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江西的高等教育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初年江西的高等教育及其特点

2005年10月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第26卷第5期

林容赵缓

江西近代新式教育起步较晚。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在国内开始倡导实施,而江西的近代新式教育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开始兴起。民国初年,随着新教育制度的确立,近代新式教育在江西得到了普及与发展。

一、民国初年江西高等教育概况

江西的高等教育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1月,由江西巡抚李兴锐将原豫章书院改制创办的江西大学堂。到清末,全省陆续设立高等学堂10所,除6所官办学堂外,萍乡医学堂、豫章法政学堂和江西法政学堂为民间所办,南伟烈大学属教会所办。这10所高等学校中,南伟烈大学根据清廷学部“凡是外国人在国内开设学堂,毋庸立案”之规定未办理立案,其它9所高等学堂均经过学部备案。受师资和尘源的影响,各类高等学堂在招生中均作了变通,大都是先办预科(或别科),再陆续开办本科(或正科)。[1]。

民国元年(1912年),江西优级师范学堂奉教育部令改名为江西高等师范学校。民国七年(1918年),江西优级师范学校停办(是时全国高等师范学校一所不剩,原国立2所高等师范学校已改办大学。江西高等学校降为5所。民国元年(1912年),因战争急需大量军医,留日学生西医王若伊、王若宜(惠奇)等人申请,江西省政府特准在军队卫戍医院里设立军医学校,次年更名为“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后因经费困难,民国四年(1915年)停办。民国十年(1921年),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创办于南昌。1922年,江西教育家熊育锡先生在心远中学的基础上,划分校舍,开办心远大学。到民国十五年(1926年),江西仅有7所高等学校。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私立豫章法政专门学校和私立江西法政专门学校的校舍被军队所占,两校遂合为私立章江法政专门学校,并经省政府同意,将原高升巷私立江西法政专门学校校舍归还该校。

二、民初江西高等教育的特点

民初江西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但民初江西的高等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我们今天思考与借鉴。

首先,民初江西的高等教育变动大,发展缓慢。这与当时的政局紧密相连。民国元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不久,民国大权便落入北洋军阀手中,中国局势动荡不安,江西也不例外,高等教育尤受其害。这一时期,江西兴办有专门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另有1所教会学校,1所私立大学,但办学的时间都很短。由于政局的不稳定,在民初短短的十几年间,江西的不少高等学校在校名、校舍、校址方面也变化无常。

其次,资金少,校舍简陋,办学条件差,是民初江西的高等教育一个显著的特点。清末高等学堂由学部总管,江西省具体学务由省提学使下设的常务司管。民国初期,学务司改为教育司,下设第一、第二、第三科,其中第三科管理高等学校学务,高等学校的隶属关系均未变。

民国六年(1917年),江西省教育厅成立,一直延续到全国解放,下设第一、二、三科,其中第三科主管高等学校及外国留学教育事务。在此期间,江西省境内

高等学校有国立、省立、私立三种类型;凡属国立学校,其经费由中央教育部核拨,校(院)长由中央教育部委任;省立高校由省长委任校(院)长,经费由省核拨;私立高校由校董事会聘任校长,经费自筹,省里少量补助。[1]民国初年的江西,由于政局的变动及战乱,无论是教育部还是省拨的经费均是杯水车薪,寥寥无几。

民国五年(1916年)起何焕奎等上书于每届省议会,要求设立医药专门学校,招收医科和药科学生各1班,但均被省政府以库款支拙为由未获批准。在“五四运动”冲击下,民国十年(1921年)社会各界多方向省长公署请愿,方得批准成立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由于经费有限,不设医科,校址一直无定所,直到民国十二年(1923年),才经请准基建经费,只是增建教学楼一座、实验室(实习室)一排,职工宿舍一栋以及头门房屋一所。[3]

其三,学校类别单一,以专门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为主,综合性专业设置少,且偏重法政类专门学校,这是民初江西高等教育的又一特点。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江西省兴办的高等教育主要以专门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为主。民国肇始,国贫民穷,许多省份无法按照学制的规定,兴办综合类或理科类大学,尤其在师资和校舍、实验教学设备的添置方面,更是相形见绌,法政学校则不然,无需实验设备,校舍可因陋就简。在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中,也比较容易凑成合格的师资队伍,这些,是民初法政学校所以勃兴的客观条件。当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之后,迫切需要征集一批具有民主共和新知识的各级官员,这也是催使新式法政学校鱼龙混杂,大批涌现的一个原因。”[4] 以上这些特点对民国时期江西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民国初年江西的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民初江西各高校在教学管理和师资配备方面却有着鲜明的特点。民初江西各高校教学管理较规范,且注重对师资的投资,师资力量较强。清末,江西省的高等学堂规模很小,未设其他机构,学校的教育事务均由提调(后称校长)一人统管。民国初期,由校长主持,教务长、总务长、训导长3人协助校长管理学校的教务、总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实行校长领导的校务委员会制,校务委员会由校长、教务长、总务长、训导长、各系(科)主任、会计主任及教授代表组成。其办学手段和培养方法受日本医学的影响深远,教员又多是日本留学生,所用教材也多译自日本,明显地与英美教会医学校形成对立的形势。”[3](P22)

从民国初年江西高等教育的师资情况看,各高校都较注重对师资的投资。光绪年间,江西有大批学生求学于国内外(以日本居多),后来,这些学生几乎成为清末时期江西几所高等学堂师资的全部来源。民国伊始,江西高等教育的师资来源,一部分是过去高等学堂的师资基础;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陆续从国外留学归来后,或从省外大学学成回来的赣籍人士。这一特点对此后民国时期江西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值得我们今天所借鉴。

参考文献:

[1]黄定元,张希仁主编.江西省教育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

[2]雷宣.江西工业专门学校[A].江西文史资料:总第48辑[C].

[3]张兴荣,章远庆主编.江西医学教育史[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

[4]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