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者:覃善璞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16期【摘要】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等教育理念。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转变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活动,创设开放性的问题,大量运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学生主体作用初中政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上充分依靠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而服务。
目前,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不断提高学生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谈一些体会与看法。
一、初中政治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相关教学措施1. 政治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初中政治课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观念,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一是政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树立“教育”为“学习”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及真实的思维活动,切实从学生的成长需要设计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从而真正做好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工作;二是政治教师要树立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自己平等民主的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放权意识,即教师设计让学生自由讨论并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创造性见解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组织学习过程,放手让学生对学习问题展开充分讨论,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浅议以学生为主体的政治课堂教学
浅议以学生为主体的政治课堂教学摘要:初中政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生的思维和思想都处于正在形成阶段,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政治课堂学生主体能力初中政治作为学生系统的政治学习起点,是其政治学习思维与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必须谨慎而认真地进行教学,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
一、注重课堂气氛开放式教学需要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师隐身成为导演之后,他要让课堂的感染力传达每一个学生的身上,让学生主动地迅速进入自己的角色,融成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比如说课前气氛的调节: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分析解决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立一个五分钟课前演说,让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某热点事件或问题为大纲,以所学政治知识,像里根那样的政治演说家一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可以让学生设想自己为政府发言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其他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发问。
这样的课前预演,完全由学生自己作主,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小组合作学习。
一个学习任务如果交给整个班级,总会有学生置身事外,如果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就可以改善这种状况,并且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竞争意识。
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应适当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由各小组讨论后进行反馈,同时也可以由其他小组的人进行质疑与补充,最后进行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团队学习能力和获取资料的能力,比如要进行模拟式学习和调查实践时,小组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
2.模拟式学习。
在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可以被发现利用的形式也越来越多。
比如说时事政治,就可以用模拟新闻发布会,这在前文中有所阐述;公共道德与职业道德,可以让学生择取自己在生活看到的某些具体事例,如排队、垃圾处理、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等,排演成小型话剧;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就可以组织一场辩论会,让学生自由阐释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内容与联系,整个班级可以分成两组,就“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哪一个更重要”为辩题,就本方的立场搜集好材料和证据,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去。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
浅谈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素质教育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素质教育就是要更新理念,转变学生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合作,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本文主要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以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指导。
虽然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学生的主体作用仍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学生完全缺乏主观能动性,丧失了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作为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就要更新思想, 转变观念,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认清自己的职责,真正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要认识到老师是服务于学生的,要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如何学习。
总之,教师要始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并具体落实到教学中。
二、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课
外活动是第二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内进行的一些有
组织、有计划的教学和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给孩子们灌输合法道德理念以及国家法律知识,培养学生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意识。
然而,只是单纯讲授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必须将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们自主思考、参与实践的过程,因此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策略。
以下是几种可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一、激励学生思考和讨论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展开小组讨论。
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和和小组讨论来深刻理解自我规范和社会规范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和辩论,可以让学生们了解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创新精神,以更加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二、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参与意愿实际案例可以呈现不同课题中出现的问题, 并激起学生的参与度。
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实际案例,比如网络欺凌,辱骂等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加真实地让学生了解这些行为产生的危害性和可怕程度,并敦促他们为自我保护和他人保护做出积极的贡献和努力。
有些案例也能让学生自主解决,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理性思考、创造性思考、沟通合作等能力的发挥。
三、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实际问题道德与法治课程通常会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教师可以贴近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和关注实际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如打架斗殴,抢劫等来谈论相关法律的知识和规定。
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社会各种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培养学生们的判断力和思考力,提高他们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传播正能量,影响学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经常传递正能量。
通过让学生了解正面信息,鼓励感受身边良好的事物,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希望和斗志,从而定期打破负面激励因素的局限性。
这是以积极态度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并推进学生不断进步、成长的重要举措。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被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取代。
这种转变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出发,探讨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一、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学生主体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这种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策略的调整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的调整至关重要。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教”转向“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三、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要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能够灵活应对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五、评价方式的改进评价方式的改进也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关键。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互评、实践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道德和法律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和规则。
对于学生而言,道德和法律的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习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把这些知识真正的落地,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才能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呢?首先,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较为繁杂,而且很多内容与学生的个人经历和家庭教育有关。
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更有爱好、更热衷于真正能体现出学生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内容。
教师可以在课前先进行一次投票,让学生选择他们所喜欢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的过程。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辩论。
让学生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总结出大家的共识和结论。
其次,在课堂的设计上,可以采取“问答”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例如,在学习道德与法律中不光是要记诵相关法律条文,也需要对法律进行理解,同时也充分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后果会对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影响,提高个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最后,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行动。
只有将理论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在平时行为中付诸实践。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提出和入侵的案例,并一起分析和讨论案例,最终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例如,当学生遇到了同学受欺负的情况下,该如何制止恶劣行为,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协调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的思考,同时也需要正确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为弱者伸出一把援助之手。
总之,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非常重要。
通过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内容选择,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道德与法律的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而且也能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最新教育文档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最新教育文档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我认为要想能把学生的主体性调动起来,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二、创造条件,为学生发挥主体性提供机会;三、改革传教式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建立良好师生情感,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及创新思维能力。
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成效,就必须突出学生这个主体,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以往以教师为核心的观念,确立“学生主体”观念。
改革以往以教师讲为主的单向形式和封闭性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其主体作用,确立其主体地位,发挥其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导演,而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和探求者,教师不能完全代替学生来完成任务,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其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自由、平等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建立教学过程中民主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学双方才能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究,自由交流。
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和抑制状态,难于有创新的状况,要让学生敢言敢想、敢思敢辩,发表自己的见解、异议甚至是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观点,对于创新的火花,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创造条件,为学生发挥主体性提供机会1、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只有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结构,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才有全员参与的可能性,才便于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成功的经验表明,导课要简洁、明快、巧妙、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主题上来,切忌拖拉或扯远。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的主要课程之一,旨在引导学生正确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参与公共事务,提高学生辨别非法行为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在传授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同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是提高课堂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策略。
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化知识获取的主动性学生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有效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设置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汲取知识;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获取途径,包括阅读教材、查阅参考资料、观看视频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讨论、分享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道德法律意识初中阶段是孩子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法律意识的培养应从学生个人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自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合乎社会公德。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激发学生参与和表达的热情。
同时,给予学生自由的表达空间,鼓励学生就道德法律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建议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道德法律实践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道德法律实践能力,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例如,参与维权、志愿服务、安全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还可以锻炼自身的组织、交流、沟通、协作等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益的知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被淘汰,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更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教育教学理念,它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前段时间,我发现在一些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很不理想。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教师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
如此,本来就枯燥的政治知识加上呆板乏味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政治需识记的`内容很多,这让许多学生感到厌烦,而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过去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
”在教学中,教师是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对学生主体的认识,理解能力的开发,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
【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政治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政治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急切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鼓励并倡导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组织、帮助下,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就初中政治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初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我们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并在情感交流中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民主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经常听学生反映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空洞。
在课堂,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不喜欢政治课。
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应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地解放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最终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活动中,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有限的时间贯穿到具体的目标学习中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问题的情境,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交叉进行,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的主动参与包括独立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和合作交流讨论以及完成课堂练习等。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涉及学生的人次是否广,要使每名学生都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三、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
在一堂课的设置中,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堂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在一堂课的开端就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地参与投入,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教师们一直以来探索的问题。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当在课堂中被赋予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鼓励他们就某一道德问题或法律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并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互相倾听、交流和学习。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自己的思考。
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中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任务。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他们自己找出案例中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并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让他们自己查找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并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引导和支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更加具体和细致的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有关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与道德与法治内容相关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有时会出现偏差的观点和行为,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论初中政治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
论初中政治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1.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
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
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
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作为一名政治学科的教师,本文就此谈谈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初中政治课堂;学生为主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作为一名政治学科的教师,本文就此谈谈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1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重点之一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
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改变学生存方式,使学生从课堂的被动者、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者,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学习,参与学习,以更饱满的精神和张扬的个性,感悟学习,体验创新,分享快乐。
活动课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要把课堂学习实践活动的权利还给学生,要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让学生做舞台上的主角,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如,“孝敬父母”这一活动课的开展,首先让学生闭眼伏案,凝神静气,体验歌曲《妈妈的吻》《常回家看看》,情真意浓的歌声,一下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大家饱含真情地倾吐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诉说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纷纷表示不辜负父母的拳拳之心,养育之恩,要理解关心体贴父母,将来更好地孝敬父母。
一节活动课,几乎不用老师的分析、引导,就已达到目标。
2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课堂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识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摘要:在初中政治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因而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从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开展合作学习三个角度着手。
关键词:初中政治主体作用内在动机合作学习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一般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在该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少自主思考的过程。
长期下来,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思想政治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初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改变上述教学现状。
初中政治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能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如果教师将和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问题挖掘出来,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肯定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学生关注了问题之后,自然会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上《学会拒绝》一课时,笔者引用了两个和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事例。
(1)初中生小明和小文是一对好朋友。
某日,小明邀请小文去网吧玩游戏。
请问小文该如何说服并拒绝小明?(2)小亮和爸爸在街上捡到一只皮夹,皮夹里面有几百元现金,爸爸叫小亮将皮夹带走。
请问小亮该如何说服并拒绝爸爸?第一个事例是拒绝朋友,抵制游戏的诱惑;第二个事例是拒绝家长,抵制金钱的诱惑。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类似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学生非常关心的,所以问题一提出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都积极思考和讨论,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
通过讨论,学生得到了统一的意见。
对于第一个问题,小文可以告诉小明:“玩网络游戏易成瘾,会影响学习。
长时间玩游戏容易近视,影响身体健康。
国家有相关法律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对于第二个问题,小亮可以告诉爸爸:“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们还是将皮夹交还给失主吧。
”可以看出,问题与学生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政治课堂中应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初中政治课堂中应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摘要:初中政治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顺应时代的发展,这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政治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实施教育改革,进行素质教育,就要转变学生的地位,让学生由被动得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变苦学为乐学。
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得主体地位呢?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新课程标准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地意识到“教师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但是,现实中政治教学随着应试教育的发展,已向畸形方向演变,政治课教学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应付考试,最终导致教师死教、学生死学,沦为灌输式的教学,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政治教师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教材,更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教师要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中跳出来,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自由愉快地去学习。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一)创设和谐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参与度在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师生间是单向信息传递的关系,课堂气氛较为死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这个行列之中,历经了一次次的教学改革,让我成长起来,思想日益成熟。
特别是从事思品学科(政治课)的教学工作,这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肩负着育人的神圣职责,要时刻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当下,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又一次吹响,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力量。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极力倡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做课堂的主人。
下面仅是我在政治教学中一路走来的点滴感受及体验,希望与大家分享:首先,要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众所周知,课堂是我们的舞台、学习的阵地,学生是我们的演员、主角,表演效果如何虽然受影响于老师知识的传授,但更取决于学生主体的发挥,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已被我们牢牢锁住。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不是很理想,其主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路线走,不敢放手把舞台真正交给学生。
如此这样,学生反而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影响到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与当今所提倡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相违背。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与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次,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追求和谐和高效的课堂。
美国著名的课程学家多尔曾认为,在现代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个轻松愉悦、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这首当其冲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及职责——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多重身份,起到一个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以下是我对于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些建议。
第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发挥主体地位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室布置、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一个尊重每个学生主体性的地方。
只有在舒适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开展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
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得以发挥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课堂讨论与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样,学生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设计具有启发性的作业和项目。
作业和项目是学生在课堂之外发挥主体地位的机会。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作业或项目,要求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展示自己的成果。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第五,赋予学生管理班级的责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班级管理的责任交给学生,例如班级卫生、安全等。
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生将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责任,发挥主体地位并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应积极引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给予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空间,鼓励他们思考和创新。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注重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创造力,给予积极的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发表时间:2012-05-18T16:18:31.22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6月总第57期供稿作者:王翠平[导读]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王翠平山东省昌邑市围子街道办事处围子初级中学261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普及,我们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意识,在课堂中通过开展多样的教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性,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及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树立主体意识体现主动参与性自主学习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普及,我们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过去课程焦点锁定在教师这个“主角”在课堂舞台的“表演技巧”,而学生只充当舞台“配角”这种局面。
现在应提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更新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教师仍充当课堂的中心和主宰,学生起到“配角”作用,师生间仍是那种“授受关系”。
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真正实现多向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意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性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体验学习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求将“教室”转变成“学堂”,课堂教学由“教”向“学”转化,让学生达到由吃“鱼”到用 “渔”,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和学会创新。
初中政治课堂中调动学生体现主体意识的参与性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1.调动学生的参与状态。
学生只有在兴趣浓厚,有强烈的热情和求知欲时,才会乐于动脑、乐于讨论和争论,乐于用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去解释和表达所学到的知识,才能积极主动参与解决开放性问题,才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2.调动学生的参与方式。
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交叉进行,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参与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有效的计划和策略,获得情感体验,并通过认知活动进行调控。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和团队中分工合作,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探究学习是指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思维的想象,从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形成各种能力。
3.注重学生参与的时间与广度。
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至少应该在一半以上,高的可达2/3以上。
学生的主动参与包括独立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和合作交流讨论以及完成课堂练习等。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涉及学生的人次是否广,要使每名学生都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4.注重学生参与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的达成度如何;注重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的程度;注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现情况。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达到预期目标。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
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
1.教会学生“看”书。
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地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
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地领向真理。
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
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提问和自主学习能力。
3.教会学生答题。
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
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
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