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探索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探索

杨文利众所周知,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方式。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它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内在动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学中要合理创设带有探索因素的情境,把问题蕴涵在情境之中,以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一)揭示矛盾,设疑生趣

在静态的知识信息中设置矛盾,巧妙生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求通而未达,口欲念而未能”,从而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例如教学“乘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时,采用比赛激励法,教师先出示两组题,让学生分组计算,其中一组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乘

法,如25×32,另一组是和它相对应的体现简便运算过程的连乘算式计算,如25

×4×8,计算结果两组同学都相同,但计算速度却大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顺便启发:“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积极参与到了下一步的探索中去。

(二)制造悬念,引发兴趣

思源于疑,有了疑才能引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好胜心,产生自主探索获取新知的强烈欲望。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一课时,先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都迅速地说出它能否被3整除,并通过学生计算证实老师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如此连续经过几个回合,学生感到奇、绝、悬、疑,于是就会自主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

(三)故事导入,诱发兴趣

儿童启蒙每每始于故事,故事对儿童有着惊人的魅力。故事导入,容易唤起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欲望。

通过这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新知识的探索中去。

二、注重启发,培养自主探索信心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索由于受能力强弱、努力程度以及任务难度影响,部分学生的探索活动往往达不到教师预期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以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内在需要,让学

生能在融洽、和谐、宽松的气氛中,敢想、敢说、敢问,这也就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地动脑思考;其次是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能急于包办代替,而应问一问

“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尽量让学生去想去说,从不同角度完善自己的知识,增强学生学习探索的信心。

三、创设条件,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学生有了自主探索的内驱力,还需要有自主探索的机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千方百计地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机会,这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关键,也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落脚点。

(一)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树立一种以活动促探索的新型教学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类比、想象等,从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成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创新能力的源泉。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共安排了三次操作,第一次是引入阶段,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再用8根小棒摆三角形,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知道分物或摆图形往往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刚好分完,一种是分后还剩下一些,从而引出余数概念,揭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第二次是圈点子,15个点子,3 个1份,有几份?4个1份,有几份?还多几个?5个1份、6个1份、7个1份呢?操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弄清商和余数各表示什么。第三次操作是例题教学中,“20个乒乓球,每6个装1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师生讨论后列式:20÷6=3(盒)……2(个)。然后学生独立操作列式:21个乒乓球,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22个、23个、24个呢?这次操作的目的是通过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以便得出“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接着教师继续问:“如果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行吗?为什么?余数比除数大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发现: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乒乓球就还可以再装一盒,从而轻松得出结论: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三次操作,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而设计,目的明确,并且组织指导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动性。

(二)尝试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探索

讨论与争辩是思维最好的媒介,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交换独立思考所得知识,相互取长补短。这里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计算、操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并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有独特见解。

例如,我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写的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自主整理这个单元所学知识,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各小组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在全班汇报交流,然后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答辩会,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由各组中心发言人一一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进行评价。这样给学生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学生自主提问、举行答辩会、自主评价等就将本单元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处都在学生的探讨中解决了,既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拓展思维,教给自主探索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索,并不是放任自流,而要让学生有法可循;不是盲目地进行,而要给学生指出一定的探索方向,这样才能让学生会进行自主探索活动,才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方法是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标志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