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柱和圆锥第二课时教案+实录+反思

合集下载

认识圆柱与圆锥教学实录和反思

认识圆柱与圆锥教学实录和反思

《认识圆柱与圆锥》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安庄镇张安小学马海廷《认识圆柱与圆锥》教学实录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8-19页的例1和“练一练”。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且已经能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

通过“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例1让学生结合实物分别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先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图片从整体上感知圆柱,再认识圆柱直观图及其底面、侧面和高,最后引导学生探索圆锥的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发现圆柱、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教学具准备:学生收集的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和教师准备的圆柱、圆锥模型。

教学流程一、情景引入,引出课题。

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

在我们周围存在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物体,比如我们现在用的课桌它是什么形状?生:长方体师:我们的铅笔盒是什么形状?生:长方体师:前面,我们还认识了正方体。

现在看大屏幕,你认识这些物体吗?生1:花柱生2:冰激凌生3:蚊香盒……师:你能按照它们的形状分一分类吗?生1:花柱、蚊香盒、火箭、卫星是一类生2:房屋顶、冰激凌是一类师: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生:(一起说)圆柱、圆锥师:(播放课件)花柱……称作圆柱,冰激凌……称作圆锥二、教学圆柱与圆锥特征(1)直观感受师:看到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物体吗?能把它们分一分?(学生动手操作)师:各组组长到其它小组看一看,分的对吗?(教师巡视课堂,个别辅导)(2)探究圆柱特征师:圆柱有什么共同特征?下面,仔细观察,用手摸一摸。

小学数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立体图形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同时也为今后立体几何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要在前面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圆、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是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基础,学习图形知识的各种方法如观察法、动手摸一摸、量一量等是学习圆柱圆锥的能力基础。

整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伊始我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圆柱、圆锥,因此我出示圆柱、圆锥实物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形状的,导出课题。

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前已经布置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预习,导入课题以后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预习收获,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圆锥,并且通过桶装方便面盒及时说明现在主要学习的是上下一样粗的直圆柱。

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还想学习圆柱、圆锥的哪些知识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研究圆柱、圆锥的特点。

三、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圆柱、圆锥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时我直接出示圆柱、圆锥图形,进行说明在数学中我们用这样的图形表示圆柱和圆锥,对于图形表示并没有做过多的研究。

2、研究圆柱的特点。

因为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时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学习立体图形的方法,因此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圆柱形模型和实物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指一指、测一测等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圆柱的特点。

然后通过小组汇报、补充,充分的全班交流,总结出了圆柱的特点。

整个活动中学生交流的比较充分,令我想不到的是学生总结出了证明两底面相等的多种方法如:测量底面的直径、测量底面的周长:有的小组是用绳子先测一个底面的周长,并用尺子量出长度,再量另一个底面然后比较;这时有一个学生及时补充:只要用绳子量好做好记号,再量另一个底面进行比较就行,省去了尺子测量的麻烦;还有一位同学带来的茶叶盒上面的盖正好可以拿下来,他就直接把盖拿下来和底面比较也证明了圆柱两个底面大小一样。

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

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

1 圆柱的认识1. 圆柱是继长方体、正方体之后,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但是,在小学低年级时,学生就有所接触,学生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

2.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圆柱的认识都是感性的,而课堂教学是对圆柱进行理性的认识。

在教学时,动手操作和探索研究圆柱的基本特征,是本节课的主题。

3. 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手中的圆柱实物,初步感知了圆柱的特征。

在直观感知圆柱的活动中,对圆柱的特征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把握。

把圆柱画在平面上来了解,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层次,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教学时,把教学重难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并把“观察、猜想、操作、发现”的方法贯穿始终。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认识,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圆柱的表面积1. 抓住特征,建立表象。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对表面积的概念并不陌生。

讲授圆柱的表面积时,重点是通过圆柱展开图,让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一个曲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围成的,这样真正建立圆柱的表面积的表象。

2. 抓住本质,理清思路。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

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时,要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而圆柱的底面积则需用到圆的面积公式。

在同一题里,周长公式与面积公式混淆也是计算圆柱表面积出错的原因之一。

怎样能更好地理清思路,灵活地进行计算呢?我认为,尽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不变应万变。

即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计算侧面积的直接条件是底面周长和高;圆柱的底面是圆形,计算圆的面积的直接条件是半径。

当然,涉及解决具体的问题,我们就要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3 圆柱的认识1. “圆柱的体积”是在学生掌握了圆柱的基本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它是今后学习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最后获取知识的新方式来代替教师讲解的老模式,这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8篇)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8篇)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8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这节课我所教学的内容是对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整理,有几个同学整理得挺全面,有的同学把知识点都写上了,但没有条理。

所以,课上我通过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总结图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有条理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因为是复习课,我没有设计让学生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等环节。

课上我出了两道具有代表性的题。

通过巡视我发现同学们列算式基本没问题,因为我们在讲新课时,同学们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归纳出了所有的计算公式,只要同学们认真审题,这类题基本没什么问题。

另外,我每天还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两、三题在早晨或中午做,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觉得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课上不敢放手,练习题少。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2一、对圆柱的认识进行重点引导认识圆柱时,由于学生对圆柱已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圆柱,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在此基础上,结合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

并对圆柱的侧面教学作了重点说明。

二、注意学习方法的迁移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

认识圆柱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

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

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观察、研究之中。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本课属于概念性教学,重点是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难点是知道各种平面图形旋转后形成的立体图形。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成功之处:一、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课堂上,我利用课件呈现了课本情境图,让学生口头判断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再直观地演示圆柱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展开图的两种形状,让学生形象而深入地认识了圆柱的特征。

在教学圆锥的特征时,课件依次呈现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重点比较圆柱和圆锥高的不同。

练以课件的形式呈现,节约了时间。

最后欣赏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展现了生活中各种圆柱和圆锥物体,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二、在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中得出结论,加深体验。

为了让学生深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课堂上我安排了学生动手制作圆柱、圆锥的模型,在动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圆柱的圆锥各个面的形状及特征。

在探索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半圆等平面图形旋转而成的立体图形时,更是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把课前制作的小旗进行旋转并观察,形成直观的体验。

课中让学生探究如何测量圆锥的高,在实际操作中得出最佳方法。

动手操作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小组中操作、讨论、交流,让每个同学都主动参与,获得切身的研究体验,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与概括的能力。

三、渗透数学思想——先猜想后考证。

数学学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数学方法。

本课中,我先后三次向学生渗透先猜想后考证的数学研究方法。

在研究圆柱高的特征时,让学生先猜想圆柱各条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再想。

研究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也让学生先猜再剪开考证。

而探索平面图形旋转构成的立体图形时,更是让学生先设想再着手旋转考证自己的猜想。

数学学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数学方法。

本课中,我先后三次向学生渗透先猜想后考证的数学学习方法。

在学习圆柱高的特征时,让学生先猜想圆柱各条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再想办法考证。

研究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也让学生先猜再剪开考证。

而探索平面图形旋转构成的立体图形时,更是让学生先设想再着手旋转考证自己的猜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的反思在《圆柱与圆锥》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包括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通过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但在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这一部分的讲解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的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教学评价的设计和应用。

通过课堂小测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提高。

五、教学改进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

首先,我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其次,我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和练习,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圆柱与圆锥的应用。

最后,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总之,《圆柱与圆锥》这一课的教学让我收获了很多。

通过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我相信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于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反思八篇

关于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反思八篇

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反思关于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反思八篇篇一:《圆锥的体积》的教学反思一节课下来,我静心思考,有以下几点反思:1、一节好的课,在教学时要层次清楚,步步深入,重点突出。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首先从实物图形讲解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

然后要学生用自己的学具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然后,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印象。

2、一节好的课,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察,先猜测圆柱和圆锥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

在应用公式的教学中,又把问题转向到课初学生猜测且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出圆锥的体积,终于使悬念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3、一节好的课,要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我平时非常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表现也相当的出色。

我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分组观察、操作、讨论,动手做实验等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二: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最近教学了《圆柱与圆锥》,内容包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并参与实践活动。

从教材编写的层面上讲力图体现以下特点: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第一个活动体现的内容是“由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几何体”,这不仅是对几何体形成过程的学习,同时体会面和体的关系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教材将此课题目定为“面的旋转”的原因。

教材呈现了几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

在结合具体情境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又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通过快速旋转小旗,引导学生结合空间想象体会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人教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圆锥》的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公式多计算量大。

我的用意是为了降低本单元的难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熟练掌握运用公式根据公式列出算式。

在学生充分理解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后再要求他们熟记圆周率表。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习惯是让课堂尽量按着教师的设计意图生成的。

但实际上课堂教学瞬息万变有时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冷场。

上课时当同学们合作解决第一个求圆柱体侧面积的学习目标时学生汇报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这个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体的高我问有其他想法吗没有学生举手。

等待片刻依然沉默于是我顺手拿起学生刚刚展开的圆柱体侧面积我说“你看这个长方形的长可以做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那么谁还可以做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呢”我一边说一边把这个长方形卷起来。

学生通过老师演示立刻就明白了长方形的宽也可以做圆柱体的底面周长纷纷把小手举了起来。

虽然这节课教学内容已完成但是我感到学生在初学圆柱体表面积时知识没有拓展到长方形的宽也可以做圆柱体的底面周长。

在掌握了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圆锥并进一步教学圆锥的体积。

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

由于形象直观的操作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运用自如。

第二课时在学习了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课件出示墙角有一堆沙子现在想知道它的体积该怎样做实物展示让学生们一眼看出这是一个四分之一圆锥在原有知识技能基础上的创新练习让同学们体验到数学的无所不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提高了兴趣。

但教学过后仍感到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如三角形旋转成圆锥体哪是底面半径哪是高个别学生还不能清晰辨别。

在复习圆柱圆锥体积后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出现混乱主要体现在求圆锥忘了乘三分之一。

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_深刻检讨和反思圆锥侧面积(一)今日上《圆锥的侧面积》习题课,第一节课下来虽然感觉重点突出够了,但还是担忧灌得太多,效果并不好。

其次节课临时转变了教学方法:一、花了不到五分钟复习了四个公式,强调了圆锥及其绽开图的根本元素(三条线段:母线、高、底面半径;两个角:锥角、圆心角;一条弧;几个面积)和解题要点(弧长=2πr=nπl/180)。

二、举例引导学生归纳得到:根本元素中已知两个量可求其余各量,重点帮忙学生抓住这些量之间的关系。

三、要求学生自己编一条类似问题并简要写出解题步骤。

四、评讲作业(请编、做好题目的学生找到作业中同类型的题目并统一评讲,然后剩余题目归类评讲)。

结果学生归纳出其次类题型:已知一个角,求比值。

解题方法:设底面半径为r,所求量用r表示后求比值。

自始至终感觉学生积极性比上一堂课好,效果应当也不错,自己也感觉很清晰。

反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忙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到达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学问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学问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忙者、促进者;教材所供应的学问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忙教师传授学问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展协作学习和会话沟通,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究的认知工具。

明显,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

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特别清晰、特别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构造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柱圆锥》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柱圆锥》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柱圆锥》教学反思1、六年级数学上册《圆柱圆锥》教学反思“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

因此,教学中,教师常常把重心放在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上,常常更多地关注解题方法的优劣、解题过程的繁简。

计算则通常归于一句话:计算要细心,多练自然准确率就高啦。

其实不然,某些计算的难度已经影响了思维的训练及效果,譬如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圆柱、圆锥”。

这部分内容素以计算繁杂而成为教学中的一大令人头疼的章节,相信每一位经历过的教师都有同感。

因为已知了这个教学难点,许多教师和我一样,会有意识地对这个难点进行突破,让学生把3.14×1到3.14×9的得数背下来,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背的结果。

还练习了由3.14×1你还能想到哪些算式的结果,拓宽3.14×1到3.14×9计算结果的运用范围。

但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时,学生还是错误百出。

在订正过程中,有些学生因此对正确的列式产生了怀疑,甚至动摇了对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信心。

作为教师,面对这种状况,心里很不是滋味,不免对自己的“教”进行一番审视,有些方面还真需要改进。

一.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圆锥的体积,如果用综合算式计算,算式有时很长,特别是半径或直径未知时。

我以前较注重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来解答,这样对列式的正确与否一目了然。

事实上这样要求不但增加了学生思维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计算的难度。

思维能力上的难度体现在根据公式求圆柱的表面积、体积时,有些条件没有直接告诉,需要先求出中间数。

如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这里需要先求出底面周长与半径,再求出侧面积与底面积,最后再求出表面积。

教师眼中比较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来说由于中间问题多而显得思维难度大,如果我们一开始认识不到,不能降低要求,帮助学生用分步列式的方法计算,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难度。

教材中的例题就是分步列式,是有良苦用心的。

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反思

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反思

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反思今天,咱们课堂上讲了圆柱和圆锥这两个几何图形。

刚开始说到圆柱时,大家的眼神都亮了,似乎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圆柱嘛,就是那种像罐头、像饮料瓶那样的形状,想想看是不是很熟悉?一开始我讲的时候,学生们都特别投入,个个都在心里盘算自己家里有没有这样的物品,甚至还开始讨论起了自己家里那些罐头瓶子是圆柱形的。

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他们把圆柱和圆锥混为一谈,一提到圆锥就开始瞪大眼睛,嘿,说真的,像圆锥那种尖尖的东西,大家就会联想到冰淇淋,或者甜筒,甚至有孩子直接举手说:“老师,冰淇淋是不是也是圆柱?”我当时差点笑出声来,心想,这也太可爱了,圆柱和圆锥都能搞混,简直是太有意思了。

咱们一说到圆锥,孩子们基本上就认了——哦,原来是那种上窄下宽的形状,就像吃冰淇淋的甜筒。

果然,连老师都感到有些吃不消,圆锥看似简单,却总是容易让人“掉坑”!其实圆柱和圆锥真的很简单。

圆柱呢,顾名思义,它有两个平行的圆面,且圆柱体的侧面是直的,形状就像你从纸上卷出来的那种立体的“罐头”。

而圆锥就不一样了,它是一个底面是圆形的尖顶图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把一个纸做成一个圆形,接着把它的两边捏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像“冰淇淋筒”一样的形状。

虽然我觉得这种解释可能有点过于简单,但看孩子们一脸恍若大悟的模样,心里也就觉得特别满足。

你看吧,几何课有时真的就需要这么一种轻松的方式,让学生“马上就能get到”的那种。

不过,说实话,圆柱和圆锥的教学也让我有点儿小困惑。

尤其是讲到体积的公式时,我发现自己还是有点“心虚”。

圆柱的体积公式是底面积乘以高,而圆锥的体积公式是底面积乘以高再除以3。

可是,嘿,说到这个,学生们又是一脸茫然,大家似乎都在想,“这到底怎么就变成三分之一了呢?”我当时就笑了,跟他们说:“你们可以把圆锥当做圆柱的一部分,把它想象成‘被切掉’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圆柱。

”其实这种解释虽不精确,但挺能帮助学生理解的。

至于为什么要除3,其实就跟我们做事一样,圆锥就像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所以,答案自然就是三分之一了!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搞明白,那就是如何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这些公式。

《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

《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

《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篇一」新课之后综合复习了圆柱和圆锥部分的知识以后,练习题也做了不少,可我发现许多同学仍然在某些题上频繁出错,或隔一段时间再做就会出错,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他们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题意,怎么办呢?经过思索,我终于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在于我的引导方法不对,如: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5米,直径1.2米。

(1)前轮转动一周,前进了多少米?(2)如果每分钟滚动15周,压过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对于这样一道题,我总觉得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难,因此每次只是抽学生回答一下:第一小题其实是求什么?(底面圆的周长)第二小题求的是什么?(圆柱的侧面积)。

并没有多想学生理解不理解。

而每每做这道题时效果都十分不理想。

后来,经过反复思索,询问学生为什么出错,知道了原因,找出症结。

我的引导还是过于含糊了,因此,在下节课中,在讲评这道题中,我随手拿起学生的一本数学书,请孩子们也跟我来,一起演示压路机的前轮滚动的情况,边演示边指:前进了多少米是求的哪一部分的长,而压路的面积是求哪一部分的面积,这样形象直观,学生很容易接受,同时我告诉学生,以后遇到你不理解的情况,也要积极想办法,如画图、利用手中的书本等帮助自己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化难为易,强化思维灵敏度,增强理解力,而不能不加思考去拼凑算式,盲目作题。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再如,把一块底面半径2厘米,高6厘米的圆柱形橡皮泥,捏成一个与圆柱底面相等的圆锥形,你知道它的高吗?大部分学生会通过计算,即先求圆柱形的体积,再利用体积相等的关系,用体积乘3,再除以底面积来做,但,当我把底面半径2厘米去掉以后,学生很难分清到底乘3还是除以3,为此,我很是头疼。

怎么办?背公式吗?学生记不住,也限制了思维的发展。

后来,我发现一个孩子在纸上画图,我受到了启发:是啊,当它们体积相等时,学生可以在纸上画图,凭直觉就能发现,当底面积也相等时,要让体积相等就要把圆锥的高画长,圆锥的高肯定是圆柱的3倍,而高相等时,圆锥的底面积应为圆柱底面积的3倍。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引言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既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生活中应用数学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第二单元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与性质;•掌握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与计算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圆柱的定义和性质,并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为例进行了详细讲解。

教师通过举例和解题,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强调几何形体与数学计算的联系。

然而,由于一些学生对圆柱的概念理解不深入,导致在计算表面积和体积时出现了困惑。

第二课时:圆锥的认识与计算本课时介绍了圆锥的定义和性质,并以计算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为例进行了讲解。

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了圆锥的实物和具体例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锥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对实物和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把握不准确,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第三课时:综合应用本课时主要对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教师进行了一些案例分析,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然而,在本节课的反馈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困难,缺乏对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1.让学生参与讨论: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对圆柱的概念理解不深入,导致对计算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运用出现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他们发现圆柱的特点和计算方法,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第二课时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锥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减少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课时 认识圆柱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课时  认识圆柱教案与反思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2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3~4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4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

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和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教法:引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复习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谁能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相对的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高有无数条。

)正方体呢?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二、新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1、初步印象同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圆柱是由2个圆,1个曲面围成的。

)2、小组研究: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3、交流和汇报(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2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都是圆柱的底面。

(2)关于曲面得出:它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

高有无数条。

高有时也可用长、厚、深代替。

4、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征教师:既然大家对圆柱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呢?(学生举例,再让学生自己判断。

当有一个学生说粉笔是圆柱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讨论。

)5、运用知识进行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小学数学公开课《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

教学文档
小学数学公开课(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制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结合建构复习课模式,使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

本节课,我构建了“搜集——回忆——整理——综合应用〞的复习课课堂教学结构。

让学生在复习已学知识的根底上,用他们认为可行的方法把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它们先后顺序,沟通其间的纵横关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这局部知识的结构,在自主探究、整理、比照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整理思路。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上课前,我先让学生依据导学提纲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展示,介绍
3、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制造潜能。

在本节课中,我始终注意保持和学生亲热融洽的关系,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想法和每一个心灵感受。

对于他们在课堂上的每一个闪光点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充分的发挥潜能和制造欲,从而真正优化课堂教学。

.。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数学课后反思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数学课后反思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数学课后反思教案
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觉得本课重点是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认识,而难点是圆柱与圆锥高的认识,针对重难点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我先让学生举生活实例,你在周围见过哪些这样的物体?
课伊始,我让学生举生活实例,你在周围见过哪些这样的物体?接着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形体:圆柱和圆锥体,引导学生对照模型和图形,在头脑中形成圆柱和圆锥的表象,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2、动手实践,探索对圆柱的特征。

认识圆柱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探索圆柱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结合圆柱的直观图,由学生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

在学生理解圆柱概念的基础上再思考圆柱有几条高。

圆柱的高、圆锥的高都不能通过直观看到,课前我想到了圆柱形的牙签盒,一根根竖着的牙签就是高,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高有无数条,学生对此一目了然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主线,让学生动起来,“学生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这句话一点没错。

只有学生动起来了,不用教师过多引导,学
生自然而然地去观察、思考、交流,水到渠成地学会了知识,并得到了发展。

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学生胆小,紧张,不敢说,教师应及时引导、鼓励,个别板书有点滞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
《圆柱的表面积》课堂实录
课题: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师:“同学们爱喝饮料吗?”
生:“爱喝。


师:“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饮料罐能装多少饮料?
生2:我想知道饮料罐上的包装纸的面积是多少?
生3:我想知道饮料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师: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

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

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

“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 2 +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S = 2 r h
师:如果圆住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四)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投影呈现例情境窗:一个圆柱纸筒,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3分米,求它的侧面积。

(1)学生独立解答
(2)投影呈现学生的解答,并让其讲清自己的解题思路。

师:通过刚才的解题思路说明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需要抓出哪两个量?
生:底面周长和高
师:无论是直接告诉,还是间接告诉,只要能求出底面周长和高就可以求出其侧面积。

2、圆柱的表面积
师:求侧面积似乎难不住大家,现在再加一问,你们还能行吗?(教师在例一的后面加上求它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师巡视,让一个学生板演,要求学生分步做,并标明每步求的是什么)
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这说明要计算圆柱的表面积需要抓出哪两个量?
生:底面积和侧面积
师生小结: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师:想一想,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大家动手试一试。

3、实践运用:师:在实际生活中计算某些圆柱的表面积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比如,求一个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烟筒的表面积应该是怎样的呢?(生:略)
三、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没有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生:要注意单位,还要注意所要求得圆柱有几个底面……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主动,课堂上他们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终于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自始至终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主要体现在三个重视上:
1、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的有效方法。

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就创设了“饮料罐”情景,你想学什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愿望。

第二环节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根据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大胆探索,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2、重视学习主体的创造性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辩论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

本节课中,首先以现实生活问题引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推导出来了。

3、重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创建“生活课堂”,就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

本节课的第二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三种情形,在实践中推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从而得知圆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同时,情感上得到满足。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创建“生活课堂”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平台,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个性得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