罪行艾希曼辩解,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依照法令,依照上级命令,只要给出他父亲是叛徒的证明,他会毫不犹豫的把父亲击杀。
纽伦堡审判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恶法是不是法”——依法与依据良知产生冲突,又要怎么取舍这个问题给西方思想家们造成极大的冲击。
艾希曼是纽伦堡审判的漏网之鱼,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当纽伦堡审判的声音已经逐渐散去之时,一个猫头鹰终于要飞翔在密涅瓦的夜空中了。
艾希曼审判60年是平庸的恶人,还是虚伪的恶魔?
艾希曼审判60年是平庸的恶人,还是虚伪的恶魔?“Beth Hamishpath”(正义之殿)——庭警高声喊出这几个字,我们应声而起,等待三位法官入席。
法官们身着黑色长袍,都没戴帽子,从一侧的入口走进审判庭,落座于前台最高一层。
他们的长桌即将被无数本书籍和一千五百多份文件覆盖,桌子两端各坐着一位庭审速记员。
法官的正下方是翻译,负责在被告或者辩护律师与法庭之间迅速进行语言转换。
台下坐着的观众屏气凝神,生怕错过主角的一句话。
人们很难将眼前这个瘦削的男子与杀人如麻的恶魔联系在一起。
阿道夫·艾希曼,这位纳粹德国奥地利前纳粹党卫军少校、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要责任人和组织者,坐在防弹玻璃后面,听着法庭对他的指控。
面对所有指控,艾希曼全都以“一切都是奉命行事”回答。
1961年于以色列受审时的艾希曼对话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人人有份1961年4月11日,阿道夫·艾希曼于耶路撒冷接受审判,他被以反人道罪名等15条罪名起诉。
此时,汉娜·阿伦特就坐在台下,她犀利的眼神似乎要把眼前这位戴着眼镜的瘦弱男子解剖。
在阿伦特眼中,艾希曼与自己想象的那个“魔鬼”有些不一样。
作为犹太人,起初她跟其他犹太同胞一样,对艾希曼同仇敌忾,但在观看了审判后,她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解读。
庭审现场的汉娜·阿伦特她认为,艾希曼不是作恶多端的大魔头,他只是一个放弃思考的普通人。
作为人,艾希曼本身是具有思考能力的,但他放弃了思考,成为大屠杀机器上的齿轮。
罪魁祸首则是纳粹极权体制对个人人格和个性的彻底消灭。
在这种体制下,个人成了国家的杀人机器,他们不是“人类最邪恶的怪物”,而是“极其可怕的普通人”。
邪恶不可能既平凡又深刻,它要么是凡庸但普遍的,要么是极端但深刻的。
汉娜·阿伦特这种“平庸之恶”同样适用于犹太人,因为犹太人也是人。
“犹太公务员制作同胞名单及其财产的表格……为逮捕犹太人,提供警力协助把同胞押送列车……来取得对方的信赖。
艾希曼观后感
《艾希曼》感后感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1906年3月19日—1962年6月1日),纳粹德国的高官,也是在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
被称为“死刑执行者”。
1942年艾希曼出席万湖会议,并且被任命负责屠杀犹太人的最终方案,并且晋升中校;将犹太人移送集中营的运输与屠杀作业大部分都是艾希曼负责。
巧合的是,由于小时候肤色较深,年少时被同侪笑为犹太人。
之后艾希曼加入纳粹党,1934年由于负责达豪集中营而受到海德里希的赏识;1937年艾希曼曾经前往海法与开罗,研究将犹太人移住巴勒斯坦的可能性,后来艾希曼向纳粹方面以经济理由反对将犹太人移往巴勒斯坦的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艾希曼被美国俘虏,但之后逃脱,在经过漫长的逃亡旅行后,艾希曼流亡到阿根廷。
但是以色列的情报部门摩萨德却查出艾希曼的下落,并且于1960年5月11日将其逮捕,并秘密运至以色列。
看完电影之后,我想到了民主。
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
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
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
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
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
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并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
也许我们会反思,纳粹是民主么?对于一个独裁的人.难道就可以不加反思的执行其命令么?1961年2月11日艾希曼於耶路撒冷受审,被以人道罪名等十五条罪名起诉;这次的审判也引起国际的注目,由於有不少的大屠杀受害者出面作证,以色列政府将艾希曼安排在防弹玻璃后方受审。
艾希曼面对对其犯罪的控诉,都以“一切都是依命令行事”回答。
世纪审判观感1100字 反法西斯电影观后感
世纪审判观感1100字反法西斯电影观后感执行“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的负责人阿道夫艾希曼受审,来拍摄艾希曼庭审电视片的导演LeoHurwitz想透过抓拍艾希曼眼神和脸部表情变化来证明法西斯主义者也是“人”而非“怪物”,结果他失败了。
Leo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的人文情怀,他想探讨“法西斯本质的问题”。
在他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法西斯”,一旦让人们理解了这点,我们才能“抵制住诱惑”,防范种族灭绝这类暴行再次重演。
那么,Leo 所说的“诱惑”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人性的优越感。
我一向认为人性首先体此刻它的动物性。
动物会透过某种特殊方式,比如撒尿,来圈定它们的势力范围。
它有多大的潜力它就圈多大,它有可能去侵犯同类的领地,但它无法拓展他潜力之外的领地。
这被我们称为动物的一种本能。
这种“本能”在人类身上其实也有体现,人类大到能够组织国家、社会,小到拉帮结派,无不是这种本能的体现;那些能够圈定自己势力范围的人通常被我们称为“领袖”。
与动物的本能表现不同的是,人类的“领袖”总是在试图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甚至他都不明白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潜力就敢跃跃欲试,这就是人性,那种总是试图证明自己比别人更优越更高贵的人性,而这种“证明”往往需要类似于“法西斯主义”这种意识形态的宣传手段作支撑。
基于意识形态的宣传机器一开动,对人的思想控制是无与伦比的,尤其处于敌对状态的人,那种“把人还当作人来看待”的人性就所剩无几了。
有一部俄罗斯反法西斯战争片《女狙击手》,当片中女主角被问及击毙多少人时,她回答说:“我没杀人,我杀的是法西斯”;最近还有网传,某宗教称不杀人,但能够杀敌人。
且不谈正义与否,当这些被意识形态控制住思想的人,他们是能够把某类人从“人”中区分开来,从而为泯灭人性的杀人行为找到能够安心的借口。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这个纳粹头目艾希曼,即使应对自己犯下罪行的纪录片、证人控诉,他也能够一向面无表情地坐在那儿看着、听着,因为他根本就没将犹太人当人看待过,那么,Leo所说的人性在他这儿就无从谈起。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读书笔记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读书笔记
在我看来,既享有真爱,又保持自我人格,这简直不可思议。
然而只有当我拥有其中之一时我才能拥有另一个。
我也终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正如她所看到的,罪恶的实施者中并不一定只有恶魔,还会有白痴和笨蛋;特别是,正如我们亲眼所见,一旦他们的行为得到宗教权威的支持,必将造成灾难*的后果。
他体现了纳粹罪恶本身的无个*化*质——在一个封闭体制内、由病态的暴徒实施、目标旨在消灭受害者的人格个*。
那些一度被视作正直的本能,再也不是理所应当的。
德文版前言
每一场审判的中心,都是被告这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个人有他自己的故事,是一个糅合了各种属*、特征、行为方式和生活境遇的独一无二的合成体。
考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屡屡遭遇这种特殊*质的罪行,我们当前的法律体系在多大范围内、在哪些条件下可以胜任“公正”二字?
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不思考注定他成为那个时代罪大恶极的罪犯的。
而“不思考”跟愚蠢完全是两回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希曼观后感
阿道夫·艾希曼这个名字往往与恶魔联系在一起,残暴、血腥、冷血是大多数人对他的评价。
要拍一部关于他的电影,必定是艰难的,且不提犹太人的负面情绪,人物的塑造就是一只拦路虎,如果仅仅突出他的冷酷的一面,塑造出的必定只是一个干瘪的法西斯的标志而已,绝对不会与人这种复杂的生物联系在一起,就像国内许多抗日电影一样,一昧的丑化、恶魔化,得到的只是一个模版一样的形象,或许可解国人一时之恨,时间一长,只觉厌烦至极,还埋下了让国人无法正确认知日本的定时炸弹。
而在这部电影中,艾希曼的形象塑造无疑是成功的,他狡猾、残忍,犯下滔天罪行被抓后,收起獠牙利爪,小心的应对外界一切,像泥鳅一样滑不溜手,甚至差一点就被引渡回国,逃脱死亡。
但同时他又是一个真正的人,会因为爱情而盲目,会因为良心而挣扎,会因为家人而落泪。
这才是人所应该表现出来的特征,虎毒尚且不食字,一昧的冷血,连禽兽都不如,又怎么能让人相信这是一个人呢?
“坏人”专业户演员孙红雷多年前在访谈中的一句话让我记了很多年:“演一个坏人的前提必须是你得演的是一个人!我演过一个汉奸,是坏人吧,戏里人人都很他,但对他爹来说,他就是个好儿子,为什么呢?他就是要混出去,人模狗样也要混出去!混出去才能让他爹过好日子!你说他爹能恨他吗?这样有矛盾,角色才是个人。
”
显然托马斯·克莱舒曼在戏中同样做到了这一点,才会让我影响
如此深刻。
他并未否认自己的行为,他大声的对莱斯中尉演讲“我不是那种会在战败后跪下来推卸责任、哭诉无辜的人,但我拒绝为不是由我发布的命令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我只是帝国巨大机器上的一个小小零件。
”“我只是服从命令。
”甚至讲述对家人的爱和眷恋。
他使用隐晦的替代词语,催眠自己,以交通部门为借口,将自己与直接杀人隔离开来。
说实话,最开始我确实陷入了迷惑,他真的有错吗?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对吗?但很快我发现,这是一个陷阱,他狡猾的隐去了一个前提——这个命令是正确的,没有突破人类伦理道德的底线,没有触犯自然法。
作为一个有着正常行为能力、正常判断能力,甚至有超出一般人谋略的军官,肯定有着判断命令性质的基本能力,如果他以恪守职责、坚守命令为由,就可以推脱其应有的责任,无疑视底线伦理于无物。
我们可以以一个例子来举证,恶法非法。
法官在面对不正义的法律,即恶法时,有权利,也有义务运用司法审查权避免恶果。
如果恶法被不折不扣的执行,那么执行过程中,执行者就会违背他作为一个人基本的良心、道义和不侵犯他人正当权利的义务,执行者也会因为违背底线伦理侵害他人的而成为罪犯,无法逃脱自然法的审判。
在片中,除了艾希曼本人的矛盾性以外,还有莱斯中尉以及当时少数人所表现出来的,要给予艾希曼正常审判的行为无疑具有人性和和司法正义的光辉,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在全民反对的情况下,在面对杀父仇人的情况下,顶住家庭内外的巨大压力,坚持初心,从浩
如烟海的各种纷杂信息中抽丝剥茧,最终将艾希曼绳之以法,“至少我们所给予他的公平比他给我们的多。
”这一句话所表现出的理性和宽大胸怀,我自认不及,我相信也甚少有人能做到。
最后我所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关于民族性犯罪或群体性犯罪。
我们可以从电影中看出,实际上艾希曼并非是一个完全丧心病狂的虐待狂,他也有光明的一面,有知识的、绅士的、慈爱的,理性的。
赫内的《党卫军》一书记载了一位奥斯维辛幸存者的回忆,他说:“在我认识的党卫队队员中,几乎没有一个人说不出自己不曾救过别人的性命,虐待狂是少数,真正具有病态主动犯罪的不超过百分之五至十。
其他的都是完全正常的人,他们完全能分辨善恶,他们都知道发生的是什么事。
”甚至许多的纳粹在正常生活中是一个正直而善良的人。
这并非是特例,像我们许多人知道的,在中国犯下累累血债的日本人,在其日常生活中也一样是文质彬彬,懂礼守节。
我看到过一张同一日本人在本土和中国的对比图,本土家中慈爱的父亲,中国手举人首残忍狞笑留念刽子手,就好像是完全的两个人一样。
还有十年文革中,许多平时友好质朴的人们,一夜之间仿佛变身恶魔,不分青红皂白的四处批斗,父子相告、兄弟阋墙、夫妻反目。
到处剑拔弩张,不得安宁,种种劣迹,无需我多做赘述。
许多历史性事件证明,当一个民族的人都陷入思想钳制中,日日接受洗脑般的信念灌输、对某一人或某件事的歌功颂德,极容易陷入对个人或偶像的崇拜,无法独立理性思考,变得盲目、非理性,任由那些纳粹思想、武士道精神或阶级斗争纲领替代原本的伦理价值观,
做出一系列可怕的行为而无所察觉。
因此,我认为,防止这种民族性犯罪惨剧发生的最根本做法,是放开甚至引导群众的自由理性独立思考(同时要防止被不法分子引入歧途)真正实现言论自由(以法律为限),让每个人都建立方向大体正确的价值体系和伦理观,防止庸碌的盲从。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现实生活中可能性几乎为零,在教育水平和全民素质尚有待提高的今天,猛然放开思想引导只会造成国家的动荡。
我们现在所能做的也只有通过提升全名受教育水平,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完善法制和监督机制,再逐步的,缓慢的,实现全民独立思考和言论自由。
法学03 马璇
2012031113
2013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