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教学
浅析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教学
![浅析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c9f019e2e3f5727a4e9627e.png)
浅析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教学1.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
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
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
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
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
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浅议以学生为主体的政治课堂教学
![浅议以学生为主体的政治课堂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0f92932f61fb7360a4c6500.png)
浅议以学生为主体的政治课堂教学摘要:初中政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生的思维和思想都处于正在形成阶段,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政治课堂学生主体能力初中政治作为学生系统的政治学习起点,是其政治学习思维与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必须谨慎而认真地进行教学,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
一、注重课堂气氛开放式教学需要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师隐身成为导演之后,他要让课堂的感染力传达每一个学生的身上,让学生主动地迅速进入自己的角色,融成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比如说课前气氛的调节: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分析解决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立一个五分钟课前演说,让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某热点事件或问题为大纲,以所学政治知识,像里根那样的政治演说家一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可以让学生设想自己为政府发言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其他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发问。
这样的课前预演,完全由学生自己作主,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小组合作学习。
一个学习任务如果交给整个班级,总会有学生置身事外,如果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就可以改善这种状况,并且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竞争意识。
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应适当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由各小组讨论后进行反馈,同时也可以由其他小组的人进行质疑与补充,最后进行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团队学习能力和获取资料的能力,比如要进行模拟式学习和调查实践时,小组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
2.模拟式学习。
在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可以被发现利用的形式也越来越多。
比如说时事政治,就可以用模拟新闻发布会,这在前文中有所阐述;公共道德与职业道德,可以让学生择取自己在生活看到的某些具体事例,如排队、垃圾处理、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等,排演成小型话剧;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就可以组织一场辩论会,让学生自由阐释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内容与联系,整个班级可以分成两组,就“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哪一个更重要”为辩题,就本方的立场搜集好材料和证据,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去。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ee0b20d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4.png)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被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取代。
这种转变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出发,探讨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一、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学生主体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这种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策略的调整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的调整至关重要。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教”转向“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三、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要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能够灵活应对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五、评价方式的改进评价方式的改进也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关键。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互评、实践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中学政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定位思考
![中学政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定位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8d37884168884868662d6cd.png)
中学政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定位思考摘要: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中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呢?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学生为主体定位思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被当代大多数人公认的一条教育原则,也是适合各科教学的一条原则,它正确揭示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有着重要作用。
一、关于”教材”向”学材”转换的定位思考
什么是教材?传统的教学法就是依据课本进行教学,课本就是我们教学的材料。
因此,我们把课本称之为教材已经习以为常了。
今天,当强调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时候,这种旧的思维定式就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活动。
课本既然可称为教师的”教材”,为什么不可以成为学生的”学材”呢?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教师也可以把课本看作”学材”。
所谓”学材”,就是与”教材”相对应,即”课本加学法”,这是对学生而言。
素质教育要求转变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我们把”教材”转换成”学材”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树立”学材”意识,其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对教学。
浅谈初一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浅谈初一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https://img.taocdn.com/s3/m/7399b5d8aa00b52acfc7ca70.png)
浅谈初一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应试教育迈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显得极为重要。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为此,我在初一政治教学中从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入手,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初步尝试。
一、时事融入课堂,培养学生观察的主动性我们都知道,对新闻时事的关注,可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因此,我尽量引导学生看报章杂志和电视中的新闻报道,并规定每节政治课的前3分钟,是学生分组进行新闻报道的时间(每组3人),力求材料简洁、精炼,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有一段时间,报纸上连篇报道美国与古巴为一个小男孩埃连闹得不可开交的事件,这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很多学生对此事的前因后果提出疑问,于是他们自发地查阅报章杂志,请教老师,在一次课堂新闻报道时间,有3位同学清晰地叙述了此事的来龙去脉,这对我触动很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见识,培养了观察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上政治课的兴趣。
二、创设情景,培养思考的主动性初一政治教学,不能简单地认为背一背理论条条,记一记定义概念就行了,这样做即使那些冗长而又拗口的内容被记住了,但却妨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击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
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初一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很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把与学生心理相关的内容设计成一些情景,几乎每一框,每一课都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情景,教师作好辅垫,启发学生围绕既定情景发表看法展开讨论。
但要注意尽量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思考讨论,围绕既定情景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确定的,只要言之成理,以理服人则行。
这样使所学知识更形象、更生动也更深刻。
例如交原则这一框题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情景:李芬与王芳是一对非常知心的朋友,有一次李芬偶然看见王芳与其他同学有说有笑,非常友好,她就非常生气,不理王芳了,因为她认为,既然王芳与她是好朋友,就不应当再与其他同学那么友好。
论政治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论政治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f5f3c2c19e8b8f67d1cb9a4.png)
论政治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摘要:广大政治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关键词:学生主体教学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其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显示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过多地注重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是“授之以鱼”,而对学习真正有用的是“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即由“学会”转变为“会学”,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和渗透,帮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学生才会从“要我学”的被动变成“我要学”的主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在现实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首先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用生动而富于激励性的语言,用典型而又贴近学生实际的事例,用不同的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从而激活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样才能专心听讲。
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了表现成功的机会,一旦表现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产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二、创造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指导学生阅读。
前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指导学生阅读要抓好三点:一是提前预习阅读,了解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内容;二是在教师讲解基础上再阅读,理解有关知识及观点;三是每节课后阅读,归纳要点,形成容易让自己记忆的知识网络。
2.指导学生听课。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法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ed2f8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2.png)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法一、启发式教学法概述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启发式教学法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并运用这些观念。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增强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学生主体性: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问题导向: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境模拟:启发式教学法常采用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注重过程:启发式教学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三、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启发式教学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应用:设计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碰撞观点,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实践,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体验感。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启发式教学法实施的策略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实施启发式教学法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围绕目标展开。
初中政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
![初中政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061f57ff46527d3240ce09d.png)
初中政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浅探【摘要】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当成记忆的模版和容器,强迫学生背记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因而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不能有效互动。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自己的人格特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和谐教学理论为依据,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核心,把教师、学生、教材、方法看作是一个完整和谐的系统,积极探索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生主体一、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现代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小组合作探究合作精神是未来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同时,也使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单向交流的被动局面,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好方式。
教学实践中,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安排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以4~6人为一组,成员以异质分组按好、中、差搭配,成员之间要有明确分工,落实具体任务,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角色。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17a432ff51e79b896902263d.png)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一直陷入一个“怪圈”:上课时教师勤勤恳恳、讲“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辛辛苦苦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复制要点,虽然兼顾了能力,却使得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甚至觉得所学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课堂变成了只有老师的课堂。
对于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大家早已形成了共识——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省初中铺开的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成为了每一位政治教师都必须把握的良机。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将学生从一味的被动中拉出,逐渐站在学习的主导地位。
这就意味必须在最大限度上将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是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体验学习的乐趣。
这就需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广泛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课程实施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及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思维成长的需要。
而要想在实际课堂中完成体验式教学,教师就必须尝试采用通过多种的方法来完成教学,将思想政治课堂还给学生。
一、将课堂变成“座谈会”初中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兼具了小孩与成年人的双重心理。
好奇、积极、主动、爱发表意见、自制力差是初中生的特点。
这样一来教师如果一味禁止,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堵不如疏”。
为此,教师就可以挤时间让学生尽情地聊个够。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时,教师讲授第一个问题:“我所遇到的新鲜事”,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感受。
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教学
![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846f1037cd184254b35355b.png)
种被 动接受 , 与发挥 学生的主体 性 , 提 高学 生素质 的要求是很 难适 应 的。 因此就 需要广大 政治教 师在教 学实践 中, 真正树 立 [ 关键词 ] 初 中政治 教学 主体
起学 生主体 的思想 , 并 落实到具体 的教学过程 中, 尊重、 相信学 生主体 , 让 学 生积极 参与课 堂教 学。
1 树立新课 程教学理念 。 践行 以学生为 主体 的思想
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 ,把听起来空 洞乏味 的 内容 变成 自己的 阅
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 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 , 在 让学 生知道今 天要 学 习的有那 些 内容 , 新课程改革对思想政治课教材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 , 更 心 中构 建出基本框架 。
合作精 神是未来人 才必备 的基 本素质 之一 ,小组 合作学
长期 以来 , 我国传统 的教学模 2 . 3 设计 多样作 业 , 创新评 价方法 。新的课 程理念要 求教 师 习是培 养合作精 神的有效途径 。 改变 以分数 评价学 生 的方 法 , 改 变 以前让学 生记 、 背、 做题 的 式不 利于学生主体 作用 的发挥 ,更不 利于培养 学生 的合作意 同时 , 也使 学生缺少 自主探索 、 合作学 习 、 独立获取 作业方式 , 使作 业形式多样化 , 真正实现 学生 会用知 识 。教师 识和 能力 。 可以让学生写调查报告,如调查某—样蔬菜两个月之内的价 知识 的机会 。小 组合作互 助学习体现 了教学活 动 中各动态 因 尤 其是生生互动 占据了课堂教 学 的重要地 位 , 格变化情况 , 并分析变化原因, 总结反映出的问题 ; 可 以让学 素 的多边互动 , 生根据 自己感兴趣 的事件写小论 文 ,探讨里 面所包 含的政 治 改变 了在传统集体 教学 中师 生单 向交 流的被 动局面 ,对于发 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 内容 。 .
浅议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浅议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1a3f9bdac8d376eeaeaa3134.png)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https://img.taocdn.com/s3/m/d9660b7e7e21af45b307a832.png)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作为一名政治学科的教师,本文就此谈谈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初中政治课堂;学生为主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作为一名政治学科的教师,本文就此谈谈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1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重点之一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
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改变学生存方式,使学生从课堂的被动者、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者,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学习,参与学习,以更饱满的精神和张扬的个性,感悟学习,体验创新,分享快乐。
活动课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要把课堂学习实践活动的权利还给学生,要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让学生做舞台上的主角,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如,“孝敬父母”这一活动课的开展,首先让学生闭眼伏案,凝神静气,体验歌曲《妈妈的吻》《常回家看看》,情真意浓的歌声,一下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大家饱含真情地倾吐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诉说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纷纷表示不辜负父母的拳拳之心,养育之恩,要理解关心体贴父母,将来更好地孝敬父母。
一节活动课,几乎不用老师的分析、引导,就已达到目标。
2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课堂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识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https://img.taocdn.com/s3/m/d2fe1ffc580216fc710afd43.png)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摘要:在初中政治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因而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从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开展合作学习三个角度着手。
关键词:初中政治主体作用内在动机合作学习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一般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在该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少自主思考的过程。
长期下来,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思想政治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初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改变上述教学现状。
初中政治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能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如果教师将和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问题挖掘出来,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肯定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学生关注了问题之后,自然会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上《学会拒绝》一课时,笔者引用了两个和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事例。
(1)初中生小明和小文是一对好朋友。
某日,小明邀请小文去网吧玩游戏。
请问小文该如何说服并拒绝小明?(2)小亮和爸爸在街上捡到一只皮夹,皮夹里面有几百元现金,爸爸叫小亮将皮夹带走。
请问小亮该如何说服并拒绝爸爸?第一个事例是拒绝朋友,抵制游戏的诱惑;第二个事例是拒绝家长,抵制金钱的诱惑。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类似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学生非常关心的,所以问题一提出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都积极思考和讨论,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
通过讨论,学生得到了统一的意见。
对于第一个问题,小文可以告诉小明:“玩网络游戏易成瘾,会影响学习。
长时间玩游戏容易近视,影响身体健康。
国家有相关法律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对于第二个问题,小亮可以告诉爸爸:“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们还是将皮夹交还给失主吧。
”可以看出,问题与学生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政治课堂中应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初中政治课堂中应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97e1e6ad5f0e7cd1852536af.png)
初中政治课堂中应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摘要:初中政治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顺应时代的发展,这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政治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实施教育改革,进行素质教育,就要转变学生的地位,让学生由被动得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变苦学为乐学。
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得主体地位呢?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新课程标准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地意识到“教师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但是,现实中政治教学随着应试教育的发展,已向畸形方向演变,政治课教学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应付考试,最终导致教师死教、学生死学,沦为灌输式的教学,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政治教师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教材,更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教师要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中跳出来,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自由愉快地去学习。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一)创设和谐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参与度在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师生间是单向信息传递的关系,课堂气氛较为死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https://img.taocdn.com/s3/m/bb61f84b69eae009581bec7f.png)
浅谈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素质教育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素质教育就是要更新理念,转变学生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合作,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本文主要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以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指导。
虽然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学生的主体作用仍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学生完全缺乏主观能动性,丧失了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作为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就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认清自己的职责,真正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要认识到老师是服务于学生的,要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如何学习。
总之,教师要始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并具体落实到教学中。
二、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课外活动是第二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内进行的一些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和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整个思想政治课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同一教学进度讲授同一教学内容。
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往往以大多数“中等生”为依据,以至于使“优等生”吃不饱,“中差等生”受不了,这种局限性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弥补。
因为在课外活动中,每个同学都可以独立自主地探索自已感兴趣的问题,参与自已乐意的活动。
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教学
![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85fa78d9b14e852458fb5730.png)
、
鸭”式 教学 方式下 ,自身 的 自学能 力已经被 埋没 。
对此 ,我 的体会 是 :授 人 以鱼 ,不 如授人 以 渔。教 会学 生 学习 的 力 法 ,才 足让 学 生成 为课 堂主 宰者 的 真正解 决 之道 。让 学 生 由 “要我 学 ” 、 “ 我 要 学 ” 变 成 “我会 学 ” 、 “ 轻 松
多教 师在这 方 面作 了积 极 的探索 ,本 文 主要谈 淡我红教 学 实践 中的一些具 体 做法 ,与同 探 讨 。 转 变思想 。真 正树立 “ 以学 生发展 为本 ” 的意识 学 生 主体思 想 已被大 多数 教 师所接 受 ,但在 具 体的思 想政
一
鱼 、难 点 时 ,由 于对 学生潜 力估计 不 足 ,所 以教师讲 道 理多 ,
二 、追求 和谐 的课 堂活动 ,在师 生 交流 中发 挥学 生的 主体
性
1 . 教会 学 生 “ 看 ” 书 。 基于 政治 学 科 的特 点 和 近年 来 中 考发 展 的趋 势 ,我认 为 学生 先应该 学会 “ 看 ” 书 。千 教 材 ,学生 才 能 加深 对 知识 的理 解和 掌 握 ,把 听起来 空 洞乏 味 的 内容 变 成 自 己
学 ”。
治课 教学过 程 中 ,学生 主体 作 用 的发挥 往往 很 不理想 ,主要 原 因在 于教 师 习惯 于 让学 生跟 着 自己的思 维转 ,这 样学 生成 了学 习的 机器 ,缺 乏 主观能 动 性 ,没有 1 3觉 性 和创 造性 ,只 是一 种
被动 接受 ,与 发 挥学生 的主体 性 ,提 高学 生 素质 的要 求 是很 难 适应 的 。因此 就 需要 广大 政治 教 师在 教学 实践 中,真正 树 起 学生 主体 的思 想 ,并落 实 到具 体 的教学 过程 中 ,尊重 、相信 学 生主体 ,让学 生积极 参 与课堂教 学
初中政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初中政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b7a69588767f5acfa0c7cd72.png)
初中政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摘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教学的重要原则,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简单化的办法“满堂灌”、“一言堂”。
这种办法使教师成了课堂教学行为的发动者和主宰者,学生处于被动的、次要的地位,这是对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地位的漠视,是对课堂教学基本规律的悖逆,同时也是对学生优良个性发展的扼杀。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教师的责任是去点燃火把,让它燃烧。
体现在政治课堂的教学中要全方位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去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乐趣,以及践行起来的动力。
否则在教育中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无生气、缺乏创造性。
几乎成为了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知识容器”,变成了只会接受知识的“奴隶”。
有鉴于此,初中政治教学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谓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外在讲,指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从内在讲,指学生处于主动的心理状态。
现在应提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几年来的政治教学使我深有体会,现在将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拿出来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一、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教师要从思想上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走出"满堂灌-满堂问"的怪圈。
应让学生通过与教师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文本对话等多种形式,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学会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二、和谐教学,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是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富有变化、富有激情的关键。
浅议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浅议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988f37cc1755270722089c.png)
浅议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摘要】在新课改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应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以往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要得到确立,课堂教学要体现和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提问展示师生的平等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实现自我能力和价值。
因此,本文的研究对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借鉴作用,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生主体;教学模式;实践应用1、引言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政治课的教学要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角色,从侧重于课堂教学的讲授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尊重学生及其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师生的教学合作,真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
因此,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教育教学。
2、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的确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应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要鼓励和引导初中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展现自身的学习能力。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培养个性化的学习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教师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就要营造良好的学习和讨论氛围,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组织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和创造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3、课堂教学要体现和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3.1 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初中课堂教学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教学活动体现和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开展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2ccde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1.png)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
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一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一、课程设计1.选材生活化初中生处于渴望探索和接触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和事件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选择一些家庭、校园和社会中常见的道德问题和法治案例,引导学生从中进行反思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2.开展主题教育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引发学生共鸣和思考的主题,比如人权、公民义务、贫困救助等,通过主题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背景和原因,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源等,呈现生动、形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二、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自行分组讨论和表达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
2.案例分析法3.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让学生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三、评价方式1.多元化评价方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书面测试、口头表达、作业表现、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多种不同的情境中进行评价,发挥各自的能力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政治教学
发表时间:2011-07-29T11:09:57.56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马丽梅[导读]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马丽梅(邯郸市第二中学河北邯郸 056000) 1.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
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
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
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
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
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
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
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
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
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
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
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教会学生“看”书。
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
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教会学生提问。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
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
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会学生答题。
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
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