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与学习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1.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2.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其成就也高;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
3.有些学习既不靠动机给予力量,也不靠内驱力的满足来加强。
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学习,也是可以在没有任何明确学习意向的情况下偶然发生的。
但是,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
4.一般说来,动机并不是直接地卷入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之中,也不是通过同化机制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加强努力,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
5.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正确的效果。
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一个最高点。
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
6.动机的最正确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正确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7.动机过强或过弱,不仅对学习不利,而且对保持也不利。
并且,在难度不同的任务中,动机的强度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8.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说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
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学习是每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关键,而学习动机则是驱使我们不断努力的力量。
学习动机是指一个人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的欲望和意愿,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成绩。
本文将探讨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提高学习动机的方法。
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人的学习动机高,通常意味着他有较强的学习目标、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这些因素能够激发他主动参与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低,他可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自信心和积极性,很容易产生拖延和对学习的消极态度,最终影响学习成绩。
那么,如何提高学习动机呢?首先,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提高学习动机的关键。
一个人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学习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这样的目标能够激发一个人的内在动力,使他更加专注和投入学习。
其次,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也对提高学习动机有帮助。
一个人应该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领域。
这样,他会更加乐意去学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此外,积极的学习环境也对提高学习动机起到重要作用。
积极的学习环境包括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合作学习氛围。
这些因素能够增强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
同时,学习成绩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学习动机。
一个人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会增加他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进而激发他更强的学习动机。
相反,如果一个人反复取得低分或没有进步,他可能会失去对学习的信心,导致学习动机下降。
因此,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是相互影响的双向关系。
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增加学习动机呢?除了上述提到的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以及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外,还有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首先,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学习进度,合理分配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
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1)学习动机是强还是弱,都会影响学习的成效。
叶克斯和多德森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 型关系。
在各种活动中适中的动机水平,有最高的工作效率;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这种适中的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学习动机作为一种学习结果,强化学习行为本身,促进学习一动机一学习的良性循环。
成功学习的结果一方面是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掌握;另一方面是求知欲、自信心等心理品质的发展和提高。
这些都可以大大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如求知、自尊、获得他人赞扬等,并促使人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以获得更高程度的满足,当做一种新的、迫切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动力和愿望,它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就密切相关。
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具有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一、学习动机对学习态度的影响学习动机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当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动机时,他们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动力,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有积极的应对态度。
相反,当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时,他们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学习倦怠情绪,从而影响学业成绩。
二、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的影响学习动机还可以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和使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采取的特定方法或技巧。
有积极学习动机的学生更容易选择高效的学习策略,例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总结归纳、提问等,这些学习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相反,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可能选择低效的学习策略,例如划水、死记硬背等,这些学习策略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影响学业成就。
三、学习动机对学习坚持和自我调节的影响学习动机还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坚持和自我调节能力。
有积极学习动机的学生往往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保持学习的持续性,从而更容易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
而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可能在面对困难时容易放弃,缺乏学习的耐心和坚持,导致学业成绩下降。
为了提高学业成就,学生应该积极调动学习动机。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增强学习动机:首先,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应该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其次,增加学习的愉悦感。
学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材料,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建立积极的学习情绪。
再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持持续而有效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此外,鼓励自我奖励和自我激励。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表现设定一些奖励机制,例如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后可以给自己一个小礼物,或者设定一个学习计划,并在完成之后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动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和动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习动机是指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原因和动力,是学生追求知识和发展的动力来源。
学习动力则是指学生实际行动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承担责任的程度,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毅力和恒心。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动力,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表现有着直接的影响。
1. 内在动机的重要性内在动机是指学生由于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和愉悦而产生的学习动机。
内在动机是学业成功和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当学生对某一学科或知识领域感兴趣时,他们更容易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例如,一位对数学充满热情的学生会更乐意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2. 外在动机的作用外在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外界奖励或处罚等外部激励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学习动机。
外在动机可以是物质奖励,如奖学金或礼物,也可以是社会奖励,如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认可。
虽然外在动机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其效果通常不如内在动机稳定和持久。
3. 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完成一个任务或取得一个成就的信心水平。
如果学生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他们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且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更容易坚持下来。
教师可以通过正面的鼓励和提供适当的支持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动力。
4. 成就动机的作用成就动机是指学生希望通过取得好成绩、赢得比赛或获得其他奖励来满足内在或外在的需求。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能够产生积极的结果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可达性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5. 目标导向与学习动力目标导向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设定清晰、具体的学习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
学生的目标导向和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因为当学生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并设定了明确的目标时,他们更容易保持专注和坚持,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强的动力。
教案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教案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而教案作为教师教学的设计和指导工具,也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教案编写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教案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案编写与学习动机教案作为教学的计划和指导工具,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
首先,教案的目标和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相契合。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目标,并选取和学生兴趣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
只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才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在教案中增加学习动机的因素。
教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情境引入、问题探究、案例分析等。
例如,在教学一部分,可以编写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另外,教案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个体差异,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教学实践与学习兴趣教学实践是教案实施的具体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等教学工具,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多样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
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需要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为学生提供温暖、关爱的学习环境,从而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习成就感的培养。
学习成就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进步进行评价和肯定,为学生提供积极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导语】兴趣是⼈们⼒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的个性倾向,是推动⼈们求知的⼀种内在⼒量。
以下内容是©⽆忧考⽹为⼤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展开全部 学习动机是学⽣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它极⼤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 题。
如:有些学⽣在学习中为避免过多地失败,⽽不愿去主动尝试;有些学⽣虽然智商不差,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却存在着很⼤的不⾜;另外,⼀些学⽣ 由于过度焦虑⽽不能将注意⼒集中于所学知识,从⽽使学习成绩下降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进⾏学习的⼀ 种内部动⼒,是激励和引导学⽣进⾏学习的⼀种需要。
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是⼀个主动过程,对于学习的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需要。
”可见,培养与激发 学⽣的学习动机⾄关重要。
在⽇常教学中,如何培养与激发学⽣学习的动机呢? ⼀、明确学习⽬的,增强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理成分。
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从⽽产⽣进⼀步学习的需要。
这是⼀种指向学习活动本 ⾝的内部动机。
学⽣只有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所学课程的重⼤价值,只有明确认识到当前所学与将来所⽤的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出对所学学科的学习需要,进⽽产⽣ 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的教育,使学⽣树⽴以掌握为⽬标的动机,以此启发学⽣的求知需要,培养学⽣争取成功、克服失败的意向。
在培养学⽣学习兴趣上,我认为以下⼏点是很重要的: 1、以⽣动活泼的⽅法使学⽣了解某⼀学科知识在实际⽣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步探讨的认知需要。
例如:在讲《⾛⼀步,再⾛⼀步》时,我提出:说说你⽣活 中常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你认为解决不了的困难?你是怎么想的、做的?从中你吸取了哪些经验?这样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容易激发学⽣的学习动 机,同时⼜能提⾼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
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
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学习是人类的天性,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开始学习。
在童年时期,我们学习如何走路、说话和吃饭。
进入学校后,我们学习读写、数学和科学等知识。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这篇文章将讨论学习动机是如何影响学习结果的。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参与学习的原因和目标。
学习动机可以是内在的,例如对知识的热爱、求知欲、自我实现和成就感;也可以是外在的,例如为了通过考试而拿到好的成绩、满足家人或老师的期望以及为了谋取工作上的成功。
然而,内在的学习动机往往比外在的学习动机更强大和持久。
内在的学习动机关注的是学习本身,而不是结果。
这种动机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人们发展关注问题、探索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此外,内在的学习动机还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因为它让学习更有趣、更具吸引力,并且帮助人们实现更深层次的学习。
相反,外在的学习动机经常关注结果,例如通过考试获得好成绩、讨好老师或者向家人证明自己有能力。
这种动机可能会促使人们通过重复记忆来达到目标。
然而,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肺腑之言”被遗忘,因为它没有涵盖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方面。
更有甚者,这种学习方式可能让学生感觉盲目地追求成绩的目标,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创新。
那么怎样才是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它应该促进有效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结果呢?在学业中,立定学习目标和规划是关键。
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规划学习进度,这样他们就会更容易地发现他们的个人关注点和学习动机。
同时,教育者可以在设计课程时使用兴趣点和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更能吸引和激励学生。
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的参与度就会有所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也得到持续加强。
此外,合理和充足的回馈机制可以及时、准确地指导学生。
回馈不仅应解释他们成就的水平,而且应该提供改进和进一步加强技能的建议。
同时,学习中的个人工作能力可以通过专注、刻意练习、反馈和发掘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而不断提高。
动机与学习
(二)动机产生的外因——诱因
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分
正诱因和负诱因两种。
➢ 正诱因:能使个体因趋向或获得它而满
足其需要的刺激物。
➢ 负诱因:能使个体因逃离或回避它而满
足其需要的刺激物。
四、行为发生的基本心理模式
个体的行为是由动机所直接导致 的,而动机可以主要由个体的内驱力 推动,也可以主要由外部的诱因拉动。
1、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 2、个人倾向于把成功看作是能力的显现而不是 努力的结果。
3、追求成功的需要不能满足时,学生倾向于回 避失败,以维持自我价值感。
4、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倾向随年级的升高 而变化转移。
自我价值论揭示两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能力(智力)高的学生未必有强烈的学习 动机。有潜力的学生不愿意发挥出来,这既是智 力资源的浪费,也是与学校教育目的相悖。
二、学习动机的内部构成
(一)认知内驱力 (二)自我提高内驱力 (三)亲和内驱力 (四)自我价值感内驱力
(一)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出于了解和理解事物,掌握 和运用知识以及系统阐述和解决问题的需 要。它在个体身上最初表现为探究的需要,
带有一定的先天性。
个体进入学校后,从不断获得的学习乐趣、 成功体验后逐渐形成认知内驱力。这种内 驱力可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指向学习任
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以促进整体人性的发展为 出发点和目标。认为教育的功能是帮助学生心理 成长,而这一功用能否发挥,则决定于学生能否 把他对自己的认知和学习内容的认知联系起来, 发现所学知识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密切关系。
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培养和谐的教室气氛,是 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条件。
论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论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原因,是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
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
有机体的内驱力可以分为生理的和社会的两种。
生理的内驱力,是饥饿、口渴、困倦、劳累、性欲等造成的需求,这是第一级水平的内驱力;社会的内驱力,如对地位、权力、认可、荣誉、尊重、爱情、独立的追求等,这是第二级水平的内驱力。
无论哪一种内驱力都与需要密切联系,都是引起有机体活动的激活状态。
动机在推动人的行为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作用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第一,唤起行动;第二,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第三,将唤起的行动坚持进行下去,并及时调整活动的强度。
二、什么是学习动机人的任何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即推动学习的主观动力。
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学生喜欢学,想学,要求学,好像有一个迫切的学习愿望。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不喜欢学,没有学习要求,学也是被迫的,就一定学不好。
所以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保证学好的前提。
作为高明的老师,在没有开始教以前,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的教师不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地却在扼杀学生的学习动机,靠命令、靠体罚逼学生学。
有的教师在放学后还把学生留下来,要他重新学,重新做,学生很不高兴。
学生上了半天课,已经很疲倦了,这种情况下强迫他学,就造成了学生精神上、身体上的痛苦。
这是教师没有积极性吗?有,但方法不对,越是这样对待学生,处分学生(如写错了罚写20遍),他就越不想学,不喜欢学。
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动机,没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你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困难了。
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
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学习与学习动机PPT课件
一个七八岁的儿童,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逢堵
车或有人超车时,爸爸总是口出不逊,张嘴就骂,不是骂
警察就是骂别的司机。一天,妈妈放学接他,正见他站在
校门口对另一个同学口吐狂言:“小子!你他妈等着,明
-
23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斯金纳(B.F.Skinner)是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新 行为主义中极端行为主义的代表,操作条件作用学习 理论的建构者。斯金纳在刺激与反应的联接中更强调 “强化”的作用。斯金纳根据其著名的“斯金纳箱” 的动物实验研究创建了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该理 论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
16
❖ 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人 类的学习方式可能要复杂一些,但本质是一致的。 他从动物学习研究中,试图揭示普遍适用于动物和 人类学习的规律。根据实验的结果,桑代克提出了 众多的学习律,其中主要有:
1)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当准备对某刺激作出反应时,任其产生反应就会使 之感到满足;不准备对某刺激作出反应时,强迫其 作出反应则会感到苦恼。
动作技能学习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 作来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是人的外显行为的学习。
-
8
费茨和波斯纳曾将动作技能学习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 早期阶段或认知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执行
程序或执行常规。 从传授者角度看,主要是讲解与 示范;从学习者角度看,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形 成目标表象和目标期望。
第二,通过强化的组合,可塑造出较为复杂的行为。 正如斯金纳所指出的:“把强化的组合按所需行为 的方向逐次改变,就可能通过塑造过程的一些连续 阶段得到极复杂的行为。”
教师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
教师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和教育引导者,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并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和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
本文将从教师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一、教师学习动机教师学习动机是指教师主动投入学习的动机和内在驱动力,它对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学习动机的来源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常见的动机包括:1. 内在动机:这种动机源于教师内心的热爱和追求卓越的意愿。
教师具备研究精神和自我完善的需求,渴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以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给学生。
2. 外在动机:这种动机来自于学校、家长和同事的期望和要求。
教师需要满足职业要求和教学目标,同时也需要适应教育改革和技术进步的发展,以确保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二、教师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对于教师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则是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师学习方法:1. 阅读与研究: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书籍和研究报告,是教师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与研究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并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2. 反思与总结:教师应当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从中获取教训并进行改进。
通过反思与总结,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参加培训与研讨:教师可以参加学校或相关机构所提供的培训与研讨活动,与同行们分享经验、交流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这种互动方式能够拓宽教师的视野,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4. 利用网络资源:在数字化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例如,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习专业课程、参与教学讨论,或是关注教育类社交媒体账号获取教育资讯和教学分享。
三、总结教师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成为教师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前提。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投入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的体现。
当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时,他们会更加专注、认真地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其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至关重要。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好奇心和热情的表现,是学生愿意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享受到乐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和策略: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温馨的教室环境、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等方式,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实践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努力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动力性。
五、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六、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和成绩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与学生学习态度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生学习态度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学习动机和学生学习态度一直被广泛讨论和研究。
学习动机是指学生追求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学习态度则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感色彩和行为倾向。
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和促进,对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态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个有积极学习动机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正确的学习态度。
相比之下,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能够驱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任务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对学习的需要和目标,并具备一定的学习动机时,他们会更加愿意面对挑战,积极探索知识,并持续努力。
而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随之发生积极的变化,表现出对学习的渴望和愿望。
因此,学习动机与学生学习态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其次,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反过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态度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学习动机起到了调节和激发的作用。
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
相反,消极的学习态度可能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发展。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或不认可学习的价值时,其学习动机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因此,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至关重要。
然而,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
除了互相影响和促进外,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补充和互补的特点。
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提供了学习所需的精力和动力,而学习态度则调节了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使他们更容易投入学习活动中。
学习态度的积极向上有助于培养、维持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良好发展。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前提。
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能力的关联分析
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能力的关联分析学习动机是指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力和愿望,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有着深刻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类,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出于兴趣和自我实现的动力,而外在动机则是来自于外界的奖励或惩罚。
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它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体现。
本文将对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能力的关联进行分析。
首先,学习动机与学习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升学习能力。
当学生具备内在动机时,他们会出于自身的兴趣和追求而主动进行学习,对学习内容更加主动投入,并且更有动力去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这种内在动机的存在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和扎实,从而提高了学习能力。
相比之下,外在动机对学习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弱。
尽管奖励和惩罚可以在短期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长期来看,如果缺乏内在的兴趣和追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很难有真正的提升。
其次,学习动机的不同类型对学习能力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探索动机和成就动机是两种重要的学习动机类型。
探索动机是学生追求新知识和开拓思维的动机,它对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当学生具备较高的探索动机时,他们对学习中的问题和挑战更加感兴趣,并且更愿意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这种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习能力。
而成就动机是学生追求成功和成就感的动机,它对学习能力的影响则相对较为有限。
过分追求成绩和奖励会导致学生过于焦虑和压力,从而影响学习能力的发挥。
此外,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的相互促进也需要考虑个体差异的因素。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水平,因此在研究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的关联时需要考虑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上,还包括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和认知能力等方面。
一些学生可能天生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要通过外部的激励和支持来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
动机和学习的关系
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正如奥苏贝尔所说的:"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
"动机可以增强行为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
因此,教师在强调动机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本身就是下一步学习的动机。
一、强化论
现代的S-R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而且也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起。
事实上,在某些S-R心理学家(如斯金纳,1953)看来,无需将动机同学习区分开来。
这些心理学家认为,引起动机同习得行为并无两样,都可用强化来解释。
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呢?按照现代S-R心理学家的观点,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
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如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长的赞扬等),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如没得到好分数或赞扬),就缺乏学习的动机作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如遭到同学或教师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研究表明,教师的批评与表扬,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
例如,受表扬的学生,成绩上升。
事实上,教师表扬所起的强化作用,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
例如,教师对学生说:"好好干!我知道你们努力做的话,是能够做好的。
"对那些感到难以完成任务的学生来说,这番话是种鼓励或强化;而对那些轻而易举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说来,这实际上类似于惩罚,因为教师这番话意味着,他们必须经过特别努力才能完成任务。
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
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方面。
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学习任务的兴趣、渴望与参与程度,而学习行为则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展现出的行为表现。
学术界普遍认为,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笔者就此进行探讨,以期深入了解两者间的互动关系。
首先,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学习动机高涨时,学生会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例如,当学生对某一科目感到兴趣并且认为这门课程对自己的未来有用时,他们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并能够投入更多精力在该科目的学习上。
相反地,当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缺乏兴趣,或认为它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太大帮助时,学习动机会下降,对任务的投入也会减少。
因此,学习动机可以视为学生学习行为的推动力。
其次,学习行为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反馈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表现会对其学习动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当学生付出努力并取得好成绩时,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会增强,学习动机也会相应提升。
相反地,如果学生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无法取得好成绩,他们的学习动机很可能会下降。
因此,学习行为不仅是学习动机的结果,也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之间还存在着互动循环的关系。
学习动机的改变会影响学习行为,而学习行为的表现也会进一步影响学习动机,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例如,当学习动机降低时,学生可能会选择逃避学习或者不专注于学习任务。
这些消极的学习行为会导致学习的效果降低,从而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
同样,当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这种积极的学习行为又会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
因此,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的循环系统。
然而,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学习动机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涉及到个体的兴趣、渴望、目标和自信等因素。
而学习行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教师的教学方法等。
在线学习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
在线学习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线上教育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首选方式。
相比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在线学习具有时间灵活、地点自由、资源丰富等诸多优势,满足了人们对于学习的需求。
然而,在线学习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的制定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线学习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和动机。
在线学习相比传统学习,学习者需要更强的自律和自主性,具备稳定的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
1.1 兴趣驱动的学习动机在线学习中,学习者应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
因为只有对感兴趣的课程和知识才能够持久地保持学习动力。
例如,一个想要学习编程的人可以选择参加在线编程课程,这样的选课方式更能够让他们保持学习的动力。
1.2 成就感驱动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设定一些小的目标,并且随着目标的达成而获得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持续学习动力。
学习者可以将学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次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就给自己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学习动机。
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成果或结果,它们是学习者持续学习的驱动力和方向。
2.1 短期学习目标在线学习的时间和弹性很大,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分为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会更有利于学习者对学习进度的掌握。
短期学习目标应该具体、可行,并且要能够迅速实现。
例如,学习者可以设定每周要达到完成一定量练习题的目标,这样可以保证学习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2 长期学习目标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也需要设定长远的学习目标,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学习路线和方向。
例如,想要成为一名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学习者可以制定长期目标为在两年内获得相关的证书,或者参加相关的培训项目。
三、解决方案为了增强在线学习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的实现,有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3.1 激励机制的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等方式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在教《千克、克》一节时,教师出一些题目:500 +500=1,1-500=500,
1000+1000=2,2-1000=1,等等,问学生这些 等式是否成立?
为巩固所学知识,找出猪、鸡、女孩、鸡蛋4副图
片,并呈现4个问题:
约25千克,
约50克,
50千克,
约2千克。要学生在图片放在适当得位置。
修正后: 成就行为=Ta+外部的动机力量
二、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一般特点
1、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一般趋势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一般趋势: 从近期的、狭隘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长远的、远大的学习动机发
展;
从具体的学习动机逐步向富有原则性的、比较抽象的学习动机发展;
从不稳定的学习动机向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发展。
TS = MS×PS×IS MS:稳定的追求成功的需要 PS: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IS :成功的诱因值
Taf= Maf×Paf×Iaf
一、学习动机的一般原理
4.5 成就动机理论 Ta=(Ms×Ps×Is)-(Maf×Pf×Ps) 因Is=1-Ps, Pf=1-Ps, Is=Pf,所以: Ta=(Ms-Maf)[Ps×(1-Ps)] Ta为正值时,表现为趋向成就行为 Ta为负值时,表现为逃避成就行为
强成功期望
趋向成就任务
失败
缺少努力
的成就期望
务
内疚,维持较高 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就任
归因模式:
成功
运气
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缺乏趋向成就任务的倾向
失败
缺乏能力
对成功的期望
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 缺少坚持性,回避成就任务
一、学习动机的一般原理
当个体对自我、自己的行为及环境方面的信念、看法或知 觉出现“非配合性”(not-fitting)的关系时,认知主体 就产生认知不协调,从而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体改变有 关态度或观念,从而改变行为,减少或避免不协调。
Festinger的经典实验:
一、学习动机的一般原理
4.4 认知失调理论
生就带着问题进入新的空间。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形象法 在教《圆锥体积公式》时,不是直接写出V圆锥=
1/3×sh,而是要学生先测量等底等高底圆柱体与 圆锥体,使学生明确两个圆柱体与圆锥体是等底 等高,然后让学生用圆锥体盛满水后,倒入圆柱 体,全班学生全神贯注,仔细关注着圆柱体与圆 锥体之间的体积关系,学生将圆锥体盛满水后, 连续三次倒入圆柱体,三次正好倒满,于是发现V 圆锥体=1/3V圆柱体,从而得出V圆锥= 1/3×sh。
故事,或者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事轶闻出发导入 新课,能激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例如 在低年级可以用“小松鼠搬家”、“邮递员送信” 等小故事来认识数,进行简便计算等。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5)口诀法 分数乘除法口诀:乘不变,除要变,要变就要变
两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外移几(除数)里移几,
对困难的态度;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对任务的坚 持性;习得行为的表现。 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 言语劝说、情绪唤醒。
一、学习动机的一般原理
4.3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B.Weiner, 1982) 归因: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或结果,通过知觉、思维、
(被除数)位数不够添零补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6)课外活动法 数学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教师引导学
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 活动,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 知识面,发展学生数学方面的特长和才能。如利 用数学故事会、数学墙报、数学文艺会、数学参 观、数学调查、数学成绩展览会等形式来扩大学 生的视野,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数学才能。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在教异分母加减前,可出示题目:1/3+2/3=? 1/5+4/5=? 3/7+1/7=? 3/5-1/5=? 5/6-4/6=?
½-1/3=? ¾+5/6=? 学生由于学习了同分母底加 减,因此前面5个问题,而后面两个问题却束手无 策,这时教师指出这是本节课的新内容,这样学
小学教育的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小学生能够 及早地从前一种动机向后一种动机过渡。
二、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一般特点
2、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 第一种,为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或为了得到家长和
教师的表扬,为了得到奖励而努力学习。
第二种,为履行集体和组织(学校、班级及各种组织)交 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和组织争光而学习。
Next
类型 消费品 娱乐 自主 成人的赞赏 同伴的赞赏 竞争 权力和责任
例子 糖果、饮料等 看电视、玩游戏机、唱歌等 给予自由支配的时间 教师的表扬、书面通报表扬 为同伴提供帮助 考试高分等 担任班长等
返回
断续强化的分类
固定间隔
时 固定时间间隔强化 间 (每学习一个小时奖
励看电视10分钟)
频 固定频率间隔强化 率 (每做完20个题目奖
一、学习动机的一般原理
1、含义: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 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 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类型: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 于学习效果。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Yerkes&Dodson,1908)
《圆的概念》一节的教学:教师问:车轮是什么 形状的?答:圆的。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其 他形状的不行?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学生一下子被逗乐了,答:不行,它无法滚动。 问:造成鸡蛋形状(椭圆)行吗?学生开始有点 茫然,继而回答:不行,它会时高时低。问:为 什么造成圆的就不时高时低呢?学生开始热烈讨论, 并得出结论:因为圆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 处处相等。这样,自然而然引出了圆的定义,学 生学得省力、记忆深刻、兴趣大增。
消极的归因模式可能导致习得性无助感: learned helplessness(Seligman,1975):
——当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和失败, 便会产生无能为力、放弃努力的心态。
获得体验:努力却没有结果导致失败与挫折感。 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自己无法控制行为
结果或外部事件。” 形成期待:“将来结果也不可控。” 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降低学习动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7)启发创新 巧妙地提出问题,以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
学工程问题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修筑一条 长600米的公路,甲工程队单独修需要20天,乙工程队单独 修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学生列式 为:600÷(600/20+600/30)=12(天)。
推理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确认造成该结果的原因的 认知活动。归因就是寻求结果的原因。
一般从内外部、稳定性和控制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稳定性与个体对今后成功或失败的预期有关 控制性与个体今后的努力程度有关
一、学习动机的一般原理
4.3 归因理论
积极的归因模式:
成功
能力和努力
自尊、自豪,增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3)游戏法 因为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好玩,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
特别是到巩固练习注意力更难以集中.因此,在教学中开展 适当的游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 如在教学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开展 “找朋友”的游戏,将算式和得数制成卡片,由持算式卡片 的学生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持得数卡片的学生回 答:“你的朋友在这里.”找对了发给小红花鼓励.
学习动机与学习
教学目标
掌握学习动机的一般原理
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一般特点
灵活运用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具体方法, 并针对不同个案设计辅导方案
案例分析
小浩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智力正常,一二 年级成绩还可以,属中等水平,但三年级后成绩 开始下滑,四年级更明显。他上课不认真听,作 业也是应付老师和父母。每次试卷和作业发下来, 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老师批评他,他也无所谓。 小浩爱看电视,爱玩电脑游戏,每天匆匆忙忙做 完作业就想看电视和玩游戏。父母均为某企业职 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对孩子读书期望较 高,一直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
2
1
0
-1
-0.45 -0.62
-2 控制组
1.35 1.2 -0.05 -0.25
1美元
20美元
报酬数量与态度改变
喜欢此工作 愿意参加类似实验
一、学习动机的一般原理
4.5 成就动机理论(achievement motivation, Atkinson)
Ta = Ts – Taf Ts: 追求成功的倾向 Taf:害怕失败的倾向
机、认知出现障碍、情绪失调。
数学考试成败的原因分析
成就状态 成功
失败
原因 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运气 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运气
例子 我擅长数学 我复习得很充分 这次考试太容易了 这次考得好,太运气了 我不擅长数学 我准备得不充分 这次考试太难了 这次我很不走运
一、学习动机的一般原理
4.4 认知失调理论( Festinger,1957)
励看电视10分钟)
不固定间隔
不固定时间间隔强化 (不定期抽查学生的作 业) 不固定频率间隔强化
Back
一、学习动机的一般原理
4.2 自我效能理论(Bandura)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
行为的主观判断。 自我效能的作用:决定对活动的选择;影响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